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蓝筹股有哪些股票
中石化、中国联通、宝钢、招商银行、长江电力等。
1、长江电力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长江电力,股票代码:600900)是由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作为主发起人。
联合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等五家发起人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创立于2002年9月29日。
2、招商银行
招商银行(China Merchants Bank)1987年成立于深圳蛇口,为招商局集团下属公司,是中国境内第一家完全由企业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是中国内地市值第五大的银行。
3、宝钢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国有重要骨干中央企业,总部位于上海和武汉。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钢股份。
是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
4、中国联通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英文名称China Unicom、简称“中国联通”、“联通”)于2009年1月6日在原中国网通和原中国联通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
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是中国唯一一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同时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连续多年入选“世界500强企业”。
5、中石化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英文缩写Sinopec Group)是1998年7月国家在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基础上重组成立的特大型石油石化企业集团,是国家独资设立的国有公司、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公司注册资本2316亿元,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总部设在北京。
2. 什么是现金流影响现金流的操作
现金流量是指企业某一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例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出售固定资产、收回投资、借入资金等,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入;购买商品、接受劳务、购建固定资产、现金投资、偿还债务等,形成企业的现金流出。衡量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是否有足够的现金偿还债务,资产的变现能力等,现金流量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3. 环保行政罚款怎么入现金流
行政处罚都是被处罚者自己到银行交的,不经过实施处罚部门的手。
4. 老先生,我买了博世科的股票,是做环保的,各项业绩很好,公司经营很好,环保行业有无限
环保行业肯定是一个长期利好的行业。但是,博世科虽然属于环保行业,但他更象一个工程施工类企业。您仔细观察他的业务构成,是依靠自有资金先期垫资施工的。所以他的报表上表现出长期负值的经营净现金流,长期的高负债,导致的结果就是分红率很低,经营风险大。这种公司就是那种能给公司高管发高工资高福利,却对股东很不友好的企业。所以他的估值看起来很低,但是实质上属于正常的估值,一点都不低。不过春节后第一天开盘那个价格肯定低了。熊市环境下,只有理智的投资人在股市里炒作,导致市场表现的非常聪明,所以就给了这个价格。想捡漏非常难。
这样的企业您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做着动不动几个亿的大生意,却欠着别人几万块钱都还不上。至于现在的价格,可以持有,只是要时刻关注他的应收账款、负债等资产结构类指标。至于是不是能暴涨,这不是由我们能决定的了,而是由大妈和卖茶叶蛋的来决定。
