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兆丰国际商业银行股票
扩展阅读
有数组函数的股票软件 2025-07-09 06:28:53
李素丽热线 2025-07-09 06:18:49

兆丰国际商业银行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7-26 09:52:40

㈠ 公司帐如何全取款

公司基本帐户取现的方式:
第一,可以在银行买现金支票,用现金支票取现金,用途(理由)很多,医药费;差旅费;备用金等等,试金额大小,银行有具体规定。
第二,账户不用注明,支票上账户是你们公司自己的账号,收款人可以写也可以不写,通常会填写清楚,避免丢失了也不会造成经济损失。金额和日期最好都填写齐全。

基本存款账户:
是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的主办账户,经营活动的日常资金收付以及工资、奖金和现金的支取均可通过该账户办理。
1.存款人只能在银行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2.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是开立其他银行结算账户的前提。
3.按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规定,一家单位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申请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
4.存款人不得因开户银行严格执行制度、执行纪律,转移基本存款帐户。
5.存款人因前款原因转移基本存款帐户的,中国人民银行不得对其核发开户许可证。

㈡ 我在墨西哥有个汇丰银行账户 我能否在中国广州汇丰银行开户取款

你所说我开户啊,同一个银行都可以开好几个帐户。后面你说汇丰银行(广州)开户手续费是多少,我就也不清楚了。

㈢ 兆丰国际商业银行的历史年表

1905年,清政府成立“大清户部银行”,总行设于北京,但主要业务由上海分行经营。
1908年,“大清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
1912年,民国元年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令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2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市汉口路3号(原大清银行旧址)开业。。
1928年,民国十七年
10月26日,公布《中国银行条例》。
10月26日,中国银行转为政府特许国际汇兑银行,总行也从北京迁到上海。
11月4日,中国银行于英国伦敦成立伦敦分行,成为中国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家银行分支机构,同年于日本大阪成立大阪分行国民政府指定中国银行为政府特许之国际汇兑银行,致力于外汇业务操作,奠定国际贸易汇兑之专业特性。
11月16日,公布《交通银行条例》。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中国银行于美国纽约成立纽约分行。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0月10日,中国银行于泰国曼谷成立曼谷分行。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中国银行于日本东京成立东京分行。
1949年,国共内战大陆战局确定,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及交通银行随同国民政府播迁台湾,留置中国大陆之中国银行各部则被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归国有,续称“中国银行”,国外行处则继续服务侨胞,吸收侨汇,并协助国民政府办理国外采购事宜。
1960年,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国外部在台复业,仍为国际贸易与汇兑之专业银行,并经办一般商业银行业务。
1960年,交通银行在台北市恢复营业后,仍为工业建设专责银行。总行原设于台北市峨嵋街,后来曾迁至台北市衡阳路九十一号。
1971年,民国六十年
12月14日,台湾当局立法院三读通过修正前《中国银行条例》为《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条例》,并修正全文11条
12月15日,台湾当局领导人公布《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条例》,
12月17日,台湾的中国银行更名为中国国际商业银行(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简称ICBC)并改制为民营。
1974年,8月1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巴拿马成立巴拿马分行,为拉丁美洲境内所设立的第一家台资银行。
1975年,配合台湾当局政策,台湾的交通银行定位自工业专业银行转为开发银行。
1975年,9月15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美国芝加哥成立芝加哥分行。
1979年,
2月24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台湾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股票上市代号台证所:2806
台湾当局立法院修正《交通银行条例》,规定‘以办理中长期开发授信、创导性投资与创业投资、辅导授信与投资事业暨其他相关金融业务为主要任务,致力于配合政府经济政策及经建计划,协助策略性及重要工业发展,以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升级’为任务。
1982年,9月16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巴拿马个朗自由区成立个朗自由区分行。
1984年,7月2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美国洛杉矶成立洛杉矶分行。
1986年,民国七十五年,中国国际商业银行
1月16日,于法国巴黎成立巴黎分行。
8月15日,于澳大利亚悉尼成立悉尼分行。
1989年,4月12日,台湾的交通银行于美国硅谷成立硅谷分行。
1990年,10月22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阿姆斯特丹分行。
1991年,台湾当局立法院修正《交通银行条例》,台湾的交通银行成为面向大众的服务性金融机构,资本额新台币贰佰亿元。
1992年, 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拨捐基金成立财团法人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文教基金会,基金总额新台币二亿元,基金会以其孳息从事有关目的事业。
12月,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加拿大成立子银行。
1995年,7月4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菲律宾马尼拉成立马尼拉分行。
1996年,台湾的交通银行在台湾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股票上市代号台证所:2824。
1996年,8月10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越南胡志明市成立胡志明市分行。
1997年,3月,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新加坡成立新加坡分行。
1998年,1月20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马来西亚吉隆坡联邦直辖区管辖之纳闽境外金融中心成立纳闽分行。
1999年,4月20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澳大利亚布里斯本成立布里斯本分行。
2000年,《交通银行条例》修正,废除“中华民国国民为股东”之限制,完成该行民营化改革。
2001年,中国国际商业银行
8月17日,关闭马其顿代表处。(因应中华民国中止与马其顿外交关系及停止两国一切合作计划)
10月1日,巴拿马个朗市区分行裁撤
12月31日,加洛干分行裁撤。
2002年,台湾当局推动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法》。
2002年,民国九十一年
1月2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储蓄部改制台北分行于本日开业(2006年改名台北复兴分行)
2月4日,台湾交通银行与国际综合证券公司以股份转换方式共同成立交银金融控股公司。
5月7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撤回赴大陆苏州地区设立代表人办事处之申请案。
12月20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分行。
12月31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高雄分行驻中国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办事处于本日正式裁撤。 以股份转换方式与交银金控合组“金融控股公司”,同时将金融控股公司名称更名为兆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Mega Holding),简称兆丰金,股票上市代号台证所:2886。中国国际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下市。
2003年,民国九十二年中国国际商业银行
1月6日,竹南简易型分行于本日开业,首任经理由吴灿德担任。
1月20日,汐止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林森荣担任,树林分行于同日起停止对外营业。
3月4日,城内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林良绥担任。
3月27日,中钢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赖国祺担任。
4月15日,荣总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贺慧珍担任;高雄渔港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刘家峰担任;仁武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郑明进担任。
4月21日,驻外交部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林新居担任。
5月19日,林森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刘汉鑫担任;成大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张雅芬担任。
2005年,
1月5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曼谷分行接获泰国财政部正式函准升格改制为子银行。
4月7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推出原子小金刚信用卡(“原子小金刚”即大陆所称的“铁臂阿童木”)。
5月24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英国伦敦设立伦敦代表人办事处,正式对外运作。
8月8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泰国春武里设立春武里分行。
11月14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中科分行本日开业,汐止简易型分行于同日停止对外营业。
12月21日,华总一义字第09400206071号公布废止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条例、交通银行条例、中国农民银行条例。
2006年八月廿日整合为兆丰国际商业银行之后2006年,民国九十五年
8月21日,兆丰金融集团旗下的中国国际商业银行(台湾金融机构代号017)与台湾交通银行(原台湾金融机构代号003)合并,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为存续银行,银行合并同时更名为兆丰国际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Co., Ltd.),(台湾金融机构代号仍维持为017),SWIFT BIC CODE仍维持(ICBCTWTP),合并后原台湾交通银行存款帐户号码由12码配合调整为11码,原中国商银国内外分行存款帐号不变,SWIFT BIC CODE亦维持不变(例如:国外部SWIFT BIC CODE仍为ICBCTWTP007,纽约分行SWIFT BIC CODE仍为ICBCUS33)。
10月25日,成立“亚太区域中心”,为总管理处下之一级独立单位,设有管理规划组、北区行销组、中区行销组、南区行销组及台商行销组。
10月30日,泰国子银行“兆丰国际商业银行大众股份有限公司”增设之“挽那分行”开业。(SWIFT BIC Code:ICBCTHBKBNA)
11月27日,本行于澳大利亚增设之“墨尔本分行”开业。(SWIFT BIC Code:ICBCAU2SMEL)
12月15日“中正国际机场分行”更名为“桃园国际机场分行”
2007年,
2月5日,“成大简易型分行”迁址台中县大甲镇并更名为“大甲简易型分行”,原成大简易型分行停止对外营业,其帐务及存户帐户移转至府城分行。
2月16日,成立“24小时安全管制服务中心”(简称“安管中心”)启用。
4月2日,“台中港分行”迁址至台中市西屯区台中港路三段78之2号及78之2号2楼,并更名为“宝成分行”,原“台中港分行”并于同日改设立收付处,办理国库款之代收付。
5月21日,“伦敦分行”开业(SWIFT BIC Code:ICBCGB2L),并同时裁撤伦敦代表人办事处。
6月11日,“宜兰分行”迁移至宜兰县宜兰市民族路338号1楼新址营业
7月2日,推出全新“理财中心网站”,提供民众更多理财资讯
7月16日,“东楠梓分行”迁址至新竹县竹北市并更名为“竹北分行”。
7月23日,“凤山分行”迁移至高雄县凤山市中山西路248号新址营业。
12月1日,城内简易型分行停止对外营业,其帐务及存户帐户移转至城中分行。
2008年,
2月18日,南港分行开业(SWIFT BIC Code:ICBCTWTP074)(南港分行由原成功简易型分行更名迁址并提升为全功能分行)。
3月6日,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决议,同意在阿布达比 (AbuDhabi)设立代表处及澳门申设分行,为第一家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有服务据点的本国银行。但为避免业务重叠,阿布达比代表处成立后,裁撤巴林代表处。
4月14日,北屯分行由台中市迁址台中县大里市爽文路,同时更名为“大里分行”。
7月7日,金门分行于金门县开业,首任经理由吉家英担任。
11月10日,新生分行由彰化县员林镇迁址彰化县鹿港镇,同时更名为“鹿港分行”。
12月2日,孟买代表人办事处于印度正式设立,代表由黄见益担任。
2009年,
1月1日,营业部更名为金控总部分行 。
1月22日,竹南简易型分行升格为竹南科学园区分行 。
2012年7月16日,苏州分行开业,成为台湾兆丰国际银行在中国大陆地区开设的首家分支机构。

