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國什麼時候有自主研製的預警機
1967年開始研製,中國第一架預警機是"空警一號",用圖-4改裝的,加裝了"843"測高雷達,但由於飛行不穩,所以退役了..現在的有:「空警」一2000預警機和運一8「平衡木」預警機。 原來中國空軍本來將以2億5千萬美元的價格獲得l架在A50上安裝了以色列「費爾康」相控陣雷達的預警機。1997年5月,以色列和俄羅斯進一步達成協議,共同將1架IL一76改裝成A一501,並同意簽訂另外3架預警機的合同,合同的總額為10億美元。後來,俄羅斯將1架A一50飛機的機身交付以色列,由以色列飛機公司(IAI)安裝「費爾康」預警系統。就在這時,美國開始向以色列施加壓力,並和以色列就「費爾康」的合同問題不斷發生爭執,因為美國人認為「費爾康」預警系統可與美國的預警系統相媲美。後來柯林頓當局更加強烈地反對這項交易,並敦促以色列取消合同,最終迫於美國的壓力,以色列取消了與中國的合同。中國引進預警機的計劃失敗。
② e3預警機的天線盤為什麼靠後
預警機上背的大圓盤是預警雷達的天線罩,內置預警雷達。早期的預警雷達都是採用機械掃描的方式搜索目標,需要360度不停的旋轉,為了不影響飛機的正常飛行,只能用一個圓形的天線罩把整個雷達罩起來。天線罩從頂部看是圓形,側面截面則為橢圓形,接近機翼的形狀,採用透波材料製造,單獨看很像飛碟。在天線旋轉時,圓盤需要同步旋轉,這樣,天線波束需要穿越的這一部分透波罩體始終是固定的,只需要把這一部分罩體的透波性能做好就可以了,否則,如果圓盤不動,雷達轉動,那麼就需要把所有方向的圓盤罩體透波性能都要做好,這樣工程實現上比較困難。
美國的E-3「望樓」預警機和E-2C「鷹眼」艦載預警機是典型的這種設計,這種預警機的天線罩內一般有兩部背靠背排列布置的雷達,不停的旋轉以實現對全空域的360度無死角掃描。雷達天線被設計為長條形,並讓其在中空的圓盤形整流罩內,以圓心為軸心進行水平周向旋轉,此時,雷達天線的長度基本上等同於圓盤的最大直徑,由此保證了雷達天線的孔徑最大化。
不過,這也是比較老舊的一種設計了。隨著技術的進步,採用電子掃描的相控陣雷達較多的應用在預警機上。相控陣天線波束位置的變化完全依靠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無需旋轉天線,波束指向的切換沒有機械慣性,可以省卻伺服系統,而且可以在計算機的控制下,天線覆蓋空域的掃描速度可變且更快。
例如,瑞典薩博公司的S100B預警機,其機載雷達為「平衡木」構型。「平衡木」天線罩是細長型,兩側分別布置兩塊天線,每一塊相控陣天線覆蓋側面120度空域。平衡木雷達構型的預警機的缺點為,機頭機尾各有60度盲區。但這樣帶來的優點為,一是對飛機氣動阻力很小,二是「平衡木」充分利用頭尾的尺寸可以把雷達的孔徑做到最大化,18噸的飛機就能達到9米的雷達天線長度。而美國E-3預警機,起飛重量高達150噸,圓盤天線罩直徑才只有9.1米。
我國的空警2000預警機在圓盤內以最大等邊三角形關系內置三面部相控陣雷達,在固定不動的情況下就能實現全方位掃描,更為先進。
③ 預警飛機,上面帶平衡木和圓盤,有什麼區別,作用是什麼
預警飛機無非就是飛機背一個大型雷達,飛機就是一個移動雷達站,移動指揮中心。平衡木和圓盤都是雷達的形狀,形狀上有區別,結構上和功能上卻沒有什麼區別,反正飛機要背著個雷達,怎麼方便怎麼背吧。所以載機的機體結構決定了雷達的形狀。
④ 空警-200的技術特點
