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的理事成员
第五届理事会理事(166人)
李春林 男 国家民委财务司司长
武翠英 女 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
王铁志 男 原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巡视员
谷长江 男 原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党委书记
石亚洲 男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肖厚忠 男 中景恒基集团董事长
张峰 男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
王树宝 男 曲阜市园林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史建华 男 苏州新沧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贾华勇 男 原陕西古建园林建设公司董事长
黄大树 男 临海市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杰峰 男 中国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任重远 男 重庆林德森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燕民 男 北京恭王府古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
龚恺 男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单军 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唐方方 男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导
陆琦 男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邓千 女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执行秘书长
时亮 男 中景恒基投资集团执行总裁
刘大可 男 北京园林工程集团原总工
程茂澄 男 苏州东吴古建园林有限公董事长
钟行恕 男 四川东华科学研究院院长
程孝雄 男 苏州东吴古建园林有限公副总经理
华允弟 男 上海闵行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赵宇昕 男 北京世鸿科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纪传英 男 汕头市纪传英古建筑装饰设计有限公司 董事长
肖中义 男 国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朱雪梅 女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院长
赵心龙 男 中企华育(北京)国际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总经理
马扎﹒索南周扎 男 青海明轮藏传建筑文化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董事长
韩少杰 男 北京太极金圆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苏欣如 男 潮州市建筑安装总公司 副总经理
彭晓烈 男 沈阳建筑大学 教授
罗德胤 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副教授
姬脉贤 男 陕西古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总经理
蔡军保 深圳九地国际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董事长
刘晓红 男 上海立宏土石方有限公司 总经理
刘春雷 男 南京龙测测绘技术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陈建华 男 四川资阳华博路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杨根兴 男 苏州蒯祥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总经理
蔡家锦 男 南京金道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陆总兵 男 江苏南通新华建筑集团 总经理
范霄鹏 男 北京建筑大学 教授
王承沂 男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赵之枫 男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教授
赵士绮 女 原建设部城建司 副司长
万德佑 男 苏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主任
万彩林 男 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 高级工程师
马炳坚 男 北京古代建筑设计研究所 所长
李永泉 男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副馆长
木雅.曲吉建才 男 西藏自治区建筑勘察设计院古建筑科研设计所 所长
王永刚 男 北京主题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创作总监
王力军 男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 副所长
王军 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与环境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静霞 女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原院长
