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相當於現在什麼官級
正一品,相當於現在的正部級,很大的官職,地位很高。
直隸總督,駐地為直隸省城保定,駐所為直隸總督署。
正式官銜為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饟、管理河道兼巡撫事,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總管直隸(今天津,河北大部與河南、山東小部)的軍民政務。而由於直隸省地處京畿要地,雍正二年例授兵部尚書,督察院右都御史。
武英殿大學士,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秩正五品。清沿置,為正一品。從乾隆時期開始,武英殿設宮中修書處,清朝大批圖書在這里編輯,刻版、刊印,稱武英殿本,簡稱殿本。
(1)武英殿擴展閱讀:
直隸總督由來:
順治元年(1644年)直隸地區分別設置順天巡撫、保定巡撫、宣府巡撫、宣大總督、山西總督。巡撫、總督之間無明確的隸屬關系。
之後,清政府又將直隸於北京地區的北直隸改為直隸省,轄區相當於北京、天津兩市,河北省大部分和河南、山東的小部分
順治五年(1648年),直隸、山東、河南設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駐大名(今河北省大名縣),稱為直隸大名府。
順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詔諭:「直隸各省各設總督一員,駐扎省城」。據此,直隸、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福建、浙江、江西、四川、廣東、廣西、雲南、貴州等全國15個省都先後設置了總督,直隸從此有了單獨一省的總督,此任總督為苗澄,駐大名。
清康熙八年(1669年),直隸巡撫移駐保定府,至清朝滅亡(1911年),近二百五十年間保定一直作為直隸省的政治中心。保定直隸總督署,是中國唯一保存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
武英殿大學士:
清朝初期沿襲明制,設四殿二閣,即:保和殿,中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和東閣.但內閣受制於議政王大臣會議,只是轉達表章的機構,大學士並不入閣辦事。
康熙時,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被大部剝奪,決策多由南書房作出。康熙於大臣中簡任若干入值南書房,參與機務。但南書房不是正式機構,也不能行文或指揮其他衙門。
雍正時設「軍機處」,有軍機大臣三人至六人、軍機章京若幹人,成為權力中樞,皇帝的詔令多由軍機處發出。但有清一代,正式詔書等均以內閣名義擬出,臣下正式奏章也遞交內閣,所以內閣仍是清代名義上正式的宰相機構。
大學士的名稱前要改加殿、閣銜,數目為六人。
最初明朝大學士共「四殿」、「兩閣」。四殿者,中極殿大學士(原為華蓋殿),建極殿大學士(原為謹身殿),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
兩閣者,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清朝稱「中和殿大學士」、「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 」、「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
乾隆年間改「中和殿大學士」為「體仁閣大學士」,成為「三殿三閣」。設滿漢大學士各二人,又有協辦大學士滿漢各一人作為替補。
因前有議政王大臣會議,後有軍機處,清內閣實際權力受到限制,成為了是名義上的百僚之長。
② 北京故宮的武英殿位於哪裡作用是什麼
故宮外朝三大殿的西翼武英殿是外朝中的一個偏殿,位於外朝午門以西,與文華殿相對稱,體制相同。不同之處是內金水河從武英殿門前東流,文華殿則從殿後文淵閣前東流。兩殿額名似是文華談文、武英論武,而實際並不如此。
明代初年皇帝曾以武英殿作為齋戒之所,皇後也曾在此接受命婦的朝賀。但更多的時間是在這里從事文化活動。如皇帝經常召集內閣中書銜的官員中能寫善畫者在這里編書繪畫。
③ 清朝的武英殿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清代朝廷改變了明代由司禮監經管刻書的制度,官刻主要由宮中武英殿承擔,在武英殿設置修書處,專掌修書、刻書之職。雖然內府仍有其他機構也刻印書籍,但武英殿刻書則成為清代朝廷官刻書的主要代表。
