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馬良攝影
擴展閱讀
價格二元以內的股票 2025-09-14 04:05:27
wb股票行情 2025-09-14 03:20:31
一百塊錢能買股票嗎 2025-09-14 03:19:48

馬良攝影

發布時間: 2022-03-17 16:49:17

A. 馬良的代表作品

「眼保健操,中國製造」,2004年被中國廣告導報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廣告導演之一。2004年4月開始藝術攝影創作,使用數位攝影系統創作視覺藝術作品。由於特殊的跨越兩個領域的創作風格,以及熟練的對視覺技巧的控制力,作品自2004年底經網路發表,引起很大轟動。先後有「視覺」、「中國攝影」、「攝影之友」、新加坡「聯合早報」、indigo magazine、The radio magazine 、中央電視台《人物》欄目等幾十家海內外專業媒體對其作品做過專訪。2005年3月作為攝影師接受加拿大CBC電視台訪問,並拍攝關於其攝影創作的專題記錄片,並已於2006年初在加拿大播映,受到熱烈的回應。
獲得獎項
2006年澳大利亞昆士蘭,IDAA(國際數碼藝術獎)獲得者。 2007年中國上海,上海藝術博覽會,評論家提名青年藝術家金獎。 2008年中國上海,《東方早報》年度文化人物。 2008年英國倫敦,第四屆Spider國際黑白攝影獎、年度傑出成就獎、藝術攝影大獎。 2009年奧地利,「奧賽」國際攝影賽傑出作品金獎。
個展
2005年. 新加坡esplanade國立藝術中心 Maleonn攝影展
2005年. 中國平遙攝影節 「造影者-Maleonn」
2005年. 中國天津fotoyard畫廊 「馬良的視界」
2005年. 中國上海先進藝術中心 「Face to mask–面對面具」
2005年. 中國上海8號橋藝術區 Back yard café 「Déjà vu–衣錦夜行」
2006年. 香港文化俱樂部 「擅變的聖容」
2006年. 中國上海亦安畫廊 「奇境」
2006年. 加拿大 多倫多 CRAIG SCOTT畫廊 「擅變的聖容」
2006年. 中國洛陽 中空間藝術 「他的視界」
2006年. 中國上海莫干山路50號 ARTSEA畫廊 「Sweets and Sours」

B. 誰有觀念攝影師馬良拍攝的照片

一方面用照片製造夢境,一方面收集著真實記錄過往的老照片,這是兩件看似相悖的事情。就像在玩翹翹板,馬良希望能在兩者中找到平衡。最近半年他都在做實驗,將更多地把老照片用於創作中。兔年新春時,他將一張老照片改成了一張兔年賀卡,給大家拜年,新鮮有趣,有著質朴的溫馨和俏皮感。馬良稱其為小品,只是個游戲之作,「其實最後我將做的作品,會比這樣的形式要更強烈些,也許命題更大一些吧,我還在准備,但願能成功。」其實馬良在四年前的創作中就使用過老照片素材,一個叫「畫皮」的系列作品,後來也零星的使用過一些做為作品的點綴。「舊時的黑白照片手工上色一直也是我作品的一個形式來源,我對色彩的運用大多來自老照片的啟發。」馬良說。

C. 請問這段視頻的拍攝方法叫什麼是定格攝影么後期是用什麼軟體製作的

1.幾乎所有合成軟體都可以完成。後期基本上就是調調色,加點點老電影效果,加音樂。比如PR
2.是定格拍攝或者叫逐格攝影(stop-motion Animation)。
3.拍攝時要有耐心,一格一格拍,要設計好動作,保證動作的連貫性。拍攝設備:一台相機或者帶逐格拍攝功能的攝像機,還需要一個腳架。

這兒有個逐格攝影的視頻可以參考一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R9qjyOthJE/

下面有關的資料:

一、【概念簡析】
定格動畫(stop-motion Animation)正如它的名稱所述,是通過逐格地拍攝對象然後使之連續放映,從而產生彷彿活了一般的人物或你能想像到的任何奇異角色。我們通常所指的定格動畫一般都是由黏土偶,木偶或混合材料的角色來演出的。這種動畫形式的歷史和傳統意義上的手繪動畫(Cel Animation)歷史一樣長,甚至可能更古老。
定格動畫是一種特殊的動畫形式,與手繪動畫、電腦動畫共同構成了現代動畫的三大門類。在定格動畫的創作中,材料應用始終是影片效果的最大因素,從簡單材料的直接擺拍到綜合材料的精細雕刻、數字操控拍攝,材料是就是影片主體。歷經近百年的發展,定格動畫的材料應用形態在隨時代與科技的進步而革新,定格動畫的創作內涵也即隨之轉變。

