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跟着内部基金公司卖股票靠谱吗
扩展阅读
A股价格超过1000的股票 2025-08-26 04:31:45
买股票每次多扣一点钱 2025-08-26 03:49:24

跟着内部基金公司卖股票靠谱吗

发布时间: 2021-12-18 06:09:34

⑴ 听人说封闭式基金卖出和股票一样,不是卖给基金公司么,那是什么的流程呢。

封闭式基金现在不剩几家了 买卖跟股票一样 有上海深圳股东账户就行 二级市场交易 买卖都是股民
开放式基金 是卖给基金公司 那个叫赎回
封闭式基金可以吃价差跟分红

⑵ 不知道买什么股票的时候可以跟着这些大的基金公司买

这几乎不可能,基金的持仓公布有一定滞后性,一般公告上个季度基金持仓情况,你认为你能跟得上吗,而且基金一般是中长期投资,只能说基金的持仓有一定参考价值,比如基金对于哪些行业关注

⑶ 公司内部可以购买内部基金代替股票

⑷ 普通股民跟着基金经理买重仓股靠谱吗

首先答案是不靠谱的。公募基金重仓股对投资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可以帮助我们在市场震荡行情中看清方向,但是如果您不考虑基金经理的买入时间、成本以及组合配置等等具体情况就盲目买入重仓股,这是不可取的,原因有这些:(1)全部买入十大重仓股,本金成本要求高。如果根据2020年2季度公布的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来简单测算,按照2020年7月28日的收盘价计算,前十大重仓股各买一手(股票交易最小单位是一手,一手是100股),总共需要花费32万左右的费用,这也仅仅是配齐这些股票的最低成本,事实上,又有多少人能够拿出超过10万元的投资资金呢。(2)仅买部分重仓股,间接放大风险。公募基金受双十规定的限制,也就是说一只重仓股占整个投资组合也是很小的一部分,如果普通股民单独去押一只或部分股票,投资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3)重仓股公布时间滞后,入场时机不一定适合。公募基金的季报公布时间大概是每个季度结束后的1个月内,时间滞后,A股市场风云变幻,此时有可能基金经理已经调仓换股,季报公布的还是上个季度末的持仓情况,时间滞后,不一定适合普通股民跟进。我是鼎信汇金资深基民,几十年股海生涯,承认自己不行,还是老老实实的买基金省事,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⑸ 如果每个人都看基金公司买什么股票,然后跟着买什么股票,那基金公司赚什么

那基金公司赚的更多了,如果股票购买的人越多,股价就会越高,那基金净值也会更高。所以赚得更多了。

⑹ 请问基金公司也经常对自己的基金短期买卖股票吗

他们根据股票是否高估等情况也做短期、中长期操作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基金公司主要考虑:分析行业、经济环境,公司发展前景、公司业绩、国家经济政策、国际经济大环境,并讲求价值投资理念的。(不过基金公司还是进行一些内幕交易,垃圾股超短线炒作,这些事情是不会随便公布,证监会要严打的。)

