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電池公司排名
1、Sanyo(高能量鋰離子電池+高功率鋰離子電池) Sanyo(日本三洋電機株式會社)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鋰電池生產企業,該公司目前主要生產高能量電池,廣泛應用於手機、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類電子設備上,月出貨量約650 萬節。2000 年,三洋公司在北京投資8900 萬美元(注冊資本3000 萬美元)設立了三洋能源(北京)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鋰離子電池,月出貨量約7000 萬節。三洋公司計劃從2009 年開始投入1250 億日元(約12 億美元)擴大鋰電池生產能力至9000 萬節/月。
2、Sony(高能量鋰離子電池+高功率鋰離子電池) SONY(日本索尼公司)是鋰離子電池產業的先導者,目前其鋰離子電池產能位居世界第二,該公司同時生產高能量電池和高功率電池,其中高能量電池月出貨量約4000 萬節。2000 年9 月7 日,索尼公司在江蘇省無錫市投資2300 萬美元(注冊資本約 1000 萬美元)建立生產聚合物鋰離子充電電池的工廠「索尼電子(無錫)有限公司」,生產適用於行動電話等移動終端使用的聚合物鋰離子充電電池。索尼公司計劃從 2008 年開始其投入400 億日元(約4 億美元)並在2010 年第一期結束後繼續投資以擴大其鋰電池生產能力至7400 萬節/月。
3、MBI(高能量鋰離子電池+高功率鋰離子電池) MBI(Matsushita Battery Instrial Co., Ltd.)為日本松下公司下屬的鋰電池生產企業,創立於1923 年,1994 年開始生產鋰離子電池,為世界第三大鋰電池生產企業,該企業目前的電池出貨量約為2500 萬/月,該公司計劃從2008 年底開始投入1230 億日元(約12 億美元)分兩個階段建設兩個新工廠,同時改造現有工廠,最終將產能提高到7500 萬節/月的水平。
4、Maxell(高能量電池) Maxell(日本麥克賽爾株式會社) 成立於1960 年,是日本國內第一家研發生產鹼性電池、軟盤等產品的企業。目前為世界第四大鋰電池生產企業,出貨量約為1700 萬節 /月。該公司在國內設立有無錫日立麥克賽爾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 4000 萬美元,總投資為9750 萬美元。第一期投資開發、生產、銷售無汞鹼錳電池,第二期投資開發、生產、銷售鋰離子充電電池。
5、SGS(高能量電池) 由GS Yuasa (日本GS 湯淺)由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日本電池株式會社)和 Yuasa Corporation(日本湯淺公司)合資成立。SGS 在全球擁有81 個下屬機構和41 個合資公司。公司主要生產各類蓄電池、電力供應系統、照明設備等。該公司鋰電池月出貨量約50 萬節。
6、NEC(高能量電池) NEC(日本電氣株式會社)成立於 1899 年,總部位於日本東京,是世界 500 強企業之一。主要從事通信網路系統和設備、計算機軟硬體及服務、集成電路及電子 元器件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種類多達 15000 多種。NEC 也是世界上開發和利用鋰離子電池最早的企業之一,目前該公司鋰離子電池出貨量約48 萬節/月。
7、SDI(高能量鋰離子電池+高功率鋰離子電池) SDI(Samsung SDI,韓國三星SDI 公司)為韓國三星集團下屬企業之一,主要從事顯示器和鋰離子電池的生產,目前鋰離子電池月出貨量約為530 萬節。SDI 在國內有 6 家企業,其中東莞三星視界有限公司(三星 SDI 東莞)成立於 1997 年 12 月,專業生產多型號的液晶顯示片(LCD)和鋰離子電池。
Ⅱ 《鋰電世界》是什麼級別的期刊
《鋰電世界》(國際標准刊號為:ISSN 2077-5780)是2008年出刊,由「中源協(天津)網路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主辦,沈陽世紀中聯廣告有限公司、北京中通企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廣州西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協辦運營的刊網結合鋰電池行業專業性期刊,是電池與用戶、政府與企業、科研與生產、產品與市場,以及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自創刊以來得到了電池企業、采購用戶、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以及專家學者廣泛的關注和好評。