5. 环保清洁水污染行业有什么股票
目前已有50多家A股环保公司相继公布中报或业绩预告,环保行业各热门概念板块上半年业绩表现依旧各异。其中,大气治理板块相对表现突出,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达到60.44%,但污水处理板块业绩同比增长率仅为4.92%。在二级市场,大气治理和污水处理板块年初至今股价涨幅均不足15%,远不及去年同期均逾40%的涨幅。
市场分析人士预计,年底前环保行业还将迎来新的政策“秋收季”,特别是“水十条”的出台将整体提升污水处理板块估值,多个与水相关的细分领域市场将相继释放。
“气盛水衰”现状未改
近两年来的环保行业,由于大气污染防治受到的政策关注度高于污水及垃圾处理等细分领域,大气治理板块相关公司业绩增速明显优于后两者,环保行业一直存在“气盛水(固)衰”的现象。
从上半年情况来看,这种情况继续存在。数据显示,上半年大气治理板块业绩增速高出污水处理数十倍之多。而从大气和水处理两个细分板块近一年时间的整体业绩变化数据对比看,大气治理领域正处于高速成长期。
据Wind数据统计,2013年,大气治理板块各公司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长率为-1.97%;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猛增至52.73;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则高达60.44%。污水处理领域公司业绩却呈现减速之势。该板块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合计同比增长率在2013年维持14.31%,今年上半年则降低至4.92%。
有环保行业资深券商研究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气和水两板块呈现的这种巨大差异,主要原因在于环保作为政策驱动型特征显著的行业,大气污染防治近两年备受政策重视,一系列政策红利不断发酵转化为相关企业的业绩贡献;而污水处理尽管也未被冷落,但获得的政策实惠相对偏少,全国污水处理厂收益水平始终在低位徘徊。
尽管大气治理公司业绩增速惊人,但与污水处理公司相比,众多财务指标却并未显示出多大优势。例如,在销售毛利率上,污水处理行业近两年均维持在近40%的水平,但大气治理整体毛利率则始终处于25%以内。
此外,上述券商研究员指出,当前环保行业的重资产特征比较显著,“现金流为王”一定程度上成为衡量公司优劣的重要参考。据Wind数据统计,污水处理公司近一两年时间整体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维持在15%以上,且有不断上升之势。但大气治理公司的这一数字始终为负数,到今年中报为-4%。此外,污水处理公司整体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一直稳定在120天左右,但大气治理公司则达170天,且同比去年年中周转天数有大幅增长。“应收账款数字大在环保行业是普遍现象,但资金使用效率高的公司回款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周转天数也相对较少,财务状况更趋稳健”,该研究员表示。
“强者恒强”趋势延续
在政策力推下,环保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不少公司争相涌入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国内环保行业仍处于成长阶段,行业整体呈现“强者恒强”的趋势。这一点从相关公司的中报业绩表现上再次得到验证。
据Wind数据统计,在当前最热门的工业除尘、脱硫脱硝和垃圾发电等环保细分板块,上半年业绩同比增幅达100%以上的公司均为龙头企业。例如,工业除尘领域的三维丝(行情,问诊)和菲达环保(行情,问诊),脱硫脱硝领域的中电远达(行情,问诊)和国电清新(行情,问诊),以及垃圾发电领域的盛运股份(行情,问诊)和凯迪电力(行情,问诊)等,近一两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始终维持在一倍甚至数倍的水平。www.southmoney.com
上述研究员表示,雄厚的资金实力支撑龙头企业保持优于同行的订单获取能力,进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这是龙头公司业绩的重要保证,这一现象在环保行业尤为明显。“扶持一批资产和营收达百亿元的大型环保集团”是国家未来5到10年内的既定规划,这意味着当前环保行业龙头还有足够的做大做强空间。
近年来高速成长起来的污水处理领军企业碧水源(行情,问诊)就在其中报中指出,公司近年来紧扣国家环保政策导向,以领先的膜处理技术在众多水域和城市成为污水处理厂建设运营的骨干力量。同时,公司上半年通过引入受各地政策方青睐的混合所有制“PPP”模式,推动公司膜技术进入了新的区域水务市场,大大增加了公司的市场份额。
