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无人机股票龙头股票有哪些
华测导航: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领先企业之一;主营业务包含无人机航测产品,应用于国土规划、水利、水资源监测、地理国情普查、电力普查、航拍测绘等众多领域。
洪都航空:中航工业旗下公司,主导制造国产“利剑”无人作战攻击机;国内主要的教练机研发生产基地。
航天通信: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研制、生产各类无人机地面控制系统等。
神剑股份:神剑股份2015年5月11日公告称拟以每股8.63元定增,作价4.25亿元,收购嘉业航空100%股权。此外,公司还已开发出高原无人机、短距起降风斗叶栅无人机、高速靶机、翔雁无人机、炮射无人机等机型。
航天彩虹:航天十一院下属上市公司;主要产品有中程无人机、远程无人机、任务载荷及配套设备、无人机应用服务;16年获得集团注入彩虹无人机、神舟飞行器资产;“彩虹”系列是我国批量出口最早和出口量最大的军用无人机,覆盖9个国家,年交付200余架,近十年销售额累计数已处于全球前三位;17年营收14.47亿元,无人机占比75.32%。
赛为智能:公司在无人机方面主要研发了全自主飞行、自动驾驶仪、转子发动机、无人机后端图像视频分析处理技术,开设了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学院;推出了多款高端无人机机型,重点有大载荷系留多旋翼、固定翼、直升机等;与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合作。
拓展资料:
龙头股通常在大盘下跌末期端,市场恐慌时,逆市涨停,提前见底,或者先于大盘启动,并且经受大盘一轮下跌考验。再如12月2日出现的新龙头太原刚玉,它符合刚讲的龙头战法,一是从涨停开始,且筹码稳定,二是低价即3.91元,三是流通市值起动才4.5亿,周二才6.4亿,从底部起涨,炒到翻倍也不过10亿,也就是说不到2-3亿的私募资金或游资就可以炒作。四是该股日周月KDJ同时金叉,说明该股主力有备而来。五是该股在大盘恐慌末端,逆市涨停,此时大盘还在下跌,但并没有影响此股涨停。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龙头的起涨过程,也说明下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盘下跌,没有龙头出现。
② 自动驾驶龙头股票有哪些
自动驾驶龙头:华锋股份: 在车联网及自动驾驶方面,公司正在进行高性能域控制器系统开发,包括满足功能安全的系统架构和满足高级别智能驾驶的算法体系,结合超融合感知环境,可实现智能驾驶场景的应用。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4.4亿,同比增长-37.66%;毛利润为2348万,净利润为-3.26亿元。 联合光电: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2.88亿,同比增长5.27%;毛利润为2.561亿,净利润为3273万元。
拓展资料
1.北京君正: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1.7亿,净利润为2049万元。 意华股份: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32.68亿,同比增长101.43%;毛利润为7.364亿,净利润为1.45亿元。 兆易创新: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44.97亿,净利润为5.56亿元。 6、拓普集团: 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65.11亿净利润为5.75亿元。 力合科创: 力合科创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投资的深圳博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可以应用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其产品暂未量产,深圳市柠檬光子科技有限公司不在自动驾驶领域,均未与华为合作。2020年公司营业总收入21.84亿,同比增长1.39%;毛利润为7.870亿,净利润为4.05亿元。
2.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前段时间联合发布的《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汽车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新车装配率要超过50%,网联式驾驶辅助系统装配率要达到10%。 自动驾驶概念股 自动驾驶概念股 而到2025年,高度和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将进入市场。基于对产业前景的看好,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已经在这个市场上加大部署,并取得重大进展。路畅科技: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是网络Apollo生态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公司在智能驾驶、无人驾驶领域深耕已久,在技术储备和产品布局上,紧紧跟随了业界在无人驾驶领域的最新发展成果。 千方科技:携手网络,投资设立北京智能车联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启动无人驾驶V2X战略。公司深耕京津冀市场,打造智能交通产业基地,参与智慧城市建设,将受益雄安智慧新城建设。
③ 智能汽车龙头股票有哪些