《鋰電世界》秉承深度報道及分析鋰電池行業各技術領域最新發展動向,快速傳播世界鋰電池行業最新市場信息為宗旨,關注全局,側重引導,力求服務,推動並促進中國鋰電池產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Ⅲ 全球首艘鋰電潛艇在日本下水,背後反映的是
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0月4日,日本「蒼龍」級11號艇——「凰龍」號(SS-511)潛艇在三菱重工神戶造船廠舉行下水儀式。
「蒼龍」級潛艇是日本二戰後建造的排水量最大的潛艇,水下排水量達到約4200噸,也是世界最大的作戰型常規潛艇。在動力方面,「蒼龍」級潛艇原本採用斯特林AIP發動機,可以在水下航行兩周之久,水下續航時間比未裝備AIP系統的常規潛艇高約5倍,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因此「蒼龍」級潛艇被譽為日本的驕傲,是日本所謂的「准核潛艇」。
與前10艘「蒼龍」級常規動力潛艇相比,此次下水的「凰龍」號最大的區別是採用日本湯淺技術公司最新研發的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取代了傳統鉛酸蓄電池和AIP系統,由此成為日本首艘、同時也是世界上首艘鋰電池作為動力的潛艇。
與武器迷們感興趣的是由於替換了鋰電系統,「凰龍」號潛艇的生存能力、武器裝備(由於減重和電力系統增強)能提升多少相比,我們或許還能夠設想,鋰電潛艇會像新能源汽車將代替燃油汽車那樣,未來取代傳統的AIP潛艇嗎?
回答這個問題一定還需要更多的技術進步和驗證,但相比於中國在鋰電池產量、產能方面的巨大進步,這次鋰電潛艇的下水,表明了日本在解決鋰電池的安全性方面取得了令人信服的進展,更應該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此次供應「凰龍」號潛艇鋰電系統的日本湯淺公司(GS YUASA),成立於1918年,是日本最大的蓄電池生產企業,全球排名前五。公司2017財年營業收入4110億日元(約合250億人民幣)。
在車用鋰離子電池領域,湯淺公司也有很早的布局。
公司2007年和三菱汽車公司合資成立了Lithium Energy Japan ,主要生產BEV和PHEV用動力電池。三菱汽車歐藍德PHEV是全球暢銷的PHEV車型之一,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的新能源汽車銷量居前,目前累計銷量已超過10萬輛。
2009年,湯淺和本田公司合資成立了Blue Energy Co., Ltd.,從2011年開始批量生產HEV用鋰電池,配裝本田全球的混合動力汽車,截止去年,全球銷量已累計超過了70萬輛。
Blue Energy配套本田New STEP WGN SPADA HEV
Blue Energy生產的EHW5電池單體,盡管能量密度不高,但使用環境溫度-30℃ ~ 55℃,最大充放電速率達60C。
Blue Energy的EHW5電芯參數
Model name EHW5
Capacity (Ah) 15.0
Voltage (V) 3.6
Dimensions (mm)W 120.0×D12.5×H(case)85.0
Weight (kg) 0.229
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 -30℃ to 55℃
Storage temperature range -40℃ to 65℃
Maximum current (A) 300
由於HEV、PHEV單車裝配所用電池容量不大(雅閣HEV 1.1 KWh,歐藍德PHEV 12 KWh),湯淺在動力鋰離子電池領域出貨量並不算特別高,但兩個合資工廠近十年、全球80萬輛的保有量,也和豐田的松下電池系統、日產的AESC電池系統一起,捍衛著日本動力電池在安全領域的地位。
Ⅳ 十五節鋰電池跟世界鋰電池區別
不通用區別是電池組的電壓不同 。
單節鋰電池的電壓大約為3. 6V ,十節鋰電池串聯起來電壓就是36V ,如果15節鋰電池串聯起來 電壓就是54V 。電池組的端電壓區別,帶來的結果可能是電動車的電機電壓級別的區別 ,如果是同樣的電壓級別的電機 ,那麼15節鋰電池的電動車騎行距離和速度都會大於十節鋰電池的電動車 。
Ⅳ 寧德時代跨入世界 鋰電池集體待發 歐盟能源轉型 光伏沖出國門
大驚喜!鋰電池龍頭寧德時代獲得全球首張歐洲經濟委員會R100.03動力電池系統證書。這是全世界對中國鋰電池技術的認可,也體現了中國科學技術的強大!近年來,世界各國還在為化石能源供應緊缺而犯愁時,我們國家已經一直鼓勵研發新能源技術,隨著時間的推移,新能源技術不斷完善,新能源 汽車 不斷推廣普及,慢慢取代了燃油 汽車 的市場地位,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鋰電池技術實力和安全性!鋰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獲得世界認可,這只是開始。如,新能源 汽車 龍頭企業比亞迪,十年前讓人瞧不起,十年後卻讓人高攀不起!
