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王子平
擴展閱讀
大唐發電股票發行價格 2025-05-11 18:59:22

王子平

發布時間: 2023-01-19 18:03:38

『壹』 王子平的人物簡介

王子平(1881--1973)河北滄州人義和街人,回族,字永安,武術名家,傷科醫生。出身武術世家,自幼習武,擅長查拳與太極。1919年(民國8年)在北京打敗在中山公園設擂的俄國力士康泰爾,後在陸軍部馬子貞部下任武術教練。王子平和佟忠義並稱「滄州二傑」,曾被譽為「千斤大力王」。於濟南擊敗日本柔道家宮本後來上海,以治傷正骨為業。曾在精武體育會,中華武術會,王子平暑期武術講習所和精強武術會等處教拳。
王子平熱心培養接班人,在武術與傷科界為國家培養了不少有用的人手。其中有武術界的正副教授、國家裁判、國家隊教練及中醫傷科的正副教授、主任醫師及著名的練功家等,堪稱桃李滿天下。

『貳』 按傳說,楊露禪、孫祿堂、霍元甲、王子平、郭雲深武功怎麼排名

按傳說,楊露禪、孫祿堂、霍元甲、王子平、郭雲深武功怎麼排名,這個排名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歷史滄瀾的排名是由高到低依次為:楊露禪、孫祿堂、霍元甲、王子平、郭雲深。

一、以上名人的事跡簡述

目前流行的競技武術是一種體育運動,因為國標武術是競技和表演性質的,本質上接近於體育。目前,武術的概念表述為;以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套路和格鬥為運動形式,注重內外兼修的中國傳統體育項目。

武術最初作為軍事訓練手段, 與古代軍事斗爭緊密相連,其技擊的特性是顯而易見的。在實用中,其目的在於殺傷、制限對方,它常常以最有效的技擊方法,迫使對方失去反抗能力。這些技擊術至今仍在軍隊、公安中被採用。

武術作為體育運動,技術上仍不失為攻防技擊的特性,而是將技擊寓於搏鬥與套路運動之中,而搏鬥運動集中體現了武術攻防格鬥的特點,在技術上與實用技擊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從體育觀念出發,他受到競賽規則的制約以不傷害對方為原則

