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學習共同體――合作學習新風景
近年來,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在合作學習的理論基礎,開展「學習共同體」的實踐研究方面成果顯著,其專著《學校的挑戰――創建學習共同體》對中國大陸、中國台灣等華語地區都產生一定的影響。佐藤學教授認為:「學習共同體」(Learning Community),是指一個由學習者及其助學者共同構成的團體,他們彼此之間經常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分享各種學習資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學習任務,因而在成員之間形成了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聯系。」其理論支撐為知覺優先理論、互為主體理論和公社群性等。他認為,合作學習與學習共同體的理論依據雖有所不同,但其基本概念與方法有共通之處,區別主要體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學習理念的不同。合作學習強調的是小組成員之間的分工與合作,主要體現為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團體互動的合作學習方式,這種合作方式需要有領導者帶領,容易形成學習的階層和成員之間的主次。學習共同體更多的是體現協同關系,強調小組中的每一個成員都要主動學習,還要互相學習。
二是團隊關系的不同。合作學習重視團隊合作和同步發展,更加註重成員的分工配合,並為達成問題的解決強調每一個成員在小組之間發揮不同的作用。學習共同體更加關注每個個體在團隊中的充分發揮,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同多樣的思想碰撞,實現同客體(教材)的新的相遇與對話,思考並產生自己的想法,在自身原有基礎上獲得個性發展。
三是學習內容的重視程度不同。合作學習由於分工明確,只要有一位強者就能主導,其他成員往往不需要太多的討論和思考,為完成學習內容做的是一些輔助性的工作。學習共同體將學習活動視為經由對話、溝通的一種文化的、社會的、倫理的實踐,強調「不是學習中的合作關系,而是在文化內容的認識和理解」(佐藤學),因此,學習共同體更多體現為對學習內容的充分理解。
四是競爭性不同。合作學習在小組成員之間、小組之間體現為完成學習內容的獎勵和認可,其目的性和指向性均較為明確。學習共同體強調的是在合作中的互助、互幫、互學、互暖,更多體現為解決問題時成員之間的協作,其目的是以提升每個成員個體學習能力為依歸,不以得到教師肯定性評價為目的。
由此可見,實施「學習共同體」,有助於落實並改進合作學習,讓合作學習呈現新的「風景」。筆者圍繞著這一點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如下的嘗試和探索。
一、U字型課桌排列――角落裡的花朵也有春天
U字型課桌排列完全消除了第一桌與最後一桌之間的距離,學生看到的不再是同伴的後腦勺,而是他們的面容和目光,這就讓課堂學習交流有了更強的對象感。中間的通道更利於教師快速抵達到教室的每個角落,使教師把更多的時間停留在通道上,也方便教師的傾聽,容易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狀況。課堂呈現出一種等距離面對面的愛,體現出包容個性差異的平等態度。課桌排列的改變,不只是一種形態的變化,更是一種教學理念的彰顯,一種教育意識形態的轉變。
二、兩人分組的共同體――不是分工而是協作
佐藤學在日本中小學實施「共同體」教學,一般以四人為單位組成小組,而台灣的林文生教授在遷移實踐中改為以兩人為單位組織小組。筆者在台灣參觀學習後認為,採取兩人小組合作,在課堂上更易操作,更有成效。而且,共同體學習不片面強調分組中的異質性。同伴互助小組的「兩兩」合作,是深度對話的基本單位。在實施的初始階段,可以組建「強強」「中中」「弱弱」的搭配組合。這樣一來,學生在互助形態中有了知音,在互助時營造一種安心的氛圍。學生初步具有合作的習慣和一定能力時,就可以調整搭配,可根據學生合作互助能力的大小進行「強中」「強弱」「中弱」的一些混搭。更有利於不同能力層次學生間的帶動、互助及互補。實踐表明兩人合作容易做到輕聲細語,情感距離也最近。兩人合作,一起交流,同時站起,互相補充,能實現有效對話,產生「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效應。
