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商银行这支股票怎么样
工商银行业绩不错,但是很快就会下跌。
B. 请问 工商银行 这只股票怎么样/
本来工商银行就是一个长线投资品种,如果你想抓一个短线行情的话,那么你选错了。所以这个股票一定要长线持股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工商银行的基本面依然是非常好的,所以完全可以支撑股价的运行,短期看由于次贷危机波及国内的各大商业银行所以几个龙头的银行品种表现疲弱,但是长期看做为国民经济核心的银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不要为一时的被套而感到不安,你不但可以解套更可以盈利。
C. 请高手分析一下工商银行这只股票
我的看法是:这是一只投机成分最小,投资成分最多的股,你要是用投资的心态买股票的,可买这只股,如果你的要求只是想比银行定期要好,或高点吧--跑赢通胀就行,可买这只股并长时间拿住,比放银行要好很多,但很难赚到快钱的。
D. 工商银行这个股票怎么样啊
比把钱存在工行里收益高
E. 工商银行这只股票怎么样
已经超跌,可惜还没有主力关注!可少量介入.
F. 工商银行这只股票有什么特点
涨跌幅度不大,较稳定,可以做中长线,比把钱存到工商银行好。
G. 工商银行这支股票业绩怎么样
大盘股,不会大起大落
H. 工商银行这之股怎么样
谁人能准确预测股票的涨跌呢?越详细就意味着越具体,越具体就意味着越不真实。我说涨,你便要高兴,我说跌,你可能要不高兴,你想听我说涨还是说跌?
这种事情,求人不如求己,问人也不如问己,股市本来就有风险,没有绝对的、一定的、一成不变的事情。问问自己,拿出这些钱来股票,全赔掉能不能接受,能接受就做,不能接受就减少金额,到一个自己可以把握的度,一定要确信自己能够接受最坏的结果之后再做盈利的打算。
老子说,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常言道,良药苦口,都是这个意思。算卦的说的最好,那是因为他说得都是人想听的,医生说你得病了你最不愿听,那是因为他说的是实话。
工行的很多理念走在国内各大银行前列,最近公布的业绩又好,至少最近还是处于上升期。往后的俺不能瞎说,今天刚看的金融时报,有关于银行股的介绍,题主自己看,自己分析吧,在投资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一个头脑可以代替你思考。
本打算说股票的,扯远了,从前是学师范专业的,如果有说教气,还请谅解。
楼上的是拷别人的回答么,里面内容穿帮了。
国有上市银行提升两地市场价值
记者 卓尚进 2007-04-11 11:32:35
4月10日,是香港市场度过复活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内地几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均以红盘报收,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的H股分别收于4.32、3.93、4.59和8.29港元,较上一个交易日分别上涨0.23%、0.25%、0.88%和0.97%。
几家内地国有控股上市银行的大笔成交和上涨,为香港联交所主板当天的成交活跃和指数较大幅度的上升提供了不容忽视的动力。至当天收市,恒生指数收于20347.87点,较上一个交易日上涨了138.16点,上涨幅度为0.68%,恒生中国企业指数(H股指数)在盘桓多日之后再次回到万点之上,收于10012.93点,上涨153.43点,涨幅达1.56%。
无独有偶,4月10日,在内地上海证交所上市的工行A股和中行A股也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当天分别报收于5.58元和5.88元,分别上涨了1.82%和3.70%。由于两行股份在指数中的数一数二的权重,两行股价的上涨无疑为当天上证指数的持续上涨和再创历史新高增添了不小的动力。统计显示,当天,上证指数收于3444.29点,上涨了1.33%,而沪深300指数收于3081.48点,上涨了1.43%。
纵观几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在两地上市后的市场表现,我们会发现,国有控股上市银行以其稳定增长的业绩、长期上升的股价趋势和巨大的增长空间,为两地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和投资价值增长已经作出巨大的贡献,并将作出更大的贡献。说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大大提升两地资本市场价值,真实不虚,毫不为过。
权威的统计数据表明,至4月9日,沪深交易所总市值达13.77万亿元,已首次超过香港联交所主板及创业板最近一个交易日(4月4日)的总市值13.698万亿元。而至4月10日,由于沪深股指涨幅超过香港股指,沪深交易所总市值肯定再次超过香港联交所的总市值。