因此,阿福認為,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只是開端,隨後會有新能源整車+動力電池龍頭比亞迪;動力電池出貨量全球前十的國軒高科;儲能電池龍頭,儲能產品出貨量全球前三的派能 科技 等優質企業也將被世界認可!受寧德時代利好沖擊,近期鋰電池產業鏈也將有不俗的表現!
其中,隆基股份是光伏組件全球第一,單晶硅全球第一;陽光電源是光伏逆變器全球第一;晶澳 科技 的組件出貨量和天合並列全球第三;金辰股份全球光伏異質結設備龍頭!
好事連連!美財政部長表示部分取消懲罰性關稅,今年算是第二次看到美國有意取消對華懲罰性關稅的消息了。自中美貿易戰以來,中美兩國經濟都受到了較大的沖擊,而後,又爆發了新冠疫情,貿易往來更是減少,外貿企業更是受到毀滅性打擊!在 社會 生產力受阻的情況下,美國國內物資短缺,物價膨脹,通貨膨脹日益嚴重,即使美聯儲加息,也難以遏制物價上漲的趨勢。而在中國,因為疫情控製得好,很快就恢復了 社會 生產,但是,內銷不足以帶動經濟發展,國內企業倒閉,大企業大量裁員已是常態, 社會 失業人口不斷擴大,也阻礙了即將發展,因此,取消懲罰性關稅,有利於美國緩解通貨膨脹,同時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也有利於全世界!
Ⅵ 全球五大最頂尖的鋰電池巨頭
據韓國SNEResearch公布的調研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動力鋰電池銷量約為116.6GWH。其中,前十大公司的銷量總和為101.3GWH鋰離子電池,佔全球總銷量的86.87%,充分說明當前電力電池領域,市場十分集中。
數據顯示,全球前十大動力鋰電池廠家中,中國的寧德時代、比亞迪、AESC(被遠景收購)、國軒、力神共5大鋰電企業。其中寧德時代在2019年的銷量為32.5GWH,市場佔比上升為27.87%,穩居全球第一名。中國前五大公司的動力鋰電池銷量就佔到了全球總量的45.1%,接近全球動力鋰電池銷量的一半。中國的動力鋰電池公司已經成為全球市場中的領頭羊。
全球前三大公司巨頭是:中國寧德時代、日本松下、韓國LGchem。全球鋰電池生產整體來看,全球動力鋰電池領域已形成中國、日本、韓國三足鼎立之勢,世界前十大公司全部是中日韓三國,且占據了近90%市場份額,而歐洲和美國缺乏重量級的相關公司。
根據韓國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動力電池在電動 汽車 上的裝機量達137GWh。其中,寧德時代以34GWh的裝機量,成為全球最大動力電池企業,市場份額24.82%。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自2017年以來,寧德時代連續第四次衛冕全球冠軍。下面根據具體情況綜合介紹全球十大鋰電池巨頭如下:
一、寧德時代(中國)
佔有率參考值:27.87%
裝機量:34GWH
全球地位 :全球頭號鋰電池巨頭。國際頂尖車企供應鏈的鋰離子動力電池製造商。
概述及技術特點: 寧德時代新能源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1年,是中國率先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動力電池製造商之一,專注於新能源 汽車 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於為全球新能源應用提供一流解決方案,核心技術包括在動力和儲能電池領域,材料、電芯、電池系統、電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產業鏈研發及製造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寧德時代在2017年動力鋰電池出貨量全球遙遙領先,達到11.84GWh,並成功在全球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也成為國內率先進入國際頂尖車企供應鏈的鋰離子動力電池製造商。尤其是2017年動力電池裝機量超過松下成為全球第一;2018和2019年,寧德時代先後成為全球 汽車 巨頭大眾、戴姆勒、捷豹路虎、PSA、沃爾沃和豐田等國際一流車企的供應商。
