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林银行的经营
经营原则
“我们作为领导、同事、雇员和居民的行为基础。我们承诺在经营原则的规范下进行我们个人及组织行为。这一承诺帮助我们成为世界上一流的公司。随着美林越来越多元化、全球化,经营原则帮助我们更加确定我们是什么样的公司,我们相信什么,我们期待我们能为自己、客户和股东提供哪些服务。”
美林在世界负债市场中占主导地位。在过去的7年中,公司在世界负债业务中排名第一。我们在国际市场中拥有的权利与所处的姿态主要是对世界区域时常的改革性研究:通过2000多个销售与贸易的专业人员的努力,研究能迎合客户口味的产品,提供能满足客户需求的分析研究,以及分配与贸易中的国际力量。美林在美国的市政债务市场中有很长的领导历史了,在机构贸易,零售分销,研发,市政衍生品,以及债务保险领域中不断取得骄人的成绩。
自1980年以来,美林一直是免税证券的首席高级经理。1996年一年的时间,长期债券的保险额达2200亿美元。通过美林发行证券的客户不但可与市政方面的工业领导保持联系,还可以与跨越债务种类的领导保持联系。1996年,13亿美元免税保险的突出成绩说明经验在一级、二级市场中占重要地位。几十年来 美林一直将资产投入到二级市场中。在过去的几年中,美林的机构贸易处赢得机构投资者的最高票。
主要业务
投资银行美林是为企业,机关,政府提供全球咨询与金融服务的市场主导者。强大的关系网管理,创新,产品开发,持久而不可逾越的道德标准已推动美林在投资银行产业中首屈一指。美林的国内与国际业务容量超过所有竞争对手。
并购(M&A)通过并购集团,美林是并购交易中的领导性咨询公司,是在美国和全球完成并购的西方顶尖级顾问公司之一。自1995年以来,美林 已为1100桩交易提供咨询服务,交易值超过1.2万亿美元。美林为客户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战略性服务,其中包括预先反并购策略,销售,收购,剥离财产,使母公司收回子公司全部股本使之脱离,以及合资企业的服务。美林的并购专家可根据客户的战略性需要提供不同的专家建议。他们与美林的其他行业专家密切合作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金融期货与选择权美林金融期货与选择权部通过运用利率,股票和金融衍生品帮助机关客户进行风险管理与投资决策。我们不断完善公司在世界范围的资本市场资源以便为我们的客户提供综合策略。
企业销售美林通过850多种行业组成的国际化销售力量,提供给机构投资人广泛的产品与服务。机构客户部门负责美林与机构投资人的业务关系,其中包括最大的企业,养老基金,金融机构,政府机关以及在国际上持有主要投资资产的商人。
亚太业务
美林集团于1960年在香港开设第一所亚太区办事处,主要为私人客户提供服务。其后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逐步发展投资银行和证券业务。
今天美林集团已成为亚太区内首屈一指的国际投资银行。除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聘有超过4,500名员工,办事处遍布曼谷、北京、香港、雅加达、吉隆坡、墨尔本、 孟买、首尔、上海、新加坡、悉尼、以及台北。在每个亚太市场,均就本地情况,结合国际专才,提供综合而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
在印度,美林集团占合资企业DSP Merrill Lynch百分之九十的股份, 经营全线的国内投资银行服务。 该公司是印度国内处领先地位的承销商及债券与股票经纪,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一流的顾问服务。公司同时提供财富管理服务,并在印度进行详尽的经济、行业、以及企业研究。至于投资顾问方面,公司由DSP Merrill Lynch基金经理提供多元化的产品以及服务,供个人与机构选用。
在印尼,PT Merrill Lynch Indonesia 是美林与PT Persada Kian Pastilestari 的合资企业,从1994年开始运作。该公司的业务包括投资银行、股票卖买与研究。在中国,美林与中银集团合资成立中银国际基金管理公司。
B. 美林银行简介
