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国什么时候开始上市公司的
清朝末年
清末,中国对外资是开放的。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开设银行,从事各种业务,外资可以自由流动,而且不受监管。中国人可自由从事银行、票号、钱庄的业务,在1906年颁布《银行票号法》之前也没有任何监管。没有监管的金融市场发生了几次波及经济全局的金融风波。
控制贷款之祸
鸦片战争之后,外资银行数量日增,尤其是清政府在向外资银行大量借款之后,外资银行完全控制了中国金融市场。起初,外资银行主要办理外商汇兑,与中国原有的金融机构并没有联系,但1860年代末之后,它们把低利率从社会上吸收来的存款借给钱庄。这种短期拆借利率为7%,低于钱庄借款时10%的利率,钱庄纷纷向外资银行借贷,受其控制。
外资银行向中国放贷是为了控制中国经济,它们主要用控制贷款,抑制中国丝茶出口价格的手段来达到目的。这就引发了1872~1873年的第一次金融风波。这一时期,由于交通和通讯的进步,中国进出口大增,但贸易逆差达300余万两关银,这就使金融市场银根吃紧。1872年初,正在中国丝茶出口的旺季,外资银行只吸收存款而不肯放出,利率甚至高达50%。同时,外资银行还抬高汇价,对出口丝茶的商人施加压力,出口于是陷于停顿状态。1873年出口减少210余万两,钱庄收不回贷款。外资银行只催收贷款而不放贷,商行破产五六十家。1874年初,有一半以上的钱庄破产。
在这次金融风波中,外资银行摸到了中国金融市场的规律。正常情况下,利率大体为每年8%,但如果外资银行收回贷款,市场银根吃紧时,年利率会高达33%。1878~1879年的第二次金融危机正是外资银行利用了这个规律,干扰金融市场的结果。
1878年,中国丝茶的出口仍然不好,商家亏损严重,钱庄受到损失,而外资银行又紧缩贷款200万两,银根吃紧,钱庄为拖欠所累,又有二三十家歇业。1879年,丝茶出口有起色,但汉口和上海的外资银行又不借给华商钱,人为造成了金融紧张。在第一次金融风波中,票号所受冲击并不大,但这一次票号也被牵连,有的票号因周转不灵而倒闭。
这两次金融危机使外国人控制了中国的丝茶出口量及价格,贸易处于停滞状态。风雨飘摇的中国金融业又进入了1883年的第三次金融风波。这一年,上海金融市场受投机活动和企业股票波动的影响,动荡不已。9月中,当市场需要大量资金时,外资银行却拒绝办理短期信用贷款,这使纯泰和泰来两家大钱庄在10月中倒闭,共欠银26万余两。与钱庄有业务往来的票号受到严重损失,于是急于收回贷款,而这一举动又加剧了金融动荡。到冬天,上海的78家大钱庄只剩下10家,受连累的金融机构达三四百家。
贴票风潮与股票诈骗
1897年发生的金融风波与贴票相关,称为“贴票风潮”。贴票是一种高息揽储的做法。例如,客户以现金90元存入,钱庄付给面额为100元的远期庄票一张,为期半个月,到期客户就可以用庄票取回100元。贴票为潮州商人郑氏的钱庄所创,利率起初为20~30%,以后甚至高达50~60%,这种不规范的做法吸收了大量资金。但到1897年,由于贴票发行过多,钱庄无力偿还,这就引起了人们的恐慌。波及未发行贴票的钱庄和票号,又形成了严重的金融风波。
发生在1910年的金融风波是由于股票诈骗引起的,称为“橡皮股票风潮”。橡皮就是橡胶( 20725,-760,-3.54%)。英国人麦边于1903年在上海成立了兰格志公司,宣传从事开辟橡胶园、开发石油、煤炭、采伐木材等业务,开始招股活动,但并没成功。1909年,世界橡胶价格暴涨,国外从事橡胶开发的企业和投资人大获其利。许多人购买橡皮股票,麦边和其它橡胶公司乘机哄抬股价。兰格志公司票面100荷兰盾(合白银60两)的股票被炒到近1000两白银,超过了面值的十六七倍。兰格志公司在骗到钱之后就逃跑了,股价一落千丈,原来做股票抵押的外资银行也中止了该项业务,并追要贷款,这种股票于是成为废纸,各钱庄或承做股票抵押,或贷给购股者的钱此时已无法收回,这又引发了金融风波。在这场风波中又有一半钱庄倒闭。1909年,上海有钱庄100家,经过这场风波,到1911年时,只剩下51家。
惨痛教训
在金融市场如此混乱,金融风波频发的情况下,洋务运动与中国民族工业哪能得到健康发展?