『叄』 王子平的主要經歷

被遺忘在地獄門口
王子平195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後在天津財經大學任教,1970年調到唐山馬家溝煤礦,作為「臭老九」的他在這里只能做一些「文字勤雜工」的工作。
王子平的一家是大劫難中的幸運者。那天,他被劇烈的顛簸和震動驚醒,邊喊邊推妻子:「地震了,地震了!」同時也連忙從炕上下地。還沒有來得及將腳步邁出門,一個強烈的震波將他顛起,隨即又重重地平摔在外屋地上。
大地繼續搖晃和顛簸了若干次,平靜了下來,房屋竟然沒有倒塌。他急忙爬起到大屋去,岳母正緊緊地把三個孩子摟在懷里。他抱著小女兒,拉著兩個大孩子,和岳母一起從窗戶逃到房屋西面的平地上。那裡已經聚集了不少半裸著逃出來的人。這時天黑沉沉的,不時下著雨。一家人就這樣活了下來。
王子平說,他住開灤馬家溝煤礦工房,那是建在一個小山樑上的平房,用不規則的「毛石」壘砌而成。整個房屋沒有柱子和房梁,水泥製成的房檁直接擱置在牆體之上,房檁之間用重約70—80斤的水泥板鋪設,以代替椽子和葦草。這樣的房子一經顛簸、搖晃和震動,極容易散落成石塊、水泥板的堆積物。他家所在地是11度烈度區,左近的樓房、平房等建築物基本上都平了,而他所住的那一排(連同前後兩排)竟然沒有倒塌。
劫難讓人對自然充滿敬畏
在唐山地震中,王子平還有一次奇異的經歷,就是在地震當天下午6點45分經歷的7.1級強餘震。
當時,王子平和妻子正在距離住房數十米的「大溝」邊上搭建窩棚。所謂「大溝」是指因採取石料而在山樑挖掘出的長達數百米、寬約200米,深可達數十米的溝壑。他所在的是大溝北側的最高處。由這里向西北望去,是開闊的田野。忽然大地伴隨著隆隆地聲顫動起來。他連忙站穩腳跟,手抓木桿,不由自主地向西北遠方望去。只見這時,大地地表如同大海波浪那樣劇烈地起伏、動盪。震波高處,大約相當於平房屋頂,因為是遙遙望去,實際肯定比印象中的高度還要高許多,「恐怕會有3—5米」。村莊、道路、樹木、廠礦建築、居民住房等,一切地表上的有形物質,都如同大海波濤上的船舶、漂浮物,起而後落、前俯後仰,伴隨震波呈現著有規律的動盪。
王子平說:「本來那天凌晨的可怕經歷已經使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地震這種自然災害的恐怖,而黃昏時分對地震波的親眼目睹,更加深了我莫可名狀的敬畏心情。我忽地想到了上世紀50年代『大躍進』時人的豪邁氣概:『天上沒有玉皇,地下沒有龍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龍王。喝令三山五嶽開道:我來了!』於是在許多人心目中造成一種強烈印象:人是無所不能的,自然無非是人們用來謀求自身利益的一種條件,一種環境,一種對象。唐山大地震用毀滅、鮮血、死亡告誡人類:對大自然不可、不要、不能心存輕慢。人們首先和必須要做的是,對大自然要確立一種敬畏心情,要恭敬,要畏懼,要收斂。在大自然面前,人其實是很渺小的。」
地震後的第三天或第四天,王子平又一次為目睹的情景所震驚。他家對面鄰居有一位年輕的女兒,在唐山市郵電局上班。地震當天下午,王子平在大溝邊上遇到她,渾身是血,疲憊,憔悴。地震發生後,她立即投入到從廢墟中扒救遇難者的行動。沒有想到的是,三天後,傳來的消息說:姑娘尋了短見!至於原因卻沒有一個明白的說法。
王子平猜想,這位女青年尋短見的原由並非僅僅是個人的,而是地震發生後,人的精神世界崩潰、破滅的具體體現。唐山地震後,人們大多隻注意到地震對人的生理傷害即死與傷上,而對人的精神在地震中受到的傷害卻注意甚少。人們在遭受物質廢墟痛苦的同時,也在遭受著精神廢墟的磨練。這是一種精神的煉獄。
大自然的巨大威力,讓王子平對於自然和人關系的認識,突然之間發生了轉折。
穿越地獄的行旅
基於這種痛切的感受,王子平在對唐山地震災害進行社會學研究的過程中,與合作者一開始便對人精神世界的塌毀以及精神救災問題給予了關注。在《地震社會學初探》、《地震文化與社會發展》以及他個人的《災害社會學》等著作中,都做了比較充分的論述。後來他又啟動了歷時五六年的《唐山災區社會恢復與社會問題的分析與對策》大型調查,共發放問卷2萬多份,取得數據十萬個,如此翔實的災害社會分析是當時第一也是目前惟一的。如今災害社會學這一新興學科已經初步完成了從實證研究到理論研究的基本過程,既取得了大量實證性的材料——調查數據,也樹立了這一學科的理論框架和體系。現在,國家教育機構已經將災害社會學(包括地震社會學)確立為碩士和博士的研究方向,並先後在河北聯合大學地震工程中心和國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招收這兩個研究方向的碩士生和博士生。王子平被公認為國內學科帶頭人,「中國地震社會學家」。
然而,王子平卻對記者說,20年研究歷程同樣是一個混雜著痛苦和艱難的過程,他將之稱作「穿越地獄的行旅」。大地震中他是偶然被遺忘在地獄門口,而這次則是他主動「下了地獄」。
1983年春天,王子平著手組織唐山抗震救災史的研究工作,其成果就是《瞬間與十年——唐山地震始末》一書。鑒於當時依然復雜的社會歷史背景,他為自己確定了幾條准則:堅持實事求是,要反映出地震前後的歷史真實;要為後人多保留一些歷史資料和可以借鑒的經驗;要站在社會公眾角度反映這場災難,反映出人民的心情和感受。這些想法在今天看來太普通平常了,但經歷過20多年前那個時代的人們都會想到,這些想法本身就承擔著許多風險。
研究唐山抗震救災史,其中必然會涉及到、甚至要對中共唐山市委十年中領導的抗震救災工作進行某種總結和評價。但是,由於「文革」造成的分裂和影響,從市委機關幹部到各級黨組織成員,對許多問題還沒有形成統一的、為人們完全接受的看法或見解。「文革」遺風還深深烙在人們的思想里。繞開這些問題根本不可能,而如完全適應這些矛盾的要求,同樣不現實。
後來,出版社在接受書稿時,提出書稿內容必須由唐山市委審查通過,而王子平當時僅僅是一名普通講師。費盡周折,唐山市委書記指示市委有關部門組成了一個15個人參加的審查班子,其中包括原市委、地委主要領導以及唐山市的文化名人。王子平說「這么多地位高、權勢重的人,就像是矗立在激流淺灘中的15塊大石頭,自己劃著小船,無論碰上哪塊都會翻船,掉下水去」。而且,這15位審查者在「文革」中的關系,是分列在兩派、甚至是對立的。在第三次會上,一位原市委副書記講:大家有分歧,說明書稿不成熟,還是等成熟了再出吧!這話就是要「槍斃」書稿。蘇鋒、楊遠、郭耀臣三位老市委書記給了他極大支持和幫助。他們三人單獨開會,要王子平參加。蘇鋒說:我們的任務是幫助子平同志通過這一關,把書印出來,而不是找個什麼理由將書槍斃掉!後來的情形急轉直下,書稿順利通過,也按時印刷出來。在紀念唐山地震10周年中展現在公眾面前,同時也開啟了我國地震社會學研究的先河。
1996年炎熱的夏季,王子平進入《災害社會學》一書的緊張撰寫,整日揮汗伏案。一日,思路正十分酣暢之時,他卻進入極度疲勞的狀態,忽地感覺到一種承受力的極限,心裡升起一種恐慌。這時,他突然明白為什麼科學史上總有那麼多的科學家倒在工作台上。這是因為,此時的研究活動已經成為一種發自研究活動本身的、在理性基礎上產生的帶有強烈情感因素的內心欲求。是這種欲求驅使著科學家繼續做下去,停不下來,直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時他們已經把自己放在了全速前進的科學列車上,科學家與列車渾然一體,已經難以分清科學家在推動著科學列車的行進,還是科學列車在帶動著科學家的研究活動了。
這年11月底,《災害社會學》初稿完成,他對老伴說:「我真想哭一場!」
王子平對記者說,值得慶幸的是,他終於走了出來,這是一次穿越地獄的行旅。