二、【發展歷程】
1907年,在美國維太格拉夫公司的紐約製片場,一位無名技師發明了用攝影機一格一格地拍攝場景的「逐格拍攝法」。這種奇妙的方法很快在一些早期影片中大出風頭。如《鬧鬼的旅館》(1907年,斯圖亞特·勃拉克頓)中,一把小刀在自動切香腸,彷彿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操縱著。在1907年的《奇妙的自來水筆》中,一支自來水筆在自動書寫。
當時的歐洲人還不了解這種動畫拍攝技術,他們在驚奇之餘稱之為「美國活動法」。法國高蒙公司的愛米爾·科爾發現了這個秘訣以後拍攝了很多動畫片。其中《小浮士德》是一部首先使用能夠活動關節的木偶角色逐格拍攝的木偶片,堪稱定格動畫的早期傑作。之後,俄國的斯達列維奇與1912年僑居巴黎時也拍攝了些木偶片,主角多為童話寓言中的動物,如《青蛙的皇帝夢》,《家鼠與田鼠》,《黃鶯》和《蝴蝶女王》等,大大完善了木偶片的技術。他花了很大精力在這些片子里使用了各種開創性的巧妙手法和豐富的細節,但反而造成了不夠簡潔的缺點,是劇情淹沒在過於煩瑣的細節里。之後東歐很多木偶片也有類似的問題,不過在節奏緩慢的早期動畫中這是司空見慣的。
在20世紀初期,定格偶動畫在日益完善的卡通動畫的光芒下有些暗淡無光,隨著美國幾大成功的商業卡通形象風靡世界,「動畫片」的定義似乎已經被手繪動畫所獨占。20-30年代,定格動畫一直在一些小型製作和先鋒派的實驗性電影中徘徊。其中讓·班勒維和雷內·貝特郎使用一些活動的著色石膏像,創造了一部驚人的影片《藍鬍子》(1937年),它結合了雕像和木偶的特色加上戲劇性的活動照明效果,開辟了定格木偶動畫的新方向。
捷克動畫家們在官方支持下從1945年開始於布拉格和哥特瓦爾德兩地形成了兩個動畫片學派。其中「毛線絨兄弟」動畫片廠的核心人物是畫家和雕刻家吉里·透恩卡,他後來成為具有世界聲譽的定格動畫大師。他們製作了一些獨具特色的木偶片,如 《彈簧玩具》,《禮物》。在捷克,木偶戲是一種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娛樂形式,曾親自表演過木偶的透恩卡專門拍攝木偶動畫片。1948年在威尼斯電影節上獲大獎的《捷克年》描繪了捷克的民間生活和傳統節日中的狂歡,所用的木偶雖然沒有表情且動作僵硬,但色彩和照明及非常出色的布景彌補了這一缺陷。兩部巴洛克風格的長片《皇帝的夜鶯》和《巴亞雅王子》分別取材自安徒生童話和中世紀傳奇,雖然形式精美但劇情拖沓。然後,完全忠實於約塞夫·拉達的著名插圖造型的《好兵帥克》也被搬上了銀幕。這部極端忠於原著的動畫片充斥了捷克式的幽默和方言俚語,使外國觀眾和現代欣賞者仍覺得有些反映遲鈍。