寧德時代入選"2019福布斯中國最具創新力企業榜",2019《財富》未來50強榜單寧德時代排名第4。 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2021年7月,寧德時代正式推出鈉離子電池。
寧德時代已布局8大基地:上海,福建寧德、青海西寧、江蘇溧陽、四川宜賓、江西宜春、廣東肇慶和德國圖林根。
寧德時代的前身是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簡稱ATL),ATL於1999年正式成立,新科的曾毓群,梁少康、陳棠華是最初的創始人。ATL公司成立憑借的就是用100多萬美金購買的貝爾實驗室的聚合物鋰電池專利,但當時這個專利存在一個巨大漏洞——反復充電有鼓脹問題,電池存在爆炸風險。曾毓群迎難而上最終解決了難題,做到了電池的商業化,並申請了新的專利。這項技術從此成為了ATL的立身之本。值得一提的是,2004解決了蘋果MP3鋰電池循環次數低的問題成功殺入了蘋果產業鏈,一躍成為全球產業巨頭。
ATL後來整體被日本TDK以1億美元收購。2008年6月,陳棠發在曾毓群的家鄉寧德蕉城蘭田,斥資2億美元投資的全國最大的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項目奠基。
寧德時代最大特點就是主攻續航能力更高的三元鋰電池。若當時選擇了磷酸鐵鋰電池,則安全性更高,但電池容量天花板低;三元電池則是容量高,但安全性低。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國內電動車老大比亞迪就選擇了更加安全的領酸鐵鋰電池,而寧德時代則ALL IN了三元電池。
寧德時代十分注重研發,擁有研發人員3300多人,佔了23%的比例。寧德時代早在2017年研發經費占當年營業收入的比例為8.16%,且公開授權的專利已超過2800項。如果說韓國LG技術儲備更全面,日本松下電池技術更領先,那麼寧德時代則二者兼具,性能平衡。比如2019年寧德時代的成本就比海外電池同行低15%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寧德時代進入特斯拉供應鏈,充分體現寧德產品的性能卓越,超越海外龍頭松下及LG。
寧德時代朋友圈十分強大。在國內與客戶合資聯姻,尤其對海外品牌多點突破,重要公司以股權形式鎖定切入高端自主品牌供應鏈。在國內品牌客戶方面,寧德時代與宇通集團、上汽集團、北汽集團、吉利集團、福汽集團、中車集團、東風集團和長安集團等行業內整車龍頭企業保持長期戰略合作,也與蔚來 汽車 等新興整車企業(包括互聯網車企、智能車企等)開展合作,並且積極布局智能 汽車 領域。全球巨頭中,寶馬及特斯拉的大單也紛至沓來。
二、松下(日本)
佔有率參考值:24.1%
裝機量:25GWH
全球地位: 世界鋰電池三大巨頭之一,在諸多領域領先世界而享譽全球。松下是美國 汽車 巨頭特斯拉的電池供應商。
概述及技術特點: 松下是享譽世界的日本跨國性公司,在全世界設有230多家公司,早在2001年全年的銷售總額為610多億美元,是世界製造業500強的第26名。松下Panasonic其品牌產品涉及家電、數碼視聽電子、辦公產品、航空等,松下在諸多領域領先世界而享譽全球。
松下電器產業株式會社創建於1918年,創始人是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先生。創立之初是由3人組成的小作坊,其中之一是後來 三洋 的創始人井植歲男先生。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如今已經成為世界著名的國際綜合性電子技術企業集團。
日本松下公司曾經與美國電動 汽車 巨頭特斯拉 汽車 簽署協定,依照協定內容,松下將在未來四年為特斯拉的Model S車型供給電池組,松下必須保證足夠的電池供給。此次合作將有助於特斯拉實現Model S車型的銷售利潤增加。
據悉,松下和特斯拉經過長期盡力已經共同研發出了鎳基鋰電池組,該電池組將運用到特斯拉的Model S車型中。 據外媒報道,2021年10月25日,在一場媒體圓桌會議上,松下首次發布了該公司新電池,即4680原型電池。這款先進電池的存儲容量是現有電池的5倍。松下電池部門負責人Kazuo Tadanobu表示,這款電池的發布將有助於深化松下與特斯拉的商業合作。松下在日本建立了一條4680電池的測試線。特斯拉表示,4680電池直徑為46毫米,高度為80毫米,不僅能存儲更多的電量,還能將電池的生產成本減半。特斯拉希望在2030年前將4680電池的產量提高100倍。
