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色即是空哲學
擴展閱讀
亞盛集團的股票行情 2025-05-15 16:53:52
為什麼不能買基金股票 2025-05-15 16:52:36
中國鋁業股票行情601600 2025-05-15 16:38:21

色即是空哲學

發布時間: 2023-01-14 09:05:40

❶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是什麼意思

色是物質現象,更廣義的是指一切存在,包括受想行識。那麼其實就是說,「有就是空,空就是有」。
空的意思是無,無怎麼又有了呢?
打個比方,一句佛號,你還沒有想,沒有念出來的時候,沒有這句佛號,就是無、空,然後你動了念想,就有了法相,念出聲就有聲音相。那麼這句佛號沒有念的時候存在嗎?存在!但是是無形無相的存在,若果不存在,你也念不出來啊。那麼通過你的想和用嘴念,把無形無相的佛號變現出有法相、聲音相的佛號,空也就是有,有也就是空了,你念出的佛號就是心裡無形無相的佛號。
空也好,有也好,說的就是我們的妙明真心,含藏萬法萬相,也就是能變現萬法萬相,但卻無形無相,就是空。那麼萬法萬相就是有,是不空,是色受想行識。萬法唯心所現,萬法萬相就是真心變現的,色與空本就是一個,不是兩個。就好像水遇冷成冰,遇熱成水,變來變去就是一個,是什麼呢,就是妙明真心。所以心經就是在說真心

❷ 哲學解讀「色即是空」

2011-02-21

哲學解讀「色即是空」

——小城散漫表達系列之「色、空」

火山

色即是空,記得好像是來自佛偈中.不過,不管是否也好.我決定從哲學上弄個清晰出來,不過我的分析是從我們生活日常化需要有關的.如果碰到一些專業人士,希望能高抬貴手,指引一下.

近來對中醫食療和營養科學的認識都有一些進展,我想從這些方面入手談談這個千古的佛偈.既然眾說「食色性也」,證明食物要好多種顏色,最好是雜亂無方;不過,我相信查閱食物相生相剋表就懂得繞開一些不必要的誤區的.不然有人又說我亂說話,有時我們學東西不需要太專業,關鍵還是感悟領悟的能力.我相信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值得我們逐漸去推敲,當然我們也要懂得適合自己用就是最好的.

食要好色,做人也要好色.見到養眼的人兒多欣賞幾下,只要用欣賞的眼光大家都收到了相似的頻道,或者這個世界美麗會多幾分.或許林海峰說得對,對待漂亮的女人不可有霸佔之心,霸佔了只會毀壞這朵美麗的花.看一些西方的油畫也要有一些好色的均衡看法,不然色彩斑斕,沒有個中的況味,估計我們也不會掂量它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

閱讀文章,特別是散文也要好色,想像那裡描述的色彩斑斕世界,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感覺,讓人感受閱讀感悟的力量,找到精神心靈深處的本真狀態.

至於空,該休息時,放空所有思想,讓自己盡快進入自然狀態,或者神遊太虛會在某個日子出現在放空的天空中.當面對需要處理的事件時,我們不需要任何理論去解釋,一種種直覺就直接告訴我們大概應該怎麼做;這些應對能力會造就我們無論從經驗上還是從經歷上都是極好的成長.

我們不怕危機來臨,因為我們早准備好了;我們不怕考驗來臨,因為我們底氣早就醞釀好了;我們不怕犧牲來臨,因為我們早就有信任了.

❸ 佛教的「色即是空」什麼意思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這句佛經名言,包含著很深的哲學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們喜歡以此開玩笑,認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虛無或烏有。說和尚看破紅塵,把女人看做是虛無或烏有,便出家做和尚了。其實色並非女色,空也非虛無烏有。要認識此言的真正含義,還得從佛教的基本教義說起。
佛教的教義,主要是所謂的"四諦",即苦、集、滅、道。苦、集二諦闡明人生的本質及形成原因;滅、道二諦指明人生解脫的歸宿和解脫之路。具體地說:1、苦諦是人生在世看著是苦,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種苦,以及無數的煩惱。2、集諦是對造成痛苦和煩惱的原因的分析,認為宇宙萬物及現象不能獨立存在,而是由多種因素集合而成。既然如此,那所有實體便沒有單獨的「自性」,不但具有」自性「而且具「共性」,佛家稱為「諸法無我」,並且認為,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無常的,稱為「諸行無常」,這便是空的主要內容。3、滅諦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涅槃。達到熄滅人生苦難煩惱,超越生死輪回。(注意,超脫生死並非等於是輕生,佛教是看重生命的)4、道諦便是通往涅槃之路。方法歸納為「戒、定、慧」。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原來四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簡單的說色是指一切能見到或不能見到的事物現象,而這些現象是人們虛妄產生的幻覺。空,上面說到是產生現象的多種因素和緣由,是事物的本質。比如說,一篇文章要呈現在讀者面前,首先需要人的思想,紙筆,及傳媒工具,不能單獨成立,說白了,文章這種表象就是「色」,而產生這種「色」的因緣,諸如人的思想、紙等便是「空」,人如果不想寫文章,或沒有紙筆等這種「空」,便不會產生文章這種「色」。而我們的每個人的個體也信賴於父母的因素,以及所看所想所食的種種關系而成立的。所以,色非女色男色,空也非虛無烏有。色即是空,讓人們認識到事物的現象,認識到諸多的苦和煩惱都是虛妄產生的,空即是色,則由事物的共性,因緣關系,讓人們知道因果報應,善惡循環。所謂: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便是空的緣由關系及多種因素合成的最好說明。
只有認識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因果報應,善惡循環,才能讓人行善並以自身個體的德性度人,並真正關心世間萬物,以自身的身體力行,通過「道諦」的「戒、定、慧」達到超脫解除苦難煩惱。而這種力行過程中,佛教還注意到「悲」,所謂大慈大悲大概相當於儒家的「仁」,總的說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勸人向善的基礎。
佛學常見詞彙
色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質,這些物質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其當體即空,故說色即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