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琼民源历史上是什么案件为什么被中关村收了
中国历史上十分严重的一起证券欺诈案件。通过虚假资产评估,虚增利润与资本公积,使得净利润比上年同比增长1290.68倍。后被查处后,由北京住总接手,联合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北京实创高科技发展总公司、联想集团控股公司、北京北大方正集团公司、四通集团公司等六家发起人,共同发起“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新公司股本总额为3亿股,并向最大股东北京住总定向增发18742万股法人股。由北京住总以18742万股与琼民源公司的18742万股社会公众股进行等量置换后,新公司申请上市。在上市后约一个月内,持有流通股的股东还将按1:1的比例获配新股。
⑵ 有哪些著名的金融诈骗
近年来全球重大的金融腐败案首推2009年美国华尔街麦道夫案
伯纳德·麦道夫(Bernard Madoff,1938年4月29日——),美国著名金融界经纪人,前纳斯达克主席,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诈骗案——“庞氏骗局”的主犯,2009年6月29日被纽约联邦法院判处150年有期徒刑。
[编辑本段]曾经靠白手起家的华尔街传奇人物
伯纳德·麦道夫出生在纽约一个犹太人家庭,1960年,从纽约赫福斯特拉私立大学法学院毕业后的他靠利用暑假打工当救生员和安装花园喷水装置赚来的5000美元,创立了伯纳德·麦道夫投资证券公司,从事证券经纪业务。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麦道夫凭借其聪明才智渐渐成为华尔街经纪业务的明星。上世纪80年代初,麦道夫在华尔街积极推动场外电子交易,将股票交易从电话转移到电脑上进行。当时,麦道夫公司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可独立从事证券交易的交易商。1983年,麦道夫公司在伦敦开设了办事处,并成为第一批在伦敦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美国公司。1991年,伯纳德·麦道夫成为纳斯达克董事会主席。在其带领下,纳斯达克成为足以和纽交所分庭抗礼的证券交易所,为苹果、思科、Google等公司日后到纳斯达克上市做出了巨大贡献。 到2000年,伯纳德·麦道夫公司已拥有约3亿美元资产。
麦道夫家族基金会主要捐助犹太慈善组织,帮助建设剧院、大学以及艺术事业。
“庞氏骗局”专杀熟
2000年功成名就后,麦道夫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转变。他精心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以稳固的高投资回报率使自己再次成为华尔街的传奇人物,直到2008年12月初露馅。
打入精英俱乐部拉客户
棕榈滩乡村俱乐部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这是一个高端犹太人俱乐部,只有300名会员。要申请加入其中,不仅要足够富有(会费30万美元),还必须是品德高尚的人士,每年的慈善捐款记录不少于30万美元。
麦道夫很轻松地就打入了精英云集的乡村俱乐部,并吸引了众多富有的犹太会员。麦道夫很会揣摩投资者的心理,他刻意营造出一种排外气氛,并实行“非请莫入”的政策,只有经过邀请的投资者才能成为公司客户。这意味着,成为麦道夫的客户有点像加入一个门槛很高的俱乐部,光有钱没有人介绍是不能进的。
这一策略非常成功。在很多人看来,把钱投给麦道夫已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麦道夫从不解释投资策略,而且如果你问得太多,他会拒绝接受你的投资。
在俱乐部的高尔夫球场和鸡尾酒会上,人们不时提到麦道夫的名字。一些犹太老人称麦道夫是“犹太债券”,能给出8%至12%的投资回报,而且每年如此,不管金融市场形势如何。麦道夫曾吹嘘:“我在上涨的市场中赚钱,下跌的市场中也赚钱,只有缺乏波动的市场才会让我无计可施。”
50年交情老友照样骗
95岁高龄的俱乐部成员、服装大亨卡尔·夏皮罗是此次骗局的最大受害者之一,他认识麦道夫近50年了,曾邀麦道夫参加他的95岁生日宴会,和他一起旅行,甚至带他的曾孙玩。夏皮罗旗下的公益基金向麦道夫的基金投资了1.45亿美元。此外,夏皮罗及其家人还将另外4亿美元交给麦道夫管理。
随着客户的不断增多,麦道夫要求的最低投资额也水涨船高,从最初的100万美元升至500万美元,然后又到1000万美元。至少有1/3的俱乐部会员投资了麦道夫旗下的基金。
由于回报稳定,麦道夫的名声越来越大,会员都以拥有麦道夫投资账户为荣。
骗局被曝光
2008年12月初,麦道夫向儿子透露,客户要求赎回70亿美元投资,令他出现资金周转问题。12月9日,麦道夫突然表示提早发放红利。12月10日,麦道夫向儿子坦白称,其实自己“一无所有”,而是炮制了一个巨型金字塔层压式“庞氏骗局”,前后共诈骗客户500亿美元。10日当晚,麦道夫被儿子告发,引爆史上最大欺诈案。12月11日,麦道夫被捕。
在案发前,人们信任麦道夫,麦道夫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他们交给麦道夫的资金,都能取得每月1%的固定回报,这是非常令人难以置信的回报率。但事实上,麦道夫并没有创造财富,而是创造了别人对他拥有财富的印象。顾客们并不知道,他们可观的回报是来自自己和其他顾客的本金——只要没有人要求拿回本金,秘密就不会被拆穿。但当有客户提出要赎回70亿美元现金时,游戏结束了。
截至2008年11月30日,麦道夫的公司帐户内共有4800个投资者账户,这些受骗的投资者包括对冲基金、犹太人慈善组织以及世界各地的投资者。
受到法律严惩
2009年3月,麦道夫表示对包括证券欺诈、洗钱等在内的11项刑事指控认罪,欺诈金额累加起来达到650亿美元。
2009年6月29日,纽约联邦法院判处麦道夫150年有期徒刑,这意味着麦道夫将在监狱中度过余生;法院同时判决没收麦道夫约1700亿美元财产,麦道夫的妻子也将上交名下8000多万美元资产,但获准保留250万美元财产。
⑶ 世界资产最大的十大公司
世界总资产排名前十的公司有:贝莱德集团、先锋集团、道富全球投资管理、富达投资、安联资产管理、瑞银集团、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纽约梅隆银行、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摩根大通资产管理等,排名不分先后。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0-12-09,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⑷ 十大首富
这是最新的。。。
2008年03月25日 17:56:49 作者: !悠悠思恋!
排名 姓 名 英文名 年龄 财富(美元) 国籍 公司
1 沃伦·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77 620亿 美国 波克夏·哈萨威公司
2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 Carlos Slim Helú 68 600亿 墨西哥 墨国电信公司
3 比尔·盖茨 Bill Gates 52 580亿 美国 微软
4 拉克希米·米塔尔 Lakshmi Mittal 57 450亿 印度/英国 米塔尔钢铁公司
5 穆克什·安巴尼 Mukesh Ambani 50 430亿 印度 信实工业
6 安尼尔·安巴尼 Anil Ambani 48 420亿 印度 安尼尔·德鲁拜·安巴尼集团
7 英瓦尔·坎普拉德家族 Ingvar Kamprad 81 310亿 瑞典/瑞士 宜家
8 辛哈 Kushal Pal Singh 76 300亿 印度 印度房地产开发商
9 奥列格·德里帕斯卡 Oleg Deripaska 40 280亿 俄罗斯 俄罗斯铝业公司(Rusal)
10 卡尔·阿尔布雷希特 Karl Albrecht 88 270亿 德国 南阿尔迪(ALDI)连锁超市
11 李嘉诚 李嘉诚 79 265亿 中国香港 长江实业,和记黄埔
12 谢尔登·阿德尔森 Sheldon Adelson 74 260亿 美国 拉斯维加斯金沙公司
13 贝尔纳·阿尔诺 Bernard Arnault 59 255亿 法国 路易威登
14 劳伦斯·埃里森 Lawrence Ellison 63 250亿 美国 甲骨文公司(Oracle)
15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 Roman Abramovich 41 235亿 俄罗斯 西伯利亚石油公司
16 西奥·阿尔布雷希特 Theo Albrecht 85 230亿 德国 南阿尔迪(ALDI)连锁超市
17 利利雅娜·贝当古 Liliane Bettencourt 85 229亿 法国 欧莱雅(L'Oreal)
18 阿列克谢·莫尔达绍夫 Alexei Mordashov 42 212亿 俄罗斯 谢韦尔钢铁
19 阿勒瓦利德王子 Prince Alwaleed Bin Talal Alsaud 51 210亿 沙特阿拉伯 王国控股公司,花旗集团
20 米哈伊尔·弗里德曼 Mikhail Fridman 43 208亿 俄罗斯 镍生产商Norilsk Nickel公司
21 弗拉吉米尔·拉辛 Vladimir Lisin 51 203亿 俄罗斯 新利佩茨克钢铁公司
22 安曼西奥·奥特加 Amancio Ortega 72 202亿 西班牙 服装零售商Inditex公司
23 郭炳湘、郭炳江和郭炳联 郭炳湘、郭炳江和郭炳联 57 199亿 中国香港 新鸿基地产
24 米哈伊尔·普罗霍罗夫 Mikhail Prokhorov 42 195亿 俄罗斯 镍生产商Norilsk Nickel公司
25 弗拉基米尔·波塔宁 Vladimir Potanin 47 195亿 俄罗斯 国家银行莫斯科Interros公司
26 克里斯蒂·沃尔顿家族 Christy Walton and family 53 192亿 美国 沃尔玛
27 吉姆·沃尔顿 Jim Walton 60 192亿 美国 沃尔玛
28 罗布森·沃尔顿 Robson Walton 64 192亿 美国 沃尔玛
29 李兆基 李兆基 80 190亿 中国香港 恒基兆业
30 爱丽丝·沃尔顿 Alice Walton 58 190亿 美国 沃尔玛
31 大卫·汤姆森家族 David Thomson 50 189亿 加拿大 汤姆森公司
32 谢尔盖·布林 Sergey Brin 34 187亿 美国 Google
33 拉里·佩奇 Larry Page 35 186亿 美国 Google
34 迈克尔·奥托家族 Michael Otto 64 182亿 德国 Otto邮购集团
35 史蒂芬·皮尔森 Stefan Persson 60 177亿 瑞典 服装连锁店H&M集团
36 苏莱曼·克里莫夫 Suleiman Kerimov 42 175亿 俄罗斯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
37 查尔斯·科赫 Charles Koch 72 170亿 美国 科氏工业集团(Koch Instries)
38 戴维·科赫 David Koch 67 170亿 美国 科氏工业集团(Koch Instries)
39 弗朗索瓦·皮诺 Francois Pinault & family 71 169亿 法国 古驰集团(Gucci)
40 麦可·戴尔 Michael 43 164亿 美国 戴尔
41 保罗·艾伦 Paul Allen 55 160亿 美国 微软
42 柯克·科克莱恩 Kirk Kerkorian 90 160亿 美国 米高梅、特瑞新达企业
43 史蒂夫·巴尔默 Steven Ballmer 52 150亿 美国 微软
44 阿比盖尔·约翰逊 Abigail Johnson 46 150亿 美国 共同基金管理公司富达
45 芮沙石 Shashi & Ravi Ruia NA 150亿 印度 爱沙(Essar)
46 纳赛尔·阿尔·卡拉菲家族 Nasser Al-Kharafi 64 140亿 科威特 M. A. Kharafi & Sons