『肆』 王子平的人物簡介

王子平,河北聯合大學教授,國內災害社會學的知名專家,唐山大地震倖存者。王子平,1934年6月生,河北望都人,河北聯合大學經濟管理系教授,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常務理事,中國勞動學會理事暨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家協會理事,唐山市政府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1958年於中國人民大學貿易經濟系畢業。學術領域集中在中國農村發展、勞動分配製度改革、企業生命以及災害和環境等問題上。曾主持完成《唐山地震災區社會恢復與社會問題的研究與對策》及《河北省震災社會調查》等國家和省級科研課題。出版有《鄉村30年--鳳陽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實錄》、《勞動社會學概論》、《企業生命論》、《瞬間與十年--唐山地震始末》、《地展社會學初探》、《河北省震災社會調查》、《地震文化與社會發展--新唐山崛起給人們的啟示》、《唐山地震災區社會恢復與社會問題的研究》、《災害社會學》以及個人學術文集《經濟社會文選》等著作。發表《中國農民的偉大創造--包干到戶的由來和發展》、《論個人消費品分配方式的多樣性》、《中國分配製度改革的現狀及歷史走向》、《國有大中型企業活與死的辯證觀》以及《人的需要是環境的內在尺度》等文章。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被中共河北省委和河北省政府聯合命名為省管優秀專家,1985、1991年先後獲得河北省第一屆和第三屆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專著類一等獎。

『伍』 民國十大武術家的王子平

「神力千斤王」王子平武功:精通查拳、太極、龍泉劍,武功比較全面,包括滑拳、炮拳、洪拳等及彈腿諸藝技。 影響:1919年在北京打敗於中山公園設擂的俄國力士康泰爾,和佟忠義並稱「滄洲二傑」,曾被譽為「千斤大力王」。且武醫結合,其中醫傷科正骨醫術自成一家,繼承了武術傷科流派的專長,又通過自己幾十年的臨床實踐,使王氏傷科在中國中醫傷科學術界獨樹一幟。王子平(1881年~1973),字永安,回族人,著名武術名家,傷科醫生。出身武術世家,自幼苦練武功,除武術、摔跤、舉重外,凡有益於拳術練功者,如杠子、皮條、扯旗、跳繩、踢毽子、游泳、騎射等,莫不研習,因此被譽為全面的武術家。 1919年,號稱「世界第一大力士」的俄國大力士康泰爾在北京中央公園獻技,勢甚囂張,當時在北洋軍隊擔任教官的王子平激於義憤,誓當眾挫敗之。當時的報刊《晨鍾》和《順天日報》有記載這一轟動性事件,9月14日康泰爾登台表演第一天,王子平便帶著跟他學武的軍人,「便服布置台前,康泰爾出,王君一躍登台,甫交手,康已掊地,時會場呼噪嘩聲大作,康就地爬起,不知潛匿何許矣!」後王子平在1921年又連續挫敗西方大力士馬志尼、阿拉曼、柯芝麥、沙力文等人。在青島時,曾在酒樓遭日帝憲警圍攻,王子平輕松將他們一一擲至樓下。王子平後又在民國陸軍部馬子貞部下任武術教練,在軍中表演舉石擔、石蹬,以大力著稱。他在濟南擊敗日本柔道家宮本後來上海,以治傷正骨為業。曾在精武體育會、中華武術會、王子平暑期武術講習所和精強武術會等處教拳。1928年任南京中央國術館少林門長,後任副館長。其還先後在北京、天津、濟南、張家口、南京等地傳播武術,還曾在西北軍中教授武術,門徒眾多,可謂桃李遍天下。

