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什么条件下可以长期持有银行股
如果你是一个稳健型的投资者,银行股当然是最好的长期持有品种,很多股民都会觉得,银行股盘子太大,收益不明显,照目前的经济形势,银行股也缺乏足够的热点和吸引力。大部分银行股在大盘涨的时候他涨的很慢,大盘跌的时候又一样会跌,但每次到底部都在抬高。
所以,一般银行股是比较适合长期持有的,其主要风险相比其他的股风险是比较低的,而浦发、兴业、平安、招商这四大银行还是值得大家购买的,其收益涨势都是比较稳定的,近年来的业绩也足以向大家说明,银行股虽然短期内看不到太明显的增长,但是因为银行股的独特性,它的长期趋势是值得各位期待的。
㈡ 银行股就是价值投资吗
价值投资是一种基于对企业价值分析为投资逻辑的投资方式,专注于寻找价格严重低于内在价值的股票买入并持有,价值型投资人偏好本益比、帐面价值或其他价值衡量基准偏低的股票。
目前大多数银行股仍然远低于其内在价值,因此现在买入银行股是一种价值投资
但是不仅仅买入银行股就是价值投资,只要严格按照价值投资原则去买入都叫价值投资。
㈢ 我刚学习炒股,想买银行股,但是同事还有一些朋友都说银行股不好,请问一下为什么
初学者应该学哪些?
首先你要搞清楚大盘运行的区域,目前的顶是哪,底是哪,大盘的阻力和支撑在哪个位置,从而判断大盘向上或向下的可能性;
然后学习如何选股,我的选股标准是:行业第一或唯一、成长性好、国家政策扶持、历史上没有大炒过的,这一类股往往成为短期黑马;
还要提醒你一点,成功没有捷径!不管是哪个行业,哪个领域,要想成功,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我们的团队欢迎你加入交流,共同学习和提高。股票市场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复制牛股的形态,复制成功人士的辉煌,复制交易大师的理念。跟成功的人学,可以少走弯路,用1年的时间学习别人摸索了20年的经验或理论,无疑是一种成功的捷径。
懂得主动学习的人才有可能取得长期的稳定盈利,指望运气想在股市捞钱,也许能富得了一时,但富不了一世。
㈣ 长期投资银行股是大盘银行股好还是中小银行股好
如果长期持有银行股的话我支持持有大盘银行股比较好。
首先你的目标持有银行股,而且是长期持有,长期持有的股票肯定要考虑两大因素:其一就是长期回报率;其二就是长期抵抗风险能力;两者因素同时具备才有值的长期持有的价值!
人们常说炒股要炒行业龙头股,因为行业龙头企业占比市场份额大,盈利能力强,抗市场竞争力也强,只有保持长期盈利的公司才具备长期回报率和长期抵抗风险能力。而中小企业业绩稳定性很差,会跟随市场经济以及公司经营问题漂浮不定,导致公司业绩同样出现盈亏状态,所以谈不上长期回报率的保障;一旦经济出现萧条时候最先倒下的就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一旦失去收入,资金面断裂顶不住多久就会让整个企业陷入瘫痪,这就是中小企业的弊端之处,长期抵抗风险能力也不强!
