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智利银行股票指数
扩展阅读
康大生物股票代码 2025-05-13 16:46:41
股票代码600117行情 2025-05-12 15:30:12

智利银行股票指数

发布时间: 2021-06-05 07:25:02

㈠ 存在智利银行的钱在中国四大银行可以取吗

不可以。
用户只能向存款银行进行取款操作。
或者转账入国内银行后,进行取款操作。

㈡ 最近想拓展拉美市场,想问下智利当地的流行支付方式有哪些

智利当地的主流支付大概有三种:

1、Banco de Chile

也就是智利银行,智利银行是一家为客户群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总部位于圣地亚哥。根据2018年末的数据,它是智利总资产第二大银行集团。如果按总收入计算,它是该国最大的银行。

2、WebPay plus

WebPay plus是由Transbank提供的一种互联网支付方式。WebPay PLUS有一个响应式支付表单,可以在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台式机上使用。WebPay PLUS可以让用户使用信用卡或借记卡消费。

3、Redcompra

Redcompra支付系统是智利金融机构Transbank S.A.在2001年推出的支付产品,买家网购时选择Redcompra支付方式,点击跳转到银行列表,再通过常用的银行来完成支付,在智利-可以覆盖35%的网购者。目前Redcompra支付支持15家智利本国的主流银行进行付款。客户在付款交易时只用输入四个数字(PIN码),无需填写身份证号码或签名凭证。

㈢ 智利的经济为什么繁荣

按照IMF的数据,2015年,智利人均GDP已经达到1, 3331美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越了在中等收入陷阱挣扎多年的近邻阿根廷(1, 3428美元)、巴西(8802美元),也超越了波兰(1, 2662美元)、匈牙利(1, 2021美元)和克罗地亚(1,1551美元)等冷战后重归全球市场体系的欧盟新成员国。在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和低迷的环境下,从2010年到2013年,智利经济连续4年保持3%以上的增长,尽管2014年智利经济增长率曾一度降低至1.9%,但是我们预计2015年该国经济将会增长2.1%,而今年的预测值则是2.3%。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85年40%下降到1997年的20%,而在2009年,智利的贫困人口仅占总人口的15.1%了。2009年的公共债务现在是在国内生产总值的10%,1983年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每年4.6%的平均水平。

但增长不是一个随机事件。智利繁荣,因为政府的负担也有所下降。智利现排名第一的为自由在其区域内和排名第七的在世界上,甚至领先美国。辉煌的统计数字和其背后真实的经济繁荣使得智利于2010年正式成为经济合作组织(OECD)一员,这标志着智利广泛地被承认为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税收政策

在世界银行2015年各国的总税收表中,智利在全球248个经济体中以28.9%的税率位居低税收榜的第36位,比传统的低税收国家瑞士还低(28.8%)。在1984年智利税制改革前,智利对企业的课税曾经达到了将近50%,当年的税制改革曾经把税率降低到10%。虽然民主化后税率有所上调,但是智利依然处于低税收国家行列。

养老金私有化改革

作为智利税收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环,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2005年,智利的最高累进税率从58%降低到40%,这帮助了企业家和投资者在相对较低的税负环境中创业。更低的赋税有助于更多产业摆脱处于地下经济所带来的困扰。根据加拿大莎菲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2012年的一份统计报告 [1]),智利地下经济的情况最少(智利得分20.3分,相比之下,萨尔瓦多47.4分,哥伦比亚得分41分,巴西则40.5分,墨西哥30.2分)。这一统计数据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智利经济相对周边国家更加健康的情况。

国有企业私有化

国有企业私有化也是智利经济增长的一大动力。在之前文章中我们提到过的Copec和Endesa等智利能源行业巨头,曾经都属于政府经营,但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包括石油、电力、钢铁、电信、银行业等都逐渐被私有化。国企私有化使得依靠纳税人的税金补贴国企成为了过去,被私有化的企业在市场环境下无论是经营效率还是创新能力都大幅提高。此外,也由于市场的公平竞争,不再有拥有政府作为保护伞的国有企业的垄断,新企业的进入变得更加容易,这也推动了智利的经济增长。

对私有产权的保护

智利对私有产权的保护也是促进智利经济成长的原因。没有对产权的保护,再好的创新和应用也无从谈起。比如,智利的采矿业由于私有产权得到保护,私人投资者在采矿业的运营成本大幅下降,而伴随着的则是产出的大幅提升。尤其在智利私有化进程深入之后,这一情况更为显著。

㈣ 智利银行开的信用证为啥交单给香港分行

开信用证的银行叫开证行。
为方便受益人兑用,开证行有时会在信用证中指定其他可兑用的银行,出现在SWIFT格式信用证中的第41a栏位。
根据UCP600对交单的定义,受益人交单有几种选择:
1、直接交单给开证行;【实务中较少】
2、交给指定银行,如有的话;
3、委托自己的银行交单。