美林银行(Merrill Lynch,NYSE:MER,东证1部:8675)是世界最大的证券零售商和投资银行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市。目前,美林集团在世界超过40个国家经营,为个人、机构投资者和政府客户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摘自同名的网络
C. 美林证券的金融地位
美林证券成立于1885年,是全世界最大的全球性综合投资银行。其资本额高达235亿美元,在《幸福》杂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位列证券业第一。美林公司的业务涵盖投资银行的所有方面,包括债券及股票的承销(1997年以总融资额2480亿美元的成绩雄踞全球承销市场之首)、二级市场经纪及自营业务、资产管理、投融资咨询及财务顾问(目前美林客户所拥有的资产总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以及宏观经济、行业、公司的调研。自1988年起,美林连续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券及股券承销商。美林集团在纽约交易所、伦敦交易所和其他许多股票交易市场的股票交易额均名列首位。美林集团拥有阵容强大、范围全面的调研分析队伍。在《机构投资者》杂志每年的“全美最佳研究小组”评选中,美林集团连续三年获得全球最强研究实力这一最高荣誉奖。
1997 年11月24日,美林集团以53亿美元收购英国水星资产管理公司,使美林资产管理公司成为全球最大资产管理机构之一,兼并后所管理的资产已超过5000亿美元。1998年2月,它收购了日本山一证券公司在日本的大部分业务,并据此建立了美林日本证券公司。至1998年底,美林受委托管理的客户资产已逾 14000亿美元,并以平均每天接近4亿美元的速度在增加。但由于美林在银行、经贸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不景气,该行2001年第二季度盈利暴跌41%,当季盈利5.41亿美元,每股收益56美分;美林今年第一季度的盈利为9.21亿美元,每股收益1.01美元。美林首席财务官称:“目前市场行情表明,美林还没有改善这种不利状况的迹象,在未来的第三季度,美林可能比第二季度还糟。”美林是首家获邀在中国开设办事处的美资投资银行。1993年,美林在上海的办事处正式开业。几年来,美林通过首次公开上市和债券发行等形式参与的中国政府和企业融资项目数量超过任何其他投资银行,总和接近100亿美元。近年来,美林完成的中国融资项目包括:美林作为上海石化上市招股的全球协调人及主承销商,成功完成的首宗在纽约及香港交易所两地同时上市的招股项目;1994年美林集团被中国财政部委任为国家信用评级工作的顾问,并独家主承销首批中国10亿美元全球债券,至今已为财政部发行了6笔债券,最近一笔是为财政部发行的5亿美元的全球债;中国首笔1亿美元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庆铃汽车)、深圳高速公路2.13亿美元首次公开招股、吉林化工2亿美元首次公开招股、江西铜矿2.1亿美元及天津发展1.55亿美元首次公开招股。
D.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与证券市场的关系
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国际资本跨国转移愈加频繁,规模日渐增长,迫使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不得不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全球市场更加开放,客观上推动了投资银行业务的国际化趋势。在当今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趋势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渐提高,我国证券市场也将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国际化的经验,可以发现:
首先,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及其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所占份额的增长和地位的加强对其证券市场发展所提出的客观要求;