以上分析的因素就是我支持长期持有大盘银行股理由。中国目前根据资产排行榜分为有五大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其他银行或者地区银行属于中小银行。而中国五大行都已经成功登入A股市场。
在A股市场中前五大银行为工商银行601398为首,也是整个银行行业的龙头股,其余是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601939,交通银行601328等五大银行在A股市场称为大盘银行股;;在A股市场中分为5家大盘股银行股,23家总小盘银行股,总共有28家银行登入了A股市场;
下面再用实际行情看看近十年时间A股市场5大行,大盘银行股的具体回报率:
(1)工商银行
交通银行从2008年9月20日开盘价位3.37元,截止昨天2018年9月21日收盘价位5.79元,整整十年时间总盈利为97.61%,每年平均盈利为9.76%,成为五大行中回报率最低的一只个股,跟龙头回报率相差甚远。(备注:这是股票前复权走势图,现金分红和高送转,除权出息溢价都包含在内);
通过以上对A股银行板块中五家大盘股近十年的平均回报率来分析来看:建设银行每年平均盈利为34.23%;工商银行每年平均盈利为26.62%;农业银行每年平均盈利为19.81%;中国银行每年平均盈利为12.43%;交通银行每年平均盈利为9.76%;十年长期持有回报率最高的是建设银行,最低的是交通银行;这些过去的投资回报可以仅供大家投资银行股的参考价值。祝福大家投资顺利。
㈤ 最近银行股走势如何,想考虑投资银行股。投资银行股有没有什么注意事项啊
金融危机总是伴随着银行业的大危机,在欧美各发达国家都是如此。我国虽然政府对银行支持很强,但是在经济危机的阴霾下,我国银行业也难免被人看衰唱空的悲剧命运。银行股市盈率仅为个位数,银行股一跌再跌。到底银行股有没有投资价值,如何选择银行股,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下巴菲特选银行股的4个原则。 危机,也谓危中有机。最近4年巴菲特增持富国银行24亿美元、买入美国银行50亿美元优先股。巴菲特正是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才得以低价买入最好的银行股。巴菲特在2012年致股东的信中说:“美国银行业正在起死回生。” 重温1990年度巴菲特对他的第一大银行重仓股富国银行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巴菲特选择银行股的四个标准:业绩一流、管理一流、规模较大、股价便宜。 巴菲特说:“过去的净资产收益率为20%,总资产收益率为1.25%。”请注意,巴菲特除了净资产收益率以外,还使用总资产收益率评估银行业绩。 巴菲特重视银行管理,因为管理对银行业绩影响很大:“银行业并非我们偏爱的行业。如果资产是股东权益的20倍——这是银行业的普遍资产权益比率(资本充足率的倒数)。那么,只是涉及一小部分资产的错误就能够毁灭很大部分的股东权益。因此,在许多大型银行中,错误不是例外,而是已经成为惯例。大多数错误源自于一种管理上的失败,这就是去年年报中我们讨论过的”机构盲从症“:管理层盲目模仿同行行为。” 由于资产与权益比率为20:1的财务杠杆,同时放大管理上的优势和劣势的影响,巴菲特对以“便宜的”的价格买进一家管理糟糕的银行的股票毫无兴趣。相反,他惟一的兴趣是以合理的价格买进管理良好的银行。 巴菲特1990年投资的富国银行是一家规模很大的银行,当时资产规模高达560亿美元。2011年巴菲特投资组合中四大银行资产规模在美国排名分别是,美国银行第1,富国银行第4,美国运通第19,合众银行第10,都是规模很大的银行。巴菲特之所以只投资大银行,是因为银行业规模优势很重要,而且规模越大的银行股很难被收购,股价往往更加便宜。巴菲特说:“我们买进资产规模560亿美元的富国银行的股票,占其股权比例为10%,大致相当于100%整体收购一家具有相同的财务指标,而资产规模只有50亿美元的小银行。我们买入富国银行10%的股价花费2.9亿美元,但是如果整体收购这样一家小银行,我们就必须支付2倍的价格。” 巴菲特1990年买入富国银行时市盈率不到5倍:“1990年我们能够大规模买入富国银行,得益于当时一片混乱的银行股市场行情 。这种混乱的市场行情是理所应当的:一个月接着一个月,一些过去一直很受尊敬的银行被公开曝光做出愚蠢的贷款决策。随着巨大贷款损失被揭露出来,投资者情理之中自然会这样推论:没有一家银行披露的财务数据值得信赖。在投资者纷纷抛售逃离银行股的风潮中,我们才得以投资2.9亿美元买入富国银行10%的股份,买入的股价低于税后利润的5倍,低于税前利润的3倍。” (文章来源: www.cfcyb.com )
㈥ 现在能买银行股吗有没有更好股票
目前,四大行股票的投资机会逐渐显现.可以关注,等待进一步量能的配合.
