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为什么有BRK.A和BRK.B两个股票
解开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的秘密:BRK.A与BRK.B的诞生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由投资大师沃伦·巴菲特掌舵,其股票代码BRK.A和BRK.B的双股结构并非偶然,而是出于策略和历史的考量。一句话,BRK-A的存在是因为其高昂的单价曾触及$100,000,这对普通投资者和股东赠送股票都造成了不便,于是BRK.B应运而生。
起初,BRK的股价飙升导致了流通性的考量。为了保持股票在$10至$500的合理区间,便于普通投资者介入,许多公司选择拆股。然而,巴菲特坚持价值投资的理念,不愿轻易拆股,让短期投机者主导市场。他的原则是,BRK股票的持有者应考虑长期投资,而非短期收益。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股东们面临两个主要挑战。首先,赠股给亲友以避税的法律限制——$10,000的免税额度,而BRK.A的单股价值远超于此。其次,一些共同基金找到了绕过BRK.A高单价的策略,让小额投资者有机会参与。在这些因素影响下,伯克希尔哈撒韦董事会最终决定采取行动。
解决方案是将BRK.A更名为BRK.A股,同时发行BRK.B,初始价格仅为A股的1/30。这意味着1股A股可转换为30股B股,但B股无法转回A股。2010年,B股又进行了一次拆分,比例变为1/50,使得BRK.A与BRK.B的比例变为1:1500。如今,BRK-B的亲民价格为$143.36,同时巴菲特坚守了不拆分BRK.A的承诺,体现了他对公司长远价值的坚持。
总结来说,BRK.A与BRK.B的诞生是公司策略与市场现实的妥协,既照顾了价值投资者的需求,也解决了股东赠股和小额投资者参与的难题,彰显了巴菲特的智慧和原则。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即使是投资界的巨擘,也必须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以保持公司和股东的利益平衡。
2. 巴菲特巴菲特历史上持有过哪些股票
1973年开始,他偷偷地在股市上蚕食《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他的介入使《华盛顿邮报》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5%。10年之后,巴菲特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个亿。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
1992年中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美国高技术国防工业公司——通用动力公司的股票。
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将一千万股左右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股捐赠给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计划,这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慈善捐款。
(2)巴菲特的公司股票总共发行了扩展阅读
巴菲特清仓IBM索罗斯增持金融股
13F数据显示,巴菲特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第一季度在美股市场上的持仓规模达到1889亿美元,市值仅比前一个季度减少了22.2亿美元。经历了美股2月份的大幅波动,巴菲特不为所动,只是稍许减仓。
值得注意的是,在持有IBM股票七年后,巴菲特选择了彻底放手,上季度还持有的200万股IBM股票已一股不剩。分析人士认为,巴菲特投资IBM的时机并不好,这一笔投资并不能说是成功的“巴菲特式”投资。
3. 巴菲特买的中国股票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