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非限售股和上市公司股票
扩展阅读
过满则亏 2025-07-30 11:54:45
泰凌医药股票行情 2025-07-30 11:46:46
氯碱化工股票价格 2025-07-30 11:45:23

非限售股和上市公司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1-18 11:43:32

A. 上市公司是不是有不可解禁的股票有的100%的流通让人费解,公司创始人的股票是不u是没有算在流通股里

公司上市之日起,公司发起人的股票锁定一年,如果是大股东的,或者叫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的,一遍锁定三年,三年之后变为全流通。

B. 非流通股和限售股是一个意思吗

非流通股和限售股不是一个意思。

非流通股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股票。非流通股不是完全不能买卖,它可以通过拍卖或协议转让的方式来进行流通。但必须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交易才能生效。

限售股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成本极低。后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限售股包括股改限售股,复牌日之前股东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新股限售股,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公司形成的限售股;其他限售股。

(2)非限售股和上市公司股票扩展阅读:

限售股的征税原因

1、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限售股都不是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上取得的,成本较低,数量较大,解禁后在二级市场转让,获益很高,却与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购买的上市公司股票转让所得一样享受个人所得税免税待遇,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

2、解决政策不平衡问题。根据现行税收政策规定,个人转让非上市公司股份所得、企业转让限售股所得都征收所得税,个人转让限售股与个人转让非上市公司股份以及企业转让限售股政策存在不平衡问题。

C. 限售股是非流通股吗什么是非流通股

限售股不是非流通股,因为两者有交叉的地方,限售股在限售期之内它算是非流通股票,但它不是一直这样的呀,它限售期一般是两年到期之后就可以在市场上面正常流通啊。而非流通股一般都是内部股票是不可以在市场上面正常交易的,只能进行整体的划包转移,而且还要经过证监会的同意。

等到了两年之后解禁了,我这个股票就可以卡麦了,但两年之后这公司股票可能是5块钱,因为经过两年的波动,从15块钱变成5块钱,这完全有可能,但两年之后这公司发展的越来越好了,它完全有可能从15块钱变成30块钱那时候我可能也不会走了,但那是到时候的市场,我这个股票在限售期之内就是非流通股票,但到了解禁期的时候我就可以流通了就不是非流通股了。

D. 非限售A股是什么

所谓限售与非限售,是针对上市公司原来的股东,和一些增发限售的股票而言。非限售,就是指原来的股东持有的部分,进行了解禁,可以流通卖出部分。
非限售A股:不受时间和限制流通条件的A股股票,也就是说这些股票上市后直接流通,没有限制期。

限售A股:受时间和限制流通条件的A股股票,也就是说这些股票上市后直接流通,有限制期。

限售流通股,是指股权分置改革之前的非流通股,也就是原来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没有流通权的股份。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这部分股份也具有了流通权,不过,为了防范大量股份入市的风险,对这部分股份采取了限售条款,所以称限售流通股。
有2种限售流通股:
1、新股发行的时候,基金网配售的,一般限制3个月
2、股改时候非流通股东为了获得流通权支付的对价,一般限制12个月以上
。过了期限就可以和一般的流通股一样进行买卖了,这就是“解禁”。

E. 限售股形成的原因有哪些证监会对限售股的交易有什么规定

你好,限售股就是指在限定时间内和条件下限制出售的股票。限售股解禁期满后可以上市流通,其性质就由限售股变成了流通股。
股权分置改革形成的限售股(此部分限购股已经基本完成解禁)
由于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持股成本差距悬殊,为了保障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并维护市场稳定,非流通股在通过对价获得流通权的同时,中国证监会对非流通股上市设定了限售时间和条件,这也就是股权分置改革形成的限售股的由来。根据2005 年9 月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的规定:
(1)股改后上市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自股改方案实施之日起,12 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2)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大非”),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的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 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 个月内不得超过10%。
IPO形成的限售股
IPO 限售股包括IPO 原股东限售股和IPO 机构配售股两部分。
对于IPO 原股东限售股的上市流通问题,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有着类似的规定。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对于IP0 股份的上市,交易所规定:
(1)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持有的股份,自IPO 股票上市之日起36 个月内不得上市流通;
(2)IPO 时已发行的股份,IPO 股票上市之日起12 个月内不得上市流通。
对于IPO 机构配售股的上市流通问题,中国证监会规定:
(1)IPO 股票数量在4 亿股以上的,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战略投资者配售的股票持有期限不少于12 个月;
(2)对于网下询价对象配售股票,其持有期限不应少于3 个月,持有期从IP0 股票上市之日起计算。
再融资形成的限售股
再融资形成的限售股主要由定向增发认购股份和公开增发网下机构配售股份两部分。
对于定向增发认购股份的上市流通问题,中国证监会规定:
(1)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票,自发行结束之日起,12 个月内不得转让;
(2)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企业认购的股份、战略投资者认购的股份,36 个月内不得转让。
对于公开增发网下机构配售股份的上市流通问题,中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公开增发,主承销商可以对参与网下配售的机构投资者进行分类,并在发行公告中明确机构投资者的分类标准。公开增发网下机构配售股份的限售期通常为1 个月,但是向其控股股东配售股东的限售期却从6 个月到36 个月不等。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F. 上市股票和非上市股票的区别