武英殿於1680年設立,最初為武英殿造辦處,後改名武英殿修書處。據《大清會典》記載:修書處下分設監造處、校對書籍處。監造處專掌監刻書籍,再分設銅字型檔、書作、刷印作。校對書籍處負責書籍付印前、後之文字校正工作。
武英殿承刻書的范圍很廣,內容種類繁多。大致包括清代皇帝的著作、前朝的各類著作,以及方略、紀略,字書、類書、叢書、詩文集等。
④ 故宮武英殿的西北角,有一處圓形穹頂建築,這座建築的作用職能是什麼
在故宮外朝熙和門以西,有一座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的武英殿。在武英殿院內西北平台上有一處建築,風格與周邊的紅牆金瓦、琉璃卷檐截然不同。
位於武英殿的浴德堂,可能是紫禁城裡最特別的建築之一,異域風情的圓形穹頂,瓷磚貼面的牆,還有一個大大的池子,這些奇特的構造到底是做什麼的至今眾說紛紜。
或許它最初的身份是元代所建的土耳其浴室,走進明朝便成為帝王齋戒沐浴的地方,但更多的結論還是傾向於它是清代書局的熏蒸車間。對於浴德堂的真正用途,目前故宮博物院官方也沒有確切的定論。
⑤ 武英殿是干什麼的
原來最初的「武英殿」是皇上論功行賞的場所。
武英殿建於明代永樂年間宮廷建築。位於北京故宮外朝熙和門以西,現為故宮博物院的典籍館和書畫館的所在地。武英殿不單獨售票購買故宮門票即可。現在武英殿的主要用途是故宮藏歷代書畫展。
武英殿,是一組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的宮殿建築,位於北京故宮外朝熙和門以西,現為故宮博物院的典籍館和書畫館的所在地。
主要景點
武英殿位於北京故宮外朝熙和門以西。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闊5間,進深 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須彌座圍以漢白玉石欄,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門。後殿敬思殿與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後殿間以穿廊相連。東西配殿分別是凝道殿、煥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間。院落東北有恆壽齋,西北為浴德堂。武英殿與位於外朝之東的文華殿相對應,即一文一武。
⑥ 故宮里的武英殿和文華殿是干什麼的
文華殿
始建於明初,位於外朝協和門以東,與武英殿東西遙對。因其位於紫禁城東部,並曾一度作為「太子視事之所」,「五行說」東方屬木,色為綠,表示生長,故太子使用的宮殿屋頂覆綠色琉璃瓦。文華殿初為皇帝常御之便殿,明天順、成化兩朝,太子踐祚之前,先攝事於文華殿。後因眾太子大都年幼,不能參與政事,嘉靖十五年(1536年)仍改為皇帝便殿,後為明經筵之所,建築隨之改作黃琉璃瓦頂。嘉靖十七年(1538年),在殿後添建了聖濟殿。明末李自成攻入紫禁城後,文華殿建築大都被毀。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始重建,其時武英殿尚存,因此「一切規橅殆依明制為之」。乾隆年間,在聖濟殿遺址上修建了文淵閣。
文華殿主殿為工字形平面。前殿即文華殿,南向,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明間開6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門,次間、梢間均為檻窗,各開4扇三交六椀菱花槅扇窗。東西山牆各開一方窗。殿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文華門。後殿曰主敬殿,規制與文華殿略似而進深稍淺。前後殿間以穿廊相連。東西配殿分別是本仁殿、集義殿。
明清兩朝,每歲春秋仲月,都要在文華殿舉行經筵之禮。清代以大學士、尚書、左都御史、侍郎等人充當經筵講官,滿漢各8人。每年以滿漢各2人分講「經」、「書」,皇帝本人則撰寫御論,闡發講習「四書五經」的心得,禮畢,賜茶賜座。明清兩朝殿試閱卷也在文華殿進行。
明代設有「文華殿大學士」一職,以輔導太子讀書。清代逐漸演化形成「三殿三閣」的內閣制度,文華殿大學士的職掌變為輔助皇帝管理政務,統轄百官,許可權較明代大為擴展。
武英殿
