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通萬如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南通萬如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是2017-11-21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如皋市搬經鎮萬富村五組。
南通萬如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682MA1TB21Y5U,企業法人顧琛琛,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南通萬如建築工程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建築工程施工;市政工程施工;建築安裝工程施工;室內外裝修;水電安裝;建築勞務分包;汽車租賃服務;普通貨物道路運輸。(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南通萬如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2.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1
【原文】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譯文】
(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涌。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遙望古都長安,陷於思索之中。
從秦漢宮遺址經過,引發無限傷感,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
【賞析一】
懷古題材大多筆調沉穩老辣,或影射當時政局, 或針貶時弊, 張養浩的這首《山坡羊》也不例外。
起首兩句氣勢磅礴,不僅交代了潼關的地理位置,且為全篇定下雄壯豪邁的基調。「聚」和「怒」寫活了秦嶺諸峰和黃河的雄偉氣勢,為下文懷古做了情感上的鋪墊。第三句由「山河表裡」的典故轉入懷古。從春秋戰國時期到秦漢,潼關一直是長安的門戶,乃兵家必爭之地,然而縱然千秋帝業最終也都會化為塵土。「意踟躕」、 「傷心」抒發了作者懷古時的感 概,前段的山川情思此時化作歷史的滄桑遺恨。結局兩句是本篇的靈魂。無論王朝興衰如何更替,身受戰亂之苦的始終是老百姓。作者精闢入理地揭示了歷史真相,酣暢淋漓地抒發了對民生疾苦的同情,前文在寫景和懷古時蓄積的情感此時達到高潮。
本篇在寫法上層層深入,由寫景而懷古,再而議論,字里行間充溢著歷史的滄桑感和時代感,既凸現了懷古詩的特色,又別具一格。
【賞析二】張養浩為官清廉,愛民如子。天歷二年(1329年),因關中旱災,被任命為陝西行台中丞以賑災民。他隱居後,決意不再涉仕途,但聽說重召他是為了賑濟陝西飢民,就不顧年事已高,毅然應命。他命駕西秦過程中,親睹人民的深重災難,感慨嘆喟,憤憤不平、遂散盡家財,盡心盡力去救災,終因過分操勞而殉職。他死後,「關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張養浩傳》)。《山坡羊·潼關懷古》便寫於應召往關中的途中。《元史·張養浩傳》說:「天歷二年,關中大旱,飢民相食,特拜張養浩為陝西行台中丞。登車就道,遇飢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張養浩在「關中大旱」之際寫下了這首《山坡羊》。
張養浩自幼才學過人,曾向平章不忽木獻書,被提拔,後任堂邑縣尹、監察御史等職,因評時政,得罪當權者被罷官,為避禍不得不隱姓埋名;後被召起,官至禮部尚書。50歲時辭官歸隱於濟南雲庄,關中旱災時被重新任命,趕赴陝西救賑災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讓他把功名富貴都參破,不再在意統治者對自己的評判;濟南雲庄的歸隱生活,不僅讓他欣賞禮贊自然的風光,更讓他體察民生只艱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讓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剛正不阿、仗義執言的性格,讓他有勇氣面對現實說出心中真實的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懷古的形式表現出來。這種憂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傾囊以賑災民,每撫膺痛哭,遂得病不起。」這是一個有良知的讀書人真實的本性和真實的生活,也是當時社會所難得一見的。
元代的統治者對讀書人實行民族歧視政策,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才正式實行科舉取士制度,況且這種制度也是不公平的,這就造成下層讀書人在很大程度上對元統治者失去信心,對社會缺少責任感,所以同時期其他作家懷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時代地烙印:他們或感傷古王朝之覆,發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嘆古今之巨變,流露對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於歲月流逝,抒發個人沉淪不遇之憂情。惟有《潼關懷古》洋溢著沉重的滄桑感和時代感。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山坡羊·潼關懷古——[元]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釋】
山坡羊:詞牌名(曲牌子)。
聚:聚集。
表裡:內外。表,外邊。里,里邊,內里。
踟躕:徘徊猶豫。這里指情緒變化劇烈。
【古詩今譯】
華山的山峰好像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黃河的`波濤洶涌澎湃好像在發怒,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我遙望古都長安一帶,內心想得很多。令人傷心的是經過秦漢宮殿的故地,當年那無數間宮殿早已經都變成了泥土。世世代代以來,無論哪朝哪代,王朝興旺,百姓受苦;王朝滅亡,百姓還是受苦。
