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寧波市和餘姚市是什麼關系
餘姚是個隸屬寧波的縣級市
自解放以來,餘姚經過多次行政變更。1949年5月23日,餘姚解放,設餘姚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次月,建立餘姚縣人民政府,歸屬寧波專區。1970年,改專區為地區。餘姚縣改屬寧波地區。1983年,撤寧波地區入寧波市,餘姚縣改屬寧波市。1985年7月16日,撤餘姚縣設餘姚市(縣級),仍屬於寧波市。2003年5月,餘姚市經過行政區劃調整後,現全市有6個街道辦事處,15個鄉鎮。全市人口85萬,其中城區人口28萬。
❷ 餘姚的特產有哪些
餘姚的特產有餘姚楊梅、餘姚皮蛋、餘姚鹹蛋等。
餘姚皮蛋,浙江省餘姚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餘姚皮蛋蛋白呈半透明的褐色凝固體,表面有松枝狀花紋,蛋殼易剝不粘連,結晶透明,松花點綴,美若玉雕,蛋黃緊縮,呈深綠色凝固狀;切開後蛋塊色彩斑斕,似菊花綻蕾,又如砂糖裹心,質地醇美,味道綿長,清涼爽口,四時咸宜。
2013年6月26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餘姚皮蛋」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截至2013年底,餘姚皮蛋、鹹蛋年總產量達5萬噸,年產值近6.5億元。產品除供應傳統蘇浙滬周邊市場外,還在北京、廣東、福建、四川以及東三省等地區打響品牌,同時還遠銷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
專用標志使用:
餘姚皮蛋產地范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餘姚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標志產品專用標志」的申請,經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餘姚皮蛋的法定檢測機構由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負責指定。
❸ 餘姚歷史
餘姚歷史見於文獻記載從虞舜開始,先後有「舜耕歷山」、「禹藏秘圖」之說。春秋時期餘姚屬越國,戰國中期餘姚成為楚國轄地。餘姚秦時置縣,建縣已有 2200 多年歷史。 1985 年,經國務院批准,餘姚撤縣設市, 1995 年,餘姚被國務院升格為二類市。 餘姚城素為縣治所在,古城由南、北兩城組成,雙城合璧,別具一格。北城始建於東漢建安五年( 200 ),南城築於明嘉靖年間。直至今日,餘姚歷史城區內原有的里巷格局、街道尺度、河網水系仍有相當部分保存完好,並與成片的民居構成了較完整的古城區風貌。
餘姚是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以三大歷史文化聞名於世。一是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 1973 年,河姆渡遺址的發現證明了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它的稻作農業、干欄式建築、劃槳行舟和崇鳥敬日等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遺存,足以讓人們嘆為觀止, 被人們譽為「七千年前的文化寶庫」。 二是「姚江文化」。自漢以來,餘姚名家輩出, 群彥爭輝, 故有「姚江人物甲天下」的美譽。