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莫言獲得諾貝爾獎的作品是什麼,頒獎詞是什麼
獲獎作品:《生死疲勞》
2012年10月11日,北京時間19點,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中國版作家莫言獲獎,莫言問鼎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委員會給其的頒獎詞為: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
『將魔幻現實主義權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B. 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詞是什麼
北京時間10月11日19時,瑞典諾貝爾委員會宣布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為莫言。頒獎詞為:莫言「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C. 寫給莫言的頒獎詞
寫給莫言的頒獎詞是: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Mo Yan "who with hallucinatory realism merges folk tales, history and the contemporary"。意思是:將魔幻現實主義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D.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頒獎詞是:
莫言是個詩人,他撕下了程式化的宣傳海報,讓個人在芸芸眾生中凸顯而出。莫言用譏諷和嘲弄的手法向歷史及其謊言、向政治虛偽和被剝奪後的貧瘠發起攻擊。他用戲弄和不加掩飾的快感,揭露了人類生活的最黑暗方面,在不經意間找到了有強烈象徵意義的形象。
高密東北鄉體現了中國的民間故事和歷史。很少的旅程能超越這些故事和歷史進入一個這樣的國度,那裡驢子和豬的叫囂淹沒了人的聲音,愛與邪惡呈現了超自然的比例。
莫言的家鄉是一個無數美德與最卑鄙冷酷交戰的地方。那些敢於去的人,等待你們的將是一次踉蹌的文學冒險。中國以及世界何曾被如此史詩般的春潮所吞噬?在莫言的作品中,世界文學發出的巨吼淹沒了很多同代人的聲音。
瑞典文學院祝賀你。請你從國王手中接過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E.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時的《頒獎詞》
尊敬的國王和皇後陛下,尊敬的諾貝爾獎得住們,女士們,先生們,莫言是個詩人,他扯下程式化的宣傳畫,使個人從茫茫無名大眾中突出出來。他用嘲笑和諷刺的筆觸,攻擊歷史和謬誤以及貧乏和政治虛偽。他有技巧的揭露了人類最陰暗的一面,在不經意間給象徵賦予了形象。
高密東北鄉體現了中國的民間故事和歷史。在這些民間故事中,驢與豬的吵鬧淹沒了人的聲音,愛與邪惡被賦予了超自然的能量。
莫言有著無與倫比的想像力。他很好的描繪了自然;他基本知曉所有與飢餓相關的事情;中國20世紀的疾苦從來都沒有被如此直白的描寫:英雄、情侶、虐待者、匪徒--特別是堅強的、不屈不撓的母親們。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沒有真理、常識或者同情的世界,這個世界中的人魯莽、無助且可笑。
中國歷史上重復出現的同類相殘的行為證明了這些苦難。對莫言來說,這代表著消費、無節制、廢物、肉體上的享受以及無法描述的慾望,只有他才能超越禁忌試圖描述。
拓展資料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出生於山東高密,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亦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紅蘿卜》而一舉成名。1986年,在《人民文學》雜志發表中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引起文壇極大轟動。1987年擔任電影《紅高粱》編劇,該片獲得了第3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莫言的作品植根於古老深厚的文明,具有無限豐富而又科學嚴密的想像空間,其寫作思維新穎獨特,以激烈澎湃和柔情似水的語言,展現了中國這一廣闊的文化熔爐在近現代史上經歷的悲劇、戰爭,反映了一個時代充滿愛、痛和團結的生活。——義大利諾尼諾國際文學獎評委會。
莫言先生是當代中國文學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以獨特的寫實手法和豐富的想像力,描寫了中國城市與農村的真實現狀,作品被譯成多種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