特斯拉 4680 鋰電池與 2020 年 9 月首次發布。這款產品單體電芯直徑為 46mm、高度為 80mm,能量密度也提升到了 300kWh/kg。電池採用激光加工的無極耳技術,總體上可減輕重量、提高生產速度,綜合來看能使電動車續航里程提升 16%,輸出功率提升 6 倍,並且成本還降低了 14%。
日本擁有享譽世界的匠人精神,但松下絕對算得上是個「異類」。1992年,索尼率先發明鋰離子電池。1998年,松下生產的18650圓柱電池已經在世界各大筆記本電腦上實現批量裝配。不同於索尼在家電領域的止步不前,松下選擇通過跨界將這款電池發揚光大。而這個領域就是 汽車 領域。在索尼發明鋰電池的同年,松下就已經為電動車打造了初代鎳氫電池。1993年,由豐田出資80.5%,松下出資19.5%的松下電動 汽車 能源株式會社成立。1997年,全世界首輛混合動力 汽車 豐田普銳斯問世,搭載的正是松下製造的方形鎳氫電池。2013年,「日本重振戰略」將氫能源提到國策層面,豐田放棄純電方向,在回到混動路線的同時,開始全力研發氫能源車。松下主力轉而開始為特斯拉量身定製純電方案,業余仍繼續為豐田提供混動方案。由此,松下獨霸業界的圓柱電池工藝與特斯拉笑傲江湖的BMS電控技術開始了合作,共同開啟新能源車的純電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在共同打造了驚艷世人的Model S與Model X系列後,松下的動力電池工藝在Model3上登峰造極。比如松下電池+天衣無縫的特斯拉電控+Model 3。
松下若與龍頭老大寧德時代相比,松下的技術方面更加先進成熟,而市場佔有量方面無疑寧德時代遙遙領先。比如特斯拉選擇松下18650鋰電池的原因之一,是其以NCA為正極,並且設計了復雜的電池管理系統,從而盡可能保證和提高了電池工作的高效性與安全性。
三、LG Chem (韓國)
佔有率參考值:10.55%
裝機量:31GWH
全球地位: 全球四大電池企業中唯一一個化學材料業務出身的企業。LG Chem是中國製造的Model Y車型的唯一電池供應商、歐洲市場的主要電池供應商,美國電動 汽車 的主要電池供應商。
概述及技術特點: 韓國LG集團於1947年成立於韓國首爾,位於首爾市永登浦區汝矣島洞20號。是領導世界產業發展的國際性企業集團。LG集團目前在171個國家與地區建立了300多家海外辦事機構。事業領域覆蓋化學能源、電子電器、通訊與服務等領域。LG Chem韓國電池製造研發企業。
LG化學曾經是全球四大電池企業中唯一一個化學材料業務出身的企業,因此在電化學領域與業布局深廣。LG公司是第一批進入鋰電池行業的企業,對軟包、圓柱技術理解十分深刻,市佔率穩定在全球前三。在動力電池方面,LG公司研發投入非常果斷,且借鑒消費鋰電產業化經驗,走軟包三元路線,迅速綁定一線主機廠,被普遍認為是最具潛力的動力電池龍頭。LG公司的客戶囊括海外一線車企巨頭,比如大眾、戴姆勒、通用、現代起亞等。長期來看,LG海外市佔率預計達到30%,在國內市場,LG擬與吉利建立合資電池廠,預計未來份額有望達到10%。技術上,LG最早開始布局勱力軟包,覆蓋大部分核心專利,壓縮其他軟包對手空間。軟包電池全球市佔率大約16%,但LG具備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形狀靈活等明顯優勢,預計未來份額將不斷提升。供應鏈方面,LG絕大部分三元正極自產,隔膜、電解液曾自供。
LG Chem曾經在歐洲市場憑借著雷諾Zoe、奧迪e-tron、保時捷Taycan、賓士EQC、捷豹I-PACE等車型的強勁銷售,而這些車型均由LG Chem提供 汽車 電池。更重要的是,LG在中國憑借著特斯拉Model 3的強勢銷售,裝機量大幅上升,尤其是今年第二季度實現了其動力電池業務 歷史 上最好的單季業績,銷售額達到約為165億人民幣,營業利潤1555億韓幣,約為人民幣9億元。
LG Chem是中國製造的Model Y車型的唯一電池供應商,同時LG又是歐洲市場的主要電池供應商,而且LG Chem是美國電動 汽車 的主要電池供應商,它還是國產特斯拉model 3合作的主要電池供應商。LG Chem的電池主要供給特斯拉在上海工廠生產的Model 3中使用。LG Chem將在明年投資5億美元,將其南京工廠的2170個圓柱形電池的年產能提高8GWh。另外,LG Chem在中國製造的電池還將出口一部分到特斯拉的德國和美國工廠使用,這標志著LG Chem隨著特斯拉在全球擴張而成為主要供應商之一。