三國的虞翻,是著名的《易》學家;東晉時的虞喜,最早發現了「歲差」;隋唐時虞世南,被唐太宗譽為德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在眾多的名家中,首推嚴子陵、王陽明、朱舜水和黃宗羲,被譽為「四先賢」,王陽明和黃宗羲被列入中國十大思想家。餘姚也因此被稱為「東南最名邑」和「文獻名邦」;三是浙東紅色文化。 抗日戰爭時期,餘姚梁弄成為全國十九塊抗日根據地之一的浙東抗日根據地的領導中心,中共浙東區委,新四軍浙東縱隊司令部、政治部等領導機關均設在餘姚梁弄。浙東根據地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浙東大地燃起了抗日烽火,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譜寫了壯麗的詩篇。
餘姚市首批歷史風貌建築名錄
(共50處)
序號 名 稱 時 代 地 址
1 桐嶺涼亭 清 丈亭鎮鳳東村桐嶺自然村
2 官房任氏進士第 清 丈亭鎮匯龍村上徐塔自然村
3 明山廟 清 大嵐鎮雅庄村大陳自然村
4 甘竹庵 清 大嵐鎮新嵐村甘竹自然村
5 陳宮廟 清 大嵐鎮戴糜村糜山自然村
6 俞氏宗祠 清 大嵐鎮大俞村
7 青陽亭 清 三七市鎮葉家灣村(青陽山小嶺頂)
8 張氏老宅 民國 三七市鎮三七市村老街13號
9 郭王廟 清 三七市鎮二六市村後房自然村
10 陳氏廿七房大宅 清 三七市鎮二六市村官橋自然村
11 姜氏九房老宅 清 梨洲街道姜家渡村西姜自然村
12 黃氏老宅 清 梨洲街道雁湖村何勝自然村
13 興隆廟 民國 梨洲街道金冠村冠佩自然村
14 雙喜橋 民國 梨洲街道金冠村冠佩自然村
15 徐氏老宅(陳雲來姚避居處) 明 陽明街道龍泉社區遜埭路
16 魯氏祠堂 民國 陽明街道北郊村
17 源茂老宅 清 陽明街道老方橋老街
18 趙氏啟承堂 清 蘭江街道馮村
19 金山新墅 民國 鳳山街道同光村蘇家
20 徐氏洋樓 民國 鳳山街道憲卿第社區府前路
21 唐家牆門 清代 四明山鎮棠溪村
22 唐氏祠堂 清 四明山鎮棠溪村
23 天興廟 清 四明山鎮北溪村
24 翁氏老宅
清 大隱鎮大隱村山王殿路
25 三官殿 清 臨山鎮臨山村
26 邵氏老宅 清 臨山鎮臨城村新邵家弄
27 陶氏老宅 民國 臨山鎮臨山村南二弄
28 胡氏三房大宅 清 馬渚鎮斗門村山前胡家自然村
29 陳氏老宅和積谷倉
清 馬渚鎮渚北村後陳自然村
30 樂安寺 清 馬渚鎮樂安湖村寺前自然村
31 介眉堂 民國 朗霞街道朗霞村朗霞中街
32 干氏老宅 清 朗霞街道幹家路村東干六房漕
33 施氏老宅 清 泗門鎮海南村施家
34 謝氏六房宅院 清 泗門鎮東大街社區
35 蔡元房 清 泗門鎮東大街社區
36 泰和里謝宅
民國 泗門鎮西大街社區
37 諸氏老宅
民國 泗門鎮汝湖社區紅桂路
38 吳氏舊宅 清 牟山鎮魏家村吳昂頭自然村
39 魏家祠堂 清 牟山鎮牟山村後方自然村
40 雙桂樓 清 低塘街道低塘村
41 黃家牆門
清 低塘街道低塘村鎮北路68號
42 胡家大院-通議第 民國 黃家埠鎮五車堰村
43 斷塘廟
清 黃家埠鎮黃家埠村馮家自然村
44 謝家牆門 民國 陸埠鎮上街樹場弄
45 項氏老屋 清 陸埠鎮蘭山村項家
46 章氏老宅 清 陸埠鎮干溪村
47 趙家祠堂 清 陸埠鎮五馬村
48 錢氏擂鼓牆門
清 河姆渡鎮蘆山寺村浪墅橋自然村
49 雨花庵 清 河姆渡鎮車廄村後岸自然村
50 福泉橋 清 河姆渡鎮河姆村
❹ 餘姚是什麼
餘姚市地處美麗富庶的長江三角洲,北瀕杭州灣,南屏四明山,西連杭州市,東接寧波港,全市共轄 14 個鎮、 1 個鄉、 6 個街道,總面積 1527 平方公里,人口 82.59 萬。
餘姚屬浙東盆地山區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區,地勢南高北低,中間微陷。南部為四明山區,山巒起伏,散布大小不等的台地和谷地,最高峰大長山青虎灣崗海 拔 979 米 ,中部為姚江沖積河谷平原,北部為錢塘江、杭州灣沖積平原, 素有「五山二水三分田」之稱。