㈣ 平顶山佳田国际大酒店西面有个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西面的哪个工商银行的 开户银行 名称应该是什么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imited),总行(Head Office)位于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号。是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规模排列位列第三。
2006年6月1日起,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门户网站域名由 变更为 。新域名可使访问中国银行门户网站更方便。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中国银行于1912年1月24日由孙中山总统下令批准成立。1912年2月5日正式开业。其由1905年清政府成立的户部银行(1908年起改称大清银行(Ta Ching Goverment Bank),负责整顿币制、发行货币、整理国库,行使中央银行权利)改组而来。故中国银行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
民国政府时期
中国银行自民国时期早年成立后一直担负中央银行职责直至1928年,此时国民政府另外设立中央银行,并修订中国银行条例和章程,“经国民政府之特许为国际汇兑银行”。当时总行亦从北京(时称为北平)迁往上海办公。
此时的中国银行是官商合办的股份制银行。早期的中国银行在限制北洋军政府开支,抵制袁世凯停兑令,支持民族经济发展,组织爱国华侨支援国内抗战等方面作了很多工作。
1935年4月间,国民政府再次修订中国银行条例,导致中国银行的实际控制权事实落入四大家族中,成了官僚资本主义聚敛财富的工具。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中国银行。原总管理处随民国政府迁往台湾,至1960年在台重新开业。在台机构部门于1971年改名为中国国际商业银行(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2006年8月间和台湾交通银行(Chiao Tung Bank)合并为兆丰国际商业银行(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留置大陆地区的各分支机构部门收归国有,继续以中国银行行名营业存续。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0年4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
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银行作为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一个职能部门,利用信贷、结算、汇率等多种手段促进对外贸易事业发展,使国家外汇收入不断增加;积极参加反对美国政府冻结美元资产的斗争,抵制美国政府对中国实行的经济封锁;支持交通部门逐步建立远洋船队,支持企业通过进口设备合远材料来增加产量和质量;认真履行国家外汇专业银行的职责,加强外汇管理发展与国际金融界的交往。
改革开放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跨入了世界大型银行的前列。
1979年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两块牌子,内部一套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管。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的身份发生根本性变化,由原中国人民银行一个分支部门、国家金融管理机关,转为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外汇由外汇管理局经营,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各外汇业务银行在外汇业务经营方面享有平等地位,中国银行正式结束了国家外汇专业管理,不再在外汇业务享有垄断地位。中国银行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其它三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一道成为国家金融业的支柱。
股份制改革
中国银行于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银行之一。围绕"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标,中国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整合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造工作。
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启动了新的航程。
编辑本段国际化的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以诚信为本,以振兴民族金融业为己任,在艰难和战乱的环境中拓展市场,稳健经营,锐意改革,表现出了顽强的创业精神,银行业务和经营业绩长期处于同业领先地位,并将分支机构一直拓展到海外,在中国近现代银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由于历史和业务发展的原因,中国银行是目前国内银行中最国际化的商业银行,先后分别在香港、澳门、伦敦、大阪、新加坡、纽约、曼谷、东京等地设立海外分支机构。
1929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中国金融业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后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继开设分支机构,目前拥有遍布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网络,其中境内机构共计11,307个,境外机构共计603个。1994年和1995年,中国银行先后成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发钞银行。中国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引进国际管理技术人才和经营理念,不断向国际化一流大银行的目标迈进。
1950年1月,周恩来总理向我国驻港机构发布保护国家资产,听候接管的命令。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响应周总理的号召,率先起义,宣布接受北京总管理处的领导,不久,伦敦、新加坡、雅加达、吉隆坡、卡拉奇、孟买、加尔各答、仰光等分支机构纷纷宣布接受国内总管理处的领导,为新中国保存了大量的海外资产。
自1994年,中国银行凭借悠久的历史、广泛的海外网络、出众的实力和国际金融、外汇业务优势,盈利总额在国内银行中一直居于首列。许多权威的国际金融杂志一致认为,中国银行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员工数量最少,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最强的银行,人均利润、人均资本合人均资产各项指标均居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之首。
本部分部分文字参考自中国银行官方说明。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的百年经营和市场荣誉
中国银行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5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十八位。
中国银行主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个人金融、资金业务和金融机构业务等业务。公司业务以信贷产品为基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创新的金融服务和融资、财务解决方案。个人金融业务主要针对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包括储蓄存款、消费信贷和银行卡在内的服务。资金业务包括本外币保值、资金管理、债务保值、境内外融资等资金运营和管理服务。而金融机构业务则是为全球其他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诸如资金清算、同业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务。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百年品牌,中国银行在注重稳健经营的同时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创造了国内银行业的许多第一,在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和贸易融资等领域得到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中国银行多年来的信誉和业绩,得到了来自业界、客户和权威媒体的广泛认可。曾先后8次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和“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连续16年进入《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同时,被《财资》评为“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及“中国最佳外汇银行”;被《远东经济评论》评为“中国地区产品服务十强企业”;中银香港重组上市后,先后荣获《投资者关系》“最佳IPO投资者关系奖”和《亚洲金融》“最佳交易、最佳私有化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公开上市进程
1990年代,中行踏入财务重组阶段。
1998年,中国银行获中央政府注资425亿元人民币。
1999年和2000年中行以出售不良资产方式,获注资2674亿元。
2003年,中央汇金(全称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中行注资1864亿元#,成为中行主要股东。
2004年中行出售总帐面值2720亿元的不良贷款。
2005年8月,苏格兰皇家银行以30.48亿美元入股中行9.61%,淡马锡全资附属公司亚洲金融控股以15.24亿美元入股4.8%。同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以7374万美元入股0.23%。
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在香港交易所(3988-HK)上市,首次公开招股(IPO)255.69亿股,每股最后定价2.95港元,首日收市价为3.40港元。*
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601988-SH)上市,每股最后定价3.08人民币,同日成为上证综指成股。*
2006年12月4日,中国银行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创下最短时间成为香港蓝筹股的股份公司。
#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银行有关公开文件
* 以上信息来自网络新闻媒体报道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行标
中国银行行标于1986年经中国银行总行批准正式使用。
行标从总体上看是古钱形状代表银行;“中”字代表中国;外圆表明中国银行是面向全球的国际性大银行。
中文行名:中国银行中文行名字体由郭沫若先生题写
编辑本段中银国际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附属投资银行机构。中银国际建立起符合行业最佳规范的国际化投资银行架构,在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设有分支机构,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中国沿海和内地中心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络。中银国际拥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强大的机构销售和零售网络,全球性的管理运作,可为海内外客户提供包括企业融资、收购兼并、财务顾问、证券销售、定息收益、衍生产品、资产管理、直接投资等在内的全方位投资银行服务。
编辑本段中银香港和中国银行
中银香港全称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于2001年间由香港宝生银行并入承继中国银行(香港)集团有关银行业务方面之成员(不包括南洋商业银行和集友银行)资产改组而来。中国银行通过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拥有和管理该公司。
中国银行(香港)集团成立于1990年代,由包括但不限于原来以中国银行为首的13家有关银行合并而成。
这些银行分别是:
1、 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和交通银行香港分行(1998年间遵照国家指示,重新归属交通银行辖管)
2、八家内地成立银行的香港分行:广东省银行、新华银行、中南银行、金城银行、国华商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盐业银行、集友银行
3、两家香港注册的银行:华侨商业银行、宝生银行
4、南洋商业银行(部分分行)
其中南洋商业银行下属的南洋信用卡公司在中银香港改组后成为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BOC Credit Card (International) Ltd.),并改为中银香港之附属子机构。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与奥运
2005年2月22日 中国银行作为国内独家经销“北京奥运金”的金融机构,在京成功发行第一组“北京奥运金”本色系列产品。
2005年2月2日 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俱乐部成立,北京奥组委向中国银行颁发纪念牌和俱乐部会员证。
2004年12月8日 中国银行和VISA国际组织在京举行了全球首张北京奥运主题的“中银VISA奥运信用卡”的首发仪式。
2004年11月3日 国际奥委会执委、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杰哈德·海博格先生及北京奥组委有关领导一行访问中国银行。
2004年8月23日 中国银行在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为中国奥运健儿举办庆功酒会。
2004年7月22日 中国银行推出第一款奥运题材金融产品——长城VISA欧元卡雅典奥运珍藏版,支持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雅典。
2004年7月14日 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中国银行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
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十,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 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二百一十五。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新闻
股票代码:601988
股票简称:中国银行
编号:临2007-02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保荐代表人变更的公告
中国银行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本公司”)于近日接到保荐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银河证券”)的通知,本公司原保荐代表人之一王俊已调离银河证券,不再从事本公司的持续督导工作,银河证券指派张卫东履行本公司的后续持续督导工作。本次变更后, 银河证券指派本公司的保荐代表人为张卫东和王红兵。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
在世界500强2007年以30750。8百万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列第215位;在汶川地震后, 中国银行集团海内外机构和员工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累计已超过1.23亿元。

