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型游戏厂商构建的游戏防沉迷系统采用了哪些技术手段
游戏厂商的防沉迷系统基本上大同小异。技术手段都是限制未成年玩家的游戏时间与游戏消费。具体来说,你注册账号需要实名认证,如果没有成年就列入未成年名单,未成年玩家每天累积一定游戏时间就强制下线。但是现在很多小孩拿父母的身份证注册,以此逃避未成年玩家限制,对此还没有太好的办法解决,防沉迷系统需要不断完善,相信未来能解决这些问题。
⑵ 防沉迷系统从什么时候实施
新闻出版总署与教育部、公安部等八部委联合宣布,将于4月15日开始在全国网络游戏中推行针对未成年人的防沉迷系统,7月16日全面实施。新闻出版署音像电子和网络出版管理司副司长寇晓伟表示,该系统将针对所有在中国运营的网络游戏,除大型网游外,也包括腾讯和联众运营的休闲网游。
据介绍,新闻出版总署倡议并联合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团中央、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全国妇联、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八部委,已经联合下发了《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按通知规定,防沉迷系统的实施将按三个步骤进行:
4月15日至6月15日为国内各网游企业按照《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在网游中开发防沉迷系统;
6月15日至7月15日为测试时间;
7月16日开始防沉迷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届时,国内所有网游(包括代理的国外网游)均必须增加防沉迷系统,否则可能不允许运营。
寇晓伟表示,目前多数网络游戏都设置了通过长时间在线累计获得经验值增长和虚拟物品奖励的功能,似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的未成年人过度沉迷网络游戏,不但损害了身心健康,也导致正常的学习、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才会推出防沉迷系统。该系统将只针对未成年人,除大型网游外,也包括腾讯和联众运营的休闲网游。
相关背景信息:
新闻出版总署作为网络游戏出版的行业主管部门,从2005年6月起,在中央相关部门的配合下,组织有关企业、行业协会、专家、教育工作者、家长等共同研究,针对造成沉迷的原因,探索采用技术手段加以解决的方法,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制定出《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和《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的核心内容是:未成年人累计3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为“健康”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后的2小时游戏时间为“疲劳”时间,在此时间段,获得的游戏收益将减半。如累计游戏时间超过5小时即为“不健康”游戏时间,收益将降为0,以此强迫未成年人下线休息、学习。
寇晓伟介绍说,将“健康”游戏时间定为3小时经过了长时间的论证,有专家认为应该更短,有网游公司认为应该更长,最终才确定为3小时。据今年1月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中国玩家日均上网2至3小时的用户以及玩1小时以下网络游戏的用户最多,占63.5%,
寇晓伟表示,防沉迷系统系统实施后,预计将对网游企业的收入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很大。《2006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络游玩家为3112万,未成年玩家数量不足10%。
此外,由于防沉迷系统仅针对于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实名制认证方案也将随之执行,所有未通过认证以及被确认为未成年人的玩家,都将被纳入到防沉迷系统中进行监管。与之同时,网游查询系统也将被纳入到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中,届时,家长可通过查询系统对子女的游戏情况进行查询。
舆论普遍认为,虽然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各国都普遍存在,但这样的技术保护措施是中国政府管理部门首创。《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实名认证方案》由注册系统、验证系统、查询系统三部分组成。所有通过实名认证确定为未成年人身份的、实名身份信息不规范的和验证未通过的用户均纳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范围。
一、注册系统
注册系统是指用户向运营商提交实名身份信息后,运营商对其提交的信息资料进行识别分类,根据识别分类的结果初步确定该用户是否纳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
二、验证系统
验证系统是指运营商定期将经识别分类后初步判定为成年人的实名身份信息提交公安部门进行验证,由公安部门判定该信息是否真实,验证未通过的用户纳入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
认证流程示意图
三、查询系统
查询系统主要面向家长,便于家长了解未成年子女是否在使用某一款网络游戏或者查询本人的身份信息是否被他人使用。
查询系统示意图
注释:
1、身份信息:是指用户在进行注册时向运营商提供的本人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或户口薄)、联系方式等运营商要求的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
2、身份信息不规范:是指用户在进行注册时所提供的本人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有误,如身份证号码不完整,排列不符合规则等。
3、未成年人:是指年龄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⑶ 游戏防沉迷系统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2 个星期之前吧 今天是 11月 5日
⑷ 关于防沉迷系统
如果你年满18岁,你可以登记自己的身份证资料,通过防沉迷系统,如果你未满18岁,建议你还是在家长指导下进行游戏,建议不要过度沉迷游戏,毕竟是电子鸦片啊~!
⑸ 防沉迷系统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主要诱因是大多数网络游戏都设置了经验值增长和虚拟物品奖励功能,需要获得上述奖励,主要靠长时间在线累计获得,因而导致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就是针对上述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诱因,利用技术手段对未成年人在线游戏时间予以限制。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的核心内容是:未成年人累计3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为"健康"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后的2小时游戏时间为"疲劳"时间,在此时间段,玩家获得的游戏收益将减半。如累计游戏时间超过5小时即为"不健康"游戏时间,玩家的收益降为0,以此迫使未成年人下线休息、学习。
⑹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开发第三方游戏防沉迷系统,这个建议是否可行
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开发第三方游戏防沉迷系统,我认为这个建议是可行的,因为一方面确实存在很多孩子沉迷游戏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而且很多家长也会支持这个建议,除此之外,我认为只需要一定的经费就可以开发出来这一个系统,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3.我认为只要有经费就可以开发出来这一个系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可以说越来越发达了,现在我们的手机上有很多的软件,每个软件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我认为如果有经费的话,很多公司都可以开发出来这一个系统,而且家长也是支持的,所以整个建议也是可行的,只不过,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可能会逃避安装这样的系统,当然这个时候需要其他的方法来解决。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游戏发展的也越来越好,很多孩子沉迷游戏,严重的影响了自己的学习,甚至连学习都不学了,只玩游戏,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迫切的需要解决好孩子沉迷游戏的问题,通过开发这个系统,我认为是可行的,因为一方面家长会非常的支持,而且只要有经费,很多公司都具备这样的技术,所以在未来,有可能真的会有防沉迷系统,让孩子没有那么沉迷游戏。
⑺ 关于防沉迷系统!!!!!!!!!
