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票資訊 » 美國政治制度
擴展閱讀
國開銀行股票代碼 2025-05-19 20:41:01
本科生留學美國 2025-05-19 20:25:28

美國政治制度

發布時間: 2021-05-29 20:47:52

A. 美國政治體系(詳細)

美國是聯邦制國家,政權組織形式為總統制,實行三權分立與制衡相結合的政治制度和兩黨制的政黨制度。
美國的國家組織是依據三權分立與聯邦制度這兩大政治思想而制定,當初在起草憲法時因恐權力過分集中於個人或某一部門將危害人民的自由,因而將立法、司法、行政三種權力分別獨立,互相制衡,以避免政府濫權,根據憲法:立法機關是參議院與眾議院並設的二院制議會;司法機關以聯邦最高法院為首下設11個控訴法院,95個地方法院及4個特別法庭;據1959年3月統計,美國聯邦法和州立法共1,156,644條。行政機關是以由人民直接選舉的總統為最高行政首長,並以副總統輔之,下設幾個行政部門。政府的權力有聯邦政府、州政府之分,憲法起草人根據政府必須接近百姓才不致剝奪人民自由的原則,將有關各州自治權保留給州政府,各州政府本身擁有立法、司法、行政諸許可權,聯邦政府的權力系以一州政府無法單獨行使者為限,如課稅、財政、國防、外交、貨幣銀行、出入境管理、對外貿易、國民福利和郵政,以及科學藝術的發展援助等。
美國政府是由12個部門及根據法律設立之60餘獨立機關組成。
美國總統
美國總統是國家的元首,政府最高行政首長,陸海空等各軍種之最高司令官, 總統的任期是4年, 期間除了受到議會之彈劾, 不會因受反對勢力而去職。 期滿後可以連任一期。
依據美利堅合眾國憲法第二條第一款,總統須年滿35歲,居住美國14年以上,也一定要是「自然出生的美國公民」(通常被解釋為是出生時為合眾國公民)或者是在憲法通過時為美國公民。美國官職中唯正副總統兩職具「出生時為合眾國公民」的任職要件。
●美國副總統
美國副總統是總統的第一繼任人選,兼任美國參議院議長。
美國聯邦
總統和副總統領導的行政分支設有15個部和多個專門機構,它們構成日常所說的「政府部門」。這些部門負責貫徹執行法律,提供各種政府服務。美國聯邦行政部門,是美國聯邦行政機關內最古老成立的主要團體。美國國務院、戰爭部、美國財政部均於1789年內各相差幾星期內成立。每一位聯邦政府行政部門首長,均是受政治任命的美國內閣部長;從1792年起,聯邦法例規定內閣部長制定為美國總統繼任順序合要求的成員之一。

B. 美國政治制度的介紹

總統由普選產生,擁有行政權,
但是他要任命內閣必須要議院批准。

議院可以立法,但是必須要總統簽字方能生效。
總統可以否決議案,但是議院可以強行以3/4票數通過。

議院可以強行通過法律,但是最高法院可以判定一個法律是否違憲。
最高法院可以判定一條法律是否違憲,但其本身並無執法權。需要行政分支去執法。

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提名產生,而且要議院批准。
而且並不是每個總統都有機會提名大法官,因為大法官任職終身制。
如果在任期間這些大法官一個都不死,總統也沒辦法。

大州無法佔著人多勢眾欺負小州,因為參議院每州2票。
小州也不能聯合起來要挾大州,因為眾議院按人口分配。
要通過一個法律,必須兩院一起通過。

總統無法指揮州長,他們沒有隸屬關系。
州長只對自己州的選民負責,不必請示總統。
州長不但無法指揮市長,而且連州審計長(州政府首席財務官,負責調查州政府開支)也指揮不了,因為市長、審計長都是民選的官,他們無隸屬關系。
美國還有很多的市長沒有決策權,他們更象公司企業的職業經理人,由市議會僱傭,負責公共事務的執行。

