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汕头曾是全国第几大港
潮州市以南的韩江三角洲,远在二千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随着韩江三角洲的扩展延伸,慢慢形成了汕头这块陆地。由于这里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较之其他港口优越,所以船只往来日渐增多,到了清代嘉庆十四年(1809),原来的“沙汕头”改称为“沙汕头港”。
二次鸦片战争失败,根据中英、中法《天津条约》及《续增条约》,汕头于1861年被迫辟为通商口岸,称“汕头埠”。
列强对汕头港的掠夺
汕头开埠后,英、美、法、德、日、俄等国家先后来汕设领事馆,开办洋行、教会、建设码头、仓库,开展海运贸易。1862年英国汽船首次抵汕,随后,美、法、德、日等12个国家的航船相继抵汕。外国汽船逐渐取代了国内的木帆船。开埠前的1858年,本地大型远洋帆船有400多艘,至1877年几乎绝迹。外国船来汕货物,除了少量的棉花、布匹、工业品外,大宗货是鸦片。
汕头海运贸易的短暂繁荣
自汕头开港至20世纪初年,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汕头港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贸易港口,拥有趸船码头6座,仓库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中外轮船公司有英商怡和、太古,泰国中暹轮船公司,中国招商局汕头分局等10家。另有太古南记、维记、捷利等30多家船务行或代理行。汕头港与国内沿海各港及新加坡、泰国、日本等东南亚诸国及欧洲几个大港通航。
国际航线的开通,促进了港口海运贸易的发展,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海运商贸达到了鼎盛时期。据《潮海关史料汇编》载:“1932至1937年各年往来外洋船舶吨数均占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广州;上世纪30年代,汕头“商业之盛居于全国第七位,仅次于上海、天津、大连、汉口、胶州、广州。”(据《潮州志》)。
汕头沦陷,港口衰落
1939年6月21日,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入侵汕头,控制海关,关闭港口贸易,港口主权和航运权益由日本帝国主义侵吞。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盟军为了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多次派飞机轰炸驻汕日军,港口生产设施遭受严重破坏,港口内外交通中断,贸易运输一蹶不振。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港口航运得到恢复,但因战争创伤,加上国民党政府腐败,通货膨胀,港口海运贸易冷落。
汕头解放,港口获得新生
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汕头港获得了新生。
汕头解放后,军管会接管了港口各个管理机构和轮船公司,建立了新的港口管理机构和港口企业。1950年粉碎了败退到台湾的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封锁汕头港、破坏港口生产的阴谋。“一五”时期修复了码头、仓库,使港口航运恢复发展。港口吞吐量从解放初期的三四十万吨发展到1957年的130.3万吨。
从1958年至1978年,汕头港与全国一样,经历了艰难曲折过程,造成港口发展滞后,20年间港口年吞吐量在120万吨至180万吨之间徘徊。从1973年至1979年建成3个中级泊位。港口通过能力才达到150万吨,初步改变了落后面貌。
发展中的汕头港
改革开放以来,港口生产、建设和贸易运输全面发展。
至2002年,全港拥有大中小各种码头泊位共65个,年通过能力超2000万吨。特别是“八五”期间,汕头深水港一期工程建成3个万吨级深水泊位和建成一条长7.95公里的外导流防沙堤,加上挖泥疏浚,使外航道由原来水位只有�4.7米增加至�9.5米,结束了汕头港没有深水泊位,万吨轮进不了港的历史。昔日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一书谈及“汕头通海之路,只须少加范围浚渫之功,易成为一地方之良港也”的夙愿如今已经实现。另外,汕头与香港和记黄埔集团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于1998年全面竣工投产。汕头深水港二期工程5个万吨级深水泊位,也于2002年基本建成投产。
改革开放,促进了潮汕地区尤其是汕头特区外贸事业的发展。汕头港自开港至今,已与世界52个国家和地区的248个港口通航和货运往来。
㈡ 汕头大型的外资企业有哪些
朋友你好.
这个统计不了的,给你一段文字,你看一下就知道了:
“百载商埠”汕头,沐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正日益吸引着国内外投资者的眼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招商引资的渠道越来越宽,层次越来越高,领域越来越广,吸收外资步伐越来越快,据初步统计,改革开放30年来汕头引进外资企业50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70多亿美元。这些引进的外资企业和实际利用的外资,既有海外潮人独资或与有关方面合资、合作创办和经营的,也有跨国公司、大财团,其中还包括13家世界500强企业。
如果你真要查,建议找个工商局的朋友拿点资料,要多少有多少。
在这里我就稍微列举一些吧:
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 (香港和黄集团,李嘉诚旗下的公司)
矢崎汽车配件,东京元件,东京电子 (日本)
海霸王,东亚钟表 (台湾)...