上市公司(The listed company)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非上市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最主要的区别是:非上市公司的股票只能在场外交易(就是指买卖双方协定交易)。而上市公司的股票就可以上市交易。还有一方面是非上市公司股票的买卖需要经过公司股东的同意,限制比较多;而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在市场上进行自由买卖(除去限售股)。

G. 限售股 和 非流通股 有何区别

1、概念不同

限售股是指以前的上市公司,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唯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

非流通股指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股票,非流通股也不是完全不能买卖,它可以通过拍卖或协议转让的方式来进行流通,这样做了,必须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交易才能生效。


2、包含内容不同

非流通股票:分为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内资及外资法人股、发起自然人股。限售股是指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中国A股市场的限售股,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类是股改产生的限售股;另一类是新股首次发行上市(IPO)产生的限售股。

3、期限不同

流通股是指可以在证券市场买卖交易的部分,也就是可以自由流通。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

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

H. 请问公司同时存在限售与非限售股,在二级市场上出售的股票的成本价如

一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后,股票市场不再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划分,只有限售流通股与非限售流通股之别,限售流通股解除限售后都将进入流通。这些限售股都不是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上取得的,成本较低,数量较大,解禁后在二级市场转让,获益很高,却与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购买的上市公司股票转让所得一样享受个人所得税免税待遇,加剧了收入分配不公的矛盾,社会反应比较强烈。二是解决政策不平衡问题。根据现行税收政策规定,个人转让非上市公司股份所得、企业转让限售股所得都征收所得税,个人转让限售股与个人转让非上市公司股份以及企业转让限售股政策存在不平衡问题。此次纳入征税范围的限售股包括:(一)股改限售股,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票复牌日之前股东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复牌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二)新股限售股,即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三)其他限售股,即财政部、税务总局、法制和证监会共同确定的其他限售股。关于限售股的范围,在具体实施时,由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通过结算系统给予锁定。关于个人转让限售股征收所得税问题(一)征始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10年1月1日起,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二)征收税率:按照“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三)限售股界定:三部委关于个人转让限售股征收所得税通知(简称为本通知)所称限售股包括:1。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票复牌日之前股东所持原非流通股股份,以及股票复牌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下统称股改限售股);2。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新老划断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公司形成的限售股,以及上市首日至解禁日期间由上述股份孳生的送、转股(以下简称新股限售股);3。财政部、税务总局、法制和证监会共同确定的其他限售股。

I. 原始股 和 限售股 有何区别

1、概念不同

原始股是公司在上市之前发行的股票。在中国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级市场上以发行价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企业股票。

以前的上市公司(特别是国企),有相当部分的法人股。这些法人股跟流通股同股同权,但成本极低(即股价波动风险全由流通股股东承担),唯一不便就是不能在公开市场自由买卖。后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企业所有股份自由流通买卖。


2、时间限制不同

购买原始股,一个途径是通过其发行进行收购。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可以采取发起设立或者募集设立的方式。发起设立是指由公司发起人认购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向社会公开募集而设立公司。

由于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一年内不得转让,社会上出售的所谓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份。

限售股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

3、性质不同

原始股从总体上可划分为:国有股、法人股与自然人股。国有股是国家持有股份,目前中国的法律还没有允许上市流通。法人股是企业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经过转让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的;自然人股是一般个人所持有的股票,一旦该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

限售股是指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由原非流通股转变而来的有限售期的流通股,市场俗称为“大小非”。所谓“大非”指的是大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所谓“小非”指的是小规模的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