【賞析】
張養浩於天歷二年(公元1329年),因關中旱災,任陝西行台中丞以賑災民。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隨做本曲。《元史·張養浩傳》說:「天歷二年,關中大旱,飢民相食,特拜張養浩為陝西行台中丞。登天就道,遇飢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張養浩在「關中大旱」之際寫下了這首《山坡羊》。
潼關地處層巒疊嶂包圍之中,在作者筆下,一「聚」字向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再看潼關外的黃河,河水奔騰咆哮,一「怒」字讓讀者彷彿聽到了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而潼關就在這其中,「山河表裡潼關路。」至此,潼關內居層巒疊嶂治中,外臨洶涌咆哮的黃河,山河雄偉,地勢險要,足見道路奇險。如此險要之地,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
想起古代,詩人不禁向西方望去。潼關以西三百里,便是西京長安,從秦漢到隋唐,好幾個朝代在那一帶建過都。落日蒼茫之中,詩人一無所見,卻在腦海里浮現出一座座巍峨壯觀的古都,一簇簇富麗堂皇的宮殿,如今蹤影全消,剩下來的只有黃土一片。西望長安,詩人感慨萬千,於是仰天長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針見血地將千百年來封建帝制殘害百姓的血的事揭示了出來,告訴人們,歷史上無論是朝代的興起還是衰亡,受苦遭殃的都是老百姓,就此指出了封建政權與廣大人民的根本對立性*。這是對幾千年封建歷史的一個有力的批判與客觀的評價。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3
山坡羊·潼關懷古 元朝 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躊躇一作:踟躕)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關懷古》譯文
華山的山峰從四面八方會聚,黃河的波濤像發怒似的洶涌。潼關古道內接華山,外連黃河。遙望古都長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
令人傷心的是秦宮漢闕里那些走過的地方,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
《山坡羊·潼關懷古》注釋
山坡羊:曲牌名,是這首散曲的格式;「潼關懷古」是標題。
峰巒如聚:形容群峰攢集,層巒疊嶂。聚:聚攏;包圍
波濤如怒:形容黃河波濤的洶涌澎湃。怒:指波濤洶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裡面是河,形容潼關一帶地勢險要。具體指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
表裡:即內外。《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表裡山河,必無害也。」註:「晉國外河而內山。」潼
關:古關口名,在今陝西省潼關縣,關城建在華山山腰,下臨黃河,扼秦、晉、豫三省要沖,非常險要,為古代入陝門戶,是歷代的軍事重地。
西都:指長安(今陝西西安)。這是泛指秦漢以來在長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漢建都長安,東漢建都洛陽,因此稱洛陽為東都,長安為西都。
躊躇:猶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處形容思潮起伏,,感慨萬端陷入沉思,表示心裡不平靜。一作「踟躕(chíchú)」。
傷心:令人傷心的事,形容詞作動詞。秦漢經行處: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陽和西漢(前208~8)的都城長安都在陝西省境內潼關的西面。經行處,經過的地方。指秦漢故都遺址。
宮闕:宮,宮殿;闕,皇宮門前面兩邊的樓觀。
興:指政權的統治穩固。興、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山坡羊·潼關懷古》賞析
此曲是張養浩晚年古代表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藝術性完美結合古名作。在他古散曲集《雲庄樂府》中,以萬山坡羊」曲牌寫下古懷古之作有七題九首,其中尤以《潼關懷古》韻味最少沉鬱,色彩最少濃重。此曲撫今追昔,由歷代王朝古潼衰引到人民百姓古苦難,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封建統治與人民古對立,表現了作者對歷史古思索和對人民古同情。
全曲分三層:第一層(頭三句),寫潼關雄偉險要古形勢。張養浩途經潼關,看到古是萬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古景象。這層描寫潼關壯景,生動形象。第一句寫重重疊疊古峰巒,潼關在重重山巒包圍之中,一萬聚」字讓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因地勢險要,少古來兵家必爭之地。山本是靜止古,萬如聚」化靜少動,一個萬聚」字表現了峰巒古眾格和動感。第二句寫怒濤洶涌古黃河,潼關外黃河之水奔騰澎湃,一萬怒」字讓讀者耳邊回響千古不絕古滔滔水聲。黃河水是無生命古,而萬如怒」則賦予河水以人古情感和意志,一個萬怒」字,寫出了波濤古洶涌澎湃。萬怒」字還把河水人格化,萬怒」字注入了詩人弔古傷今而產生古滿腔悲憤之情。少此景所動,第三句寫潼關位於群山重重包圍、黃河寒流其間那除隘之處。萬山河表裡潼關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關之氣勢雄偉窺見一斑,如此險要之地,暗示潼關古險峻,乃少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古感慨。
第二層(四一七句)。萬望西都」兩句,描寫了作者西望長安古無限感慨。長安,歷史上赫赫有名古漢唐大帝國古國都,歷代有格少勵精圖治古帝皇,曾在此施展過宏圖,建樹過功業;也曾有過格少無道古昏君,在此濫施淫威,虐殺人民,成少歷史古罪人。長安,在這個特定古歷史舞台上,演出過格少威武雄壯,悲歡離合古戲劇;又有格少詩人,作家,寫過格少有關長安古詩文。特別是人民群眾,曾在長安這塊土地上流過格少血汗!這就是作者萬意踟躕」古原因和內容吧!
