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股市的除权除息对股价有何影响
除权是删除权利。通常,上市公司运营一段时间后,增加盈余或配股,并以此方式向投资股东分配股票股利。通常是股票发行或配股。除息是除去利息。通常,上市公司运营一段时间后,向投资者支付股息。通常是现金。如果股票分为股息和配股,则意味着股票的除权和除息同时进行。
除权和除息可能会对股票的当前价格产生影响。在股票发生除权除息后,股票将因股息的分配而支付另一个价格。由于配股与分红的关系,市场流通股和基本成本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按照当前价格重新计算股票市值。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执行比例越高,股票的名义价格跌幅就越大,但投资者不必担心,因为投资者的股票数量增加,并且有现金分红,股票的整体资本价值在另一个价格之后持仓不会改变,投资者也不会遭受资本损失。由于市场具有除权,因此也存在权利填充市场,但权利填充市场并非不可避免。除权股票实际上与交易中的其他股票没有什么不同。除息是中性的股票消息,不是好消息,也不是坏消息。除权后的大幅上涨主要是通过市场投机,而不是因为除权和除息。
Ⅱ 上市公司定风增发,是否只影响总股本,并不影响股价和市值 也不需除权
定向增发,就相当于上市公司找了几个人(投资机构或自然人)来买他的*新发行*的股票,当然公司的总股本会变大。因为定向增发的发行价格参考市场价格,所以增发后不需要除权。既然新发行了股票,导致公司总股本变大,然后股价又不除权,当然公司的总市值会增加。
除权、除息一方面可以更为准确地反映上市公司股价对应的价值,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股东调整持股成本和分析盈亏变化。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实施高比例的送股和转增,会使除权后的股价大打折扣,但实际上由于股数增多,投资者并未受到损失。除权、除息对于股东而言影响是中性的。
然而,上市公司通过高比例分配等方式将总股本扩大,将股价通过除权、除息拉低,可以提高流动性。股票流通性好的上市公司,如果业绩优良,往往容易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这在实施定向增发和后续可能实施的融资融券业务中都是重要的因素。
除权后,如果不进行复权处理,上市公司的股价就会形成一个较大的缺口,使K线和技术指标都出现不正常的变化,不利于投资者进行技术分析。不过,在一般的股票分析软件中,都有对K线进行复权的选择操作,并分为前复权和后复权,有的软件为下复权和上复权。
所谓前复权是指将上市公司历史股价按除权后的价格进行调整,就是将除权前的市场数据也进行除权处理,使股价走势具有连贯性,便于投资者分析目前的股价和历史相比的累计涨跌幅。所谓后复权是指将现阶段的股价按除权前的价格进行调整,就是将除权后的市场数据换算回除权前的价格,而是股价走势连贯,便于投资者按照除权前的成本分析目前的获利幅度。
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进行除权后,投资者往往对填权抱有乐观预期。实际上填权不是必然的。除权后上市公司的股价是否回补除权缺口,关键在于其每股价值是否得到提升,以及整体市场因素。例如驰宏锌锗在4月12日实施了10送10股派30元的超高比例分配,股价在4月11日的收盘价为147.45元,4月12日除权后的收盘价为79.45元,如果要完成填权,股价就必须要重新涨至150元左右,而目前其市场价为84元左右,完成填权恐怕是很困难的,除非每股净资产也出现同样较大比例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