清末的金融风波与当时中国受外国侵略,政府软弱相关。外国银行凭借特权在金融市场上兴风作浪,从中渔利,是金融风波的重要根源。因此,一国的金融市场无论开放到什么程度,都必须控制在自己手中,不能让外国人控制中国金融。金融风波发生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金融监管。无论外国的银行,还是中国的钱庄、票号,都从自己的眼前利益出发,违规操作,根本没有什么立法或监管机构。一个没有规则的金融市场,其游戏岂不是一片混乱?
直到一百年后的今天,外资冲击一国金融市场,国内金融机构的违规操作仍然没有根除。金融开放和金融监管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监管的开放只会引起混乱,而无利于经济发展。
② 中国第一批上市公司有哪些
上海交易所第一批有8只股票。延中实业(600601)(现“方正科技”)、真空电子(600602)(现“广电电子”),飞乐音响(600651)、爱使电子(600652)(现“爱使股份”)、申华电工(600653)(现“申华控股”)、飞乐股份(600654)、豫园商场(600655)(1992年6月15日终止上市,替代为改制后于1992年9月2日上市的豫园商城)和浙江的凤凰化工(600656)(后来的“S*ST源药”,已退市)
1、延中实业是沪市最早上市的公司之一,属于“三无”概念股,且盘子小,争夺其控股权的斗争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多次掀起波澜。1993年深宝安收购延中实业是其第一次遭遇举牌,也打响了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的第一枪。
2、“真空电子”曾是证券市场上“老八股”的龙头股,“真空B股”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第一个B股。1996年年底开始资产结构改造。1997年3月,当上海市市委、市府决定对广电集团进行重组时,真空电子的国有股股东变更为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
2、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84年11月18日,是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上市公司。现涉及绿色照明、IC卡、电子部件等多个方面。
③ 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有什么不同
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现状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市银行达到14家,国有商业银行均已完成股份制改造,除农行外都实现了上市。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银行业的改革发展也具有鲜明的特点,我国上市银行的股权结构既带有旧体制的深深烙印,又有不同改革发展阶段不断创新的特点。根据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的相关数据,现阶段我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主要有以下特点。
国有股比例较高,占有重要地位
股权分置改革后,根据非流通股上市流通的条件和时间限制,各银行年报披露的持股数据中,分为有限售条件的股份和无限售条件的股份。根据我国上市银行2008年底有限售条件的股份中各类型股份所占的比例可以看出,除民生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没有国有股外,其他上市银行均有较高比例的国有股权。其中,国有银行中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国有股比例超过70%,建设银行国有股比例(包括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超过50%,处于绝对控股地位。华夏银行国有法人股比例为34.29%,中信银行国有法人股比例则高达62.33%,交通银行、兴业银行和南京银行国有股比例均超过20%。部分上市银行国有股比例虽相对较低,但与其他类型股东相比,仍占有主导地位。
流通股比例逐步提高,股份逐步实现全流通
根据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规定,启动改革后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十二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五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因此,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并不代表非流通股立即上市流通,流通股比例是有序的逐步提高,最终实现全流通。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之后,各上市银行陆续公布了改革方案,流通股比例逐步增加,多数银行流通股比例都已超过50%,其中民生银行流通股比例最高,达到95.07%。
股权集中度较高,银行之间的差距较大
我国上市银行中,中国银行和中信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半数,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超过了30%,股权集中度较高;民生银行最低,只有5.9%,其他上市银行基本在10%~30%之间。总体来看,我国上市银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平均值为27.07%,个体差异较大,有的股权集中度很高,有的则比较分散,标准差为19.28%(见图1、表2、表3)。从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来看,我国上市银行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平均达到63.38%,并且个体差异较大,标准差为22.7%。
④ 我国上市公司里面,市值突破万亿有哪些公司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当中,市值突破万亿的公司是有的,根据各大上市公司的市值来看,最起码有十几家公司市值已经突破万亿了。
突破万亿市值的上市公司具体名单如下:
阿里巴巴
腾讯控股
贵州茅台
工商银行
中国平安
建设银行
美团
拼多多
五粮液
招商银行
以上这些就是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股票市值都是已经突破万亿的名单,下面根据这些股票进行分析到底这些上市公司市值到底有多少呢?