⑺ 跟着排名买基金靠谱吗

年末往往是最热闹的时候,届时基金业协会等会公布年度基金/明星基金经理业绩排名,表现好的自然备受关注,引得各路资金跟着买买买。但市场瞬息万变,某一年的靓丽业绩背后有各种原因,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
基金经理的研究和分析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过于专业,简单的方式可以看看那些穿越过牛熊依旧能获得市场超额收益的基金经理,选择他们并跟他们的产品长期陪跑。那么,跟着年度排名买基金靠谱吗?
1、基金排名有参考价值吗?
答案是肯定的。基金排名指的是同类基金的排名,不同类的基金不能进行比较。比如股票型基金不能和混合型基金相比较,因为两者资产类型不一样,需要承担的风险度也不同,无从比较。
目前有些平台在一级排名(比如:股票型/混合型)下,按照持有资产继续进行细分(如:混合型基金又细分为:偏债型混合基金,偏股型混合基金等),本质上是使基金在一个更细致的维度上进行比较,排名更加公平和准确。
我们常见的是在某个时间周期内的排名数据。如:近1个月/近1年/近3年/近5年,同类排名1/999,这代表的是在一个周期内,当前同类基金共有999只,该基金排第1名。
可以看出,基金排名让我们能够迅速了解到在某个时间周期下的业绩表现情况和相对的排位。
为了让排名更为直观,平台又将排名进行分位定级展现,常用“四分位”法表示。即:同类基金按涨幅大小顺序排列,然后进行四等分,每个部分大约包含四分之一(25%)的基金,基金按相对排名的位置高低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不佳。
2、可以直接跟着排名买基金吗?
看排名最重要的原则:明确由于市场热点不断轮替,仅从业绩的角度出发,是有不足之处的——以往周期业绩表现优异(排名靠前)的基金,有可能当下和未来的一段时间表现较差,甚至出现排名垫底的情况,很容易造成我们误判。
特别是短期排名究竟是靠运气还是靠实力赢得的,我们无从考证。这也就是出现“冠军魔咒”的原因。
一是因为有些基金经理有路径依赖,曾经押宝某个板块成功,但是到第二年却没能押中优势板块,造成业绩不如预期。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规模,因为排名靠前的基金一般都会收到投资者的青睐,规模会迅速扩大,但规模过大,基金的操作难度就会大幅上升,业绩也就很难提升。除了这些还有基金经理变更等原因,都是造成基金表现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相对合适些的,其实是抄近长期收益榜单的的作业,而不是仅凭年度甚至半年度的排名盲目购买。
很多人购买基金会参考收益率,的确,这个指标简单直观,但是如果掉以轻心的话,也很可能让我们落入基金公司精心设计的“圈套”。哪个阶段收益最高就晒哪个,哪个产品收益高就卖哪个,用来诱惑不明所以的基民上钩。不过这些“看上去很美”的基金,有时候会即买即亏。因为基金的盈利能力,一方面是客观的市场行情,另一方面就是基金经理的主观个人能力。
具体来说,如果基金与市场热点相一致,那么基金就是赚钱的,也就是赚市场走势的钱。就拿前一阵备受瞩目的白酒行业来说,白酒行业涨得好,白酒指数基金自然收益率好看。但是,一旦这波热点过去了,这类基金很可能就此“泯然众人矣”。
至于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超额收益”来判断基金经理的投资水平高低。比如,行情好时,基金是不是比同类基金赚钱多;行情不好时,基金是不是比同类基金亏钱少?
当然,对待一只基金,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区分出赚钱是因为市场因素还是基金经理个人因素,更多时候,是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所谓,天时地利人和也。不过,如果只看收益率买基金,有可能你进去的时候就成了“接盘侠”。
综上所述,辨险识财认为:年底的基金排名仅代表某一类基金当下所处阶段的业绩表现,真正要选择一只好的基金,还是要根据市场行情以及基金经理个人表现综合判断,建议综合同类排名+最大回撤率+基金经理三大指标来选择基金。