按照中信证券(行情,问诊)分析师的研究,未来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将由“设施建成与否”转向“运行效果好坏”,这就决定了那些能够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运营模式优势的“平台型”环保公司更易赢得市场竞争。从现有上市公司情况来看,处于危险物领域的东江环保(行情,问诊)、垃圾焚烧发电领域的瀚蓝环境(行情,问诊)和桑德环境(行情,问诊)、市政污水处理领域的碧水源等有望率先转型为平台型环保企业,进而不断巩固其市场地位并获得业绩增长动力。
水污染治理有望加速
尽管上半年环保板块延续以往的业绩分化现象,但众多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环保大发展的时代,政策的着力点将采取“各个击破”的姿态,这意味着细分板块将呈现“风水轮流转”的态势。政策青睐的重点或由此前的大气污染防治转向水污染治理领域。
上述券商研究员对记者分析,过去一两年国家针对大气污染防治出台的众多政策不断落地发酵,大气治理板块众多公司已实现高速成长。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大气治理最重头的火电除尘及脱硫脱硝领域,过去一两年的新增火电厂机组加装环保设施市场已充分释放,但既有机组环保改造步伐却步履蹒跚,这意味着这一千亿级的市场空间释放后劲不足,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大气治理公司后期业绩成长的空间。
在此背景下,自去年以来受到持续关注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则被市场寄予厚望。在众多券商分析师看来,“水十条”出台后,将催生一个规模达万亿级的水处理市场,相关细分板块估值将随之“风生水起”。aware天 猫
按照政策方不断释放出的信号,“水十条”很有可能在今年三季度正式出台。按照政策方规划,未来5年带动水处理领域至少2万亿元的投资需求
6. 股市投资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投资股市应遵守以下三个原则:
1.不借钱炒股
有些投资者是用自己的积蓄来投资股票,碰上股市行情好,赚了钱就应收手,但人们往往还想赚得更多,于是借钱炒股,这是非常不理智的做法。一旦亏了便债台高筑,得不偿失。
2.不要用赌博心态炒股
买股票本是一种投资,而现实生活中很多投资者却用赌博心态去炒股,将全部资金买了一只股票,输赢就看这一次,赚了自己运气好,亏了怪自己手气坏。赚了想再赚,亏了想扳本。股市的涨跌是很正常的,投资股市必须有一颗平常心,不以股市涨升而沾沾自喜,不以股市下跌而怨天尤人。好心态才会有好的收益。
3.不要把炒股作为主业
炒股可以致富,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通过股市成为富翁。股市好时,交易厅人满为患,各行各业的人都盲目地挤进股市,卖菜的不卖菜了,小店主也不开店了,还有许多上班族上班时打个照面就溜到股市去了,甚至有许多人把炒股作为主业,终日泡在交易厅,梦想着赚大钱。殊不知股市赚钱容易,赔钱更容易,那些赚钱的股民是以一部分股民赔钱为代价的。
股市投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注政策取向
股市涨跌既有市场的因素也有政策方面的因素,国家宏观调控是稳定股市的基础。股市的涨跌在很多时候是与国家的政策取向息息相关的。随时关注国家的政治经济政策,了解政策取向是投资者在股市获胜的法宝之一。
2.注意公司的经营状况
投资股市,选准股是关键,因此,对发行股票的公司的基本情况必须要了解,不能盲目买股。很多初涉股市的投资者连公司的主业都不知道,看别人买什么自己跟着买什么,又怎能成功呢?想买哪支股票应了解清楚公司的基本情况,包括经营状况、近几年的财务状况等,只有这样,投资才能心中有数。
3.注意股票的成交量
股市的变化很难预测,股市里的各种技术指标、图形都可以因大的股民的刻意营造而造假,以吸引散户跟风,惟有股票的成交量是真实的,它是交易成功的真实记录。低位放量、价升量增,高位放量、价跌量增等都是股票涨跌转向的重要标志。关注想买、卖的股票成交量的变化,再决定买卖最为安全。
4.辨别股评信息的真假
股评信息可以让投资者开阔视野,了解股票的最新动向。但对于投资者来说,仅根据股评而进行操作,赚钱的可能性很小。一般股评都是股市涨跌的催化剂,既是燃起股民希望的导火索,也是破灭股民希望的杀手锏。所以,投资者要分析股评信息的真实性,去伪存真,切不可盲目听信,全按股评信息操作。
5.注意股市陷阱
股市的陷阱主要有两个:多头陷阱和空头陷阱。多头陷阱是大股民功成身退时营造的假象,是充满希望的火焰。此时,人气高涨,散户担心踏空,纷纷买进,结果却是十买九套。空头陷阱是大股民砸盘建仓时营造的绝望陷阱,是波涛汹涌让人恐惧的海浪。此时,股价不断下跌,人气散淡,散户纷纷抛售,大有股市逃亡的景象,多数股民认为无利可图,而结果却是十买九赚。如果投资者能做到反其道而行必赚钱。