㈤ 智利银行比索对人民币汇率

货币兑换
1智利比索=0.0090人民币元
1人民币元=110.9117智利比索

数据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更新时间:2016-01-13 14:05

㈥ 智利信用证,applicant是银行,buyer未指明,提单、发票的买房应该怎么做提货有没有问题

这是不符合规定的信用证,信用证中根本就不能出现BUYER这个词。我想知道的是APPLICANT和OPENNING BANK是不是一家?信用证中没有明确这个BUYER是谁,你通知给谁呢?通知给谁都可能遭到拒付。即使是货权给了开证行,APPLICANT也不应该显示是开证行,这样的信用证存在风险。

㈦ 养老保险管理股总结

二、近年来养老保险中出现的问题
经过多年改革,一个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具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已具雏形。但是,由于国力所限,加之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我国现在的养老保险制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表现在如下方面;人口老龄化的压力日益加剧,人口老龄化对于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构成了越来越重的压力。西方发达国家通常在步入工业社会后才会出现老龄化,且老龄化速度较慢,我国则在工业化中期的起始阶段、经济建设资金需求集中的情况下便进入老龄化,使资源配置陷入困境。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90年60以上的人口比例,亚洲平均为6.8%,我国为8.9%。我国已进入老龄化时期,到2026年这一比重将达18%,届时全世界将有四分之一的老人集中在中国。而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部分平衡方式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到来时,会造成资金需求的积聚增长,社会负担加重,对国家财政的稳定非常不利。
1、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明显过窄,社会保险的基本定律之一是大致法则,只有当覆盖范围最大时才会最强,目前,就全国而言,除国有,集体企业基本覆盖外,还有部分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大多数私营企业以及个体经济从业人员尚游离在养老保险范围外,还有政府机关的公务人员至今没有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占全国总人口80%的农村人口的老年保障问题也尚未解决,这一问题不解决,社会保障关于权利保障、普遍性、平等性等基本原则就没落实,部分公民仍未享有相应的养老保险权益。
难题之一:个人帐户出现“老人”无帐户,“中人”帐户资金严重不足,而“新人”帐户给了“老人”,出现了空帐现象。
在总结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践,借鉴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政府选择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积累式筹资模式,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是理想的。国家规定,个人帐户按照职工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建立,且企业缴费比例最高不超过20%。个人缴费年不得低于4%,最高不得高于8%,到达退休年龄后,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标准为当地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养老金的月标准为本人个人帐户累计储存额除以120(月),然而,目前转轨面临的尴尬局面,却是“老人”无帐户,更无资金积累:“中人”个人帐户上资金严重不足,个人帐户建立之前的工作年限,仅仅是视作个人缴费的年限而没有资金累积,“新人”帐户实际运作中现付给了现在的老人,帐户实际上是个“空帐”。显而易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偏差带来的空帐,使得养老保险的运作仍然停留在现收现付上,目前全国三分之二的省(区)养老保险的确保发放面临困难,“统帐结合”的改革目标模式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
难题之二:养老保险基金单一的来源渠道和单一的投资渠道,使目前基金的筹集与增值方式在日益增长的养老金支付面前显得无能为力。
目前,养老保险的筹资渠道主要是企业缴费,而企业缴费的大头又来源于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包袱沉重,停产、半停产和破产企业增多,相当于一部分企业在交纳养老保险时。同时承担着“新人”退休费的支付,在这重负之下效益较好的企业缴纳积极性也受到严重挫伤,使养老保险基金筹集上面临如下态势。
1、参加养老保险缴费职工人数连年下降,且降幅逐年增加,而离退休人员人数连年上升,且升速加快。
2、根据有关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目前只限于投资于国债和存入银行,表面上看,这种投资是安全的,而实际上却存在着贬值的风险。一是从1997年以来,我国连续多次下调利率,使存入银行的养老保险基金已经很难保值,更谈不上增值。二是国债现券的收益率也在逐渐降低,养老基金投资于国债也会面临亏损。
难题之三:养老保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完善使现实的养老保险运作面临困难境地。
1、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市地社会保险机构目标利益的非一致性,使得省级统筹的运作苍白无力。
按照国家规定,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了省级统筹,但是运转的效果却十分不理想,由于目前市地以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仍然隶属于地方管理,地方政府的利益必然是市地以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首选目标,而省级统筹的目标则是综合平衡全省各地方、各行业部门之间利益,这就出现了地方社会保险机构目标利益的一致性,出现了省级统筹应承担责任与其应具有权利相脱节,出现了地方和行业一致对付省级统筹的困难局面。