1、诚迈科技300598: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9.36%、3.5%、30.82%、8.41%。曾经的软件情绪前排人气龙头,国内领先的移动互联及智能终端技术提供商。专注于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硬件、人工智能以及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嵌入式软件技术研发,与主流移动芯片厂商、移动终端设备厂商、汽车厂商以及移动互联网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韦尔股份603501: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13.39%、10.08%、10.17%、29.06%。韦尔股份是全球第二大汽车CIS供应商;公司车载CIS芯片市占率29%位居全球第二,拥有从环视到ADAS以及自动驾驶等车载应用所需的全套成像解决方案,具备雄厚的竞争实力。未来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智能汽车加速渗透背景下,车载摄像头也迎来高速增长,未来5年汽车CIS市场将保持20%的年均复合增速,是增速最高的CIS细分市场。
3、*ST众泰000980:
在ROE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分别为9.3%、4.63%、-93.46%、-1104.64%。伴随着“七级变速”战略的深入推进,2017年众泰汽车重组成功,并与福特汽车签订合资协议,相继登陆国家平台央视《大国品牌》和“世界第一屏”美国纳斯达克大屏,全面打响众泰汽车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战役。
拓展资料:
1.智能车辆是一个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多等级辅助驾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它集中运用了计算机、现代传感、信息融合、通讯、人工智能及自动控制等技术,是典型的高新技术综合体。对智能车辆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以及提供优良的人车交互界面。近年来,智能车辆己经成为世界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和汽车工业增长的新动力,很多发达国家都将其纳入到各自重点发展的智能交通系统当中。
2.智能车辆就是在一般车辆上增加了先进的传感器(如雷达、摄像头等)、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载环境感知系统和信息终端,实现与人、车、路等的信息交换,使车辆具备智能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自动分析车辆行驶的安全及危险状态,并使车辆按照人的意愿到达目的地,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目的的汽车。
3.总的来说,智能汽车是搭载先进传感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运用信息通信、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具有部分或完全自动驾驶功能,由单纯交通运输工具逐步向智能移动空间转变的新一代汽车。
4.智能汽车技术与一般所说的自动驾驶技术有所不同,它指的是利用多种传感器和智能公路技术实现的汽车自动驾驶。
④ 禾赛科技股票代码
禾赛科技的股票代码为A04676。禾赛科技是上海的一家股份有限公司,于2014年成立,其主要经营范围是研制并销售激光气体传感器和激光雷达等产品。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利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布局,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产品、光机电一体化产品等技术领域内的咨询、开发以及转让等相关服务。
禾赛科技是全球领先的3D传感器(激光雷达)制造商。2014年成立于上海,禾赛依靠近500人的团队打造出一系列创新型传感器解决方案,兼顾业内顶尖的产品性能、可量产的设计以及出众的可靠性。禾赛凭借自主研发的微振镜和波形加密技术,始终引领传感器创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均有专利布局,客户遍布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70座城市。迄今为止,禾赛已完成累计数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德国博世集团、光速、网络等全球知名的行业企业和投资机构。
拓展资料:
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的一家3D传感器(激光雷达)制造商,于2014年在上海成立,致力于开发基于激光的机器人传感技术。 它凭借自主研发的微振镜和波形加密技术,始终引领传感器创新的发展方向,在核心元器件、自研芯片、车规级生产能力、功能安全、主动抗干扰技术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激光雷达感知方面都有深厚的积累,客户遍布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70+座城市。2021年4月20日,滴滴自动驾驶公司与上海禾赛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3D传感器(激光雷达)制造商。2014年成立于上海,致力于开发基于激光的机器人传感技术。依靠近500人的团队打造出一系列创新型传感器解决方案,兼顾业内顶尖的产品性能、可量产的设计以及出众的可靠性。禾赛凭借自主研发的微振镜和波形加密技术,始终引领传感器创新的发展方向。
清华斯坦福硅谷团队和技术,发明了先进的激光空气检测设备,广泛用于能源化工行业的过程和安全监测,同时其搭载于公交车的智慧城市大气数据平台可以为民众,政府和房地产,保险等机构提供空气质量历史数据服务。
⑤ 自动驾驶概念股有哪些
冲天牛为您解答:
比亚迪,航天科技,天泽信息,中航电测,均胜电子,盛路通信,启明信息,银江股份,亚太股份,保千里,东软集团
望采纳!!
