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康恩贝集团的大事年表
1985年,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以油菜花粉为原料,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前列康。1989年,“前列康”荣获第32届国际养蜂大会和第22届国际蜂产品博览会集体金奖 。
1990年5月10日,云山制药厂新厂建成并完成搬迁。11月14日,云山制药厂正式更名为康恩贝制药公司,并在全国医药行业和浙江省首家实施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康恩贝”品牌正式诞生。
1990年,开发出了另一个重要产品——银杏叶提取物,在国内第一家推出并出口国际市场。
1992年,国内首个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植物药——银杏叶片正式获得批准。1993年始,康恩贝在杭州建立了处方药营销部,成为中国较早进行处方药学术推广的医药企业,建立了第一支处方药推广队伍。
1993年,天保宁牌银杏叶胶囊作为首个银杏叶提取物新药获得卫生部新药证书。
1993年,康恩贝成为省内首批36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之一。
1994年5月,康恩贝总部由兰溪迁往杭州,康恩贝集团成立,成为省内首个总部迁杭的企业,由此引发了浙江省企业总部迁都的风潮。
1994年,康恩贝收购了浙江凤凰,开创非上市公司收购上市公司的先河。
1996年9月,通过竞争收购了陷入困境的金华最大的国有企业——金华制药厂,1997年就扭亏为盈,2000年后重新成为金华市的市属骨干企业,多年来金华康恩贝的纳税一直名列金华市本级所有工业企业前两位。
2000年,成立了英诺珐的前身——迪佳公司,一个新的品牌“金奥康”诞生,成为康恩贝旗下又一个知名的品牌,在浙江市场成为消化领域的第一品牌。
2000年,康恩贝开始启动IPO,2004年4月12日正式在上海证交所上市。
2002年,在杭州组建了首个省级民营药品研究机构——浙江现代中药与天然药物研究院。
2003年,康恩贝在国内较早与欧洲跨国制剂技术研发集团Ethypharm合作,共同建立了中药研发中心,建立国家制剂工程中心浙江分中心、中科院成都有机所浙江手性药物研发中心。
2004年,康乐大宝素获得新生,元邦牌康乐大宝胶囊成功登陆市场,通过四年时间的努力,成为浙江省男用保健品市场的第一品牌。
2004年8月,康恩贝全面启动了前列康大品牌战略,刮起了前列康“8.28飓风行动”,被评为当年中国医药十佳营销案例。
2006年,康恩贝股票实现全流通,并于2007年9月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使金华康恩贝间接上市。
2008年,省内最大的植物药产业基地——康恩贝(兰溪)现代植物药产业园整体竣工并一次性通过GMP认证。
2008年,在浙江省中药行业首个获得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同期,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成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这也是省内中药企业中首个获批成立的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
2009年,浙江天保药材发展有限公司在兰溪成立,植物药板块产业链延长到药用植物的种植。
2009年,推出康恩贝高山铁皮,并在云南设立铁皮种植基地。
2010年,分别成立江西龙虎山丹霞养生谷有限公司、云南康恩贝生物谷发展有限公司,正式进军健康养生、生物农业范畴。
2010年10月18日,“康恩贝”品牌创立二十周年纪念活动顺利举行,也是康恩贝开创品牌经营新时代的起点。
2010年,杭州康恩贝生物科技产业发展基地奠基仪式正式开始。
2012年8月3日,“康恩贝金兰大健康产业带双百亿工程”启动,标志着康恩贝集团回归金华、打造浙江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龙头企业的核心工程拉开序幕。
2012年,金华康恩贝的“硫酸阿米卡星”和“注射用硫酸阿米卡星”产品被列入中国卫生部——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项目,支持WHO为非洲国家药品的全球采购工作。目前,硫酸阿米卡星产品已于2012年9月经过WHO官员的现场预审计。
