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初创公司股票期权激励
扩展阅读
大智慧怎么买港股股票 2025-07-27 21:06:21
贝壳金服 2025-07-27 20:38:00
七星彩中奖号码 2025-07-27 20:25:27

初创公司股票期权激励

发布时间: 2022-01-22 16:22:46

㈠ 初创企业怎么进行股权激励

以项目的形式,做项目的利润比例分配
以期股形式,资源正式导入见到效果后,兑现期股,可以前期签订协议
未来股权发展的规划
现象:在初创期把股权都分配满了,后期有更好的合作伙伴加入,应该怎么分?是大股东自己拿出一部分股份出让,还是所有的创始人团队同比例稀释?
建议:企业创世之初,股权分配就要为未来的合伙人、资金、资源留有余地。比如在创设公司之初就可以考虑建立期权池,用于激励企业的CMO、COO等,这部分股份可以由大股东代持,或者由各个创始人都代持一部分比例,等到项目吸引人才,机制开始运行,再将这部分股份导出。

㈡ 求小公司股权激励方案

小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主要有市场选择机制激励、市场评价机制激励、控制约束机制激励、综合激励机制激励以及政策环境激励。

1、市场选择机制激励,

充分的市场选择机制可以保证经理人的素质,并对经理人行为产生长期的约束引导作用。以行政任命或其他非市场选择的方法确定的经理人,很难与股东的长期利益保持一致,很难使激励约束机制发挥作用。

4、综合激励机制激励,

综合激励机制是通过综合的手段对经理人行为进行引导,具体包括工资、奖金、股权激励、晋升、培训、福利、良好工作环境等。

5、政策环境激励,

政府有义务通过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等形式为各项机制的形成和强化提供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不合适的政策将妨碍各种机制发挥作用。

注意事项:

1、公司的股东和管理层往往是重叠的,所以很少需要考虑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股权分配,只需要考虑股东之间的股权分配。确立股权分配时需要考虑三个因素:股东于资源层面的贡献、股东于公司治理层面的把控、公司未来的融资造血空间。

2、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各股东出资情况,但这并非唯一依据。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往往跟出资比例不是一致的。有的创业公司会采用阴阳协议的形式,

即一方面通过签署相关协议来明确不和出资比例一致的各股东股权,另一方面按照出资比例来完成工商登记,但这种行为的法律风险很大,公司以后涉及了诉讼,股东的权益将很难得到法律保护。

㈢ 国内大公司都是怎么做股权激励和期权激励

国内有越来越多创业公司正在积极推行期权激励机制,企业上市后员工因此获得巨额财富,使得期权激励逐渐成为中国的创业文化的一部分,企业和员工都越来越重视股权激励和期权激励,国内大公司都是怎么做股权激励和期权激励。
据了解目前越有三分之二的阿里集团员工获得了公司期权激励,老员工甚至可以直接获得股权激励,相当于行权价为0的股票期 权,员工持股大约占集团股权的3%左右。阿里技术员工从P6级开始有权获得期权或者股票。根据技术级别对应期权股票数额,基本定级之后就是这个数额,不会有太大的浮动。期权一般会分成四部分发,每年发放1/4。
每一年阿里的技术人才级别对应的股票数都明显下降,这一方面是由于阿里的股价在逐步提升,要保持总package不变;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阿里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在逐年提高。那员工拿到手的股票如何处理呢?阿里有完善的内部交易系统,双方可以自行协商后,在系统上进行交易,当然交易仅限于双方都有股票的情况下。而高层的股票,由于量大价值高,一般是专门的基金公司来收购和操作了。
目前蚂蚁金服发展势头正猛,虽然股价比较便宜但是很豪气,股票给的相当多,几乎是全员持股,员工持股占集团股权的40%。单蚂蚁金服的股票无法自由交易,一旦离职,必须卖给公司,20%的个人所得税和最高45%的交易税也是肉痛,这一点阿里非常严格,没有网络、腾讯灵活。
腾讯现在比较少发放股票,即使发放股票,也是采取固定行权的方法。腾讯5位创始人以外,员工持公司股权应该不超过5%。走职业经理人路线的腾讯会给与员工较多的现金报酬,这是腾讯技术人员的一般基本月薪:
网络的股票比阿里少,但是比腾讯多,且网络的股票浮动较大,级别越高,期权可以谈判的空间就越大。另外,网络每年的流动性比较大,且欢迎技术大牛带领自己团队空降,机会比较多。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在富有创业精神的硅谷,股票期权是一种重要的企业文化和一种生活方式。现在,大量新开张的公司还是要依靠股票期权的诱惑力来吸引那些天赋极高又酷爱冒险的人来为自己工作。据统计,硅谷创业公司的期权分配一般如下:
外聘CEO -5%到8%;副总 - 0.8%到1.3%;一线管理人员 - 0.25%;普通员工 - 0.1%;外聘董事会董事 - 0.25%:期权总共占公司15%到20%股份。
这些硅谷的创业公司普遍实行全员持股或者是大量员工持股,根据员工级别、工作类型决定授予的期权数量。这样的期权制度会让员工有一种主人翁意识,增加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也能让员工分享公司的成功和荣誉。
一句话,硅谷的创业公司希望将利益分配公平,从而形成有战斗力的创业团队。
面对一份互联网公司的offer,期权是判断其是否靠谱的一个重要指标。BAT其实代表了三种不同期权授予方式的公司,你可以根据你对自己的职业定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类型。
阿里的员工持股比例高,尤其是蚂蚁金服的全员持股计划,体现了互联网企业开放、分享的本质所在。选择这类快速发展的公司,就是看好公司的前景,用期权收益分享到企业的成长价值。而加入这类公司,Timing很重要,去年与今年比同一级别的员工可能期权就多很多,但行权价格越低,当然其中的风险需要自己考量。
腾讯是典型的「外企文化」,比起期权,公司更愿意给员工现金报酬。在这类互联网公司,创业的氛围会淡一些,员工更多的是以职业经理人的心态为公司工作。不同部门、不同项目之间的薪资待遇会差别很大,所以选择一个核心的业务很重要。
与阿里自己培养高层不同,网络欢迎牛人带着自己的团队空降。选择这类渴求牛人的公司,只要证明自己是实力,期权的谈判空间比较大,这也体现了公司对员工的重视程度。但是空降也有两面性,容易派系对立,搞小团体,这也是你要考虑的因素。
总之,回顾硅谷创业公司的期权历史不难看到,期权具有周期性的特点。在一家创业公司的早期和高速成长期,会给较多的员工发放较多的期权,但是当公司进入平稳、成熟状态,期权的发放要求会逐渐提高,数量也会减少。反观国内的BAT和其他一线互联网公司,也是如此。
在技术人才流动空前频繁的当下,把握时机,选择一家快速发展,有可观估值前景,且愿意给员工期权激励的公司,已经是越来越多优秀技术人员跳槽的选择。