6.建立股票账簿
股票投资者应设立股票交易账和资金账。很多投资者都忽略了这一点,仅凭记忆保存交易次数和资金多少,时间一长就忘了。股票交易账记录股票买卖的时间、数量、单价、清算金额、盈亏金额,是全面反映和分析自己投资状况的明细账簿。资金账是记录股票资金收支情况的银行日记账,是全面反映自己资产状况的基本账簿。建账可以帮助你及时总结经验,做出正确决策。
7.及时清算
买卖股票后进行清算是必需的,每次的清算单据是惟一合法的标志交易成功的原始凭证,它证明你合法地拥有某只股票,它是你向证券公司查证或索赔的最主要依据。很多股票投资者买卖股票后不及时进行清算,一旦出现错误却无据可查。
8.注意身心健康
炒股需要有平常心,需要健康的身体。只有身心健康,才能股市吉祥。很多投资者进入股市后只关心股票的涨跌,与所买股票“同呼吸、共命运”,不注意自己的身体。赚钱时满面春风,亏钱时愁眉苦脸,这种与股市同悲喜的情况必然影响到身心健康。赚钱固然重要,但身体的健康更为重要,身体才是赚钱的本钱。
7. 环保龙头股有哪些
环保概念股:
1、污水处理类上市公司:首创股份(600008)、创业环保(600874)、桑德环境(000826)、中原环保(000544)、首创股份(000544)、武汉控股(600168)、南京高科(600064)、城投控股、南海发展(600323)、漳州发展(000753)。
2、废气处理类上市公司:龙净环保(600388)、菲达环保(600526)、九龙电力(600292)、山大华特(000915)、浙大网新(600797)、同方股份(600100)、凯迪电力(000939)、国电南自(600268)、置信电气(600517)、豫能控股(001896)、华光股份(600475)、巨化股份(600160)、三爱富(600636)、内蒙华电(7.48,-0.08,-1.06%)(600863)、天富热电(600509)。
3、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类上市公司:哈投股份(600864)、南海发展(600323)、宁波富达(600724)、泰达股份(000652)、华电能源(600726)、霞客环保(002015)。
4、节能建材和节能用具上市公司:北新建材(000786)、科力远(600478)、佛山照明(000541)、烟台万华(600309)、双良节能(600481)、同方股份(600100)。
创业环保(600874 ):天津创业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首家以污水处理为主的A H 上市企业。也是国内环保领域的先行者。
菲达环保(600526):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菲达环保)是全国最大的环保机械科研生产企业,环保产业中唯一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
龙净环保(600388):龙净环保是我国环境保护除尘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是国内机电一体化专业设计制造除尘装置和烟气脱硫装置等大气污染治理设备及其他环保产品的大型研发生产基地,企业实力和产品的产销量位居行业龙头地位。
环保龙头股个股解析
碧水源(300070):污水处理龙头股
技术优势顺应十二五污水处理产业发展趋势。十二五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将由二级提高到一级B,部分地区甚至需达到一级A 以上;北方等缺水城市再生水回用率需达到40%以上。公司拥有MBR 膜技术,较传统污水处理出水水质高,顺应十二五污水处理产业发展的需求。预计这将带来MBR 膜系统约400 亿的市场空间。
拥有膜技术一体化产业链,利润率优于同行。公司通过上市融资建成年产200 万平米的超微滤膜生产线,不仅新增公司利润贡献点;同时自产膜的低成本也提升了公司膜组器、污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等业务的毛利水平。公司超募18.79 亿元,为后续持续扩张提供资金保障。
以合资公司为平台快速实现异地扩张。公司已在云南、江苏、湖南分别布点与地方政府合资成立地域型水务发展平台。考虑到公司仍有超募资金近9 亿元尚未使用,预计布点仍将继续。中长期内,公司将通过自身的膜产品生产+分享合资公司盈利两方面来奠定长期增长空间。
龙源技术(300105):环保脱硝龙头股