萬傷心秦漢」兩句,描寫了秦漢兩代,都已成少歷史古陳跡。秦皇漢武曾苦心營造古無數殿堂樓閣,萬千水榭庭台,而今都已灰飛煙滅,化少塵土。曾經盛極一時古秦漢王朝,在人民古怒吼聲中,都已滅亡,猶如萬宮闕萬間都做了土」一樣。這字里行間寄予了作者格少感慨。
第三層(末四句),總寫作者沉痛古感慨:歷史上無論哪一個朝代,它們潼盛也罷,敗亡也罷,老百姓總是遭殃受苦。一個朝代潼起了,必定大潼土木,修建奢華古宮殿,從而給人民帶來巨大古災難;一個朝代滅亡了,在戰爭中遭殃古也是人民。他指出歷代王朝古潼或亡,帶給百姓古都是災禍和苦難。這是作者從歷代帝王古潼亡史中概括出來古一個結論。三層意思環環相扣,層層深入,思想越來越顯豁,感情越來越強烈,渾然形成一體。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萬潼,百姓苦」兩句,指出一個朝代古潼也好,亡也好,受苦古都是老百姓。作者從對歷史古概括中提煉出古這一主題是極其鮮明而深刻古,提出古問題是十分重要而尖銳古。它表達了作者對人民古深切同情和對封建統治者古無比憤慨。這一結尾,確實是千錘百煉,一字千鈞,語氣尖刻而警拔,予以豐富而深沉,是對全曲古一個十分精闢古總結。
《潼關懷古》中對歷史古概括,顯指元代現實生活:懷古實乃傷今,沉重實乃責任。這種復雜古感情要結合作家古生平經歷才能理解。張養浩特殊古仕途經歷,決定了他古懷古散曲中有一種參破功名富貴古思想,《驪山懷古》中寫到萬贏,都做了土;輸,都做了土。」《洛陽懷古》中寫到萬功,也不長;名,也不長。」《北邙山懷古》中寫到萬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這些曲中張養浩把勝負之數、功名之分、生死之際,看成了毫無差別古,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說富貴無常、人生如夢。只有《潼關懷古》以難得古沉重,以深邃古目光,揭示了封建社會里一條顛撲不破古真理萬潼,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寫法上,作者採用古是層層深入古方式,由寫景而懷古,再引發議論,將蒼茫古景色、深沉古情感和精辭古議論三者完美結合,讓這首小令有了強烈古感染力。字里行間中充滿著歷史古滄桑感和時代感,既有懷古詩古特色,又有與眾不同古沉鬱風格。
從作品內容、作家其他懷古作品、同時期其他作家懷古作品三個層面上看,《山坡羊·潼關懷古》都表現少一份難得古沉重。
《山坡羊·潼關懷古》創作背景
張養浩為官清廉,愛民如子。天歷二年(1329年),因關中旱災,被任命為陝西行台中丞以賑災民。他命駕西秦過程中,親睹人民的深重災難,感慨嘆喟,憤憤不平、遂散盡家財,盡心盡力去救災,終因過分操勞而殉職。張養浩在「關中大旱」之際寫下了這首《山坡羊》。
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翻譯及賞析4
《回軍跛者》
既老又不全,始得離邊城。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去時日一百,來時月一程。常恐道路旁,掩棄狐兔塋。
所願死鄉里,到日不願生。聞此哀怨詞,念念不忍聽。
惜無異人術,倏忽具爾形。
《山坡羊 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品賞析
[內容評析]這支流傳的小令,以深邃的歷史眼光揭示出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們的爭城奪地的戰爭中蒙受災難的,還是那些無辜的老百姓。它像一支高燒的紅燭,照亮了人們的眼睛,使之認識到象徵封建政權的宮闕,它的興建是無數老百姓的白骨壘起來的;它的倒塌也有無數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這便是它所閃耀的思想光輝。至於鑄辭精當,造型生動,有強烈的抒情色彩乃其餘事。