2、日益膨胀的社会保险工作业务,使现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难以承载。
随着行业统筹下放到地方和地方企业实行省级统筹,加上失业保险的重新定位,医疗保险改革启动,以及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保合一,省以下各级社会保险业务与现实弱小的社会保险机构载体形成的矛盾愈来愈突出,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上形成小马拉大车。
3、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经费不能及时到位;使养老保险在运作中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所需经费改由财政核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运行的结果是一头卡死了,经办机构不再提取管理费。而另一头财政拨付给经办机构的经费却严重不足,这一现象严重挫伤了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积极性。
4、现行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严重滞后,使养老保险在运作中缺乏科学的决策基础。
养老保险的深化改革,特别是社会统筹和职工个人帐户、以及省级统筹的实际运转。使养老保险的信息量急剧膨胀。客观上要求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更加科学化、规范化。而实施更高一级管理需要拥有数据完备,信息共享、反应快速、计算科学的管理手段和辅助决策手段;从目前情况看,基本养老保险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信息系统的建设远远难以满足养老保险业务处理与管理决策的要求。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财力投入,更需要人才的准备。
三、根本问题是做出什么样的制度安排
(一)建立一个以基金制计划为核心的多层次养老金制度
在上述思路下,我国的养老金制度将主要由两大层次组成:基本层次是面向“老人”的基本养老金计划,以现收现付的方式进行融资,按规定发放。现阶段,由于“老人”还是退休者中的大多数,因此这个计划还要占据较大的比重,但长期看,只要这个计划的覆盖面不再扩大,那么它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萎缩,从而把养老金制度的主干部分置于第二个层次的基金制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基金制计划可以适时引入更多的子计划,如旨在增加投资回报的增值投资计划,旨在进行有限的收入再分配的填补计划,等等。在第二个层次之上,也可以再建立第三个层次的自愿储蓄养老金计划,以及鼓励个人购买商业性的养老保险等等,作为以上两个层次的主要计划的补充。
在统一制度中,对于制度实施时已经退休的职工已有一定工龄的职工和实施后新加入养老保险的职工有不同给付规定;体现“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和“中人”过度办法。年支出的估计需要分别估计“老人”支出,“新人”支出和“中人”支出。“新人”支出在1998年新参加工作并加入个人帐户养老保险的职工退休后才会发生,“中人”支出分为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和过度性养老金三部分。其中,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的计发办法与“新人”同,过度性养老金体现“中人”在新制度实施前积累的养老金权利的兑现。
1、“老人”支出
在新制度实施时已退休的职工,以过去制度的规定给付退休金。过去制度以一定的养老金替代宰规定给付水平,同时根据工资和物价作指数化调整。某年某一年龄上“老人”的人均支出等于该年这一年龄上“老人”在退休当年的年工资与制度规定的养老金替代宰之积,并在规定的退休金调整指数下调整。加总所有年龄上的老人支出就是“老人”总支出。
2、“中人”支出
“中人”支出分为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和过度性养老金三部分。职工死亡时个人帐户的累计额一次性退还其受益人,其中,基础养老金是退休时当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的20%。根据1996年社会平均工资,在假设的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卑下,可以估计出今后各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年隔热买帐。年个人帐户养老会个人帐户的累计额根据一定的缴费率和缴费工资基数,在假设的个人帐户累计利率下估计。
“中人”过度性养老金采用调整替代宰和指数化调整,指数化调整为原劳动部推荐使用。
指数化调整方法
过度性养老金: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发系数
“中人”临界点之前的本人缴费年限
指数化月缴费工资:“中人”退休时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缴费工资指数
缴费工资指数:退休前各年缴费工资在社会平均工资中的比值之和/缴费和视同缴费年数
3、“新人”支出
按照统一方案,“新人”退休金支出分为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养老金测算方法与“中人”相同。“新人”人数根据人口预测,参考世界银行的预测结果估计。
(二)养老基金要成为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
拥有足够的投资工具,是这样的养老基金会能够存在和发展下去的一个重要条件,即使基金的投资组合完全是由基金董事会自主决定的,那么,国债也将是二个基本的投资工具,因此。更具意义的将是讨论养老基金应该持有何种股票以及如何持有。
在进一步讨论国有股转化这种办法之前,我们还是先来探讨一下基金是否可以通过直接入市的方式来增加融资,这本来不应称其为问题,但事实上,以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滚存节余,即使全部投资于股票市场,那么恐怕要有数倍的回报率才能弥补现在的养老金负债。在这样的压力下,实际上很难保证基金会自觉地成为一个稳健的机构投资者。所以,在入市之前,养老金基金还是要有一个能够承担起一定风险的资本规模,而增加其资本规模的途径是增持国有股。所以;我们为养老金基金持股所设计的步骤是,首先以增持的国有股实现基金资本的扩充,使其具有足够的风险承受能力,尔后通过国有股上市流通,带动保险基金入市。
