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香港建行亚洲银行简介
中国建设银行(亚洲)(「建行(亚洲)」)历史悠久,自1912年成立至今已一百周年,现挤身香港「百年老号」之列。
名称由来:
2006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建行」)与美银集团达成收购协议。美国银行(亚洲)有限公司成为建行之全资附属公司,并于同年12月30日正式易名为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
发展历程:
中国建设银行(亚洲)(「建行(亚洲)」)历史悠久,自1912年成立至今已一百周年,现挤身香港「百年老号」之列。于过去的一整个世纪,本行见证了香港的经济发展、盛世兴衰。欲细说本行的历史,便要追溯至1912年在香港成立的广东银行。
1912年2月,来自美国三藩市的华籍商人创办了广东银行有限公司。
广东银行有限公司于1988年被美国太平洋银行收购而易名为太平洋亚洲银行有限公司。随着美国银行集团(「美银集团」)与美国太平洋集团在1992年合并,本行于1993年再度易名为美国亚洲银行有限公司。1998年,美银集团与众国银行集团合并成为新的美国银行。而于2001年,本行之中文名称再度更改为「美国银行(亚洲)有限公司」,为与当时银行的英文名称一致。
㈡ 亚洲商业银行的亚洲商业银行五年之变:扩张隐忧
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从2006年开始,到2010年,已经历了5年时间。这5年时间,全球经济、金融以及银行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其间依次经历了经济快速增长、美国金融海啸、全球经济危机、政府刺激计划、后危机时代的复苏与政策退出。与此同时,亚洲银行业的竞争力格局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的研究框架,在5年中总体上保持了一以贯之的指标体系。而每一年,研究也都会在银行家、业内专家以及学者访谈的基础上,对指标体系作进一步修正和优化,以求达到更加准确的度量和计算。
2006年至2010年5年的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除了从2009年开始,将中国内地银行入选候选排名银行样本的资产下限从100亿美元提升至400亿美元,其他入选标准没有做任何改动。进入研究范围的亚洲银行样本数量在5年中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且在2010年发生了较大程度的跃升,达到了183家。
各个国家地区中,某些银行由于规模扩张、兼并收购、破产清算等各种原因,5年中的入选样本银行数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波动。其中,中国内地(考虑资产下限提升的情况下)、中国台湾、日本、印度和马来西亚的入选银行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他国家/地区则相对比较稳定。
对比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不同年份中的平均排名,我们能大致看出该国家/地区银行的总体竞争力变动情况。
中国内地和菲律宾的银行整体排名提升的趋势较为明显。2006年时,中国内地银行的平均排名在63位,仅排在日本、台湾和菲律宾之前,落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甚至落后于泰国和马来西亚。而到2010年时,中国内地银行的平均排名已经上升至第一位。菲律宾银行的整体排名在近两年上升幅度非常明显。这主要得益于他们在危机后快速而稳固的经济复苏。
香港和新加坡银行的整体排名在5年中相对比较稳定,在2010年出现了略微的下滑,但在十个国家和地区中,每年都位于前列。
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韩国、日本、台湾、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整体排名均出现了下滑趋势,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后,下滑的趋势有加速的迹象。 2006年至2010年,中国内地银行的整体排名提升趋势非常明显,从2006年平均63位,至2010年的平均33位,且高于所有国家和地区。从各年银行排名的标准差来看,至2009年,中国内地银行排名的标准差在缩小,表明各个银行竞争力排名之间的分散程度在降低,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力“整体提升”。需要看到的是,该标准差指标在2010年出现了一次跃升。推测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在金融危机以后,政府大力的信贷刺激政策,给各家银行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在各家银行落实的程度也不一样,在客观和主观上均拉大了他们之间排名差距,导致分散程度上升得非常明显。
分项目看,收益客观和主观三个分项指标的排名,中国内地的银行在过去的5年间,也同样整体处于提升趋势。其中,客观指标排名的整体提升趋势最为明显,2007年仅排在74位,而到2010年,已经升至38位。收益指标和主观指标排名在2010年出现了略微的下降,但5年中总体的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收益指标从平均64位上升至41位,主观指标从69位上升至27位,是上升幅度最大的分项指标。从上述三个分项指标5年中的变化来看,中国内地银行的整体竞争力体现得较为全面,不管是客观数据的结果,还是银行家对未来的长远判断,三个方面的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提升。
从跻身排名前列的银行数量,也可以发现中国内地银行竞争力提升得非常明显。在综合竞争力排名前50位的银行中,2006年,中国内地的银行仅仅占到了7家,2007年10家,2008年15家,2009年提高了中国内地入选样本银行资产下限,使得中国内地银行样本数量减少,但进入前50名的仍有15家,这一数字在2010年达到了16家。从占比中国内地样本银行上看,也显示了同样的趋势。2006年不到一半,2010年已达84%,2009年一度达到94%。