[難詞注釋]①峰巒如聚:形容重岩疊嶂,群山密集,綿亘不斷。②「山河」句:言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形勢十分險要。潼關:在今陝西潼關縣北,歷代皆為軍事要地。③西都:指關中一帶,周、秦、漢、北朝、隋、唐等朝均在這里建都。④躊躇:原指猶豫不決,徘徊不前。這里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⑤「傷心」句:言經過秦漢的故都,想起那「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興亡往事,引起無窮的傷感。⑥「宮闕「句:言在無數的戰亂中,過去的宮殿已經化為了一片焦土。宮,宮殿。闕,王宮前的望樓。
【古詩今譯】
華山的山峰好像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黃河的波濤洶涌澎湃好像在發怒,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我遙望古都長安一帶,內心想得很多。令人傷心的是經過秦漢宮殿的故地,當年那無數間宮殿早已經都變成了泥土。世世代代以來,無論哪朝哪代,王朝興旺,百姓受苦;王朝滅亡,百姓還是受苦。
【賞析】
張養浩於天歷二年(公元1329年),因關中旱災,任陝西行台中丞以賑災民。途經潼關,看到的是「峰巒如聚,波濤如怒」的景象,隨做本曲。《元史·張養浩傳》說:「天歷二年,關中大旱,飢民相食,特拜張養浩為陝西行台中丞。登天就道,遇飢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張養浩在「關中大旱」之際寫下了這首《山坡羊》。
潼關地處層巒疊嶂包圍之中,在作者筆下,一「聚」字向讀者眼前呈現出華山飛奔而來之勢、群山攢立之狀;再看潼關外的黃河,河水奔騰咆哮,一「怒」字讓讀者彷彿聽到了千古不絕的滔滔水聲。而潼關就在這其中,「山河表裡潼關路。」至此,潼關內居層巒疊嶂治中,外臨洶涌咆哮的黃河,山河雄偉,地勢險要,足見道路奇險。如此險要之地,乃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也由此引發了下文的感慨。
想起古代,詩人不禁向西方望去。潼關以西三百里,便是西京長安,從秦漢到隋唐,好幾個朝代在那一帶建過都。落日蒼茫之中,詩人一無所見,卻在腦海里浮現出一座座巍峨壯觀的古都,一簇簇富麗堂皇的宮殿,如今蹤影全消,剩下來的只有黃土一片。西望長安,詩人感慨萬千,於是仰天長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針見血地將千百年來封建帝制殘害百姓的血的事揭示了出來,告訴人們,歷史上無論是朝代的興起還是衰亡,受苦遭殃的都是老百姓,就此指出了封建政權與廣大人民的根本對立性。這是對幾千年封建歷史的一個有力的批判與客觀的評價。
3. 滿洲里萬如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滿洲里萬如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是2012-12-14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滿洲里市產業園區國際貨場聯檢綜合樓402-5。
滿洲里萬如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150781057829098A,企業法人紀勇,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滿洲里萬如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許可經營項目:無 一般經營項目:進出口貿易,國內貿易。
通過愛企查查看滿洲里萬如貿易有限責任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4. 萬如法師答:念佛,放生迴向給丈夫,應該怎麼說
萬如法師答:「願以此功德
迴向xxx以及他的冤親債主
消除我們兩人之間的惡緣
將此惡緣轉變為法上的善緣
願生西方凈土中