『陸』 如何評價「千斤神力,為國揚威」王子平

王子平是中國近代著名武術家,曾被評為「晚清十大高手之一」。不同於民國其他僅僅留下傳說的武林高手,王子平的功夫,是實實在在得到了認可的。在建國之後,王子平擔任了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並且他還代表國家出訪,與他國高手進行過武術交流。

實際上,王子平並不是以敏捷著稱的武者。他有一個外號,叫做「神力千斤王」。據說他在山東期間,有德國人向他挑戰,他直接舉起了一個大磨盤向對手扔去而得名。齊白石在得知王子平的事跡後,也專門揮毫寫下了「南山搏猛虎,深潭驅長蛟」的條幅,稱贊他高尚的氣節和純屬的武學技藝。當時的中國飽受列強欺辱,王子平為了祖國,也曾努力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1923年,他創辦了中國武術社,培養出了不少的武學高手,這些人後來在抗日戰場上奮勇殺敵,也為保家衛國出了一份力。建國之後,王子平成為了全國政協委員。1958年,全國武術協會成立,王子平出任了副主席之職。在次年進行的全運會上,王子平又擔任了武術表演賽的裁判總長。

1960年,王子平以80歲高齡,擔任中國武術團總教練,跟隨總理訪問了緬甸。他在仰光春山體育場表揚了身法靈活的「青龍劍」,贏得了外國友人的陣陣喝彩。更難得的是,王子平在醫學界,也是赫赫有名。他所著的《祛病延年二十勢》,被翻譯成了各個版本,在全世界流傳。(參考資料:《晚清十大高手》)

『柒』 被譽為「千斤大力王」的王子平,他最後是何結局

王子平最後修煉內功已入化境,於百歲高齡安然離去,一代武術家與世長辭。我們都知道,盡管時下傳統武術屢遭質疑,一次次風波,讓我們都認識到了如今的傳統武術,可能早已經沒有了“當年之勇”;

但是,民國,清末那段歲月,社會環境相當動盪,江山風雨飄搖,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也涌現出了無數讓人們津津樂道的武術名家。可以說,這些人,代表了古往今來傳武的最高峰;卻也是傳統武術逐漸沒落的開始。

王子平依靠高強武功,打敗了俄國大力士,美國拳王等各路高手,晚年修煉八卦內功已入化境,逐漸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據說,他在一百零三歲的時候,與世長辭,安然而終。

『捌』 晚清武林十大高手​ 揭秘誰最厲害

晚清十大高手誰最厲害?檔案揭秘晚清十大高手,歷史上的葉問是怎樣的人?那些民間傳說的武林十大高手真的有那麼厲害嗎?下面跟著我一起看看哪些晚清武林十大高手。

晚清武林十大高手

1.董海川

2.大刀王五

3.黃飛鴻

4.霍元甲

5.王子平

6.杜心五

7.韓慕俠

8.燕子李三

9.孫祿堂

10.郭雲深 

1.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董海川

清代嘉慶年間(1797-1882),出生河北省文安縣米家塢,自幼喜學各家拳術,便邊訪江南各大名師,董海川在九華山拜雲盤老祖門下,潛心學藝,經歷幾大寒暑,終有大成,臨別時師父贈雙鉞並叮囑:他的武藝已經很高,但轉掌(當時還沒有八卦掌這個稱呼)這門練法並不完善,希望發揚光大。

