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大學生創業[
大學生創業是一種以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的特殊群體為創業主體的創業過程。隨著近期我國不斷走向轉型化進程以及社會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劇,創業逐漸成為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的一種職業選擇方式。
大學生作為我國的年輕高級知識人群,有著較為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相較於其他高級知識分子所欠缺的創造力,是符合在我國十三五規劃的創業主要人群。但因為大學生這個群體社會實踐經驗與能力的欠缺,與創業的成功要素所矛盾,導致大部分大學生創業在初期就自行夭折,使大學生創業成為了國家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在十三五規劃中,也針對這個現象有著相應的論述,給大學生創業這個創業過程帶來了眾多的機遇與挑戰,大學生創業也將在這些機遇和挑戰中走向新的高度。
中文名
大學生創業
外文名
university student'sinnovative undertakink
組成
在校大學生和大學畢業生群體
優勢
新觀點,新思維,新方法
基本能力
規劃人生、制定計劃
❷ 大學生該如何創業呢
大學創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學創業你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要善於發現商機,抓住機遇。大學生活中,我們會遇到無數的商機,只要肯觀察,肯發現,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滿足市場的需求,就有可能成功。成功的創業者就是善於發現商機、抓住機遇者。
二、充分了解市場信息,提高駕馭市場的能力,充分了解市場需求,是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前提。
1、創業者可以利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把握市場發展的整體趨勢,判斷在某個領域或者某個行業的市場需求是趨於飽和狀態還是處於空白狀態,找准自己的方向。
2、創業者要時刻注意觀察自己所選行業的發展動態,做好跟蹤。只有充分掌握市場的需求信息,才能夠正確地判斷創業的發展方向,才能夠正確地確定創業的目標、戰略以及具體選擇實施方案,才能夠駕馭市場。"
三、你可以參考零點校園網,零點校園網是專門為大學提供的一個創業平台,可以做商城做外賣做二手交易、跑腿服務等等
❸ 大學生創業過程
創業准備五大流程
建議創業准備流程:
1、理清思路,明確定位:即我是什麼,我能做什麼,我要做什麼
2、自我檢查:即按標准商業計劃書進行編寫本項目商業計劃書,將企業人財物供產銷所有要素都規劃進行
3、找人挑刺:即對你想做的行業較熟悉且能為你保持商業秘密的人對你的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
4、組建團隊、合作夥伴確定合作原則。
5、制訂企業經營計劃與實施計劃
創業的五個最基本步驟
選定創業項目
對大量創業成功者的實例研究證明,選定好的創業>項目是創業成功的前提和基礎。選擇創業項目,不僅要對自身的興趣、特長、實力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而且要善於發現市場機會、把握未來發展趨勢。關於選定創業項目的方法與策略詳見本書第二章。
擬定創業計劃
選定創業項目是指決定創業\"干什麼\";擬定創業計劃則是指決定創業\"怎麼干\"。好的計劃是創業成功的一半。只有擬出切實可行的創業計劃,創業活動才能有的放矢,減少失誤,提高創業成功的把握度。關於擬定創業計劃的方法與策略詳見本書第三章。
籌集創業資金
常言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創業也是一樣,必須有一定的資金,否則,創業活動就無法開展。但是,由於創業者一般都缺乏資金,因此,籌集創業啟動資金就成為創業者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關於籌集資金的方法途徑與策略詳見本書第四章。
辦理創業的有關法律手續
投資創辦企業必須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辦理有關手續方能開業。其項目主要是辦理工商登記注冊予續、辦理稅務登記手續、辦理銀行開戶手續等。關於辦理創業法律手續的具體方式、方法和要求見本書第五章。
創業計劃的實施與管理
創業者完成了前4個步驟的工作後,接下來就要按照擬定的創業計劃要求,組織調配人、財、物等資源,實施創業計劃並加強管理。如果說前4個步驟是創業活動的准備階段,那麼這一步驟就是創業活動的實施階段。創業實施階段的工作既是創業活動的重點,也是創業活動的難點。這一階段的工作不僅要求創業者要有吃苦耐勞、不屈不撓的精神,更要求創業者講究工作方法、運用經營管理策略,方能實現創業目標。
❹ 大學生創業需要什麼知識