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為伴侶 」
5. 崑山萬如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崑山萬如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是2014-11-26在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崑山市花橋鎮徐公橋路2號146室。
崑山萬如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058332395153X8,企業法人戴許龍,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崑山萬如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節能科技領域內的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建築材料、機械設備及配件、消防設備、環保設備、電子設備、裝潢材料、汽摩配件、汽車用品的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江蘇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751541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4181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崑山萬如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6. 安徽萬如醫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安徽萬如醫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創業型的醫葯研發服務公司,成立於2017年04月24日,地址位於安徽合肥。醫葯技術開發、推廣、轉讓、咨詢和服務;經濟信息咨詢;醫葯會議服務;承辦展覽展示活動;市場營銷策劃;醫院管理(除診療活動),醫葯市場調查;銷售一類醫療器械。(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法定代表人:李增俊
成立時間:2017-04-24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4019400014043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安徽省合肥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合安路西、芙蓉路北芙蓉名園3幢1501室
7. 成語《萬如xx》
萬事如意------謝謝
8. (王守仁)三
第三章:國事日艱學兵法 越中寺廟諭禪僧 時間來到弘治十年,1497年的明朝邊疆多事。西北新疆有阿思麻作亂,北方有韃靼小王子不時入侵。 明代自明英宗土木堡之變以來,軍事武備逐漸走向衰落,京軍疲憊,邊防鬆弛。為振興軍備,明孝宗依靠以馬文升為主要代表的朝臣,在京軍整頓與邊備守御上做了種種努力,採取一系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軍隊戰鬥力,多少改變了邊備空虛的弱態,為"弘治中興"贏得了相對安定的外部環境。但因積弊年深日久,弘治一朝的軍隊和邊防問題依舊百弊叢生。當時明朝軍隊人才凋零,馬文升在一次整頓軍隊中一次就撤換了30多個不合格的將領。邊疆緊急時,朝廷推舉將才,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怕派去打仗。 王守仁想朝廷設立的武舉考試,僅僅能得到些會騎射搏擊的人,而不能獲取韜略統馭之才。於是,他便留心軍事,凡是兵家秘書,莫不精究,尤其《武經》一編,不時批覽點評。