空警-200平衡木中型預警機安裝的條狀雷達天線,外形類似瑞典研製的「愛立眼」(ERIEYE)預警雷達。該預警雷達是瑞典愛立信集團微波系統公司於20世紀80年代研製成功的主動相控陣雷達,採用平衡木式的雙面側視電子掃描相控陣天線。雷達天線長8.6米,寬600毫米。天線罩長9.75米,寬780毫米,重約900千克。罩內裝192個固態發射/接收(T/R)模塊和大約4000個天線單元。雷達使用S波段工作,對高空目標的最大搜索距離達600千米,能同時跟蹤300個目標。在6000米高度上,它對大型空中目標的有效作用距離為450千米,對雷達反射截面積不足1平方米的低空小型目標的控測距離為300千米。它能夠在一個密集的敵對電子戰環境、大量雷達雜亂回波和低目標高度的條件下,在330公里的距離發現戰斗機大小的目標;具有海洋監測能力,能在320公里距離發現海上目標。雷達具有全面掃描監測同時對感興趣的重要方位進行頻繁扇形掃描的能力,而且一個單獨扇形可能是同時在不同的模式中掃描。雷達綜合性能非常好,具有窄波束、高精度等特點,可同時跟蹤300多個目標 。該機的平板雷達酷似瑞典愛立信公司研製的「愛立眼」機載相控陣雷達,俗稱為「平衡木」。由於平板雷達特有的性能,空警-200探測海上目標的性能將非常突出 。
該機配備有多功能中繼通信線路和自動工作程序,能夠將空中收集到的情報、數據通過無線電通信系統自動傳回己方的地面指揮控制站。從「愛立眼」預警雷達的性能看,空警-200安裝的預警雷達與其十分相似,其探測性能強大。由於運-8的機內空間要比瑞典薩伯-340、薩伯-2000兩種載機大得多,可以安裝更多的操縱平台和機載電子設備,因此,對目標數據的處理能力及對己方戰斗機的指揮控制能力也要比其高很多,總體性能應不低於台灣裝備的美製E-2C。
但是這種預警機仍然只是一種地面控制的機載監視系統,探測到的雷達圖像通過數據鏈傳送到地面防空系統的指揮中心,再進行處理分析。功能如同和總體空中防禦網路整合的一個機載雷達,因此不需要大量機載人員,全體人員僅2-6名 。 空警200平台的運-8是對運-8C的大改型,整個改動量達到80%以上,幾乎相當於重新設計。這種被稱為運-8三類平台的新機主要改進之處包括:機體長度增加到36米,貨艙長度由15.7米增加到16.2米,容積增大;取消機頭處的領航艙,換成不透明雷達罩;取消了尾艙,並對機體進行了修型設計,使機體尾部線條更加流暢;採用機翼整體油箱,載油量從原來的16噸提高到20噸,航程從原來的3000多千米提高到5000千米,留空時間由不足7小時提高到8小時以上;換裝了4台國產渦槳6C發動機,單台功率提高到5100馬力,總功率增加了20%,同時換裝了國產六葉復合材料螺旋槳,顯著提高了在高原、高溫高濕環境下的起降性能和載重量,雜訊也大為下降;水平尾翼的翼梢增加了垂直端板,提高了飛行操縱穩定性;改進了熱空氣和電加溫防冰系統;用先進的電子防滑碳剎車系統替換了慣性防滑鋼剎車系統;換裝了先進的綜合航電系統,實現了玻璃化座艙和飛行技術與系統狀態參數的綜合顯示;在操縱系統採用助力技術,提高了飛機的安全性,減輕了駕駛員操縱負擔,改善了人機工效等 。
「空警」-200預警機採用了運-8運輸機的升級型號——運-9(運-8系列Ⅲ類平台/高新工程第三類載機)的機體 。運-9針對運-8C的缺點,進行全新設計和改進,主要解決兩個重大問題:第一個是發動機,原來的渦槳-6功率只有3000多馬力,影響運-8的高溫、高原性能;第二個是航程,運-8C取消了安-12的機身油箱,少載油近8噸。運-9平台換裝了渦槳-6C,功率提高到5100馬力。機翼增加整體油箱,載油恢復到安-12的水平,還更換了整體航電系統 。 空警-200採用有源矩陣液晶顯示屏的座艙綜合顯示技術,提高整機作戰使用效能和座艙的人機工效性。這種「玻璃座艙」顯示方式在中國飛機的首次應用 。