其次,证券市场国际化是以一国国内市场一定的规模和一定的发展程度为基础,并与证券市场的规律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第三,证券市场国际化是有步骤、有计划、分阶段进行的。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从利用证券市场筹集外资开始,然后逐步过渡到证券市场的全面对外开放;
第四,证券市场国际化过程是一国政府不断放松管制的结果。
*国际著名投行海外扩张时所选择的组织形式一般经历了以下的过程:代理制→设立办事处→设立合资公司或独资子公司→直接收购投资国知名公司→建立起全球协调管理系统。摇钱术:分层递进选股法
从国际投行扩张的地区机构来看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60年代欧洲老牌金融中心→70年代日本新兴金融中心→80年代香港、新加坡等亚太新锐→90年代中国、印度等潜力国家。在海外业务开拓方面,美国三大投资银行也都基本沿袭了这样一个规律,即发挥自身在本土的优势,并结合当地特色走出各自的国际化道路。
根据国外经验,我国证券公司国际化的组织形式可以大致如下安排:代表处→分公司/子公司/区域总部→国际证券控股集团;在地区结构上的选择可以做出如下安排:文化相近市场→客户导向市场→新兴市场或未发展市场→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市场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国际性的业务网络;在海外业务开拓方面,应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经营风格制定重点发展、特色经营的战略,并根据各项业务的进入成本和投资回报,相应调整不同业务领域的投入,力求达到最佳的业务利润构成;国际化的进入方式可以考虑以下的路径:技术合作→联盟→合资→并购/新设。同时,我国证券公司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尤其注重风险控制、注重海外业务的盈利能力而不盲目扩张,并注意本地化战略和文化的融合。
2.美国著名投资银行国际化进程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快,国际著名投行纷纷加速对海外市场的布局。在这一场全新的抢占国际市场的狂潮中,被誉为华尔街“三剑客”的国际著名投资银行美林、摩根斯坦利及高盛出尽风头,他们在证券承销、企业并购及资产管理等领域取得累累硕果。
美林证券的国际化进程
美林证券是最早一批开展国际业务的美国投资银行。20世纪50年代,战后牛市的到来,使得美林在美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字。在这一时期,美林业绩稳定增长,信心日渐提高,同时也拉开了它国际化的序幕。美林在英国、法国、前西德、荷兰、瑞士、比利时和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分别设立了办事处。1960年,美林继续了50年代的扩张势头,在伦敦设立了第一家分支机构。1961年,为了开辟新市场和新客户,美林开始进入日本市场,并于3年后在日本设立了第一家分支机构。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美林扩张的初期阶段,当时美林在各地设立分支机构之前都是与当地的金融机构进行合作,通过代理制的形式来开展一些零星业务,而且这些业务主要还是为美国企业在海外发展服务的。它最早在欧洲的办事处是在日内瓦,当时也仅有一名员工。在后来日益意识到欧洲市场的巨大潜力后,美林才在欧洲其他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开办了办事处。开展正式的国际化业务还是1960年在伦敦设立分支机构之后才开始的。同时它在60年代初也只是试探性地进入日本市场,直到经过了3年的考察准备,美林才正式在日本成立了分支机构,此时正赶上日本证券市场刚刚经历60年代初调整后的一个繁荣发展时期,可以说美林抓住了一个正确的时机进入了日本市场。