『贰』 原始股1万股,上市前每股价格是6.8元。上市后翻50倍是值多少钱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你的问题是你有原始股有一万股,那么然后这个上市之前它的价格是6.8元,上市后翻了50倍,那么应该值多少钱?那么个人要算一下,首先是这个一万乘以的6.8元,等于68000元,那么然后再乘一,50倍的话,那么等于是340万
网友——指在互联网结识的朋友。
文友——指进行文学交流的朋友。
密友--指亲密的朋友。
基友--指同性恋,而网络中常用基友来称呼,广义上可用于指好哥们、竞技游戏上的队友或网友,有暧昧以及拉近关系。
闺友--指闺房中无话不谈的朋友。
笔友--指用信件交谈的朋友。
恒友--指不离不弃的朋友,直到永远。
闺蜜--指经得住这些俗事考验的,不论境遇相差多远,都能真心祝福。闺蜜的闺,即是“闺中密友”,也叫女性的同性知己。
款交--指以真情相待。
至交--指友谊最深、不猜不疑的朋友。
世交--亦称世谊、世好。泛指两家世代交情。
故交--亦称故旧、旧交、故人,泛指有旧的交情。
知交--指相知笃深的朋友。
死党--指非常值得依靠的、谈得来的朋友。最最好的,特别好的朋友。死党在朋友的称呼中是贬词褒用。
男闺蜜--男闺蜜属于新生词汇,指可以和你关系很好,可以一起上街,可以一起分享小心事的,无话不谈的亲密的男性朋友,可又不是情侣的。男闺蜜就是那种和女孩子无话不谈、讲义气,女人们把他们当作是自己的异性知己,有委屈的时候可以找他们倾诉,有感情烦恼的时候可以找他们攀谈。
忘年交--打破年龄、辈份的差异而结为朋友。
忘形交--指异性之间的友谊。
君子交--指道义之交,即在道义上相互支持的朋友。
莫逆交--指彼此心意相通,无所违逆。
刎颈交--指友谊深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
贫贱交--指贫困潦倒时结交的朋友。
布衣交--指彼此没有做官而结交。
市道交--古时指以做买卖的手段结交的朋友,因其重利而忘义,后称小人之交。
患难之交--指同经磨难而成为朋友。
一面之交--指仅仅相识,可不甚了解。
杵臼之交--指不计贫贱的友谊。
金兰之交--指情意相投的朋友。后也指结拜兄弟,又称手帕之交。
竹马之交--指少年时骑竹马为戏的朋友,自幼相交的朋友。
再世之交--指与人父子两代都结成朋友。
车笠之交--指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
金石之交--指友谊深厚、如金石般坚固。
那么以上是个人对你这个问题啊,原始股一万股,上市前的价格是6.8元,上市后翻50倍的多少钱的问题,做了简单答复,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你能够采纳
最后个人祝您健康快乐,好运连连,万事如意
『叁』 如何同舟共济创双赢
香港房地产业的三剑客——郭得胜、冯景禧、李兆基,在未涉足地产前,只是香港默默无闻的小商人,三人义结金兰,合股投资,终有所成后又分道扬镳,各执己业,成为香港商界的有名人物。
1958年,香港经济进入起飞阶段,房地产逐渐热起来。原先一些没有多少名气的华商,如霍英东、廖宝珊等人涉足房地产,生意愈做愈大,成为财大气粗的新贵。
一天,郭得胜把至友冯景禧、李兆基邀到一起,商议跻身地产界。地产是动辄需投入巨额资金的生意,三人都还是小富,惟有合股才能启动。于是,三剑客和另外5名股东合资创立了永业有限公司。他们第一宗业务就是买入沙田酒店,然后以此为基点稳扎稳打。几年下来,永业没有出现奇迹,却也一步一个脚印,从未有过什么失误。1963年,三剑客从永业退出,重新注册了一家公司,叫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
在三剑客中,郭得胜稳健持重,冯景禧勇猛果敢,李兆基敏捷精明。郭得胜年高望重,担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公司注册资本是500万港元,实收资本300万港元,每人投资100万港元。这些钱拿到今天,只够一人买一个新界的住宅单位,若从事地产生意,定会叫人笑掉大牙。自然,那时的所值非今所比,不过要想在地产界大展拳脚,仍是捉襟见肘。他们取胜的法宝是齐心协力。
公司写字间,设在士丹利街16号3楼,职员不到10人。职员是来混碗饭吃,对这间小字号公司并没有多大奢望。不久,职员发现,三个老板,是清一色拼命三郎,每天都要工作十多个小时,甚至通宵达旦。从1965年至1972年,新鸿基楼宇营业额高达5.65亿港元,一家实收资本300万港元的小地产公司有这样的业绩,令人刮目相看。
进入20世纪70年代,新鸿基已是家业绩不俗的中型地产公司,人们看好新鸿基,三剑客必定会有大的作为。但是这时传出了三剑客分道扬镳的消息。