★防沉迷系统规则
(1)使用者在线后,其持续在线时间将累计计算,称为“累计在线时间”。
(2)使用者下线后,其不在线时间也将累计计算,称为“累计下线时间”。
(3)未成年人(未满18周岁),累计在线时间3小时以内为“健康”游戏时间;累计游戏时间超过3小时为“疲劳”游戏时间,收益减半;累计游戏时间超过5小时为“不健康”游戏时间,收益降为0。
(4)使用同一个身份证号进行实名认证的多个帐号,共享累计在线时间和累计下线时间。同一时间段内登录多个游戏角色,在线时间不互相叠加,而是以第一个角色进入游戏时间与最后一个角色离开游戏时间为准来计算。
(5)如果累计下线时间已满5小时,则累计在线时间和累计下线时间均清零,再上线重新累计在线时间和下线时间。
⑻ 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出了股票跌多少
因为腾讯出台了一项这样的政策。针对十岁以下的儿童。他们每天玩王者荣耀的时间限定为一个小时。小孩子玩王者荣耀的时间更少了。所以王者荣耀的用户量流失比较大吧。所以他们的消费量也比较少。王者荣耀的盈利主要通过卖皮肤来实现。
直接跌落1900亿港币,还是很惨的,但是整体上还是上涨的
⑼ 中国的游戏防沉迷系统有哪些规定
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是2005年政府推出的一项用以防治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系统,它是用技术手段限制未成年人在线游戏时间,进而限制他们的游戏收益,用这样的方法试图达到控制沉迷的效果。
2001年,我国的网络游戏市场已十分火爆。第一款自产网游《万王之王》推出并顺利盈利,盛大公司引进了《传奇》,在国内掀起一股网络游戏热潮,我国网络游戏市场从此进入了发展的高速公路。
据《2004年度中国游戏产业报告》统计,2004年底全国网络游戏用户数达2025万,占总网民数的21%。网络游戏出版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了24.7亿元人民币,比2003年增长47.9%,同时为接入服务和IT业等创造产值达250亿元,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互联网出版产业的“火车头”。
⑽ 防沉迷系统要求限制能玩多少个小时啊
游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试行)内容
为有效解决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公布了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开发标准(试行)》,标准内容如下:
一、确定健康游戏时间标准
1、定义使用者累计3小时以内的游戏时间为“健康”游戏时间。
2、定义使用者在累计游戏3小时之后,再持续下去的2小时游戏时间为“疲劳”游戏时间。
3、定义使用者累计游戏时间超过5小时为“不健康”游戏时间。
二、促进使用者养成健康的游戏习惯
1、要促进使用者养成健康的游戏习惯,使使用者能健康地享受游戏乐趣,活跃思维,健脑益智,必须在游戏时间上进行限制和引导。
使用者最为注重游戏中的收益,这也是导致使用者长时间沉迷游戏的原因。如果使用者无法持续收益,则不会持续在线。因此,超过健康时间后持续在线时间越长则收益越少,直至为零。
2、为保障使用者适度使用并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对游戏的间隔时间和收益进行限制和引导的处理办法:
(1)根据以上考虑,不同累计在线时间的游戏收益处理如下:累计在线时间在3小时以内,游戏收益为正常;3-5小时内,收益降为正常值的50%;5小时以上,收益降为0。
(2)由于不同的游戏有不同范畴,因此对于当前角色扮演类的网络游戏,特别是目前将作为试点的游戏,建议定义为“游戏收益=游戏中获得的经验值+获得的虚拟物品”。收益为50%,则指获得经验值减半,虚拟物品减半。收益为0,则指无法获得经验值,无法获得虚拟物品。
3、由于使用者上下线的行为比较复杂,会出现以下多种情况,因此限时与提示的实现方法如下:
(1)使用者在线后,其持续在线时间将累计计算,称为“累计在线时间”。
(2)使用者下线后,其不在线时间也将累计计算,称为“累计下线时间”。
(3)使用者累计在线时间在3小时以内的,游戏收益正常。每累计在线时间满1小时,应提醒一次:“您累计在线时间已满1小时。”至累计在线时间满3小时时,应提醒:“您累计在线时间已满3小时,请您下线休息,做适当身体活动。”
(4)如果累计在线时间超过3小时进入第4-5小时,在开始进入时就应做出警示:“您已经进入疲劳游戏时间,您的游戏收益将降为正常值的50%,请您尽快下线休息,做适当身体活动。”此后,应每30分钟警示一次。
(5)如果累计在线时间超过5小时进入第6小时,在开始进入时就应做出警示:“您已进入不健康游戏时间,请您立即下线休息。如不下线,您的身体健康将受到损害,您的收益已降为零。”此后,应每15分钟警示一次。
(6)如果使用者的累计下线休息时间已满5小时,则累计在线时间清零,如再上线则重新累计上线时间。
来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