定格動畫真正在大銀幕上大放異彩始於一部不朽的幻想電影——《金剛》 。特級先驅威爾斯·奧布萊恩在這部真人和模型人物合成的片子里充分發揮了他天才的想像力。當巨大的金剛在濃霧彌漫的山谷里和巨蛇與翼龍搏鬥時,觀眾們彷彿真的面對了那些史前巨獸,而金剛在帝國大廈頂端抓住玩具般小飛機的場面已經成了20世紀電影史上最經典的鏡頭。1907-1950年間,奧布萊恩拍攝了一系列怪獸電影,如《失落的世界》,《巨猩喬揚》,《金剛之子》等自此開創了幻想片中使用定格動畫巨獸的風尚。
在奧布萊恩的影響下,美國特級大師雷·哈里豪森創造出一系列效果驚人的好像角色,這使他成為定格動畫歷史上無人能夠企及的傳奇人物。如1985年的 《辛巴達的第七次航行》和1963年的 《伊阿和亞爾古英雄們》;1981年的 《泰坦之戰》,幾乎每一部都成為特級電視劇的經典。在20世紀80年代末電腦動畫開始主宰電影特技以前,定格動畫是製造人演員無法扮演的幻想型角色的唯一手段。像80年代的著名科幻片《帝國反擊戰》 中巨大的機械獸形戰車就是模型定格特技拍攝的。之後,由於電腦動畫技術日益完善,非常接近真實生物的電腦角色漸漸取代了定格動畫在特攝電影中的地位,例如導演斯皮爾伯格曾經試圖用模擬定格模型拍攝《侏羅紀公園》,但定格動畫師們無法製作出動作完全真實的恐龍,最後還是採用了令該片大出風頭的電腦技術。可以說定格動畫的黃金時代自此劃上了一個句號。
但這種動畫形式不可替代的魅力仍然被一些導演青睞。其中有以拍攝哥特式幻想題材出名的鬼才——美國的蒂姆·伯頓。他於1993年推出了效果十分驚人的《聖誕夜驚魂》:至今尚無人能夠超越其中百老匯音樂劇和造型絕妙的木偶的完美結合。
80年代末,在英國,阿德曼公司的尼克·帕克創造了風靡全球的《華萊士和阿高》系列,再次掀起製作定格動畫的高潮。華萊士和阿高也成了黏土動畫史上最出名的角色。曾經也是阿德曼公司成員的導演巴·伯維斯於1992年拍攝了由固定機位和可變換的布景為特色的《腳本》,該短片成為定格動畫史上不朽名作。後來他還製作了幾部木偶造型極為復雜和寫實的神話和古代戲劇。在歐洲,一些實驗性的定格短片也非常引人注目,其中必須要提的人物是以先鋒和怪誕出名的捷克導演簡·斯萬克馬耶。他的著名實物動畫 《愛麗斯》 (1987) 《浮士德》 (1994)等幾部怪異非凡的短片十足震撼了觀眾的視覺,而由真人與動畫合演的《極樂同盟》更是十足考驗了我們的神經。
今天,世界性的定格動畫熱潮仍未退去,每年都有相當多的新作品出現。中國也曾經有過20世紀50年代的 《孔雀公主》,《神筆馬良》到80年代 《阿凡提的故事》 等許多令今天的成年觀眾記憶猶新的木偶片,90年代以後這個領域似乎陷入低谷,3D電腦動畫成了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葯。像黏土動畫等古老手法在美國幾乎還算是「新」技術;定格特攝在影視中的應用也是一片空白,但把精力投入這一領域的年輕製作者數量正在增加。還會有一個定格動畫的黃金時代嗎?至少現在還不知道答案。