㈣ 干货:初创企业如何设计和执行股权激励求答案

由于激励机制问题造成的散伙事件在创业圈子里不胜枚举,也让很多人都扼腕惋惜。投资人看待激励制度时,往往较为严谨,大部分投资人会要求创始人,在经验丰富的律师指导下,完成公司的激励机制设计和执行。激励机制是什么?小尚的理解,激励机制是促使团队稳定的利益分配方式,公司股东(也可以是创始人自己)将自己持有的部分股权放入期权池,按照职位的重要程度不同,分批分期的分给关键员工,使员工除了拿固定薪水之外,还有机会拿到额外的高额回报。藉此是将公司的成长与员工自己工作的努力紧密联系。限售股和期权有些创始人在公司初创期,会直接许诺员工1-3%不等的股权,如果此股权附有一定的条件,我们将其称之为限售股,一般是用来分配给联合创始人的,如果条件没有成熟时,联合创始人离职,那么限售股需要被回购,以保持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创始人在公司成立初期,将自己的一部分股权拿出来作为期权池,期权池一般占公司股权的15%左右。期权一般来说是分配给关键员工的,当然也可以分配给联合创始人。期权是预期获得股权的权利,比如创始人想发给员工A 1%的期权,期权分4年期成熟,那么员工A至少需要在公司干满4年,才有机会完全行权,拿到全部1%的公司股权。期权分期成熟期权是促使关键员工持续为公司服务很好的方式,公司发展的越好,估值越高,员工手里的期权将越值钱,员工越舍不得离开公司,因为一旦离开,机会成本将大幅增加。因此,期权要分期成熟,一般来说分4年成熟,每年成熟25%。比如公司给员工A 1%的期权,员工A在第二年离职,那么员工A只能获得已经成熟的0.25%公司股权,剩下的0.75%依然存在于公司期权池中。期权与投票权在中国,公司股权投票权与控制权息息相关,创始人将自己的股权放入到期权池中,员工期权成熟行权后,会不会使创始人失去部分投票权呢?在创始人发放期权时,最好约定使用股权代持的形式,使得股权所有权和股权投票权分离,以确保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期权与融资如果A轮投资人进入公司占20%的股权,那么创始人股权比例和期权池股权比例会同时被稀释,假设原来期权池股权比例为15%,那么投资人进入后,期权池股权比例为12%,创始人股权比例为68%。如果,B轮投资人占比20%的话,A轮投资人,创始人和期权池的股权比例会同时被稀释,这样下去期权池的股权比例将持续下降,不利于对员工长期的激励,因此,创始人可以建议投资人提供一部分股权放入期权池,保证期权池的股权比例。创始人要把企业做大做强,就需要一个团队,一群可以信赖的人,可以一起拼搏的人,也是一群优秀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发展方向,怎么把优秀的人团结在一起,向着目标迈进是一种艺术!这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对团队的激励机制。在创业的圈里里,尤其是早期创业阶段,最珍贵的资源就是“团队”,对“团队”的激励机制,制定的好了就是鼓舞士气,增强斗志;制定的不好,会使士气衰弱,甚至散伙。由于激励机制问题造成的散伙事件在创业圈子里不胜枚举,也让很多人都扼腕惋惜。投资人看待激励制度时,往往较为严谨,大部分投资人会要求创始人,在经验丰富的律师指导下,完成公司的激励机制设计和执行。激励机制是什么?小尚的理解,激励机制是促使团队稳定的利益分配方式,公司股东(也可以是创始人自己)将自己持有的部分股权放入期权池,按照职位的重要程度不同,分批分期的分给关键员工,使员工除了拿固定薪水之外,还有机会拿到额外的高额回报。藉此是将公司的成长与员工自己工作的努力紧密联系。