總統是三軍統帥,但是宣戰權在議院。
所以沒有議院批准,總統也是個光桿司令。

所有這些復雜體系的運轉靠憲法及其他法律來維系運行。

C. 美國政治制度有什麼特點

三權分立制度
總統制

美國是建立在歐洲技術革命基礎上的一個國家,沒有經歷過最原始的歷史變革積累,它是世界經濟飛速發展400年的最好見證.
說美國是一個世界性的國家再恰當不過,在美國各種各樣的人都會有,各個民族的人都有,各種政治論點在這兒都能得到尊重.
"三權分立"雖然誕生在歐洲,卻在美國最早實現,可以說美國這樣一種政體是真正意義上人類社會進步到一定階段所產生出來的,是人類進步的結晶.
而長期的遠離歐亞大陸,帶給美國的是一種別的任何國家所享有不到的領土和政治安全,所以,美國人將三權分立制度視為人類無上的政治制度是有他特定的局限性的,同時,美國人在全世界推行這樣一種制度,其實也反映了人類對和平進步的願望以及這樣一種狀況背後美國與別國的截然不同--美國是一個沒有經歷過如別國一樣的歷史積累和飽受磨難的過程的國家,就像是一個小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勇敢的挑戰未來(當然我們要稱贊這種勇氣)卻沒有老人對其進行精神教育.
美國的歷史就是總統選舉的歷史,美國的每一段社會都會有某一位美國總統為其烙下深深的印記.
可以說就我們所能了解到的就是這樣了,真實的情況只有去到美國之後才能真正了解.望採納。

D. 美國的政治制度有什麼特點

特點有四點,如下:兩黨輪流掌權,兩黨輪流掌權,利益集團,人民主權。

1、兩黨輪流掌權。

在美國,雖然其他小黨派無法撼動兩大政黨的地位。兩大政黨的「蹺蹺板游戲」已成為美國政治體制的特點之一。

2、三權分立。

美國實行分權制衡原則。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分別由國會、總統和法院控制。三個部門在行使權力時,相互制約,實現權力制衡。為了進入沒有封建社會的資本主義制度,美國不同於英國和法國。

3、利益集團。

美國利益集團的目的是通過對政策制定者施加壓力來影響公共政策的制定,最大化利益集團的利益。利益集團參與政治是美國政治的一個重要特徵。

利益集團作為美國政治進程中的一支基本力量,在美國政治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主要體現在其對美國政治進程的全面滲透和對政府決策過程的廣泛參與。

4、人民主權。

美國憲法和法律條文規定,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最終屬於人民;政府的權力不是絕對的,而是受憲法和法律限制的。

(4)美國政治制度擴展閱讀:

美國的政治制度的思想取向:

1、美國兩大政黨分別代表兩種差別極大的政治哲學:民主黨——自由主義;共和黨——保守主義。一般說來,美國當代的自由主義理論推崇革新、容忍與社會平等,主張觀念、制度和法律應隨社會環境之改變而變遷;而保守主義思想則強調文化延續性,注重傳統價值、社會穩定與宗教之作用。

2、在具體政治領域,保守主義與自由主義的最大分歧莫過於「大政府」與「小政府」之爭。保守主義理論從維護個人自由這個基點出發,堅信政府權力之擴大即意味著個人自由之縮小。這種理論認為,政府對經濟的干預和對社會問題的涉入必定會危及美國文明的根基——個人自由。

3、更有甚者,保守主義理論還認為聯邦政府的社會福利、高開支、高稅收、及保護少數民族權益等政策均不同程度的造成或深化了美國的社會經濟問題,如生產率下降,通貨膨脹,中上階級收入減少,商企界投資熱情不高,懶人依賴政府救濟等等。