第二个主要的条件是,养老金基金要有专业的托管机构去管理其投资。因此,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金融机构要指定一批托管人,使他们具备托管养老托管基金的法定资格,由于在基金会和托管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所以,政府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金融监管机构通常要对基金托管人实行严密的监管,这种监管通常是以托管法为法律依据的,在我国现在还没有这样一部基金托管法,因此需要制定和实施这样一部法律。
接下来的问题是现在有哪些机构将来可以成为养老基金的投资托管人,在目前的基本养老制度中,政府规定基金要以财政专户存于工、农、中、建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所以,这四家银行在担当着与托管机构类似的角色,但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托管机构。如果银行要成为真正的基金托管机构的话,那么,他们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法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只能分业经营的原则。
其他有条件成为托管机构的还有保险公司、证券机构以及目前仍处于幼稚状态的本土投资银行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当然,如果我们不把目光局限于中资金融机构的话,那么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或投资公司来托管养老基金,也可以列入考虑范围之内。我们认为,上述各类金融机构,将会成为孕育未来养老基金托管人的母体。
(三)市场化导向:竞争性和价格机制
从完全市场化的角度出发,我们自然会想到让养老基金会自行决定养老金的缴费率。从原理上讲,当养老金制度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时,是能够形成一个均衡价格的。
为了保证实现这样一个均衡价格,基金会的制度必须是竞争性的。在现实条件下。建立这样一个竞争性的基金制度的真正困难恐怕不在于能否建立起多个基金会——这个问题的答案应当是肯定的——而是在于缴费和收益能否在不同的基金会之间自由的流动,流动性不足将会成为建立竞争性的养老金制度的最大障碍,而且,这个障碍在短期内恐怕难以克服。
上段论述的现实依据是,目前的基本养老金制度应当是实现了省级社会统筹的,假如我们以养老金基金会的建立成本最小化作为首要的选择的话。那么,在省级层次上成立基金会,应当说是选择了新旧制度之间距离最近的两个点架起对接的桥梁。然而,依附于行政架构的养老金基金会还不是真正的市场竞争者。如果这个问题放在一个省的内部来解决,理论上难度会稍微变得小一点,但又有两个新的问题却会随之而来:一个是,实际上或许没有几个省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严格符合相关规范的竞争性养老基金会;另一个是,迄今为止已经实现了的省级统筹将会前功尽弃。两相对比,基金会还是要在省级规模上建立更为合适。这样问题就集中在如何把现有省级统筹的基本养老基金改造为最终能够导致基金的竞争模式。
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个步骤是,各个基金会选择自己的托管机构,进入资本市场,取得因会而异的投资回报率;第二个步骤是,政府的社会保障监管机构、金融监管机构以及法律部门对各个基金会的会计(特别是其中的管理会计、审计、信息披露以及个人帐户的计帐等各个环节实施统一的规定;第三个步骤是,政府的社会保障监管机构制定规定缴费率(养老金价格)的上下限,但是把缴费率具体决定权交给基金会,这就引入了竞争机制;最后一个步骤是,任何一个基金会都对其他基金会的会员开放,最终启动竞争。
在这样一个架构的基础上,养老金基金的缴费辜和收益率最终会稳定在某一个水平上,这将是由市场决定的竞争性价格和受益水平。当然,这里并没有包括管理费用;决定管理费用水平的原理也是一样的,即要有一个竞争性的托管人市场,政府只负责决定管理费用率的上限,认定托管人的托管资格,对托管人进行外部审计和监督,把对托管基金会的选择权交给基金会,假如这个构想能够实现的话,那么养老金基金的缴费率(包括托管费用)将是由市场决定的竞争佐价格。如果养老金的受益水平与市场决定的缴费率是精算关联的,那么受益水平不足或过度的可能性在此也会消失。
如果把本文所设想的养老金制度和其他国家的作一个类比,我们的设想在制度整体上应该类似于智利,而基金这个层次上则要类似于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设想之可行性的关键在于这些基金会是否真的能够建立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并不取决于组织架构本身,甚至不取决于养老金制度或社会保障制度本身,而是取决于这个制度以外的东西。这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方面是政府能不能根据市场经济的原则处理好它和基金会的关系。这不仅是指政府机构是否具有处理好这种关系的思想和政策准备,现阶段来说,更重要的恐怕已经是是否具有处理好这种关系的技术准备。第二个方面是涉及到养老金制度的各种既得利益能否大致达成一个平衡,第三个方面则是管理机构是否具有足够的动力和能力,从整体上提高管理的组织效率和技术水平。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在理论准备严重不足,方案论证很不充分的情况下仓促启动的。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关于养老金制度的改革,目前最为急迫的还是要设计一个综合考虑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实现收入再分配和支持经济增长、培植制度本身发育和产生正的外部效应(至少是不产生负的外部效应),以及兼顾养老金制度改革与配套性制度成长的整体方案,切不可为了解决一时的燃眉之急,而使本已明确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正确目标变得模糊不清。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㈧ 智利的经济