限售股和期权有些创始人在公司初创期,会直接许诺员工1-3%不等的股权,如果此股权附有一定的条件,我们将其称之为限售股,一般是用来分配给联合创始人的,如果条件没有成熟时,联合创始人离职,那么限售股需要被回购,以保持公司股权结构的稳定。创始人在公司成立初期,将自己的一部分股权拿出来作为期权池,期权池一般占公司股权的15%左右。期权一般来说是分配给关键员工的,当然也可以分配给联合创始人。期权是预期获得股权的权利,比如创始人想发给员工A 1%的期权,期权分4年期成熟,那么员工A至少需要在公司干满4年,才有机会完全行权,拿到全部1%的公司股权。期权分期成熟期权是促使关键员工持续为公司服务很好的方式,公司发展的越好,估值越高,员工手里的期权将越值钱,员工越舍不得离开公司,因为一旦离开,机会成本将大幅增加。因此,期权要分期成熟,一般来说分4年成熟,每年成熟25%。比如公司给员工A 1%的期权,员工A在第二年离职,那么员工A只能获得已经成熟的0.25%公司股权,剩下的0.75%依然存在于公司期权池中。期权与投票权在中国,公司股权投票权与控制权息息相关,创始人将自己的股权放入到期权池中,员工期权成熟行权后,会不会使创始人失去部分投票权呢?在创始人发放期权时,最好约定使用股权代持的形式,使得股权所有权和股权投票权分离,以确保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期权与融资如果A轮投资人进入公司占20%的股权,那么创始人股权比例和期权池股权比例会同时被稀释,假设原来期权池股权比例为15%,那么投资人进入后,期权池股权比例为12%,创始人股权比例为68%。

㈤ 股权激励对于创业公司有什么意义

股权激励,首先你要明白它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真正的股权激励:不仅是用公司的股权或者与股份相关的增值权,更是用整个社会的财富、未来的财富、企业上下游的财富,甚至员工的财富,在企业内部构建一套与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可以共赢的机制。
股权激励对于企业来讲,不是做大了才做,而是做了股权激励才能做大,相信你能想到创业初期就做股权激励,思想觉悟是很高的。只有筑巢,才能引凤。
初创企业,1无资金,2无技术,3无人才。所以你只有先招人,才有技术,有技术才有资金。这是一个周期的循环。所以建议你先学习。可以找我咨询。

㈥ 初创型的企业为什么要做股权激励

股权作为一种代表企业价值的数字资产,主要有两种能力,融资和激励,且这两种能力在不同的阶段会在一定范围之内自动切换。为了加速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使用股权激励,特别是创业型企业和成长型企业尤为突出,这类企业基本都面临资金困难、员工流动性大等问题,如果业务骨干、核心高管、掌握技术的不可替代者离职对企业来说损失巨大。

股权激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建立企业的利益共同体;

(2)业绩激励;

(3)约束经营者短视行为;

(4)留住和吸引人才;

(5)有利于缓解公司面临的薪酬压力。

与股权相关的数字资产大概有:实股股权、受限股权、股票、期权、虚拟股权、认购权等,但与股权相关的数字资产流动性都比较差(主要指未上市公司),所以也有其局限性:如实股股权相对固定,变更手续麻烦,限制了动态股权模式的可操作性,小股东容易搭便车,而且实股股权的分配一开始很难公平,需要通过时间来检验。如果能解决流动性差的问题,激励频次将提高,通过动态的股权激励模式会更加公平。