47 格罗夫纳家族 Gerald Cavendish Grosvenor 56 140亿 英国 房地产公司格罗夫纳
48 卡尔·爱康 Carl Icahn 72 140亿 美国 XO通讯公司
49 小弗雷斯特·玛尔斯 Forrest Mars 76 140亿 美国 玛氏巧克力
50 杰奎琳·玛尔斯 Jacqueline Mars 68 140亿 美国 玛氏
51 约翰·玛尔斯 John Mars 71 140亿 美国 玛氏
52 波奇特·罗辛家族 Birgit Rausing 84 140亿 瑞典/瑞士 利乐包装公司(Tetra Pak)
53 杰克·泰勒家族 Jack Taylor 85 140亿 美国 恩特租车公司
54 戈尔曼·罕 German Khan 46 139亿 俄罗斯 Alfa Group
55 苏珊娜·克拉滕 Susanne Klatten 45 132亿 德国 宝马
56 瓦吉特·阿莱克波罗夫 Vagit Alekperov 57 130亿 俄罗斯 俄国LUKoil石油公司
57 勃仁 Donald Bren 75 130亿 美国 尔湾公司
58 阿兰·维德摩尔和吉拉德·维德摩尔 Alain & Gerard Wertheimer 58 129亿 法国/美国 香奈儿
59 迪米特 Dmitry Rybolovlev 41 128亿 俄罗斯 BPC钾肥公司
60 阿齐姆·普莱姆基 Azim Premji 62 127亿 印度 印度软件集团Wipro
61 纳吉布·萨维雷斯 Naguib Sawiris 53 127亿 埃及 移动通讯公司Orascom Telecom
62 安妮·科克斯·钱伯斯 Anne Cox Chambers 88 126亿 美国 美国媒体考克斯公司
63 马克穆多夫 Iskander Makhmudov 44 119亿 俄罗斯 乌拉尔矿业金属集团(UGMK)
64 苏尼尔·米塔尔家族 Sunil Mittal 50 118亿 印度 巴帝电信Bharti集团
65 阿布拉莫夫 Alexander Abramov 49 115亿 俄罗斯 钢铁矿Evraz集团
66 迈克尔·布隆伯格 Michael Bloomberg 66 115亿 美国 彭博通讯社
67 维克多·维克塞尔伯格 Viktor Vekselberg 50 112亿 俄罗斯 西伯利亚乌拉尔铝业
68 米切尔·费雷罗家族 Michele Ferrero 81 110亿 意大利/摩纳哥 佛列罗
69 乔治·凯泽 George Kaiser 65 110亿 美国 石油、天然气、银行、房地产
70 拉特西斯家族 Spiro Latsis 61 110亿 希腊/瑞士 EFG私人银行
71 萨维雷斯 Nassef Sawiris 46 110亿 埃及 OCI公司
72 阿列克谢 Alexei Kuzmichev 45 108亿 俄罗斯 阿尔法集团
73 菲尔·奈特 Philip Knight 70 104亿 美国 耐克
74 维克多·拉什尼科夫 Viktor Rashnikov 59 104亿 俄罗斯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MMK)钢铁厂
75 埃纳斯特·拜塔勒利 Ernesto Bertarelli 42 103亿 瑞士 雪兰诺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76 库玛·贝拉 Kumar Birla 40 102亿 印度 贝拉集团
77 莱昂多·德维克 Leonardo Del Vecchio 72 100亿 意大利 光学制造厂商Luxottica集团
78 安东尼奥·阿韦里诺家族 Antonio Ermirio de Moraes 79 100亿 巴西 Votorantim集团
79 伊里斯家族 Iris Fontbona NA 100亿 智利 矿业
80 爱德华·约翰逊 Edward Johnson III 77 100亿 美国 富达基金
81 汉斯·雷辛 Hans Rausing 82 100亿 瑞典/英国 爱克林集团
82 弗拉基米尔·叶夫图申科夫 Vladimir Yevtushenkov 59 100亿 俄罗斯 俄罗斯系统公司
83 伊戈尔·久津 Igor Zyuzin 47 100亿 俄罗斯 车里雅宾斯克钢铁集团
84 塞日尔·达索家族 Serge Dassault 82 99亿 法国 Dassault航空集团
85 阿尔贝托家族 Alberto Bailleres 75 98亿 墨西哥 Penoles公司
86 拉米什·钱德拉 Ramesh Chandra 68 96亿 印度 印度房地产开发公司Unitech
87 查尔斯· 厄根 Charles Ergen 55 95亿 美国 EchoStar公司
88 约翰·克鲁吉 John Kluge 93 95亿 美国 美国媒体国际集团公司
89 罗纳德·佩拉尔曼 Ronald Perelman 65 95亿 美国 Revlon金融公司
90 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家族 Silvio Berlusconi 71 94亿 意大利 费宁韦斯特集团,传媒和电讯业
91 阿达尼 Gautam Adani 45 93亿 印度 阿达尼集团
92 克纳 Petr Kellner 43 93亿 捷克 保险
93 乌斯马诺夫 Alisher Usmanov 54 93亿 俄罗斯 Gazmetall公司
94 阿道夫·默克尔 Adolf Merckle 73 92亿 德国 Phoenix Pharmahandel药品贸易股份公司
95 芬克 August von Finck 78 92亿 德国/瑞士 能源
96 萨维雷斯 Onsi Sawiris 78 91亿 埃及 移动通讯公司Orascom Telecom
97 穆罕默德·阿毛迪 Mohammed Al Amoudi 62 90亿 沙特阿拉伯 Corral Petroleum Holdings
98 郭鹤年 郭鹤年 84 90亿 马来西亚/中国香港 香格里拉酒店集团
99 乔治·索罗斯 George Soros 77 90亿 美国 量子基金
100 阿格艾尔家族 Abl Aziz Al Ghurair 54 89亿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马西瑞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⑸ 谁能具体的解释抄股!~~
应事先开立证券账户卡。分别开立深圳证券账户卡和上海证券账户卡。
(一)办理深圳、上海证券账户卡
深圳证券账户卡
投资者:可以通过所在地的证券营业部或证券登记机构办理,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及复印件,委托他人代办的,还需提供代办人身份证及复印件。
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开设账户卡则需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直接办理。
开户费用:个人50元/每个账户;机构500元/每个账户。
上海证券账户卡
投资者:可以到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在各地的开户代理机构处,办理有关申请开立证券账户手续,带齐有效身份证件和复印件。
委托他人代办:须提供代办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和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书。
开户费用:个人纸卡40元,个人磁卡本地40元/每个账户,异地70元/每个账户;
(二)证券营业部开户
投资者办理深、沪证券账户卡后,到证券营业部买卖证券前,需首先在证券营业部开户,开户主要在证券公司营业部营业柜台或指定银行代开户网点,然后才可以买卖证券。
证券营业部开户程序
(1)个人开户需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深、沪证券账户卡原件及复印件。
若是代理人,还需与委托人同时临柜签署《授权委托书》并提供代理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填写开户资料并与证券营业部签订《证券买卖委托合同》(或《证券委托交易协议书》),同时签订有关沪市的《指定交易协议书》。
(3)证券营业部为投资者开设资金账户
(4)需开通证券营业部银证转账业务功能的投资者,注意查阅证券营业部有关此类业务功能的使用说明。
选择交易方式
投资者在开户的同时,需要对今后自己采用的交易手段、资金存取方式进行选择,并与证券营业部签订相应的开通手续及协议。例如:电话委托、网上交易、手机炒股、银证转账等。
参考资料:http://news1.jrj.com.cn/news/2003-08-26/000000631533.html
只要存入能买一百股的现金就行。当然,多者不限。
参考资料:http://www.8nn8.com/gpsj.htm
http://www.yc.jsinfo.net/stock/xuegu.html
为了尽快地缩短与顶尖高手之间的距离,尽快地步入炒股的最高境界,中小投资者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及时夯实自己的炒作基础知识炒股虽然并不需要太多太复杂的知识,但需要具备扎扎实实的基础知识,这是炒股最基本的知识基础,是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为此,所有有志于在股市上搏杀的投资者都需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比如对于那些公开的有关资讯,不要漠视它,而要认真对待它,多多整理、多多研究,尽量做到对自己所选的股 票的所有资料了如指掌,烂熟于心。
实战经验表明,当投资者对自己所持有的股票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摸清摸透、胸有成竹的时候,那么,任凭主力机构和主力如何玩把戏,耍诡计,自己都会信心百倍,等闲视之,稳稳地坐在“轿子”之中,经受得起各种各样的欺诈打压、震荡洗盘,而绝不会被他们所利用。
(2)全力培养自己的投资眼光
中国的股市目前虽然炒风甚烈,但终究要恢复到以投资为主的正路上的。也就是说,价值回归是一种必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任何 过度的炒作都不会长久的。
举例来说,即使是曾经盛极一时全球金融大炒家索罗斯,也因为过度的炒作而屡屡失手,虽然曾经风光无限,而今安在哉?而倡导长线理性投资的世界股神巴菲特,至今依旧流光溢彩,屹立不倒,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和典范。
因此,投资者从进入股市的第一天起,便应当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只有理念正确了,才能培养出敏锐而正确的投资眼光,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才能看得清、看得透,把握股市跳动的脉搏,踩准股市运行的韵律稳步向前。
(3)培养自己成就一番大事业的胸襟
投资者的炒作目标与自己的最终赢利往往是成正比的。喜欢追逐蝇头小利的人,便难以有大的作为。惟有目光远大、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才有可能在股市上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业绩来。
因此,投资者即使能够自由支配的资金暂时不多,但依旧需要培养自己赢大利赚大钱的气魄和胸襟,养成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操作习惯。不妨看看自己的对手:主力机构和主力,他们在炒作上是何等宏伟的规划和豪迈的气概,除非万不得已,他们何曾会为一点点蝇头小利而
清盘出局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主力机构和主力进驻一只股票的资金,少则几千万,多至数十亿,无 论是从时间成本还是从资金成本来说,他们所承担的炒作风险是多么的巨大,倘若一招不慎,就会有满盘皆输的可能,他们怎么会为了一点点小小的利益而轻易出局呢?
