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股票新股能控制公司吗
扩展阅读
保利世界贸易中心 2025-08-03 13:07:04
障子岛今日股票行情 2025-08-03 13:04:22
战国聂政 2025-08-03 12:51:28

股票新股能控制公司吗

发布时间: 2025-05-04 19:14:32

1. 我们购买新股,真的是稳赚不赔吗

购买新股,真的是稳赚不赔吗?好多人都说新上市的股票买了之后它不太可能亏的,我们确实要承认,刚上市的公司股票短期内它不可能出现特别大的亏损,要不然他不能上市,但是他不保证你一定能赚钱的。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你如果对这个公司有些了解,比如说他没有上市之前你就关注到了这个公司,你觉得他这一年发展挺快的,无论是核心的创新能力还是说产品渠道的辐射,市场认可度都不错,你觉得未来它具备发展前景好,你愿意买可以,但是你要知道你现在买了不见得能赚钱,毕竟股票它不是你三天两天就能够快速发家致富的东西。

2. 股票里面的钱是给了上市公司使用吗

股票里面的钱并不直接给上市公司使用。

首先,要明确的是,购买股票的资金并不直接流入上市公司的运营账户。实际上,当投资者购买一家公司的股票时,他们是在交易市场上与其他投资者进行交易,购买的是公司的所有权份额,而非直接向公司提供资金。这些交易资金主要在投资者之间流动。

上市公司通常会通过首次公开发行或增发股票来筹集资金。在IPO过程中,公司发行新股,并将这些股票卖给投资者,从而筹集资金用于公司的运营和发展。一旦股票开始在市场交易,随后的买卖行为就与公司筹集资金的活动无直接关联了。

举个例子,假设一家名为“ABC科技”的公司通过IPO发行了1亿股股票,每股发行价为10元,那么公司可以直接筹集到10亿元的资金。这些资金可以用于研发、市场营销、扩张等。但随后,当投资者在二级市场上买卖“ABC科技”的股票时,交易的资金并不会流入公司,而是在投资者之间转移。

总的来说,虽然股票交易并不直接为上市公司提供资金,但股票的发行和交易确实为公司提供了一种筹集资金的方式,并且为投资者提供了一个参与公司未来发展并可能从中获利的平台。股票市场的活跃性也反映了公司的市场表现和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间接影响着公司的声誉和融资能力。

3. 可以通过公开市场大量购买一个公司的股票,然后达到控制这个公司的目的吗

股票本身就是拿来买卖的,特别是对于A股同股同权来说,你持有的股票越多你的话语权越高,如果持股达到较高的比例,进入公司的管理层并控制公司也并非不可能。

通常情况下,一个公司的股权有几个界限,不同的股权比例所享有的权利是不一样的。

绝对控制权67%,当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机构只有一个公司67%以上的股权,那么它就可以做到100%的控制这个公司,别人反对一点作用都没有;

相对控制权51%,基本上可以很安全的控制这个公司;

安全控制权34%,一票否决权 ;

30%上市公司要约收购线;

20%重大同业竞争警示线; 临时会议权

10%,可提出质询/调查/起诉/清算/解散公司;

5%重大股权变动警示线。

当然上面我们所说的这些股权结构是建立在同股同权的基础上,只要你的股票是通过合法合理的渠道购买的,符合监管的相关要求,那从理论上来说,通过大量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为公司最大的股东之后,你不仅可以进公司的管理层,甚至有可能控制整个公司。

但从实际上来看,想要通过大量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控制一个公司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关于大量收购上市公司的股票以达到控制上市公司的目的,最近几年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就是万宝之争。


当股东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超过5%,按照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就必须发布公告,而一旦发布公告之后,大家知道有人要举牌上市公司,会有更多的人购入这家公司的股票,从而在短期之内推升这家公司的股价,这会让收购的成本进一步增加。

而且一旦举牌之后,就会引起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警惕,他们肯定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反制,比如通过回购股票,以及舆论压力给收购方施加压力等等,这会大大的增加收购方的收购难度。

第二、目前大部分公司的创始团队都持有大部分的股份。

很多是上市公司为了避免控制权落入他人的手中,他们在上市的时候创始人团队所掌控的股权比例一般都很大,比如目前A股有很多上市公司的董事长持股比例都达到30%以上,甚至有的公司董事长持股比例达到40%以上,所以即便某一个人通过公开市场购入这家公司的股票,但是想要成为第一大股东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第三、上市公司可能是同股不同权。

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特别是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为了保持创始团队的绝对控制权基本上都实行的是同股不同权的股票方式,这里面最典型的就是京东,阿里巴巴等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

比如在京东的股权结构当中,虽然刘强东只有15%左右的股权,但其所拥有的投票权却超过75%,相反,虽然腾讯旗下的投资公司拥有京东18%的股权,但其投票权却只有4.5%左右。 这种同股不同权的股票设置,可以让创始人团队以较少的股份掌握着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从而可以有效避免被恶意收购的目的。

第四、上市公司可以开启毒丸计划。

毒丸计划简单来说就是股权单薄反收购措施,当一个上市公司面临恶意收购的时候,上市公司公司创始团队为了保住自己的控制权,就会大量低价增发新股,让收购方手中持有的股票比例下降,从而达到稀释收购方股权的目的,比如2005年新浪在面对盛大收购的时候,就采用了这种毒丸计划,最终盛大只能无奈的放弃收购新浪的计划。

4. 新股上市会带动同类股票的上涨吗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倾向于保护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抑价发行概率高,首批新股上市后可能受到热捧,炒新可能带动相关老股。
海通证券表示,参考2009年10月创业板开板对中小板影响,涨幅大的新股对业务相近公司股价有带动作用,但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业务可比性需较强;第二,上市公司所属的细分行业本身基本面较优。
创业板开板时首批上市公司中,医药行业上市公司数量最多且涨幅突出,安科生物首日涨幅194%,当日生物医药行业涨幅达到3.1%,可比公司科华生物上涨超过8%。红日药业首日涨幅达到77%,带动中药龙头同仁堂大涨7.3%,但毛利相对较低、技术优势不显著的化学制剂类公司表现一般。
此外,首批上市公司中纺织服装和传媒各有1家上市,涨幅分居第一、第二,但纺织行业的探路者和传媒的华谊兄弟在当时已上市的公司中没有可比公司,行业内公司股价表现均一般。
目前,已经获得证监会IPO批文的16家公司中,已有15家公布发行日期,时间从1月8日到1月15日。其中在沪市主板发行的两家,在深市中小板上市的5家,在深市创业板上市的8家。陕西煤业到4日为止还没有公布发行日期。
申银万国认为新股首日涨幅主要来自两部分:定价偏差和投资者情绪。如果假设行业市盈率定价为合理定价,那么:定价偏差指新股发行价格相比按行业市盈率定价的折价;投资者情绪则指按所属行业市盈率定价相比新股首日收盘价的折价。
从2000年至2012年来看,新股首日涨幅可按2009年分为两个阶段:(1)市盈率限制阶段(2000-2008):定价偏差是首日涨幅的主要来源,投资者情绪与二级市场走势相关。(2)市盈率放开阶段。(2009-2012):投资者情绪成为首日涨幅的主要来源,定价偏差是负的贡献(即新股定价普遍高于行业市盈率)。
可以看到,新股定价偏差主导时期的新股涨幅较高,而投资者情绪主导阶段的新股涨幅逐渐走低。因此,在本次改革前,申万认为新股首日涨幅主要来自于投资者情绪,因此应该从投资者偏好出发选择新股配售的标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情绪并不稳定,同时收到二级市场情绪和前期新股表现的影响,波动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