三、共同的學習安全感――沉默也是一種合理的狀態
安全是人的一種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學習共同體得以真正深入開展的基礎與保障。課堂教學中,教師關注每一個個體成長的狀態。學生只要互動站起來表達就是一種態度,只要表明「同意同伴的觀點」就是一種進步,兩人只要三言兩語抒發己見就是一種追求;而教師對於學生的回答多鼓勵、支持,不急於表達自己的價值判斷,這就給予學生安全感,讓他們不害怕表達失誤。即使學生短暫沉默不語,也要容忍,更要給予適度等待或啟迪引導。當我們營造一種無論什麼時候學生都能主動向同伴求助的人際關系,讓教室里的學習成為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尊重,能放心地打開自己的心扉,個體差異都得到關注的時候,就形成了學生能夠安心學習的氛圍,它能使共同體成員間安全、融洽、和諧。
四、安靜思考的力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學習共同體既重視兩兩合作互動,又倡導個人安靜思考。因為,安靜是一種力量,安靜是一種積極的、認真的思維狀態,所以,安靜是課堂另一道美麗的風景。筆者在課堂上出現頻率比較高的一句話是「請不要讓我聽見你的聲音。」共同體學習需要靜的力量,但這里的靜不僅是安靜,不僅是靜悄悄,不是不說話,而是合作中的不互相干擾,培養小組同伴積極認真思考的習慣。此外,同伴的交流也要靜悄悄,教師的指導不要聲嘶力竭,而要娓娓道來,和風撲面,培養的是一種優雅和從容。這樣的靜表明學生在思維和傾聽,是全身心投入課堂的思考、思維狀態。往往隨之產生「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效果。在《蝙蝠與雷達》一課中,筆者設計了「新聞發布會」的環節,本是鬧,但卻是在靜中交流、思考以及對文本充分理解基礎上的爆發,這時就是「請讓我聽見你的聲音」的時候。
五、合作協同的策略――靈活巧妙的創意實施
1?郾交流碰撞,靈光一現,創意無限。每個學生都是主動學習的獨立個體,他們各自多元的想法,是共同體中合作協同的基礎和支柱,並在合作交流中深化,在相互碰撞中完善。充分的協作不僅會使他們在理解中追求創新,甚至在創新中又萌生新奇的創意。如在《編童話,寫童話》習作課中,教師創設了讓學生思考的情境:當人類發生了地震,可愛的小珍珠來到了動物世界,向動物們募捐。動物們會捐什麼呢?而後,讓學生安靜沉思後,兩兩悄悄交流,鼓勵學生萌生神奇的想像,接著各組向全班交流自己的創意。學生思維活躍,涌現出許多新奇的構思。再經過全班討論,同學們跳出「捐款救災」的固有思維,以動物特長代入,捐出創意。如,蜘蛛捐絲線縫合傷口,無痕無痛;大象捐力量,頂起垮塌物,讓傷者獲救;羚羊捐速度,讓災民跨過、跳過、沖過障礙逃生;穿山甲捐洞穴,讓無家可歸者避難。還有捐花香、智慧、勇氣、快樂等。甚至捐時間讓時光倒流,捐叮當貓讓時光停滯。學生的各種奇思妙想令人驚嘆。 2?郾商量討論,取長補短,達成共識。同伴不同的智慧都有其各自的閃光點,兩人的智慧相加是智慧的結晶,這種智慧形成1+1>2的效果。在《小英雄雨來》課中,教師要求學生在自主認真默讀全文的基礎上,獨立給六個章節分別擬一個小標題,然後,同伴再互相交流討論,達成共識。有一些概括能力較弱的學生,把握每個章節的主要內容,用准確的語言擬定小標題有一定的困難,而同伴之間的交流和討論,起到了取長補短的作用,可以讓能力弱的學生原先拿不準、說不清的想法在交流討論中逐漸明晰,達成共識,並從中受到啟迪,有利於他們逐步增強概括表達能力。
3?郾分工協作,和諧共學,不斷提升。學習共同體有共同的學習任務,同伴之間既分工,又協作,這種不分主從的協作如交響樂,各種樂器和諧共存,和諧共生,演奏出最美的旋律。如在朗讀教學中,模仿歌唱中獨唱、對唱、重唱、輪唱等方式,採取你讀我聽,在傾聽中欣賞和發現;同伴在對讀、重讀、輪讀中提高朗讀能力,並激發情感,產生良好的效果。學習共同體家的氛圍營造,讓每個孩子都有一顆善待他人、樂助他人的心。四年級(2)班有一個「星星的孩子」(我們稱一些自閉症和智障兒童)叫「沐沐」,她經常游離於課堂學習之外,每次作文課上,同學們開始提筆寫作時,她總是苦著臉,難過得快哭了:「我不會寫!」每當此時,凡是與她同桌的同伴,總是盡可能地幫助她、鼓勵她,甚至念一句讓她寫一句,那樣耐心,那樣不厭其煩,哪怕耽誤了自己的學習進度,也毫無怨言。