㈢ 如何看待泰国前总理英拉就任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董事长
支持丘英乐回娘家
㈣ 汕头2021年珠港新城最新状况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为什么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任何搬迁的动静,难道汕头市最
㈤ 广东汕头有几个码头
您好,广东汕头有七个主要港口。
汕头港现有老港区、珠池港区、马山港区、广澳港区、海门港区、南澳港区、榕江港区等七个港区。其中,珠池港区是已建成的最大规模港区,广澳、海门是今后重点发展的港区。
㈥ 广东汕头港口
汕头港具有维多利亚港第二的美称.
自然条件
风况:常风向与强风向均为东北东向,全年大于6级风的出现频率不到10%。汕头地区受台风影响,平均每年有3~4次台风正面袭击或影响本区。有史记录的强风最大风速达52.1米/秒。伴随台风而来的风暴潮对本港也有较大影响,最大增水达3.02米。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672.2毫米,每年5~8月为雨季。
雾况:1~4月为雾季。年平均雾日为22天,连续碍航雾天数不超过2天。
气温:年平均气温21.3℃,历年最高为37.9℃,历年最低为0.4℃。
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最高潮位4.97米(受风暴潮增水影响),最低潮位-0.3米,平均潮差1.03米。
潮流:属弱潮河口海湾,湾内潮流受地形制约,为东西向往复流,涨潮流流速鹿屿水道为1.3米/秒,落潮流流速鹿屿水道为1.54~2.06米/秒。
波浪:汕头湾口有妈屿、鹿屿等岛为天然屏障,加上“八五”期间建成的导流防沙堤,外海波浪对内港影响甚小。港内波浪主要是东北及东向大风产生的,在5~6级风时,深水处会出现白浪,波高可超过1米,但传至岸边及码头附近,波浪以衰减。港内吹南、西南、西风时,即使有6级风,波浪也不高,对装卸作业影响不大。
助航信息
航道:航道分为港外航道和港内航道。港外航道长9400米,宽200~500米,航道水深4.7~7.0米;港内航道长9150米,宽350~500米,航道水深5~8米。
港口设有灯塔3座:
表角灯塔为单闪白光,周期5秒,灯光射程18海里;
德州岛(鹿屿)灯塔为红白互光,灯光射程白光10海里;
石碑山灯塔为旋转(2)白光,灯光射程22海里。
赤屿灯桩(23°16′56″N/116°47′18″E)联闪(2)白光,周期6秒,灯光射程5海里。
汕头港区设有3对导标,三百门进港航道正建设2对导标。港区内设有灯浮以保障航行安全。
锚地:引航锚地位于赤屿东北,水深6.5米,底质为泥沙,锚地面积314.2万平方米;港内有检疫、待泊、避风锚地,水深6.0米左右,底质为泥沙,锚地面积117.9万平方米。
港口基本情况
汕头港是我国沿海5个港口群中的主要港口之一,拥有5000吨级以上泊位3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综合通过能力2621万吨,集装箱吞吐能力58万标箱。近年来,汕头市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和海运业,目前与世界上57个国家和地区的268个港口有货运往来,与香港、泰国、日本等地有集装箱定期货运班轮。2006年,汕头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万吨,达到2012.5万吨,增长15.9%。汕头港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较好的建港资源条件,历来是粤东、闽西南、赣南物资的重要集散地和海上门户,现是全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根据近日颁布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汕头港是我国沿海港口5个港口群体中主要港口之一。
目前,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至2005年底,全市港口500吨级级以上生产泊位8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6个,通过能力达到2518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58万标箱。
港口货物吞吐量呈大幅度增长态势。2006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015万吨,同比增长16.1%;集装箱完成44.3万标箱,同比增长20.4%。2006年汕头港货物吞吐量比2005年10.1%的增长幅度提高6个百分点,比“十五”期间6.2%的平均增长幅度提高9.9个百分点,增幅比全省沿海港口平均增速高2.2%,其中集装箱的增幅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15%。
港口特点和优势
1、地理位置优越:汕头港地处东南沿海,在福州至广州黄金海岸线的中部,东北距厦门130海里,西南距香港187海里,东距台湾高雄214海里,与高雄处于同纬度。最东的南澳岛距高雄不足180浬,是黄金三角地区。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最具备对台直航条件的港口。
2、历史悠久:汕头港开埠于1861年,已有140多年的历史。素有“岭东之门户,华南之要冲”的称誉。
3、港口级别高。汕头港是沿海25个国家级主要港口之一。在《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中,汕头港是我国沿海港口5个港口群体中主要港口之一。