因此,没有足够的上升空间,没有巨大的利好配合,没有丰厚的账面利润,他们是很难全身而退、也决不会甘愿退出的。明白这一点之后,投资者便不应当为一点点小小的利益或者一点点小小的洗盘打压、震荡折磨而出局了。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只要我们手中拥有价格低廉的潜力股,不管主力机构和主力怎么震荡、怎么洗盘,怎么引诱,怎么折磨,坐在“轿子”里就是不出来,不获大利绝不罢休。一旦拥有这样的持股耐心,便可以和主力机构和主力斗智斗勇,沉着周旋,笑傲江湖了。
怎样养成坚决果断的决心?
现在,中国的股民开始日益重视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有关“投资价值”的观点也渐渐开始被许多投资者认同了。“换股不如捂股”的说法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市场中的许多人士开始倡导价值至上,倡导价值回归,等等,就是明证。其实,所有这些论点,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只不过是原有的理论的一种“价值的回归”罢了。根据这样的理论来操作,就是选准一些基本面比较好的股票作中长线投资,以中长期捂股为主,以短线或者超短线投机为辅,这样操作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任何操作技术最怕走极端,最怕钻牛角尖。比如,一提倡价值至上、理性投资,就有人站出来攻击短线投机了,这样做实际是不正确的。
提倡中长线投资,并不是提倡拿住股票死死不放,如果不知道变通,只知道一味的死死捂住不放,到头来恐怕收益也不会太好,甚至有可能将好端端的股票捂死了。
比如粤电力这只股票,在2000年的广州市纳税光荣榜上,广东电力集团赫然名列第一位,纳税额超过2亿元以上。
从基本面分析来 看, 这是一只质素相当不错的股票,是为数不多的一只值得中长期持有的、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曾几何时,由于网络之风的劲吹,人们对所谓的网络股、高新科技股趋之若鹜,而对传统行业的老牌绩优股嗤之以鼻。
但是,2000年的中报业绩公告出来之后,粤电力那良好的业绩和大比例的送配方案既让不少看扁它的人大跌眼镜、颇觉尴尬,又让不少人刮目相看、不得不重新审视它的投资价值和投机机会。实际上,当市场开始重新密切关注它的时候,才发现该股的走势一直相当稳健,而且涨幅也相当大。从重视业绩的角度来它绝对比那些只会烧钱的网络股可爱得多。
像这样的股票,对于中长线投资者来说,坚持捂股无疑是不错的操作策略。但是,坚持捂股并不等于不知变通,并不等于死死捂住不放,而是应当密切关注、深入研究这只股票,根据行情的变化,低吸高抛,来回反复作波段操作。总而言之,就是不要买入后便丢在一边不管了,只等年终分红送股了事。
实际上,即使像沃伦?巴菲特这样倡导价值至上、注重投资理念的人,对于像可口可乐这样的股票,也不会一直都拿着不动,而是来回地炒作赚取差价利润。
所以,所谓坚持长期捂股,并不是死死抓住不动,而是另有一番深意的。
话又说回来,目前中国股市上的大多数股票并不值得长期持有,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实在叫人担忧,“一年绩优、两年亏损、三年ST、四年PT”的上市公司一大把,叫人怎么能放心呢?它们的成长性和稳定性实在值得怀疑,它们的所谓中长期投资价值更是叫人怀疑。
“一年绩优,二年亏损,三年ST,四年PT”的现象层出不穷、屡见不鲜,极大地打击了投资者的持股热情。急功近利,投机为上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
在中国股市上,大多数中小投资者都属于业余股民,他们的证券交易知识并不全面、实战操作技术并不过硬,因而作中长线投资本来就是他们的最佳选择,捂股便成了必不可少的操作程序。
然而,由于对中长线投资的理解出现偏差、或者由于捂股的方法失误,许多中小投资者经常成为深套一族,“炒股炒成了股东”。这无疑是一种悲哀。
所以,作为股市上的中小投资者,要特别警惕将“好股”捂死的问题。对于那些所谓的好股,要审时度势,把握最为有利的出货时机,坚决果断地保住胜利果实,落袋为安。这才是明智的持股策略。
中小投资者的资金有限,能力有限,更应当打醒精神,提高警惕,不要相信那些主力机构和主力为了出货而制造出来的所谓利好,要及时地运用相反理论,该出手时就出手。记住,行情往往在绝望中诞生,在欢乐中死亡。当主力机构和主力们极力制造狂热气氛,极力营造欢乐氛围的时候,也就是市场即将出现危机的时候了。这就是中国的国情,许多年来一直如此。
因此,根据相反理论,当所谓的利好来临时,坚决果断地作相反方向的操作,坚决果断地清仓走人,惟有如此,才不至于将所谓的好股捂死了,才不至于成为深套一族。
这样说并不是有意鼓吹投机,而是目前中国股市的性质决定了中小投资者的操作策略只能如此,生存至上,惟有保住自己的本金不受损失,才能够在股市上进一步玩下去。发展才是硬道理。虽然现在天天都有人在喊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种声音实在可爱,但是,要真正将它落到实处,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得到的。因此,中小投资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所以,从尽量保存自己的血汗钱起见,中小投资者还是多留几个心眼,把握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为好。
深发展这只股票曾经一度是深圳交易所的龙头老大,曾经无限风光,但是,由于众多的原因,昔日的“定海神针”如今已经失去了一呼百应的风采。
自从1996年末被“封杀”之后,该股一直处于下降通道之中,从月线图上来 看, 几年来一直没有像样的走势,即使在2000年这样的大牛市行情中,该股的表现也很难令人满意。不可否认,公司为了扭转该股的颓势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竞争对手的不断崛起和壮大,从而使该公司的改造工作显得力度十分不够。由于公司业绩的不断滑坡,市场对它的认同程度已经越来越低了。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脚步越来越快,公司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该股的基本面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了。2000年的中报显示出该股短时间内实在难以有所作为。进入2000年的后半年,该股也没有显示出应有的抗跌性。该股一路盘跌,成交清淡,买盘极度匮乏,更显示出该股近期内很难有所作为。
昔日曾经呼风唤雨、红得发紫的龙头老大,如今竟落到这步田地,又有谁敢拿住一只股票死死捂它几年不放呢。还是那句老话,该出手时就出手
⑹ 股票市场上有一个琼民源事件,是怎么回事呢/
《国际融资》2002年8月号
“琼民源”从股市“最大黑马”渐渐现形为“最大骗局”,股价全年涨幅高达1059%,被指控制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受到查处,“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中国证监会在公布的“琼民源”案调查结果中共提出三项重大违规问题:虚报利润、虚增资本公积金、操纵市场。
“发起设立、定向增发、等量换股、新增发行”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创新,展
示了一种全新的重组模式,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存续,不发生变动,换股方式方案兼顾了各方利益,解决了重组面临的难题。请看 《国际融资》报道文江、 海生所著
震惊国内的“琼民源”重组事件
“琼民源”,全称海南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曾经是中国股市1996年最耀眼的“大黑马”之一,股价全年涨幅高达1059%。因被指控制造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而受到查处,公司股票也从1997年3月1日起停牌。在经过一年多漫长而痛苦的等待和期盼之后,1998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公布了对“琼民源”案的调查结果和处理意见。调查发现,“琼民源”1996年年报中所称5.71亿元利润中,有5.66亿元是虚构的,并巳虚增了6.57亿元资本公积金。鉴于“琼民源”原董事长兼总经理马玉和等人制造虚假财务数据的行为涉嫌犯罪,中国证监会旋即将有关材料移交司法机关。
1998年6月10日,此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开庭,受审者即是“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从1996年初至1997年2月底,“琼民源”从股市“最大黑马”渐渐现形为“最大骗局”。11月12日,北京市中院做出判决:“琼民源”董事长马玉和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至此,中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的股市神话落下帷幕。
“琼民源”在1996年因虚假年报严重误导投资者,使股价在短时间内扶摇直上,大批股民高位套牢,构成中国证券史上最严重的一起证券欺诈案。因此对该公司的重组成为中国证券市场上一次艰难的实验。
“琼民源”事件使10万余名“琼民源”股东成为股市一幕幕场景的无奈看客,他们当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了期望、祈望、失望、无望的精神熬炼过程。作为创始人的马玉和是如何成为数万人噩梦的制造者?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
平地升腾,“股市神话”
