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股东把股票质押给信托公司,信托公司能不能用
不能 信托公司只能持有 不能买卖。除非大股东逾期不还
Ⅱ 部分上市公司为什么要把股权质押给信托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七十五条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票可以作为权利质押的标的。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股权质押必将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融资方式。
股权质押是一种担保措施……
Ⅲ 请问上市公司股权质压跟股票收益权信托有什么区别
这两者一般是相辅相成的,质押股权的信托,收益权也作为质押的一部分,但是可能有其他更好的还款来源,所以就只写质押股权,其实如果到期不能兑付本息的话,股票的收益权依旧会被信托公司强制变现;股票收益权信托,就是不确定其他的还款来源,所以信托合同写明以到期赎回股权收益权来还本付息。
信托融资的股价确定是根据市场情况来确定的,肯定是折价的,全流通股折价率高,限售股折价率低,因为信托为了保证投资者的安全,要设立安全机制,所以要压低质押率。好比你要融资5000万,就必须要有市值一亿的股票质押,因为在信托期间,股票的价值变动是很大的,为了保障信托的安全,一般当市值跌到7元的 时候,就会预警,当跌破6.5元,就要融资人补仓了。如果不补仓,信托就有权处理这些股票,以保证信托的安全性。
如果是全流通股,为什么融资者不直接在二级市场减持来实现资金的需求呢?这样就不用支付高额的信托成本,但融资人依旧这样做,是因为融资人很看好这只股票,认为现在的股价太低,如果现在卖了股票,将来这些钱加上付给信托的成本并不一定买到这些股票,是对股票的利好,这比高管增持还有说明力。
Ⅳ 什么是股票质押,和信托有什么区别
股票质押:上市公司把股票质押给别人,融资
信托:投资人基于对信托公司的信任,把资金交由信托公司帮忙打理。
Ⅳ 请问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问题,质押股票在谁的名下在信托公司还是信托计划上
楼主你好!上市公司大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为大股东的财产,如果大股东向信托公司融资,则大股东为债务人,信托公司为债权人。作为该项债权的担保,大股东可将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质押给信托公司,此时,大股东为出质人,信托公司为质权人。
另外,上市公司股份质押只需要办理质押登记,不需要过户,质权人是信托公司不是信托产品。
Ⅵ 把股票质押出去如何进行信托计划
股票质押采用信托方式的话好处是利息比较低,正规安全,缺点是监管比较严格,警戒线为130,平仓线为120,需要增加资金,否则他们会严格执行!
信托计划起点为5000万,原则上不接受以下几种股票作为质物:
上一年度亏损的上市公司股票;
证券交易所停牌或除牌的股票;
证券交易所特别处理的股票;
我公司认为存在重大风险或不适宜作为质物的股票;
ST 类股票和创业板股票
我们公司可以联合信托公司发行产品,如果有需要欢迎电话联系-毛杰
Ⅶ 上市公司股东质押股权进行融资,信托公司是如何盈利的
在正常的情况下,信托公司跟银行是一样的,靠双方商定的利息来盈利的。如果公司到期没有偿还债务,信托公司才有权处置所质押的股票。就算是卖掉股票,也是用于偿还债务,并不能拿股票直接盈利。
Ⅷ 如何办理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要什么手续
需要专业的证券从业资格评估公司来评估价值,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登记的问题
我国《担保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以公司股权进行质押区分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做了不同规定,即:以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起生效;以有限责任公司及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根据上述规定,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经向中介机构(亦可称之为“与出质人和质权人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后,该股权质押合同才始得生效,而且根据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该股权质押的事实一般还应该由出质人在公告中予以披露,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向证券登记机构查询的方式获得该股权质押的情况,从而使该股权质押的事实为社会公众所知悉,进而使该股权质押具有相当的公示力和公信力。这样,就完全可以起到防止出质人在质押期限内将该股权非法转让或者将其重复质押给其他人的情况发生,从而为质权人能够顺利实现质权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障。[2]
但以登记作为质押合同的生效条件仍存在以下问题:
登记是质押合同生效的条件所引发的第一个问题是,这一规定对债权人是很不利的。因为如果质押合同无效,债权人最多只能要求出质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其债权还是没有保障。但是如果登记是质权生效的条件而不是质押合同的生效条件,则对债权人就有利多了。因为如果是由于出质人的原因而没有办理质押登记或者出质人拒不办理或协助办理登记手续,则债权人就可以起诉出质人违约,从而要求出质人承担违约责任,甚至可以要求法院强制出质人协助办理质押登记手续。这里涉及到物权变动的一个根本性原则——原因(合同)与结果(物权变动)相分离的原则。我国现行法律对物权变动中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似乎应该采取更为科学的严加区分的态度。这样,既有利于债权人保护,也避免滋生纠纷。民法典草案的第296条改正了《担保法》的这一错误,该条明确指出:“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以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权自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时起设立。以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权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簿之时起设立。”因此,登记是质权生效的条件而不是质押合同的生效条件,加强了对债权人的保护。
目前在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实践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股权质押登记的渠道不畅。在现阶段,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并非所有的上市公司流通股都可以办理质押登记。根据《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的规定,综合类证券公司可以以其自营的人民币普通股票(A股)和证券投资基金券办理质押贷款登记,自然人及综合类证券公司以外的其他法人持有的上市流通的人民币普通股票尚不能办理质押登记。但是质押是质权人与出质人协商的结果,如果自然人及综合类证券公司以外的其他法人以其持有的上市流通的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出质,债权人也接受了这种出质,根据民法意思自治的原则,这种质押合同应当是有效的。但是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应当经过证券登记机构登记后,质权才能成立。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是法定的也是唯一的办理上市证券登记业务的机构,如果它不办理这样的质押登记,无异于堵塞了订立质押合同的双方办理质押登记的唯一渠道。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法规要求质权必需登记才能设立,另一方面,法规又不允许唯一的法定机构办理登记,这无疑是十分荒谬的。这样的结果违背了同股同权的法律原则,也阻碍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的稳定。因此,无论是A股还是B股,无论其持有人的身份如何,无论办理质押登记的目的是为了担保银行贷款债权还是担保其他债权,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登记业务都应当全面展开。
、上市公司国有股出质的特殊规定。
从质押的程序来说,首先,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以国有股进行质押,必须事先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论证,明确资金用途,制订还款计划,并经董事会(不设董事会的由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决定;其次,以国有股质押的,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在质押协议签订后,按照财务隶属关系报省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备案;最后,根据省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出具的《上市公司国有股质押备案表》,按照规定到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办理国有股质押登记手续。
从质押的目的来说,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持有的国有股只限于为本单位及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提供质押。
从质押股份的数量上来说,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用于质押的国有股数量不得超过其所持该上市公司国有股总额的50%。
Ⅸ 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给信托利三年空还是利好
你说的行为是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持有人将股票质押给信托公司进行融资,但是总体来说都是缺少流动资金造成的。
这个行为具体要看才能判断是利空还是利好,主要是根据质押的目的。
如果目的是为了纯粹缓解资金压力,可以理解成利空。
如果目的是为了上一些新项目,那可以理解成是利好。
但是一般股票质押方都是上市公司的小股东,这些股东和上市公司本身经营不会太紧密,一般不太会有大的影响。
Ⅹ 股票质押的信托怎么样
股票收益权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其实质就用上市公司股东用自己的股票做抵押进行融资,然后到期以商定的收益比例连本带利返还给投资者(即该信托计划的委托人)。因此,股票收益权实质只是一个幌子,当然,融资方(上市公司股东)还要支付信托公司管理费和信托计划的发行费等费用。 目前在国内私募网站中私募排排网是比较好的|好买网比较倾向于公募基金|然后提供一站式高净值服务又有私募等等讯息的目前就只有金杉财富网了|希望答案对你有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