E. 美國政治體制是什麼

聯邦制
政治體制名稱
共和國指國家代表機關和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現今世界上有129個共和國,像法蘭西共和國等。 王國指以國王為國家元首的君主立憲制國家。現今全球共有16個王國。 公國是君主立憲制的一種形式。如安道爾公國等。 大公國君主稱號為「大公」,由大公掌握國家權力的國家,如盧森堡大公國等。 聯邦由若干成員組成的統一國家,如瑞士聯邦等。有的國家稱之為「聯盟」,如葛摩聯盟。 合眾國是聯邦制的一種形式。像美利堅合眾國、墨西哥合眾國等。 群眾國禁止一切政黨活動、沒有政黨的國家。如大利比亞阿拉伯人民社會主義群眾國。 酋長國以部落酋長為國家元首的國家。像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 教皇國以教皇為國家元首的國家。如梵蒂岡,世界上也只有這么一個國家如此。 蘇丹國一切執行權歸蘇丹的國家。如阿曼蘇丹國等。 人民共和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寮國的政治體制

F. 美國是什麼政治體制

美國是聯邦制國家,政權組織形式為總統制,實行三權分立與制衡相結合的政治制度和兩黨制的政黨制度.
政權組織形式
採用總統制,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實行分權與制衡的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分別由國會、總統、法院掌管,三個部門行使權力時,彼此互相牽制,以達到權力平衡.國會有立法權,總統對國會通過的法案有權否決,國會又有權在一定條件下推翻總統的否決;總統有權任命高級官員,但須經國會認可,國會有權依法彈勁總統和高級文官;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任命並經國會認可,最高法院又可對國會通過的法律以違憲為由宣布無效.
國家結構形式
1776-1787年的美國為邦聯制國家.1787年制定的《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改國家結構形式為聯邦制,在建立統一的聯邦政權的基礎上,各州仍保有相當廣泛的自主權.聯邦設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但有統一的法和法律,是國際交往的主體;各州有自己的憲法、法律和政府機構;若各州的憲法和法律與聯邦憲法和法律發生沖突,聯邦憲法和法律優於州的憲法和法律.美國憲法列舉了聯邦政府享有的權力,如征稅,舉債,鑄幣,維持軍隊,主持外交,管理州際和國際貿易等.不經憲法列舉的其他權力,除非憲法明文禁止各州行使者外,一概為州政府保留.州的權力主要是處理本州范圍內的事務,如以地方名義征稅,管理州內工商業和勞工,組織警衛力量和維持治安,等等.聯邦中央和地方的具體許可權,200年來不斷有所變化.
選舉制度
美國總統選舉實行間接選舉制.首先由各州選民投票選出本州選舉人(人數與本州國會議員人數相等),再由各州選舉人同時在各州首府投票選舉正、副總統.議員選舉實行直接選舉制.眾議員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參議員最初由各州議會選舉,1913年生效的第17條憲法修正案規定,參議員也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州長、議員和某些州的法官、重要行政官員都由選民選舉產生.各級選舉一般都由兩黨包辦.為了保證兩黨的統治地位,一般實行單名選區制和多數代表制.
政黨制度
採用兩黨制.美國憲法雖然沒有規定政黨地位,但政黨是美國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影響滲透於其他各種政治制度.兩黨制在美國成立聯邦初期就已萌芽,到南北戰爭後,兩黨制正式形成.壟斷資產階級通過兩大政黨控制整個國家政治機構,操縱全國政治生活.兩黨的主要職能是操縱和包辦選舉,特別是總統
選舉.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長期輪流執政.美國政黨除兩大黨外,還有其他一些政黨,但它們都無法影響兩大黨輪流執政的地位.
公民權利制度
美國憲法和法律條文規定,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最終屬於人民;政府的權力不是絕對的,而是受憲法和法律限制的.聯邦憲法和法律一方面規定公民享有人身保護、言論、出版、集會、宗教信仰自由,私有財產權和選舉權等權利;另一方面規定,國會不得制定剝奪公民的言論、出版、和平集會和請願等自由的法律,公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財產不受非法的搜查或扣押,非依法定正當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此外,各州憲法和法律對公民的權利也有規定.實際上公民的權利受制於個人擁有的財產,享有充分自由權利的只能是資產階級.