利政府对外实施全面的开放政策,鼓励外国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家的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使智利成为南美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圣地亚哥的智利中央银行作为该国的中央银行。智利货币是智利比索(CLP)。智利是南美洲最稳定和繁荣的国家之一,导致拉美国家在人类发展,竞争力,人均,全球化,经济自由收入,腐败程度较低的感知。自2013年7月,智利被认为是由世界银行为“高收入经济体”,因此作为一个发达国家。
智利拥有最高程度的经济自由在南美(排名全球第七)中,由于其独立和有效的司法体系和审慎的公共财政管理。2010年5月智利成为第一个南美国家加入经合组织。2006年,智利成为该国与拉丁美洲最高的人均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铜矿开采弥补了智利国内生产总值的20%和出口的60%。埃斯康迪达是全球最大的铜矿,在全球生产超过全球供应量的5%。总体而言,智利生产全球铜的三分之一。Codelco公司,国家矿业公司,竞争与私人的。
智利属于中等发展水平国家。矿业、林业、渔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四大支柱。20世纪80年代后,智开放市场,加强宏观调控,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取得较大增长,被世界银行和西方国家誉为拉美经济的样板。特别是2003年以来,智政府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得益于铜、三文鱼、纸浆等智出口支柱产品价格持续走高,经济稳步增长。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影响,智实体经济受到冲击,经济增长放缓。2009年下半年以来,智经济企稳回升。2010年“2.27”地震造成智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经济损失达300亿美元,约占智国内生产总值17%。皮涅拉政府加强宏观调控,重点围绕恢复交通、住房、就业和渔业四方面展开灾后重建工作,智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2011年下半年以来,受美欧债务危机发酵、全球金融形势动荡等影响,智经济增长明显放缓,2012年经济增长5.25%。
智利经济初期极大建立在矿业上,尤其铜矿是该国最大资本,外资直接投资有52.9%集中在矿业开采。然而也导致单一化产业风险,铜矿价格严重关联财政状况,近年铜矿纯度也开始下降,导致经济开始需要转型。观光业较不兴盛有较大成长空间,而其南半球的地理和天候对于特定天文观测较有利,吸引每年不少天文爱好者旅游观测行程,带动了较特殊的天文观光产业。旅游智利经历了持续的增长。2005年旅游业增长了13.6%,但主要游客来自较贫穷的其他南美国家导致消费不高,美国游客有增长趋势然而依然较少,旅游大多集中在夏季(十二月至三月),并主要集中在沿海滩涂城镇。阿里卡,伊基克,安托法加斯塔,拉塞雷纳和科金博都在北方的主要夏季中心,和Pucón的岸边比亚里卡湖是在南方的主要中心。南方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国家公园(最流行 的是孔吉利奥国家公园在阿劳卡尼亚)和周围Tirúa和卡涅特的沿海地区与莫查岛和纳韦尔布塔国家公园,奇洛埃群岛和巴塔哥尼亚。
葡萄农业是其另一大支柱,葡萄酒业也有较好展望,2013年出口至欧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皆有显著成长,橄榄油、蓝莓、覆盆子及蔓越莓类产值也达4亿美金之上,近1/3出口美国。智利国土狭长海岸线长达4,000余公里,渔业资源丰富,海产类资源也甚丰,养殖鲑鱼、鳟鱼等技术在外资进入后兴起。
其税制在21世纪后逐渐改革,是外资一大注意事项,因为不少税率上升,公司所得税由20%在4年内逐步提高至25%,啤酒附加税由15%提高至20.5%,葡萄酒由15%提高至24%,印花税由0.4%提高至0.8%。税务成本的上升导致低毛利劳动产业相对于其他南美国没有竞争优势。其金融业和房仲业较没有丰厚利润,法规也偏严,导致智利的服务业不突出,所以依靠服务业的高获利来应对增长的税额不适用于智利的投资经营。 智利近5年的主要经济指标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GDP(亿美元)1646203924862664.842772.38GDP增长率-1.5%5.2%6.0%5.4%4.1%人均GDP(美元)967211929144131531315791 2011年,智利农、林业产值33660.66亿比索,农业劳动力78.39万人。2010年耕地面积1.66万平方公里。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67.41万公顷。
水果种植业
智利是南半球最大的鲜果出口国,全国7800处果园、518家水果出口企业,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出口75种水果。主要水果有苹果、葡萄、油梨、李子、桃、梨等。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为16.6万公顷,年总产量334.1万吨。
林业
智利森林资源丰富,国土面积45%适合森林生长。全国森林覆盖面积8.42万平方公里。根据智利国家林业局2010年统计资料,天然林137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18.4%,人工林27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3.1%。主要树种是辐射松(73.5%)和桉树(18.5%),主要林产品为木材、纸浆、纸张等。
畜牧业
智利牧场面积12.93万平方公里。2011年产牛肉19.1万吨,羊肉1.12万吨,猪肉52.8万吨,禽类55.6万吨,牛奶19.7亿升。
渔业
智利气候、地理和水质等环境条件优于,是世界上人工养殖三文鱼和鳟鱼的主要生产国。2011年捕鱼量为443.5万吨。 截至2012年10月,外汇储备389.43亿美元,外债余额1141.45亿美元。主要银行有:
智利银行,成立于1893年,2010年资产总额182562.35亿比索;
国家银行,成立于1853年,2010年资产总额188018.35亿比索。 据智外交部国际合作署统计,2006至2009年智接受国外合作项目援助4259万美元和9104万欧元。
对智提供合作项目援助的主要国家有德国、日本、西班牙等。国际组织主要包括欧盟、联合国和美洲国家组织等。