1996年初,深圳市场尚在熊途未尽的阴影中徘徊,成指一度被打到1000点之下,之后就开始了全面的反转行情,并以3倍涨幅列当年世界各股市升幅之首。由于香港回归临近,深市倍受投资者关爱。而且宏观经济转好,通货膨胀逐月回落,出台金融利好已成定局……
随着股市转暖,指数慢慢攀升,大量普通人开始涌入股市。深市不失时机地树起深发展的大旗,携大盘不断越过历史上的成交密集区。与此同时,一批多年被视做“垃圾”的股票也开始踏上“价值回归”之途。一天百分之几十,不过数日翻倍的股票比比皆是。人们需要赚大钱,市场需要大黑马。
正当人们一方面追捧绩优,一方面苦寻黑马之时,一只在众多垃圾股中埋没已久的股票,在被某些看不见却是强有力的手掌悉心把玩之后,突然闪出了光亮。这便是被市场人士称之为“创造1996年中国股市神话”的“琼民源”。
之所以被称为“神话”,完全在于一种简单直观的比价关系。“琼民源”在1996年4月以前深指处于低谷之时,其股价仅在2元左右。而市场转好进入牛市后,“琼民源”随着大盘一起“价值回归”,到6月份,股价已翻出一倍之多。由于熊市数年,市场中这类被“低估”的股票不在少数,涨出一两倍并不稀奇。然而,经过一个月的盘整,从7月1日开始,“琼民源”以4.45元起步,在近四个月的单边上涨中,其股价已然指向20元,翻了数倍。这时的“琼民源”俨然从一只无人光顾的垃圾股一跃而成为备受人们追捧的绩优股,甚至取代了深发展的龙头地位,成为启动深市走强、“低价股革命”的先导。至此,一个为人瞩目的“股市神话”被造就出来。
市场炒作,“价值发现”
1996年上半年,在深发展“价值回归”的示范效应下,几乎每只股票都无一例外地从低谷走了出来。此后一段时期,市场炒作题材似乎一时进入了真空,市场急欲寻找一个同样能激发人气的新“龙头”。几乎与此同时,在主力策动下,市场又扯起了“价值发现”的大旗。任何一个可资利用的题材都可能被套上诱人的光环。
主力在处心积虑编织各种概念的同时,也在不遗余力地寻找着资质尚可的“黑马”。在“琼民源”被挖掘出来后,套在它身上的光环也就最多,最为光耀。诸如“扭亏概念股”、“首都概念股”、“农业概念股”、“房地产概念股”、“高科技概念股”、“政策倾斜概念股”、“高速成长概念股”,乃至令人费解的“关系概念股”等等。可以说,任何一种概念都无不显示“琼民源”所独具的“优势”和可能带来的“高额回报”。
“琼民源”在一连串惊人之举中,又添上了更为醒目的一笔。1997年1月22日,公司率先公布1996年年报。这份被冠以“闪亮登场”的年报中赫然列出:每股收益0.867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290.68倍;分配方案为每10股送转9.8股。年报一出,市场无不震撼,股价当即创出26.18元的新高。欢呼者有之,顿足者有之,恨无慧眼者更是将手心捏出了汗,也有一部分头脑清醒者表示不解:“琼民源”如此骄人的业绩,利润从哪儿来?
三项重大违规问题
中国证监会在公布的“琼民源”案调查结果中共提出三项重大违规问题:虚报利润、虚增资本公积金、操纵市场。
——关于虚报利润。公诉人认定,“琼民源”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通过与关联公司及他人签订的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合作建房、权益转让等无效合同,编造了5.66亿元的虚假收入,这些虚假收入均来自于北京民源大厦。民源大厦是“琼民源”与北京制药厂、香港冠联置业公司、京工房地产公司、北京富群新技术开发公司等四方合作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其中,北京制药厂提供地皮,香港冠联置业公司作为出资合作的一方,另一合作方富群公司则是“琼民源”的第二大股东。民源大厦项目现已停工。就是这个未完成的项目,在1996年末给“琼民源”带来疑点重重的共三笔总计5.66亿元收入。
——关于虚增资本公积金。“琼民源”1996年年报宣称,其资本公积金增长6.57亿元,主要来自对部分土地的重新评估。公诉人认为,所谓6.57亿元资本公积金,是“琼民源”在未取得土地使用权,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和确认的情况下编造的对四个投资项目的资产评估,违反了有关法规,构成了严重虚假陈述行为。
——关于操纵市场。据中国证监会调查,“琼民源”的控股股东民源海南公司曾与深圳有色金属财务公司联手,于“琼民源”公布1996年中期报告“利好消息”之前,大量买进“琼民源”股票,1997年3月前大量抛售,获取暴利。
重组过程
数据表明,“琼民源”调账后,总资产由原来的近26亿元变成了10亿元左右,净资产由原来的20多亿元变成了近8亿元。这表明,对“琼民源”进行任何方式“资产重组”的可能性已经为零。
案件审理结束后,“琼民源”开始进入了重组阶段:
一是股权转让。1998年11月20日,北京市政府批准将民源海南公司持有的“琼民源”38.92%国有法人股股权划拨给北京住宅开发建设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住总”)。
二是召开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1999年1月5日,“琼民源”临时股东大会在深圳召开,选举产生新一届董事会、监事会,聘请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和德威资产评估公司对“琼民源”资产财务状况进行核查及授权新一届董事会进行公司重组。
三是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确立公司重组“发起设立、定向增发、等量换股、新增发行”方案。
四是“琼民源”终止上市,北京住总与其他法人股东共同对“琼民源”进行“二次创业”。本次公司重组换股工作完成后,由“琼民源”董事会向中国证监会办理“琼民源”终止上市申请。“琼民源”终止上市后,在北京市政府和其他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进行“二次创业”。
重组整体方案评价
“发起设立、定向增发、等量换股、新增发行”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创新,展示了一种全新的重组模式。本次重组保留了被重组公司的法律主体延续性,原公司的债权、债务关系存续,不发生变动,避免了当前普遍采用的资产置换方式中遇到的债务转移和再融资难题,为重组后拥有不良资产的企业继续发挥作用、切实改善经营提出了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换股方式方案兼顾了各方利益,解决了重组面临的难题。
第一,“琼民源”社会公众股东获得补偿。通过“等量换股”,将社会公众股东由可落实每股净资产仅为0.032元的“琼民源”换到1998年预计每股净资产2.21元的新设公司股票。考虑二级市场中关村定价,社会公众股得到了较好的补偿。
第二,北京住总获得如下益处。一是通过本次重组实现上市,投入优质资产,开辟融资渠道,实现控股上市公司中关村,实现集团通过资本运营取得进一步发展的战略目的。二是大幅提升企业知名度。三是为政府分忧,为社会稳定出力。作为本次公司重组主体,北京住总承担着巨大的风险,重组方案设计一直将保护和补偿社会公众股东利益、维持社会稳定放在首位,这为北京住总、中关村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第三,对于中关村发展,既构建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中关村硅谷”高新技术龙头概念,又由七大知名企业共同发起设立公司,为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构筑和高科技项目的引进埋下了双重伏笔。
但是,本次重组也暴露了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些深层问题。企业虚假上市、虚假信息欺诈行为所形成的损失如何在上市公司、监管者、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参与者之间分摊?各方的责权利如何科学界定?等等。“琼民源”虽保留了法律主体地位,但是通过换股,“琼民源”股东成为中关村股东,获得了投资补偿。优胜劣汰是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与形式。不能真正退市,让投资者承担投资风险,无疑会严重影响证券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琼民源”一案终于落下帷幕,但其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远未结束,如何看待、思考和吸取“琼民源”的教训,是规范我国证券市场必须面对的课题。
编 后
市场上极少数人的违规(已被证监会等机构确认)、犯法(已受到检察院起诉)行为,已经使多数人付出了饱含血与泪的沉重代价。尽管监管机关已经而且还会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做出种种努力,但“琼民源”的悲剧很难在一夜之间迅速终结。
马玉和被判刑三年,这是我国适用法律规定的最高量刑。长久以来,中国股市中一直有着上市公司虚报业绩或与某些庄家联手操纵股价的传言,市场中也一直有着将这一毒瘤挖去的强烈呼声,但始终雷声大雨点小。
“琼民源”重组面临着如下难题:一是流通盘巨大,对重组操作主体利润要求高;二是平均持股成本高,重组压力大;三是社会公众股东人数过多,保持社会稳定是首要目标;四是停牌时间长,重组具有紧迫性。
另外,重组也暴露了中国证券市场的一些深层问题。企业虚假上市、虚假信息欺诈行为所形成的损失如何在上市公司、监管者、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市场参与者之间分摊,各方的责权利如何科学界定?等等。“琼民源”虽保留了法律主体地位,但是通过换股,“琼民源”股东成为中关村股东,获得了投资补偿。
虽然10万余投资者为此付了学费,但中国股票市场应有所获益,学费终于没有像以往那样白付。股市或许会记住这充满创伤的一页,而后更加规范地继续前行。
⑺ 亿万富翁 杨宁
他们做了什么,又正在做些什么;他们取得了什么成绩,又为什么成功?