沐沐就這樣非常開心地寫了一段誰也看不懂的「天書」,然後又非常開心地舉手,雖然她念的片段全班同學誰也沒聽懂,但大家依然報以熱烈的掌聲。善解人意的同學們知道讓沐沐體驗參與「共學」的樂趣,體驗「共學」的成功,遠比寫出文章更為重要。沐沐同學就是在體驗共同學習的快樂中找回自信,找回在課堂的那份被認可的存在感,並逐步在部分成功體驗積累中有所提升。同伴互助學習,讓性格內向、缺乏自信、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回到課堂,回到班級,他們體驗同伴的幫助,融入快樂與挑戰成功的自信,而這樣的內在驅動又帶動他們真正開始有意義的學習。
4?郾獨立思考,相互分享,一體兩面。學習共同體既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又要求在完成學習單後,相互交流分享各自的學習成果,這是一體兩面的學習策略。之所以提倡獨立思考,主要是避免合作學習普遍存在的同伴之間的依賴思想和惰性思維,因為那樣會削弱學生獨立思考的主動性與能力;另一方面,強調以獨立思考為前提,有利於學生各自形成獨特的想法和主張,有利於激活發散思維,萌生各種創意,從而提升合作分享、交流討論的水平。而相互分享則有利於相互欣賞,相互理解,相互啟迪,相互評價,相互補充,逐步形成共識,進而培養學生批判、甄別、學習、借鑒的良好思維品質。
總而言之,學習共同體源於合作學習,卻優於合作學習,是合作學習向更高層次的發展。學習共同體的課堂教學環節簡約而不簡單,教學過程隨意而不隨便,教學內容粗放而不粗糙,教學結果提高而不拔高。這需要教師放棄傳統教學中追求自我完美表現的理念,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學會在學習共同體學習過程中,下達互助合作任務,給予學生自主的學習時間和充足的共同體交流時間,有效引導學生養成主動交流協作、安靜討論互動的良好習慣,並善於從細節入手,營造安全的交流學習氛圍,培養學生間的協同合作學習能力,在互暖、互力、互助中促進學生的共同發展。
(作者單位:福建省福州教育學院第四附屬小學)
2. 新風景G5採用的是什麼發動機
知道這車,我朋友買的就是2020款新風景G5,選的是2.0L的,1TZ發動機,還有搭載三菱發動機的,發動機輕量化設計,較同級產品輕15%,採用雙渦流燃燒系統+2000Bar博世燃油系統,百公里經濟油耗7.3L ,更加節油,更省錢,為客戶帶來超低的使用成本。
3. 福田風景g7這個車到底怎麼樣怎麼別人都說這車不好
新風景G7於2014年6月上市,累計投入約2.9億元,是福田汽車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多功能商務車。
在車身骨架方面,新風景G7採用高張力特種鋼板以及3H骨架結構。在底盤承載能力提升方面,新風景G7也在諸多環節下足了功夫。通過選用承載力更大的195R15C輪胎,使單胎承載力達到950kg,比老款風景的單胎承載力增加50kg;新風景G7後橋軸管比老款風景加粗了4mm,後橋承載達到1.8t,比老款風景的後橋承載力提升0.2t;另外,新款風景G7前懸架上擺臂採用鑄造工藝,並選用優質球墨鑄鐵,扭桿及橫向穩定桿也比老款風景加粗了3mm;新款風景G7後懸架板簧還選用了優質彈簧鋼等,通過一系列的優化提升,新風景G7的整車承載能力為1.2t,較前款車型增強20%。
在動力性能方面,新風景G7分別搭載了486自吸汽油機和4JB1T柴油機,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多重需求。其中486自吸汽油機排量為2.0L,額定功率為95kW/5000rpm,最大扭矩為193N.m/2200~3500r.p.m,該款發動機採用先進的低排放氣道和燃燒室技術、雙頂置凸輪軸、16氣門、進氣帶連續可變氣門正時機構(CVVT),以及優化的進排氣系統設計。與491汽油發動機相比,功率增加32%,扭矩增加5%,部分負荷油耗降低8%,排放達到國家第四階段限值,匹配整車油耗滿足國家第二階段限值。4JB1T柴油發動機,排量為2.8L,最大功率為70kW/3600rpm,最大扭矩為225N.m/1800~2400rpm。採用電控高壓共軌、增壓中冷、電控EGR、整車安裝DOC的技術路線,滿足國家第四階段排放法規要求,通過優化燃燒、精細標定,提高低速扭據及轉速范圍,降低振動及雜訊,排放達到國家第四階段限值,匹配整車油耗滿足國家第二階段限值。望採納,謝謝!