王树宝 男 山东曲阜市园林古建集团公司 董事长
王文其 男 上海森信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玉金 男 国家民委财务司 副司长
王葵 女 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古建筑设计所 所长
王仲杰 男 故宫博物院彩绘专业委员会 高级工程师
王承沂 男 原北方工业大学 教授
业祖润 女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教授
卢长瑜 男 南京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高级规划师
龙彬 男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博士生导师
史一东 男 山西太原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长助理
史建华 男 苏州市新沧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董事长
付清远 男 中国文物研究所 原总工程师
付洪岐 男 天津市营宸古建筑研究所 副所长
孙旭光 男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 主任
孙大章 男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 高级建筑师
冯晓东 男 苏州香山工坊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
刘彦才 男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教授
刘叙杰 男 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 教授
刘燕民 男 北京恭王府古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董事长
刘大可 男 北京古建工程公司 副总工程师
刘宇 男 海南鲁能广大置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朱翠华 女 成都市房源建筑与环境艺术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朱良文 男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
朱光亚 男 东南大学遗产保护规划与设计研究所 所长
朱自煊 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李 波 男 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公室 主任
李先逵 男 原建设部科技司、外事司 司长
李成岗 男 咸阳古建集团 总裁
李逢春 男 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主任
李敏泉 男 雅克设计机构海南公司 副总经理
李长杰 男 桂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高级规划师
李多扶 男 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
李晓峰 男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副院长
李之铎 男 天津市津川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李中核 男 内蒙古辽元古建公司 经理
安建华 男 湖北黄石市规划建设局 总工
向渊泉 男 湖南省永顺文物局 原所长
许建华 男 苏州香山工坊建筑发展有限公司 总经理
张玉坤 男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党委书记
张汉君 男 内蒙古民族建筑研究会 副研究馆员
张兴野 男 住房和城乡部建设干部管理学院 院长
张润莹 女 北京大通房地产开发公司 董事长
张居宏 男 山西金郭壁银窦庄旅游开发总公司 董事长
张柏 男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理事长
肖东 男 中国遗产研究院 副研究员
汪芳 女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教授
陆元鼎 男 华南理工大学 博士生导师
季富政 男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系 教授
阿尼瓦 男 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 副院长
叶广云 女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常务副秘书长
巫纪光 男 湖南大学建筑系 教授
麦燕屏 女 香港民居学会 前会长
陈震东 男 原新疆建设厅 厅长
陈同滨 女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 所长
杨志军 男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 原司长
杨根兴 男 苏州蒯祥古建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杨东生 男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 副秘书长
宋国晓 男 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古建艺术研究所 所长
谷长江 男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原主任、党委书记
孟繁兴 男 河北省文物局古建专家组 专家
单德启 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金雅生 男 西北民族大学 校长
金光泽 男 吉林省延边州建筑设计审查中心 教授