⑥ 比亚迪的股票代码是多少
最近比亚迪的股价创下900多个动态市盈率,涨势特别好,很多朋友会觉得这个股价已经高了,然而中信建投认为比亚迪的目标应该是1.5万亿市值,这说明还有70%的上涨空间。到底比亚迪的评估有哪些依据呢?今天就来和大家来讨论下国内新能源汽车业务的龙头——比亚迪。
在开始研究比亚迪股票前,给大家看一下我整理好的新能源领域龙头股名单,点进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新能源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绍:比亚迪在中国称得上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老大,业务横跨汽车、电池、IT、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以及全球首创的双模技术和双向逆变技术,实现汽车在动力性能、安全保护和能源消费等方面的多重跨越,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领跑者之一。
比亚迪的亮点:
1、产品力持续向上,新能源车销量表现强劲
公司已经进入产品与技术的集中兑现期,随着不断推出带有比亚迪最新技术的新车型,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一直都在提高,对于电动车领域来说,它依旧可以引领行业发展,在自主品牌高端化方面抢得先机,进步飞快。
2、刀片电池出鞘安天下,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
比亚迪刀片电池具备超级安全、超级寿命、超级续航、超级强度、超级功率和超级低温性能六大技术创新,跳过模组,相较于传统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升50%,成本上也明显更有优势。当下电池市场占有率15%,仅被CATL(宁德时代)压一头。因为技术创新比亚迪刀片电池具有很优秀的性能与成本这两方面的优势,纵使全球电动化潮汐涌动,比亚迪外供动力电池有望不停进取,攻克更多的市场份额,增强核心竞争力。
3、深度产业链布局,彰显龙头地位
比亚迪持续推进产业链布局,半导体分拆被努力推进上市,先后入股华大北斗(高精度导航)、阿特斯(光伏)、湖南裕能(正极材料)等产业链核心公司。可以认为,比亚迪依靠产品链进行精深谋划,对升高核心技术、供应链风险的掌控能力有明显加强作用,彰显龙头地位。

二、从行业角度分析
现在看来,在碳中和减排政策的推出,与之锂电池预算的控制双轮驱动下,汽车电动化的发展进程迅速,到2027年,全世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可能超过50%。同时还有一个相关的革命,就是汽车智能化革命,汽车驾驶由辅助驾驶慢慢进入到自动驾驶,驾驶舱智能化,实现了交通工具场景向智能化出行场景的转变,出行服务未来将占据汽车市场主导权,到2025年全球L2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有望超过70%。电动化与智能化的大变革,正重新塑造传统汽车产业链局面,新能源汽车将迎来高速发展。
受篇幅的影响,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深度报告以及风险提示,我在写这篇研报的时候,点击就能了解:【深度研报】比亚迪股票点评,建议收藏
三、总结
总之一句话,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是比亚迪,在行业前景如此可观的情况下,蓬勃发展的希望非常大。但是文章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的,要是你们进一步认识到比亚迪股票未来行情,进入下方链接,有名副其实的顾问为你解析,看下眼前是高估还是低估了比亚迪股票的估值:【免费】测一测比亚迪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08-2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⑦ 比亚迪是什么公司股票
最近比亚迪的股价创下900多个动态市盈率,大幅上涨,超过半数朋友会觉得这个股价已经算是很高的了,可中信建投预计比亚迪将有1.5万亿目标市值,也就是说还有70%的上涨空间。到底比亚迪的评估是怎么的出来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下国内新能源汽车业务的领头羊--比亚迪。
在开始说比亚迪股票前,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整理好的新能源领域龙头股名单,点击就可以获得:宝藏资料:新能源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角度分析
公司介绍:在中国毫不夸张地讲,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技术综合实力第一的企业,业务横跨汽车、电池、IT、半导体等多个领域,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以及全球首创的双模技术和双向逆变技术,实现汽车在动力性能、安全保护和能源消费等方面的多重跨越,是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领跑者之一。
比亚迪的亮点:
1、产品力持续向上,新能源车销量表现强劲
公司已经进入产品与技术的集中兑现期,伴随着有比亚迪全新技术的车型陆续进入市场,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在提高,在电动车领域,仍然在引领行业发展,在自主品牌高端化方面杀出重围,快速飞升。
2、刀片电池出鞘安天下,进一步强化核心竞争力
比亚迪刀片电池具备超级安全、超级寿命、超级续航、超级强度、超级功率和超级低温性能六大技术创新,跳过模组,相较于传统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升50%,成本上也明显更有优势。当前电池市场占有率15%,仅比CATL(宁德时代)低一名。得益于技术创新,比亚迪刀片电池具有很优秀的性能与成本这两方面的优势,在电动化席卷全球的今天,比亚迪外供动力电池有望不停进取,拿下更多市场占有率,加强核心竞争力。
3、深度产业链布局,彰显龙头地位
