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3月10日開工!再度推遲復工的湖北汽車請挺住!
2月20日下午,湖北地區發布消息稱,湖北省內各類企業復工的時間至少不能早於3月10日24時。也就是說,湖北地區汽車整車與零部件廠商的復工時間再次延遲19天。
此事於1月9日爆出,1月10日東風股份對此事做了回應,絲毫不提對手令人不齒的行徑,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介紹了該公司抗擊疫情相關工作,表示作為身在疫情災區的主機廠,即使在艱難時刻,也一定頑強不息,履行對經銷商、供應商、客戶的責任和承諾。
在抗擊疫情全國一盤棋的當下,企業之間是否應該放下平時競爭所帶來的隔閡甚至仇視,彼此同舟共濟,團結起來共同面對疫情呢?
在此,筆者呼籲在大是大非面前,行業從業者要明辨是非,追求良性競爭。那些「趁火打劫」者,在湖北企業最需要理解支援的時候,請你們擺正自己的位置,只靠歪門邪道斂財註定難以長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山東對經過湖北的本省車勸返嗎
這是肯定的。到達山東境內會勸返回的,絕對不會讓你下來的。
⑶ 復工保障戰「疫」前線 乘龍汽車馳援湖北再出發
新冠肺炎感染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各地拉開了抗擊疫情的阻擊戰。生活物資、醫療設備、最好的醫務團隊等紛紛馳援湖北,這些向疫區運送物資的「逆行者」的背後,是無數生產企業的緊急行動,大家共同築起了抗「疫」的堅實壁壘。作為一個有責任的車企,乘龍汽車也在與時間賽跑,加班加點生產各類防疫車輛和支援物資運輸車輛。
無論是克服困難為保障防疫車按時投入湖北、在生產一線夜以繼日付出的的乘龍汽車人,還是捐款捐物、為保障疫區生產生活、馳援疫區的乘龍汽卡友,都彰顯了乘龍汽車人的熱血和使命擔當,他們也是千千萬萬、各個崗位上為疫情做出貢獻的「逆行者」的縮影。相信,這場抗「疫」戰必將很快迎來勝利的曙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武漢正式解封!湖北公路運輸重啟進度如何
數據顯示,公路運輸貨運量約占湖北省貨運量的78%,是大部分物流企業賴以發展的渠道。4月8日零時,武漢正式解除了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這意味著湖北復工復產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解封」第一天車流量大增
貨暢其流,是生產恢復正常的前提。據湖北省交通運輸廳相關人士介紹,隨著環鄂通道的打通和健康碼的省際互認,湖北省公路跨省運輸正在加速恢復暢通。
4月8日上午,運輸人張清華載著一批貨物從武漢出發前往廣東。張清華3月中旬就已經復工了,在武漢「解封」之前,他每次進入高速公路都需要經過重重檢查,但這一次十分順暢。
「解封」第一天,武漢路上的車就明顯多了起來。「前段時間幾乎沒有堵過車,今天好幾個路段都有短暫擁堵。」張清華說道。
據他介紹,湖北襄陽、恩施、宜昌等早已「解封」的城市近期貨運需求特別旺盛,貨車流量大增。「這幾個地方的貨都卸不過來了,有的人在當地等了一兩天才卸完貨。」張清華說道。
可以預料,武漢在完全「解封」之後,也必然會迎來一個貨運高峰期。
對外武漢解封對內管控力度不松
雖然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已經解除,但武漢還沒有完全「解封」,內部管控仍舊嚴格。?運輸人劉迎向運輸人網記者介紹了武漢內部的情況,他說:「對外武漢解封,對內管控力度不松,非必要、不出門,這是政府給普通老百姓的指引。」
壹米滴答湖北分公司負責人羅寬也有著同樣的感受。他表示,從3月底開始,外省高速公路卡點基本撤除,道路很暢通。目前,公司先將發往外省的貨物運到壹米滴答廣州、福州、杭州、合肥等基地,再用當地車輛分撥運輸、確保暢通無阻。
據武漢市物流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武漢市擁有運輸車輛的物流企業超過4000家,其中規模以上物流企業(年營收超過1000萬元)近千家。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武漢市規上物流企業復工率已超過七成。
伴隨著跨省運輸逐漸重啟,當地物流企業的復工率將繼續回升,好久不見的武漢終於迎來了春暖花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⑸ 疫情沖擊汽車行業,多家車企延遲復工,一季度減產幅度或超三成
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發酵,多地宣布延長春節假期,並嚴格規定了企業復工最早時間,導致國內多家車企將會延遲復工。