1970年初,冯景禧退出新鸿基的经营,成立了新鸿基证券公司。当时正值股市大旺之际,证券公司如雨后春笋,竞争非常激烈。股市无常,证券公司出头快,衰亡也快。新鸿基证券,一直执同业牛耳,1980年纯利为2.122亿港元,负责买卖全港总股票交投的1/3。
1970年,冯景禧还组建了新鸿基财务公司,开展汇兑、存放款等多项业务。经过十余年发展,冯景禧申请到银行牌照,将财务公司改为银行。1982年3月29日,香港数家大报头版刊登一条要闻:“新鸿基财务公司今日正式成为新鸿基银行。”头版刊有新鸿基银行有限公司主席冯景禧的大幅照片,照片右侧是冯景禧签名的广告文字:“自1970年新鸿基财务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我们不断成长……截止去年底,新鸿基财务的客户存款总额超过31亿港元,总资产达42亿港元以上。这些数字,为新鸿基银行奠下了稳固的基础……”1979年,冯景禧又成立了新鸿基保险公司。
证券、银行、保险,冯景禧实现了他的金融王国的梦想。此外,冯氏集团还控制有中国企业有限公司、新鸿基亿利商品公司、新景丰发展公司等。
三剑客分手,郭得胜正逢花甲之年,他一人独挑新鸿基地产的大梁。郭得胜在三人集团时,就采用“人弃我取,人取我弃”的方针。1967年,香港发动暴动,地价大跌,郭氏逆市而上,趁低价购入大量地皮。次年地产复苏,地价飙升,新鸿基拥有的地皮价值翻了近十倍。
1973年、1979年股市地产高峰期,郭得胜趁高抛出股票地皮套现。不久,股市崩溃,地产遭殃,股票地皮跌至谷底,郭得胜又趁低吸纳。六七十年代,炒楼花炒得满城疯狂,是非不断,不少地产公司见楼花走俏,脱手后便“烂尾”,故市民对“炒期楼”持有戒心。郭氏知悉这一情况,即改弦更张,将新鸿基地产由地产发展(兴建楼宇出售)扩展至地产投资(兴建楼宇出租)以及酒店投资(兴建酒店经营)。
据港刊综合统计,进入20世纪80年代,新鸿基地产已经是十大上市公司之一。1972年上市时,注册资本才3亿港元,可18年后的1990年,市值已经超过220亿港元,增长了70倍。再从纯利收入来看,1974年至1990年的16年间,增长了41倍,盈利已经达到24.64亿港元,平均每年的增长超过26%。这个比例,比郑裕彤新世界的18%,胡应湘与陈曾熙恒隆的24%,李兆基恒基地产的259/6还要高,仅次于李嘉诚长江实业的29%。
1972年三剑客分家,李兆基获5000万港元的地盘、物业。这年底,他与胡宝星合伙组建了永泰建业有限公司,胡宝星任董事局的主席,李兆基为副。时值香港股市热得发昏的时节,胡、李两人趁热将永泰上市。上市不久,李兆基趁股民头脑发热之际,大量抛出永泰股套现。不久,股市崩溃,李氏又趁低吸纳。一抛一吸,斩获匪浅。
李兆基不甘心永泰的副职,于1975年成立恒基兆业有限公司,李氏自任主席兼总裁,股本1.5亿港元,地盘20个,还是个未上市的私人公司。股灾之后,公司上市不像原来那样便捷,需耗费相当的时间、人力、物力,公司不上市,就无集资之便,难以借钱生钱。李兆基决定走次捷径——借壳上市。
恒基兆业以一些物业换取永泰1900万新股,成为永泰最大的股东。他顺理成章成为永泰主席,胡宝星改任董事,大权旁落。1981年6月,李兆基抓住股市牛市和地产旺年的有利时机,趁势将恒基兆业上市,集资10亿港元。1988年8月,恒基兆业全面收购永泰建业,合组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李兆基借壳上市,成为股市收购战中的成功典范。
三剑客最初都是各自为阵,在商界默默无闻,后来他们桃园结义,共同进军地产业,取得了辉煌成功。接着,他们又分飞而去,各奔前途,取得惊人的成绩。对于他们三人的分手,有许多人不能理解,议论纷纷:“人可患难,却不可共享富贵”,“家业大了,盈利多了,即使是亲兄弟,也分不平”,“什么桃园三结义,现在干得红红火火,却闹分裂。如同古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对此,冯景禧在1976年的一次记者采访中说道:“集团已具规模,大家职务开始分工,我负责财务及投资方面的业务;而另外两位则负责地产发展……我们发现倘若业务过于集中,大家实难相互兼顾……因此决定证券与地产分手,各谋发展,但精神上仍为一家,休戚与共……”可见,分飞不必是劳燕,三剑客虽然分家了,但他们在事业中仍然是互相通气,互相帮助,而且都各得其所,成就了自己所擅长方面的事业。从本质上讲,他们是汲取和发扬了经营事业上的双赢精神。
——引自延边人民出版社《感悟财富》
『肆』 文思海辉公司靠谱不
貌似最大最黑的外包公司,现在也有产品在做,是金融银行想关的,貌似还挺领先的在圈里。项目问清楚总是没错的,短期项目一般完事以后,给赔偿金打发走,黑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