美林海外业务的蓬勃发展时期是在21世纪80、90年代。70年代末期以后,欧洲各国纷纷取消了各自的金融壁垒,金融自由化的浪潮席卷欧洲。美林在英国设立了分支机构以后,借助欧洲金融大门开启之际,以伦敦为中心大力拓展了它在欧洲的业务。在随后的几十年里,美林又在英国设立了Douglas、St.Helier等分支机构,并于2001年在伦敦成立了美林欧洲金融总部。它主要负责欧洲、中东地区和非洲业务,成为这个地区的业务枢纽。美林在欧洲另外一个重要的据点就是瑞士。美林1951年最早在日内瓦设立办事处,随后它又将自己的办事处开到了苏黎世,它是除伦敦总部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分支机构。在日本市场上,美林也是不断扩张。从1985年成立美林国际资本管理有限公司(MLICM)以来,美林在日本开始了它的投资咨询业务。1986年,原来的东京办事处升级为美林日本有限公司(MLJ),并在当年取得了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席位,开始大举进军证券市场。同年,它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1998年,美林又开始涉足于当时利润丰厚的私人理财市场,并且成立了美林日本证券有限公司。
美林除了通过自己设立分支机构以外,还通过收购或者合资的方式来迅速抢占全球市场。最为典型的就是1997年,它以57亿收购了英国水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使得美林资产管理业务进入了世界顶级行列,为全球许多大客户提供了多元化而稳健的资产管理服务。其次,老牌的商人银行Smith New Court也在1998年被美林投资银行收购。2000年4月,当科技网络股热潮方兴未艾时,汇丰控股与美林集团合资成立了美林汇丰有限公司,双方各占50%的股份,打算5年间投资10亿美元,发展网上个人理财服务。这也是全球第一家提供网上理财的金融机构。
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新兴国家的巨大潜力也深深吸引着美林的投资眼光。
这个时候,虽然这些国家并没有像欧洲、日本一样完全开放自己的金融市场,但是较之以前,对外资的金融监管也已经大大放松了。美林充分利用这些国家政策上的变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开拓亚洲新兴市场,在香港、台湾、新加坡的证券经纪业务、承销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极为迅速。美林投资管理公司(Merrill Lynch Investment Managers)管理着来自亚洲、日本与澳大利亚客户的140亿美元资金。美林投资管理公司还在台湾、泰国和中国大陆成立三家合资公司。1982年,美林在香港设立了地区总部以更好地开拓亚太市场。除香港分部外,美林投资管理还在新加坡和韩国设立分部,台湾也有分部但是独立于那里的合资公司。另外,美林也在印度成立一家合资公司DSP Merrill Lynch Limited,其中主攻的也是美林最为擅长的私人理财和证券交易业务。1993年,美林成为首家在中国开设办事处的美资投资银行。
从以上美林国际化的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美林近几年来在亚太新兴市场上的扩张相当迅速,同时在欧洲市场的扩张也井然有序,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图1和图2的对比中看出。在1998年,美林在欧洲(含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净利润比重为15%,到了2006年比重稳步上升到了21%;而亚太地区(含日本)的净利润比重在1998年是6%,而在2006年上升到了11%。考虑到美林在日本和澳大利亚这个时期整个业务比重为收缩态势,所以亚太其他地区的比重是大幅上升的,这说明美林加大了包括亚洲在内的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
E. 有谁知道目前为止全球top20的投资银行
美国《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杂志是投资界最权威的媒体之一。有美国版、欧洲版和亚洲版三种版本。其中,每年推出的投资银行排名和分析师排名是其最有特色和最有影响的栏目,跻身排行榜几乎是每个分析师的梦想。毕竟,大家玩的都是钱来钱去的游戏。因此对于投资银行来说,分析师就是它的核心资产,能够最好把握市场,总能为客户带来超额利润的明星分析师和研究团队就是它的钱眼所在,因此对于能否上榜也是格外在意。
