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清朝银行股票
扩展阅读
咔噜噜 2025-08-18 05:39:56

清朝银行股票

发布时间: 2021-05-16 07:55:09

1. 清朝的证券交易所设在哪个城市

中国证券交易所的发展概况

在我国清朝光绪末年,由上海经营外商股票的经纪人所组织的“上海股份公所”,是旧中国出现的第一家外商经营的证券交易所。1905年,上海股份公所在香港注册,定名为“上海众业公所”。辛亥革命以后,随着新兴企业股票发行数量的日趋增多,证券交易日渐兴旺,一些商品经纪人开始兼营证券买卖。一些上海商号也挂出股票公司的招牌,以现货交易形式经营当时发行的银行股票和少量工矿股票。1914年,在上海经营股票交易的商号正式组成“上海股票商业公会”,在公会所在地集中经营证券业务。同年,北洋政府颁布《证券交易所法》,明确准许便利买卖、平准市价而设的国债、股票、公司债券及其他有价证券的交易活动。1918年,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1919年北洋政府农商部正式批准设立“上海交易所”,1920年改名为“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上海股票商业公会”也于1921年改组成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1929年国民党政府颁布《交易所法》后,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并人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自此,在上海形成专营外商股票的“上海众业公所”和专营国内证券的“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并存的局面。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这两家证券交易所停业。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股票交易逐渐恢复,证券交易所复业。抗战胜利后,证券交易所一度中断,到解放前夕才正式停业。

2. 清朝有银行吗

清朝有银行,叫作票号。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被称为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这一时期的商业非常繁荣,并产生了“票号”。票号又叫票庄、汇兑庄,相当于现代的连锁银行。当时的票号多由山西商人开设,所以又叫“山西票号”。当时各地的贸易往来频繁,商人天南地北地采购商品,携带大量白银非常不方便,而票号的汇兑、借贷业务解决了这个问题。票号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号,有实力的票号甚至将分号设立到了国外。

3. 谁知道清朝的钱庄,银号的历史

余秋雨的<抱愧山西>里有介绍,里面主要是其经营理念,创业精神.
你要是有同学学历史的话,可以去借<中国经济史>.
回答者:紫衣士 - 同进士出身 七级 1-22 15:34
钱庄是旧中国早期的一种信用机构,主要分布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福州等地。在北京、天津、沈阳、济南、广州等地的则称为银号,性质与钱庄相同。另一些地方,如汉口、重庆、成都、徐州等,则钱庄与银行并称。早期的钱庄,大多为独资或合伙组织。规模较大的钱庄,除办理存款,贷款业务外,还可发庄票,银钱票,凭票兑换货币。而小钱庄,则仅仅从事兑换业务,俗称"钱店"。

清末,银行逐渐兴起,替代了钱庄。解放后,钱庄多数停业。上海未停业的银行则与私营银行,信托公司一起,实行公私合营,组成公司合营银行

4. 我国清代以前的银行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银行在我国起源于唐,在唐宣宗时期(公元847年~858年),苏州就有“金银行”出现。《太平广记》中有“行首率其党,纠集徒,迎拌赛社,所献无匹”,可见其资力之雄厚和店铺与人匠之多。

1905年,清政府成立“大清户部银行”,是中国最早的国家银行,最早的官办银行,总行设立于北京。1907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大清户部银行在济南设立济南分行。1908年,大清户部银行更名为大清银行。

5. 清朝时期外国银行如何进入和打败中国的金融业

其实清朝时代,各国的现代银行业都处在成长期,不存在中国的金融业被打败的问题。

比如现在的汇丰银行其正式的名称应该是“香港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其发源地也是中国,虽然是英国人创办,但是也是在上海白手起家,谈不上外国银行进入问题。而在上海当时也有大量的私人办的银行和钱庄。