大學生自主創業是新時期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一種新選擇,是對傳統就業觀念的一種挑戰,成為畢業生流向社會的一個全新的、更高層次的就業方式。這一新的就業模式對人才成長、社會的貢獻,尤其是可以直接為大學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大學生在校應做好創業能力、素質的准備。 一、自主創業者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與條件。 (一)創業者應具備的素質特徵 大學生在意志品質方面,應具有自覺性、堅毅性、自製力和勇敢果斷等品質;其次,要正直、守信、有責任感;具有敏銳的商業意識和自我實現欲和創新精神;具有團隊意識。 (二)創業者應具備的智慧潛能 大學生創業在知識方面,應具備扎實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非專業知識,及相關的商業知識、法律知識和一定的管理知識。 (三)創業者應具備的綜合能力 大學生在開始創業或創業過程中必須不斷培養和提高自我綜合能力,如:學習能力、實踐能力、科研動手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組織領導能力、管理能力、協作能力、溝通能力等。 (四)創業者應具備風險投資常識 二、大學生如何准備創業能力、素質和條件。 當今社會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了有利條件和大好機遇。作為大學生,首先應該注重知識的積累和技能的培養,調整好心態,掌握好學習方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抓住機遇,在此基礎上進行大膽艱苦的嘗試,勇於在實踐中磨練,成為新的創業者。 (一)掌握伴隨創業過程的進展創業者心理的變化 伴隨著創業過程的進展大學生創業者心態一般會發生如下變化:由起初的興趣、特長和愛好→目標和熱情→團隊工作的樂趣→夢想和理想化的前景激勵→接下來是挫折、懷疑和信心的反復摧毀和重建;最後是重新評估和對目標和自身的再認識→責任→新的樂趣和興奮點。 (二)根據學習過程積極准備,不斷完善提高創業 能力、素質 1.大學生創業需要在校期間有意識做好准備。 有創業志向的大學生在校期間應在樹立崇高理想的基礎上,和實際學習目標結合起來,不怕困難和挫折,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加強意志鍛煉,培養健全的體魄。 2.大學生創業需要在創業過程中不斷完善提高。 大學生在鍛煉和培養自己的創業才能時,要通過創業實踐來增長才能,也要通過在創業過程中的競爭和自我否定增長才能,以求得創業才能的綜合性提高。
❺ 大學生創業
做什麼?要志同道合才好
❻ 什麼是大學生創業
大學生創業
大學生創業是一種以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的特殊群體為創業主體的創業過程。隨著近期我國不斷走向轉型化進程以及社會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劇,創業逐漸成為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的一種職業選擇方式。大學生作為我國的年輕高級知識人群,有著較為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相較於其他高級知識分子所欠缺的創造力,是符合在我國十三五規劃的創業主要人群。但因為大學生這個群體社會實踐經驗與能力的欠缺,與創業的成功要素所矛盾,導致大部分大學生創業在初期就自行夭折,使大學生創業成為了國家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在十三五規劃中,也針對這個現象有著相應的論述,給大學生創業這個創業過程帶來了眾多的機遇與挑戰,大學生創業也將在這些機遇和挑戰中走向新的高度。
2.急於求成、缺乏市場意識及商業管理經驗,是影響大學生成功創業的重要因素。學生們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書本知識,但終究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和經營管理經驗。此外,由於大學生對市場營銷等缺乏足夠的認識,很難一下子勝任企業經理人的角色
3.大學生對創業的理解還停留在僅有一個美妙想法與概念上。在大學生提交的相當一部分創業計劃書中,許多人還試圖用一個自認為很新奇的創意來吸引投資。這樣的事以前在國外確實有過,但在今天這已經是幾乎不可能的了。投資人看重的是你的創業計劃真正的技術含量有多高,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可復制的,以及市場贏利的潛力有多大。而對於這些,你必須有一整套細致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實施計劃,決不是僅憑三言 兩語的一個主意就能讓人家掏錢的。
4.大學生的市場觀念較為淡薄,不少大學生很樂於向投資人大談自己的技術如何領先與獨特,卻很少涉及這些技術或產品究竟會有多大的市場空間。就算談到市場的話題,他們也多半隻會計劃花錢做做廣告而已,而對於諸如目標市場定位與營銷手段組合這些重要方面,則全然沒有概念。其實,真正能引起投資人興趣的並不一定是那些先進得不得了的東西,相反,那些技術含量一般但卻能切中市場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常常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同時,創業者應該有非常明確的市場營銷計劃,能強有力地證明贏利的可能性。
❼ 大學生創業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對於很多年輕人而言,總是希望獲得更好的未來,特別是在外求學的學生,更希望自己的青春可以無悔,所以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選擇了創業而不是直接就業,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換來更美好的未來。那麼剛畢業的大學生創業需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呢?