G. 美國政治制度的實質是什麼

美國政治實質是金融僭主世襲體制

馬克思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美國政府屬於美國的上層建築,那麼,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就是美國的經濟基礎。因此,美聯儲才是美國政府的真正老闆!因為美聯儲不屬於美國政府,而美元的發行權在美聯儲的手中,美國其實是金融封建制度,美國總統只是一些大老闆手下的總經理。這樣我們就能知道為什麼美國頻繁更換總統依然超級穩定的原因所在,因為美國有高於美國政府的某種存在。

美國政府其實就是其幕後金融寡頭,猶太財團的代言人。從2016年的美國大選就可以看懂美國所謂的民主,《今日美國》2015年4月10日預測「大量金錢對美國政治的操縱將在2016年的總統大選中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因為美國政治體系已經扭曲成為一種基於龐大資金支持的「寡頭政治」體系,該體系「將有能力但卻缺乏經濟後盾的參選者拒之門外」;8月4日,民主黨提名人希拉里·柯林頓指責共和黨候選人「系統和故意地」阻止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投票,以達到其競選獲勝的目的。2016年4月2日,上千美國民眾舉行了「民主之春」的抗議活動,來自33個州的抗議者隊伍從象徵美國1776年獨立的費城獨立鍾出發,步行200多公里達到華盛頓,11日聚集在國會大廈前靜坐,要求國會立即採取行動,「結束政治中的金錢腐敗,保證自由公正的選舉」。400多名抗議者因「非法示威、集會、妨礙司法」被逮捕。13日,國會山警方再次逮捕了85人。該運動的組織者凱·紐柯克表示:「我們發動這場運動的目的,就是為了贏回一個能夠代表所有人的政府,而非只是為億萬富翁服務的政府,也非只為那1%服務的政府。」

巨額捐助者通過金錢控制美國大選,成為美國大選的最大受益者。據統計,91%的美國國會選舉都是由獲得最多資金支持的候選人贏得,其結果便是美國的政策反映政客及其資金提供者的利益,卻對廣大國民造成損害。普林斯頓大學對1779份政策資料的分析得出結論:經濟領域的精英以及代表了經濟利益的團體對美國政府的決策有著實質性影響,而普通大眾及代表大部分人利益的團體沒有或者僅有很小的影響力。據美國財經博客網披露,2007年至2012年期間,在政治方面最為活躍的200家企業共耗費58億美元用於聯邦游說和競選捐款,而這些公司卻從聯邦政府的生意和支持中得到了4.4萬億美元的回報,佔美國個人納稅者向聯邦政府所繳6.5萬億美元稅款的2/3。這意味著,企業為影響美國政治花費的每一美元可以獲取760美元的回報。希拉里·柯林頓與其名下的柯林頓基金會有著千絲萬縷聯系,而該基金會動輒接受大筆外來資金,有些捐助甚至超過1000萬美元。

2010年1月,美國最高法院以5票對4票,否決了對美國公司政治捐款的限制。此後美國公司的政治捐款沒有了上限,這意味著權錢交易已經徹底市場化、自由化了。美國最高法院的決定讓資本財團可以更加肆無忌憚地用巨額資金操縱政府。

美國的政治制度是以反民主為核心理念的非人民的共和制

美國聯邦政府的設計與形成自始至終同民主毫無關系,是制憲會議的55個成員為了自己的錢,還有他們背後的兩大集團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爭斗、妥協的產物。恰恰相反,設計美國政治制度的指導思想是反對、防止民主幹政,杜絕民主政權。美國政治制度的一切大框架與小細節都是天才般的規劃:美國人民的絕大多數永遠沒有可能主導美國政治。美國政府成功運行的歷史則是他們的天才本領最好的證明。美國的政治制度是以反民主為核心理念的非人民的共和制。被西方思想界吹捧為神聖的、靠神的意志產生的美國憲法實際上是違反當時有選舉權的大多數美國人的意願,靠行賄等骯臟手段才通過的。聯邦政府成立的最大的推力是北方精英們要找一個苦主還債:成立一個聯邦政府後,他們手上的巨額債券才可能兌現。