陈天桥:盛大网络董事长
个人财富:人民币21.03亿元
家族财富:人民币52.56亿元(包括其妻雒千千、其弟陈大年拥有的财富)
毕业院校:复旦大学
“即使不做盛大,陈天桥也会是一个很好的商人”这是很多人对陈天桥的评价。当陈因盛大的成功而坐拥数十亿资产时,人们还是愿意这样解读这句评价:盛大的成功或许是偶然的,但陈天桥的成功却是必然的。
陈天桥1973年5月出生于浙江新昌,1990年进入复旦大学经济系并提前一年完成学业。带着上海市“优秀学生干部标兵”的称号离开复旦,陈天桥的能力在社会上展现出来。担任了陆家嘴(600663)总裁助理、及金信信托总裁办公室主任等工作后,陈天桥于1999年12月和弟弟陈大年创办盛大网络公司。此后,他在生意上表现出了和年龄不相称的老到。
2001年开始代理《传奇》时,陈天桥将销售重点对准遍布各个角落的网吧,独创出一套E-SALE销售系统,一方面极大方便了游戏玩家的购买,同时也减少了中间的销售渠道,使得盛大能够一举成功。
而当年决定进军网络游戏亦非一路顺风。1999年陈天桥创办盛大时主营业务是卡通动画,由此吸引到了中华网300万美元的投资。在经过了两年互联网低迷之后,陈天桥决定转向网络游戏,但是投资方中华网仍然坚持做动画。中华网给陈天桥留下30万美元后,二者从此分道扬镳。做了两年风险资本之后,中华网在盛大即将腾飞之际出局,由陈氏家族独占盛大全部股权。
网络公司的投资总能演绎出许多精彩的故事,前有段永基在新浪的起起落落,后有陈天桥和中华网在盛大的分分合合。对于股权上的得意者和失意者,似乎很难用远见卓识或者鼠目寸光之类的词来形容他们,但是无论如何,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写成最后传奇的道理,却每每能在互联网企业得到印证。
“网络女皇”玛莉-米克对互联网公司有自己独到的评价标准,其中有一条是有坚定不移的创始人,并且有使命感,不惟利是图。对此陈天桥亦有同感,他认为这是一家企业要做成功所必备的条件,并表示盛大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会将企业与整个产业的健康、持续成长联系在一起。
小QQ的大作为
马化腾:腾讯控股首席执行官
个人财富:人民币9.64亿元
创业团队财富:人民币18.53亿元(创始人5人: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许晨晔、陈一丹)
毕业院校:深圳大学
如果看到他的名片上印有QQ号,估计已经不会有人感到吃惊。但是与大学同窗张志东共同创建腾讯公司、摆弄“网络中文寻呼机”时,马化腾肯定不会想到现在的腾讯QQ会发展到如此规模。当年举步维艰之时,马化腾曾开价十万元人民币将QQ转让,却因开价过高而遭到广东电信的舍弃。正是广东电信的“不识货”,也给了他在6年里打造出一个QQ王国神话的机会。凭着这个小小的即时通讯软件在4年间做到销售过亿元,撰写了一幕深圳版的硅谷传奇。
在互联网这片江湖上,马化腾的“封喉之剑”就是小企鹅QQ。目前QQ的普及程度已经是家喻户晓,几乎“机机必备”,以至于一段时间内,有些公司竟然禁止员工上QQ聊天,免得荒废了工作。
马化腾不仅成功地粘住了中国最大的注册互联网用户群体,他还在恰当的时候,将这种影响力和忠诚度实现了商业化,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盈利之路——不管是付费注册,还是QQ短信聊天,腾讯无不大获成功,公司盈利也像当年QQ会员注册“疯长”的势头一样,一年净盈利3-4亿元。
“他是一个专注的人”。几乎所有工作伙伴提到马化腾这位老板,都会这样说。在三五个月热点便会轮流转的网络界,腾迅五年多都在做、而且只做完善和规范QQ服务的工作,是国内惟一专注从事网络即时通讯的公司。
现年32岁的马化腾是广东潮州人,处事低调,不擅言语,平静并且淡然,只有谈到计算机和网络,才会不时露出开心的笑容和得意。不过,斯次上市,包括马化腾在内,腾讯造就了5个亿万富翁,7个千万富翁。
后到者的先机
周云帆&杨宁:空中网董事长/总裁
个人财富人民币:5.13亿元+人民币5.13亿元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密歇根大学斯坦福大学/斯坦福大学
从美国斯坦福到北京的ChinaRen,从ChinaRen到搜狐,从搜狐再到空中网,周云帆和杨宁两人一直如影随形;在互联网低迷时成功卖掉ChinaRen,在中国互联网第二次热潮结束前把空中网推上纳斯达克市场,在一次又一次的转换中,两人对互联网的理解日渐深刻和实际,一直站在互联网这个年轻行业变迁的风头浪尖。
1999年,从美国斯坦福大学学成归国的周云帆与杨宁,以及另一个创业伙伴陈一舟一起创办了ChinaRen.com。在当时的中国,互联网热潮已经甚嚣尘上,ChinaRen显然是个后到者。但是基于对年轻人以及校园生活的了解,ChinaRen很快因在线游戏和校友录成为国内学生的新宠。不过寻找明确的盈利模式却始终是个问题,随着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热情急转直下,在冬天将来之时,2000年9月,周云帆、杨宁和陈一舟决定卖掉ChinaRen——买家是搜狐。随后,周云帆和杨宁加盟了搜狐公司,前者担任搜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后者担任首席技术官。
两个创业伙伴在搜狐工作时,时有关于二人与搜狐原高层存有间隙的消息传出。尽管当时二人竭力否认,但是2002年无线增值服务商机可见之时,二人还是迅速离开搜狐,成立空中网,开展无线增值服务。
他们又是后到者,在SMS等2G服务已经四面开花的情况下,他们从一开始就看准了2.5G的趋势,和中国移动先后推出彩信(MMS)、WAP等新业务,成立仅两年时间,就能迅速盈利而且登陆纳斯达克。
从ChinaRen到空中网,周云帆和杨宁两个后到者抓住了两次先机,也终于实际了互联网业务从概念到赢利的转化。
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
沈南鹏:携程旅行网总裁兼CFO
个人财富:人民币3.24亿元
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耶鲁大学
公司终于在美国上市了,终于又能经常和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家、分析师、基金经理打成一片,沈南鹏还能否找到“阳春白雪”的感觉?
耶鲁大学MBA毕业后,沈南鹏曾在三家响当当的华尔街投资银行工作8年,先后参与了8、9家中国企业在海外的上市。看着自己参与的项目在国际资本市场融得大量资金,给沈南鹏带来巨大的满足感。
之后他选择了互联网,和几位朋友一起创办了携程。互联网公司的高速增长需要倾心倾力,公司除了需要有人日常管理,还需要宏观的策略、政府关系,媒体关系,于是沈南鹏于1999年年底正式离开投资界,专心携程网的工作。而在公司成立之初,最重要的工作莫过于到一个个机场发卡,去一家家酒店砍价——相比以前从事的投资银行工作,沈南鹏将自己的职业转换比喻作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
职业的改变给沈南鹏带来的是巨大的变化。携程成立四年之后,如愿在纳斯达克登陆,并一直被投资者的热烈追捧,从刚上市时的10美元上扬至30多美元。看着自己创办的公司在资本市场能有如此的表现,对于有着多年投资银行工作经验的沈南鹏,无疑是最大的满足。而其个人财富也迅速攀升,做“下里巴人”4年时间所积累的财富可能是“阳春白雪”40年都无法攀及。
现在的沈南鹏依旧十分谦逊,不谈个人,很愿意介绍携程的团队。他的下一步,是要把携程变为提供全方位旅游产品、满足旅行者所有需求的旅游服务公司。
谁是吴峻?