4. 回家路上的新風景,北汽瑞翔X5展台亮相重慶北站
家,是每個人的來處,亦是心心念念的歸途。每當新春將至,無數在外拼搏的異鄉人,都會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滿載著一年的收獲,只期待著能更快地踏上家鄉的土地,與家人團圓相聚。
啟程,返航。抵達家的方式,不止一種。西南地區的核心鐵路樞紐站——重慶北站,此刻正見證著一批批旅客踏上回家的旅程,而北汽瑞翔旗下首款乘用車型——北汽瑞翔X5,也在這里剛開啟了它的高鐵站首秀,以它動感時尚的外觀設計,成為了重慶北站里一道靚麗的風景,也為旅客們提供了一種返鄉新選擇。
作為「新時代用戶品牌」的北汽瑞翔,通過重慶北站這一人流密集的交通樞紐,向外界展現北汽瑞翔「向新、向上、向美好」的品牌精神,而它所傳達出的奔向美好生活的積極態度,或許能在候車等待的旅客心中留下一抹光亮,點亮一份來年的小小期望——擁有一台能助力實現全家幸福生活的好幫手。
5. 全順和新風景G7哪個好
新風景G7有兩種型號:柴油版和汽油版,這車是福田全新輕客換代產品,報價在8.28-11.28萬之間,新車在承載能力,空間設計,以及動力匹配上都比過去風景系列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6. 想知道新風景G5究竟好不好各位來給點建議。
看過的品牌中,新風景G5還是挺不錯的,知名度高,有136馬力,還有160馬力,這個也是我所知道的放心的品牌。
7. 我已經買了新風景g7汽油版後悔了怎麼辦太耗油了
我已經買了新風景g7汽油版後悔了怎麼辦太耗油了
排量,是指燃油燃燒後排出的氣體體積吧?和油耗的概念沒有什麼關聯吧,要有的話,只能說同品牌同款式的汽車。
理論上排量大的耗油比排量小的多,不同品牌款式的車同排量的油耗都不一定一樣,
以燒汽油來說
1.0排量以下的汽車,不開空調百公里市區油耗大概5-7升。開空調7-8升
1.0-1.5排量的汽車,不開空調百公里市區油耗大概6-8升。開空調8-11升
1.6-2.0排量的汽車,開不開空調百公里油耗都是大概7-12升
這個具體的換算估計只有專業人士或者資深人士才能給你解答了,,,
8. 頻頻回頭的人,走不遠。勇往直前的人,才能邂逅新風景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當離開某一個地方或者某一個人的時候,從你離開的那每一步開始,你總是不住的掉轉頭去看著他,因為你不捨得與之分離呀。勇敢地一直往前走,才會看到新的風景的。
9. 新風景暖通怎麼調溫度
1、首先找到新風景暖通的遙控器。
2、其次把遙控器的紅外對准,並進行溫度的設置。
3、最後即可完成對該設備的溫度調節。
10. 新風景g7和全順那個好
你好,新風景性價比更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