罗丹 女 玉溪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院长
罗德启 男 贵州省建筑设计院 总建筑师
郑太白 男 政协苏州市委员会 原秘书长
武翠英 女 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 司长
郭黛姮 女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郭治明 男 太原市城市规划局 局长
姚朝雄 男 贵州省民委 原副主任
姚兵 男 原建设部总工程师(副部级)、博士生导师
柳青 男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原厅长
赵敏 女 海南鲁能广大置业有限公司 规划设计总监
侯九义 男 北京市西城区人大 原副主任
洪铁城 男 浙江金华市规划设计院 原总工
胡闻天 男 吉林省工程咨询中心 处长
奚永华 女 南京城市规划局 高级规划师
唐孝祥 男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副院长
唐洪根 男 北京市西六建材有限公司 总经理
聂梅生 女 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 会长
倪虹 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地产改革发展司 司长
特古斯 男 内蒙古自治区民委 副主任
秦红岭 女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教授
崔晋余 男 苏州民族建筑研究会 原秘书长
黄浩 男 江西浩峰建筑工程设计所 所长
黄锐 女 江西五安园林开发有限公司 总经理
黄佩贤 男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室主任
黄恩厚 男 广西南宁市规划管理局 常务副局长
黄大树 男 浙江省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 总经理
梁琦 男 青海省建设厅 处长
温风海 男 中央民族大学后勤基建处 处长
韩洪保 男 江苏省常熟市古典园林建筑公司 总经理
韩建中 男 北京南山石韩园林绿化工程公司 总经理
蒋高宸 男 昆明理工大学 教授
蒋广全 男 故宫博物院 彩绘专家
蒋钦全 男 福建省泉州市古建筑工程公司 董事长
傅冠长 男 广州城镇建设开发总公司 原总经理
葛忠兴 男 国家民委财务司 原司长
董学明 男 北京鑫楚之园工贸有限公司 董事长
楼庆西 男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谭刚毅 男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 教授
熊易华 男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院 原院长
樊炎冰 男 广东泛华置业投资有限公司 总裁
潘德华 男 扬州市德华古建筑研究所 所长
潘振斌 男 新疆西部生态园林规划设计院 院长
颜纪臣 男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原院长
戴俭 男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院长
戴志坚 男 厦门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魏小安 男 国家旅游局发展与财务司 原司长
魏挹沣 男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贾华勇 男 陕西古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总经理
② 求助!全国GPS前20强公司名称
GPS/INS 全球定位系统+惯性导航系统
一、进行GPS/INS组合的必要性
GPS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其最新的实际定位精度已经达到5米以内。但是GPS系统军事应用还存在易受干扰、动态环境中可靠性差以及数据输出频率低等不足。
INS系统则是利用安装在载体上的惯性测量装置(如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等)敏感载体的运动,输出载体的姿态和位置信息。INS系统完全自主,保密性强,并且机动灵活,具备多功能参数输出,但是存在误差随时间迅速积累的问题,导航精度随时间而发散,不能单独长时间工作,必须不断加以校准。
将GPS和INS进行组合可以使两种导航系统取长补短,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GPS/INS组合制导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1. GPS/INS组合改善了系统精度
高精度的GPS信息可以用来修正INS,控制其误差随时间的积累。利用GPS信息可以估计出INS的误差参数以及GPS接收机的钟差等量。另一方面,利用INS短时间内定位精度较高和数据采样率高的特点,可以为GPS提供辅助信息。利用这些辅助信息,GPS接收机可以保持较低的跟踪带宽,从而可以改善系统重新俘获卫星信号的能力。
2. GPS/INS组合加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当GPS信号受到高强度干扰,或当卫星系统接收机出现故障时,INS系统可以独立地进行导航定位。当GPS信号条件显著改善到允许跟踪时,INS系统向GPS接收机提供有关的初始位置、速度等信息,以供在迅速重新获取GPS码和载波时使用。INS系统信号也可用来辅助GPS接收机的天线对准GPS卫星,从而减小了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3. 解决周跳问题
对于GPS载波相位测量,INS可以很好地解决GPS周跳和信号失锁后整周模糊度参数的重新解算,也降低了至少4颗卫星可见的要求。
4. 解决GPS动态应用采样频率低的问题
在某些动态应用领域,高频INS数据可以在GPS定位结果之间高精度内插所求事件发生的位置(如航空相机曝光瞬间的位置测定)。
5. 用途更广
GPS/INS组合系统是GPS与INS互补的、互相提高的集成,而不是二者的简单结合。组合系统性能更强,应用领域更广。