不僅如此,自疫情爆發以來,多家車企紛紛將2020年的產量目標削減了約15%。可以說,疫情對於還未走出寒冬的中國車市來說,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⑹ 湖北復工大巴停運怎麼辦
湖北復工大巴停運可以等待火車和民航開通,因為特殊時期可能會在延長一段時間。
新增確診病例歸零,湖北人的生活重啟卻沒有那麼容易。隨著近期湖北多個城市宣布解封,許多湖北人准備回到原工作城市,然而對他們中的部分人而言,這條復工路卻成了「囧途」。
為了解決湖北人民的復工需求,官方組織了包括天門市,大冶市等多個城市在內點對點的包車,大巴上也是有著包括隔離簾,兩座一人,健康碼等多種措施,從這樣的措施來看,湖北官方也的確是煞費苦心,像是對整個社會在說「看,我們湖北的兒郎是正常人」,但大巴到了上海,就被「啪啪的」打臉。
說好的是點對點的大巴,可到了上海,就被勸返,一車人復工的希望就卡頓在了上海的邊緣,多像那些年一直拚命融入大城市年輕人,看著高樓大廈,那麼近又那麼遠,這疫情後遺症,在上海表現得淋漓盡致,即便是點對點的大巴,即便車上都已經有了各種排查措施確定人員健康,即便這大巴上承載的都是復工、養家、夢想的希望。
⑺ 復工形勢兩極化:中部疫區復工難,未來影響全國汽車發展
作者?|王一萍?????編輯?|王鑫
●?●?●
2月17日,隨著新工作周的開始,豐田、寶馬、馬自達等又一批車企陸續開工復產,截至目前,除湖北省之外的大多數整車企業已經復工或進入復產准備狀態。在此基礎上,整個汽車行業的復工比例在2月10日後得到進一步提升。
根據此前相關公告,多數省市規定復工時間不得早於2月10日,其中湖北省的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13日24時。目前,多數省市規定的復工「時限」已經過去了四天甚至一個周的時間,但據汽車預言家了解,當下仍有很多汽車製造商及相關企業沒有正式復工復產。
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汽車製造工廠面臨的第一關卡或許是政府文件的時間限定。但除此之外,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持續影響,企業員工的安全到崗及供應鏈企業同步復工等多方面問題,都將最後決定汽車製造商能否正常復產。
1
多省市發布相關文件限定企業復工
從時間上看,不同省市半個月之前針對各地情況規定復工時間,大多集中在2月10日或2月14日這兩個時間點。為此,國內大多企業做出不同的停產和推遲生產計劃。
2月10日過後,除湖北武漢、杭州、廣州等地,數省市的企業已經陸續開工,據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月16日,江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復工29230家,復工面達65%;北京43家市管企業集團總部已全面復工,二級及重要子企業復工復產比例99.7%同時。在全國多數地區中,大部分企業已經順利復產復工。
為保障經濟和企業的正常發展,多數企業選擇復工復產,而在這個過程中,不同地方政府就各地情況出台不同文件,從交通運輸、行政審批、資金物流等方面限定企業開工條件。
據了解,在上海金山區,浙江平湖市、嘉善縣三地之間,為解決省界人員和車輛道口通行有關瓶頸問題,兩地政府共同推出「兩書一證」人員車輛互認通行機制。具體看來,「兩書」即《個人承諾書》和《企業承諾書》,「一證」即通行證。
與此同時,山東省採取同樣措施,啟用復工復學人員健康通行卡,以確保相關人員的正常出行;四川省為方便省外出務工人員順利返崗復工或就業,就外出務工人員申報健康證明服務做出規定;安徽省為部署復工復產,將疫情較輕地區有序恢復城市公交等服務。另外,江西省相關部門在2月16日發布,從2月17日起,取消因疫情防控對各類企業、建設項目復工復產的批准手續,復工復產改為報備制,企業和項目建設單位只需提前24小時將疫情防控方案向當地報備即可。
相關專業人士指出,復工復產一方面需要按照政府部署分類、有序地進行,另一方面不少城市企業復工復產需先經政府批准,而批復過程仍相對漫長。兩項因素相互疊加,將對中小型企業的復工計劃產生重要影響。
2
除湖北外,多省汽車工廠實現復工
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汽車產業率先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巨大沖擊。據相關機構預計,因此次疫情的持續蔓延,包括中國乃至全球在內的汽車製造商和相關企業受到不同程度的牽連,或將影響中國汽車產量縮減170萬輛。
從全國范圍看,截至2月12日,目前183個整車生產基地中,已有59個基地開始復工復產,佔32.2%。隨著時間的發展,近日豐田汽車在中國的3家合資工廠將在17日和18日兩天內陸續復工,馬自達在中國工廠也將在2月17日重開,寶馬集團17日恢復華晨寶馬的生產,大眾在華剩餘的8座工廠也將在2月17日復產……