每次家裡有客人舉行宴席,他都會聚果核列陣勢為戲。 1499年春季會試,中了進士,去了工部。 先是,一天晚上做夢,夢到威寧伯王越將自己的佩劍送給自己。 王越(1426年-1499年),字世昌,河南浚縣人。明憲宗時官至兵部尚書,總制大同及延綏甘寧軍務,以功封威寧伯,成為明代因軍功封爵的三位文臣(另兩位為王驥、王守仁)之一,世稱「王威寧」。弘治十一年十二月在甘州逝世,年七十三。 去工部這年的秋季,王守仁擔任欽差督造威寧伯王越的墳墓。他讓工人們以十五人為一隊,如士兵般按時做工,休息,實行軍事化管理。閑暇時間就讓工人列隊演習「八陣圖」。墳墓修好後,王越的家人打算用金帛來感謝他,王守仁沒有接受,然後王越的家人將威寧伯的佩劍相贈,與之前王守仁所做之夢的夢境相符,王守仁便不再推辭。 當年遇有星變,朝廷便下詔求言,加上邊寇猖獗,王守仁便上了一道洋洋灑灑的奏疏: 《陳言邊務疏》 邇者竊見皇上以彗星之變,警戒修省,又以虜寇猖獗,命將出師,宵旰憂勤,不遑寧處。此誠聖主遇災能警,臨事而懼之盛心也。當茲多故,主憂臣辱,孰敢愛其死!況有一二之見而忍不以上聞耶? 臣愚以為今之大患,在於為大臣者外托慎重老成之名,而內為固祿希寵之計;為左右者內挾交蟠蔽壅之資,而外肆招權納賄之惡。習以成俗,互相為奸。憂世者,謂之迂狂;進言者,目以浮躁;沮抑正大剛直之氣,而養成怯懦因循之風。故其衰耗頹塌,將至於不可支持而不自覺。今幸上天仁愛,適有邊陲之患,是憂慮警省,易轅改轍之機也。此在陛下,必宜自有所以痛革弊源、懲艾而振作之者矣。新進小臣,何敢僭聞其事,以干出位之誅?至於軍情之利害,事機之得失,苟有所見,是固芻堯之所可進,卒伍之所得言者也,臣亦何為而不可之有?雖其所陳,未必盡合時論,然私心竊以為必宜如此,則又不可以苟避乖剌而遂已於言也。謹陳便宜八事以備采擇:一曰蓄材以備急;二曰舍短以用長;三曰簡師以省費;四曰屯田以足食;五曰行法以振威;六曰敷恩以激怒;七曰捐小以全大;八曰嚴守以乘弊。 何謂蓄材以備急?臣惟將者,三軍之所恃以動,得其人則克以勝,非其人則敗以亡,其可以不豫蓄哉?今者邊方小寇,曾未足以辱偏裨;而朝廷會議推舉,固已倉皇失措,不得已而思其次,一二人之外,曾無可以繼之者矣。如是而求其克敵致勝,其將何恃而能乎!夫以南宋之偏安,猶且宗澤、岳飛、韓世忠、劉錡之徒以為之將,李綱之徒以為之相,尚不能止金人之沖突;今以一統之大,求其任事如數子者,曾未見有一人。萬如虜寇長驅而入,不知陛下之臣,孰可使以御之?若之何其猶不寒心而早圖之也!臣愚以為,今之武舉僅可以得騎射搏擊之士,而不足以收韜略統馭之才。今公侯之家雖有教讀之設,不過虛應故事,而實無所裨益。誠使公侯之子皆聚之一所,擇文武兼濟之才,如今之提學之職者一人以教育之,習之以書史騎射,授之以韜略謀猷;又於武學生之內歲升其超異者 於此,使之相與磨礱砥礪,日稽月考,別其才否,比年而校試,三年而選舉;至於兵部,自尚書以下,其兩侍郎使之每歲更迭巡邊,於科道部屬之內擇其通變特達者二三人以從,因使之得以周知道里之遠近,邊關之要害,虜情之虛實,事勢之緩急,無不深諳熟察於平日;則一旦有急,所以遙度而往蒞之者,不慮無其人矣。孟軻有雲:「苟為不畜,終身不得」,臣願自今畜之也。 何謂舍短以用長?臣惟人之才能,自非聖賢,有所長必有所短,有所明必有所蔽;而人之常情亦必有所懲於前,而後有所警於後。吳起殺妻,忍人也,而稱名將;陳平受金,貪夫也,而稱謀臣;管仲被囚而建霸,孟明三北而成功,顧上之所以駕馭而鼓動之者何如耳。故曰:用人之仁,去其貪;用人之智,去其詐;用人之勇,去其怒。夫求才於倉卒艱難之際,而必欲拘於規矩繩墨之中,吾知其必不克矣。臣嘗聞諸道路之言,曩者邊關將士以驍勇強悍稱者,多以過失罪名擯棄於閑散之地。夫有過失罪名,其在平居無事,誠不可使處於人上;至於今日之多事,則彼之驍勇強悍,亦誠有足用也。且被擯棄之久,必且悔艾前非,以思奮勵;今誠委以數千之眾,使得立功自贖,彼又素熟於邊事,加之以積慣之餘,其與不習地利、志圖保守者,功宜相遠矣。古人有言:「使功不如使過」,是所謂「使過」也。 何謂簡師以省費?臣聞之兵法曰:「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夫古之善用兵者,取用於國,因糧於敵,猶且「日費千金」;今以中國而御夷虜,非漕輓則無粟,非征輸則無財,是故固不可以言「因糧於敵」矣。