真正开始海外金融业对于中国的渗透,是从国民政府的时代开始的。由于国外的现代银行业已经基本形成,开始了步入中国市场。但是谈到说打败中国金融业还无从稽考。因为当时的金本位制度下,资金的画传是相当困难和高风险的,哪怕是所谓的跨国银行,他在任何一地的经营也是相对有限的,没有办法形成全球的竞争优势。所以在当时的大条件下,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一般以中国本土银行为主

6. 一百年前的一次中国股灾,引发经济危机,大清帝国倒下。结果呢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要谨慎。在发达国家,公民通过中介机构进入股票市场是普遍现象。在中国,股票不适合普通人接触,风险高。股票虽然不是一个普通的东西,但并不代表中国股票的后期出现,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中国,清朝出现了股票,是的,一个半殖民地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居然可以交易股票。

当时,有一个特别的“股东”,石殿章,常年驻扎在上海,是川汉铁路公司的全部收支。我们都知道,四川是一个富裕的地方。当时,它想要与铁路相连,但清政府已逐渐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由于国家的长期孤立和割让补偿,国库空虚,没有钱建设铁路。因此,当地政府“众筹”成立了一家爱国铁路公司。四川和汉族的商人、农民和地主都做出了贡献。政府征收各种税收和捐款,所以大多数人被迫花光他们所有的钱加入该公司。然而,这家公司尚未成立多年,几英寸的铁路,300万多的钱都是管理水平人用于股市“保值升值”,最重要的是,所有的钱是空的,都没有。所以四川和汉人的七千万人民非常愤怒,等待清政府给予他们公正。








如果一个国家是这样的,一个人或一家公司怎么能玩弄股市呢?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判断投资是否可靠。我们不知道看不见的真相在哪里。即使你把鸡蛋放在许多篮子里,你甚至不能保证所有篮子后面的人不是同一个人!所以,再次说明:股市是有风险的,投资需要谨慎。

7. 哪些银行是清朝就有的

  • 中国近代银行

    编辑讨论上传视频

  • 中国近代银行指鸦片战争至清朝末年(1840~1911)中国出现的银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银行业在外国金融资本势力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起步维艰,成长困难。到1911年清朝灭亡时,中国自办的银行不过十几家,且主要是官办或官商合办的银行,银行资本力量薄弱,业务发展缓慢。

外国在华银行

编辑

鸦片战争后至清末,英法、德、日、俄、美等国在中国设立了数十家银行1845年。

丽如银行

中国第一家外商银行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设立分行,两年后在香港发行钞票,这是流通于中国市场上的第一批外国纸币。1848年又在上海增设分行。

麦加利银行

1857年,英国的麦加利银行(现在香港称渣打银行)在上海设立分行,其业务以存款、放款、汇兑为主,并发行钞票。

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

1864年英国开办汇丰银行,总行设在香港,是第一家总行设在中国的外商银行,1865年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行。汇丰银行是由在远东经营多年、富有经济侵略经验的英国大洋行和资本家集资创办的。它以中国为经营重点,凭借政治特权取得业务经营上的优势,控制中国的金融市场。它握有存储保管和收支拨解中国关税和盐税的大权长达数十年,对中国财政有相当程度的支配作用。1889年德国在华开办德华银行,总行设在上海,并在青岛、济南、天津、汉口、北京等地设有分行。该行曾在中国发行银两票和银元票,并参加帝国主义对华贷款的银行团。

正金银行

自1893年起,日本横滨正金银行作为执行日本政府政策的工具陆续在上海天津汉口、北京、营口、大连、铁岭、长春等地设立分支机构。以正金银行为首的日本金融势力在东北特别雄厚,在日俄战争以后,极力排斥俄国势力,以图垄断东北金融。

