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數字衛星
擴展閱讀
中國最美的小城 2025-05-15 11:52:04
對買的股票產生感情 2025-05-15 11:45:53
股票行情魯信創投 2025-05-15 11:38:21

數字衛星

發布時間: 2023-01-14 21:59:49

㈠ 數字衛星電視系統的介紹

數字衛星電視系統(Digital satellite TV system)簡稱DVB-S系統,又稱DVB- S數字衛星電視系統,是近幾年迅速發展起來的,利用地球同步衛星將數字編碼壓縮的電視信號傳輸到用戶端的一種廣播電視形式。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發展數字衛星電視系統。

㈡ 什麼叫數字衛星系統

0000 超級密碼9999。
數字衛星電視是近幾年迅速發展起來的,利用地球同步衛星將數字編碼壓縮的電視信號傳輸到用戶端的一種廣播電視形式。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數字電視信號傳送到有線電視前端,再由有線電視台轉換成模擬電視傳送到用戶家中。這種形式已經在世界各國普及應用多年。另一種方式是將數字電視信號直接傳送到用戶家中即:Direct to Home(DTH)方式。

㈢ 數字衛星的介紹

卜默示條件,GPS模塊SiRFStarIII接受每二輸出位置的數據,通常$GPRMC精簡數據格式的數據,包括緯度,經度的目的,速度(結),運動方向角,年,月,時,分,秒,毫秒,定位數據是有效的或無效的,和其他重要信息。

㈣ 中國有沒有數字衛星

1985年,中國開始利用通信衛星向全國傳送中央電視台的節目,打破了過去廣播電視節目完全依賴微波、短波等傳統地面無線傳輸的束縛,開創了中國衛星廣播電視的新紀元。

1995年11月,中央電視台採用數字壓縮技術,使用中星5號C頻段轉發器播出4套加密收費節目;

1996年5月,中央電視台的幾套數字壓縮的節目改由亞洲2號Ku 頻段轉發器發射;

1996年8月,中央電視台租用美國泛美衛星系列的C頻衛星轉發器,用MPEG-2/DVBs標准制式傳送中央電視台的三、四、九套節目;

1997年1月,省級電視台陸續試用MPEG-2/DVBs標准數字壓縮上星播出;

1999年1月,中國正式啟動衛星直播到村的第一期"村村通"工程,租用鑫諾1號衛星的一個Ku 頻段轉發器,採用數字壓縮技術衛星傳播中央電視台節目和廣播節目。

16年來,我國衛星廣播電視技術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衛星直播電視採用衛星數字壓縮技術傳送廣播電視節目,提高了各地轉播中央和省級廣播電視節目信號源的質量,迅速擴大廣播和電視的人口覆蓋率,與1985年相比,我國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已由68.3%和68.4%上升為88.2%和89%。

2001年全國衛星電視頻道觀眾收視狀況調查顯示,在媒體競爭日益激烈的條件下,衛星電視仍保持了較高的觀眾接觸率,衛星電視傳播受到全國觀眾的廣泛喜愛:2001年中央電視台覆蓋人口進一步擴大,其中,第一套節目的可收視人口達10.82億人,比上年增加近1400萬人;由於衛星電視傳播、接收技術的普及和推廣,許多省級電視台已經打破了地域性電視媒體的傳統格局,省級衛視已遠遠沖破本省省界限制,影響到全國,30個省級衛星電視頻道,40套電視節目上星播出,全國可接收人口上億的頻道已增加到23個;地面電視傳播網路趨於多元化,中央電視媒體在熒屏一花獨放的局面被徹底改變。目前,全國有57.5%的家庭通過各級有線網收看電視,有36.3%的家庭通過自備天線接收電視節目。衛星電視傳播效果(如清晰度)越來越良好;衛星電視傳播受到全國觀眾的廣泛喜愛。本次調查的中央和省級衛視的209個欄目中,收看觀眾超過5000萬的欄目有86個,佔41.1%;收看觀眾2000萬至5000萬的欄目有75個,佔35.9%;收看觀眾1000萬至2000萬的欄目有36個,佔17.2%。

中國衛星電視廣播過去以C頻段二次轉播的集體接收形式為主。21世紀初,將逐步過渡到以衛星轉播個體接收、集體接收並存,並以個體接收為主的階段。

衛星直播的最大優勢在於只需用有限的1-2顆衛星,就可向世界各地的家庭用戶直播上百套電視節目。我國地域遼闊,海島、山區和少數民族區域多,人口眾多但分布不均,是最適合發展衛星電視直播的國家,同時也擁有巨大市場。2010年,我國將擁有14億人口,3-4億個家庭。如果有25%小康家庭安裝衛星電視接收機,每台衛星電視接收機的價格相當於當時有線電視的收費標准(假設每頻道收費1元),那麼,屆時中國衛星電視接收機工業的產值將有3000-5000億元。即使不考慮衛星電視直播的發展對彩電、計算機、廣告、影視、商業、信息和其他相關第三產業所帶來的間接效益,僅衛星電視直播的發展,每年至少可為國民經濟新增產值1500億元,可以說,數字衛星直播電視完全造就了一項新產業,在中國,數字衛星直播電視的市場具有廣闊的前景。

㈤ 數字衛星接收器是什麼東西

「數字衛星接收器」就是「數字衛星接收機」,又稱鍋蓋衛星天線〔有高頻頭LNB,機頂盒〕組成。圖中AVT—818老的,得升級
這東西翻出來的,不損也不好了

㈥ 數字衛星接收機從支持標准上分,可分為哪兩種

衛星天錢分為大鍋和小鍋兩種.小鍋只能接收ku波段的節目.大鍋用來接收c波段的節目.
免費 接收機有ABS-S格式和DVB-S格式兩種.目前市場又有一種雙模機.能同時兼容ABS-S和DVB-S兩種格式的衛星節目.
如果想看ku波段的節目.就裝一個1.2米以下小鍋.配一隻ku波段的高頻頭.一隻DVB-S格式接收機就可以接收中星九號(中星九號需配ABS-S格式接收機.上面軔國內節目46套節目)亞太v號等衛星上的ku波段節目.
如果想看c波段的節目.就必須裝一個1.2米以上的大鍋.再配一隻c波段高頻頭.一隻DVB-S格式接收機,就可以接收其它衛星的c波段節目了.象中星6b(國內衛視和央視50多套).亞洲3s.(有港澳台如鳳凰衛視等華語節目十幾套)鑫諾3號(央視和省衛視30幾套)等衛星上的節目.

