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事件導致了北愛爾蘭共和軍對英國政府展開了瘋狂的報復行動
1981年3月開始的北愛爾蘭共和軍絕食事件,使得對政府充滿仇恨的北愛爾蘭共和軍展開了瘋狂的報復行動。他們製造了若干起爆炸事件,炸死炸傷了一些政府的高級官員,使英國政府和國際社會都受到不小的震動。他們甚至把暗殺目標指向首相本人。
Ⅱ 北愛爾蘭共和軍對愛爾蘭影響
愛爾蘭共和軍是1919年由旨在建立獨立的愛爾蘭共和國的民族主義軍事組織「愛爾蘭義勇軍」改編而成。1922年,愛爾蘭共和軍因反對把愛爾蘭分割成南北兩部分的《英愛條約》而遭到鎮壓。愛爾蘭共和軍宣布繼續為實現南北統一而斗爭,並實行暴力活動。
1939年,愛爾蘭共和軍開始在英國製造爆炸事件,被愛爾蘭共和國政府和英國政府取締。愛爾蘭共和軍由於是反對英國的武裝組織,被許多國家視為恐怖組織。1980年代,愛爾蘭共和軍曾遭撒切爾夫人鎮壓及強硬應對沖突,她也曾被愛爾蘭共和軍襲擊,但避過一劫。
愛爾蘭共和軍分為正統派和臨時派,正統派自稱信奉馬克思主義並放棄所有恐怖主義活動,轉向非暴力斗爭;臨時派思想極右,堅持恐怖活動。目前包括傳承愛爾蘭共和軍(Continuity IRA)、真愛爾蘭共和軍(Real IRA)等分支。
1997年,對北愛爾蘭問題態度溫和的工黨上台後,工黨允諾北愛爾蘭可以組建自治政府,共和軍隨後宣布停火,美國、加拿大和芬蘭組織的監督隊伍監察愛爾蘭共和軍的棄械進程。
2005年7月28日,愛爾蘭共和軍正式下令終止武裝斗爭。它要求所有的愛爾蘭共和軍單位必須放棄使用武器,只通過和平的方式,協助發展純政治和民主計劃。2005年9月26日,監督組織宣布愛爾蘭共和軍已經完成所有棄械過程,全部武器被列為「永久不可使用」或「永久無用」。
Ⅲ 愛爾蘭共和軍的簡介
愛爾蘭共和軍成立於1919年,是愛爾蘭新芬黨的軍事機構。總部設在都柏林,成員分布於南北愛爾蘭。自1968年至2002年7月,在英國的北愛爾蘭地區以及愛爾蘭共和國境內共有3600人在暴力沖突中喪生,愛爾蘭共和軍及其它組織至少應對其中2000人的死亡負責。在北愛爾蘭不少人對文化歧見、政治沖突和槍炮聲似乎已經習以為常。天主教徒和新教徒當中都有這樣一部分人,他們以「戰斗」為樂趣和事業,對「智取」的「謀略」津津樂道,那些試圖退出戰場,做出和解舉動的人往往會遭到災難,和負起軍事責任。
Ⅳ 介紹下北愛爾蘭共和軍
北愛爾蘭共和軍
愛爾蘭地區的民族主義秘密武裝組織。分為正統派和臨時派。英文簡稱IRA。1919年由愛爾蘭民族主義分子建立的一支反英的准軍事游擊隊,目的是與駐在愛爾蘭的英軍作戰。愛爾蘭共和軍反對1921年的英愛條約,因為愛爾蘭是一個自治嶺,而愛爾蘭北部的6郡是英國的一部分。1922年舉事遭到愛爾蘭政府的鎮壓,而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該組織已基本解體。60年代末,隨著北愛爾蘭民權運動的高漲和民族沖突的激化,再度興起。1969年12月分裂為正統派和臨時派,同時成立了正式愛爾蘭共和軍和臨時愛爾蘭共和軍。1970年初兩派之間出現了嚴重分裂。前者自稱奉行馬克思主義路線,從事武裝斗爭,1972 年5月宣布休戰,以後沒有從事什麼積極活動,基本上支持以政治行動爭取愛爾蘭統一。臨時派成為主要的共和軍。後者具有更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進行爆炸、暗殺等暴力活動,攻擊目標主要是安全部門和軍界人物和機構,然而也有許多是屬於宗派屠殺,襲擊了許多新教徒;其主要活動地區是南北愛爾蘭和倫敦、伯明翰等英國城市,同時也加緊對西歐范圍內英國目標的襲擊,從60年代末開始,製造了數以千計的謀殺、爆炸事件,造成數百人死亡。它與巴斯克民族與自由組織等有聯系,也得到美籍愛爾蘭裔等的資助。一般所稱愛爾蘭共和軍即指臨時派。據認為它的成員總數約為500人。
2005年7月,愛爾蘭共和軍曾宣布放下武器,放棄武裝斗爭,加入和平進程。9月26日,愛爾蘭共和軍政治組織新芬黨的領袖格里·亞當斯在英國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出席新聞發布會。當日,負責監督愛爾蘭共和軍解除武裝工作的國際獨立委員會宣布,愛爾蘭共和軍已完全解除武裝。