㈤ 怎么投资实物黄金,怎么保值我在银行的那些钱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黄金作为国际硬通货无疑具有很强的保值增值作用,并且黄金的价值是自身所固有的和内在的,并且有千年不朽的稳定性,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佳报酬的产品。

一般来说「一手交钱、一手交金」的黄金买卖,都算是「实金买卖」。相反地,只收取一定按金或资金的黄金商品买卖方式,并无实金过手的黄金投资,则可归类为纸黄金。

金条
包括金砖、金块、金条、金锭、金片等,例如国内投资者最熟悉的瑞士
金条金币
金条、金元宝。
对于投资作风较为保守的投资人士,他们只有兴趣购买实金,那么金条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了。
金条本身并无任何特别昂贵的铸工和设计费用,所以是黄金投资中最稳健的黄金商品。

金币
流通性金币
用黄金做的金币,具有流通性,有投资价值,也称为投资型金币,例如国内常见的美国鹰扬金币、加拿大枫叶金币、澳洲鸿运金币等。
纪念性金币
也是黄金钱币的一种,通常是为了特定目的或某一事件而印制、发行的有纪念性质的金币。

饰金
用黄金打造的金项链、金戒指、金手炼等饰品,或者有纪念性的黄金徽章,艺术性的黄金制品等。
相信女士们对金饰都有无比的向往。饰金简单来说,就是用作首饰的黄金。
饰金的价钱,是由金银首饰业商会,依照每日的金价行情而订定。金行或金饰商人买入黄金原料之后,要经过设计和铸造等工序,才会将一块块黄金变成可以佩戴装饰的金饰。
金饰款式颇多,也不是每一款都受消费者所欢迎,往往要积压一年半载,才可以把存货出售。所以饰金的价钱一定会比九九金报价为高。
饰金价格一般计算了金饰之重量后,还会加上手工价、店租与其他销货成本。
金行一般都会回收自己的金饰,但是其回收价钱却有所不同;回收饰金之金价,仅是以实际黄金重量做标准,此外还要扣除2%店租与人事成本,以及扣除5%的熔金「火耗」(指经火镕铸过程中所生的损耗,后则泛称税)
为了保障消费者免于购入成色不足的黄金金条,100盎司以下的金条及零碎的金粒、金条须为熔金所打造,故买家要支付打造的费用。
相反,若原块购买标准重量的100盎司金条或400盎司金条,由于本身未经打造便出售,故此其售价与黄金现货价相同,无须打造费用。
不过,无论购买大小金条都要附加0.5%至5%的佣金,作为交易商的分销报酬,通常合理的佣金比率,是交易金额的3%。
饰金投资意义要比金条和金币来得小,主要是美观、流行、装饰,所以饰金的价值和黄金的价格会有落差,一般市场上会有黄金价格和饰金价格的不同,即使是成色高达999,饰金因为必须再加工设计,还要加上加工费(银楼称的工钱),价格会比买金条和金砖来得高,回收时折扣损失也比较大。
但金饰可以变现,如果低价买、高价卖出,还是可以赚到价差,对一般小额投资者而言,也有保值和增值的功效,但对于专业的投资者来说,饰金不具备投资价值。