空警-200的綜合航電系統設計以座艙綜合顯示系統為核心,採用較先進的綜合航電系統,將航電系統進行一體化綜合設計,使各子系統(設備)按功能劃分,最大限度地做到資源共享,就必須對座艙綜合顯示系統方案論證、畫面定義、操作規程提出具體要求,在技術上存在很多不可預見性。陝飛最終實現了以座艙綜合顯示系統為核心,通過座艙綜合顯示系統軟、硬體,將航電、發動機、液壓、操縱、環控、燃油、飛控等系統綜合成一個整體,以實現飛行信息的綜合處理、綜合顯示以及系統工作方式的綜合控制,並在國內首次實現了國產飛機平台與國產某系統的集成應用 。
⑤ 平衡木預警機的盲區
這期的《航空知識》2012第2期正好講的這個 你可以去看下 以下為我的純手打
彌補平衡木的方位盲區的方法
採用端射天線技術通過在平衡木上加裝一個「頂帽」結構來彌補機頭機尾的盲區。「頂帽」結構就是端射天線,它發射的波束朝向機頭和機尾各有30度的范圍。美國最近出口到韓國的波音737aew預警機就是這種設計
其實它還是沒完全解決這問題 這問題還有待於我們去探究啊
⑥ 軍事知識問一個,平衡木和預 警機有什麼區別呀
平衡木也屬於一種預警機,只所以叫平衡木是因為這種預警機機背上的雷達看上去像運動員用的平衡木!而不像其他預警機那樣頂著個大圓盤。
這種布局的優點是:
1:對載機增加的飛行阻力明顯要小,其對飛機的氣動干擾也被降低到很小的幅度范圍內!
2:雷達被裝在機背之上,這一放置方式大大降低了對飛機尺寸的要求,因此它可被設計安裝到小型民航客機和軍用渦輪螺旋槳推進的飛機上,使預警機的整機成本大大減小
但平衡木預警機一般較之普通預警機較小,多採用相控陣雷達,探測范圍和探測視界也相對有限。
除了平衡木預警機,盤式預警機,還有大蘑菇式預警機,就是雷達在機鼻的位置,看上去像個大蘑菇!!
平衡木預警機的代表是瑞典「愛立眼」機載雷達系統,薩伯-340、薩伯-2000
盤式預警機的代表是美國的E2,E3,俄羅斯的A50,我國的KJ2000
大蘑菇式預警機的代表是以色列的「費爾康」!
⑦ 昨天看到「平衡木」預警機和「大鼻子」(應該是運輸機)頻繁低空飛行,怎麼回事
「大鼻子」應該是電子偵測飛機或預警機,因為把雷達整流罩放在了飛機前下部,鼓出來一塊,看起來像鼻子!具體什麼任務,我不知道,即便是知道,也不好說,因為軍事任務大多是保密的,請見諒!
⑧ 預警機「平衡木」和「大圓盤」哪個更先進一些
平衡木大多採用的是平板裂縫天線,由於這個天線結構特點,只能在前後兩個半區構成陣列相控陣天線,前半區有 120度的輻射角,後半區也有120度的輻射角,這中間有120度輻射盲區,再有平板裂縫天線的增益沒有八木天線大,這樣就決定了平衡木的戰略應用不比大盤子,它比大盤子有小一點的指揮覆蓋面,就是天線的實際控制面小,這樣就決定了平衡木只適用於小集群作戰。
大盤子預警機最早應用於美國的海軍,其典型的代表就是E-2系列,就連美國新近推出的E-2D預警機也採用這種大盤子的結構,只不過是原來的大盤子不轉了,改為相控陣了,但是大盤子的主體結構沒有變,就是其預警探測的天線結構形式仍是採用八木天線的結構形式,它將八木天線整合成三個陣列,構成一個圓形,各負責120度輻射角,形成360度的全面積覆蓋,所以這一點看來,大盤子沒有覆蓋盲區與戰略死角的。還有就是八木天線是米波天線,增益大,輻射功率強,有很大且很廣的指揮控制面。這就決定了大盤子指揮的戰機數量就會相應的多,它適合的是大集群作戰。
中國的預警機中,大盤子集成於伊爾76平台,能安排的指揮座席當然就多,這也是適合大集群作戰的原因。而平衡木集成在運八的平台,能安排的指揮座席就相對的少一些,這也是中國的平衡木適合指揮小集群作戰的原因。
總之,大盤子與平衡木由於其天線結構形式不同,相應的戰略應用自然也就不同,大盤子適合大集群作戰,平衡木則適合小集群作戰。
⑨ 空警2000,空警200,什麼運八平衡木什麼的預警機到底服役了沒有,什麼時候服役的,有沒有得到官方的承認啊
空警2000