东方汇理银行

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是一家以越南为活动中心的殖民地银行,1899年在上海设分行,以后又陆续在广州、梧州、天津、北京、汉口等地设立分行。名为“合办”的华俄道胜银行,实质上是帝俄侵华的帮凶和工具,该行在中国东北地区势力很大,日俄战争后受到日本金融势力的排挤和打击。美国花旗银行于1902年在上海设立分行,以后又相继在各大城市设分行。除以上银行外,在中国设立分行的外国银行还有荷兰银行,法兰西银行,德意志银行,英国的呵加银行、汇隆银行,比利时的华比银行等。

中国官办银行

编辑

随着中国近代产业的发展,商品交换与商品经营的范围不断扩大,对资金的需求随之增加,信用工具的流通使用日益广泛,为中国银行业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外国在华银行凭借种种不平等条约取得的特权,通过经营清政府的赔款和借款,掌握了中国的关税,垄断了中国的国际汇兑和对外贸易,赚取了惊人的利润,从而刺激着中国自办银行的欲求,加之清政府财政出现严重困难,统治阶级也想通过办银行增加财源,以摆脱财政困境。

中国通商银行

由清朝官僚盛宣怀[]创办于1897年5月27日,是中国第一家新式银行。其组织制度和经营管理办法模仿汇丰银行,并聘外国人担任“大班”,执掌业务和行政大权。

总行第一任大班是在汇丰银行任职数十年的英国人美德伦中国通商银行资本额定为白银500万两,先收半数现银250万两,并商借户部库银100万两。

该行创办资本中的主要投资者,多是封建地主官僚、买办和商人。这家银行形式上是商办的民族资本银行,实际上处于以盛宣怀为代表的官僚买办和封建势力的共同控制之下。

中国通商银行总行设在上海,并陆续在北京、天津、汉口、广州、汕头、烟台镇江等地设立分行开办之初,除经营存款、放款业务外,清政府即授予发行纸币的特权,并兼办代收库银的业务。

户部银行(大清银行)

中国最早的中央银行, 1905年在北京开业。该行资本额为库平银400万两,户部认购半数,其余一半由私人认股。

在户部银行开办之初的三年中,陆续在上海、天津、汉口、济南、奉天(沈阳)、张家口、营口、库伦(乌兰巴托)等地设立分行。

1908年,户部改为度支部,户部银行亦改称大清银行,资本增至库平银1000万两。

清政府颁布《大清银行则例》二十四条,重申该行为国家赋予发行货币、代理国库及代政府经办公债和各种证券特权的国家银行。

则例明确规定了大清银行的八大业务:

①短期拆息;

②各种期票之贴现或卖出;

③买卖生金银;

④汇兑划拨公私款项及货物押汇;

⑤代为收取公司银行商界所发票据;

⑥收存各种款项及保管紧要贵重物件;

⑦放出款项;

⑧发行各种票据。

1908~1909年间,在原户部银行机构的基础上,增设了重庆、南昌、杭州、开封、太原、福州、长春、广州、芜湖、长沙、西安、昆明、江宁(南京)等13个分行,并在成都、温州、厦门、吉林、香港、青岛等地设立分号。

清王朝灭亡之后,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中国银行史上的重要银行,于1908年1月由清政府邮传部在北京设立。

清政府建立交通银行的目的,是设置一个附属于邮传部的银行,以办理轮船、铁路、电报、邮政四种事业的款项收付,包括必须由银行办理的存款、汇兑借款等等,以便集中资金,妥为营运,改变过去款项分头存储,此盈彼绌,不能互相调剂的状况,同时又可利用银行筹措资金,经理债票、股票,借以振兴轮、路、电、邮四政事业。

交通银行资本定为库平银500万两,邮传部出资200万两,是最大的股东,其余 300万两招商入股。

交通银行除经办轮、路、电、邮四政的存款、汇兑、拆借等业务外,还极力承做普通商业银行的存款、放款、汇兑、贴现、买卖金银、代客保管贵重物品、发行银行券及各种银票等业务。