公司是等离子点火技术的行业领导者,技术成熟且实践经验最为丰富;母公司国电集团为龙源技术未来三年产销量稳定增长提供坚实的保证。借助国电集团发展平台,龙源技术将具有更专业化的技术实验平台和信息反馈体系。专注于清洁煤粉燃烧技术的服务商:公司以等离子点火技术为核心,提供等离子无油点火系统和低氮燃烧系统的非标准化设计、安装和服务,在电厂普遍亏损及脱硝要求日益趋严的背景下,其节油、高效煤粉燃烧、低成本炉内脱硝三位一体的功能使得公司占据等离子点火90%的市场分额,在行业内拥有技术绝对领先地位。进入电站余热回收新领域:2010 年公司与集团内电厂签订利用热泵技术回收电站余热供热合同1.6 亿元,2011 年上半年确认收入1.4 亿元,预计此次项目完成后,将有望在国电系统内获得推广。脱硝电价出台将带来低氮燃烧设备订单的井喷:预计随着近期配套补贴电价的最终出台,电厂脱硝改造步伐加快,公司的低氮燃烧系统未来将继续保持在脱硝改造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首创股份(600008):污水处理龙头股
看好公司在污水处理领域的二次扩张。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增4200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首创股份与各地方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在中西部的污水处理能力累计达948 万吨/日,占公司存量污水处理能力的75%,其中占比较大的几个省份为:内蒙古、湖南、山西等省份,相应污水处理能力分别为:317、206、166万吨/日。看好公司在上述地区污水处理能力的二次扩张潜能。截至2010年末,公司污水处理业务收入和毛利润贡献占比分别为48%和47%,预计十二五期间,这一比例将持续提升。
积极探索新业务:进军固废处理业务。2011 年公司完成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新环保能源股份。2010 年末,新环保能源股份拥有固废处理能力3625 万吨/日,考虑在建产能,2012 年末,其固废处理能力将提升至6425 万吨/日。短期该公司尚在业务整合中,预计13 年后将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新动力。保守测算,2013 年全年投运可增加6750 万元净利润,合EPS0.03 元。
充备现金牛业务为公司持续扩张提供资金支持。除主业自来水销售和污水处理业务外,公司拥有高速公路业务带来的稳定现金流,年均产生经营利润2 亿元,占公司经营利润的20%,为公司实现规模扩张提供了充备的资金支持。
国电清新(002573):脱硫龙头股
脱硫特许经营经验丰富,2012-13 年持续高增长。公司为国家首批脱硫特许经营试点公司之一,目前稳定运营大唐托克托8 台共480 万kw 的脱硫资产。在2011 年初,公司和大唐发电签订2 批,累计超过700 万kw 脱硫运营项目合作协议。第一批拟收购特许经营项目涉及13 台共486 万kw 脱硫运营项目,有望于年内完成。为公司2012、13 年运营收入提供增长动力。
十二五政策环境有助于公司业务扩张。公司是目前唯一一个拥有特许脱硫运营经验的上市公司。脱硫特许运营更适合十二五环保政策要求。脱硫标准由200mg/m3 下降至100mg/m3,增加了脱硫达标难度,为专业化脱硫运营商提供了市场空间;专业化脱硫运营有助于提高行业集中度,加强排放监管。
技术优势+资金实力确保其长期发展。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旋汇耦合脱硫以及从德国WKV 引进享有排他性使用权的活性焦干法脱硫两项技术。较传统脱硫技术,前者拥有低造价优势:比常规脱硫造价低15-20%;后者拥有节水优势,为公司争取西部缺水地区的脱硫工程提供优势。2011 年公司上市,超募资金8.43 亿元,目前负债率为24%,充备资金为公司持续扩张提供支持。
九龙电力(600292):脱硫龙头股
九龙电力由传统火电公司转变为集团公司的环保平台,旗下储备了SCR 催化剂、碳捕捉、核废料处理等多项环保领先技术,谨慎看好未来集团公司在脱硫运营以及SCR催化剂方面给予的项目支持。
打造中电投集团环保上市平台。九龙电力为中电投集团的上市公司,目前除原有发电业务和远达环保股权投资以外,已通过定向增发收购中电投优质脱硫特许经营项目共计908 万千瓦发电机组的脱硫资产,完成进入火电厂脱硫特许经营行业。同时公司正争取在合适的时机转让发电及煤炭资产,转型成为电力环保公司。
电力环保领域行业前景广阔。脱硫特许经营项目为公司利润增长打开空间,脱硫特许经营项目业绩将主要取决于电厂利用小时情况,改变了公司原先发电业务受制于市场煤和计划电价的不利局面。公司控股的远达环保子公司生产的脱硝催化剂将随着国家脱硝减排标准和电价政策的逐步落实,公司将成为火电脱硝的直接受益者。未来中电投环保业务的拓展和大股东优质资产的持续注入以及脱硝行业政策的启动将为公司未来业绩超预期提供可能。
8. 假如你是一个环保组织的成员,你应当如何利用财务分析来了解某企业对环境保护所承担的责任 求思路
破坏环境需要承担罚款,赔偿,或是承担复原环境的费用。这些费用将会影响未来预计现金流。会计上将可能性很大的费用列为预计负债,影响当期损益。