黄金存折
黄金存折(金簿仔)里面不是注明你持有多少现金结余,而是存有多少两黄金,也就是买卖黄金时,以存折来登录买卖黄金的交易纪录,就像把钱存在银行一样,投资者可以向办理黄金存折业务的银行随时买进黄金存入存折,也可以随时将黄金回售给银行,或者依照银行的规定把黄金提领出来。
在香港,一般银行都会设有金簿仔储蓄户口,投资人士只需按惯常的存款方式存入某个金额的现金,银行方面就会为你购入黄金,因此,黄金存折纪录的是买卖黄金的交易纪录。
台湾黄金存折始于1997年,其产品规划的服务内容很适合一般民众,可说是台湾独具特色的投资商品。它是投资者经由银行买卖与保管黄金的工具,以存折的方式登录,投资者可透过存折买入黄金时,银行不会支付利息,但也不会收取保管费。
台湾黄金存折的特色是:
(1)交易门坎最低,最小交易单位只要1公克,约合台币1千多元即可投资,而美元黄金存折门坎较高,投资的最小交易单位为1 英两(等于31.1公克)。
(2)交易最方便,可做为投资黄金的入门管道。
(3)当客户透过黄金存折买进黄金时,承办业务的银行同步为客户储备同等重量的黄金;当客户想提领时,也能领出实体黄金。
(4)中国、香港与日本的银行或金商也开办类似服务,但台湾的黄金存折交易门坎较低。
最早只有台湾银行、兆丰国际商业银行、花旗银行开办,2010年台银开始推出美元计价黄金存折,且各大银行纷纷加入这个业务行列,当前已经有华南银行、台湾企银、合作金库、玉山、大台北、上海商银、中国信托商银、永丰、第一、元大等银行开办,各家银行的服务内容大同小异,多数银行都提供临柜和网络银行交易,少数提供行动银行服务(手机下单),台银和花旗计价的币别也不限台币与美金。

黄金存单
如投资人士购入大量的黄金,「存放」是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很多投资者便喜欢使用「黄金存单」,不必为提取、运输、存放等问题大费周章。
黄金存单之上,通常会注明实金的拥有人名称、提取黄金的条件与手续、储存黄金的金库名称和地址、存放位置和数量等,都会列得一清二楚。
而且,由于存单所涉及的银码可能达百万,所以一定要向信誉优良的金号或银行进行购买。
由于提单已出售分销,金号亦会向投资人士收取1.5%至6%的佣金,而且于金库之储存涉及保安成本,大部分的黄金存单持有人,均需对其拥有的黄金支付每季度的保管费用,每年大约是黄金价值的0.5%。
对一般投资者而言,最好的黄金投资品种就是直接购买投资性金条。金条加工费低廉,各种附加支出也不高,标准化金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方便地买卖,并且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对黄金交易不征交易税。而且黄金是全球24小时连续报价,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及时得到黄金的报价。
虽然投资性金条是投资黄金最合适的品种,但并不是指市场中常见的纪念性金条、贺岁金条等,这类金条都属于"饰品金条",它们的售价远高于国际黄金市场价格,而且回售麻烦,兑现时要打较大折扣。所以投资金条之前要先学会识别"投资性金条"和"饰品性金条"。
投资性金条一般来讲有两个主要特征:
一、金条价格与国际黄金市场价格非常接近(因加工费、汇率、成色等原因不可能完全一致);
二、投资者购买回来的金条可以很方便的再次出售兑现。金融投资性黄金金条一般由黄金坐市商提出买入价与卖出价的交易方式。黄金坐市商在同一时间报出的买入价和卖出价越接近,则黄金投资者所投资的金融性投资金条的交易成本就越低。
投资入门
黄金投资学习是每个投资人进入黄金投资行业所必需经过的准备阶段。学习炒黄金投资,不仅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额外收益,同时,又是对自己投资理财意识的一种培养锻炼。新人可以了解以下几点建议:
1.提高买卖技能等待的终极目的是行动,黄金投资市场中的行动体现为买卖。提高买卖技能的方法除了学习操作技巧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对以往的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如果要完善黄金投资知识,基础知识是必要的,建议看以下《超短线大师》《炒黄金投资A-Z》也可以在网上收集一下资料。环球金汇网免费电子书下载里面有各种黄金投资技术的免费电子书。当你的买卖技能达到一定层次之后,应该买卖时动作迅速,买卖时机未到需要等待时,你会更有信心、更有耐心。
2.客观认识自己人贵自知,自知者明。虽然市场机会无限,但是属于你的机会有限,你所能把握的机会更少。每一个人都有优劣势,客观认识自己、主观分析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定位。“完美的交易”,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从来不会对错过低价买进而后悔,也不会为没有实现利润最大化而烦恼。
3.展现兴趣爱好黄金投资交易中操盘心理也是一大难关,你是否知道该如何掌控自己的交易心理。投资者不要丢掉自己以往的兴趣爱好,培养新的兴趣爱好,对以后更好地参与市场有益无害,所谓张驰有道、轻松自如。

所谓纪念性和装饰性的实物黄金,前者包括各种纪念类金条与金币,如“奥运金条”、“贺岁金条”和“熊猫金币”等,后者则是指各类黄金首饰制品,如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等。这些实物黄金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投资性质,因为除金价的波动外,其价格还取决于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等;同时,因加工成本带来的较高溢价以及回购不便导致的欠佳流动性,使得投资者买卖此类实物黄金并不能完全享受金价波动带来的收益,也难以充分发挥持有黄金所带来的保值功能。真正意义上的投资型实物黄金应具有如下特点:
首先,它的价格贴近国际金价水平,而且价格波动的幅度和频率基本与国际金价保持一致。这里所说的价格不仅仅指销售的价格,还指回购的价格。市场上一些黄金产品销售价格大大高于回购价格,每克的买卖价差甚至达10元以上,投资价值大打折扣,获利难度可想而知。其次,它具有完整的流通渠道和便捷的变现方式。任何一种产品,流通性是投资性的先决条件,黄金更是如此。投资者投资黄金并非永远持有,而是要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变现,所以不能变现和流通的黄金是没有投资价值的。再次,它的交易成本低,不至于对投资者利用价格的波动获取收益或利用黄金的稳定性使资产保值造成影响。有些实物黄金在交易过程中除了买卖价格之外还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产品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投资者在选择实物黄金产品时应事先了解其交易成本。

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说,投资黄金选择实物金无疑更实在,因此在我国,实物黄金是黄金交易市场上较为活跃的投资产品。那么,投资者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投资实物黄金呢?
金店是人们购买黄金产品的一般渠道。但是一般通过金店渠道买金更偏重的是它的收藏价值而不是投资价值。比如购买黄金饰品是比较传统的投资方式,金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实用性商品,而且其在买入和卖出时价格相距较大,投资意义不大。
实物黄金
投资者还可通过银行渠道进行投资,购买实物黄金,包括标准金条、金币等产品形式。比如农行"招金"、中行"奥运金",还有上海金交所对个人的黄金业务当前主要就通过银行来代理;而我国推出的熊猫金币,就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也是一种货币形式,即使再贬值也会有相当的价值,因此其投资风险相对要小。
此外,投资者还可通过黄金延迟交收业务平台投资黄金,这是时下最流行的一种投资渠道。黄金延迟交收指的是投资者按即时价格买卖标准金条后,延迟至第二个工作日后任何工作日进行实物交收的一种现货黄金交易模式。