餘姚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陽光充沛,雨量豐富,溫暖濕潤,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日照 2061 小時,平均溫度 16 度。
餘姚經濟發達,改革開放以來 , 餘姚一直躋身於全國經濟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之列。 2004 年 , 實現國內生產總值 252 億元 , 財政收入 35.3 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600 元,綜合經濟實力在國內 2000 多個縣市中名列第 19 位。
❺ 餘姚的著名人物
現代的餘姚著名作家有很多,如謝志強、徐渭明、顏文祥、符利群、方靜飛、孫兆琦、朱旭虹、張放鳴、沈華坤、王旭明、何桂英、帕蒂古麗、唐裕康、方其軍、姚業鑫、葉龍虎……還有名揚網路的袁孝沖等。
謝志強:男,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理事,寧波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鄭州小小說學會副會長。已出版個人小小說作品和文學理論專著《會唱歌的果實》、《小小說講稿》、《與小小說共舞》、《外婆點亮煤油燈》、《新啟蒙時代》等20部。作品在《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國文學》、《讀者》、《青年文摘》、《作家文摘》、《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等數十種選刊和選本所選載。90餘次獲國家、省、市以上文學獎。其中主要獲中國作家協會頒發的首屆「小小說星座獎」(2002年),首屆中國小小說金麻雀提名獎(2003年),第三屆中國小小說金麻雀獎(2005年),中國微型小說學會年度評獎連續五屆二等、一等獎,世界華文微型小說大賽佳作獎以及1997年至1998年度、1999年至2000年度、2001年至2002年度、2007年至2008年度四屆優秀作品獎和佳作獎,四次獲《微型小說選刊》「讀者最受歡迎的微型小說」和全國微型小說徵文獲獎。2006年列入中國小說學會頒發的排行榜上榜作家,2009年獲「新世紀風雲人物金牌作家」稱號。三十餘篇小小說被譯介到英國、法國、美國、日本、加拿大、波蘭、新加坡、土耳其、俄羅斯,部分列入中外大學教材;二十餘篇小小說入選北京、上海、廣西、江蘇等省市的大、中、小學語文教材和改編為電視劇及列入大學考卷。
顏文祥:男,1968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現供職於餘姚日報社。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餘姚市作家協會副主席。1992年起在業余時間里從事文學創作,至今已在寧波以上級報刊上發表各類作品達一百萬多字,有四十多件作品在全國、省、寧波各類徵文中獲獎。1999年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個人散文隨筆集《看著一棵樹長大》、2003年由新華出版社出版長篇報告文學集《河姆渡畔文明花》(與人合作),該書曾榮獲「寧波市五一個工程」圖書獎。2010年由寧波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樹的隨想》。