正是由于这两套系统具有极好的互补性,不仅可以低成本提供全球精确导航,也可以满足军事应用对保密性的要求。
二、GPS/INS组合制导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广泛应用
1. GPS/INS组合制导成为广泛应用的全程制导和中段制导技术
目前,以美国“战斧”巡航导弹为代表的对地攻击导弹中制导方式仍然是惯导+辅助导航系统。由于美国军用GPS具有相当高的精度并且使用方便,美国和其它一些西方国家都在中制导段采用GPS作为惯导的辅助导航系统而不再采用地形匹配。此外,许多新型制导武器如洛马公司研制的“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JASSM)和波音公司制造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等均依靠GPS/INS进行高精度制导。
以JDAM为例,它是将现有库存的普通炸弹加装GPS/INS制导的尾部组件而改成的全天候制导弹药,其惯导部分采用了一种小型激光陀螺仪。JDAM在投放前由载机的航空电子系统不断修正。一旦投放,炸弹的GPS/INS系统将接管载机航空电子系统的工作,并引导炸弹飞向C4勘辏��皇芴炱�榭龅挠跋臁V频纪ü�桓鼍�返腉PS部件和一个三轴INS部件的密切配合实现。制导控制部件在GPS辅助INS操作模式和INS单一操作模式都提供了精确制导。
以上这些武器比飞机更接近干扰机,所面临的干扰强度比发射导弹的飞机要严重得多。GPS/INS组合制导系统能识别干扰信号的存在,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小的制导误差进行精确制导。
一体化GPS/INS组合制导不仅提高了武器系统的可靠性,而且精度也高,通常其圆概率误差在10~13米之间,而单独使用GPS制导的精度约为15米。
2. GPS/INS组合制导系统为飞机等武器平台提供导航定位服务
目前,美国和其它北约国家空军的绝大部分主战飞机都换装了以激光陀螺为核心的第二代标准惯导仪。其改装计划的重点是,在以光学陀螺为基础的惯性系统黑匣子中嵌入结实的、抗干扰的GPS接收机(OEMB板)。这种嵌入式配置不需要在惯导和单独的GPS接收机之间设置另外的安全总线,从而使GPS的伪距/伪距率数据不会受到威胁信号的干扰。这种INS和GPS的深耦合系统被称作“嵌入惯导系统中的GPS”,简称为EG1,其定位精度均为0.8海里 /小时(圆概率误差),准备时间也由过去的15分钟减少到5~8分钟,系统可靠性从原来的几百小时提高到2000~4000小时。
3. GPS/INS组合制导系统为军事侦察行动提供高精度定位信号
侦察的目的在于发现目标,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评估武器的打击效果。对目标的命中率取决于武器制导的精度、发现目标的能力和对目标定位的精度。目前,很多国家正在利用高空成像技术建立全球地理信息数据库。高空成像系统主要由高空侦察机、低轨和中轨卫星组成,该系统就使用了GPS/INS组合制导系统,利用其提供的无人侦察机实时位置和炮弹所放出的侦察降落伞的实时位置将连同图像一并发送基地,进而确定目标的位置。
三、GPS/INS组合制导技术的发展趋势
1. 提高GPS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从而提高GPS/INS组合制导的可靠性
美国计划通过增强卫星发布信号的功率、增强星上处理能力、改进星上原子钟和星历外推算法来提高卫星自主工作能力。增加发射3个新的信号:一是高功率点波束军用M码,信号的增益将比GPS发射机当前采用的增益高得多,具备比P码更强的安全保密性;二是将C/ A码加载在L2载波上,原来加载在L1载波上的C/ A码继续保留;三是L5码,用作生命安全信号,仅供民用。未来的GPS卫星能用两个频段发布两种军用导航码,在实战中可以构成4种工作模式,从而可以大大提高抗干扰的能力。同时,卫星能在短时间内自主运行120天。另外,根据美国空军公布的2025年长期规划,美国还计划在GPS卫星上安装后向天线,用于向高轨空间发布导航定位信息和使高轨卫星自主运行。目前,美国军方的GPS联合计划办公室正在研究GPS 3型卫星的设计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性能,今后美国还将在飞机、船只、地面车辆和武器上使用更复杂的GPS接收机。现役C/A码的长度只有1023比特,以50比/秒的速度进行逐个搜索,仅需20.5秒,易被敌方破译。P码长度约为2. 35×1014比特,需267天才重复一次,完成一次捕获时间较长,安全性较好。但是,现役军用P码接收机是通过C/A码引导才完成P码捕获的,因而容易受C/A码状态的影响。为此,美军方正在研制能独立捕获P码的军用接收机。此外,美国军方还在研制空间分集型接收机、调零型接收机和波束成形型接收机等抗干扰军用码接收机,以通过改进接收机的性能来提高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
美国当前在GPS接收机方面的两项最为重要的技术是GPS接收机应用组件(GRAM)和选择可用性反欺骗模块(SAASM)。其中GRAM是一种标准电子插件,可将其加在未来的飞机、舰艇、导弹和各种武器中,目的是确保安全性和互通性。所有的GRAM将采用开放式系统结构,能灵活地增加、替代或取消系统中的某些元件。SAASM是第二代的GPS技术产品安全模块,用于保护保密的GPS算法、数据和校准。它将集成到接收机应用模块中,从而可提高GPS系统的安全性,使GPS接收机更易于维护,降低其费用。
2. 研制新型INS系统,从而提高GPS/INS组合制导的精度
目前已经发展出挠性惯导、光纤惯导、激光惯导、微固态惯性仪表等多种方式的惯导系统。利用激光来作为方位测向器的陀螺将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陀螺。激光陀螺惯导系统的定位精度高,随机漂移小,并能快速进入作战状态,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成功地应用于飞机及地面车辆的导航和舰炮等方面,以后又应用于导弹和运载火箭等领域。但是,环形激光陀螺的谐振腔必须严格密封,并保证其中的氦氖混合气体组分浓度恒定,反射镜镀膜工艺要求高,制造成本高,而且会有“闭锁现象”等问题产生,因此还有待于改进。目前,许多科研单位正致力于固体环形激光陀螺仪的研究。