㈦ 为什么不能买银行股
这是我转载的,比较有权威的,我们是散户,经不起庄家折腾,你看看吧,我感觉分析的很有道理。
清议:二十年不买银行股
(这是我10月16日为今天出版的《理财周报》撰写的一篇文章,其中也反映了我对近期大盘走势的部分忧虑)
不经意间,A股市场在银行股上市道路上犯下一个大错误。如不及时纠正,必将酿成重大长期性风险
我在8月底撰写并发表在《理财周报》上的一篇题为“银行股的软肋”的文章,事后遭到一些人的抨击。大致的意思是说我不了解银行的运作,对国内上市银行业绩过度依赖央行及政府的判断存在重大失误等。
没错,论及商业银行如何内部控制信贷风险,以及为什么长期向储蓄客户支付微薄利息却在他们有朝一日成为住宅按揭贷款客户后收取高额利息,还有像是如何对待违规客户等一系列事关内部运作的问题上,我的确知之甚少。但是,我一向关注会计标准,也熟悉银行业所遵循的资本标准,后者实际上是区别于一般企业的会计标准。
国内商业银行业绩过度依赖政府信用毋庸置疑
批评者说,虽然来自国债、央行票据以及其他归根结底具有政府信用的债权投资的利息收入,占国内商业银行营业利润的比例平均高达七成以上,但是,该等资产占用并非没有成本,在扣减相应的付息成本后,其净利息收益占营业利润的比例就会大大降低,以至于所谓的国内商业银行业绩过度依赖政府信用的说法不能成立。
面对以上批评,我倒是对批评者所具备的银行业常识持怀疑态度。依据巴塞尔协议,银行的资产是按照风险权数划分的。其中,国债、央行票据以及其他归根结底具有政府信用的资产,其风险权数为0,而一切商业贷款的风险权数为100%。在会计上,这意味着前者无需坏账拨备,而后者必须按照五级分类法确认相应的坏账拨备。
推而论之,鉴于国内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比例远超过5%,而坏账拨备比率(已建立的坏账拨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正常情况下应达到100%;鉴于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大多将四成以上的付息债务用于上述具有政府信用的资产占用,而对这一部分资产不予坏账拨备或做其他减值准备;鉴于国内商业银行从上述具有政府信用资产当中获得的净收益率大大高于拨备后的存贷款利差收益率,因此,一旦失去政府信用的支持,出于资产风险权数以及坏账拨备的考虑,商业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必然受到沉重打击,不夸张地说可能会出现亏损。
资本充足率同样依赖政府信用
所谓银行资本充足率,是按照不同定义下的资本对加权风险资产合计的比率。显然,分子数值越大,分母数值越小,所得出的资本充足率就越高。
在这一情况下,抛开分子不谈,如果低风险权数资产(更不必说0风险权数的资产)占加权风险权数资产合计的比例越高,加权风险权数资产合计或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当中的分母就越小,结果必然导致资本充足率上升。
于是,当我们必须承认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业绩过度依赖政府信用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银行业资本充足率也存在过度依赖政府信用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近几年国内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之所以快速提升,除银行股上市募集资金极大地扩张了商业银行核心资本规模以至于分子数值迅速扩大之外,越来越多的资产被投入到具有政府信用的资产当中以至于分母相对变小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无证据表明后工业化经济需要一个庞大的银行体系
为什么经济总量只要美国九分之一的中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三个以股票市值计算的世界银行业巨无霸呢?这个在别人眼中的好事在我眼里却不是什么好事。
说到底,后工业化经济并不需要一个庞大的银行体系,或者说拥有庞大银行体系只是初级工业化经济的特征。众所周知,美国目前的银行体系是由中小商业银行构成的,至少相对于非银行业企业所具有的规模而言是如此。国际经验表明,伴随企业资金筹措逐渐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为主转变,银行业在全社会金融服务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将趋于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发达的资本市场。想想看,这是否意味着现有过度庞大的国内银行体系不会与GDP同比增长,以至于需要长期看淡银行股业绩成长性呢?