㈥ 中国银行的企业性战略规划和经营性战略规划

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imited),总行(Head Office)位于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号。是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规模排列位列第三。中国银行的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7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9位。
中国银行主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金融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公司金融业务基于银行的核心信贷产品,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创新的金融服务。个人金融业务主要针对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基于银行卡之上的系统服务。金融市场业务主要是为全球其他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国际汇兑、资金清算、同业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务。
中国银行全资附属投资银行机构——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中银国际”)是中国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运行平台。中银国际在中国内地、香港及纽约、伦敦、新加坡设有分支机构,拥有高水准的专业人才队伍、强大的机构销售和零售网络。中银国际全球性的管理运作,可为海内外客户提供包括企业融资、收购兼并、财务顾问、定息收益、证券销售、投资研究、直接投资、资产管理等在内的全方位投资银行服务。
中国银行通过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和联营公司经营保险业务。其中,在香港拥有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及其六家分公司、中银集团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东亮保险专业有限公司和堡宜投资有限公司,在内地拥有中银保险有限公司,澳门地区有联丰亨保险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7月的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在香港保险市场经营一般保险业务,业务品种齐全繁多,业务量多年位居当地同业前列。
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1929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了中国金融业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后,中国银行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继开设分支机构。目前,中国银行拥有遍布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网络,其中境内机构超过10,000家,境外机构600多家。1994年和1995年,中国银行先后成为香港、澳门的发钞银行。
中国银行所属的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行(香港)”或“中银香港”),于2001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是一家在香港注册的持牌银行。中国银行(香港)合并了原中银集团香港十二行中十家银行的业务,并同时持有香港注册的南洋商业银行、集友银行和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的股份权益,使之成为中银香港的附属机构。中银香港是香港地区三家发钞银行之一,也是香港银行公会轮任主席银行之一。重组后的中银香港于2002年7月在香港挂牌上市。
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百年品牌,中国银行在稳健经营的同时,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创造了国内银行业的许多第一,在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和贸易融资等领域得到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在近百年辉煌的发展历史中,中国银行在中国金融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银行于1912年由孙中山先生批准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7年间,中国银行先后是当时的国家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以诚信为本,以振兴民族金融业为己任,在艰难和战乱的环境中拓展市场,稳健经营,锐意改革,表现出了顽强的创业精神,银行业务和经营业绩长期处于同业领先地位,并将分支机构一直拓展到海外,在中国近现代银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49年,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994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银行成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其它三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道成为国家金融业的支柱。
2003年,中国银行被国务院确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银行之一。围绕“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标,中国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整合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造工作。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启动了新的航程。
2006年6月1日、7月5日,中国银行先后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首家A+H发行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按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市值计算,中国银行为全球第五大银行。
2004年7月14日,中国银行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中国银行将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宣传和普及奥运精神,促进本次体育盛会圆满成功,提升中国银行的品牌形象。
中国银行多年来的信誉和业绩,得到了银行同业、国内外客户和权威媒体的广泛认可。目前,中国银行曾先后8次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和“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连续18年入选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多次被《财资》评为“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及“中国最佳外汇银行”,被《远东经济评论》评为“中国地区产品服务10强企业”,被《亚洲风险》杂志评为2006年度“中国最佳银行”。在美国知名财经杂志《财富》与世界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Hay(合益)集团合作评选的25家“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中,中国银行榜上有名。在A+H资本市场整体上市后,中国银行荣获《投资者关系》“最佳IPO投资者关系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在近百年岁月里,中国银行以其稳健的经营、雄厚的实力、成熟的产品和丰富的经验,深得广大客户信赖,并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中国银行将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公司治理,追求卓越效益,创建国际一流大银行”的宗旨,依托其雄厚的实力、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成熟的产品和丰富的经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银行服务,与广大客户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中国银行于1912年1月24日由孙中山总统下令批准成立。1912年2月5日正式开业。其由1905年清政府成立的户部银行(1908年起改称大清银行(Ta Ching Goverment Bank),负责整顿币制、发行货币、整理国库,行使中央银行权利)改组而来。故中国银行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
民国政府时期
中国银行自民国时期早年成立后一直担负中央银行职责直至1928年,此时国民政府另外设立中央银行,并修订中国银行条例和章程,“经国民政府之特许为国际汇兑银行”。当时总行亦从北京(时称为北平)迁往上海办公。
此时的中国银行是官商合办的股份制银行。早期的中国银行在限制北洋军政府开支,抵制袁世凯停兑令,支持民族经济发展,组织爱国华侨支援国内抗战等方面作了很多工作。
1935年4月间,国民政府再次修订中国银行条例,导致中国银行的实际控制权事实落入四大家族中,成了官僚资本主义聚敛财富的工具。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中国银行。原总管理处随民国政府迁往台湾,至1960年在台重新开业。在台机构部门于1971年改名为中国国际商业银行(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2006年8月间和台湾交通银行(Chiao Tung Bank)合并为兆丰国际商业银行(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留置大陆地区的各分支机构部门收归国有,继续以中国银行行名营业存续。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0年4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
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银行作为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一个职能部门,利用信贷、结算、汇率等多种手段促进对外贸易事业发展,使国家外汇收入不断增加;积极参加反对美国政府冻结美元资产的斗争,抵制美国政府对中国实行的经济封锁;支持交通部门逐步建立远洋船队,支持企业通过进口设备合远材料来增加产量和质量;认真履行国家外汇专业银行的职责,加强外汇管理发展与国际金融界的交往。
改革开放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跨入了世界大型银行的前列。
1979年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两块牌子,内部一套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管。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的身份发生根本性变化,由原中国人民银行一个分支部门、国家金融管理机关,转为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外汇由外汇管理局经营,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各外汇业务银行在外汇业务经营方面享有平等地位,中国银行正式结束了国家外汇专业管理,不再在外汇业务享有垄断地位。中国银行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其它三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一道成为国家金融业的支柱。