㈨ 股指的相关信息

2013-1-22,沪深两市早盘涨跌互现,沪指早盘低开0.07%,报2326.49点,深成指早盘小幅高开0.3%,报9591.82点。
盘面看,除ST板块逆市走强外,其余多数板块纷纷回调震荡。其中,酿酒食品、航天军工、LED、通信、水利建设、券商、银行等板块跌幅居前。
大盘经过持续冲高后,股指存在高位调整需求,但中长期趋势依然不变,后市仍需沪指2300点大关支撑。沪深300指数从长期看会继续上扬。
知名股指一览表 指数名称 系列指数 编制公司 标准普尔指数 标准普尔500指数 标准·普尔公司 标准普尔1200指数 标准·普尔公司 标准普尔100指数 标准·普尔公司 标准普尔400中型股指数 标准·普尔公司 标准普尔600小型股指数 标准·普尔公司 道琼斯指数 道琼斯运输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公用事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平均价格综合指数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平均指数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生物科技分类指数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医疗保健供应商分类指数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医疗产品分类指数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医药分类指数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斯托克50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全球股票指数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全球1800/600指数系列 道琼斯STOXX600指数(欧洲)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美国600指数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亚太600指数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全球1800指数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第一财经中国600行业领先指数 道·琼斯公司与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 道琼斯第一财经中国600指数 道·琼斯公司与第一财经有限公司 道琼斯中国指数 道琼斯中国88指数(道中88指数)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中国指数(道中指数)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上海指数(道沪指数)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深圳指数(道深指数) 道·琼斯公司 道琼斯中国海外50指数 道·琼斯公司 纳斯达克指数 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 CompositeIndex®)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100指数(NASDAQ-100Index®)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CleanEdge®美国流动系列指数
(NASDAQ CleanEdge® U.S. Liquid Series Index)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生物技术指数
(NASDAQ Biotechnology Index®)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工业股指数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保险股指数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银行股指数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电脑股指数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电信股指数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上证指数 上证成份指数(上证180)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证50指数(上证50)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证红利指数(红利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证180全收益指数(上证180全收益)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证50指数全收益(上证50全收益)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证红利全收益指数(红利指数全收益)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证综合指数(上证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 新上证综指(新综指)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证A股指数(A股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证B股指数(B股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证工业指数(工业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证基金指数(基金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证国债指数(国债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证企业债指数(企债指数)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证指数 中证100指数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中证200指数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中证500指数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中证700指数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中证800指数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沪深300指数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中证南方小康产业指数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中证流通指数 中证指数有限公司 路透中国年金指数 路透社财经资讯 深证指数 深证成份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成份A股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成份B股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100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新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中小板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综合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A股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B股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农林牧渔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采掘业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制造业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食品饮料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纺织服装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木材家具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造纸印刷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石化塑胶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电子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金属非金属指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机械设备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医药生物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水电煤气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建筑业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运输仓储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信息技术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批发零售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金融保险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房地产业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社会服务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深证传播文化指数 深圳证券交易所 美国证交所指数 US Major Market(美国证交所主要市场指数) 美国证交所 美国证交所综合指数 美国证交所 美国证券交易所网络股指数 美国证交所 美国证券交易所网络设备指数 美国证交所 日经指数 日经225股指指数(日经225) 日本经济新闻社 日经500股指指数(日经500) 日本经济新闻社 日经300股指指数(日经300) 日本经济新闻社 日经综合股指指数(日经综合) 日本经济新闻社 日经店头平均股票价格指数 日本经济新闻社 恒生指数 恒生金融分类指数 香港恒生银行 恒生公用事业分类指数 香港恒生银行 恒生地产分类指数 香港恒生银行 恒生工商分类指数 香港恒生银行 纽约证交所指数 纽约证交所指数 纽约证券交易所 纽约证交所工业股票价格指数 纽约证券交易所 纽约证交所金融业股票价格指数 纽约证券交易所 纽约证交所运输业股票价格指数 纽约证券交易所 纽约证交所公用事业股票价格指数 纽约证券交易所 罗素指数 罗素2000指数 美国投资服务公司富兰罗素(Frank Russell) 罗素1000指数 富兰罗素(Frank Russell) 罗素3000指数 富兰罗素(Frank Russell) 台湾指数 台湾加权指数 台湾证券交易所 台湾中型100指数 台湾证券交易所与富时指数有限公司(FTSE) 台湾50指数 台湾证券交易所与富时指数有限公司(FTSE) 台湾发达指数 台湾证券交易所与富时指数有限公司(FTSE) 台湾高股息指数 台湾证券交易所与富时指数有限公司(FTSE) 台湾资讯科技指数 台湾证券交易所与富时指数有限公司(FTSE) S&P加拿大综合指数(加拿大) 阿根廷指数(阿根廷) TSE-35(加拿大) 多伦多证交所 巴西指数(巴西) IPSA(智利) IPC指数(墨西哥) Lima General(秘鲁) IBC(委内瑞拉) 加拉卡斯证券交易所(Caracas Stock Exchange) 维也纳指数(奥地利) 布鲁塞尔指数(比利时) PX50指数(捷克) KFX(丹麦) HEX25(芬兰) 赫尔辛基交易所 巴黎券商公会40指数(法国)/CAC 40 法国SBF公司 General Share(希腊) MIB 30V(意大利) 意大利证交所 阿姆斯特丹指数(荷兰) 奥斯陆指数(挪威) BVL30(葡萄牙) Moscow Times(俄罗斯) SAX(斯洛伐克) Madrid General(西班牙) Stockholm General(瑞典) OMX(瑞典) 瑞典OMX公司 SMI(瑞士) ISENational-100(土耳其) 英国伦敦金融时报指数 金融时报30指数 英国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100指数 英国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500指数 英国金融时报 美国市场中国概念股指数 DAX指数(德国) 法兰克福证交所 KOSPI 200(韩国) 韩国证交所 费城半导体指数(美国)

