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哪裡有任正非文章我的父親母親的讀後感或心得
《我的父親母親》讀後感
《我的父親母親》這本書我買了很久很久了,買的時候誤會了,以為是張藝謀導演,章子怡主演的那個父親母親。追星的心裡。買回後,又因為雜事把它忘了。暑假,偶爾翻到了這本書,才又看了看,誰知一看竟放不下,直到看完。
這是一本散文集,離張藝謀的那個父親母親很遠很遠,追星也無從談起。卷首語很煽情:如果你還不理解父母對你的愛,如果你還不懂得珍惜父母對你的愛,如果你還不知道表達你對父母的愛,拿就讓這些文字給你一次深入心扉的震撼和撞擊吧!看完全書我發現這本書確實如卷首所說:給了我一次深入心扉的震撼和撞擊。
文章的作者是胡適、豐子愷、老舍、史鐵生等名師大家,他們的文字本來就使讀者感慨、唏噓,更何況是用來些他們至愛至親的父母呢!
胡適在《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我母親二十三歲做了寡婦,又是當家的後母。這種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筆一萬分之一二。一個笨字,胡適的筆還笨?滿是兒子對母親那深深、讓人心痛的愛!
這本書里父母親的形象豐滿、細膩、生動。讓人百讀不厭,細細品味。所有的父母親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愛孩子勝過愛自己。我一想:我的父母親不也這樣。可憐天下父母心,是這一本書最好的概括。
劉震的那篇《母親曾經是我最不喜歡的人》十分生動的再現了一個愛孩子卻不會表達的母親,一個愛母親卻十分叛逆的孩子之間的故事。最後那一段也是最讓我感動的:我不知道母親已經在那裡等了多久,我也不知道我是從車上跳下來還是滾下來的,就到了母親的面前。母親看著我,眼角流出了清淚,她笑了,舉起手中的塑料袋對我說:「給,草莓,你們最愛吃的草莓。」這時,我再也支撐不住,一下子摟緊了母親。大師的母親像平常人的母親一樣平凡,平常人的母親像大師的母親一樣偉大,我們所要學的是像大師們那樣有一顆時常感受到母愛的心。
可憐天下父母心,讓我們理解父母的愛,懂得珍惜父母對你的愛,一定要學會表達你對父母的愛,不給自己留下遺憾!
⑵ 任正非寫了幾本書,書名是什麼.
任正非寫了4本書,分別如下:
1、《華為的冬天》——任正非大談華為危機和失敗。
2、《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講述企業的治理之道。
3、《我的父親母親》——任正非回憶自己曾經的艱難生活。
4、《北國之春》——任正非出訪日本後所寫。
(2)我的父親母親任正非擴展閱讀:
任正非人物經歷
1963年,任正非就讀於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已並入重慶大學),還差一年畢業的時候,「文化大革命」開始了。父親被關進了牛棚,因掛念挨批鬥的父親,任正非扒火車回家看望父親。父親囑咐他要不斷學習。
任正非回到重慶後把電子計算機、數字技術、自動控制等專業技術自學完,他還把樊映川的高等數學習題集從頭到尾做了兩遍,接著學習了許多邏輯、哲學。他自學了三門外語,當時已到可以閱讀大學課本的程度。
大學畢業後任正非當兵了,當的是建築兵。任正非當兵的第一個工程就是法國公司的工程。那時法國德布尼斯·斯貝西姆公司向中國出售了一個化纖成套設備,在中國的東北遼陽市。任正非在那裡從這個工程開始一直到建完生產,然後才離開。
1983年,隨國家整建制撤銷基建工程兵,任正非復員轉業至深圳南海石油後勤服務基地。1987年,因工作不順利,任正非轉而集資21000元人民幣創立華為公司。創立初期,華為靠代理香港某公司的程式控制交換機獲得了第一桶金。
1992年任正非孤注一擲投入C&C08交換機的研發。[7]1993年年末,C&C08交換機終於研發成功。其價格比國外同類產品低三分之二,為華為佔領了市場。
1996年3月,為了和南斯拉夫洽談合資項目,任正非率領一個十多人的團隊入住貝爾格萊德的香格里拉。他們訂了一間總統套房,每天房費約2000美元。不過,房間並非任正非獨享,而是大家一起打地鋪休息。[8]
2003年1月23日,思科正式起訴華為及華為美國分公司,理由是後者對公司的產品進行了仿製,侵犯其知識產權。面對思科的打壓,任正非一邊在美國聘請律師應訴,一邊著手結盟思科在美國的死對頭3COM公司。
2003年3月,華為和當時已進入衰退期的3COM公司宣布成立合資公司「華為三康」,3COM公司的CEO專程作證華為沒有侵犯思科的知識產權。最終,雙方達成和解。
2007年初,任正非致信IBM公司CEO彭明盛,希望IBM公司派出財務人員,幫助華為實現財務管理模式的轉型。 2011年12月,任正非在華為內部論壇發布了《一江春水向東流》這篇文章,透露了華為的人人股份制。
任正非透露,設計這個制度受了父母不自私、節儉、忍耐與慈愛的影響。任正非還創立了華為的CEO輪值制度,每人輪值半年。此舉為避免公司成敗系於一人,亦避免一朝天子一朝臣。
2018年3月22日,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發布公告,任正非不再擔任副董事長,變為董事會成員。2019年1月20日,任正非在接受央視《面對面》訪問時表示,主動放棄100名改革開放傑出貢獻對象稱號,稱開會時坐不住兩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