為人仗義,嫉惡如仇,好打抱不平,人稱紫面大俠,後來的人稱他為八卦掌創始人。

2.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大刀王五

北京武林名俠,本名王正誼,字子斌,祖籍河北滄州的,回族人。他曾拜李鳳崗為師,排行第五,人稱「小五子」;王五年少出生貧寒,三歲時父親因病去世,之後和母親相依為命,很小便開始干各類雜活,鍛煉體能,後來拜肖和成為師,為日後打下基礎。

他刀法純熟,德義高尚,故人人尊稱他為「大刀王五」。一生行俠仗義,曾支持維新,靖赴國難,別人稱贊他是一代豪俠,之後參加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被德軍槍殺於前門外東河沿,頭被掛在城門上,霍元甲聽說後,隻身趕來,夜裡將王五的頭取下、埋葬。

3.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黃飛鴻

其父黃麒英乃晚清「廣東十虎」之一(黃飛鴻並非廣東十虎之一, 廣東十虎分別是:王隱林、黃澄可、蘇黑虎、黃麒英、周泰、譚濟筠、黎仁超、陳鐵志、蘇燦、梁坤),他6歲跟隨父練武,13歲就學會家傳功夫。後遇鐵橋三(廣東十虎之一)之愛徒林福成授其鐵線拳、飛砣絕技,並在宋輝鏜處學得無影腳。

之後開武館,濟世葯堂,黃飛鴻縱橫江湖數十年,憑著過人的勇敢、智慧和絕技,身經百戰,顯赫輝煌,成為中外聞名的武術大師,在民間傳為佳話。

4.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霍元甲

霍元甲(1868年1月18日-1910年9月14日),字俊卿,祖籍河北省東光安樂屯(屬滄州地區),漢族。世居天津靜海小南河村(今屬天津市西青區南河鎮,為紀念霍元甲這位名震中外的愛國武術家,經天津市民政局審核並報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其故鄉天津西青南河鎮自2009年1月18日起更名為精武鎮),為精武體育會創始人。

感覺他在很多影視作品出現很多,他打敗俄國大力士,日本高手,這些聽說都是真的,為人正義,人稱霍大力士,黃面虎,津門大俠。為迷蹤拳一代宗師。

5.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王子平

王子平(1881—1973),回族人,生前曾當過中國武術協會副主席,他生於武術之鄉河北滄洲的一個武術世家,拜師魯人楊洪修。

一身正義,好打抱不平,人們稱為「千斤神力王」,是當時的第一大力士,他是一位真正打敗洋人大力士的,擅長查拳、太極拳,他的搏擊術更是匪夷所思。

6.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杜心五

(1869年-1953年),名慎魁,號儒俠,人稱南北大俠,道號斗米觀居士,自然門的武術宗師,曾經當過國父孫中山和宋教仁的保鏢,相傳還是青幫的元老。

他師從怪傑徐矮子,早年在做過保鏢,人稱俠骨,神腿,南北大俠,譽為中華第一保鏢。

7.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韓慕俠

直隸人,張占魁的弟子,年少時學的八卦,後來遍訪全國名師,趙道新的大師兄,武功青出於藍,甚至超越了他的師父,同樣擊敗過洋人大力士。

打抱不平,人稱韓大俠,玉面虎,為形意八卦一代宗師。

8.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燕子李三

河北滄州人,據史書文獻資料記載,最老的燕子李三是河北獻縣人。綽號「燕子李三」,本名李雲龍,乳名喚作「小龍兒」。因李雲龍兄弟較多,而其排行第三,又有「燕子」的綽號,所以又稱「燕子李三」。

其後人「燕子李三輕功」申請備注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劫富濟貧,人稱俠盜,燕子李三,為民初著名飛賊

9.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孫祿堂

河北望都縣人,年少9歲喪父,之後拜得李魁元為師,學習形意拳,再拜郭雲深繼續深造,又跟程廷華學藝,學的八封掌,之後創立了孫氏太極拳,自成一派。

無可爭論的民國年代第一高手,號稱「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很多老武術家認為他是中國三百年來無人能及的真正高手,由於他集百家之長,勤奮刻苦,加上天資聰穎,不得不說,此人牛逼啊。

10.晚清武林十大高手之一郭雲深 

(1820~1901),直隸深縣馬庄人,年少遍訪各地,曾拜孫亭立先生為師練習八極拳,之後拜訪山西李老,學習形意拳,大成,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而廣為流傳。

他練拳時,靜如泰山,動如飛鳥。剛直正義,好打抱不平,人稱郭大俠,形意拳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