空警2000據稱是我軍最新型的預警機,與A50I關系密切。由於以色列在美國壓力下未能向我國出售「費爾康」預警雷達系統,該機已改為使用我國自行研製的預警/指揮系統。注意雷達罩上極為特別的三角形標志。據外國新聞媒體報道稱,1999年以色列在美國強大壓力下雖停止向中國出售預警機,中國更於2002年主動中斷從俄羅斯購買入價格和性能都不符要求的A50預警機,轉而全力發展更先進的大型預警機。作為空軍天字第一號的國家頭號軍事重點工程之一,它的重要性和被寄予的厚望,從被命名為「一號工程」中可見一斑,其技術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據悉,「空警-2000」的雷達天線並不像美俄預警機一樣是旋轉的,相反它是固定不動的。這印證了「空警-2000」採用的,是比美俄領先一代的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由於它只需以電子掃描進行俯仰和方位探測,所以不需要再採用落後的機械掃描轉天線。
另外空警-2000已經於2008年正式服役,汶川地震時在災區進行測繪任務的就是無錫碩放基地起飛的空警-2000。
運八平衡木
運八平衡木預警機是以「運—8」最新改進型為載機平台,機身頂部安裝1具約為機身1/3長度的「平衡木」式相控陣預警雷達。為配合預警機的需要,運—8改進型採取了換裝發動機、機翼改整體油箱、新型環控系統、新型液壓系統等措施。新改型被稱為「運—8飛機改進改型史上改動量最大、難度最大的一項研製任務」。運-8運輸機改裝的中型預警機安裝的條狀雷達天線使人聯想到了瑞典研製的「愛立眼」預警雷達。從「愛立眼」預警雷達的性能看,運-8預警機所安裝的預警雷達與其十分相似,其探測性能應是非常強大的。由於運-8的機內空間要比瑞典薩伯-340、薩伯-2000兩種載機大得多,可以安裝更多的操縱平台和機載電子設備,因此,對目標數據的處理能力及對己方戰斗機的指揮控制能力也要比其高很多,總體性能應不低於台灣裝備的美製E-2C。運八平衡木預警機已經於2007年發展出多種改性,2008年其中的一種改型運八AEW-1正式服役。
空警200
運八大圓盤預警機也就是空警200從外表來分析其所搭載的雷達應該是具有旋轉功能的脈沖多普勒雷達,這是一種在世界各國空軍中得到廣泛使用並經過實戰考驗的預警雷達系統,它具有探測能力強、滯空時間長等優點。就探測距離而言,這類預警機可以探測300公里左右的低空中小型目標,對於高空大型目標的探測距離可達600公里左右;就探測數量而言,可以同時追蹤數百個空中目標。由於採用脈沖多普勒體制,這些機載雷達具有很強的地面雜波抑制能力,能在很強的雜波干擾中發現低空與超低空移動目標。二是具有全方位、全空域和全地形覆蓋能力以及下視無盲區,對低空飛機和巡航導彈具有很強的探測能力。三是用預警機擔任空中預警任務時不易受到反輻射導彈的攻擊。這種預警機可在對方武器的防區外執行任務,機動性很強,而且它配備的雷達工作的頻段很低,這些都增加了反輻射導彈的攻擊難度。空警200預警機的研製是基於巴基斯坦的需要,另外我國空軍也將采購5-10架與空警2000以及運八平衡木進行高低搭配的使用。
⑩ 預警機背後的大圓盤的作用是什麼
預警機,一種在現代空軍中非常重要的機種,預警機沒有華麗的武器系統,機身承載的是大型雷達警戒系統,可以及時發現雷達監測范圍之內的目標,或為友機提供引導。
於是乎,設計師在天線外加裝了一個圓盤形狀的雷達罩,使得天線變成了流線型,有效地減小了空氣阻力對天線的影響,這個設計一直到今天仍被沿用。
圖為俄羅斯A-50預警機的雷達罩,當預警機開始工作時,雷達罩會自動進行旋轉,偵測不同方向的目標,A-60預警機的監測范圍最遠可達650公里,最多同時追蹤300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