证券公司职员推荐的股票基金可信吗

如果真的这么可信的话,那他为什么不自己买?闷声发大财多好,为什么还要把股票推荐给别人呢?
股票不是涨,就是跌,谁去猜都会有50%的胜率,信别人还不如信自己。

⑼ 跟着证券咨询公司做股票是靠谱的选择么

在股市里赚钱与否是要看市场环境的。在牛市里,别说是什麼证券咨询公司,就算是小散自己随便选个股,一路持有,也会有很不错的利润,比如2005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哪个股不是翻几翻?就算这次起于7月2日的行情,又有哪个股没涨?;但在熊市里,特别是在主跌浪中,无论水平有多高,都难逃亏损,比如自2007年的6124点跌到1664点,由于市场的极度恐慌,所有的技术理论,估值体系全部失效。多少人是牛市中途入场,几个月之内赚了几倍的都有,但之后的下跌,只要你没有彻底退出股票市场休息,哪个不是血本无归?在牛市里,证劵公司推荐的股当然可以赚钱,因为牛市里所有的股票都会涨,想赔钱都难,问题是一般在熊市即将来临的初期,市场中的大多数人(包括咨询公司)都会判断为牛市中的回档,他们会建议你买进,可是当你买入后股票不会再涨,这时你就会被套,然后在之后的主跌浪的急跌中你根本就无法卖得出手中的股票,因为通常这时候是大多股票都是连续跌停的,而且,有许多散户是怕涨不怕跌,涨的时候小有利润就卖出,但跌的时候反而麻木了,一味的持有等股票上涨,以致于越亏越多,一段时间之后,再看看自已的股票原来己在山顶。将之前在牛市所赚的利润全部赔光,而当下一轮牛市来临时,这些人不是已经在低位斩仓,实实在在巧损出局,就是已经深度套牢,别人在股价上涨的时候是赚钱,而他们在大牛市里只能等着解套,这就是大多数散户输钱的根本原因。
本人以为,股票市场就像是一个战场,只有将自己武装好,才能保护自已的资金稳定盈利,以有偿支付方式获得的信息,其准确率,其实都是依赖于大盘的走势方向上,还是那句话:在牛市中,不需要咨询公司,一样可以赚钱;而在熊市中,咨询公司可能会累得你血本无归,因为这时根本就不应该操作,但是你不操作,咨询公司又何来利润可赚呢?与其这样,还不如自己学点股市的操作技术更实在!! 这是本人十几年股市浮沉中的深彻体会,希望对你有所启示!!!!!!

⑽ 跟着基金公司员工买基金靠谱吗

近期股票市场持续震荡,很多投资者感慨,找到一只拿得住的基金,着实不容易。其实,“买基金就是挑人”,一只拿得住的基金,背后离不开一位靠谱的基金经理。
有一类人,他们选择的基金或者基金经理常被市场上的投资者作为参考依据,那就是基金公司的员工。毕竟作为从业人员,他们往往能从相对专业的角度对基金经理投资风格以及管理团队进行选择。如果跟着基金公司员工买基金,靠谱吗?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基金公司员工持有的基金,表现如何?
近期基金2020年年报悉数出炉,截至2020年底,全市场基金公司员工持有1887只主动权益基金,共计持有26.4亿份;而这1887只基金2020年的平均收益率为54.84%,较同期偏股基金指数51.50%的涨幅,高出3.34个百分点。
从长期角度来看,回顾近10年基金公司员工持有的主动权益基金的收益表现,可以看到,相较偏股基金指数,基金员工持有的主动权益基金收益率更高,除了19年略低于指数外,其他年度均成功跑赢偏股基金指数。同时,基金公司员工持有的主动权益基金的近10年平均累计收益高于同期偏股基金指数近6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若跟着基金公司员工买基金,过往的确获得了优于市场平均收益的超额收益。
如果我们统计近10年基金公司员工增持基金情况,除了2013年之外,其他年份基金公司员工均增持基金,平均增持幅度近24%,尤其是在2018年-2019年市场不断探底时,基金公司员工每年增持幅度仍超过30%。足以看出面对市场波动时,基金公司员工会较少选择追涨杀跌,毕竟“股市”难有算命先生,即便是专业的基金从业人员,也很难精准地做出择时判断,所以对于每一位投资者来说,坚持长期投资,也许是更为简单、高效的投资方式。
所以,问题来了:如何看到基金公司员工的持仓呢?其实很简单,如果你翻开基金产品的年报或中报,在“期末基金管理人的从业人员持有本基金的情况”一栏中,我们可以找到基金公司员工持有该基金的情况。而在“期末基金管理人的从业人员持有本开放式基金份额总量区间情况”中,我们可以看到基金公司高管及基金经理本人持有该基金的份额区间情况。
基金公司员工选择持有自家基金,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自家基金经理的信任。所以联合智评在这里提醒如果投资者找不到合适的基金经理,不妨关注一下基金员工持有情况,或许能够发掘到真正值得长期持有的投资标的。
好的投资,时间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