股份制改革
中国银行于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银行之一。围绕"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标,中国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整合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造工作。
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启动了新的航程。
[编辑本段]国际化的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以诚信为本,以振兴民族金融业为己任,在艰难和战乱的环境中拓展市场,稳健经营,锐意改革,表现出了顽强的创业精神,银行业务和经营业绩长期处于同业领先地位,并将分支机构一直拓展到海外,在中国近现代银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由于历史和业务发展的原因,中国银行是目前国内银行中最国际化的商业银行,先后分别在香港、澳门、伦敦、大阪、新加坡、纽约、曼谷、东京等地设立海外分支机构。
1929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中国金融业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后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继开设分支机构,目前拥有遍布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网络,其中境内机构共计11,307个,境外机构共计603个。1994年和1995年,中国银行先后成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发钞银行。中国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引进国际管理技术人才和经营理念,不断向国际化一流大银行的目标迈进。
1950年1月,周恩来总理向我国驻港机构发布保护国家资产,听候接管的命令。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响应周总理的号召,率先起义,宣布接受北京总管理处的领导,不久,伦敦、新加坡、雅加达、吉隆坡、卡拉奇、孟买、加尔各答、仰光等分支机构纷纷宣布接受国内总管理处的领导,为新中国保存了大量的海外资产。
自1994年,中国银行凭借悠久的历史、广泛的海外网络、出众的实力和国际金融、外汇业务优势,盈利总额在国内银行中一直居于首列。许多权威的国际金融杂志一致认为,中国银行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员工数量最少,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最强的银行,人均利润、人均资本合人均资产各项指标均居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之首。
本部分部分文字参考自中国银行官方说明。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的百年经营和市场荣誉
中国银行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5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十八位。
中国银行主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个人金融、资金业务和金融机构业务等业务。公司业务以信贷产品为基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创新的金融服务和融资、财务解决方案。个人金融业务主要针对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包括储蓄存款、消费信贷和银行卡在内的服务。资金业务包括本外币保值、资金管理、债务保值、境内外融资等资金运营和管理服务。而金融机构业务则是为全球其他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诸如资金清算、同业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务。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百年品牌,中国银行在注重稳健经营的同时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创造了国内银行业的许多第一,在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和贸易融资等领域得到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中国银行多年来的信誉和业绩,得到了来自业界、客户和权威媒体的广泛认可。曾先后8次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和“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连续16年进入《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同时,被《财资》评为“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及“中国最佳外汇银行”;被《远东经济评论》评为“中国地区产品服务十强企业”;中银香港重组上市后,先后荣获《投资者关系》“最佳IPO投资者关系奖”和《亚洲金融》“最佳交易、最佳私有化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公开上市进程
1990年代,中行踏入财务重组阶段。
1998年,中国银行获中央政府注资425亿元人民币。
1999年和2000年中行以出售不良资产方式,获注资2674亿元。
2003年,中央汇金(全称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中行注资1864亿元#,成为中行主要股东。
2004年中行出售总帐面值2720亿元的不良贷款。
2005年8月,苏格兰皇家银行以30.48亿美元入股中行9.61%,淡马锡全资附属公司亚洲金融控股以15.24亿美元入股4.8%。同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以7374万美元入股0.23%。
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在香港交易所(3988-HK)上市,首次公开招股(IPO)255.69亿股,每股最后定价2.95港元,首日收市价为3.40港元。*
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601988-SH)上市,每股最后定价3.08人民币,同日成为上证综指成股。*
2006年12月4日,中国银行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创下最短时间成为香港蓝筹股的股份公司。
#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银行有关公开文件
* 以上信息来自网络新闻媒体报道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行标
中国银行行标于1986年经中国银行总行批准正式使用。
行标从总体上看是古钱形状代表银行;“中”字代表中国;外圆表明中国银行是面向全球的国际性大银行。
中文行名:中国银行中文行名字体由郭沫若先生题写
[编辑本段]中银国际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附属投资银行机构。中银国际建立起符合行业最佳规范的国际化投资银行架构,在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设有分支机构,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中国沿海和内地中心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络。中银国际拥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强大的机构销售和零售网络,全球性的管理运作,可为海内外客户提供包括企业融资、收购兼并、财务顾问、证券销售、定息收益、衍生产品、资产管理、直接投资等在内的全方位投资银行服务。
[编辑本段]中银香港和中国银行
中银香港全称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于2001年间由香港宝生银行并入承继中国银行(香港)集团有关银行业务方面之成员(不包括南洋商业银行和集友银行)资产改组而来。中国银行通过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拥有和管理该公司。
中国银行(香港)集团成立于1990年代,由包括但不限于原来以中国银行为首的13家有关银行合并而成。
这些银行分别是:
1、 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和交通银行香港分行(1998年间遵照国家指示,重新归属交通银行辖管)
2、八家内地成立银行的香港分行:广东省银行、新华银行、中南银行、金城银行、国华商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盐业银行、集友银行
3、两家香港注册的银行:华侨商业银行、宝生银行
4、南洋商业银行(部分分行)
其中南洋商业银行下属的南洋信用卡公司在中银香港改组后成为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BOC Credit Card (International) Ltd.),并改为中银香港之附属子机构。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与奥运
2005年2月22日 中国银行作为国内独家经销“北京奥运金”的金融机构,在京成功发行第一组“北京奥运金”本色系列产品。
2005年2月2日 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俱乐部成立,北京奥组委向中国银行颁发纪念牌和俱乐部会员证。
2004年12月8日 中国银行和VISA国际组织在京举行了全球首张北京奥运主题的“中银VISA奥运信用卡”的首发仪式。
2004年11月3日 国际奥委会执委、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杰哈德·海博格先生及北京奥组委有关领导一行访问中国银行。
2004年8月23日 中国银行在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为中国奥运健儿举办庆功酒会。
2004年7月22日 中国银行推出第一款奥运题材金融产品——长城VISA欧元卡雅典奥运珍藏版,支持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雅典。
2004年7月14日 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中国银行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
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十,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 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二百一十五。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新闻
股票代码:601988
股票简称:中国银行
编号:临2007-02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保荐代表人变更的公告
中国银行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本公司”)于近日接到保荐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银河证券”)的通知,本公司原保荐代表人之一王俊已调离银河证券,不再从事本公司的持续督导工作,银河证券指派张卫东履行本公司的后续持续督导工作。本次变更后, 银河证券指派本公司的保荐代表人为张卫东和王红兵。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
在世界500强2007年以30750。8百万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列第215位;在汶川地震后, 中国银行集团海内外机构和员工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累计已超过1.23亿元。

