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箭牌糖类有限公司股票代码是多少听说被玛氏公司收购了,为何查不到代码呢
箭牌糖类是非上市公司,玛氏公司同样没有上市。
美股只有箭牌金融公司
2. 巴菲特所谓的消费类垄断企业在中国有哪些什么是消费类的股票就是吃喝拉撒代表是
对!消费就是吃喝拉撒。周期行业和保守行业。周期型就是时好时不好。保守型行业就是稳定。任何的必需品都是消费企业。比如贵州茅台、云南白药、青岛啤酒、保利地产、中国国旅、中国移动等等。太多了!但是注意巴菲特说的垄断企业是说箭牌口香糖和可口可乐。那么也就是说国内的就是如贵州茅台、云南白药、娃哈哈等等。
我对巴菲特的思想研究很透,可以具体和我谈谈。不信的话,你可以再问问看。请相信我!
3. 股票啊啊
网上相关的资料太多了可以去看看
4. 亿滋公司(原卡夫)是五百强企业吗谢谢大家!
是的,这么大的公司怎么可能不是呢?!
亿滋国际(Mondelēz International)是全球领先的饼干、巧克力、口香糖、糖果、咖啡及固体饮料制造商,2013年年收益约350亿美元。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迪尔费尔德(Deerfield, Illinois),业务遍及全球165个国家及地区。
亿滋国际的前身是全球领先的食品公司——卡夫食品,该公司于2012年10月拆分为两家独立上市公司,面向北美的杂货业务沿用卡夫食品的名字,而面向全球市场的零食业务则有了新名字——亿滋国际。
亿滋国际旗下拥有多个年收益超过10亿美元的明星品牌,如LU及纳贝斯克饼干、吉百利、吉百利牛奶巧克力、Milka巧克力、Trident口香糖、Jacobs咖啡和菓珍固体饮料等。
亿滋国际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MDLZ”。 作为创新、营销、营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市场领先者,公司也是标准普尔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及Ethibel可持续发展指数中的一员。
(摘自亿滋国际自述)
本人亲查亿滋在2009年、2012、2013年分别以177、170、313名位列世界五百强!
以下链接是网络!
http://ke..com/link?url=--urWyKzhZtw9pvhMnQdj4W8-_MvO8V7EdXlsUAtaHWS5hXEv-Ge
5. 箭牌口香糖的故事
1995年,小威廉·瑞格理向他父亲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们那个已统治口香糖市场长达一个世纪的家族企业应该开始销售薄荷糖,但他的父亲、当时已成功经营箭牌糖类有限公司30多年的威廉·瑞格理一口否决:我们了解口香糖。 如今,由家族世代经营大型上市公司的现象正在成为消失的历史。不过,在父亲意外亡故后接管公司的小瑞格理却让他们的家族企业重新焕发出生机。 口香糖的诞生 1876年,小瑞格理的曾祖父老威廉·瑞格理来到芝加哥,先是卖肥皂,后来推销发酵粉。为了招揽生意,他每卖一袋发酵粉就赠送客户两包口香糖。后来口香糖在市面上越来越流行,他索性开始只卖口香糖。 不久,老瑞格理开始自己生产口香糖。1883年,他的“黄箭”口香糖面世。为了扩大销售,他曾两次搜集全美各地的电话簿,按照上面的地址给每人寄去4块口香糖。到1920年时,箭牌的口香糖年产量已达到90亿块,成为世界最大的营销单一产品的公司。1923年,箭牌股票开始上市交易。 几年后美国走入大萧条时代,箭牌在老瑞格理的儿子菲利普·瑞格理的掌管下也变得更加谨慎。当菲利普的儿子威廉·瑞格理1961年任公司首席执行长时,箭牌的产品开始打入欧洲和亚洲市场,公司收入大大增加。但好景不长,箭牌开始受到冷落,原因是竞争对手开始推出无糖口香糖,一时间抢了箭牌的风头。 小瑞格理从小就看着父亲天天到公司在芝加哥的总部大楼上班。有一年夏天,年轻的小瑞格理穿上实验室的白大褂测试益达无糖口香糖的配方。在杜克大学攻读经济学时他会阅读父亲寄给他的公司备忘录。不过他没有立即到箭牌工作,而是想自己创建点什么。直到1985年,他才回到芝加哥,开始担任父亲的助手。 他的父亲是一位很正统的人,包括他的朋友在内,几乎所有人都称他“瑞格理先生”,瑞格理先生对细节一丝不苟。