4、建港岸线资源丰富,具有天然深水良港。全市共有海岸线289公里,其中适宜建港的自然深水岸线有28公里,深水岸线资源丰富。有具备建设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15万吨级煤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等大型深水码头的优良岸线。同时具有泥沙回淤轻微,地质构造稳定,靠近国际航线,建港材料丰富等有利条件。其中广澳港区是粤东唯一天然深水良港,距岸2.5公里即可建设30万吨级原油码头,建港水深条件非常优越。
5、港口初具规模。全港现有500吨以上泊位82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6个;年设计通过能力2518万吨,其中集装箱年通过能力58万TEU。
6、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完善。汕头湾主航道为3万吨级单向航道,航道水深达到-11米。广澳港区航道目前为2万吨级临时航道,正在实施5万吨级航道工程。
7、集疏运系统较为完善。腹地内主要公路干线有324、206、205国道,深汕高速、汕汾高速公路和广梅汕铁路。汕头至梅洲、汕头至深圳、汕头至福建、江西有多条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与港口相连。珠池港区已有疏港铁路,广澳港区规划疏港铁路已进入设计阶段,港口集疏运网络已经形成,大型规划港区均有规划疏港铁路。
主要港区情况
汕头港现有老港区、珠池港区、马山港区、广澳港区、潮阳港区、澄海港区、南澳港区共七个港区。
珠池港区有1800米万吨级以上顺岸岸线、有约900的陆域纵深形成的大型完整港区,共建成9个万吨级深水泊位,其中有2个2.5万吨级专业集装箱泊位,是目前建成的最大规模港区。
广澳港区和潮阳港区作为汕头港重要的外海港区,因有良好的深水岸线和优越的建港条件,港口陆域广阔,与汕头市规划的工业经济带有良好的衔接,适合建设大吨级泊位和临港工业,是今后重点发展的港区。
广澳港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港区泥沙淤积轻微,地质结构相对稳定,距离城市中心区域适中,是粤东唯一的天然深水良港。湾内10米等深线距岸约1~1.5公里,湾外南牙角-20米自然水深距岸约3公里,具备建设30万吨级以上码头的优良水深条件。目前,该港区初具规模,已建成1-6万吨级码头4个,2个5万吨级码头正在建设中,5万吨级深水航道将于明年实施。港区规划陆域面积达13.6平方公里,规划岸线长10公里,可建设泊位39个。将成为以承担近、远洋集装箱、大宗散杂货、石油化工、液化气、液体化工货物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规划远期能力达到1.3亿吨。
潮阳港区泥沙淤积轻微,地质构造稳定,10米等深线距岸约400~800米左右,水深条件优越。现有5000吨级多用途泊位、500吨级件杂泊位、1000吨级油码头各1个。目前,已有一些大型项目拟落户该港区,如华能汕头海门电厂已落户龙头山附近,计划今年开工建设,中海油LNG项目也初步选址该港区。港区规划成为我国沿海、近洋集装箱、煤炭、散杂货及石油化工品等运输提供服务的多功能综合型地方性港口。规划岸线长约7.6公里,规划陆域5.4平方公里,可建设0.5~15万吨级码头共16个。
港口发展思路和“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港口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至2010年,要建成市场经营机制健全,港口管理规范到位,效率和效能显著提高,有利于有序竞争、有利于港口资源优化配置的港口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有突破性进展,港口结构有明显改善,资源和规模优势得到有效发挥,现代化深水大港初具规模,建成7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及广澳港区5万吨级航道,新增港口通过能力1566万吨,全港吞吐能力达到4000万吨。完成10万吨LNG码头、30万吨原油码头前期工作,并力争十一五期末动工。港口生产有大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未全港年吞吐量达到4000万吨,年均递增18.2%;集装箱年吞吐量110万标箱,年均递增24.5%。
“十一五”期间将重点建设广澳港区和潮阳港区,完善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引进战略性合作伙伴,吸引大型临港工业落户,推动港口建设和发展。主要建设广澳港区一期两个5万吨级泊位,广澳港区二期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广澳港区5万吨级石化泊位,华能汕头电厂配套5万吨级煤码头,丰盛海门电厂配套5万吨级煤码头,并进行广澳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西防波堤、LNG项目配套码头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㈦ 汕头的集装箱码头有几个分别叫什么从东莞去路线怎么走
我知道的只有一个.汕头西堤集装箱码头.东莞走深汕高速.到河浦收费站下高速.如果要经过海湾大桥也行.
㈧ 股票 跟集装箱和码头有关的股票都有那些
中国远洋,中海集运,招商轮船、长航油运、中海发展;
深赤湾A,日照港,盐田港,北海港,唐山港,锦州港,宁波港,大连港,上港集团,芜湖港,厦门港务,营口港,连云港,天津港,南京港,重庆港九。
㈨ 泰国英拉现在壮况
英拉·西那瓦(Pu),[1]泰国前总理,国防部前部长,著名企业家。1967年6月21日出生于泰国清迈府,第四代泰国华裔,祖籍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塔下村,梅州客家人后裔,是泰国前总理他信·西那瓦最小的妹妹,比他信小18岁。英拉先后在泰国清迈大学和美国肯塔基州立大学取得政治学学士和政治学硕士学位。2019年1月,出任汕头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