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货币政策对银行股票市场的影响
扩展阅读
董事长建议买自己的股票 2025-09-15 15:03:33
投资股票和基金比例 2025-09-15 15:02:49

货币政策对银行股票市场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1-11-04 15:27:16

证券投资分析简答题:试述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你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一般说来,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

⑵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按描述写,谢谢)

今年以来,针对流动性过剩、银行信贷反弹态势,央行曾先后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利率,并通过定向发行央行票据,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资金充沛局面。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都是“有的放矢”。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被用来冲销流动性,并进而抑制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提高利率则主要用来“稳定人们的通胀预期”.央行此前公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仅仅依靠对冲银行体系过多流动性以及加强信贷调控等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不断生成和经济的结构性问题,只能为经济增长创造平稳的货币金融环境,并以此为结构调整和加快改革赢取时间。在进一步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继续调整和规范外贸、外资和产业政策,适当扩大进口和市场开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央行8日宣布今年以来第10次且最大幅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从而拉开了实现从紧货币政策的帷幕。分析人士预计,在方向上,央行的货币政策将比今年下半年以来的适度从紧更加趋紧,而在工具选择上,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5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自1998年以来实行了10年稳健货币政策后的首次调整。会议指出,将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明年货币政策如何从紧,已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话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稳健的货币政策到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再到明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在操作上是渐进的,货币政策很难有转折性的操作。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专家彭兴韵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与稳健的货币政策相比,明年从紧的货币政策将在方向上体现出更加紧缩趋势。今年以来,针对流动性过剩、银行信贷反弹态势,央行曾先后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提高利率,并通过定向发行央行票据,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资金充沛局面。这些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都是“有的放矢”。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被用来冲销流动性,并进而抑制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提高利率则主要用来“稳定人们的通胀预期”。彭兴韵认为,今后的货币政策如何使用,还要看未来经济形势的变化,并不意味着一定就会出现连续加息。作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以及加大窗口指导等措施都有可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明年货币政策“从紧”,事实上用“更紧”比较准确。因为2007年的货币政策实际上是从紧的。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以及提升利率,全额对冲外汇流入,定向发行票据,特别国债的发行等等,组合的货币政策是前所未有的从紧态势。估计所有的货币政策工具都可能在2008年的调控中充分使用。 不过,专家指出,目前通过提高利率以抑制流动性过剩这一惯用手段,正因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面临更多挑战。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认为,在五次加息后继续加息势必进一步刺激外资涌入,从而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近期以来,相比于央行连续使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回收流动性这一调控手段,央行选择加息来调控信贷的次数明显减少。尽管市场对央行加息预期不减,但自9月份央行年内第5次加息以来,已有近三个月没有使用这一货币工具——这与此前频繁的加息频率形成鲜明对照。 彭兴韵认为,由于美联储的连续降息,中国的利率政策所受到的牵制越来越大。近期央行并没有因为目前“几个数据”依然偏高而立即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体现了央行在经济形势面临不确定性因素加大的环境下货币政策决策的谨慎性,也反映了央行正试图通过加强利率与汇率机制的协调配合,完善我国的货币调控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12日在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期间举行的新闻吹风会上说,美联储利率调整会对中国货币政策产生“不小的影响”,对此央行会认真给予考虑。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的报告认为,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将面临传导机制不够畅通、独立性受制于国际资本流动、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虚拟经济快速发展冲击调控目标基础等四大挑战,预计汇率工具将在2008年“唱主角”。 左小蕾认为,明年汇率机制的灵活性应该会进一步加大,至于汇率是否成为从紧政策的一部分,可能要做具体分析。 可以肯定的是,以更多综合措施回收流动性将成为今后从紧货币政策的一大特征。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当日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时就强调,明年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流动性管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好地调节社会总需求和改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⑶ 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有影响吗

2.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利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宏观经济,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所采用的政策性手段。货币政策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和选择性货币政策以及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①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它们又称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与一般金融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市场货币流动性过剩,需要收缩银根时,就会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可用资金的数量,也就是减少了市场中流动的货币总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市场流动性不足,需要刺激经济发展时,就会放松银根,买进有价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量,直接增加金融可用资金的数量,从而达到向市场输血,刺激经济发展的作用。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债券,相当于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对股市来说是一个利好,一般情况下股市应看涨。

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制定或调整再贴现利率,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金融政策。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将贴现所获得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转让。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再贴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的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过程,实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过程。提高再贴现率,增加了存款货币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成本,相当于收缩了流动性,对股市来说是利空,一般情况下股市应看跌。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本来是为了保证支付的,但却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产品”,就是赋予了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职能,可以影响金融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存入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就增加,市场流动性就缩小,这对股市来说是利空,一般情况下股市应看跌。
②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经济领域或特殊用途的信贷而采用的信用调节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包括间接信用控制、直接信用管制和间接指导。与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政策与国家经济运行的影响不是全局性的,而是局部性的,是对个别部门、个别或某些特定用途的信贷采用的货币政策性调控。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也可以作用于货币政策的总体目标。比如对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和消费者信用进行控制时,会对整个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和信用交易的保证金比率、印花税等进行调节,可以控制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量,抑制过度投机,或者提高市场的活跃度。选择性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有大有小,如果直接针对整个股市进行调节,那么影响是巨大的。2007年5月30日,财政部调整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1‰调整为3‰,其目的就是为了遏制当时的过度投机行为。2008年4月24日,印花税税率又调回到1‰,这是因为当时股市已经处于熊市,需要政策性的扶持。如果选择性货币政策是对其他个别行业或区域进行调节,其影响则是短期和局部的。
③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内容繁多,概括起来为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执着信用控制两类。直接信用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规定利率限制及信用配额,规定金融的流动性比率和直接干预等。间接信用控制,如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其他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力度相对较弱。
总之,无论是哪种货币政策,如果政策有利于货币的放松,增加整个社会或股市的资金总量,那么该政策就对股市的上涨有利,相反会抑制股市的上涨。但是,市场流动性过剩会带来通货膨胀,过紧的货币政策又会出现通货紧缩。cpy雷冰的股票波段

⑷ 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有什么影响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一般说来,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
应答时间:2021-01-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⑸ 中国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是怎样影响的

货币政策目标是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采取的货币政策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
包括:经济增长、价格水平稳定、充分就业、利率稳定、汇率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尽管央行不能直接带来这些目的,却能针对它可以影响的变量制定不同的政策。货币政策的诸多目标之间常常有冲突,政策可以达到一个目标,但却也使另一个目标变得更加难以实现。
在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在实际中有两种主张,一种是单一目标,以稳定币值作为首要的基本目标;另一种是双重目标,即稳定货币和发展经济兼顾。
从各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中来看,无论是单一目标、双重目标或多重目标,都不能脱离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当时所面临的最突出的基本矛盾。但货币政策要保持足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目标不能偏颇和多变。
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原网络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靠谱利率低,手机端点击下方马上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