或许有人以为,放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限制,允许商业银行将过剩的流动性投入股市,可以避免其业绩增速钝化,当然也足以实现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近日的确有报道说,工商银行已开始进入IPO市场。在我看来,没有什么比这更坏的消息了。
耐人寻味的是,金融监管机构一向强调负债投资股票是最最危险的金融活动,可偏偏在银行资金直接进入股市的时候忘记了这一警告。无论如何,银行是负债率最高的经营体,高到即使一个客户的贷款出现坏账,就可能吞嗤全部净资产。无论如何,股市的风险远远大于信贷市场,允许商业银行投资股票,等同于放大其资本风险。无论如何,日本股市泡沫的基本教训就是银行业大量持有股票。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晚些时候开始,为增强银行业盈利水平,不允许银行业持有国债的禁令被打破,结果是国内银行业大量持有国债,由此形成严重的银行对财政透支。从长计议,这是国内金融体系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要害是加大了长期财政预算平衡压力。如今,已到了防止出现为顾及银行业盈利水平而忽视金融业交叉风险的时候了。打算透过允许商业银行投资股票的途径而消化其过剩流动性吗?这未免太短视了吧。
最大的风险在于银行股集中度已严重透支
实际上,即使目前尚未明确允许商业银行投资股票,但银行业与股票市场之间的交叉风险已经形成,而且非常之高。
近日身体不适,随拜托我的老朋友《创富志》杂志主编张信东帮我收集一项有关目前银行股合计占A股上市公司股本合计比例的数据。结果不出预料,截至9月底,14家A股上市银行股本合计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股本合计的比例已接近50%。
国内金融业的银行本位主义思想,或者说成是自私自利的行为导向,在此暴露无遗。众所周知,银行业监管条例当中有一项不可逾越的规定:针对单一客户的贷款比例不得超过全部贷款的10%。其目的是为了防止那种因一个客户的贷款损失而吞嗤全部净资产的至高无上的风险,也就是所谓贷款集中度风险,或者是将太多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风险。那么,在银行股上市为商业银行募集了巨额资金并由此大大提高了资本充足率的同时,对股市构成的股本集中度风险可以避而不谈吗?这已使得中国股市看上去是一个银行业主导的市场,其他上市公司不过是上市银行的陪衬罢了。
令人更加不安的是,几乎人人都知道,未来银行股上市的步伐还将加快,不仅有另一个巨无霸――农业银行,还有数十家城市商业银行,甚至还可能包括更多的农信社等。照此走下去,银行股合计占全部上市公司股本合计的比例注定要进一步提升。这太不可思议了!
综合以上因素,我不得不认真地建议:应当尽快暂停银行股上市进程,拿出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重新审视银行股上市风险。千万不要忘记陈云讲过的那句话:我们要用90%以上的时间去弄清情况,用不到10%的时间去决策。
鉴于银行股的问题十分复杂,我相信不可避免地要对A股市场构成一连串影响,包括股指期货在内。
------------------------
清议
现任经济观察研究院院长,中国国情与发展研究所经济学研究员,曾任《新财富》学术顾问、《中国证券期货》杂志执行社长、CCTV“中国证券”栏目上市公司年报财务顾问等。
㈧ 买银行股需要注意什么
银行股是金融三大板块之一,银行股由于盘中太大了,一般的机构是很难炒作的,所以股价大部分时候都是没有波动的,选择买银行股的话,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因素:
第一:投资银行股需要耐心,记住耐心是非常重要的,毕竟银行股都是大盘子股票,波动是非常小的,并非是像题材股这样,波动比较大,有价差可以做。
当然如果是股市小白,根本不会分析个股的情况之下,为了把风险降低到最低,选择大型商业银行股是最明智的。
综合以上分析得知,真正想要投资银行股,一定要注意具备长久的耐心,意思就是做价值投资;其次注意银行股的股息率和风险性等,只要注意这几点,已经可以放心大胆的投资银行股了。
㈨ 我想大量买进银行股可以吗有懂的给一些建议没有!
呵呵 就一个建议不买。。银行是金融的核心 不可能股票大起大落 不然容易造成社会动荡。。。
当然恁如果能买到未上市银行的原始股。。呵呵 这个是推荐的 知道宁波银行的事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