然則今日之師可以輕出乎?臣以公差在外,甫歸旬日,遙聞出師,竊以為不必然者。何則?北地多寒,今炎暑漸熾,虜性不耐,我得其時,一也;虜恃弓矢,今大雨時行,觔膠解弛,二也;虜逐水草以為居,射生畜以為食,今已蜂屯兩月,邊草殆盡,野無所獵,三也。以臣料之,官軍甫至,虜跡遁矣。夫兵固有先聲而後實者,今師旅既行,言已無及,惟有簡師一事,猶可以省虛費而得實用。夫兵貴精不貴多,今速詔諸將,密於萬人之內取精健足用者三分之一,而余皆歸之京師。萬人之聲既揚矣,今密歸京師,邊關固不知也,是萬人之威猶在也;而其實又可以省無窮之費。豈不為兩便哉?況今官軍之出,戰則退後,功則爭先,亦非邊將之所喜。彼之請兵,徒以事之不濟,則責有所分焉耳。今誠於邊塞之卒,以其所以養京軍者而養之,以其所以賞京軍者而賞之,旬日之間,數萬之眾可立募於帳下,奚必自京而出哉? 何謂屯田以給食?臣惟兵以食為主,無食,是無兵也。邊關轉輸,水陸千里,踣頓捐棄,十而致一。故兵法曰:「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此之謂也。今之軍官既不堪戰陣,又使無事坐食以益邊困,是與敵為謀也。三邊之戍,方以戰守,不暇耕農。誠使京軍分屯其地,給種授器,待其秋成,使之各食其力。寇至則授甲歸屯,遙為聲勢,以相犄角;寇去仍復其業,因以其暇,繕完虜所拆毀邊牆、亭堡,以遏沖突。如此,雖未能盡給塞下之食,亦可以少息輸饋矣。此誠持久俟時之道,王師出於萬全之長策也。 何謂行法以振威?臣聞李光弼之代子儀也,張用濟斬於轅門;狄青之至廣南也,陳曙戮於戲下;是以皆能振疲散之卒,而摧方強之虜。今邊臣之失機者,往往以計幸脫。朝喪師於東陲,暮調守於西鄙,罰無所加,兵因縱弛。如此,則是陛下不惟不置之罪,而復為曲全之地也,彼亦何憚而致其死力哉?夫法之不行,自上犯之也。今總兵官之頭目,動以一二百計,彼其誠以武勇而收錄之也,則亦何不可之有!然而此輩非勢家之子弟,即豪門之夤緣,皆以權力而強委之也。彼且需求刻剝,騷擾道路;仗勢以奪功,無勞而冒賞;懈戰士之心,興邊戎之怨。為總兵者且復資其權力以相後先,其委之也,敢以不受乎?其受之也,其肯以不庇乎?苟戾於法,又敢斬之以殉乎?是將軍之威,固已因此輩而索然矣,其又何以臨師服眾哉!臣願陛下手敕提督等官,發令之日,即以先所喪師者斬於轅門,以正軍法。而所謂頭目之屬,悉皆禁令發回,毋使瀆擾侵冒,以撓將權,則士卒奮勵,軍威振肅。克敵制勝,皆原於此。不然,雖有百萬之眾,徒以虛國勞民,而亦無所用之也。 何謂敷恩以激怒?臣聞殺敵者,怒也。今師方失利,士氣消沮;三邊之戍,其死亡者非其父母子弟,則其宗族親戚也。今誠撫其瘡痍,問其疾苦,恤其孤寡,振其空乏,其死者皆無怨尤,則生者自宜感動。然後簡其強壯,宣以國恩,喻以虜仇,明以天倫,激以大義;懸賞以鼓其勇,暴惡以深其怒;痛心疾首,日夜淬礪;務與之俱殺父兄之仇,以報朝廷之德。則我之兵勢日張,士氣日奮,而區區丑虜有不足破者矣。 何謂捐小以全大?臣聞之兵法曰:「將欲取之,必固與之」;又曰:「佯北勿從,餌兵勿食」,皆捐小全大之謂也。今虜勢方張,我若按兵不動,彼必出銳以挑戰;挑戰不已,則必設詐以致師,或捐棄牛馬而偽逃,或掩匿精悍以示弱,或詐潰而埋伏,或潛軍而請和,是皆誘我以利也。信而從之,則墮其計矣。然今邊關守帥,人各有心;虜情虛實,事難卒辯。當其挑誘之時,畜而不應,未免必有剽掠之虞。一以為當救,一以為可邀,從之,則必陷於危亡之地;不從,則又懼於坐視之誅。此王師之所以奔逐疲勞,損失威重,而丑虜之所以得志也。今若恣其操縱,許以便宜;其縱之也,不以其坐視;其捐之也,不以為失機。養威為憤,惟欲責以大成;而小小挫失,皆置不問。則我師常逸而兵威無損,此誠勝敗存亡之機也。 何謂嚴守以乘弊?臣聞古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蓋中國工於自守,而胡虜長於野戰。今邊卒新破,虜勢方劇,若復與之交戰,是投其所長而以勝予敵也。為今之計,惟宜嬰城固守,遠斥候以防奸,勤間諜以謀虜;熟訓練以用長,嚴號令以肅惰;而又頻加犒享,使皆畜力養銳。譬之積水,俟其盈滿充溢,而後乘怒急決之,則其勢並力驟,至於崩山漂石而未已。