❽ 關於大學生創業
對於您的問題,我的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1.資金定位:准備拿出多少金子幹事情. 而且一定要留後備資金.
2.資源定位:主要是人利資源,怎樣組合他們,發揮他們的長處.別忘了你是在中國.
3.主導方向:你熟悉的領域,不熟的不要介入. 除非有你信賴的人幫你.
4.商品趨勢:你所經營的商品發展前景/各區域間價格/品種之間的差異/周圍的購買力....
5.聯合:不管是橫向/縱向.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謹慎.
6.眼球:你的和顧客的同樣重要.換位思考.你就會明白顧客的想法了.
具體經營什麼,只有你根據具體情況自己決定了.我想這幾點也許對你有幫助,你一定能幹好的.再有,思想一要放開,不是種了老玉米就守著這塊地了,別人都開始搞採摘了,我們也要動起來.真開了張別忘了告大家,讓大家也替你高興!!!
有空再聊,祝願你成功!!!
❾ 大學生創業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事實上,條件具備太多的人反而並不適合與創業,只適合打工。自身條件太好的人,也許不能夠享受創業過程中的風險和艱辛。在國際上發達國家的大學生創業人群佔到了三分之一左右,而我們國家卻是不到1%,大學生創業並不是沖動太多,而是沖動太少。
事實上,創業只需要具備幾個條件就可以了。
首先是膽魄,敢於承擔自己進行投入的風險,只有具備這份擔當和膽魄,才能開始創業的第一步,否則只能永遠打工。其次是發現商機的眼光,能發現身邊可創業的機會或者把一個可能變成自己創業的項目,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再就是具備能團結和影響別人的力量的影響力,能把人組織到自己的身邊,包括客戶和自己的團隊。將這些願意一起冒險的人和願意一起合作的人組織起來,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
最後一個是韌性,在創業的前期付出多回報少,要能夠堅持下去,必須要有一種近乎偏執的精神,有一股一定要把這件事情做下去的恆心和干勁,才能將事情做好。創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堅持才能堅定,堅定才能贏得創業的勝利。
❿ 大學生創業-
無論商業、投資、經濟發展、文化發展,如果具備了這兩點,我們稱之為趨勢。什麼是趨勢?我跟大家分享一點哲學再分享一點實際。盡量在15分鍾解決這兩個問題。之所以能這樣,是因為我來自北大,不是來自藍翔技校。我有把握。
大家知道20世紀英國一個偉大的歷史學家湯因比,寫了《歷史研究》。他花了大半輩子時間花了5千多頁的篇幅寫了人類歷史全部的文明型態。
我讀完以後發現:他其實就寫了四個字,挑戰(challenge)與回應(response)。
他有個重要結論:凡文明由興到衰只滿足了一個規則,就是當突如其來,不管來自什麼層面的挑戰降臨的時候,這一文明型態沒能有效果斷地做出正確回應。
這也適用於「趨勢」!趨勢在我看來就是不斷地、深刻地、准確地分析人性真正的需求,並且在需求的節點上能夠提供非常有效的滿足和回應。滿足了這點也就把握了趨勢。
如果這是我理解的趨勢,我想跟大家談一個方法論的問題,就是讓我們忘掉「趨勢」這個大家習以為常的想法,只認為出現在未來但現在尚沒浮現的東西那才叫趨勢。