符利群:女,1971年12月出生。浙江省作協會員,寧波市作協理事,餘姚市作協秘書長。浙江省文學創作中級職稱。2007年獲餘姚市委宣傳部頒發餘姚市首屆「文藝新人」稱號,2010年獲餘姚市人民政府頒發「餘姚市優秀專業人才」、「餘姚市中青年專業人才」稱號。2013年2月列入首批「浙江省青年作家人才庫」。發表各類文學作品60餘萬字,獲省市級以上各種文學獎四十餘次,數十篇作品入選國家級出版社出版選本。編劇影視動畫片《戚繼光英雄傳》、《少年王陽明》,電視文藝片《露天電影》等。歷年來出版文學作品8部,計:2001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與陽光有約》;2006年寧波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愛在左》,2007年獲寧波市「五個一工程獎」;2007年12月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長篇散文《你給村莊打個結》;2008年5月寧波出版社出版長篇傳記文學《院士之路·郁銘芳傳》;2008年10月華文出版社出版傳記文學《陸章銓傳》;2009年4月寧波出版社出版餘姚《四先賢精品連環畫》(與人合著)。2009年8月寧波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立春》。2011年12月出版長篇小說《萬物生長》,獲2012年寧波市「五個一工程獎」、寧波市優秀文學作品獎。
帕蒂古麗:女,本名帕提古麗,維吾爾族。1965年出生在新疆沙灣縣老沙灣鎮大梁坡村。曾獲首屆開發建設新疆文學獎一等獎。現居江南。浙江作協會員。《散文選刊.下半月刊》2013年度簽約作家。1996年起在《餘姚日報》工作,現任專刊副刊部主任。連續兩屆擔任餘姚市政協常委、寧波市少數民族聯合會副會長,餘姚市少數民族聯會會長、榮譽會長等社會職務。已出版報告文學集《筆蘸姚江》、散文集《跟羊兒分享的秘密》、《混血的村莊》、《隱秘的記憶》。長篇小說《隱痛》列入2013年中國作協少數民族重點作品扶持項目。近幾年有3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見諸《人民文學》、《天涯》、《新華文摘》、《民族文學》、《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上海文學》、《海外文摘》、《青年文學》、《紅豆》、《西部》、《西湖》、《黃河文學》、《西南軍事文學》、《浙江作家》、《安徽文學》、《廣西文學》、《文學與人生》、《文學港》、《伊犁河》等刊物。《模仿者的生活》、《在稻穀上睡了一個冬天》被翻譯成維吾爾文、哈薩克文、蒙古文、藏文和韓文刊登於《民族文學》少數民族文字版。散文《在稻穀上睡了一個冬天》入選《中國散文2012年度佳作》和《2012中國散文年選》。散文《模仿者的生活》獲得2012第四屆在場主義散文獎新銳獎、2012年度《民族文學》獎、《散文選刊》2012年度最華文佳獎。散文《思念的重量》獲2012「我的一封信」全國散文大賽一等獎。
何桂英:筆名風荷,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從小愛好詩文,創作不輟,在《星星》《詩選刊》《詩歌月刊》《詩潮》《中國文學》《中國詩歌》《中國詩詞月刊》《中國網路詩歌》《綠風》《青年作家》《浙江作家》《青海湖》《黃河詩報》《文學港》《意文》《南方作家》等刊物發表詩歌三四百首。詩歌入選《中國新詩精選300首》《中國當代詩歌選本》《中國當代短詩選》《2012年中國詩歌精選》《女子詩報年鑒•2012年卷》《中國2012年度詩歌精選》《網路詩選2012年度詩歌精選》等詩歌選本。2008出版詩集《臨水照花》,2009出版散文集《城裡的月光》和散文詩合集《水岸花城》,2012年出版詩集《恣意》,《恣意》由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著名詩人榮榮作序。現為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2013年2月被列入「首批浙江省青年作家人才庫」。詩觀:「詩歌就是生活,詩歌就是思想,詩歌就是你這個人。」