(1)阿里巴巴股票市值
(4)工商银行市值
如果上图,这是目前工商银行的最新情况,其中公司银行股价已经在5.2元之间震荡徘徊,公司银行的股票总市值已经高达18747亿元,成为A股市场市值排名第二的上市公司。
(5)建设银行市值
如上图,这是目前建设银行的股票市值,建设银行总市值仅次于工商银行的市值,目前建设银行总市值已经高达17476亿元,同比工商银行少了1000多亿元,成为A股市场市值第三的股票。
通过上面分析得知,我国上市公司当中突破万亿市值的,最起码有十几家公司,当然市值突破万亿的都是大型企业,基本都是行业当中的龙头企业,这些龙头企业的股票市值突破万亿都是非常正常的事。
⑤ 中国第一个上市银行是什么
中国第一个上市银行是深圳发展银行,上市日期:1991-04-03。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发展银行,股票简称:深发展A,股票代码:000001)是中国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商业银行, 其前身是1987年由深圳当地21家农信社合并成立的“深圳市联合信用银行”,后改名为“深圳发展银行”,简称深发展。
深发展于1987年5月首次公开发售人民币普通股,并于1987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深圳。深发展作为深圳第一家上市公司和全国最早的股份制银行,在上世纪90年代,一直是金融界的宠儿。
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深圳发展银行综合实力日益增强,成为了一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郑州、等22个经济发达城市设立了约300家分支机构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北京、香港设立代表处,并与境外众多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
(5)我国银行业第一家股票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主营业务
1、办理人民币存、贷、结算、汇兑业务;
2、人民币票据承兑和贴现;
3、各项信托业务;
4、经监管机构批准发行或买卖人民币有价证券;
5、外汇存款、汇款;
6、境内境外借款;
7、在境内境外发行或代理发行外币有价证券外汇存款、汇款、境内境外汇借款;
8、贸易、非贸易结算;
9、外币票据的承兑和贴现;
10、外汇放款;
11、代客买卖外汇及外币有价证券,自营外汇买卖;
12、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
13、保险兼业代理业务;
14、经有关监管机构批准或允许的其他业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⑥ 我国A股上市银行有那几家
1、中国工商银行(简称ICBC ,工行)成立于1984年1月1日, 总行位于北京复兴门内大街55号, 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拥有中国最大的客户群,是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也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上证A股:工商银行(601398)。
2、中国农业银行最初成立于1951年,总行位于北京建国门内大街69号,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
总行设在北京,是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在“全球银行1000强”中排名前7位,穆迪信用评级为A1。2010年7月15日和16日,农行A股、H股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
3、中国银行于1912年2月5日,经孙中山先生批准,正式成立。 总行位于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号,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
中国银行是香港、澳门地区的发钞行,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和航空租赁,旗下有中银国际、中银投资、中银基金、中银保险、中银香港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上证A股:中国银行(601988)。
4、中国建设银行(China Construction Bank,简称CCB,建行)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总行位于北京金融大街25号, [43] 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国有银行。上证A股:建设银行(601939)。
5、交通银行创始于1908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银行之一,也是近代中国的发钞行之一。1987年4月1日,重新组建后的交通银行正式对外营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
2005年6月交通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2007年5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601328(A股)、03328(H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