正如著名和平學者約翰·加爾通所說:「世上有兩個美國,一個帝國,一個共和國。」作為帝國的美國必將變得越來越僵化,而作為共和國的美國則面臨著嚴肅的制度改革命題。美國所謂的「兩黨制」其實就是「一黨制」,而不管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上台,最終都是金融財閥的馬仔。而更加可笑的是,美國所謂的言論自由媒體,智庫這類為什麼不怕美國政府,因為這些媒體智庫都是大財閥的工具,它們只是金融寡頭猶太財團的宣傳工具。其實美國在二戰之後就從來沒有放鬆對意識形態的控制。美國人是非常注重輿論的宣傳和導向的,這不是人們理解的自信不自信的問題,而是因為管控意識形態是管理國家的一個重要內容。放任自流是不負責任的標志而不是先進性,因為大眾的很多人是缺少判斷力的,是隨著輿論導向走的。美國的時代華納、默多克等六家大財團能控制90%的美國媒體。在2016年美國的大選中,大家應該看的很清楚:西方輿論無自由,無職業道德,根本不公正。在大選中川普反復地說:輿論界的人是全世界最腐敗、最不誠實的人。

為了保護少數人的財產,自然也就是保護少數人的政治特權,這兩者是不可分的。美國的國父們都形成了共識:他們願意在美國建立皇帝制度,華盛頓為第一位終生皇帝。如果只有這樣才能保護少數人的財產,華盛頓是贊成這種制度。在籌建聯邦政府的同時,美國的精英認真地討論,也認真地准備實行封建皇帝制度,軍人獨裁製度(如辛辛那提社)。他們的底線是不搞最受詛咒的、他們誓死反對的民主制度就行。對他們來說10%的絕對少數人能否有效地控制90%的絕對大多數人是美國憲法成敗的最最最重要的指標(《聯邦黨人文集》)。華盛頓等人是極力反對法國大革命,積極支持、參加法國王室復辟。他們積極到什麼程度,美國第三任總統傑弗森公開指責他們是共和制的敵人。由此可見,他們所謂的民主態度。

所謂的美國是個法治國家,卻不知道這恰恰是美國社會最大的毒瘤。金主們尤其是猶太人為了能夠控制美國,設置了一個所謂的「法治」系統,以法治的名義設置了一個極高的門檻,將普通民眾圈住和鎮壓住了。猶太人控制了律師行業,挑起糾紛,極大地增大了美國社會的運營成本,這招數固然使得美國成為富人的天堂,但是最終卻會讓美國社會窒息或是分崩離析。

金融寡頭控制下的美國政府最突出的特徵就是其強烈的霸權主義色彩。

霸權主義在國際關系史上早就存在,它是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產物,它是以強凌弱,追求財富與權力的強權政治為基礎的,到了當代逐漸發展成為國際沖突和戰爭的主要根源。

美國霸權主義思想的形成可以追溯至美利堅民族的種族優越感及其天賦使命觀,這不僅是美國人的精神動力,也是其領導世界的內在源泉。美國是一個由移民組成的國家,最初是由那些在歐洲舊大陸遭受迫害的清教徒締造的。北美大陸土地遼闊,便於活動,又有其獨立的氣氛和崇尚樂觀進取的精神,這在這些清教徒看來就像是上帝隱藏起來的希望之鄉。他們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北美大地是「新的耶路撒冷」。隨著歐洲啟蒙思想的傳播及資本主義的拓展,在北美大陸孕育出了美利堅合眾國這一洋溢著自由與民主的政治「碩果。

縱觀當今中東亂局,就是財團控制下的美國政府對石油資源瘋狂掠奪的結果。憑借強大的軍事政治地位獨霸全球。朝鮮戰爭(1950年)、越南戰爭(1961年)、科索沃戰爭(1999年)、阿富汗戰爭(2001年)、伊拉克戰爭(2003年)、利比亞戰爭(2011年)。近六十年的戰爭史向我們揭示了美國的野心。美國憑借其強大的軍事實力對世界頻頻出手,不誇張的說,哪裡有戰爭,哪裡有美國。某種程度上,美國不僅是最重要的主角,而且是導演,在中東甚至是全球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政治上在各種全球會議上推行本國的政治強權思想,拉幫結伙,對第三世界國家以及不甘任其擺布的國家加以政治和經濟上的雙重製裁。美國的種種政治及軍事活動已經嚴重干擾了世界秩序。

總之,現在種種的跡象表明,美國這種只為少數人服務的政治制度已經開始漸漸走向衰敗!


