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竹外什麼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出自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原文如下: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宋代〕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
賞析:
這是一首著名的題畫。作者因為懂畫、會畫,所以他能緊緊抓住惠崇這幅《春江晚景》的畫題畫意,僅用桃花初放、江暖鴨嬉、蘆芽短嫩等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了早春江景的優美畫境。
尤其令人叫絕的是「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一句,他把畫家沒法畫出來的水溫冷暖,描繪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傳神!此外,他的高妙還表現在幽默的想像上,他能看到畫外,以畫上並沒有的「河豚欲上」,來點染初春的氣息,深化畫中的意境。如果說惠崇的畫是「畫中有詩」的話,那麼這首詩便是「詩中有畫」了。
②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是哪首詩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出自宋代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解釋: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賞析:此句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詞人以其細致、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徵,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贊之情。
③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賞析至少五句
④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這句詩出自宋朝詩人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全文為: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拓展資料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學家蘇軾題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創作的組詩。第一首詩題「鴨戲圖」,再現了原畫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詩人合理的想像,與原畫相得益彰。
第二首詩題「飛雁圖」,對大雁北飛融入人的感情,側面表現了江南春美。全詩為: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⑤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意思這句詩描述了什麼景象
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意思為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2、「竹外桃花三兩枝」,描寫初春景象,大地復甦,竹林已被新葉染成一片嫩綠,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樹上也已綻開了三兩枝早開的桃花,色彩鮮明,向人們報告春的信息。接著,視線由江邊轉到江中,「春江水暖鴨先知」,那在岸邊期待了整整一個冬季的鴨群,早已按捺不住,搶著下水嬉戲了。
⑥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全詩 詩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全詩
1、出自宋代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2、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
北飛的大雁就像那向北歸去的人一般,依依不捨,差一點掉隊離群。
遠隔千里就已經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風雪了,還是再在江南渡過半月的春光時節吧。
⑦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意思
透過竹子,能看到桃花,表明竹林稀疏。桃花只有三兩枝,點明季節之早。桃竹相襯,紅綠掩映,透露出春天的無限生機活力,惹人喜愛。
「春江水暖鴨先知」,寫江上春水盪漾,鴨子在江水中嬉戲。「鴨先知」側面說明春江之水還帶有寒意,因而別的動物還沒有感知到春天的來臨,照應上句「三兩枝」,表明是早春時節。
⑧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的意思
注釋]
1.惠崇:宋初僧人,擅長詩歌和繪畫.這是蘇軾為惠崇畫的《春江曉景圖》所
做的題畫詩.曉:早晨.
2.蔞蒿:生長在河灘上的一種草本植物,可以食用.蘆芽:蘆筍.烹調河豚時
,用蔞蒿和蘆筍做佐料,味道十分鮮美.
3.河豚:一種有毒的魚,經過加工後可以食用.河豚欲上時:河豚春天要從海
里回遊到江河,初春正是河豚將要逆流而上的時候.
[解說]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這些可都是烹調河豚的好佐料,而河豚此
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將要回遊的河豚是畫家畫不出的,詩
人用他的想像,把江南初春特有的氣氛表現得多麼真切啊!
⑨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首詩出自哪裡
出自宋代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
「竹外桃花三兩枝」,隔著疏落的翠竹望去,幾枝桃花搖曳身姿。桃竹相襯,紅綠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愛。這雖然只是簡單一句,卻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顯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細密,就無法見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節,點出了一個「早」字。春寒剛過,還不是桃花怒放之時,但春天的無限生機和潛力,已經透露出來。
「春江水暖鴨先知」,視覺由遠及近,即從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盪漾,好動的鴨子在江水中嬉戲遊玩。「鴨先知」側面說明春江水還略帶寒意,因而別的動物都還沒有敏感到春天的來臨,這就與首句中的桃花「三兩枝」相呼應,表明早春時節。蘇軾學古而不泥,前人詩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觀察的積累,熔煉成這一佳句。「鴨知水暖」這種訴之於感覺和想像的事物,畫面是難以傳達的,詩人卻通過設身處地的體會,在詩中表達出來。緣情體物又移情於物,江中自由嬉戲的鴨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溫度的回升,用觸覺印象「暖」補充畫中春水瀲灧的視覺印象。鴨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為它們長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結冰,它總要跳下去鳧水嬉戲。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溫變化的自然就是這些與水有著密切關系的鴨子。這就說明:凡事都要親歷其境,才會有真實的感受。這句詩不僅反映了詩人對自然的入微觀察,還凝聚了詩人對生活的哲理思索。鴨下水而知春江暖,可與「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見微知著、舉一反三的道理。
⑩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全詩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作者】蘇軾【朝代】宋
其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其二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白話翻譯:
其一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已經滿是蔞蒿,蘆筍也開始抽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海回遊到江河裡來了。
其二
大雁北飛,就像要回到北方家鄉的人那樣,但是由於依戀,差一點掉了隊。
還沒有飛到北方時,就已經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風雪了,還是再在江南渡過半月的春光時節吧。
(10)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擴展閱讀
詩的首句「竹外桃花三兩枝」,隔著疏落的翠竹望去,幾枝桃花搖曳身姿。桃竹相襯,紅綠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愛。這雖然只是簡單一句,卻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顯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細密,就無法見到桃花了。
其次,它表明季節,點出了一個「早」字。春寒剛過,還不是桃花怒放之時,但春天的無限生機和潛力,已經透露出來。
詩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鴨先知」,視覺由遠及近,即從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盪漾,好動的鴨子在江水中嬉戲遊玩。「鴨先知」側面說明春江水還略帶寒意,因而別的動物都還沒有敏感到春天的來臨,這就與首句中的桃花「三兩枝」相呼應,表明早春時節。
這一首詩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的春江景色,蘇軾以其細致、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轉換時的景物特徵,抒發對早春的喜悅和禮贊之情。全詩春意濃郁、生機蓬勃,給人以清新,舒暢之感。詩人蘇軾提出「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在他的這首題畫詩《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