排名 公司
1 Citigroup/Salomon Smith Barney
2 Lehman Brothers
2 Merrill Lynch
4 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
5 Morgan Stanley
6 Goldman, Sachs & Co.
7 Bear, Stearns & Co.
8 Deutsche Bank Securities
8 UBS Warburg
10 Prudential Securities
11 J.P. Morgan Securities
12 Banc of America Securities
13 Sanford C. Bernstein & Co.
14 International Strategy & Investment Group
15 SG Cowen
F. 曾是“世界老大”的美林证券,究竟是如何消失的
美林证券的破败消失,主要是因为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在这场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中,美林证券受到了超过500亿多美院的损失以及资本减产,最终这家公司为了抵还债务,不得不被美国的第二大银行美国银行收购,在当初的收购价格大概是440亿美元,这家曾经的“美国金融业的百年老店,世界最著名的证券零售商和投资银行之一,资产管理规模曾经位居全球第一”,最终就以这种方式退出长达95年的经济舞台。
其实在美国银行收购了美林证券之后,美国银行也遭受了很大的冲击,这个主要原因是没有在美银股东投票收购事宜之前披露美林已经累积的大量亏损,因为这个原因,就导致美银在收购美林后的一段时间仍然出现了巨额亏损。收购美林,导致美银在这一年的经济营收上损失特别大,在这一年里,美国银行的收入远远落后于竞争对手,这些竞争对手主要是像花旗银行、摩根大通和富国银行的经济银行。
所以,对于美国金融来说,美林证券的消失,对整个金融行业的冲击还是很大的,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G. 美林银行的基本信息
除了传统的投资银行和经纪业务外,还包括共同基金、保险、信托、年金和清算服务。作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它在财务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2008年9月14日,美国银行与美林达成协议,将以约440亿美元收购后者。
2008年9月14日周日晚间,已有94年历史的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同意以大约44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二者的合并将造就一家业务范围广泛的银行巨头, 几乎涉及了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遍布信用卡、汽车贷款、债券和股票承销、并购咨询和资产管理各个方面。[1]
美林证券是世界领先的财务管理和顾问公司之一,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作为世界的最大的金融管理咨询公司之一,它在财务世界里响叮当名字里占有一席之地。公司创办于1914 年1月7日,当时美瑞尔(Charles E. Merrill)正在纽约市华尔街7号开始他的事业。几个月后,美瑞尔的朋友,林区(Edmund C. Lynch)加入公司,于是在1915年公司正式更名为美林。1920年代,美林公司纽约办公室坐落于百老汇120号,并且它在底特律、芝加哥、丹佛、洛杉矶和都伯林都有办公室。
美林集团是全球领先的财富管理、资本市场及顾问公司,其分公司及代表处遍及全球六大洲37个国家与地区,雇员达60,000人。
美林通过提供一系列的金融服务,来满足个人以及机构投资客户的需要。这些服务包括个人理财计划,经纪证券买卖,公司顾问,外汇与商品交易,衍生工具与研究。作为投资银行,美林也是全球顶尖、跨多种资产类别之股票与衍生性产品之交易商与承销商,同时也担任全球企业、政府、机构和个人的战略顾问。
美林在全球有超过700个办公室及15,700名财务顾问,为个人及企业提供以一流规划为基础的财务顾问与管理服务,旗下所管理的客户资产总值达1.7万亿美元。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财富管理公司之一。
美林持有全球最大的投资管理公司之一贝莱德美林投资管理(BlackRock)近一半的股权,其管理之资产总值约1万亿美元。 美国银行2008年9月15日发表声明,宣布以接近500亿美元总价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以下为美林公司大事记:
1885年 公司前身成立
1914年 1月查尔斯·梅里尔开办查尔斯·E·梅里尔公司,埃德蒙·林奇加盟。当年5月,公司在纽约华尔街7号设立办公室。
1915年 更名“美—林公司”。
1930年 公司将业务集中在投资银行领域
1938年 林奇去世;公司更名“美林公司”。
1941年 成为华尔街上第一家发行企业年报的公司
1946年 公司建立资金管理学校,就是现在的金融咨询公司