姚業鑫:男,1942年7月生,大學中文系畢業,餘姚市政協退休,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學讀書時,在《東海》雜志和《浙江日報》上發表詩歌5首。讀書與工作之餘,涉足文藝創作多個領域,近300件散文、詩歌、小小說、詩詞、舞蹈、戲劇、評論作品,發表於省市級和中央級報刊、雜志、出版物,以及美國、台灣的中文報刊上。其中以童歌舞《四明山上小牧童》(與人合作)參加全國學校劇比賽,一件影視作品獲全國星光獎鼓勵獎,戲劇劇本《盧七妹傳奇》(與人合作)獲浙江省劇本三等獎。
葉龍虎:男,1952年12月出生。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餘姚市歷史文化名城研究會理事。中共黨員,在職大學學歷,中國注冊會計師,高級會計師。現供職於餘姚中誠會計師事務所,任主任會計師。2004年開始文學創作,幾年來先後有《靜悄悄的河姆渡濕地》等140餘篇散文、隨筆由《寧波日報》、《寧波晚報》、《文學港》等報刊雜志發表,著有《故土鄉情》、《過去的時光》、《家鄉的小河》等散文、隨筆集,其中《故土鄉情》(第一版)2011年獲餘姚市首屆優秀文藝作品杜鵑花獎銅獎,《江水滔滔說古渡》被評為2012年度寧波市報紙副刊一等獎。
袁孝沖:男,筆名「流星」,商務管理講師,機電設計工程師 。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會員,中國青年作家學會會員 ,寧波市網路作家協會會員,餘姚市網路文化協會會員。曾在中國作家網 、中國作家在線 、《中國冶金報》、《企業家日報》、中報網、人民日報華人版《華人日報》、京廣網、中國文化網、《中國科教博覽》雜志社、騰訊網、消費日報網、價值中國網、商界雜志社、《今日快報》、今日頭條網、中國公益網、寧波日報、中國警事、餘姚日報、企業培訓網、餘姚新聞網等各大報網媒體上發表消息通訊、詩歌散文、論說隨筆等500多篇,並有多次作品獲獎,有作品將被入錄《當代詩人文選》、《中國作家文選》等叢書。
❻ 餘姚什麼小學好
1、餘姚市實驗小學
餘姚市實驗小學位於餘姚城區東南街道學弄63號和梨洲街道南蘭江東路100號,始創於1908年,已有105年悠久歷史。
學校前身為光緒34年鄉賢魯載道先生所創女子學堂, 1950年,以治學嚴謹遐邇聞名的相鄰私立「康節」小學並入,改名為陽明第二中心小學。1985年10月寧波市府和餘姚市政府定該校為餘姚市實驗小學。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餘姚市實驗小學
網路——餘姚市東風小學
網路——餘姚市新建小學
網路——餘姚市鳳山小學
網路——餘姚市陽明小學
❼ 餘姚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白水沖
河姆渡古村落
河姆渡遺址
龍泉山
四明湖
芝林白岩溪
宋嶴古村
石門將軍瀑
丹山赤水
南雷雁湖
勝歸山(胡公岩)
渚山飲馬
天下玉苑
紅崗勁松
黃宗羲墓
裘嶴獅山鍾秀
四明山烈士紀念碑
陽明故居
中共浙東區委舊址
朱洪山烈士墓
陸埠鍾山石堰
陸埠水庫
裘石宋古道
虹嶺古道
慈南風景區 卡樂秀
四窗岩
當地特色折疊
中國楊梅之鄉:「餘姚楊梅甲天下」,現有楊梅8萬多畝,年產量2萬多噸,6月27日是「楊梅節」,整個6月全市城鄉開展「楊梅之鄉歡迎游」活動。
中國榨菜之鄉:餘姚是全國最大的榨菜產銷地,種植面積10多萬畝,銷售員15萬人,全國各地都有餘姚榨菜,主要品牌「銅錢橋」、「富貴」、「國泰」「備德福」,均為全國或浙江省的綠色名牌農產品,1995年6月被農業部評為「中國榨菜之鄉」。
中國高山雲霧茶之鄉:茶葉種植在平均海撥500米以上高山,全市年產茶葉6000噸,「四明龍尖」、「瀑布仙茗」、「寧波白茶」、「四明苦丁茶」、「浙江龍井」、「四明直二雷」、「河姆渡野茶」,先後獲國家級名茶金獎。2002年獲此殊榮。