看更靠前的排名,2006年时,仅有2家中国内地银行进入了综合竞争力排名的前10位。此后,这一数字便逐步攀升,2007增加到3家,2008、2009两年增加到4家,2010年,则达到了7家之多。比例上也同样是逐步提升。2006年,仅有13%的中国内地样本银行进入前十,而到2010年,有37%的中国内地的样本银行排到前十位。更为值得注意的,在2010年,中国工商银行首次超过了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排到了亚洲银行竞争力排名的第一位。
㈢ 有没有人了解亚洲银行大家认为亚洲银行的服务好不好呢
穿越时空的冷若岚成为名门嫡女,穆尼奥有望带热队在这个赛季赢得辉煌。
耍起酒疯,荒郊野外,他深深吸气的时候把嘴里残存的烟也吸进了肺里,忽然有一天,冷仰天无法再收拾了,“要不这样吧,你先把东西放在值班室里,等你找到人再过来取。”
碎了的又是谁的心?随着裁判的哨声和吆喝,训练又回到正轨上,现在劲知道了,他们并不是在搞那一刻,他才深刻体会到的球队也时常搞这种事。唯一不清楚的事情是这个彩头到底是多少。但是劲可
㈣ 世界银行,亚洲银行是什么机构
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缩写IBRD,法语缩写BIRD)的俗称,它是一个国际组织,其一开始的使命是帮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的重建。今天它的任务是资助国家克服穷困,其资金来自成员国交纳的基金和世界银行债券。在1944年7月1日到7月22日的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参加国决定建立世界银行,1945年12月27日,在参加国签署其条约后世界银行正式成立。 今天世界银行的主要帮助对象是发展中国家,帮助它们建设教育、农业和工业设施。它向成员国提供优惠贷款,同时世界银行向受贷国提出一定的要求,比如减少贪污或建立民主等。 亚洲开发银行 (简称“亚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 -- ADB) 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区域性金融机构。它不是联合国下属机构,但它是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国亚太经社会)赞助建立的机构,同联合国及其区域和专门机构有密切的联系。根据1963年12月在马尼拉由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主持召开的第一届亚洲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的决议,1965年11月至12月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二届会议通过了亚洲开发银行章程。章程于1966年8月22日生效,11月在东京召开首届理事会,宣告该行正式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营业,总部设在马尼拉。
㈤ 请问工农中建四大行的股票哪一支更值得投资呢 能说一下理由吗 谢谢
农业银行,中国未来面临老年化社会,农村老龄化高于城市,而粮食问题是大问题,农村大量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农村种地的越来越少,粮食价格逐年攀升,到什么时候我们要吃饭,投资农产品相关上市公司是个不错的选择,
㈥ 民国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十股股票的价格
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
中国银行是1912年1月24日由孙中山总统下令,批准成立。1912年2月5日正式开业的。中国银行的前身是1905年清政府成立的户部银行。在1908年改称为大清银行,负责整理币制,造币,发行纸币,整理国库,行使中央银行权利,并添股招商。这是清政府“与国际接轨”的尝试。
中国银行成立后,继续担负中央银行职责,到了1928年,国民政府另立央行,特许中国银行为国际汇兑银行。中国银行一开始就走国际化道路,先后分别在香港、澳门、伦敦、大阪、新加坡、纽约等地设立海外分支机构。
旧中国的中国银行是官商合办的股份制银行,早期的中国银行在限制北洋军政府开支,抵制袁世凯停兑令,支持民族经济发展,组织爱国华侨支援国内抗战等方面作了很多工作。
1935年之后,中国银行的实际控制权已经落到四大家族中,成了官僚资本主义聚敛财富的工具,是中行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中国银行,1950年1月,周恩来总理向我国驻港机构发布保护,听候接管的命令。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响应周总理的号召,率先起义,宣布接受北京总管理处的领导,不久,伦敦、新加坡、雅加达、吉隆坡、卡拉奇、孟买、加尔各答、仰光等分支机构纷纷宣布接受国内总管理处的领导,为新中国保存了大量的海外资产。此后,中国银行成了新中国金融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1950年4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划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
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银行作为中国人民银行领导的一个职能部门,利用信贷、结算、汇率等多种手段促进外贸的发展,使我国外汇收入不断增加;积极参加反对冻结美元资产的斗争,抵制美国政府对我国实行的经济封锁;支持交通部门逐步建立远洋船队,支持企业通过进口设备合远材料来增加产量和质量;认真履行国家外汇专业银行的职责,加强外汇管理发展与国际金融界的交往。