1955年 公司年签约额突破10亿美元
1956年 帮助福特汽车公司上市,当年为其融资10亿美元;梅里尔去世。
1958年 更名“美林—皮尔斯—芬纳—史密斯公司”。
1960年 在英国首都伦敦设立办公室
1961年 在东京开设代表处
1964年 在日本首都东京设立办公室,收购C·J·迪瓦恩公司,进军固定收益证券领域。
1971年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1973年 公司成为了证券投资公司
1976年 资产管理部成立
1982年 在香港建立了地区总部
1985年 作为第一家外国证券公司进入日本证券市场
1993年 成为第一家在中国开设办事处的美国证券公司
1997年 收购澳大利亚的McIntosh Securities Limited
1999年 最后一次荣膺世界最大股票和债券承销商头衔,次年把这一头衔拱手让给美国花旗集团,同年进入数字时代,在网上开始业务经营
2002年 斯坦利·奥尼尔任首席执行官(CEO)。
2006年 收购美国国民城市银行公司旗下“第一富兰克林金融公司”。这家公司主营次级抵押贷款业务。
2007年 10月抵押贷款业务亏损累加迫使奥尼尔卸任董事长兼CEO。
2007年 12月纽交所—泛欧证券交易所CEO约翰·赛恩接任公司董事长兼CEO。
2008年 6月30日前一年时间内,公司抵押贷款相关业务净损失大约190亿美元。公司开始从主权财富基金和其他投资者处募集资金,出售风险资产。
2008年 9月15日美林公司同意以大约44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出售给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
H. 美林银行创始人查尔斯·梅里尔,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查尔斯·梅里尔是美国慈善家,还是股票经纪人。梅里尔他一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并将其广泛用于资助国家的教育事业和宗教组织。梅里尔他还是一个著名的花花公子,他一生有过三次婚姻,有三个孩子,他的外遇事件也众所周知。但是他的一生也是传奇的。
在1929年美国大萧条来临之前他预测到股市将会遭受重创,他早在1928年梅里尔就开始提醒他的顾客出售手中的股票,几乎所有的人都不相信他。但是他依然相信自己的判断,及时将公司的大部分股票兑成现款,从而让美林证券公司逃过了那场大劫难,梅里尔也将由于这一明智之举而永载美国金融界史册。
I. 如何理解美林的投资时钟
J. 美林证券在世界金融界的地位
Merrill Lynch
美林证券
美林证券成立于1885年,是全世界最大的全球性综合投资银行。其资本额高达235亿美元,在《幸福》杂志全球500家大公司排名中,位列证券业第一。
美林公司的业务涵盖投资银行的所有方面,包括债券及股票的承销(1997年以总融资额2480亿美元的成绩雄踞全球承销市场之首)、二级市场经纪及自营业务、资产管理、投融资咨询及财务顾问(目前美林客户所拥有的资产总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以及宏观经济、行业、公司的调研。自1988年起,美林连续10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券及股券承销商。美林集团在纽约交易所、伦敦交易所和其他许多股票交易市场的股票交易额均名列首位。
美林集团拥有阵容强大、范围全面的调研分析队伍。在《机构投资者》杂志每年的“全美最佳研究小组”评选中,美林集团连续三年获得全球最强研究实力这一最高荣誉奖。
1997年11月24日,美林集团以53亿美元收购英国水星资产管理公司,使美林资产管理公司成为全球最大资产管理机构之一,兼并后所管理的资产已超过5000亿美元。1998年2月,它收购了日本山一证券公司在日本的大部分业务,并据此建立了美林日本证券公司。至1998年底,美林受委托管理的客户资产已逾14000亿美元,并以平均每天接近4亿美元的速度在增加。
但由于美林在银行、经贸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不景气,该行2001年第二季度盈利暴跌41%,当季盈利5.41亿美元,每股收益56美分;美林今年第一季度的盈利为9.21亿美元,每股收益1.01美元。美林首席财务官称:“目前市场行情表明,美林还没有改善这种不利状况的迹象,在未来的第三季度,美林可能比第二季度还糟。”
美林是首家获邀在中国开设办事处的美资投资银行。1993年,美林在上海的办事处正式开业。几年来,美林通过首次公开上市和债券发行等形式参与的中国政府和企业融资项目数量超过任何其他投资银行,总和接近100亿美元。近年来,美林完成的中国融资项目包括:美林作为上海石化上市招股的全球协调人及主承销商,成功完成的首宗在纽约及香港交易所两地同时上市的招股项目;1994年美林集团被我国财政部委任为国家信用评级工作的顾问,并独家主承销首批中国10亿美元全球债券,至今已为财政部发行了6笔债券,最近一笔是为财政部发行的5亿美元的全球债;中国首笔1亿美元强制性可转换债券(庆铃汽车)、深圳高速公路2.13亿美元首次公开招股、吉林化工2亿美元首次公开招股、江西铜矿2.1亿美元及天津发展1.55亿美元首次公开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