如果我們對於現實人性能夠深刻地判斷以及看到它的方向,期待它能量聚集的那一剎那的到來,那麼所謂「趨勢」,在我看來,就遠遠不是「未來」這兩個詞才能涵蓋的,它可以涵蓋時間全部的維度—從過去到現在直至未來。
因此對於創業和投資來說,真格基金投什麼樣的公司,就有了三個維度。如果一個產品一個服務一個商業的想法,如果置身在過去這個維度,我們看看它對未來的需求有沒有精準的分析。如果現在和未來仍對它有需求,那看能不能做出非常有效的回應。這叫做站在過去的維度把握趨勢。
今年年初,真格基金投了一家公司。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幾個小夥子想做一個東西。他們發現電子郵件在微信、推特、臉書社交工具如日中天的情況下,成了一個龐大的變成雞肋的東西,在長遠的未來還不能徹底丟掉,因為過去所有的信息都集中在電子郵件這個東西上。
他們有了一個想法:能不能拯救這個龐然大物?這當然是對過去存在的一種分析。簡單說,大致是把所有的電子郵件的寫與讀變得像我們看微信一樣的感覺。
創始人的情懷感染了我們。他們要顛覆的是過去!這個面向過去的顛覆,它商業的未來在哪兒?在美國。
因為那裡是電子郵件的發源地和大本營!顛覆了大本營也就顛覆了世界!我們說不僅要離開香港,不僅不要到北京創業,直接殺到電子郵件的大本營,你們才能完成起死回生的夢想!如果你們敢去我們就敢投。
沒想到過完年一個禮拜,三個小夥子就買了單程機票飛到舊金山扎進了矽谷。奇跡發生了。
最近剛閉幕的矽谷技術盛會(Tech-crunch)上,他們入選了今年大會具有顛覆性技術前十名。這是至少目前中國人的產品很少能進入的技術主流盛會。當然真格基金投的另一家公司更在同一盛會上摘得了個第一名。是一個做飛行器的公司,那是未來。
我現在還是談過去。這個月,美國福克斯電視台男女主持人花了超過6分鍾的時間就在評論這款APP,他們喜歡得不得了,覺得對於全部過去找到了顛覆性的未來。所以這是不是趨勢?這是創業者和投資者共同更改的趨勢。
我們光盯未來,感到很辛苦很漫長,但是從產業革命來說,從文化的思潮引領來說,其實過去的積淀如果你能做一些工作去顛覆它,這個市場已經不需要你去培育了,因為它早就在那兒了,你需要的是用高效解決方案刺激它一下。所以,「趨勢」,我第一個給大家要說的意思是,它不直接指向未來,而是首先指向過去。
第二,面對現在你能夠縱向理性分析人性的需求,探討技術的可能性,那你很可能在現在就發現已經成型的未來,你用不著去思考更多的東西。
剛才(史)燕來的紅黃蘭(幼兒園)也是這樣。她作了母親以後自己的孩子不會帶。北大沒教,她也沒上藍翔技校,所以兩邊都不沾。她是北大學馬列的。馬克思不管孩子,管共產主義,管更大的未來。
她把現實需求做一次嘗試性革命,紅黃藍成了一千個親子園幼兒園的中國早教品牌!這面對的是現在。
還有剛才的(張)天一,學完法律,「知法犯法」,他扔掉學的法律來做一碗米粉。當然,通過他可以當律師的素質,他一定會把米粉做成不是米粉,當然最後還讓它成為真正的米粉。
這是置身現在引領未來。有了這樣的思維方式,你天天想著現在這個時刻,很可能發現今天不太起眼的東西,注入思考的深度,往前一拉就是通向遙遠的未來。
我們真格基金投了一個清華大學學高科技的畢業生,他叫王丹。他要做什麼?做終極關懷的事業—殯葬服務,壽衣骨灰,人生最後一程。
他來到真格,當時有同事說千萬不能投,這不吉利!我和(徐)小平太興奮了!人怎麼活著我們不清楚,人的終極方向我們很清楚,這就是現在能看到的未來。