㈦ 高分! 中国银行有什么传奇般或者比较有趣的故事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Bank of China Limited),总行(Head Office)位于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1号。是中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规模排列位列第三。
2006年6月1日起,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门户网站域名由www.bank-of-china.com 变更为www.boc.cn 。新域名可使访问中国银行门户网站更方便。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中国银行于1912年1月24日由孙中山总统下令批准成立。1912年2月5日正式开业。其由1905年清政府成立的户部银行(1908年起改称大清银行(Ta Ching Goverment Bank),负责整顿币制、发行货币、整理国库,行使中央银行权利)改组而来。故中国银行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
民国政府时期
中国银行自民国时期早年成立后一直担负中央银行职责直至1928年,此时国民政府另外设立中央银行,并修订中国银行条例和章程,“经国民政府之特许为国际汇兑银行”。当时总行亦从北京(时称为北平)迁往上海办公。
此时的中国银行是官商合办的股份制银行。早期的中国银行在限制北洋军政府开支,抵制袁世凯停兑令,支持民族经济发展,组织爱国华侨支援国内抗战等方面作了很多工作。
1935年4月间,国民政府再次修订中国银行条例,导致中国银行的实际控制权事实落入四大家族中,成了官僚资本主义聚敛财富的工具。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中国银行。原总管理处随民国政府迁往台湾,至1960年在台重新开业。在台机构部门于1971年改名为中国国际商业银行(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2006年8月间和台湾交通银行(Chiao Tung Bank)合并为兆丰国际商业银行(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留置大陆地区的各分支机构部门收归国有,继续以中国银行行名营业存续。
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0年4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
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银行作为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一个职能部门,利用信贷、结算、汇率等多种手段促进对外贸易事业发展,使国家外汇收入不断增加;积极参加反对美国政府冻结美元资产的斗争,抵制美国政府对中国实行的经济封锁;支持交通部门逐步建立远洋船队,支持企业通过进口设备合远材料来增加产量和质量;认真履行国家外汇专业银行的职责,加强外汇管理发展与国际金融界的交往。
改革开放时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跨入了世界大型银行的前列。
1979年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两块牌子,内部一套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管。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的身份发生根本性变化,由原中国人民银行一个分支部门、国家金融管理机关,转为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外汇由外汇管理局经营,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各外汇业务银行在外汇业务经营方面享有平等地位,中国银行正式结束了国家外汇专业管理,不再在外汇业务享有垄断地位。中国银行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其它三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一道成为国家金融业的支柱。
股份制改革
中国银行于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银行之一。围绕"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标,中国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整合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造工作。
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启动了新的航程。
编辑本段国际化的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以诚信为本,以振兴民族金融业为己任,在艰难和战乱的环境中拓展市场,稳健经营,锐意改革,表现出了顽强的创业精神,银行业务和经营业绩长期处于同业领先地位,并将分支机构一直拓展到海外,在中国近现代银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由于历史和业务发展的原因,中国银行是目前国内银行中最国际化的商业银行,先后分别在香港、澳门、伦敦、大阪、新加坡、纽约、曼谷、东京等地设立海外分支机构。
1929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中国金融业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后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继开设分支机构,目前拥有遍布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网络,其中境内机构共计11,307个,境外机构共计603个。1994年和1995年,中国银行先后成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发钞银行。中国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引进国际管理技术人才和经营理念,不断向国际化一流大银行的目标迈进。
1950年1月,周恩来总理向我国驻港机构发布保护国家资产,听候接管的命令。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响应周总理的号召,率先起义,宣布接受北京总管理处的领导,不久,伦敦、新加坡、雅加达、吉隆坡、卡拉奇、孟买、加尔各答、仰光等分支机构纷纷宣布接受国内总管理处的领导,为新中国保存了大量的海外资产。
自1994年,中国银行凭借悠久的历史、广泛的海外网络、出众的实力和国际金融、外汇业务优势,盈利总额在国内银行中一直居于首列。许多权威的国际金融杂志一致认为,中国银行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员工数量最少,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最强的银行,人均利润、人均资本合人均资产各项指标均居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之首。
本部分部分文字参考自中国银行官方说明。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的百年经营和市场荣誉
中国银行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5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十八位。
中国银行主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个人金融、资金业务和金融机构业务等业务。公司业务以信贷产品为基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创新的金融服务和融资、财务解决方案。个人金融业务主要针对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包括储蓄存款、消费信贷和银行卡在内的服务。资金业务包括本外币保值、资金管理、债务保值、境内外融资等资金运营和管理服务。而金融机构业务则是为全球其他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诸如资金清算、同业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务。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百年品牌,中国银行在注重稳健经营的同时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创造了国内银行业的许多第一,在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和贸易融资等领域得到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中国银行多年来的信誉和业绩,得到了来自业界、客户和权威媒体的广泛认可。曾先后8次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和“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连续16年进入《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同时,被《财资》评为“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及“中国最佳外汇银行”;被《远东经济评论》评为“中国地区产品服务十强企业”;中银香港重组上市后,先后荣获《投资者关系》“最佳IPO投资者关系奖”和《亚洲金融》“最佳交易、最佳私有化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公开上市进程
1990年代,中行踏入财务重组阶段。
1998年,中国银行获中央政府注资425亿元人民币。
1999年和2000年中行以出售不良资产方式,获注资2674亿元。
2003年,中央汇金(全称为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中行注资1864亿元#,成为中行主要股东。
2004年中行出售总帐面值2720亿元的不良贷款。
2005年8月,苏格兰皇家银行以30.48亿美元入股中行9.61%,淡马锡全资附属公司亚洲金融控股以15.24亿美元入股4.8%。同年10月,亚洲开发银行以7374万美元入股0.23%。
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在香港交易所(3988-HK)上市,首次公开招股(IPO)255.69亿股,每股最后定价2.95港元,首日收市价为3.40港元。*
2006年7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601988-SH)上市,每股最后定价3.08人民币,同日成为上证综指成股。*
2006年12月4日,中国银行成为恒生指数成份股,创下最短时间成为香港蓝筹股的股份公司。
# 以上数据来自中国银行有关公开文件
* 以上信息来自网络新闻媒体报道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行标
中国银行行标于1986年经中国银行总行批准正式使用。
行标从总体上看是古钱形状代表银行;“中”字代表中国;外圆表明中国银行是面向全球的国际性大银行。
中文行名:中国银行中文行名字体由郭沫若先生题写
编辑本段中银国际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附属投资银行机构。中银国际建立起符合行业最佳规范的国际化投资银行架构,在纽约、伦敦、香港、新加坡等国际金融中心设有分支机构,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中国沿海和内地中心城市建立了销售网络。中银国际拥有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强大的机构销售和零售网络,全球性的管理运作,可为海内外客户提供包括企业融资、收购兼并、财务顾问、证券销售、定息收益、衍生产品、资产管理、直接投资等在内的全方位投资银行服务。
编辑本段中银香港和中国银行
中银香港全称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于2001年间由香港宝生银行并入承继中国银行(香港)集团有关银行业务方面之成员(不包括南洋商业银行和集友银行)资产改组而来。中国银行通过中银香港(控股)有限公司间接拥有和管理该公司。
中国银行(香港)集团成立于1990年代,由包括但不限于原来以中国银行为首的13家有关银行合并而成。
这些银行分别是:
1、 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和交通银行香港分行(1998年间遵照国家指示,重新归属交通银行辖管)
2、八家内地成立银行的香港分行:广东省银行、新华银行、中南银行、金城银行、国华商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盐业银行、集友银行
3、两家香港注册的银行:华侨商业银行、宝生银行
4、南洋商业银行(部分分行)
其中南洋商业银行下属的南洋信用卡公司在中银香港改组后成为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BOC Credit Card (International) Ltd.),并改为中银香港之附属子机构。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与奥运
2005年2月22日 中国银行作为国内独家经销“北京奥运金”的金融机构,在京成功发行第一组“北京奥运金”本色系列产品。
2005年2月2日 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俱乐部成立,北京奥组委向中国银行颁发纪念牌和俱乐部会员证。
2004年12月8日 中国银行和VISA国际组织在京举行了全球首张北京奥运主题的“中银VISA奥运信用卡”的首发仪式。
2004年11月3日 国际奥委会执委、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杰哈德·海博格先生及北京奥组委有关领导一行访问中国银行。
2004年8月23日 中国银行在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为中国奥运健儿举办庆功酒会。
2004年7月22日 中国银行推出第一款奥运题材金融产品——长城VISA欧元卡雅典奥运珍藏版,支持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雅典。
2004年7月14日 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中国银行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唯一银行合作伙伴。
该企业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十,2007年度中国企业500强排名中名列第六。 该企业在2007年度《财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二百一十五。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新闻
股票代码:601988
股票简称:中国银行
编号:临2007-02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保荐代表人变更的公告
中国银行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本公司”)于近日接到保荐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银河证券”)的通知,本公司原保荐代表人之一王俊已调离银河证券,不再从事本公司的持续督导工作,银河证券指派张卫东履行本公司的后续持续督导工作。本次变更后, 银河证券指派本公司的保荐代表人为张卫东和王红兵。
编辑本段中国银行
在世界500强2007年以30750。8百万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列第215位;在汶川地震后, 中国银行集团海内外机构和员工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累计已超过1.23亿元。