吴峻:掌上灵通董事长
个人财富:人民币2.97亿元
创业团队财富人民币8.13亿元(创始人5人:吴峻、邵晓立、李海超、PatrickBenzie、Derek Sulger)
毕业院校:伦敦帝国科技大学
他是吴峻——掌上灵通的创始人、董事长。自2003年初将美国硅谷的职业经理人杨镭请到掌上灵通担任CEO之后,他就隐身幕后,连公司登陆纳斯达克这样的大事,也是由公司CEO杨镭来操刀完成。
虽然今年只有32岁,但是吴峻在IT界的经历并不短暂,在业界有“技术天才”之称。
出生于上海的吴峻在上海师范附中念完中学,后来被在英国工作的父亲带到英国读书,获得伦敦帝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学位。吴峻毕业后去了英国IBM公司,专攻数据显像和TCP/IP网络,后来加盟瑞典一家名为Sendit的无线互联企业,担任ICSA系统的首席设计师,此系统在世界范围内被许多数据运营商广泛采用。Sendit于1999年初被微软收购,成为微软的移动互联分部。
1999年9月,吴峻和毕业于曼彻斯特大学的李海超等人创办了英斯克计算机公司,定位于无线互联网平台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吴峻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和董事。2002年的《福布斯》杂志在一篇名为《上海轰鸣》的报道中采访了这个年轻的海归创业者。吴峻当时预言:“上海一定会成为亚洲的科技中心。这里已经拥有了大量的企业家,但是尚缺少一个世界级的高科技公司。一旦这样的公司出现的话,所有的一切又将另当别论了。”
掌上灵通正是承载吴峻远大理想的公司。2002年,掌上灵通只是作为英斯克的一个商务部门成立,着力于为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提供无线增值服务。2001年4月,掌上灵通从英斯克分离,成为独立运营的公司,吴峻为公司带了一些顶级风险投资商——富达、宏基科技风险投资、亚信等。虽然掌上灵通离吴峻理想中的世界级高科技公司还有距离,但是至少已经给他带来了巨大财富,并给了他机会。
“秀”出真金白银
郭凡生:慧聪国际首席执行官
个人财富:人民币2.06亿元(其中9000万元为代49位员工持股的股票市值)
毕业院校:中国人民大学
你会在各种场合看到他——报纸、杂志、电视、各种论坛和会议,你看着他打着干脆有力的手势,自信地宣讲他的“全员劳动股份制”—一种类似于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的“不伦不类”的制度——和“知识创造财富”的理论。
虽然郭凡生的“制度论”在经济学界颇受质疑也遭到批驳,但无庸置疑,这套制度创新理论在慧聪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应用,也取得了成功。
媒体人眼中的郭凡生,直率、不拘细节,但亲和力极强——这也正好可以解释1992年慧聪的创业初期,他凭什么吸引了二十几个得力干将,一帮人等骑着自行车穿梭于中关村的各个商户搜集价格信息,后来发展成为“刊+网”的盈利模式,最后进军搜索市场,并在香港创业板的成功上市。
作为一个香港上市公司的老板,直到今天,郭凡生没有给自己配车,不管去哪里依然“的来的往”。“不停的挣钱”是郭凡生经营的目标,但慧聪的团队至今仍保持着“不奢华、不享受”勤俭创业的精神。
郭凡生常说,让一种制度支撑一个企业的长期经营是自己不懈努力的目标,并且决定在自己还思路清晰的时候将这项制度确立下来,以便等自己功成身退,慧聪会有后来人继续经营。
朋友还是敌人?
李彦宏:网络公司首席执行官
个人财富:不详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
每3个月去一次美国花两星期同家人团聚的李彦宏,最近看到“frienemy”这个英文词汇肯定会无限感慨——这个由“朋友(friend)”和“敌人(enemy)”两个英文单词连接而成的词汇,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位网络公司首席执行官目前处境的写照。
一个月前,正进入上市冲刺期的网络完成了上市前的最后一轮融资行动,在共8家战略投资者的名单里,曾被认为是网络强劲对手Google赫然在列——对于网络,Google究竟是朋友还是敌人?1999年时,李彦宏和创业伙伴徐勇在美国硅谷创建网络,一年后,网络回国发展。李彦宏用三年时间将网络做成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期间Google一直是网络最大的竞争对手,Google的创始人拉里·佩奇和塞尔奇·布林同李彦宏之间亦多次透过媒体发起口舌纷争。
而现在,敌人亦成了握手并肩的朋友。对于外界,李彦宏仅是表示,Google只是战略投资者,网络的控制权依然在自己手中。但是外界评论多认为Google投资网络,是觊觎中国的搜索市场和网络的商业价值。之前,李彦宏和网络已经在中国摸索出搜索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而李彦宏在道·琼斯公司担任高级顾问、出任《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设计者,以及在国际知名互联网企业Infoseek担任资深工程师的经历,也为网络带来了大量技术积淀。
像很多硅谷技术人员的理想一样,李彦宏称自己的理想是用技术改变世界,“希望自己做的事能改变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让足够多的人受益”。
想必这位1988年离开山西阳泉求学北大、23岁远渡重洋赴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攻读计算机学位、多年耳濡目染硅谷精神的互联网搜索专家应该明白:同技术的推动作用类似,竞争也是推动商业世界不断进取的动力。那么,如果真的世界只有一种中文搜索引擎、只有一间互联网搜索公司,它究竟是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
这个夏天唐越做了什么
唐越:e龙公司董事长兼CEO
个人财富:不详
毕业院校:南京大学(未毕业)/美国CONCORDIA学院
e龙董事长唐越在这个夏天四处飞行,行踪不定。各个渠道透出的信息让我们确信,这个夏天唐越在做些什么:他正在筹划e龙的海外上市,以便能抓住中国互联网第二次热潮的尾巴——尽管该公司极力否认,称自己并没有具体的上市时间表。
唐越和他创办的e龙记载了国内互联网行业的盛衰史。伴随着互联网的大起大落,唐越一直手掌大旗,收购兼并、剥离分立、买进卖出,上演了一幕幕资本大戏。其间,e龙屡屡危机,又屡屡化险为夷。今天的e龙,长的还是一副宣扬小资生活的都市青年的模样,但是骨子里,早已变成打着算盘、替你周密计划商务行程的办公室阿姨。
从城市生活门户网站到商务旅行服务商,在短时间学别人的模式并取得成功,e龙可以算为数不多一家。不过,唐越那些激动人心的资本运作手法别人却很难模仿。最让赞叹莫过于一次精彩的“高抛低吸”。在互联网最火热的2000年3月,唐越高价将还没有盈利的e龙卖给了美国的互联网通讯公司Mail.com;一年之后,在互联网的冬天来临之前又以低价将e龙赎回。下一步?公司上市,似乎不说自明。
之前在美国就从事高科技行业风险投资工作的唐越,对于如何从风险投资商那里融得资金,已是知己知彼,驾轻就熟。唐越认为,评价融资好坏的标准不是能否拿到钱,而是以什么样的成本去拿到钱。
e龙什么时候上市是很多人都在关注的焦点。曾经是Mail.com一部分的e龙,一面在不断清晰“酒店加机票”的商业模式,一面又获得大笔的风险投资,并在为上市做准备。这将又是怎样一次让人惊叹的资本运作?众多互联网观察家和媒体正在揣摩。但有一件事几乎用脚趾头都可以想得出来:一旦e龙上市,带给唐越的财富将会数以亿计。
注:“个人财富”以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数、取7月20日收盘价计算;汇率以1美元=人民币8.27元、1港元=人民币1.06元换算。
⑻ 中国十大首富
福布斯2011年中国富豪排名
前20名
排名//全球排名
//姓名
//年龄
//净资产(亿美元)
//国籍
//公司名称
1
11李嘉诚82
260中国香港长江实业集团
2
23郭炳江、郭炳联兄弟60/59
200中国香港新鸿基地产集团
3
28李兆基83
190中国香港恒基兆业
4
61郭鹤年87
125马来西亚郭氏兄弟有限公司、香港嘉里贸易
5
95李彦宏42
94中国大陆网络公司
6
100郑裕彤85
90中国香港香港新世界发展、周大福珠宝
7
114梁稳根54
80中国大陆三一集团
8
143王雪红、陈文琦夫妇53/56
68中国台湾台湾威盛集团
9
152谢国民71
65泰国泰国正大国际集团、卜蜂国际集团
10
156刘銮雄59
63中国香港爱美高集团
10
156蔡万才81
63中国台湾国泰集团、富邦金融集团
12
169宗庆后65
59中国大陆娃哈哈集团
13
173施至成86
58菲律宾SM集团
14
179郭台铭60
57中国台湾台湾鸿海精密集团
14
179李锂47
57中国大陆海普瑞
16
185何享健68
55中国大陆美的集团
16
185吴亚军47
55中国大陆龙湖集团
18
192张志熔42
54中国香港熔盛重工集团、恒盛地产
19
196陈颂雄59
52美国美国药品伙伴公司
19
196蔡衍明54
52中国台湾旺旺集团
⑼ 十大家族 十大财团
世界十大家族
杜邦家族(不分先后)
杜邦家族是美国最古老、最富有、最大的财富家族。这个家族至今已保持了200年长盛不衰,世所罕见。20世纪90年代杜邦家族控制财富 1500亿美元,出了250个大富豪,50个超级大富豪。其家族创始人是伊雷内?杜邦,靠制造火药发财,20 世?纪初杜邦家族出了杜邦A三巨头,将家族带入史无前例的鼎盛时期。这个家族视家族财富为第二生命,权力传代非常独特。在第三代中,是美国近亲联姻最多的大家族。
罗斯柴尔德家族
这是欧洲乃至世界久负盛名的金融家族。它发迹于19世纪初,其创始人是麦耶?罗斯柴尔德。他和他的5个儿子即A罗氏五虎@先后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维也纳、那不勒斯等欧洲著名城市开设银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王国。鼎盛时期,他们翻云覆雨的力量使欧洲的王宫贵族也甘拜下风。时至今日,世界的主要黄金市场也是由他们所控制。其第四代居伊?罗斯柴尔德,是世界著名的银行家,他的经历与家族的命运一起跌宕起伏。
奥纳西斯家族
这是一个奇特的财富家族。奥纳西斯是这个家族的创始人,他被称为世界船王。他从做烟草生意起家跃入世界航运业。他惟一的儿子不幸车祸身亡,他与自己的连襟另一位希腊船王互相斗富,并娶了美国总统肯尼迪的遗霜摆阔。他的女儿与他一样任性,他选的女婿女儿不要,非要嫁给自己钟爱的人,当他死后女儿继承财产,又数次婚变终成一代女船王。她又有了女儿,死前托孤让别人培养财富家族的第三代。特色评说:女承父业再创辉煌托孤第三代
洛克菲勒家族
美国最富的家族。约翰?洛克菲勒是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他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位亿万富翁,美国石油大王。他开创的石油王朝在美国垄断地位达 85年之久。他的第二代小洛克菲勒一生中在维持家族事业的同时,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老洛克菲勒留下的慈善事业上,老洛克菲勒的第三代成为银行家的约翰?戴维?洛克菲勒是这个家族的金融管家,他也是五兄弟中最小的一个,这个家族至今在美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IBM沃森家族
沃森家族创建了雄霸世界的计算机硬件公司IBM。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是托马斯,丁?沃森,他从一个一文不名的乡下人,靠推销起家一手把IBM这个当初生产磅秤、屠刀和穿孔机的小公司发展为世界超一流的硬件公司。他的独生子托马斯?约翰?沃森曾是一个经常去夜总会厮混的花花公子,老沃森教育有方,浪子回头金不换。小沃森继承了父业。把IBM的计算机事业推上峰巅。这个家族以培养最优秀的人才而继续他的使命。
高尔文家族 摩托罗拉
这个财富家族在美国影响巨大。其创始人高尔文从卖爆米花创业到成为摩托罗拉公司董事长,使这个家族显赫至今。高尔文对他的财富接班人的培养花尽心血。他把独生儿子鲍勃经常带在身边,并热切地希望儿子进入企业界,他细心地回答儿子提出的企业问题。长大后任命他为摩托罗拉副总经理,放手让他去领导一个家族企业,后来又任命他为总经理,但他不打算退休,他还要培养第三代财富接班人。
福特家族
福特家族曾经是美国显赫的财富家族。亨利?福特是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他成为汽车大王。他对自己惟一的儿子埃兹尔恨铁不成钢,埃兹尔是个面慈心软的人,面对父亲说一不二的A绝对帝王@作风,听任摆布,最终成为悲剧根源,英年早逝。孙子组成A红粉兵团@进行逼宫夺权,曾一度使家族中兴,但福特二世重蹈覆辙,最终福特公司董事长由外人出任。开创了美国企业界将家族企业大权传给非家族人的先例。
马克斯家族
他们是名震英伦三岛的财富家族。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服装都在他们家族的公司马克斯 斯宾塞公司购买。其创始人马克斯靠5英镑起家。但马克斯去世时,他的儿子西蒙才19岁,大权落在了公司董事戚文手中。为争夺家族企业,西蒙结识了犹大商人伊斯利,二人互娶对方妹妹为妻,联姻打造财富家族。二人与戚文展开了董事局的主席之争,最终取得胜利,又联手共创辉煌,让家族中兴。并开始着力培养第三代财富接班人。
迪斯尼家族
这是全世界众所周知的财富家族。其家族创始人是沃尔特?迪斯尼和他的哥哥罗伊。迪斯尼因米老鼠卡通电影而名扬天下,接着又推出一系列卡通电影。兄弟俩又共同谋划开创了A迪斯尼世界乐园@。迪斯尼在事业未竟时去世,留下一个庞大的财富家族。家族内部派系之间开始争权夺利,A三驾马车@轰轰隆隆地开过来,另有数名A游击队员@也卷进纷争之中。女婿与侄儿大动干戈,侄子小罗伊一手遮天独揽大权,将迪斯尼公司的触角伸向欧亚。
摩根家族