他曾经让一名芝加哥设计师专程飞到公司在布拉格的办公室,跟他一起选定跟芝加哥总部的地板般配的蓝色图案的地毯。 挑战父亲保守思维 1999年,年轻的小瑞格理来到加拿大,成为公司加拿大分部的一把手。他随即开始改变黄箭、绿箭和Spearmint的配方和包装。当时,箭牌在加拿大的销售正在下滑,他们的产品配方几十年都没有什么变化。他还提出推出一种在欧洲卖得很好的球形无糖口香糖。 但他父亲很快否定了改变包装和配方的想法,他认为这么做会让老顾客感到不习惯。球形口香糖的建议也未通过,因为这需要增添造价不菲的新型包装设备。小瑞格理不甘心,他不停地劝说。最终,父亲屈服了。球形的Excel口香糖后来成为公司在加拿大最畅销的产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些口味很重的薄荷糖开始在糖果货架上占据越来越多的空间。小瑞格理力劝父亲收购生产胡椒薄荷糖的比利时厂商Frisk,但他父亲认为,口味浓烈的薄荷糖只能流行一时。 1999年,瑞格理在家里不慎摔倒,之后身体每况愈下。 在父亲去世后的十天后,小瑞格理继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之后成为箭牌第四任首席执行长。华尔街对他的资历表示质疑。虽然在他父亲掌管公司期间箭牌的经营一直非常成功,但他接管后,大约有5年时间,箭牌口香糖在美国的销售一直业绩平平。 小瑞格理在整理父亲的办公室时惊讶地发现,在父亲收到的来信中有一封谈到了办公楼12层的地毯应该用什么颜色的问题。小瑞格理想,我可不想为这类问题伤脑筋,而且也不想让他的手下人考虑这类问题。 他开始着手进行其它改革。有些是很小的事,比如取消不得在办公时间使用语音信箱的规定,并将原来上班时间必须着正装、系领带的规定改成穿着适合商务场合的服装。 有些变化则事关重大,如公司第一次制定战略规划;打破从内部提升骨干的一贯传统,从吉列公司、宝洁公司聘请高级经理人等等。他还要求为绿箭和其它品牌设计新包装和新配方,这是他父亲过去一直反对的事。 一次,去教堂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时,小瑞格理在等待的间隙随手在一张纸片上写下这样的句子:“箭牌融入生活每一天”。他说,他特意让句子里不出现“口香糖”这个词,这样,在公司增加糖果等业务时这句话仍能适用。小瑞格理当年匆匆写成的这句话如今已成为箭牌正式确定的“远景”。 不犯错就不会有创新 在小瑞格理上任不久后的一次会议上,有人提到了一个他一无所知的新计划。他事后回忆说,当时大家很意外,看他的眼神就像是看一个从火星上下来的人,因为以前他父亲对公司里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一清二楚。 他给员工们发邮件说:如果我们从不犯错误,那么我们很可能就不会有创新、不敢承担足够的风险。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他曾设想可以给口香糖添加些药物成分,于是,箭牌投资1000多万美元成立了保健产品分部,并推出了加入抗酸成分的口香糖。但他们没能说服零售店将这种产品摆放到收款台旁的货架上,最后,到2003年,这种产品还是退出了市场。 他曾经有过一次大胆的冒险行动,如果最后顺利完成,那将是他最大手笔的一次赌博,可惜最后因节外生枝而夭折。 2002年,他从好时首席执行长那里得到一个消息:控制好时的信托公司想卖掉它,箭牌是不是可以考虑接手?要知道,半个世纪以来,箭牌从未收购过别的公司,甚至资产负债表上从未出现过负债。小瑞格理的回答是:当然。 但董事会成员对这么一笔大交易可没那么肯定,小瑞格理最后说服了董事会。箭牌以125亿美元的出价击败了雀巢和吉百利。但好时的信托方在政治和社会压力之下退缩了,在最后一刻放弃了出售计划。 这次与这么一笔大交易失之交臂更让小瑞格理坚定了进入糖果市场的决心。2004年,箭牌收购了西班牙的一家公司,由此进入棒棒糖和橡皮糖市场。当年晚些时候,箭牌又从卡夫食品手中收购了两个糖果品牌。 箭牌还在考虑其它收购项目,研究人员也正在公司新的研发中心研制下一个重大产品。新产品现在占到其销售总额的17%,而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个比例只有不到6%。 在变革中成长 就这样,在小瑞格理的带领下,这家出品绿箭和黄箭的供应商从一家不敢轻言改变的公司逐步转变为食品行业飞速增长的上市公司。