中國早熟密梨之鄉:產地在錢塘南岸,姚北各鎮(街道),海邊沙土,果質甘甜,主要商標「舜水牌」、「嫦娥牌」等密梨馳名省內外。2001年7月獲得全國之鄉。
中國菱白之鄉:主產地在河姆渡,出口日本、港澳台等國家地區,主要品牌「河姆渡雙季牌」,2001年7月國家農業部授予全國之鄉。
中國紅楓之鄉:特殊的四明山高山氣候,歷來盛產萬紫千紅的紅楓,滿山花木五彩繽紛,上海、杭州、北京大城市公園、馬路,大多植有四明山紅楓,2001年5月名命為全國之鄉[1]。
餘姚美食
姚城十大名點
多肉小籠、筍肉燒賣、生煎包子、細沙酥盒、黃魚面、水晶球、什錦大包、拖酥大餅、細沙花包、糯米油團
姚城十大名菜
三鮮過橋、百鳥朝鳳、全家福、火腿魚圓、青魚劃水、生爆鱔片、糖醋豬排、爆雙脆、姚式香鈴、炸月片
餘姚農家菜
由四明山國家森林公園餐廳四明人家選送的「錦秀四明」系列萊餚獲2006年浙江省「江南漁村杯」農家樂特色萊大賽綜合類、冷萊類、熱萊類和點心類四大項金獎。主要有山球楊梅、菊花芋頭,豆腐白玉餃、百鳥朝鳳等,特點在於選材簡單,均選用的是農家萊最為常見的原材料和四明山地區的土特產;做法考究、新穎,講究農家萊新做,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❽ 餘姚四大名人
餘姚四大聖賢是朱舜水,王陽明,黃梨洲,嚴子陵。
朱舜水,王陽明,黃梨洲,嚴子陵,四位處在不同時期的餘姚大家,被後人尊稱為餘姚四先賢。
朱舜水:朱之瑜(1600年11月17日-1682年5月23日),名之瑜,字魯嶼,號舜水。明清之際的學者和教育家。字楚嶼,又作魯嶼,號舜水,漢族,浙江餘姚人,明末貢生。因在明末和南明曾三次被皇帝特徵,未就,人稱征君。
(8)餘姚擴展閱讀:
1、朱舜水是中日文化交流先驅,清兵入關後,流亡在外參加抗清復明活動。南明亡後,東渡定居日本,在長崎、江戶(今東京)授徒講學,傳播儒家思想,很受日本朝野人士推重。著有《朱舜水集》。
其學特點是提倡「實理實學、學以致用」,認為「學問之道,貴在實行,聖賢之學,俱在踐履」,他的思想在日本有一定的影響。
2、王陽明是明代著名哲學家,其學說世稱「心學(繼承陸九淵之『心學』並加以完善)」。是我國古代有名的哲學家、文學家、政治家和軍事家,其學術思想在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如今位於貴陽城東扶風山麓,始建於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的「陽明祠」就是為了紀念「王陽明」先生而修建的。
3、黃梨洲是清初著名思想家,歸鄉後,即更加發憤讀書,「憤科舉之學錮人,思所以變之。既,盡發家藏書讀之,不足,則鈔之同里世學樓鈕氏、澹生堂祁氏,南中則千頃堂黃氏、絳雲樓錢氏,且建『續鈔堂』於南雷,又從學於著名哲學家劉宗周,得蕺山之學。
清軍入關後,黃宗羲召集里中子弟數百人組成「世忠營」參加反清戰斗,達數年之久。失敗後返鄉閉門著述,清廷屢次詔征,皆辭免。黃宗羲曾自雲一生有三變:「初錮之為黨人,繼指之為游俠,終廁之於儒林,」這正是黃宗羲一生的寫照。
4、嚴子陵是漢代高士,嚴光少有高名,與東漢光武帝劉秀同學,亦為好友。其後積極幫助劉秀起兵。事成後歸隱著述,設館授徒。 劉秀即位後,多次延聘嚴光,但他隱姓埋名,退居富春山。 後卒於家,享年八十歲,葬於富春山。
范仲淹撰有《嚴先生祠堂記》,有「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贊語,使嚴光以高風亮節聞名天下。
❾ 浙江省餘姚屬於哪個市
浙江餘姚隸屬於浙江省寧波市,是一個縣級市。
餘姚屬於寧波市,寧波市分為寧波市和餘姚市,餘姚市是寧波大市中的一個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