三、【製作流程】
〖故事和腳本〗
一個吸引人的故事是一部動畫片的基礎。定格動畫由於製作上的繁瑣,往往不適合情節復雜的宏篇巨作。短小的故事很可能不用把一切交代得面面俱到就可以抓住觀眾:只要你有一個好主意就夠了。前期策劃的階段盡可能地長一些,沒有想好就實施的話很快就實施的話很快就會發現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分鏡頭腳本決定了每個鏡頭的機位、時間、景別變化和人物動作,甚至還標注著音效和對話,是每個動畫師必備的重要工具。不需要畫多麼精美的分鏡頭腳本,哪怕十分潦草但你自己能看懂就夠了。
〖拍攝器材〗
數字特效普及前,很多電影的特技鏡頭都是使用逐格方式拍攝製作的。也有很多動畫片其實都是定格動畫比如《曹沖稱象》、《阿凡提》和《神筆馬良》,由於傳統定格動畫多用膠片攝影機逐格拍攝,成本和製作難度對普通人來說難以想像。如今數字技術的發展使得家用DC或DV也能拍攝出畫面質量相當好的定格動畫作品,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自己製作定格動畫作品。
DV:單幀畫面的解析度沒有DC高,但是由於使用火線直接連接電腦,並通過軟體隨時採集畫面,看著更直觀,操作起來更簡便容易,也完全能滿足電視播出質量的要求。
DC:成像質量相當好,完全可以超過電視播出質量。但是由於要拍攝素材然後導入電腦才能清楚看到拍攝結果,操作起來相對麻煩一些。
〖所需工具〗
定格動畫往往首先需要一個鮮明的角色形象,可以是一個人,一個動物,一件東西,當然也可以是一個你臆想出來的一個角色,。但是如果打算製作一個角色,選擇好適當的工具和材料是保證製作和拍攝順利的關鍵。我們熟悉的黏土、橡膠、硅膠、軟陶,以及石膏、樹脂黏土等都可以用作製作角色的主要材料。
鋁線,丙烯,模型漆,雕塑刀等工具也是製作角色過程中的常用材料。
〖角色製作〗之一——角色骨架
骨架或稱關節是角色次重要的部分。除了一些體積很小或要求進行變形的橡皮泥角色,所有的角色都需要骨架支撐。經過長期實踐,目前常用的骨架有3種:金屬線骨架,球狀關節骨架以及使用以上兩種關節的混合型骨架。球狀骨架最為專業,也非常高昂,所以只有專業的動畫公司才會採用。金屬線一般採用柔韌性極好且不易老化斷裂的純鋁線。它完全沒有彈性,非常適合作為角色的關節,通常是把它擰成雙股來使用,可以得到理想的強度。腿部可以使用較粗的鋁線支撐黏土的重量以防彎曲。鋁線的來源可以從市面上1.0-2.5平方毫米截面積的鋁電線種剝取。
〖角色製作〗之二——高硬度軟陶-B75-ROBOT
機器人是我們熱衷的科幻形象。在這里,介紹製造的是一個用於行星開發探險的小機器人。它的外形風格相當老式,全身布滿鉚釘,眼睛採用了普通的手電筒電珠。它的身體內部安裝了一個容納兩節五號電池的電池盒給眼睛供電,並且可以用背後的小開關控制亮滅。軟陶材料可以製作相當精細的表面結構,烘烤硬化之後的強度也十分理想。為了使機器人可以靈活運動,在胳膊和腿部的塑料管中都有鋁線骨架。手的造型沒有採用一般老式機器人的「鉗子」,而使用了柔軟靈活的卡通「手套」,可以做出豐富的手勢動作。同時,身體部分採用上下兩半身分開製作後組裝的結構,給更換電池帶來方便。機器人的塗裝是我們一貫愛用的「鑄鐵」大法:先用黑色丙烯顏料塗滿整個身體,待干透後用干筆蘸極少量的銀色顏料在表面輕輕掃過,很多細微的紋理就立刻顯現出令人滿意的金屬質感。
〖場景和燈光〗