它收购了一些竞争对手、对外借债并把大量资金投入研发,这些都是箭牌几十年来从未有过的做法。 上世纪整个90年代,箭牌公司推出的新产品屈指可数,但仅在去年一年,箭牌就有72个新品种上市,包括卡布其诺口味的口香糖和酸味Life Saver,目前正在考虑推出巧克力口味、专门为小狗准备的专利口香糖。小瑞格理说,“我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掌管公司以来的七年间,虽然有些项目并不成功,但小瑞格理的总体表现非常出色。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一倍以上,去年达到41.6亿美元,利润增幅高达68%,股价上涨约45%。 今年42岁的小瑞格理还从外面请人担任公司高管,鼓励员工敢于冒风险,这些都是老瑞格理时代不会有的事。小瑞格理说,父亲是公司中心的时候,他总觉得有东西阻止他向中心靠近,否则父子两人就会像电子加速器里的两个中子或原子一样相互冲撞。他认为,这种情况是家族企业的最大难题:何时退让,如何退让。
6. 讲讲绿箭的历史文化。
首先绿箭隶属于箭牌公司,1891年春,威廉·瑞格理从美国费城来到了芝加哥,先是从经销"瑞格理" 牌香皂开始的。后来做起了苏打粉买卖,每卖一罐苏打粉给商家附赠两条口香糖。这个赠品计划获得了极大成功,再一次的因缘际会使得作为赠品的口香糖比起主销产品来显得更具潜力。他开始用自己的名字作为品牌经销口香糖。("箭牌"的英文原名为"瑞格理"牌,中文译名直接传达公司悠久品牌的箭形识别元素。) 1893年接踵而至的是黄箭口香糖,当年晚些时候"白箭"也次第推出。
瑞格理先生同时尝试利用广告来吸引普罗大众购买箭牌口香糖。在利用广告推销品牌产品方面,瑞格利先生堪称先驱之一。他发现,通过报纸和杂志广告、户外海报以及其他广告形式宣传产品益处,能使消费者更易于接受箭牌口香糖。随着消费者络绎到各家商店询问和购买箭牌口香糖,店方自然就会源源进货,以免顾客向隅。
1920年,创业成功的瑞格理先生希望在芝加哥为箭牌糖类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箭牌公司")筹建一座不同凡响的总部大楼,他将楼址选在了蜿蜒穿城而过的芝加哥河北岸。其时,芝加哥河北岸还没有任何大型商业写字楼,箭牌大厦(Wrigley Building)成为捷足进驻北密歇根大道商业区的先驱建筑。气势恢弘的箭牌大厦1924年竣工,自此即被引以为芝加哥的标志性建筑,入夜以后箭牌大厦的绮灯华采更是尽显辉煌气象,成为美国大都会商业区建筑灯饰的经典之一。与此同时,箭牌公司的业务迅速走向国际化。通过向许多国家出口,箭牌产品开始享誉全球。箭牌公司还分别于1910年、1915年、1927年和 1939年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新西兰建立了美国本土之外的第一批工厂。此外,从1919年开始箭牌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其股票于1923年到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在公司持续发展的每一个阶段,箭牌公司始终如一地贯彻着这样的基本理念:"口香糖虽小,品质为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时任箭牌公司总裁的公司创建人之子菲利普·瑞格理(Philip K. Wrigley),带领公司采取颇富传奇色彩的措施来维护品牌美誉。战争情势使得优质原料不敷供应,而口香糖需求见涨,尤其是被批量供应军需。箭牌公司没有办法为大众市场供应足够的优质口香糖了,而由于它不愿在品质方面降格应付期望殷殷的消费者,所以从1944年开始,箭牌公司干脆将旗下的白箭、绿箭和黄箭产品通通撤出了大众消费市场,全部供应美国的海外驻军。
当时,箭牌公司专门为大众消费市场推出了一种名为"奥碧"(Orbit)的战时品牌,并开诚布公地告诉消费者,这一产品虽然品质纯正、健康有益,但仍无法与正常箭牌产品媲美,所以不贴常规的箭牌品牌标签。不久,优质原料更是奇货可居,即便是供应军需的达到战前质量标准的口香糖的生产也难以为继了。箭牌公司于是断然停产成熟品牌产品,改向军方供应"奥碧"。与此同时,虽然消费者无缘购买箭牌口香糖,箭牌公司仍通过一项独特的广告方案继续宣传箭牌口香糖的品名和品质。广告画面形象地凸显一片白箭口香糖的包装纸,辅以广告词提醒消费者:"请记着这片包装纸!"
