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对上市公司来说是利好还是利坏 谢谢!
一般而言是好事,因为非公开发行了股票增加了公司的资本实力,而且并未对二级市场构成资金面得压力。。但是也要看非公开发行股票时的价格。。如果价格过低,也未必是好事。。等于用廉价资金摊薄了每股资产么。。。所以要看是不是是真的利好,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虽然我们一般认为这是一个利好。
B. 上市公司子公司的收益如何计算
一、2014年证监会修订新计算方法
1.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P0÷S
S= S0+S1+Si×Mi÷M0– Sj×Mj÷M0-Sk
其中:P0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S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S0为期初股份总数;S1为报告期因公积金转增股本或股票股利分配等增加股份数;Si为报告期因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增加股份数;Sj为报告期因回购等减少股份数;Sk为报告期缩股数;M0报告期月份数;Mi为增加股份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Mj为减少股份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
2.稀释每股收益
在发行可转换债券、股份期权、认股权证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情况下,稀释每股收益可参照如下公式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P1/(S0+S1+Si×Mi÷M0–Sj×Mj÷M0–Sk+认股权证、股份期权、可转换债券等增加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其中,P1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并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其影响,按《企业会计准则》及有关规定进行调整。公司在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应考虑所有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和加权平均股数的影响,按照其稀释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
3.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P0/(E0+NP÷2+Ei×Mi÷M0– Ej×Mj÷M0±Ek×Mk÷M0)
其中:P0分别对应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NP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E0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Mj为减少净资产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Ek为因其他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增减变动;Mk为发生其他净资产增减变动次月起至报告期期末的累计月数。
二、2007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后计算方法
与2010年计算方法类似,但是删除了全面摊销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及披露。
案例1:某公司资料如下
a上市前分红
2007年3月3日,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以及公司2006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2006年度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分配现金红利1元(含税);
b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
经中国证监会证监发行字[2007]199号文核准,发行人于2007年8月6日采用网下询价对象申购配售与网上定价发行及向原个人股东同比例定向配售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A股)3,000万股,发行价格为5.68元/股。发行完成后,公司股份总数变为8,000万股。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深证上[2007]133号文同意,公司发行的人民币普通股股票于2007年8月17日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募集资金净额155500900元。
c发行人上市后股本变动情况
经2008年4月17日召开的公司2007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以2007年末总股本8,0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1.8股,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2股。该方案实施后,公司总股本由8,000万股增至12,000万股。
C. 募集资金数额与公司净资产、净利润和拟发行的股份数之间是什么关系
募集资金数额与公司净资产、净利润和拟发行的股份数之间是正比关系。公司净资产、净利润越多,拟发行的股票份额与募集资金就会越多!
D. 关于公司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的问题
1、公司发行股票,股票由一些大的机构或者散户购买,资金由公司抽走,这钱可以说成放进口袋了,由公司按照之前的计划进行运用;
2、你申购成功该股票后,交易的地方是股票交易市场,交易对象是其他机构或者散户投资者,交易对象并不是发行该股票的公司,因此你卖的同时有其他人来买,这些股票就始终在股票市场中被买卖,而发行该股票的公司却没有参与这个买卖。
补充:所谓抽走,是指的你买了100股新股,这部分钱就已经到了这个发行股票的公司手里面了,这个资金就按照新股发行资金募集运用计划运用了,你所拥有的只是一个电子记帐凭证,当你要卖的时候,只能卖给其他投资者,钱就从其他投资者那里来。
E. 发行股票,为什么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
传统的方式是向国家,个人借钱,向银行货款等。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就会有很多人来买这个企业的未来,成为它的股东。很多中小企业因为没有资金来源,所以很难有发展。因为银行没有信用担保是货不了款的。国家也不会给它投资。而个人谁也没有能力拿出那么大的一笔钱。所以有了股票以后,企业可以从资本市场上筹集到相当大的一笔资金。有利于企业加大规模,进行产业升级等。国外这种融资模式已经发展得很健全了。而在中国,却成为了许多公司圈钱的一个办法。他们其实并不缺钱,但看到发行股票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大笔资金,便要求上市,使广大投资者为其买单。总之,发行股票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筹资方法!
F. 企业发行的股票收入可以上交母公司吗
靠,肯定不行啊。所谓发行股票的收入其实就是上市公司的募投资金。
发行股票是需要募投项目的,即独立的上市公司需要用募集来的公众资金进行生产经营建设(金融机构除外)投资,直接将募集资金上交母公司属于不按招股说明书约定的用途使用募投资金,会受到证监会的处罚的;如果通过其他途径转移募投资金则仍然属于改变募投资金使用方向,是违法的。
G. 问个股票利润的算法问题
利润除以总股本嘛,呵呵 追问: 那么我请问下,在内地上市后股价是20元的话,现在又在香港上市发行相同数量的股票数目,那内地上市的股价是不是变成只有10元每股呢? 回答: 不会的,只是总股本增加。 追问: 怎么不会呢?同样是100W的利润,股数增加了,难道分配给每股的收益不是也减半了吗? 回答: 这叫增发扩股。增发有定向增发,或公开发行。当然公司发行新股,总股本增加了对股价会造成波动。发行时会有个发行价格。太高了,有时会发不出去。总是会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发行的。但已上市的股票价格,还是按原来的波动。再一个要是内地公司在香港那边新发行股票,跟内地的交易系统是两个交易系统。互相不搞的。在香港那边新上市的股票首日价格,那就要跟据港交所相关规定了。同样一个公司发行的股票,在内地,香港的股价是不同的,中间会存在差价。但计算每股收益,会将总利润除以公司的总股本。 追问: 但是从投资而不是炒股的角度来看的话,我购买该公司股票的收益不是会受到总股本增加的影响吗? 回答: 那肯定会有影响的。但新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也会有新的投资项目嘛,要是这个项目前景很好,也会增加公司的盈利预期嘛。
求采纳
H. 企业上市后募集资金后的公司盈利怎么处分
募集的现金除去成本外,余下的均由该上市公司支配。
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种,这种公司到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须经过批准外,还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公司法》、《证券法》修订后,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I. 请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筹集额的计算方法
1、计算预计总市值
净利润 乘以 预计发行市盈率,后者可以参考同类上市公司最近的市盈率,得到预计上市发行时的总市值
2、计算融资总额
预计总市值 乘以 预计发行比例,预计发行比例根据公司的融资计划来确定,一般不低于25%
3、计算融资净额
融资总额 减去 承销保荐等费用,后者根据与证券公司签订的协议金额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