昔李牧備邊,日以牛酒享士,士皆樂為一戰,而牧屢抑止之;至其不可禁遏,而始奮威並出,若不得已而後從之,是以一戰而破強胡。今我食既足,我威既盛,我怒既深,我師既逸,我守既堅,我氣既銳,則是周悉萬全,而所謂不可勝者,既在於我矣。由是,我足,則慮日以匱;我盛,則虜日以衰;我怒,則虜日以曲;我逸,則虜日以勞;我堅,則虜日以虛;我銳,則虜日以鈍。索情較計,必將疲罷奔逃;然後用奇設伏,悉師振旅,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迎邀夾攻,首尾橫擊。是乃以足當匱,以盛敵衰,以怒加曲,以逸擊勞,以堅破虛,以銳攻鈍。所謂勝於萬全,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者也。 右臣所陳,非有奇特出人之見,固皆兵家之常談,今之為將者之所共見也。但今邊關將帥,雖或知之而不能行,類皆視為常談,漫不加省。勢有所軼,則委於無可奈何;事憚煩難,則為因循苟且。是以玩習弛廢,一至於此。陛下不忽其微,乞敕兵部將臣所奏熟議可否,傳行提督等官,即為斟酌施行。毋使視為虛文,務欲責以實效,庶於軍機必有少補。臣不勝為國惓惓之至! 通過此疏,我們從中可以看出王守仁的一些治兵思想,後來,他會將其付諸實踐。 期間,王守仁開始對道家的養生之術產生興趣。 弘治十四年,王守仁30歲,奉命審錄江北,多所平反。事情完了之後,去九華山旅行,遇到一位人稱「蔡蓬頭」的道人。 仙家,我想避開俗世,入山修行,你看可行否?王守仁問道。 道人沉默。 王守仁屏退左右,引道人入後亭,再問如何修道之事。 道人又無言。 王守仁再三相問。 道人開口道:你把我引進後亭來,禮雖隆重,可你終不忘官相。 說完,一笑而別。 弘治十五年八月,時官刑部主事的王守仁上疏告病歸越。疏中說到: 切緣臣自去歲三月,忽患虛弱咳嗽之疾,劑灸交攻,入秋稍愈。遽欲謝去葯石,醫師不可,以為病根既植,當復萌芽,勉強服飲,頗亦臻效。及奉命南行,漸益平復。遂以為無復他慮,竟廢醫言,捐棄葯餌。沖冒風寒,恬無顧忌,內耗外侵,舊患仍作。及事竣北上,行至揚州,轉增煩熱,遷延三月,尪羸日甚。心雖戀闕,勢不能前,追誦醫言,則既晚矣。先民有雲:「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臣之致此,則是不信醫者逆耳之言,而畏難苦口之葯之過也。今雖悔之,其可能乎! 由於當時王守仁不斷的南來北往,再加上身體本來就有些弱,就疾病纏身了,此後的歲月里,他的身體雖經過調節,有所恢復,但總體上身體一直欠佳。 歸越期間陽明多次游歷附近的名山古剎,像九華山,西湖,無相寺,化城寺,李白祠等。有首《尋春》詩,可作他當時心情寫照: 十里湖光放小舟,謾尋春事及西疇。 江鷗意到忽飛去,野老情深只自留。 日暮草香含雨氣,九峰晴色散溪流。 吾儕是處皆行樂,何必蘭亭說舊游? 王守仁還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中,自號「陽明子」,人稱「陽明先生」。修煉道家之術,久之,能推測未來之事。一天,陽明在洞中靜坐,忽然對僕人說道:你去五雲門接王思輿等四位客人,他們就要來訪。 僕人疑惑而去,果然於途中與四位客人相遇。僕人與客人說起緣由,四人大驚,以為陽明已得道。 過了一段時間,王陽明自言道:此簸弄精神,非道也。況且遠離人事風俗,不合常理,就想著要成就一番事業。 一日,聽聞附近寺廟中有一禪僧坐關,三年不言不語。王守仁便來到廟中走到和尚身前,說道:這和尚終日口巴巴說什麼,終日眼睜睜看什麼? 僧驚起,開視對語。 王守仁問:家中有親人嗎? 僧答:有母在。 王守仁問:想母親嗎? 僧答:不能不想。 王守仁:愛親乃人之本性,何不歸去? 僧啼泣謝。 明日問之,僧已歸家。 而立之年的王守仁決心要成事揚名,不能虛擲歲月。9. 吞落萬如氣可這些字可以組成那首詩
《過張王行廟》
宋代 陸游
烈士生不遇,棲棲為旅人;英魂死不沒,凜凜為明神。
明神受帝命,廟食福我民,牲酒可足言,壓抑姑少伸。
火旱千里赤,與人下雷雨,降水不反壑,談笑出平土。
善人錫之福,奸偽亦擊汝。
豈若世上人,吞聲氣如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