四、比亞迪(中國)
佔有率參考值:9.52%
裝機量:10GWH
全球地位: 比亞迪作為全球領先的二次充電電池製造商。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在全球獨樹一幟。
概述及技術特點: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5年,2002年7月31日在香港主板發行上市,公司總部位於中國廣東深圳,是一家享譽世界的擁有IT, 汽車 及新能源三大產業群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
比亞迪在廣東、北京、陝西、上海、天津等地共建有九大生產基地,並在美國、歐洲、日本、韓國、印度等國和中國台灣、香港地區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
比亞迪公司IT產業主要包括二次充電電池、充電器、電聲產品、連接器、液晶顯示屏模組、塑膠機構件、金屬零部件、五金電子產品、手機按鍵、鍵盤、柔性電路板、微電子產品、LED產品、光電子產品等以及手機裝飾、手機設計、手機組裝業務等。比亞迪主要大客戶包括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等國際通訊業頂端客戶群體。
比亞迪作為全球領先的二次充電電池製造商,其IT 及電子零部件產業已覆蓋手機所有核心零部件及組裝業務,鎳電池、手機用鋰電池、手機按鍵在全球的市場份額均已達到第一位。比亞迪曾經被全球權威刊物《亞洲貨幣》評為「2002年最佳上市公司管理獎」第一名。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9月27日,美國著名投資者"股神"沃倫·巴菲特的投資旗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旗下附屬公司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認購比亞迪 2.25億股股份,約佔比亞迪本次配售後10%的股份,交易總金額約為18億港元(相當於2.3億美元。巴菲特的投資表示了對比亞迪發展前景和品牌價值的認可。
比亞迪曾與德國戴姆勒 汽車 公司訂立諒解備忘錄,就電動 汽車 展開合資合作。因雙方在電動 汽車 架構及電池技術與電力驅動體系中的先進經驗將可實現融合。 比亞迪與鹽湖股份等合作成立的「青海鹽湖比亞迪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設立後,啟動建設「年產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比亞迪與阿森納足球俱樂部達成合作,成為阿森納的官方全球獨家 汽車 和巴士合作夥伴。比亞迪成為網路Apollo計劃第一百位合作夥伴。比亞迪與長安 汽車 達成戰略合作,擬成立動力電池合資公司。
比亞迪基於鐵電池核心技術實現能源儲存,形成對智能網的技術支持。依託先進的鐵電池技術,比亞迪電池儲能電站可以滿足能源存儲、削峰調谷的需求,通過均衡用電,解決智能網在建設中的儲能難題,形成對智能網的技術支持,對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功率波動進行平滑。同時,比亞迪儲能電站相比於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飛輪儲能等現有儲能技術,具有明顯的成本和運行壽命優勢,儲能效率更是高達90%以上,遠高於抽水蓄能的60-70%,經濟效益十分突出,需求巨大,應用前景廣闊。
比亞迪的純電動車主要使用兩種電池,一種是三元鋰電池,另外一種是磷酸鐵鋰電池。比亞迪作為國內新能源 汽車 的先行者,是最早一批推出新能源 汽車 的車企。比如秦,e6等車型就是在這時候推出的。這時候比亞迪的純電動車上面採用的就是磷酸鐵鋰電池,畢竟比亞迪之前一直在研發的就是磷酸鐵鋰電池,磷酸鐵鋰電池也是它的拳頭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比亞迪曾經推出了刀片電池,也就是磷酸鐵鋰電池。刀片電池在結構上進行了革新,比如相同體積能夠提高50%的能量密度,已經趕上了同期三元鋰電池的能量密度。重要的是,成本還大幅降低了30%,同時安全性還得到了大幅提高。因此,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別具一格,十分有特色,並且是獨家產品。