个城市的工业收入多且占比例较大的话,此城市的环境保护必然是重中之重,我感觉其实如果写的话就是环境与财政收入的关系、财政与三产的关系、财政、产业分配和环境的关系。
9. 为什么越来越多企业跨界参与环保市场
在这个充斥着新兵的行业中,其他行业跨界转型至环保行业的企业有之,与环保关联度较高的邻近产业转型至环保行业的企业有之,环保单一细分行业布局至多个细分行业的企业有之,大型国企也有之。当然,转型最简单的切入方式便是并购,这也是多数企业的做法。
一、跨界转型者:原主业不济转型求存
跨界转型而来的企业,通常原主业不济,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参与进来。这类由零开始的公司其环保业务内生式发展底蕴不足,外延式并购成为业务拓展的主要方式。部分公司甚至通过重组彻底剥离或淡化原主业,而将环保业务作为公司的全部,为此还进行更名。盈峰环境、中再资环等都是典型代表。
盈峰环境原来名为上风高科,主业为漆包线销售业务,这一业务数年来毛利率过低,在5%-7%之间波动。美的集团少东家、盈峰控股董事长何剑锋在接盘后,将其更名为盈峰环境。2016年3月,盈峰环境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即打造以环境监测为龙头的国内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综合环境服务商。
盈峰环境总经理马刚提出了未来开展的十项业务,分别是:高端风机装备、互联网+环境管理、互联网+环境监测、互联网+水利管理、互联网+环保设备运维服务、烟气治理、水治理、固废处理、危废处理及生态修复和海绵城市。
由上可见,盈峰环境愿景不小,希望开展的业务涵盖水、气、固废的监测及治理,意在“综合性大环保平台”。公司曾对界面新闻表示,其中环境监测将是发展重点。
盈峰环境的转型路径是,先以17亿元全资收购监测领域老牌一线企业宇星科技进军环保产业,接下来又以1亿元控股垃圾焚烧发电企业绿色东方环保,同时还成立全资子公司上风环保,并联合设立30亿元盈峰环保并购基金。
这家公司同样以收购的方式进军水处理领域。2016年8月,盈峰环境分别以1.14亿元、1.09亿元、2.26亿元分别收购亮科环保55%股权、大盛环球100%股权、明欢有限100%股权。
9月,盈峰环境还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5亿元用于建设三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环境监测全国运营中心升级及新建项目、环境生态预警综合信息监控系统研发等项目。
盈峰环境表示,环保战略构架已基本形成,已完成环境监测平台、固废平台、水治理平台的搭建,未来公司还将在大气治理、危废、土壤修复、生态修复,智慧城市等领域方面加速布局。
尽管在半年报上,公司环境监测及治理业务占比仍只有不到四成,但这较2015年年底的16%已提升了不少,未来这一比例仍将上升。何剑锋美的集团少东家的背景,也为盈峰环境平添了想象空间。
中再资环则由秦岭水泥更名而来。公司原主业为水泥制造,2014年毛利率也低至7.04%。2005年-2014年,公司十年有九年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亏损,也因此“戴帽”被ST。
2014年,通过重大资产出售、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和股份转让,公司将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中再生)的八家子公司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秦岭水泥,并将上市公司原有水泥业务剥离。公司摇身一变为再生资源龙头,主营业务转为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与拆解处理。
接下来,摘帽、盈利、更名,中再资环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废电子产出物毛利率在2015年高达57.47%,不过2016年上半年降至41.19%。
近期,中再资环定增申请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并已成功更名。控股股东中再生旗下还有废钢、废纸、废塑料、废有色等业务板块,集团资产存在注入预期。
二、邻近产业转型者:产业关联度高转型有优势
与跨界转型不同的是,从事环保相关业务的行业也纷纷向环保业务转型布局。多家园林类上市公司就是此例,其原有园林景观业务常与生态治理有关,也具备接单优势。
因为订单的丰厚,东方园林环保业务已风生水起。
传统园林业务面临困局,原绿化龙头东方园林谋求转型。2015年下半年,公司投入约30亿元先后收购了五家环保公司,切入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领域。
园林公司转型环保行业有其天然优势,水处理业务本就是园林公司原本景观业务的衍生。