此间一位投资银行家向记者表示,今后内地资本市场总市值超过香港联交所的总市值将是常态,而且会陆续超过某些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总市值。
继去年以中国银行为代表的国有控股企业回归内地发行A股之后,今年将呈现出国有控股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更大规模的“回归潮”。在去年年底之前、今年年初,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已在内地先后发行A股,交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国企H股和红筹股正准备回A股上市,其每家给内地市场增加的市值规模或在万亿元左右。据此推算,今年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总市值将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其超过香港市场和一些发达国家或地区市场总市值的新闻将不时传出。
从已在两地市场已披露2006年年报的几家国有上市银行来看,其优良的业绩和成长趋势奠定了股价长期稳定上升的基础。2006年,中行全年盈利逾428亿元,增幅高达65%,每股盈利0.18元;工行税后利润实现了31.2%的增长,达到人民币498.8亿元,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18元;2006年交行全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122.74亿元,比上年增长32.71%。
3月22日中行公布年报后,由于其业绩增长超出大多数机构的预期,国内外多家投行均给予中行积极评级,或增持,或买入,其H股股价呈稳定上升态势,而A股股价近日已上了一个台阶。4月3日工行公布年报后,国内外投行对其盈利预期存有分歧,评级各有不同。国外有两三家投行开始下调了对工行的评级,但是近日,又有几家投行调高了对工行H股的评级,如高盛给予工行“买入”的评级,目标价为5.28港元;BNP给予工行“买入”的评级,目标价由5.49港元调高至5.51港元等。
自2005年交行和建行先后面向全球投资者IPO并在香港市场上市以后,一家国外有名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向投资者发出了这样的“建议”:要分享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成果,最好的方式是投资中国的商业银行。近两年的实践证明,这一“建议”是最具价值的投资建议,以建行、中行、工行和招行为代表的中国商业银行,向全球投资者发售股份并在香港资本市场上市,已为他们带来了稳定的高额的回报。
以4月10日收市价计算,工行的总市值已达18638.25亿元,中行的总市值已达14925.74亿元,两家大行的总市值超过3.36万亿元。事实上,随着几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的总市值在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总市值中占比的不断提高,其对两地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国有控股银行的上市,在为香港和内地及全球投资者带来稳定较高投资回报的同时,为提升两地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和成熟稳定度增添了勃勃生机,间接地为全球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增添了新鲜活力。
虽然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总市值超出发达国家或地区资本市场的总市值,但是我们切不可以沾沾自喜,而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其客观上存在的差距,如在上市公司质量、证券监管、金融创新和市场运作效率等方面存在的落后差距。
从近期看,内地资本市场与香港资本市场是竞争对手,更是合作伙伴。而从长远和国家整体利益看,两地市场应当是互动和双赢的关系,需要取长补短,共同协调发展。而包括香港和内地在内的整个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吸取国际发达资本市场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改革开放和金融创新的步伐,打造自主核心竞争力。
金融时报 (2007年04月11日)
I. 工行的股价为什么那么高