㈩ 日本地震会影响中国的股市吗那医药股是不是要涨

强震重创了日本民众的正常生活,对日本及全球股市也造成了短期冲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最近20年中大地震灾害对全球股市、特别是对A股的影响后发现,对A股影响最深刻的莫过于2008年发生在我国汶川的“5·12”特大地震。尽管外围地震灾害也会对A股产生短期冲击,但从中长期来看,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有限。

“短期肯定会带来冲击!”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全球资本市场,尤其是A股,至少会产生心理上的冲击。影响到底会有多大,目前尚难作出准确判断。不过,日本大地震应该只会短期冲击资本市场。

华西证券研究所研究主管曹雪峰认为,虽然从中长期来看影响非常有限,但是自然灾害对大盘指数的冲击效果短期内还是明显的。根据历史经验,周边及全球其他国家发生的地震、海啸等大型灾害会对部分细分行业产生短期利好或是负面冲击。

航运渔业救灾物资受关注

日本大地震之后,A股哪些行业会率先作出反应?综合多位市场分析人士的观点,航运、渔业、救灾物资三大领域率先进入视野。

“不排除部分航线因为风险因素而涨价!”一位不愿具名的国内某大型券商航运业研究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已有至少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部分太平洋岛屿发布海啸警报,如果日本大地震持续,对航运业的整体影响是偏负面的。

不过上述人士进一步认为,部分航线或因为风险因素而提高运价或征收附加费。基于心理预期,冲动资金或许会关注航运股带来的机会。具体来讲,地震可能拖累日本经济的复苏进程,油运和集装箱运输会受到负面影响预期比较多,而干散货市场因为替代性需求而短期有可能受益。A股中涉足干散货市场的航运股主要包括中国远洋(601919,收盘价10.43元)、中海发展(600026,收盘价10.20元)、招商轮船(601872,收盘价4.40元)、中远航运(600428,收盘价8.64元)等。

除了上述航运股外,板房与帐篷的短期需求也可能上升。曹雪峰认为,日本地震发生后,从雅致股份(002314,收盘价18.48元)本周五收盘前半小时的反常走势来看,部分短线资金已有活跃的态势。因此,与板房以及帐篷生产相关的上市公司可能会受到投机资金关注。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仅仅是短线的投机行为,建议投资者谨慎参与。

另外,投资者或许会担心,我国的渔业会受到相应的冲击,特别是一些以日本为主要出口国的上市公司。不过,这些担心或许是多余的。

从出口来看,A股有部分上市公司如东方海洋(002086,收盘价17.52元)、獐子岛(002069,收盘价39.44元)、好当家(600467,收盘价13.73元)等公司对日本有少量的出口份额。金元证券一位分析师认为,短期来看,地震对这类公司的出口可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因为出口日本的数量相对较小,因此影响将有限。从另一方面来讲,短期需求受到压制之后,反而会有一个补充库存的需要。从中长期来看,由于日本的渔业受到破坏,这些公司或许会得到更多的日本订单,但这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不排除投机资金借此产生短期的“遐想”。