北京故宮武英殿始建於明初,位於外朝熙和門以西。正殿武英殿南向,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歇山頂。須彌座圍以漢白玉石欄,前出月台,有甬路直通武英門。後殿敬思殿與武英殿形制略似,前後殿間以穿廊相連。東西配殿分別是凝道殿、煥章殿,左右共有廊房63間。院落東北有恆壽齋,西北為浴德堂。
明初帝王齋居、召見大臣皆於武英殿,後移至文華殿。崇禎年間皇後千秋、命婦朝賀儀也在此舉行。明代於武英殿設待詔,擇能畫者居之。
明末農民起義軍領袖李自成於崇禎十七年(1644年)春攻入北京,成立大順政權。但很快就因軍心懈怠,無力抵抗入關的清兵,只在四月二十九日於武英殿草草舉行了即位儀式,翌日便撤離北京。
清兵入關之初,攝政王多爾袞先行抵京,以武英殿作為理事之所。清初武英殿用作皇帝便殿,舉行小型朝賀、賞賜、祭祀等儀典。康熙八年(1669年)因太和殿、乾清宮等處維修,康熙皇帝曾一度移居武英殿。
康熙年間,首開武英殿書局。康熙十九年(1680年)將左右廊房設為修書處,掌管刊印裝潢書籍之事,由親王大臣總理,下設監造、主事、筆帖式、總裁、總纂、纂修、協修等30餘人,由皇帝和翰林院派充。康熙四十年(1701年)以後,武英殿大量刊刻書籍,使用銅版雕刻活字及特製的開化紙印刷,字體秀麗工整,繪圖完善精美,書品甚高。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命將《永樂大典》中摘出的珍本138種排字付印,御賜名《武英殿聚珍版叢書》,世稱「殿本」。道光二十年(1755年)後刊書甚少,僅存其名。武英殿之書凡存而不發者一向貯於敬思殿中。嘉慶十九年(1814年)夏清查存書,將完好者移貯武英殿,殘缺之書變價出售,此後敬思殿實際作為存儲版片之處。
同治八年(1869年)武英殿被火焚,燒毀正殿、後殿、殿門、東配殿、浴德堂等建築共37間,書籍版片焚燒殆盡。同年重建。
⑦ 文華殿大學士和武英殿大學士分別是什麼職責
文華殿大學士用來輔導太子讀書。清代逐漸演化形成「三殿三閣」的內閣制度,文華殿大學士的職掌變為輔助皇帝管理政務,統轄百官,許可權較明代大為擴展。
武英殿大學士,為正一品。從乾隆時期開始,武英殿設宮中修書處,清朝大批圖書在這里編輯,刻版、刊印,稱武英殿本,簡稱殿本。大學士中居首者,號稱首輔,其權最大,有票擬之權。
(7)武英殿擴展閱讀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後,廢丞相,而將大學士擢為朝廷「總顧問」,所以從明朝初期到中期,朝廷內部一度委任大學士(後改為翰林學士)為內閣長官,主要職責是起草詔令,批簽奏章,品階為正五品。
別看翰林學士級別不高,但卻握有實權,他們是朝廷內的實際宰相——學士行使宰相之權。「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永樂大典》的主纂解縉便做過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他入職文淵閣,參與機務,「一時詔令製作,皆出其手」,可以說是權力了得。
⑧ 北京武英殿(書畫館)在哪個位置
武英殿(書畫館)是北京的景點之一,此景點的具體地址是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故宮博物院武英殿內,前往此景點的方式:地鐵:乘1號線至天安門東A口(西北口)下車步行1285米即可到達。
其他信息
參考遊玩時間:1小時。
開放時間:旺季(4月1日-10月31日)8:30-17:00;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8:30-16:30;周一閉館;。
⑨ 武英殿大學士是個什麼官,主要職責是干什麼的
我們現在在看明清電視劇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一個官員稱另外一名官員為某大學士,如比什麼紀曉嵐大學士,那麼大學士究竟是什麼,又有什麼區別呢?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武英殿大學士有哪些代表人物吧,許國,在目前我們還能看到為他做大學士牌匾。納蘭明珠,他就不用我們多做介紹了,許多的清宮劇都有他的存在,是清史上不可磨滅的人物,也是權利中心的風雲人物,曾國藩,大名鼎鼎的的人物,許多人都拜讀過的曾國藩家書的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稱謂那就是英武殿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