另外,受疫情不同程度的影響,湖北、浙江、廣東等地區的企業復工的平均時間晚於全國其他地區企業。中汽協方面對此表示,即便這些地區的車企近日復工,但其復產情況不會太理想。
根據此前情況了解,在湖北的26個生產基地中,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預計於2月17日開始復工,神龍汽車有限公司2月20日開始復工,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於2月24日開始復工,日產湖北襄陽的工廠預計在20日後復工。相比之下,這些汽車工廠的復產時間略落後於其他省市。
分析其中原因,這主要受阻於人員、物資、生產原料等方面。一方面,疫區嚴格的管控使得湖北地區生產人員不足,企業無法在短時間內開工;同時,開工人員需要大量的防護物資,這容易使剛復工的企業隨時停工。另外,在汽車生產製造中,整個產業鏈需要上下游的緊密配合,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零部件廠商達到同時開工。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在這個生產鏈中,很多國外汽車生產製造商都將由此受到嚴重影響。尤其在這場疫情的影響下,以中國為主要汽車零配件生產地的日本、韓國等廠商都遭遇了零件供應短缺危機。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汽車企業的復工復產不僅關乎著中國車企的發展,同時也給很多跨國車企來帶沖擊。日前,部分與中國企業進行合作的主機廠採取其他措施協調發展,以平衡中國零部件廠商帶來的短缺沖擊。隨著中國工廠產能的逐漸恢復,整個汽車行業都在向正常的路線發展。
3
車企如何實現完全復產?
目前,大多數汽車企業已經選擇復工,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企業已經回歸正軌,完全實現正常生產,因為在從復工到復產的過程中,他們還將面臨著汽車生產鏈中零部件不足、物流運輸等問題。
零部件是率先復產車企面臨的核心問題,據了解,目前包括博世、法雷奧等大多數非湖北零部件企業已在2月10日復工,但這些企業也面臨人員緊缺、原材料供應不足等因素影響,無法順利生產。對此,有人認為部分中小型零部件企業或將面臨破產等問題。
除此之外,汽車製造商生產汽車的最終目的是實現銷售。就目前的形勢來看,為避免人員集中,包括4S店、商場等非重點重大項目建築施工、文化休閑娛樂等相關企業都要求較晚復工。因此,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消費在汽車等多方面的消費,從而影響了汽車產業鏈的下游企業發展。
為了使整個汽車鏈靈活的發展,汽車相關企業不得不選擇多種措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復工復產」。對於汽車生產製造商而言,在物流受阻和人員缺失的情況下,其更應傾向自動化發展,減少對人工的依賴程度。
受疫情影響,汽車線下4S店銷售嚴重遇冷,多數4S店僅保留值班人員。數據顯示,2月17日接受調查的68家汽車經銷商中,綜合復工效率僅為9.33%,其中銷售的效率僅為5.8%。
在此環境中,不少車企只能選擇線上線下相結合,服務產品一體化的方式進行發展。據了解,目前寶馬、賓士、一汽-大眾等主流車企都已實現線上看車、選車的模式,甚至有部分汽車品牌倡導消費者線上訂車/交車等服務,滿足消費者當下的購車需求。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⑻ 如何看待湖北大巴到上海勸返這件事情
在這之前,湖北省有關領導就已經公開為本省務工人員「求過情」,表示湖北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湖北人民也作出了重大貢獻,呼籲兄弟省份、全國各地能夠善待湖北人,給予湖北中低風險地區的務工人員關照和支持。
在這方面,廣東和浙江堪稱做到了榜樣。目前,湖北開往廣東和浙江的復工專列已經運送了多批務工人員返崗就業,在此基礎上,通過政府間協議,湖北還將陸續向廣東、浙江兩省輸出月150萬務工人員。廣東、浙江兩省的善意,率先解決了100多萬湖北人的生計,這樣實實在在地支持是湖北人民最需要的。
接下來,希望全國其他省份和湖北要做好對接、溝通工作,考慮到每一個細節,千萬不要再出現類似上海這次的勸返事件,寒了復工湖北人的心、傷了健康湖北人的情。有一句話說得好,我們阻擋的是在這之前,湖北省有關領導就已經公開為本省務工人員「求過情」,表示湖北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湖北人民也作出了重大貢獻,呼籲兄弟省份、全國各地能夠善待湖北人,給予湖北中低風險地區的務工人員關照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