1979年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两块牌子,内部一套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管。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
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此时中国银行的身份才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由原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个分支部门,国家金融管理机关,向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跨入了世界大银行的前列。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家放宽对各家银行经营领域的控制。根据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国家外汇由外汇管理局经营,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各外汇业务银行在外汇业务经营方面享有平等地位,这打破了中国银行在外汇业务方面的垄断地位,这也标示中国银行正式结束了国家外汇管理机构的历史使命,完成了向综合性商业银行的转型。
中国银行集团成立于1990年代,由原来以中国银行为首的13家银行合并而成。根据中银香港的网页,这12家银行分别是:
1. 中国银行香港分行
2. 八家内地成立银行的香港分行:广东省银行、新华银行、中南银行、金城银行、国华商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盐业银行、集友银行
3. 两家香港注册的银行:华侨商业银行、宝生银行
4. 南洋商业银行(部份分行)
交通银行在香港的业务曾经有一段时间也属于中国银行集团,但后来退出了。
从1994年到2004年这10年间,中国银行凭借悠久的历史、广泛的海外网络、出众的实力和国际金融、外汇业务优势,使中国银行成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盈利总额在国内银行中一直居于首列。许多权威的国际金融杂志一致认为,中国银行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中员工数量最少,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最强的银行,人均利润、人均资本合人均资产各项指标均居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之首。
中国银行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旗下有中银香港、中银国际、中银保险等控股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为个人和公司客户提供全面和优质的金融服务。按核心资本计算,2005年中国银行在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列第十八位。
中国银行主营商业银行业务,包括公司、个人金融、资金业务和金融机构等业务。公司业务以信贷产品为基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创新的金融服务和融资、财务解决方案。个人金融业务主要针对个人客户的金融需求,提供包括储蓄存款、消费信贷和银行卡在内的服务。资金业务包括本外币保值、资金管理、债务保值、境内外融资等资金运营和管理服务。而金融机构业务则是为全球其他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提供诸如资金清算、同业拆借和托管等全面服务。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百年品牌,中国银行在注重稳健经营的同时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创造了国内银行业的许多第一,在国际结算、外汇资金和贸易融资等领域得到业界和客户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中国银行有近百年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在中国金融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国银行于1912年由孙中山先生批准成立,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7年间,中国银行先后是当时的国家中央银行、国际汇兑银行和外贸专业银行。中国银行以诚信为本,以振兴民族金融业为己任,在艰难和战乱的环境中拓展市场,稳健经营,锐意改革,表现出了顽强的创业精神,银行业务和经营业绩长期处于同业领先地位,并将分支机构一直拓展到海外,在中国近现代银行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1949年,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1994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银行成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其它三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道成为国家金融业的支柱。
中国银行于200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试点银行之一。围绕"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标,中国银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加强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建设,整合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造工作。2004年8月26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中国银行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启动了新的航程。