相比寧德時代使用的是三元材料電池,三元材料的特點能量密度更高,但安全性許多差一些。比亞迪使用的是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不如三元材料,但安全系數更高。事實上,寧德時代賭三元材料電池技術,更多是時代的產物,比如新能源有大量的政府補貼,而補貼的條件是,續航越久補貼越高。所有新能源車企想要拿到補貼必須使用國產電池技術。
比亞迪更注重安全,沒有刻意去追求能量密度。比如比亞迪的刀片電池維修難度上遠遠好於寧德時代,因為刀片電池可以只管壞的一部分。寧德時代電池在充電速度上明顯優於刀片電池。
五、三星SDI(韓國)
佔有率參考值:3.6%
裝機量:8GWH
全球地位: 全球小型消費鋰電池市場三星SDI獨占鰲頭。寶馬推出了純電動 汽車 Megacity動力電池供貨商。
概述及技術特點: 三星集團是韓國最大的跨國企業集團 , 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等眾多領域。三星集團成立於1938年,由李秉喆創辦。三星集團是家族企業,李氏家族世襲,旗下各個三星產業均為家族產業,並由家族中的其他成員管理。
旗下子公司包含:三星電子、三星SDI、三星SDS、三星電機、三星康寧、三星網路、三星火災、三星證券、三星物產、三星重工、三星工程、三星航空和三星生命等,其中三家子公司被美國《財富》雜志評選為世界500強企業。三星電子是旗下最大的子公司,2009年全球500強企業中,三星電子占據了第40位的一席之地。全球最受尊敬企業排名第50位,三星的品牌價值排名第19位。
從廣發證券之前發布的研究報告獲悉:在全球十大鋰電池企業中,日本有兩家,韓國有兩家,剩下全部是中國企業,其中寧德時代及比亞迪是中國的龍頭。據起點研究統計,日本的松下和索尼曾經佔了全球16.7%的銷售額,韓國的LG化學和三星SDI占據了22.5%,其餘的絕大多數由中國生產。早在2000年,三星SDI開始進軍動力電池領域。2015年三星SDI100%收購MagnaSteyr從事電池業務的子公司MSBS,從此三星SDI構建立起從電池單元、模塊到電池組完整的電動 汽車 電池業務體系。在全球小型消費鋰電池市場中,可以說三星SDI獨占鰲頭。但在動力電池領域,相比當時的全球巨頭松下和LG化學,三星SDI無論營業收入還是動力電池出貨量都稍遜一籌。
2009年,寶馬推出了純電動 汽車 Megacity,SBLimotive成為Megacity動力電池供貨商,為三星SDI打開了動力電池市場。2014年7月,三星SDI與寶馬簽訂電動 汽車 電池擴大供貨及共同開發新一代電池材料的諒解備忘錄,進一步鞏固了三星SDI與寶馬在動力電池上的夥伴關系。值得一提的是,三星SDI已被選為30多個 汽車 電氣化項目的核心的電池供應商,並且項目數量在不斷增加。比如首次安裝三星SDI電池的 汽車 有Fiat500e(純電動 汽車 ),寶馬i3(純電動 汽車 ),寶馬i8(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以及許多OEM廠商的其他車型。
三星SDI與松下、LG化學不同,三星SDI動力電池封裝形式以方形為主,同時積極跟進21700電池的生產,正極材料主要採用三元NCM和NCA材料。方形硬殼電池能夠生產大容量單體電池。另外,方形電池殼體多為鋁合金、不銹鋼等材料,內部採用卷繞式或疊片式工藝,對電芯的保護作用優於於鋁塑膜電池(即軟包電池),電芯安全性相對圓柱型電池也有了較大改善。方形電池的不足之處在於型號太多,工藝很難統一。
三星SDI依靠三星集團雄厚的資本、研發及資源實力,在動力電池領域大顯身手。三星SDI除了方形動力電池外,還堅持發展圓柱動力電池和固態電池。特別是在固態電池方面,比如三星SDI在2019底特律車展上,特別提出了「固態電池技術發展藍圖」,力爭在未來的電動 汽車 市場中擁有技術競爭主導權。蘋果公司創始人喬布斯曾經說:「創立經久不衰的公司需要偉大的產品。」這句話也適用於動力電池企業。事實上,在動力電池行業深度洗牌過程中,決定動力電池企業命脈的核心競爭力在於產品品質、性能與差異化特徵,誰都不會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