也有些企业不适合做股权激励,比如走下坡路的企业股权激励就不好用,吸引力将大打折扣,亏损企业的股权是不值钱的,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㈦ 创业公司给员工的股权激励一般是怎样的比例

很多创始人问我们,期权池也搭建好了,具体分配给个人,要落实到不同员工手中的期权怎么来分配,有没有什么参考标准?我们一般认为:
第一位雇员(通常属于公司的CTO,属于技术入伙),最多会配到2.0% - 3.0%的期权。我们也见到过2.0%-4.0%的说法,浮动范围差别都不是太大,一般给出的平均值在1.19%。
前2到5个雇员,最多会配给1.0% - 2.0%的期权,这一类工程师的角色可能就属于tech lead, 也是比较厉害的一些角色。
前6到7个雇员: 0.5% - 1.0%;
前8到14个雇员: 0.4% - 0.8%;
前15到19个雇员: 0.3% - 0.7%;
前21到27个雇员: 0.25% - 0.6%;
前28到34个雇员: 0.25% - 0.5%。
以上的参考数值都是一个最大值,是一个封顶的概念。举个例子,招进来的前19个工程师,最多最多,可以发0.3% - 0.7%的期权,而且是非常非常适合公司的理想人才,他本人又有许多年的工作经验,是属于Senior Level的,走出去都是可以带团队的料。如果你招聘进来的是一个大学刚毕业,或者没太多相关经验的行业新兵,给的期权比例就要远远少于上面所说的标准。
这部分可参考的数据就更少了,因此得出的结论也只能简单参考一下,实际分配的比例,还是得根据所处的行业,作具体的调整。
销售类
销售部的VP一般会给到1.0%-2.0%的期权,总监在0.5%-1.0%的区间内,然后总监以下的职位,一般没有超过1.0%的。前10个雇员,给到的期权通常在0.3%-0.5%之间,再往后加入的,这个比例会降低到0.1%-0.2%。
市场类
这一类VP的职位数据更少无法下结论。总监类的职位,在小于15人的公司,一般会配 0.5%-1.0%的期权;如果是大于15人的公司,通常会配 0.25%-0.5%的期权。
UI/UX设计类
前4名雇员最多会拿到1.0-2.0%的期权,偶尔会有0.5%的情况。如果是在5名开外招进来的设计师,最多能拿到 0.5%-1.0%的期权。再往后,属于前10-30名雇员,会分配 0.2%-0.5%的期权。
这部分非工程师类的职位,由于调查样本太小,不足以得出具有代表性的结论,仅供参考。
一般的原理是,越早期加入的员工,承担的风险更多,能拿到的期权比例越大;越后期加入的承担的风险、压力小得很多,所分配到的期权比例也就更小。
但是这不是一个定论。公司与员工在谈判薪酬包的时候,也往往会根据员工的资历、经验、能力作综合考量。有些员工希望能获得更多的现金回报,拿更多的薪水,牺牲一小部分的期权,会对这一类型的员工更有吸引力。
分配期权的时候,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公司与员工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创业公司发期权的初衷,也是为了激励员工,让员工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上述的这些市场比较常见的参数,也是为了公司在分配期权的时候,有一个比较,不要太过慷慨,也不要太过抠门。
前者,在下一轮融资的时候可能就没有足够的股权给投资人。后者,员工可能会觉得自己不受公司的重视,自己的付出没有受到公司的认可,也就丧失了激励效果,甚至是产生负激励,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与员工良好、透明的沟通,是实施股权激励的重中之重。

㈧ 创业初期是选择股权激励还是期权激励

根据你的提问,经邦咨询在此给出以下回答:
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期权激励,就是企业所有者向经营者提供的一种在一定期限内,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企业股份的权利。期权激励的主要对象为企业的主要经营者,原则上是董事长、总经理。这是一种现代的使企业实现双赢的激励机制。
期权激励的受奖励人一开始并不是企业的股东,对企业管理没有投票决策权,仅对企业日常经营具有管理权,但是受奖励人有成为企业股东的可能性这就基于在签订期权奖励合同时的条款,如果在符合该条款的前提下,受奖励人购买了企业的股票,那么就从普通员工晋身为股东,如果持股比例达到相当高的比例,也可能改变企业管理层结构。
股权激励是一种投资,也是对企业所有权的部分享有。它可以使拥有者在企业股票市场价上涨时获得回报,同事股权也说明了拥有者和企业之间是利益共同体,可谓同呼吸同命运。
比较之后说明,股权激励是一种长期激励,使受奖励人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容易激发他的工作潜能。相比之下,期权激励给受奖励人所带来的归属感要略低一些,可能出现行使期权激励获利后就另谋高就的现象。
以上就是经邦咨询根据你的提问给出的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经邦咨询,17年专注股改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