對我們而言,這是不用證明的未來。它當時叫「落葉」。我給它改了名叫「彼岸」。但是你把握了未來還不行,還得讓人真正感受到未來。真格投的第一天就說,你的錢,先不要投人,因為人不知道從哪裡來。
產生溫暖,產生親切,產生不悲傷的感覺,這才是終極關懷最大的心理訴求。我們說你這個錢花在哪兒?花在要讓你的旗艦店傳遞現代人對於死亡文化的思考和人文的溫情再注入高科技的體驗。
真格幫他找了一個世界最牛的設計師, 李安電影《少年派的漂流》的美術師,從美國飛過來給他設計了旗艦店,來把這個死亡文化的哲學體現出來。你們有時間去積水潭醫院,就在那條街上,你能找到「彼岸」。
它果然顛覆了人們對死亡的理解和千百年死亡文化的基因。這是趨勢嗎?當然是趨勢。他們思考傳統的「遺像」,都是黑糊糊的,就是親人掛著那兒你心裡也不爽,你能不能光彩看我一眼,為什麼總是悲傷!為什麼不能用油畫的色彩展現親人生前難忘的剎那?西方的油畫全是「遺像」。
蒙娜麗莎你覺得她是死的嗎?沒想到,年青一代對於長輩們進入臨終的時候,嶄新前衛的終極關懷的東西非常接受。他們甚至和美國一個火箭發射公司簽約,骨灰直接打到外太空。回來回不回來,不知道,但是打到離彼岸近了的地方。縱深思考現在能做出不同凡響通向未來的東西。
過去的趨勢可以是未來。現在的趨勢可以是未來。那麼未來的趨勢當然更是未來!
如果你從人性上做出大判斷,大學生創業認為這個東西遲早有一天是人類普遍需求的話,那你面對這樣一個挑戰給它有效的回應就達到了。
剛才郭洪主任談到趙勇。趙勇是谷歌眼鏡設計師之一。去年他辭掉谷歌幾十萬美金的工作,帶著計算機智能視覺識別的夢想回到中國創業。他要做什麼呢?
他要顛覆我們習以為常的所謂計算機視覺識別的實踐。他要讓計算機控制的錄像頭帶上智能,像人眼一樣,在真正的三維空間第一時間判斷這個人的行為可能性,然後及時做出信息判斷。
相當於迅速讓這個攝像頭變成了人,並且比人更加精明。他沒有任何關系,卻找到了事業夥伴何搏飛。一個懂技術,一個懂市場,如虎添翼,公司蓄勢待發。
中國四大銀行除了工商銀行,已經是他們的客戶。他們極其敏銳甚至超前地在實現未來的趨勢。這個公司叫格靈深瞳。這是對未來基於人性需求精準的把握和果敢的回應。
把握趨勢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你要有真正發現的能力。發現的能力不是天賦的秉性,它是對存在的精細觀察,深刻理解,精準判斷和迅速的回應。
這讓我想起羅丹的一句名言:「所謂大師,就是那些能在人們習以為常的東西中發現美的人。」
把握趨勢?就是你能在人們所有習以為常的事物中發現別人尚未發現的。人們習慣了某種存在的現實而你發現多少能夠改變這一現實。人們習慣了某種思維方式的時候,你能找到一點去改變這種思維方式。
人們的經驗和體驗是這樣那樣,你卻能給人們帶來不同的體驗。你就如羅丹所說,在人們的習以為常中發現了美。這個「美」從投資來說就是趨勢,從產業來說大學生創業就是引領。
有了這個東西,無論是投資還是做企業你就有了企業的靈魂和思考的深度,而我始終認為,真正思考的深度、善於發現的思維習慣和橫跨過去、現在、未來這樣一種氣魄就構成了企業發展的絕對速度。
金錢、人力、先機等等所有這些東西, 換句話說就是你有人家也有的東西只能是相對的東西。絕對的是什麼東西?只有你有,別人不可能有或者暫時沒有的東西。
在我看來,只有養成對於大學生創業趨勢和把握趨勢的敏感,並且把這種敏感內化成每時每刻思考的方式,內化成一種生存的狀態,你才可能眼觀過去,直面現在,引領未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