你的角色一定要有一個活動空間,可以是你的卧室,書桌。但是在要求嚴格一些的作品種往往要搭建場景。場景搭建就像製作一個成比例縮小的沙盤。在定格動畫製作中場景會出現許多可能性:可能是寫實的,可能是抽象的,可能要很有味道的粗糙感,可能要很細致的豪華場面。在這里我們製作了一個實際規模很小的「小行星表面」,大量的泡沫塑料和橡皮泥構成了場景,昏暗的主光給場景鋪上一層神秘的氣氛。
成功的燈光布置可以准確地暗示時間和營造氣氛,動畫片由於本身的特殊性,燈光可以比真人演出的影片更加誇張和色彩強烈。除了會閃爍的熒光燈,幾乎任何穩定的光源都可使用。
〖拍攝製作〗
定格動畫的後期與傳統動畫完全一樣:把拍攝好的序列導入電腦,在軟體內合並成視頻片段,然後在時間線上調整速度。定格動畫一般是一拍2(每秒12格)或者1拍3(每秒8格)就足夠了。在各鏡頭單獨調整完畢後,將所有鏡頭統一導入進行最後的剪輯。特技合成部分完全在電腦內完成,常用的方法有藍幕摳像,動作模糊,手工繪制特技和擦除支撐物等。
摳像合成是非常傳統的特技,就是先拍一個在純色(一般是藍色或綠色)中的對象。再拍攝你所需要的背景,然後將兩個畫面疊在一起,將純色背景清除掉,最後得到的合成畫面,這也叫色鍵技術。現在的PC機都能完成此項工作,常用的視頻編輯軟體如Premiere都有此功能。
編輯輸出:首先是用1394「火線」將DV和電腦相連,用電腦的編輯軟體比如Adobe Premiere或Mac上的Framethief可以輕易地逐幀捕捉一幀圖像,再用Adobe Premiere進行編輯輸出。
〖編輯輸出〗
首先是用1394「火線」將DV和電腦相連,用電腦的編輯軟體比如Adobe Premiere或Mac上的Framethief可以輕易地逐幀捕捉一幀圖像,再用Adobe Premiere進行編輯輸出。
四、【其他相關】
前面提到了定格動畫的劣勢,最主要的劣勢便是自由度相對較低。眾所周知,越接近意識的形式變越自由,相反越接近物質的便越不自由,各種客觀規律等的制約也就越多。由此說來,三大主流動畫製作形式的自由程度排列便是:平面動畫>3D動畫>定格動畫。但同樣的,定格動畫也具備相當的優勢,其最顯著的優勢便是製作人員門檻低,另外就是投資成本相對而言低廉。投資低廉的原因就是製作門檻相對而言比另外兩種動畫製作方式(平面和3D)要求低很多,甚至很多從業人員根本不需要過硬的專業知識便可以直接上手製作。
從人才方面來說,中小型定格動畫製作團隊(50人以內)的製作人員總共可以分為部分。首先是前期的編劇、設計、分鏡頭繪制等,這部分人員需要專業的相關人員從事。其次是製作部分。製作部分可以分為制偶、制景、模型翻制、著色四個部分,其中每個組當中只需要有一到二個成手進行把關,便可以運作起來。最後是拍攝部分。拍攝部分的動作師可以說是現如今三大主流動畫形式(平面、3D、定格)中培養速度最快、成長最為迅速的,一般半年左右的培養便可以勝任大部分中低難度的鏡頭,兩至三年便可以徹底成長為合格的定格動畫的動作師。
從製作材料方面來說,定格動畫的製作材料幾乎可以全部來自於生活,工具如螺絲、扳手、鉗子、刀子等等,材料如泡沫塑料、鋁絲、醫用橡皮膏、各種布料等等,甚至可以是外出郊遊採集來的花草、生活當中無用的垃圾、二手市場中淘來的小玩意兒等等。比如2009年即將上映的《卡洛琳》當中有小女孩走出來路邊的花朵競相開放的鏡頭中的開放的花就是使用廁浴塑料清潔球製作的。這些東西的成本普遍都相當低廉,並且隨手可得。
從拍攝方面,定格動畫需要的只有相機架,相機,電腦,以及連接電腦的數據線就可以完成。當然大製作如《聖誕夜驚魂》、《僵屍新娘》、《卡洛琳》等等,會用到相機移動軌及專業的燈光會提高一些成本,不過這些成本卻是和其他的影視製作投入相同的,並不會高於其他影視形式。