东方园林的并购路径是,2015年9月以现金1.47亿元收购了吴中固废80%的股权并增资,以1.2亿元收购富阳金源铜业100%股权并增资。10月,公司以现金14.6亿元收购申能固废60%的股权。11月公司又披露通过现金加股份方式以9.5亿元收购了中山环保100%股权,并以3.3亿元收购了上海立源100%股权。
通过并购申能环保、吴中固废、金源铜业进入危废处理行业;通过并购了中山环保和上海立源,两家公司技术先进,补充了东方园林在水处理领域的不足。东方园林大致补全了其在环保领域拓展业务的基础能力,使公司有了进一步规划的可能。
东方园林董事长何巧女在2015年年底还曾对外表示,未来两年公司还将在环保行业内做200亿元的并购,然后再用两年时间投资100亿元对收购公司进行新建和技改工作,从而将东方园林打造成一个生态环保全产业链公司。
东方园林属转型较为成功的一家。首先,其选择了以PPP模式来缓解公司现金流难题。近两年超过600亿元的订单,多为PPP模式,且其现金流已有所改善。
其次,东方园林对并购标的的筛选要求较高。何巧女曾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技术型是对并购标的挑选的标准,规模作为参照并不能确保标的在业内的领先地位。“细分行业是指东方园林要找到在某个领域排名至少前五或者能很快进入这个标准的企业,如果找不到,公司就放弃在这个领域的并购。”
其中,投入金额最大的申能环保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固体危废资源化利用,该公司是华东地区处理有色金属废渣、废泥的最大企业,也是全国最大规模资源化利用处理电镀污泥、电子污泥的企业。
其他园林公司正走着同样的路。普邦园林2015年以4.4亿元收购深蓝环保100%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进入固废处理的环保行业。云投生态也正有此布局。
三、环保细分行业转型者:转型跳出传统细分“红海”
随着“水十条”、“土十条”和“气十条”的相继出台,原环保行业单一业务的公司也不甘只守着一条线开展业务,而开始了跨细分行业转型布局。首创股份、维尔利、中电环保等均不限于单一细分环保业务。
部分传统环保领域已是一片“红海”,如市政污水处理、垃圾焚烧中标价不断刷出新低,低价竞争频发,甚至出现中标价远低于测算成本价事件。为此,也有环保企业转型新环保业务领域。
启迪桑德便转型再生资源领域。在2015年10月成立桑德再生,主营业务为再生资源回收、电子废弃物拆解、报废汽车及再制造、再生资源深加工、再生资源O2O和危险废弃物处置等,涵盖资源回收、初加工和深加工等再生资源全产业链。目前,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再生资源公司之一。
中电环保也是一家跨细分行业的环保公司。其本身是一家专门从事水处理相关业务的环保企业,但通过长达两年的时间布局,现在已经形成了“4+1”环保产业发展格局,包括工业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烟气处理以及环保服务平台。
2013年年报,公司新增工业烟气处理业务;2014年年报中,公司新增固废处置业务。尽管这两块业务营业收入占比不高,但每年绝对值正在上升。从财报中可以看出,新开拓的工业烟气处理业务和市政固废处理业务正在以一个稳健的速度增长。
2015年,中电环保在常熟市出资设立项目公司,继续纵向开拓固废处理业务。这一战略布局在业绩上也有明显体现,2015年市政固废处理业务的收入从2014年的1417万元增长到3710万元。在当年年底,公司就拿下固废处理大单,中标常熟市30万吨/年污泥处理项目,合同总额约13.72亿元。截至2016年上半年,公司在手订单28.47亿元,数倍于2015年收入。
四、央企试水者:先占市场不在意低毛利
除民营企业外,环保行业近年还迎来了大型央企的资本“入局”。葛洲坝率先吹响了国企进军环保市场的“号角”。
收购中固科技,进入污土污泥治理领域,2015年实现收入5446万元,利润总额310万元;收购凯丹水务,进入污水处理领域,2015年实现收入1.2亿元;与大连环嘉合资,进入再生资源领域,2015年实现收入65亿元,利润总额1.6亿元;与中材国际合资,进入生活垃圾等固废处理领域——葛洲坝的环保业务已完成在多个领域的布局。
这系列举措收效明显,葛洲坝环保业务占比已由2015年的8%,上升至2016年上半年的超过12%。不过其毛利率少得可怜,仅有3%左右,远远低于行业30%左右的毛利率。
中金公司分析师廖明兵认为,葛洲坝正将环保作为转型的重要突破口,2017年收入有望超过300亿元。
不可否认的是,未来环保行业的激烈“厮杀”,行业准入门槛正越来越高。看似转型成功的环保公司,还要观察其是否拥有核心技术。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对企业来说,转型或许是个永恒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