資料來源

人民網: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6/0418/c1002-28282369.html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n/2015/0708/c191095-27273179.html

紅歌會網:http://www.szhgh.com/Article/wsds/history/201701/128733.html

任志剛:美國政治制度的現狀及其未來預測。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1007/11/27460138_503787859.shtml

H. 美國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內容包括

美國的政治制度包括以下基本的內容:
美國是聯邦制國家,政權組織形式為總統制,實行三權分立與制衡相結合的政治制度和兩黨制的政黨制度。

政權組織形式:
採用總統制,總統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實行分權與制衡的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種權力分別由國會、總統、法院掌管,三個部門行使權力時,彼此互相牽制,以達到權力平衡;國會有立法權,總統對國會通過的法案有權否決,國會又有權在一定條件下推翻總統的否決;總統有權任命高級1,但須經國會認可,國會有權依法彈勁總統和高級文官;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任命並經國會認可,最高法院又可對國會通過的法律以違憲為由宣布無效。
國家結構形式:
1776-1787年的美國為邦聯制國家,1787年制定的《美利堅合眾國憲法》改國家結構形式為聯邦制,在建立統一的聯邦政權的基礎上,各州仍保有相當廣泛的自主權;聯邦設有最高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機關,但有統一的法和法律,是國際交往的主體;各州有自己的憲法、法律和政府機構;若各州的憲法和法律與聯邦憲法和法律發生沖突,聯邦憲法和法律優於州的憲法和法律。美國憲法列舉了0享有的權力,如征稅,舉債,鑄幣,維持軍隊,主持外交,管理州際和國際貿易等;不經憲法列舉的其他權力,除非憲法明文禁止各州行使者外,一概為州政府保留;州的權力主要是處理本州范圍內的事務,如以地方名義征稅,管理州內工商業和勞工,組織警衛力量和維持治安,等等;聯邦中央和地方的具體許可權,200年來不斷有所變化。
選舉制度:
美國總統選舉實行間接選舉制,首先由各州選民投票選出本州選舉人(人數與本州國會議員人數相等),再由各州選舉人同時在各州首府投票選舉正、副總統;議員選舉實行直接選舉制;眾議員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參議員最初由各州議會選舉,1913年生效的第17條憲法修正案規定,參議員也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州長、議員和某些州的法官、重要行政1都由選民選舉產生;各級選舉一般都由兩黨包辦,為了保證兩黨的統治地位,一般實行單名選區制和多數代表制。
政黨制度:
採用兩黨制,美國憲法雖然沒有規定政黨地位,但政黨是美國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影響滲透於其他各種政治制度,兩黨制在美國成立聯邦初期就已萌芽,到南北戰爭後,兩黨制正式形成;壟斷資產階級通過兩大政黨控制整個國家政治機構,操縱全國政治生活;兩黨的主要職能是操縱和包辦選舉,特別是總統選舉,民主黨和共和黨兩黨長期輪流執政;美國政黨除兩大黨外,還有其他一些政黨,但它們都無法影響兩大黨輪流執政的地位。
公民權利制度:
美國憲法和法律條文規定,政府的權力來自人民,最終屬於人民;政府的權力不是絕對的,而是受憲法和法律限制的,聯邦憲法和法律一方面規定公民享有人身保護、言論、出版、宗教信仰自由,私有財產權和選舉權等權利;另一方面規定,國會不得制定剝奪公民的言論、出版、和平1和1等自由的法律,公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財產不受非法的搜查或扣押,非依法定正當程序,不得剝奪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財產;此外,各州憲法和法律對公民的權利也有規定,實際上公民的權利受制於個人擁有的財產,享有充分自由權利的只能是資產階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