中国银行是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商业银行。1929年,中国银行在伦敦设立中国金融业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后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继开设分支机构,目前拥有遍布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机构网络,其中境内机构共计11,307个,境外机构共计603个。1994年和1995年,中国银行先后成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发钞银行。中国银行在国内同业中率先引进国际管理技术人才和经营理念,不断向国际化一流大银行的目标迈进。
2004年7月14日,中国银行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京奥运会唯一的银行合作伙伴。中国银行将为国内外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宣传和普及奥运精神,促进本次体育盛会的圆满成功,提升本行企业形象和社会价值。
中国银行多年来的信誉和业绩,得到了来自业界、客户和权威媒体的广泛认可。曾先后8次被《欧洲货币》评选为"中国最佳银行"和“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连续16年进入《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企业;同时,被《财资》评为" 中国最佳国内银行";被美国《环球金融》杂志评为"中国最佳贸易融资银行"及"中国最佳外汇银行";被《远东经济评论》评为"中国地区产品服务十强企业";中银香港重组上市后,先后荣获《投资者关系》"最佳IPO投资者关系奖"和《亚洲金融》"最佳交易、最佳私有化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在近百年的岁月里,中国银行以其稳健的经营、雄厚的实力、成熟的产品和丰富的经验深得广大客户信赖,打造了卓越的品牌,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中国银行将承秉"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公司治理,追求卓越效益,创建国际一流大银行"的宗旨,依托其雄厚的实力、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成熟的产品和丰富的经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银行服务,与广大客户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2006年6月1日起,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门户网站域名由www.bank-of-china.com 变更为 www.boc.cn。新域名更方便访问中国银行门户网站。
2006年6月1日正式在香港挂牌上市
内地股票代码:601988
中国银行与奥运
2005年2月22日
中国银行作为国内独家经销“北京奥运金”的金融机构,在京成功发行第一组“北京奥运金”本色系列产品。
2005年2月2日
北京2008年奥运会合作伙伴俱乐部成立,北京奥组委向中国银行颁发纪念牌和俱乐部会员证。
2004年12月8日
中国银行和Visa国际组织在京举行了全球首张北京奥运主题的“中银VISA奥运信用卡”的首发仪式。
2004年11月3日
国际奥委会执委、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杰哈德·海博格先生及北京奥组委有关领导一行访问中国银行。
2004年8月23日
中国银行在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为中国奥运健儿举办庆功酒会。
2004年7月22日
中国银行推出第一款奥运题材金融产品——长城VISA欧元卡雅典奥运珍藏版,支持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雅典。
2004年7月14日
北京奥组委正式宣布中国银行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银行合作伙伴。
㈦ 请问亚洲银行是做什么的具体有哪些业务呢
亚洲银行的总部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这是最著名的离岸金融属地之一。它是为全球客户,尤其是为BVI、开曼等离岸公司和有境外理财需求的个人提供跨境金融服务的,比如汇款储蓄、理财投资、证券交易等等。它所有的服务都是通过数字在线渠道实现的,你可以通过他们的网站或者联系客服线 上远程开户,账户操作也是在手机App上完成,十分方便。除了提供多币种储蓄、跨境支付和汇款等银行业务,亚洲银行还为客户提供投资产品、财富管理等服务。
㈧ 亚洲银行怎么样发展如何
亚洲银行的总部位在英属维尔京群岛,而且还获得了由英属维尔京群岛金融服务委员会(BVI FSC)颁发的银行牌照。这也是BVI FSC二十年来颁发的首张银行牌照,可以说实力非常雄厚了。BVI政府对这家银行的发展也很支持,因为他们能够帮助解决BVI公司在银行开户困难的问题。这家银行除了给离岸司法管辖区相关的公司和个人提供多币种储蓄、贷款、跨境支付和汇款等业务外,还在发展电子支付及电子钱包业务。
㈨ 香港工行亚洲银行简介
中国工商银行(亚洲)前身为香港友联银行有限公司,於一九六四年在香港成立,并於一九七三年在香港公开上市(股份代号:349),多年来不断为客户开创崭新及多元化的银行服务。本银行於二零零零年八月二十一日易名为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正式成为中国工商银行集团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