D. 上海寓言怎麼樣

這世界美麗卻也殘酷的一切,總是來去如朝霧,亦如閃電,於是我開始相信愛和自由,只存在於驚鴻一瞥間。 這是馬良官網上的話。上面配一副作品。這足以窺見馬良的藝術主題。他把這一副拿上來。就是要告訴你一個訊息,這個信息很重要。氣味是尋找歸屬的唯一線索。我曾跟尋一條狗,一條追蹤食物氣味的狗。或者跟隨一隻蝴蝶在花朵上飛舞。從一朵到另一朵。它們在尋覓。這個世界上萬物都在尋覓。以此為樂,以此生存。 攝影曾與繪畫及藝術展開辯論爭斗。重點在於對表象的忠實以及對機器的依賴,能否成為一種區別實用美術的純粹藝術。有人報怨,一個純粹真實的片斷是否有永恆的價值。或者背後人的投入價值比有多大份量。整個19世紀關於攝影是否稱得上藝術的爭論和辯護導致前者自然而然進入了藝術殿堂。之後又進入了迷惑的境地。發展出經典現代主義藝術所有的焦慮和自我意識。 馬良用了十年時間來完成轉變。從迷惑到一個王國的建立,從時尚到藝術,從自然藝術到後現代主義。他一躍而過。攝影的作為藝術其表現手法又有了突破。 讓我們來看看他的裝置。老鼠,蜘蛛,單車,面具,葵花,胡蘿卜,小白兔,肥皂泡,塑料泡沫。最具象徵力的是馬具。讓人想到馬戲團。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馬戲團。小時候看過,很小的時候。他們一群人,各種各樣。跟本地人完全不同。他們來自遙遠的西方。走南闖北,便以為那就是江湖,要跟了他們去,媽媽不讓。又想起了卡夫卡的馬戲團。那個多情的無辜的看馬戲團的小生。一邊看一邊哭。現在又看到了馬良的馬戲團。小丑。原來我們一直都是小丑,一直在馬戲團表演,活色生香,或者苟延殘喘。我們一直都在江湖。寂寥地表演。 再看看背景。森林,圍牆。囚禁的豐盛世界。每一片森林是每一個人的後花園。每個人都有一個通往內心的秘密花園。馬良說。如果你每天要出門,和相應的人交往,談生意,走時尚的街。為生活謀生。現實太匆忙。忘了你的後花園。以至荒野叢生,茂盛地關閉了很多年。直到某個黃昏,突然意識到它的存在。這樣突兀的念起,晃忽的距離感讓人眩暈。現實和夢幻的交替之中,產生不可節制的幻滅感。這種創傷應該怎麼來撫慰。這正是馬良一直在試圖表達的。一個分裂的另一世界。無疑,這是一種自我暴露。暴露自我是一種羞恥。你是否願意讓你的隱秘花園瀉露給別人看,呆在自己封閉的世界等著人來看望。若這種境地相同,有人看望總是好的吧。等待那恰如其份的短暫的快樂。在黑暗的夜的花園的烏托邦中。一曲甜蜜的童話,一具荒蕪悲涼的墓碑,一聲同種格調的嘆息。 馬良在指引你看,什麼叫消逝。什麼是永恆。 他的攝影大都色彩絢麗,格調唯美。色彩和華麗的畫面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相比黑白經典藝術,那濾去彩色光環留下浪漫純粹質感的懷舊氣質,彩色豐富華麗張揚的手法更能體現如今冠冕堂皇帶著時尚面具富裕而頹靡的現代生活。或許你具有靈性,那也只是麻痹後的零星一閃。浮淺之極。這個荒涼焦急飛速的時代。 他的每一個小主題一般由幾組畫面構成,可以放在幻燈片里觀看。就變成了一幕幕戲劇,這與他長達十年的短片、音樂片和廣告的拍攝經歷有關。更適合聯想豐富的人欣賞。 另外,馬良作為一個攝影師的出現還是在他小有名氣之後。他的身世背景和他工作多年的經驗及感觸共同完成他的藝術創作。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孩童時的馬良在服裝倉庫里東翻西翻,與戲劇舞台為伴。與看門人的兒子成為最好的玩伴和朋友。一起躲在電影院的大銀幕的幕布後面,安靜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復看同一部電影。在嘈雜的舞台邊吃飯。與來尋仇的人打架。這與他的一個與郵差與童年為主題的系列創作不謀而合。心地與戲劇相照應。童年不經意的天空,影射一個空前絕後世界大舞台。天才總是能隨心所欲地回到童年。波德萊爾的這句話好象在印證馬良。少年的馬良已經掌握了某種秘密。天生的疏離感,幻滅感,浪漫而沉重。帶著時光的痕跡成長,必然在長大後追尋記憶歸鄉之路。少年的天真是一種寓言,造就馬良超現實荒誕主義風格的完成。這里我還想提一下蘇童。他早期的短篇。一樣性質的風格和表達趨向。那些看他的時光,像死亡一樣讓人沉陷。 生活是死的。太多事情微不足道。過去了,也便消失了。記憶也不會長久。但會留下印記,是記憶的點。藝術家如此細膩敏感,將這些點復活。所以得到永生。這也是戲劇歷久不衰的原因。動輒千年,一個時代,一個寓言,一個故事。恩怨分明,快意恩仇。升華墜落,永生死亡。生活哪來的這般淋漓痛快,這般盪氣回腸。從事創作必然會困惑。在自己的作品與世界中徘徊。但卻一意孤行,執拗不誤。我一直喜愛這樣的人。碰到這樣的人感覺憐惜並尊敬。有一種要看望的沖動。或者我想做你手上的道具。或者我在等你救我。 最後我想把馬良的墨菲斯特系列畫面送給馬良自己。歌德字里的魔鬼。他要不停地創造。不停地挖掘美以及那銷魂的來自黑暗中的精神體驗。不得停息。 馬良。一個拍著華麗寓言的男人。