光纤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环形激光陀螺相似,除了具有激光陀螺所有的优点外,还不需要精密加工、严格密封的光学谐振腔和高质量的反射镜,所以减少了复杂性,降低了成本,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日本在TR1和M5火箭上率先使用了光纤陀螺。美国研制的光纤陀螺已应用于飞机俯冲、横滚和航向基准的惯性测量系统中。但目前的光纤陀螺会出现角度随机游动、零偏不稳定等缺陷,其性能有待提高。
随着现代微机电系统(MEMS)的飞速发展,近年来硅微陀螺(俗称芯片陀螺)和硅加速度计的研制工作进展很快。据报道,这种新的固态陀螺的零偏稳定性已能达到1 度/小时(温控条件下)。现在美国已开始小批量生产由硅微陀螺和硅加速度计构成的微型惯性测量装置,其低成本、低功耗及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很适于战术应用,在航空上最先的应用场合将是战术导弹和无人机。
高精度的惯导装置需要先进的精密加工工艺作为基础。随着关键理论和技术的突破,会有多种类型的惯性陀螺应用在军事领域,发挥出日益显著的作用。
3. 数据融合技术将进一步提高GPS/INS组合制导的性能
GPS/INS两者组合的关键器件是作为两者的接口并起数据融合作用的卡尔曼滤波器。为了提高导航精度,目前普遍应用卡尔曼滤波技术来最优地组合各导航系统的信息,估计出导航系统的误差状态,再用误差状态的最优估计值去校正系统。但是,系统的状态方程是时变的,而且状态转移矩阵中含有导航信息及惯性元件测量值,这些含有误差的参数使得滤波器模型不准确。另外,很难精确地估计或测定系统噪声与观测噪声,所以采用常规卡尔曼滤波器时常常会发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正在研究新的数据融合技术。例如采用自适应滤波技术,在进行滤波的同时,利用观测数据带来的信息,不断地在线估计和修正模型参数、噪声统计特性和状态增益矩阵,以提高滤波精度,得到对象状态的最优估计值。
此外,如何将神经网络人工智能、小波变换等各种信息处理方法引入以GPS/INS组合制导为核心的信息融合技术正在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这些新技术一旦研制成功,必将进一步提高GPS/INS组合制导的综合性能。
③ 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番禺分公司怎么样
简介: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番禺分公司成立于2011年09月05日,主要经营范围为电子元器件批发等。
法定代表人:鲍志雄
成立时间:2011-09-05
工商注册号:44012600022741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法人独资)
公司地址:广州市番禺区大龙街旧水坑村工业区开发路4号之一A栋5楼
④ 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怎么样
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是2012-01-05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平凉路282号天润大厦2601室。
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20102585939450R,企业法人马子龙,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电子元器件、仪器仪表、电子产品(不含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软件批发及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仪器仪表修理;测绘服务;软件开发;计算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软件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货物和技术进出口(专营专控商品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⑤ 我想培训三坐标测量工程师,要国家认可的证书请高人指点地方,谢谢
基本上没有国家认可的证书,因为2015年底国家已经取消职业资格证书,所有类似的培训都由一般民办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如果楼主想培训的是“三坐标测量的使用”,可以找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其实就是三坐标的原生产厂家进行培训。如果想培训的是“三坐标测量的计量校准”,那么可以考虑计量行业的龙头军广州广电计量检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967)旗下的专业培训机构广电质量学院。其所颁发的证书均被国内涉及计量的企业或外部审核所认可。
有兴趣参加培训的,可咨询广电质量学院。
⑥ 请问这个股票 ST数码测绘 400041 为什么突然在中投上找不到呢
一、江苏申龙(600401)自2008年4月29日起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
江苏申龙则公告称,由于公司2006年、2007年连续两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为亏损,公司股票将自4月29日起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
二、(600401) *ST申龙:股票暂停上市公告
(600401) *ST申龙:股票暂停上市公告
江苏申龙高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3月24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下称:上证所)有关决定,因公司2006年至2008年连续三年亏损,根据有关规定,上证所决定自2009年4月2日起对公司股票实施暂停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