工行的十大题材(其中不少股评未提及过),及防风险的的操作方法 工行的优势是: 第一、是沪深300指数权重股,是控制股指期货的必备筹码。谁控制了工行等权重股的大部分股票,谁就可以有了在股指期货中作空作多的控制权,以四两搏千斤的手段赚取巨利。 第二、作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没有亏损风险的股票,价格居然比ST股、微利股的股价要低,具补涨空间。 第三、所有股票的涨幅均超过了2倍以上,但工行的涨幅只有50%左右,远落后于大盘,有补涨空间。 第四、工行是各期货主力必争之筹码,如果有其中一庄家把货在目前价位全部卖出,那么,其它主力将把其抛出的筹码通吃掉。所以,以前沿用的庄家作庄模式,也就是吸货、洗盘、拉高、出货的模式,不适合备战股指期货的庄家。因为出完了货,也就是把工行抛完了,也同时失去了对期货指数的控制权。除非庄家以后不玩股指期货,但这有可能吗?所以,对于工行,庄家在高位出了部分货,还会在低位再捡回。不存在如下的风险:把工行炒高后,出货一走了之。而其它亏损题材股的庄家把股票炒高后,出货一走了之,导致以后股票跌跌不休。而工行作为股指期货的必备权重股,就没有庄家出货后一走了之的风险。 第五、股指期货主力要逼空作多时,工行可能会升到你意想不到的高位。 第六,工行是由国务院财政部作为实际控制人的特大型中央国企。中央国企领导人的升迁与所在企业的政绩息息相关,所以会很注重政绩也就是业绩的提升。同时,中央特大型国企的监管是相当严格的,不存在转移资金、掏空公司后恶意关闭破产等的问题。 第七,据悉,市值考核将有可能列入中央国企的考核范围,如以后实施,中央国企将更关心股价的涨跌; 第八,工行除在中国上市外,还在中国香港上市。工行代表了中国的形象,是真正的蓝筹股之一。 第九,新上市的中信银行的市盈率已达80倍,但工行2007年的动态市盈率只有20多倍,与之比较,比价也相当低。而且,目前热点正在向蓝筹股转移。 第十,假如在工行处于5元多的价位上就推出股指期货,期货的庄家是会打压工行到4元甚至3元作空,还是会把工行拉高到7元作多?如果期货庄家把工行打低到4元、3元后会出现什么结果?结果就是:亏路一条。因为如果工行跌到4元、3元,市盈率只有13到18倍,作为银行股已极具投资价值,相信不少有实力的机构会把庄家抛出的割肉筹码通吃掉,然后作多,把工行拉到6元以上,实现既在现货上赚钱,又在期货上赚钱的目的。而且,工行的股票数量是一定的,而钱可以是无限量的(特别是在散户的跟风蜂拥而至的情况下)。期货庄家把工行抛完后,而又不能把股指打下来的话,他就只有爆仓甚至破产一条路可走了。可见,在目前5元多的价位,推出股指期货后,工行是向下打还是上拉,各位可以自行判断。 第十一,工行有向海外扩张的激动人心的题材。 现到4000点附近,工商银行却只有5.7元左右,在比亏损的ST股、微利股都要低,ST股、微利股都升了几倍,例如四环生物从股改除权前的1元多升到现在的4元多,升幅已几倍,但工商银行从3元多升到现在的5.78元,升幅不过是0.5倍,比ST股的升幅少了近10倍。升幅相对这样少,庄家会舍得出货吗?况且,出货完后,庄家拿什么来控制股指期货?所以,大家想一想,工行不升甚至下跌是庄家出货造成的?还是打压吸货造成的?作为股指期货的权重股,作为机构的必争的可以四两拨千斤的控制股指期货的必备的筹码,庄家会在获利这样少的情况下真正出货吗? 所以,庄家打压不是为了出货,而是为了以相对低的价格逼散户割肉出局。因为大量的散户因看好工商银行而入了来,这对庄家的拉升是极其不利的。同时,庄家手上的货还不够多。因为总股数是一定的,庄家要在低位吸够货,相对应的,就要散户在低位割肉。散户不割肉,就意味着庄家吸不了货,吸货不够,当然不会拉升。只有筹码从散户转移到庄家手上,股票才会涨.天天涨停的股,而散户手上是无的,就是这个道理。你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你看好工行,觉得其有发展潜力,你手上有现金20万,但你手上只有100股工行,你是想抓住这100股工行天天看着其涨停?还是想它跌下来,好使手上的20万资金有低位入货的机会?庄家也一样,也深知工行上述的这些能引起股价大幅上升的实实在在的题材与业绩,但因手上货还不够,只能打压吸货,在指数上升时压盘吸货,并趁着指数大跌的机会,制造恐慌,吓出浮码。 工行居然比ST股、微利股的价格还低,不觉得不正常吗?在两市平均股价已达12元的情况下,现在还有多少只股票是在5元多的?而且代表中国形象的国家银行的股票,价格会长期低于亏损股吗?如果堂堂的蓝筹股,股价居然比亏损股还要低,长期这样的话,股市还正常吗? 既然以吸为主,那么庄家肯定会打压,以降低吸筹的成本。为对付庄家的打压,可以采取这样的对策:我认为有贴曾提过的把资金分成两大部分的方法较好。例如,你有20万资金,第一大部分的10万资金分成几十个价位去逢低吸纳,例如,5.65元买500股,5.60元买500股,5.55元买500股,5.50元买500股……,如此类推。第二大部分的10万资金见机行事,当庄家打压打穿他自己的成本线时,再逢低介入。这样,平均下来,你的成本比庄家还低。如果庄家长期不拉,就和庄家耗着,看谁的利息成本高。股指期货的庄家不可能永远只作空不作多,等到庄家逼空作多时,你就可以获利了。 同意的请顶。
J. 工商银行股票怎么样
如您想进行股票交易,建议您具体咨询网点工作人员风险问题。
(作答时间:2019年7月8日,如遇业务变化,请以实际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