A. 含稅單價計算器怎麼算
摘要 在實際業務操作中,報價一般多為含稅價,因為這就好像是默認的潛規則一樣。至於把含稅價再分離為不含稅價和稅金,多半為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和企業會計在對收入入賬時應該處理的事情。過程也比較簡單。三者的關系如下所示:
B. 有沒有專門計算稅的稅率計算器呀
用excel挺方便的,只需四個項目就可以了。
發票全額
增值稅率
不含稅銷售額
進(銷)項稅額
需輸入
需輸入
設公式
設公式
1700
3%(或17%)
=a2/(1+b2)
=a2-c2或c2*b2
註:上述公式假設第一行是項目,第二行是數據輸入行。
C. 個稅計算器2020計算公式
個稅計算器2020計算公式具體如下:
1、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累計收入-累計免稅收入-累計減除費用-累計專項扣除-累計專項附加扣除-累計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2、本期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
3、累計減除費用,按照個稅起征點5000元/月乘以納稅人當年截至本月在本單位的任職受雇月份數計算。累計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月*當前月份;
4、其中,速算扣除數和稅率對應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分為7個檔次。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0元的,稅率為3%,速算扣除數為0;超過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稅率為10%,速算扣除數為210;而最高的一檔,也就是全月應納稅所得額超過80000元的部分,稅率為45%,速算扣除數為15160;
5、工資的個人所得稅計算方法:
應納的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點)-專項扣除(三險一金等)-專項附加扣除-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
【法律依據】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
第三條 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遵循公平合理、利於民生、簡便易行的原則。第五條 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學歷教育包括義務教育(小學、初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技工教育)、高等教育(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年滿3歲至小學入學前處於學前教育階段的子女,按本條第一款規定執行。
D. 商鋪稅費計算器
商鋪稅費計算器還沒有見到,舉例商鋪稅費的計算方法。假設在廣州番禺購買一間商鋪.戶主發票25萬元.買方成交價40萬元,計稅依據和基數不是統一,應該分步計算。
1、增值稅:現交易總價÷(1+5%)×5%=19047.62
2、附加稅:應交增值稅稅額×12%=2285.71
3、所得稅:(現交易總價-原購總價-合理成本)×20%≈30000
合計51333.33元
增值稅是以商品(含應稅勞務)在流轉過程中產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從計稅原理上說,增值稅是對商品生產、流通、勞務服務中多個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徵收的一種流轉稅。實行價外稅,也就是由消費者負擔,有增值才征稅沒增值不征稅。
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徵收的一個稅種。增值稅已經成為中國最主要的稅種之一,增值稅的收入佔中國全部稅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稅種。增值稅由國家稅務局負責徵收,稅收收入中50%為中央財政收入,50%為地方收入。進口環節的增值稅由海關負責徵收,稅收收入全部為中央財政收入。2019年3月1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示,4月1日減增值稅,5月1日降社保費率。
2021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21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將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起征點從月銷售額10萬元提高到15萬元。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再減半徵收所得稅。
附加稅是「正稅」的對稱。隨正稅加征的稅。舊中國的附加稅,名目繁多,僅國民黨時期的鹽稅就有中央附加、地方附加、外債附加、建設專款等,附加稅額苛重往往超過正稅的幾倍乃至二十餘倍。新中國成立後,廢除了國民黨的種種附加稅,僅保留了少量的附加歸地方支配,屬於預算外收入,用於地方公益事業。如農業稅附加、外國企業所得稅附加等,附加比例都比較低。
所得稅是各地政府在不同時期對個人應納稅收入的定義和徵收的百分比不盡相同,有時還分稿費收入、工資收入以及偶然所得(例如彩票中獎)等等情況分別納稅。所得稅又稱所得課稅、收益稅,指國家對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經濟組織在一定時期內的各種所得徵收的一類稅收。
E. 五險一金稅率計算器
計算個人所得稅是扣除五險一金之前還是之後?---之後的。應交個人所得稅=(工資月收入-五險一金個人部分-3500)*稅率-速算扣除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F. 2019最新個稅稅率表,個稅計算器。
核心回答:個稅計算器在瑞方人力、社保028、瑞人雲上面都能找到。
詳細說明:
1、代繳公司的代繳資質是否正規合法,主要看三證(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公司法人營業執照、勞務派遣經營許可證)是否完備;
2、公司的收費標準是否公開透明,是否有存在隱形消費等陷阱;
3、客服及工作人員在關於社保方面是否專業,是否能讀懂你的需要或疑問;
4、代繳公司的售後服務是否周到等等。
G. 增值稅專用計算器在線
總金額是3560元, 稅率是16% ,不含稅金額3560/(1+16%)=3068.97元,稅額:3068.97X16%=491.04元,這樣金額合計多一分錢,如果對方不要求,可以這樣開;如果對方要求必須是整數,開票時可以選擇含稅金額,價稅合計就是整數了。
H. 個稅計算器2017 稅率是多少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 -「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2017個稅起征點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扣除標准: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3500)×3%—0=45(元)。
工資扣除標準是3500元/月,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而應納稅所得額=扣除三險一金後月收入-扣除標准。
工資標準是工資等級制度的組成部分之一,表明各等級職工的標准工資水平。
日工資率的計算方法是:日工資率=月標准工資÷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數(一般星期六、日有的單位是不計算在內)。
(8)稅率計算器在線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必要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