不过,东方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则认为:“由于本次日本强震是发生在日本外海,因此,不会对我国沿海的渔业产生后续的破坏。”他同时表示,这并不表明在日本渔业受到破坏之后,我国的相关渔业上市公司可以从中获利,主要是因为,日本渔业是以捕捞为主,而我国渔业是以养殖为主。此外,日本对食品相关安全要求明显要高于国内。因此,日本对后续鱼类等产品的需求或许会在震后相当长一段时间转向海外,并且应该是以欧美为主。

短期冲击不改中长期趋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经过对历史资料的初步统计发现,多数情况下大地震会导致当地股市出现下挫,但持续时间都十分短暂,连续下跌一般不超过4个交易日,不会对股市产生中长期影响。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地震对股市的影响需要密切关注自然灾害的进程。如受灾地区盛产某种产品,出于该产品短缺导致全球价格上涨的预期,A股生产同类产品的公司因为预期受益而可能被关注;另外,随着人们对震区核电站是否会发生泄露的担心,提供核电设备的个股也可能因投机资金“浮想联翩”而借机炒作。

有媒体报道称,美国曾经对1970年以来的20多次突发事件做过统计,所有这些突发事件对经济的不利影响一般来说不会超过一个季度。

镜头回放

“5·12”大地震后A股小跌

说到地震对A股的影响,就不得不提到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的里氏8.0级地震,这是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境内发生的烈度最高的一次地震。巧合的是,地震发生时,股市临近收盘,上证综指在两次冲击3700点无果后快速回落。许多投资者到收盘时还不知道四川发生了大地震,因此当天沪深股市基本上没有对地震作出明显反应。收盘时该上证综合指数报3626.98点,上涨13.49点,涨幅0.37%。

但是,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即5月13日,市场的悲观情绪快速宣泄,上证指数低开近3个百分点,最后收盘时下跌1.84%,在此后的3个交易日中股指并没有太大的震荡。

而“5·12”地震之后,因为市场预期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建材类需求均会出现上升,四川的基建企业四川路桥(600039,收盘价8.79元),以及水泥企业*ST金顶(600678,收盘价6.30元)、四川双马(000935,收盘价12.88元)均在地震之后出现阶段性的快速无量拉升,但这些个股很快就被打回了原形。

历史资料

20年间全球大地震对股市的影响

◆事件:智利地震 震级:里氏8.8级

最近几年突发自然灾害对全球资本市场短期影响最明显的,要数智利2010年2月27日发生的里氏8.8级大地震。

智利为全球最大的铜生产国,2009年精铜产量534万吨,占全球产量的33.8%,2009年中国进口精铜320万吨,进口精铜矿613万吨,其中智利为主要的铜资源进口来源地。因此大地震引发全球对铜短期供给将锐减的担忧。表现在A股上,在智利矿产业受损情况尚不明确时,主营为铜的个股受到短期资金的 “疯狂”炒作,包括精诚铜业(002171,收盘价22.15元)、云南铜业(000878,收盘价26.20元)、江西铜业(600362,收盘价39.91元)及铜陵有色(000630,收盘价29.07元)在内的多只有色金属股全线涨停。

但是,3月1日晚间即从智利传来消息称,地震中心离主要的铜矿产区较远。接下来相关个股在3月2日开盘后迅速回落。

◆事件:中国台湾地震震级:里氏7.3级

1999年中国台湾“9·21”大地震发生后,当地股市暂停交易。从9月27日复牌起,台湾加权指数从9月20日的8016点开始下挫,到9月30日报收于7599点,期间经历了5个交易日的震荡下跌,累计跌幅为5.2%。之后台湾加权指数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反弹。

◆事件:日本地震 震级:里氏6.6级

1995年1月17日,日本兵库县神户市一带发生里氏7.2级强烈地震。尽管在发生地震的当日,对地震国的股指有所影响,但是,由于当时A股与全球股市联系还不很紧密,因此,对A股基本没有多少影响。

2003年9月26日凌晨,日本北海道东南约80公里的钏路海域发生里氏7级地震,当天东京日经225指数在开盘后不久就下跌了92.81点,跌幅达到了0.9%。位于北海道的各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在短时间内股价大跌,其中,北海道电力公司和北海道银行的股价损失最为惨重,这跟“5·12”汶川大地震期间部分四川地区个股出现急速杀跌有相似之处。

◆事件:其他地震 震级:里氏6~7级

1994年1月17日,美国洛杉矶市西北35公里处发生里氏6.6级地震,由于当时A股与全球股市联系还不很紧密,因此,对A股基本没有多少影响。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亚洲股市在随后几个交易日内普遍下跌,12月29日泰国航空大幅下挫3.5%,带动泰国SET股指下跌1.5%,领跌亚洲股市。新加坡航空和马来西亚航空分别下跌了1.7%和2.3%。新加坡海峡指数也跌0.22%,收于2051点。尽管日本、韩国并没有受到海啸影响,但投资者同样担心它影响本国经济。日经指数下跌了0.03%,收于11362.35点,韩国、印尼股市分别下跌了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