摩根家族的成功,是华尔街成功的缩影。摩根家族创造的A摩根化经营管理体制@至今仍然统治和影响着华尔街的一切。这一经营思想和战略,贯穿在资本主义由幼年迈向壮年的全过程。在摩根家族励精图治,不断创造经济奇迹的过程中,J?P?摩根无疑起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J?P?摩根开创了A摩根时代@,即金融寡头支配企业大亨的时代。他的名言是:A用以推动历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钱,只是金钱 @
美国十大财团和日本六大财团
美国十大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 摩根财团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杜邦财团
波士顿财团 梅隆财团 克利夫兰财团 芝加哥财团
加利福尼亚财团 得克萨斯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美国最大的垄断集团。创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成俄亥俄标淮(原译美字)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并以其获得的巨额利润,投资于金融业和制造业,经济实力发展迅猛。资产总额在1935年仅66亿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亿美元,25年中增长了11.5倍。其后又继续获得巨大发展,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超过了摩根财团,跃居美国十大财团的首位。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典型。它拥有一个庞大的金融网,以大通曼哈顿银行为核心,下有纽约化学银行、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机构。通过这些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军火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军火公司有: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斯佩里兰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财团还单独或与其他财团共同控制着联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机以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美国垄断资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给洛克菲勒财团以沉重打击。该财团采取各种措施挽回这种不利的局面。首先参与美国国内石油的开发,争取国内沿海地区近海油田的租赁权,1976年获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赁地130万英亩。又与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共同开发英国北海油田。它还渗入能源工业的其他有关部门。此外,还大力向石油化学工业发展。
洛克菲勒财团不但在经济领域里占统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着美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它还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组织,向教育、科学、卫生以至艺术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以扩大其影响。
但是洛克菲勒财团80年代以来,经济实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随之下降,已为摩根财团所超过。主要是因为美国财团互相渗透,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大企业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银行如大通曼哈顿银行等,都已受到别的财团的渗透而成为共同控制的企业。
摩根财团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为统治美国经济的垄断资本财团。创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资财的基础上,1871年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C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1894年合伙人逝世,由其独资经营,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并以该公司为大本营,向金融事业和经济各部门(诸如钢铁、铁路以及公用事业等)扩张势力,开始形成垄断财团。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家,合计资产总额30.4亿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实力为最雄厚,称雄于美国金融界,华尔街的金融老板称摩根公司为A银行家的银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摩根财团大发横财,战后以其雄厚的金融资本,渗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美国八大财团的50%以上。
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其他财团又无不以摩根财团为进攻的主要目标,因而其实力地位相对下降,曾一度为洛克菲勒财团所超过。为挽回颓势,它采取了多种措施。在金融方面,利用雄厚的金融基础,扩展实力。在工业方面,积极开拓新兴技术工业,60年代以来,在电子计算机、高速复印机和微型胶卷等工艺部门中,已跃居首位。财团所属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是全世界生产电子计算机最大的企业。财团原来基础较好的电器设备、电力设备和原子能设备等工业也取得很大发展。在军火工业方面,摩根财团控制的通用电气公司、通用动力公司和格鲁曼飞机公司,名列美国国防部最大军火承包商的前茅。至70年代后期,摩根财团的信托资产迅速增长,大大超过了其他财团,加以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技术工业的兴起,又使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成倍增长。摩根财团不论在控制的企业数目和拥有的资产方面,又都凌驾于洛克菲勒财团之上。
摩根财团在金融业方面拥有雄厚的基础。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国银行之一,在国内有10个子公司和许多分支行,还有1000多个通信银行。在国外约20个大城市设有支行或代表处,在近40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中拥有股权。其经营特点是大量买卖股票和经营巨额信托资产。它控制着外国37个商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股权。此外,还有制造商汉诺威公司、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以及西北银行公司、谨慎人寿保险公司以及纽约人寿保障公司等。在工矿企业方面主要有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美国钢铁公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等;在公用事业方面则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和南方公司。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
(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战后兴起的东部大财团。历史虽短,但其控制的资产总额已超过几家老财团,跃居十大财团的前列。该财团以第一花旗银行为核心,依靠它的巨额资金,向军火工业(如火箭、导弹以及飞机等)和民用工业(如电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扩张势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业和大公司。它也是对外扩张最活跃的财团之一。
第一花旗银行的前身是创立于1812年的纽约花旗银行,该行为华尔街最老的银行之一。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受斯蒂尔曼和洛克菲勒两大家族的控制,作为标准石油系统(美孚石油系统)资金调度中心,并因此获得迅速发展。30年代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业务一蹶不振。在50年代发生的企业兼并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跃起来,1955年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更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用现名。以该银行为核心形成了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挤入美国十大财团的行列。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由于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是由第一花旗银行同与军火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大公司和大企业所构成。它所控制的从事军火生产的波音公司和联合飞机公司,除生产大型民航客机外,历来都是美国主要的军火承包商,主要承包喷气式轰炸机、民兵Ⅲ洲际导弹、阿波罗计划以及制造火箭和宇宙空间发射器等军用产品,每年从军事订货中获得惊人的高额利润。财团所属其他企业还有大西洋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施乐公司、明尼苏达采矿与制造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摩根财团和杜邦财团共同控制)以及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国民现金出纳机公司。在商业方面则有彭尼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和珠宝商店(与芝加哥财团共同控制)。上述企业都在国内外居于垄断地位。
波士顿财团
(Bost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也是美国最老的垄断财团之一。它是由19世纪经营奴隶贸易而致富的波士顿地区的洛威尔、劳伦斯、亚当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兴的肯尼迪家族联合组成的。当时,这几个家族把从海外殖民掠夺中积累起来的巨额资金投资于商业银行、保险事业和投资公司,并依靠这些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经营纺织、制革、制鞋、服装、食品以及化工等轻纺工业。由于轻纺工业发展迅速,至20世纪初,波士顿这几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为核心,形成了波士顿财团。
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创立于1859年。1903年与马萨诸塞银行合并后,仍称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它是美国最早的一家跨国银行。除银行外,波土顿财团还拥有4家著名的保险公司,以约翰汉科克互惠人寿保险公司和马萨诸塞互惠人寿保险公司为最大。
波士顿财团在工矿企业方面的实力不及东部大财团。它所控制的工业原来主要是轻纺工业,从50年代起,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成果发展新兴技术工业,从轻纺工业转向电子、光学、空间、导弹等方面发展。例如它所控制的特克斯特隆公司,战后兼并了许多中小公司,实力壮大,经营方向也由轻纺工业转向宇航工业和电子工业发展,成为拥有70多家子公司的多样化公司。它既制造航空和宇航产品、各种电子部件、飞机部件,又经营钟表发条、家具和家禽等行业。它的一家于公司贝尔宜升飞机公司,是一家军火出口商,为五角大楼和外国制造直升飞机。波士顿财团在发展新兴技术工业方面具有优越的技术力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波士顿地区尖端工业的发展。其所属特克斯特隆公司、雷锡昂公司和波拉罗伊德公司等,由于新兴技术工业的刺激,经济实力增长很快。在政治上,波士顿财团曾联合格克菲勒财团支持J.F.肯尼迪担任总统。肯尼迪人主白宫,替波土顿财团争得大批军事订货,引起摩根财团的强烈不满。1963年11月盟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给波士顿财团一大打击,使它在同其他财团的竞争中地位不断下降。
梅隆财团