战后,箭牌公司又可以购买到用于生产成熟品牌产品的优质原料了。1946年白箭口香糖重返市场,当年晚些时候黄箭口香糖也接踵"复出",绿箭产品则于1947年再度亮相。
全球最大的巧克力生产商美国玛氏公司(Mars)2008年10月6日宣布,将出资约230亿美元收购生产“绿箭”口香糖的美国箭牌公司(Wm. Wrigley Jr. Co.)。该公司同时宣布,本次收购的部分融资将来自“股神”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另外,高盛也将提供部分资金。
玛氏是目前全球销量最大的巧克力生产企业,占有约15%的市场份额。该公司旗下的知名品牌包括德芙、士力架、M&M以及伟嘉等,主要涉及糖果、巧克力和宠物食品等行业。这家年销售额近250亿美元的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家族企业之一。
而箭牌公司则是著名口香糖品牌“绿箭”和“益达”的拥有者,该公司还生产瑞士糖等糖果产品。2006年,箭牌公司的全球销售额近47亿美元。
7. 箭牌口香糖的相关介绍
(Wm. Wrigley Jr. Company)由小威廉·瑞格理先生(William Wrigley Jr.)创立于1891年。箭牌公司是全球糖果业界的领导者之一和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口香糖生产商及销售商,全球销售额超过40亿美元。
箭牌公司在全世界拥有19家工厂,闻名于世的箭牌产品行销180多个国家。其中“白箭”(Wrigley's Spearmint)、“黄箭”(Juicy Fruit)和Altoids;三个品牌的历史可以回溯到一个多世纪以前。其他品牌包括“绿箭”(Doublemint)、“Life Savers”、 “Big Red”、Boomer(在中国为“大大”),“真知棒”(Pim Pom),“冬清”(Winterfresh)、“益达”(Extra)、 “Freedent”、“Hubba Bubba”、“傲白”(Orbit)、“Excel”、“Crème Savers”、“易极”(Eclipse)、“爽浪”(Airwaves)、“Alpine”、“Solano”、“瑞士糖”(Sugus)、“劲浪”(Cool Air)和“P.K.”等。
箭牌公司总部设在美国芝加哥。矗立于芝加哥河畔的箭牌大厦始建于1920年,1924年竣工后一直是美国芝加哥的标志性建筑,气势恢宏。
箭牌公司1919年即已成为公众公司,其股票从1923年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箭牌糖类有限公司(Wm. Wrigley Jr. Company)是国际糖果业界的领导者之一和全球首屈一指的口香糖生产及销售商。箭牌中国在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市番禺区和上海市松江工业区设有三家工厂。
8. 什么是口香糖文化
当口香糖是甜的时那么它可以帮助你改善口气而且还很有嚼头,但是一旦嚼久了,不但没味道而且硬硬的还很恶心。
也许是反映出了一个东西的价值只是在你刚开始的时候或者说东西无论是什么都不可能永远帮你创造利润或好处,而且放越久也许还会让你亏本!所以要把握时机,能利用时要会利用,当没价值时要知道取舍。股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9. 如何选择日常消费股
消费股选择的四条核心标准。
第一,需求确定性高。
在选择消费股时一定要选那些生产的产品需求确定性高的公司。怎么来理解呢?比如说今年在A股一路高歌猛进的海天味业。酱油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调料,几乎是中国每家每户都必需的消费品,这是中华千年文明积淀的结果。
你敢说未来微信依旧是5G时代最重要的即时通讯软件吗?你不敢。你敢说未来的电能就是汽车的动力来源吗?你不敢。你敢说烧红烧肉必需放酱油吗?你敢。这就是确定性!