E. 誰能介紹一些當今世界 較高水準的攝影師,希望多介紹一些藝術界知名的,跨界搞商業的.. (純藝術也可以

樓上已經有人提到李榮凱啦,哈哈。開心,開心,有人和我喜歡的攝影師是一樣的。

李榮凱是中國獨樹一幟的攝影藝術家,哲學影片導演。

他的創作理念基原點文化意識覺知,又經過20年頂級市場磨煉,轉識成智。

他以彝簇畢摩文化為思源,游弋於商業攝影和藝術攝影之間。他致力於闡釋「格物致知、緣起性空」的心性維度。從文玩,油畫,禪茶等實物載體,悟道「空慧」心得。在表現形式上,絜靜精微的光影技法與光怪陸離的靈感相融合,透過實相直指人心。

他的哲學作品《三層》《沙子》《羔羊》《面孔》《黑狗》算是個人風格的代表作了,國內你找不到這種類型的。

李榮凱哲學作品

F. 為什麼動畫片《神筆馬良》畫質比《烏鴉為什麼是黑的》好

《神筆馬良》是3D動畫片畫質比《烏鴉為什麼是黑的》水墨彩色動畫片好。
神筆馬良是2014年由迪士尼中國創意技術支持出品的一部3D動畫電影。
馬良是個熱愛畫畫又調皮搗蛋的孩子,生活在一個叫」百花村」的村莊.有一天這里平靜的生活被一陣隆隆的炮聲打破,一個貪婪又兇殘的大將軍,挾持著小皇帝來到了百花村,企圖將村裡老百姓趕走,挖掘地下的金礦。有一個叫潑墨仙人的神仙,察覺到百花村會有一場劫難,為此特地下凡人間,把一支神筆託付給了馬良,希望馬良能用神筆,挫敗大將軍的陰謀。

烏鴉為什麼是黑的該片是中國第一部水墨彩色動畫片。
很久很久以前,烏鴉不是現在這副模樣,而是生有一身漂亮羽毛和一副美妙歌喉的「美麗鳥」,也正是因為此,她自認高別的鳥一等,整天只喜歡在大夥面前傲慢地唱唱跳跳,什麼事都不肯做。樹葉黃了,大夥勸她搭窩好過冬時,她也不做理會。大雪紛飛的冬天,大夥都躲在溫暖的窩里吃食,只有她立在野外光禿禿的樹枝上打哆嗦。突然,她發現了一堆野火,便圍著它邊烤火邊跳舞,一個不小心,她的羽毛被火燒著。撲騰一番,「美麗鳥」變成了「黑烏鴉」。

G. 馬良是誰

三國人物

H. 球《興唐閑人》作者大叔無良,這本書封面的那個男模特的詳細資料鴨

廣州任壬最新一期攝影作品《馬良傳》,上鏡模特張葉.

I. 我所有的自負都來自我的自卑出自馬良還是卡爾維諾

是出自馬良的《坦白書》。

原句:我所有的自負都來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氣概都來自於我內心的軟弱,所有的振振有詞都因為心中滿是懷疑。我假裝無情,其實是痛恨自己的深情。我以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四處游盪流亡,其實只是掩飾至今沒有找到願意駐足的地方。

(9)馬良攝影擴展閱讀

1、主要內容:《坦白書》是2012年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馬良。全書共收錄了馬良80餘件作品圖錄,手稿、草圖、繪畫、攝影作品,裝置作品、收藏品。在書中,馬良記錄了對童年的回憶,也分享了對攝影、繪畫等藝術創作的感悟,對理想、對生活的深入思考。

2、作者簡介:馬良是中國當代具影響力的觀念攝影師。70 年代初生於上海的一個戲劇世家。自幼學習繪畫。被家裡人逼著做過小演員,學畫畫後漆過廣告牌,工作以後干過平面設計,插畫師,玩具店老闆,電影道具師,美術指導以及電視廣告導演等工作。作品曾在世界各地的美術館和藝術空間展出。2012 年的藝術項目是在神州大地上行走萬里的「移動照相館」。

J. 上海攝影師被大眾所認可的好的商業攝影師都有誰

上海攝影師首選是馬良,他和陳曼一樣也是央美畢業的,他的作品以觀念攝影為主,有很多「玩」的成分在裡面。
商業攝影師比較著名的:宋波,孫郡,金苗。 上海的商業攝影師大多屬於有錢就賺那種,神馬「唯美」「糖水」啦,就算是「海派」風格咯。
新聞攝影師:常河,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