(Mell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梅隆家族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垄断资本集团。创始人T.梅隆于1869年创办托马斯.梅隆父子银行,发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国民银行是梅隆财团赖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为起点,逐步与工业资本融合,财团逐步形成。梅隆财团所控制的金融机构,除梅隆国民银行外,还有匹兹堡国民银行和通用再保险公司。长期来,梅隆财团通过这些金融机构控制了匹兹堡地区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
梅隆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资格最老的是美国铝公司。它的前身是匹兹堡冶炼公司,1890年就为梅隆父子银行所控制。1910年以来,美国铝公司一直垄断着美国铝的生产,是梅隆财团的工业支柱之一。另一个重要工业支柱是海湾石油公司。它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垄断企业之一,主要业务包括石油开采、提炼、运输和销售;80年代以来扩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生产能力,在美国化学公司中占第三位。梅隆财团在钢铁工业生产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拥有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国民钢铁公司(与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惠灵C匹兹堡钢铁公司、阿勒格尼C勒德卢姆工业公司等4家大钢铁公司。此外,财团还拥有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与洛克菲勒、芝加哥及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罗克韦尔公司末受任何财团渗透,专门设计和制造飞机、导弹以及火箭,长期以来一直是五角大楼和国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获利甚巨。
克利夫兰财团
(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兰得名。
19世纪后半叶,克利夫兰地区的几家相互密切联系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马瑟、汉纳、汉弗莱、伊顿等家族,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创办钢铁工业,获得巨额利润后,又投资于银行业,并向橡胶工业和铁路运输方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具备了财团的条件,1935年拥有资产14亿美元,为当时美国的第八家财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获得进一步发展,1955年资产增达157亿美元,上升为美国第六家财团。60年代,由于财团所处的地区限制,实力衰退。
克利夫兰财团的经济实力以钢铁、橡胶、铁路运输等部门为主,在美国基本工业中有一定的地位。钢铁工业是该财团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美国最大10家钢铁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钢铁公司、莱克斯C杨斯顿公司、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和国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在美国橡胶工业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国最大的两家橡胶公司CC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和费尔斯通轮胎橡胶公司,均为克利夫兰和其他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金融资本薄弱,它拥有的克利夫兰信托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实力有限,筹措资金只得仰赖东部财团,特别是摩根财团的金融机构。
芝加哥财团
(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财团。20世纪初期,由当地的富豪家族麦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兴的克朗家族组成,以芝加哥地区为活动中心而得名。
芝加哥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于发展农牧业,很早就成为美国重要的粮食区和牲畜区。农业和畜牧业发达,肉类加工和农业机械工业随之发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区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工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这些富豪家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垄断财团。1935年拥有资产43亿美元,在当时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四位。
芝加哥财团的金融实力比较雄厚,拥有5家大银行:大陆伊利诺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哈里斯银行公司、北方信托公司以及美国银行公司。此外,还有两家保险公司:西纳(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险公司。近年来,芝加哥财团受到华尔街大财团的排挤,金融实力远不如前。大陆伊利诺伊公司受到摩根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为洛克菲勒财团所控制,芝加哥财团实际上已从属于这两个大财团。
芝加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工业和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以农业地区为对象的商业。在农产品加工工业方面,它控制了12家肉类加工公司,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埃斯马克公司和联合食品公司。在农业机械方面,它拥有国际收割机公司、履带拖拉机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两家财团共同控制)以及迪尔公司。这3家农业机械公司生产的拖拉机占全国拖拉机销售市场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芝加哥财团在石油工业方面的扩展引人注目,它在属于洛克菲勒财团的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公司拥有大量投资,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结合。
芝加哥财团在商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拥有西尔斯C娄巴克公司、联合百货公司、珠宝商店和马歇尔菲尔德公司等巨大的商业零售公司。西尔斯C娄巴克公司创立于1866年,20世纪初经营邮购业务获得巨大发展,零售商店和供应点遍及美国各地,1982年公司资产增366亿美元,全年销售额300亿美元,在美国的百货公司中居于首位。
加利福尼亚财团
(California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倔起的新兴大财团,包括美洲银行集团、旧金山集团及格杉矶集团。这三个集团的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加利福尼亚州军火工业的迅速发展而获得急剧增长,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形成以美洲银行为金融中心的大财团。1974年拥有资产1671亿美元,在美国十大财团中居第三位,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它与南部财团组成一股新兴的军火工业集团势力,成为与东北部老财团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资本极为雄厚,拥有的主要商业银行有美洲银行、西方银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旧金山地区的韦尔斯法戈公司和克罗克国民公司等。
美洲银行是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核心,其前身为意大利移民后裔A.P.基安尼尼于20世纪初所创办的意大利银行。由于业务的迅速发展,至20年代就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银行;30年代初,与加利福尼亚美洲银行合并,改名为美洲银行(全称美洲国民信托储蓄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它带来了巨额利润,超过了当时纽约的大通国民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只是美洲银行的最大表决权已为摩根财团和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所控制,加利福尼亚财团在美洲银行的势力远不如前。
加利福尼亚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大战期间和战后,由于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军火生产基地,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公司以军火生产为主。例如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利顿工业公司以及诺斯罗普公司。这些公司都是美国前十名的军火商和军火出口商。战后,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在美国国防部的军火订单中,长期居于首位。但是这些生产军火的公司的控制权,逐渐落入东部大财团的手里,加利福尼亚财团的实力地位已相对下降。
得克萨斯财团
(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得克萨斯州倔起的一个新财团,主要是依靠石油工业和军火工业发展起来的。以K.W.麦基逊、S.理查逊、H.L.亨特、J.柏朗、J.A.埃尔金斯等创立的家族为代表。
得克萨斯财团的银行资本比较薄弱,虽拥有4家银行和3家保险公司,但没有形成强大的金融中心。4家银行是:达拉斯第一国民银行、休斯敦第C城市国民银行、达拉斯共和国民银行和得克萨斯商业银行。得克萨斯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以休斯顿的坦尼科公司为最大。它本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公司,现已发展成多种经营的综合公司,该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在军火工业方面,得克萨斯财团控制了两家著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译林C特姆科C沃特公司),创办人J.J.林,善于兼并,在1960年兼并特姆科飞机制造公司,后又于1961年兼并沃特公司(制造飞机和导弹)。80年代以来进行多样化经营,但仍以制造军火为主,获利甚厚,发展迅速。另一家为休斯飞机公司,创办于1933年,经营业务本限于设计和实验性制造,1942年才开始商业性生产,制造飞船、侦察摄影机以及各种飞机零件。80年代上半期,该公司生产的电子控制系统和其他电器部件,在美国飞机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该公司生意兴隆,营业额大增。此外,得克萨斯财团还拥有一些生产尖端技术工业产品的公司,如得克萨斯仪器公司。
⑽ 发动机股票有哪些
新大洲A(000571,5.83,0.87%)参股的中航新大洲航空制造有限公司所产大飞机发动机零部件为Leap发动机零部件,该款发动机主要用于波音737MAX、空客A320neo和C919等机型。
航发科技(600391,22.20,0.50%)飞机制造 公司主营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的主要零部件;参与C919发动机部分零部件研制。
航发动力(600893,27.52,0.40%)航空发动机制造商,参与C919正在研制的国产发动机。
发动机概念股2月18日早盘大涨,航发控制(000738)、航发科技(600391)、航发动力(600893)3股涨停,钢研高纳(300034)股价暴涨超过8%,威孚高科(000581)涨逾3%,宗申动力(001696)、潍柴重机(000880)、富瑞特装(300228)等个股也有小幅上扬。
钢研高纳(300034):钢研高纳2019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8亿,同比增长95.6%;实现归母净利润8629.2万,同比增长超过86%。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33.1%,同比提高5.2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5.6%,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