Ⅳ 1981年爆發的北愛爾蘭罪犯絕食與英國斗爭失敗後,北愛爾蘭共和軍隊對英國做了什麼
在1981年絕食事件英國得勝之後,對政府充滿仇恨的北愛爾蘭共和軍展開了瘋狂的報復行動。他們製造了若干起爆炸事件,炸死炸傷了一些政府的高級官員,使英國政府和國際社會都受到不小的震動。他們甚至把暗殺目標指向首相本人。
Ⅵ 有關北愛爾蘭共和軍的電影
豺狼的末日。北愛刺戴高樂
Ⅶ 北愛爾蘭共和軍是不是已經戰敗,向英國投降了啊
截止至2020年1月,愛爾蘭共和軍正式下令終止武裝斗爭,加入和平進程。
1993年,英國和愛爾蘭曾共同發起北愛和平進程,但一再因解除武裝問題擱淺。1997年,愛爾蘭共和軍宣布停火,美國、加拿大和芬蘭組織的監督隊伍監察愛爾蘭共和軍的棄械進程。
2005年7月28日,在國際社會多年的調解和斡旋下,愛爾蘭共和軍正式下令終止武裝斗爭,加入和平進程。它要求所有的愛爾蘭共和軍單位必須放棄使用武器,只通過和平的方式,協助發展純政治和民主計劃。2005年9月26日,愛爾蘭共和軍政治組織新芬黨的領袖格里·亞當斯在英國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出席新聞發布會。
(7)北愛共和軍擴展閱讀:
北愛爾蘭共和軍的相關情況:
1、由30年來在北愛爾蘭的民族主義者(主要是羅馬天主教徒)社區和聯合主義者(主要是新教徒)社區的成員之間不斷重復發生的激烈暴力沖突組成。
2、沖突是由北愛爾蘭在聯合王國內的爭議性地位與對佔少數的民族派社區的統治,以及佔多數的聯合派對民族派的歧視所導致。
3、暴力活動的特徵是由准軍事集團進行的武裝戰斗,其中多數屬於愛爾蘭共和軍臨時派1969-1997年戰斗活動,目標旨在終結英國在北愛的統治與建立一個新的,「全愛爾蘭的」(all-Ireland),愛爾蘭共和國。
Ⅷ 有關北愛蘭共和軍的電影
有印象的就是邁克爾.法斯賓德主演的這部《飢餓 Hunger》了
Ⅸ 北愛爾蘭共和軍的簡介
愛爾蘭共和軍是英國北愛爾蘭天主教派最大的准軍事組織,成員分布於愛爾蘭和英國的北愛爾蘭地區,總部設在愛爾蘭首都都柏林。愛爾蘭人是凱爾特人的後裔,6世紀時接受了羅馬天主教。在12世紀中葉,英國入侵愛爾蘭。19世紀初,根據《英愛同盟條約》,愛爾蘭正式並入英國版圖,成為英國的第一塊殖民地。為反對英國的殖民統治,愛爾蘭天主教派於1913年建立了愛爾蘭義勇軍。從1916年起,義勇軍支持在愛爾蘭民族獨立運動中佔領導地位的新芬黨。1919年,愛爾蘭義勇軍改建為愛爾蘭共和軍。在1919年至1921年間,愛爾蘭共和軍對英國進行了三年戰爭,並成為新芬黨的軍事機構。1921年12月,英國同愛爾蘭簽訂條約,允許愛爾蘭南部26郡成立「自由邦」,享有自治權,北方6郡劃歸英國,即北愛爾蘭。1937年愛爾蘭宣布「自由邦」為共和國。愛爾蘭共和軍則宣布繼續為實現南北統一而斗爭,並開展暴力活動。1969年新芬黨分裂,愛爾蘭共和軍也分裂成「正式派」和「臨時派」。正式派主張搞合法斗爭,臨時派主張用暴力手段實現愛爾蘭統一,並在愛爾蘭設有多處訓練基地,經常在北愛爾蘭進行爆炸、襲擊英國軍人等活動。1985年11月英國與愛爾蘭簽署協議,強調英國對北愛爾蘭擁有主權,但承認愛爾蘭政府對北愛爾蘭事務擁有正式發言權。愛爾蘭共和軍反對這一協議,並繼續進行反對英國的暴力活動。1993年12月英國首相梅傑和愛爾蘭總理雷諾茲舉行會談,宣布愛爾蘭共和軍須先放下武器,才能和新芬黨談判。1997年5月,工黨新政府上台後,布萊爾改變前保守黨政府堅持的共和軍先繳械再談判的立場,同意談判和解除武裝同時進行,促使愛爾蘭共和軍在7月宣布「永久停火」,9月新芬黨加入和談。1998年,在英國、愛爾蘭和美國等國的共同努力下,包括愛爾蘭共和軍在內的北愛各方簽署停火協議。協議包括成立權力共享的北愛地方議會、釋放准軍事組織囚犯和解除軍隊武裝等。但愛爾蘭共和軍卻多次沒有兌現諾言,和平進程也多次陷入僵局。
Ⅹ 求一部關於愛爾蘭共和軍的電影
如果是在躺在甲板上掛掉的,又是共和軍小頭目的應該是皮特同志。《與魔鬼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