比亚迪的产业链布局被持续扩大,努力推进半导体分拆上市,先后入股华大北斗(高精度导航)、阿特斯(光伏)、湖南裕能(正极材料)等产业链核心公司。可以认为,比亚迪通过产业链深度布局,使对核心技术、供应链风险的把控能力有了明显升高作用,起到了带头作用。

二、从行业角度分析
到目前为止,在碳中和减排政策的推出,结合锂电池成本的控制双轮驱动下,汽车电动化的发展进程迅速,到2027年全世界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超过一半。这时候,还有一个汽车智能化革命,汽车驾驶由辅助驾驶逐步过渡到自动驾驶,驾驶舱智能化,完成了交通工具场景向智能出行场景的转变,出行服务未来将占据汽车市场主导权,到2025年全球L2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渗透率有望超过70%。电动化与智能化的革新,正在重塑传统汽车产业链局面,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阶段也将会到来。
受篇幅的影响,更多关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在讲解这篇研报的过程中,点击一下就能看到:【深度研报】比亚迪股票点评,建议收藏
三、总结
总之,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在行业前景如此可观的情况下,蓬勃发展的希望非常大。但是文章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的,如若你们想深入了解比亚迪股票未来行情,可戳以下链接,有专业的顾问为你诊察股票,看下当前比亚迪股票的估值是否正确:【免费】测一测比亚迪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09-03,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⑧ 自动驾驶概念股龙头是什么
1、华阳集团
华阳现拥有全资、控股、参股企业10余家,在香港等地区建立了分支机构。是中国大型汽车电装企业之一,全球最大的激光头和各类机芯生产制造基地之一;
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影音产品制造商之一。公司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开发中心——华阳工业研究院,并与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及国际知名公司建立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
⑨ 自动驾驶有哪些股票
打开软件,找板块监测,找无人驾驶,里面全是
⑩ 自动驾驶工程师有多挣钱年薪轻松上百万,还不算股票期权
Zoox的自动驾驶测试车辆
在Zoox提交的薪资报告中,电气工程师的年薪在11.5万美元~13.5万美元(约合80.5万元~94.5万元人民币)之间,工程经理的年薪在17.17万美元~19.25万美元(约合120.19万元~134.75万元人民币),固件工程师年薪在12.35万美元~15.23万美元(约合86.45万元~106.61万元人民币)之间,机械工程师为12.41万美元~14.07万美元(约合86.87万元~98.49万元人民币),高级软件工程师年薪在15.66万美元~20.33万美元(约合109.62万元~142.31万元人民币)之间,软件工程师年薪在13.42万美元~16.5万美元(约合93.94万元~115.5万元人民币)。
虽然Zoox公司各项职位的薪资水平相差不大,但是软件工程师的薪资总是比其他类型工程师高出2~3万美元(约合14万~21万元人民币),Zoox显然更加重视软件工程师。
六、国内自动驾驶公司薪资水平也不低
说了这么多海外公司的情况,在国内的自动驾驶公司工作,薪资水平又如何呢?车东西分别查找了小马智行、元戎启行、AutoX几家自动驾驶公司在官网和各大招聘网站发布的职位信息,发现在国内自动驾驶公司工作,薪资也不算低。
这几家在官方网站的招聘页面都公布了招聘信息,有关自动驾驶研发的职位都有数十条,但全都没有公布薪资水平,只能上传简历申请职位。招聘网站上都公布了薪资和职位信息,但可申请的职位可能较少。
在某招聘网站上,小马智行共有62个正在招聘的职位,其中技术类岗位56个,包含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等职位。
其中高级算法工程师最高月薪可以达到6万,并且还有16薪,即税前年薪96万元。高级软件工程师的薪资稍低,但最高月薪也有5万元,16薪,即税前年薪80万元。
如果是较低的职级,例如FPGA工程师、SLAM算法工程师,月薪在1.5万~4万元之间,可能会有13薪。按照月薪1.5万元,12薪计算,年薪税前为18万元;按照月薪4万元,13薪计算,税前年薪为52万元。
在另一招聘网站上,AutoX在北京地区一共发布了两个职位,其中高精地图方向的React前端开发工程师、自动驾驶仿真平台的C++开发工程师的月薪都在2万~4万之间,即税前年薪为24万~48万之间。
元戎启行在某招聘网站上也发布了数十个自动驾驶开发的岗位,其中规划算法工程师、C++软件开发工程师、SLAM算法工程师以及软件工程师的最高月薪都在3万元以上,并且还有可能拿到14薪,即最高税前年薪在42万元以上。
软件测试工程师薪资稍低,月薪在1万~1.5万之间,12薪,税前年薪在12万~18万元之间。
由此可见,国内自动驾驶公司的薪资水平实际上和美国企业还是有不少差距,基本上国内自动驾驶公司高级职位的顶尖人才能和美国普通软件工程师收入齐平。
例如小马智行在北京的高级算法工程师税前年薪96万元,和Aurora.AI、Cruise和Zoox三家公司中较低职级的软件开发工程师年薪基本相同,三家公司软件开发工程师的最低薪资分别为13.5万美元(约合94.5万美元)、11.91万美元(约合83.37万元)、13.42万美元(约合93.94万元)。
不过,这只是在招聘网站上看到的数据,实际税前工资还是取决于求职者和公司。
结语:自动驾驶公司正在进行无声的较量
随着全球各国对自动驾驶研发热情高涨,能否吸引自动驾驶方面的人才成为各大公司能否取得自动驾驶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对于苹果、亚马逊这样的大型科技公司来说,如果想要研发自动驾驶,向看好的公司投资或者直接收购就能让自身获得不少技术与专利。而对于刚起步的公司来说,则更需要以公司的文化、氛围以及薪资水平吸引研发人员。
实际上,各家自动驾驶公司的薪资水平差距并不悬殊。这也体现出自动驾驶研发领域的公司正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