这个行吗?

㈧ 中国国际商业银行的历史沿革

1905年,清政府成立“大清户部银行”,总行设于北京,但主要业务由上海分行经营。
1908年,“大清户部银行”改名为“大清银行”。
1912年,民国元年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令将“大清银行”改为中国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
2月5日中国银行在上海市汉口路3号(原大清银行旧址)开业。。
1928年,民国十七年
10月26日,公布《中国银行条例》。
10月26日,中国银行转为政府特许国际汇兑银行,总行也从北京迁到上海。
11月4日,中国银行于英国伦敦成立伦敦分行,成为中国在海外成立的第一家银行分支机构,同年于日本大阪成立大阪分行国民政府指定中国银行为政府特许之国际汇兑银行,致力于外汇业务操作,奠定国际贸易汇兑之专业特性。
11月16日,公布《交通银行条例》。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中国银行于美国纽约成立纽约分行。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0月10日,中国银行于泰国曼谷成立曼谷分行。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中国银行于日本东京成立东京分行。
1949年,国共内战大陆战局确定,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及交通银行随同政府播迁台湾,留置中国之中国银行各部则被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归国有,续称“中国银行”,国外行处则继续服务侨胞,吸收侨汇,并协助国民政府办理国外采购事宜。 1960年,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国外部在台复业,仍为国际贸易与汇兑之专业银行,并经办一般商业银行业务。
1960年,交通银行在台北市恢复营业后,仍为工业建设专责银行。总行原设于台北市峨嵋街,后来曾迁至台北市衡阳路九十一号。
1971年,
12月14日,中国台湾立法院三读通过修正前《中国银行条例》为《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条例》,并修正全文11条
12月15日,中国台湾领导人公布《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条例》,
12月17日,中国领导人的中国银行更名为中国国际商业银行(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简称ICBC)并改制为民营。
1974年,8月1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巴拿马成立巴拿马分行,为拉丁美洲境内所设立的第一家台资银行。
1975年,配合政府政策,台湾的交通银行定位自工业专业银行转为开发银行。
1975年,9月15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美国芝加哥成立芝加哥分行。
1979年,
2月24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台湾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股票上市代号台证所:2806
立法院修正《交通银行条例》,规定‘以办理中长期开发授信、创导性投资与创业投资、辅导授信与投资事业暨其他相关金融业务为主要任务,致力于配合政府经济政策及经建计划,协助策略性及重要工业发展,以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升级’为任务。
1982年,9月16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巴拿马个朗自由区成立个朗自由区分行。
1984年,7月2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美国洛杉矶成立洛杉矶分行。
1986年,民国七十五年,中国国际商业银行
1月16日,于法国巴黎成立巴黎分行。
8月15日,于澳大利亚雪梨成立雪梨分行。
1989年,4月12日,交通银行于美国硅谷成立硅谷分行。
1990年,10月22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成立阿姆斯特丹分行。
1991年,立法院修正《交通银行条例》,交通银行成为面向大众的服务性金融机构,资本额新台币贰佰亿元。
1992年, 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拨捐基金成立财团法人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文教基金会,基金总额新台币二亿元,基金会以其孳息从事有关目的事业。
12月,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加拿大成立子银行。
1995年,7月4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菲律宾马尼拉成立马尼拉分行。
1996年,交通银行在台湾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股票上市代号台证所:2824。
1996年,8月10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越南胡志明市成立胡志明市分行。
1997年,3月,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新加坡成立新加坡分行。
1998年,1月20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马来西亚吉隆坡联邦直辖区管辖之纳闽境外金融中心成立纳闽分行。
1999年,4月20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澳大利亚布里斯本成立布里斯本分行。
2000年,《交通银行条例》修正,废除“中华民国国民为股东”之限制,完成该行民营化改革。
2001年,中国国际商业银行
8月17日,关闭马其顿代表处。(因应台湾中止与马其顿外交关系及停止两国一切合作计划)
10月1日,巴拿马个朗市区分行裁撤
12月31日,加洛干分行于本日裁撤。
2002年,中国台湾推动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法》。
2002年,
1月2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储蓄部改制台北分行于本日开业(2006年改名台北复兴分行)
2月4日,交通银行与国际综合证券公司以股份转换方式共同成立交银金融控股公司。
5月7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撤回赴大陆苏州地区设立代表人办事处之申请案。
12月20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分行。
12月31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高雄分行驻中国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办事处于本日正式裁撤。 以股份转换方式与交银金控合组“金融控股公司”,同时将金融控股公司名称更名为兆丰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Mega Holding),简称兆丰金,股票上市代号台证所:2886。中国国际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下市。
2003年,民国九十二年中国国际商业银行
1月6日,竹南简易型分行于本日开业,首任经理由吴灿德担任。
1月20日,汐止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林森荣担任,树林分行于同日起停止对外营业。
3月4日,城内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林良绥担任。
3月27日,中钢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赖国祺担任。
4月15日,荣总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贺慧珍担任;高雄渔港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刘家峰担任;仁武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郑明进担任。
4月21日,驻外交部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林新居担任。
5月19日,林森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刘汉鑫担任;成大简易型分行开业,首任经理由张雅芬担任。
2005年,
1月5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曼谷分行接获泰国财政部正式函准升格改制为子银行。
4月7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推出原子小金刚信用卡。
5月24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英国伦敦设立伦敦代表人办事处,正式对外运作。
8月8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于泰国春武里设立春武里分行。
11月14日,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中科分行本日开业,汐止简易型分行于同日停止对外营业。
12月21日,华总一义字第09400206071号公布废止中国国际商业银行条例、交通银行条例、中国农民银行条例。
2006年八月廿日整合为兆丰国际商业银行之后2006年,民国九十五年
8月21日,兆丰金融集团旗下的中国国际商业银行(台湾金融机构代号017)与交通银行(原台湾金融机构代号003)合并,中国国际商业银行为存续银行,银行合并同时更名为兆丰国际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Mega International Commercial Bank Co., Ltd.),(台湾金融机构代号仍维持为017),SWIFT BIC CODE仍维持(ICBCTWTP),合并后原交通银行存款帐户号码由12码配合调整为11码,原中国商银国内外分行存款帐号不变,SWIFT BIC CODE亦维持不变(例如:国外部SWIFT BIC CODE仍为ICBCTWTP007,纽约分行SWIFT BIC CODE仍为ICBCUS33)。
10月25日,成立“亚太区域中心”,为总管理处下之一级独立单位,设有管理规划组、北区行销组、中区行销组、南区行销组及台商行销组。
10月30日,泰国子银行“兆丰国际商业银行大众股份有限公司”增设之“挽那分行”开业。(SWIFT BIC Code:ICBCTHBKBNA)
11月27日,本行于澳大利亚增设之“墨尔本分行”开业。(SWIFT BIC Code:ICBCAU2SMEL)
12月15日“中正国际机场分行”更名为“桃园国际机场分行”
2007年,
2月5日,“成大简易型分行”迁址台中县大甲镇并更名为“大甲简易型分行”,原成大简易型分行停止对外营业,其帐务及存户帐户移转至府城分行。
2月16日,成立“24小时安全管制服务中心”(简称“安管中心”)启用。
4月2日,“台中港分行”迁址至台中市西屯区台中港路三段78之2号及78之2号2楼,并更名为“宝成分行”,原“台中港分行”并于同日改设立收付处,办理国库款之代收付。
5月21日,“伦敦分行”开业(SWIFT BIC Code:ICBCGB2L),并同时裁撤伦敦代表人办事处。
6月11日,“宜兰分行”迁移至宜兰县宜兰市民族路338号1楼新址营业
7月2日,推出全新“理财中心网站”,提供民众更多理财资讯。
7月16日,“东楠梓分行”迁址至新竹县竹北市并更名为“竹北分行”。
7月23日,“凤山分行”迁移至高雄县凤山市中山西路248号新址营业。
12月1日,城内简易型分行停止对外营业,其帐务及存户帐户移转至城中分行。
2008年,
2月18日,南港分行开业(SWIFT BIC Code:ICBCTWTP074)(南港分行由原成功简易型分行更名迁址并提升为全功能分行)。
3月6日,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决议,同意在阿布达比 (AbuDhabi)设立代表处及澳门申设分行,为第一家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有服务据点的本国银行。但为避免业务重叠,阿布达比代表处成立后,裁撤巴林代表处。
4月14日,北屯分行由台中市迁址台中县大里市爽文路,同时更名为“大里分行”。
7月7日,金门分行于金门县开业,首任经理由吉家英担任。
11月10日,新生分行由彰化县员林镇迁址彰化县鹿港镇,同时更名为“鹿港分行”。
12月2日,孟买代表人办事处于印度正式设立,代表由黄见益担任。
2009年,
1月1日,营业部更名为金控总部分行
1月22日,竹南简易型分行升格为竹南科学园区分行

㈨ 临沂农行哪个ATM能存钱

临沂龙潭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