选择消费股一定要选择产品需求确定性最高的,最好是你自己身边日常消费的。
再来举一个反例就是前几周刚刚暴雷的东阿阿胶。我不知道那些买东阿阿胶股票的朋友究竟有多少自己吃过阿胶的,还是纯粹的以讹传讹忽悠大家一起炒作。反正我本人从来没吃过,也不懂谁会有这个消费需求。因此我从来没考虑过这个股票,完美避开雷区。
同样的,现在A股第一股茅台还有很多类似的消费股也有这个趋势,在这里也提醒一下,大家要引起注意。
第二,品牌依赖性高
在我们日常的消费品中,有些我们会对它的品牌敏感性很高,非它不可;而有些则是哪个便宜就买哪个。
对于前者,大家对它的品牌依赖性高。这类公司提价阻力小,不会受到价格战的困扰,而且还能随着通胀不断提升利润,是好生意。就像巴菲特以前谈绿箭口香糖时说过的,“没有人会为了便宜1美元就把不熟悉的口香糖放到自己嘴里”。
而后者呢,永远不得不面对其他品牌的价格战,同时还要面对通胀造成的成本上升,是苦生意。比如你家用的餐巾纸,垃圾袋,你会记得它们是什么品牌吗?
伟大的消费公司所生产的产品都会培养客户对它的品牌依赖,让人们不愿轻易尝试改变。
第三,再投入成本低
刚刚说到了通胀,就不得不提一下再投入成本。有些产品如果要扩大市场,就必须通过大规模的资本投入来实现产能提升,其中的代表就是汽车。要扩大规模就要不断的投入工厂,而汽车公司的工厂每个都大得惊人。
而且还要根据技术的发展,不断对设备和生产线进行升级维护。好不容易赚来的钱又重新变成新的工厂。这对GDP的拉动的显著的,但对于所有者却是灾难。最后你可能只是赚到了一家有一家先进的工厂,而不是现金。
而一旦市场进入下行周期,所有这些工厂都变成了一个个血窟窿,是企业沉重的负担。
好的消费品公司应该是什么样呢?最好是那些几十年如一日生产同样东西的企业。产品本身没有升级和迭代,一条产线可以覆盖一大片市场的需求,而且产线上的设备经久耐用。
这样的公司可以将固定成本锁定,随着销量的扩张和通胀,利润会惊人的增长。最经典的代表就是可口可乐。
第四,市场集中度低
如果你按之前三个标准来进行筛选,基本上你就可以找到优秀的消费股了。这样的股票投资的确定性是很高的。但如果你希望还能有一些成长性,那么你还必须考虑该产品的行业集中度。
对于满足我之前所说的三个标准的日常消费品而言,它的需求一般是很稳定的,不会激增也不会大幅衰减,这也是为什么消费股可以跨越周期的原因。
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消费品存量的市场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变化的。公司想要大幅增长利润拼的就是提升市场占有率,多分市场的蛋糕。
所以如果消费品所在的市场集中度不高,那么未来随着集中度的提升,公司利润增长的空间会更大。
上述四条就是选择优质消费股最重要的标准。一般只要能同时符合这些条件的公司,都有大牛股的潜质。
但这里还是要提醒一下,这两年国内市场的风格有明显的切换。过去垃圾股、概念股的炒作越来越少,随着价值投资理念不断向散户种草,核心价值概念开始盛行。A股版的“漂亮50”行情不断上演。但是再好的股票如果没有好的价格,依然没有投资的价值。
优质消费股一样会有泡沫和高估的时候。只有在合适的价格买入,耐心持有,时间的玫瑰才能绽放美丽的花朵。
所以大家平时还是要多多留意生活,相信一定可以从中找出确定性很高的优质消费股,从中投资赚大钱哦。
10. 绿箭口香糖有股票代码吗
这是一家国外投资企业在中国生产的产品,在中国(包括港澳台)没有上市,因此在中国无代码,国外有无上市情况不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