㈦ 數字衛星電視接收器怎麼用

使用方法;
在使用數字衛星電視接收機的時候,首先要確定接受衛星的種類,確定後可以找到所接受衛星的參數,這便是一個我們通常所說的尋星的過程,也是數字衛星電視接收機能夠播放出優質電視最重要的步驟。
確定衛星之後就要把接收機、天線(鍋)與電視連接好。此時如果知道要收看衛星的三個角位(極化角、仰角、方位角),安裝過程就簡單了。調整天線的三個角位,然後在接收機上輸入參數就可以坐等頻道的出現了。當然在很多情況下對三個角位並不了解,這樣安裝就相對慢一點。此時要做的首先還是接好設備,打開電視和接收機。在接收機里輸入你要看的衛星上面的任一個電視台的參數加以保存,再調到輸入參數的那個台。此時接收機遙控上顯示的信息,同時就可以在電視上看到詳細的信息。最下面是常強指示,一般信號強度都是70/100左右。(有的顯的是0.7)信號質量為零。這時你就要仔細地上下左右轉動天線以及高頻頭的角位,一邊轉動一邊觀察電視。當顯示圖像的時候,就意味著找到衛星了,再做細微的調整,使圖像更為清晰,指導質量為40/100以上就差不多了。

㈧ 數字衛星電視系統的基本組成

發送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信號形成即信源編碼和復用部分(這里只介紹SCPC);另一部分為信號傳輸即信道編碼與數字調制部分。 由於衛星信道中信號衰減很大,信噪比較低,因此必須犧牲一定的頻譜利用率以保證足夠的功率利用率,DVB-S系統就採取了兩種措施:一是採用級聯的信道編碼方案;二是採用QPSK調制。
a)信道編碼 數字信號在傳輸中最重要的是防止誤碼,因此傳輸中要在原信源編碼序列中以某種方式加入某些作為誤差控制用的數碼(即糾錯碼),以實現自動糾錯,從而提高信號傳輸的可靠性。DVB-S採用了前向糾錯編碼(FEC)。 級聯信道編碼由RS編碼(里德-索羅門編碼)和卷積碼組成。其中RS碼也稱為外碼,碼型為RS(204,188),其特點為糾正與本組(8比特為一組)有關的誤碼,對糾正突發性誤碼很有效。卷積編碼又為內碼,碼型可於1/2,2/3,3/4,5/6和7/8中選擇,選擇的標準是在頻譜利用率和抗誤碼性能間權衡,卷積編碼除糾正本組的誤碼以外,也糾正其他組的誤碼。 在RS碼與卷積碼間為一交織器,採用卷積交織方案。交織是為解決卷積編碼可能產生的連續誤碼,交織器可將連續誤碼分散開,使接收端能夠有效的糾錯,使連續誤碼不會超出糾錯能力。
b)數字調制 四相相移鍵控(QPSK)調制的傳輸效率高,抗誤碼性能較優,其調制信號是包絡恆定信號,傳輸信道中的幅度衰減對其性能無影響,非常適合衛星信道(因衛星傳輸信道衰減很大)但其信道利用率不高,僅為0.5Hz/bps。接收端如圖3示,天線接收下來的衛星信號(C頻段或Ku段)經低雜訊放大和下變頻變成L頻段(0.9-1.4GHz)信號,進入綜合接收解碼器(IRD),經調諧器和QPSK解調器解調為數字信號(數字流),此數據流經維特比解碼(Viterby)、去交織及R-S解碼,對傳輸中引入的誤碼進行糾錯,然後對此數字流進行去復用,解出的數據流送到MPEG-2視頻、音頻解碼器,經過解壓縮、數模變換等處理後輸出模擬信號,輸出的模擬視頻信號可以是分量信號也可以是復合信號。

㈨ 數字衛星電視系統的系統概述

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發展數字衛星電視系統,原因在於其獨特的優點: 首先,數字電視通過衛星傳輸後,接收端的信號質量可與發送端的相比擬,這是因為它採用了數字傳輸和誤碼保護技術,而普通模擬電視信號採用的是模擬處理和傳輸方式,接收質量容易受雜訊及干擾的影響; 第二,數字衛星電視系統由於採用數字壓縮技術及數字調制技術,在只能傳1路模擬電視節的一個36MHz衛星轉發器上,可傳輸5—6路數字電視節日,從而大大的節約了空間頻率資源; 第三,採用大規模集成電路,使設備功耗降低、體積減小、可靠性提高並易於與計算機聯網。介於數字衛星電視具有上述突出的優點,再加上高速信號處理技術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為實現數字衛星電視系統提供了基礎。 從1993年起,歐洲數字電視廣播集團陸續制定了一系列數字電視標准,即DVB(DigitalVideoBroadcast),其中包括適用於衛星鏈路的DVB-S標准。歐洲的DVB-S標准在亞洲、澳洲、美國都得到了響應,我國在1996年頒布廣播電視數字傳輸技術體制、決定採用符合DVB-S標準的數字電視衛星廣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