大清银行和交通银行是清末成立的两家最重要的国家银行。同时期,各省为解决地方财政困难,大都设立了各省的官银钱号,这些官银钱号多数具有某种地方银行的性质,其中也有一些称为银行的,如1909年成立的广西省银行、1911年成立的四川银行等等。

民族资本银行

编辑

1906年在中国出现第一家纯粹由私人资本创办的商业储蓄银行。

信成商业储蓄银行

无锡富商周延弼在日本考察银行后回国创办信成商业储蓄银行,总行设在上海,并在无锡、北京、南京、天津等地设有分行。该行是中国较早开办小额储蓄业务的银行,凡满一元就可起存生息,不论农工商民的零星款项均可存储该行于辛亥革命后停业 。

其他主要的私人资本银行还有::

信义银行

,1907年尹寿人在镇江创办,两年后因滥发通用票造成挤兑而倒闭;

兴业银行

浙江铁路兴业银行,后改称浙江兴业银行,1907年由浙江铁路公司创办,是为浙江自办铁路筹集股款而成立的一家比较典型的民族资本银行,总行先设杭州,后迁上海,并在北京、天津、汉口等地设有分行;

四明商业储蓄银行

1908年浙江人李云书等人集资开办,总行设在上海,宁波、南京、汉口等地设有分行。信成、浙江兴业、四明等银行,都经清政府批准,发行银行券,经营的储蓄业务不发达,实际上都以经营商业银行业务为主。

8. 清朝后期出现的票号与银行有什么异同

清末关于金融的其实有二种,一种叫票号,一种叫钱庄。清朝是银本位制。由于贸易的不断发展,银子无法满足来往的金融交易。你不可能拉着一车银子去做贸易吧。于是有了票号,异地存兑。票号收取一定的汇水。票号之间利用镖局的保护来往平衡银子库存。票号的票据其实就是汇票的雏形。但票号没有存款和贷款的功能。这个功能有钱庄来实行,而银票就是钱庄发展开来的,最后国家也开始发行银票。

9. 请问一下哪位知道四大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的简史啊,要从清朝开始的

还好你不是要从盘古开天开始哦~狂晕~
==============
中国银行成立于1912年2月,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银行。

从1912年至1949年的37年期间,中国银行的职能发生了三次变化。1912~1928年,行使当时政府中央银行的职能;1928年中国银行被改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1942年中国银行成为发展国际贸易的专业银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政府接管了中国银行,同年12月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由上海迁至北京。1950年中国银行总管理处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1953年10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中国银行条例》,明确中国银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特许的外汇专业银行。

1979年 3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职能,直属国务院领导。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改为中国银行总行,负责统一经营和集中管理全国外汇业务。1983年9月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随后中国银行与国家外汇管理总局分设,各行其职,中国银行统一经营国家外汇的职责不变。至此,中国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监管之下的国家外汇外贸专业银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银行的各项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跨入了世界大银行的前列。1994年初,根据国家金融体制改革的部署,中国银行由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开始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

2004年,中国银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名称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中国银行引入苏格兰皇家银行和淡马锡等战略投资者。

2006年,中国银行于6月1日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7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07年3月20日,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RBS)合作向社会公众推出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

中国银行行牌来历

上世纪50年代,为了以新面貌向世人展示中国银行对外形象,时任中国银行董事长的南汉宸邀请文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为中国银行题写行名。郭老欣然应允,写就苍劲、飘逸的“中国银行”四个大字。自此,中国银行海内外机构均使用这一行牌。

中国银行业综合经营20年简史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非银行金融业务如证券、保险、信托及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国际上,实施分业经营的商业银行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其作为贷款人的重要性日渐下降。从资产业务方面看,资本市场、投资银行、租赁公司及外国银行纷纷抢走了商业银行的大批客户和业务。从负债业务方面看,居民纷纷把积蓄投向公债、股票和投资基金以图更有利的回报。投资基金、保险公司、货币基金、股票市场和养老基金都成为银行负债业务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随着这些金融机构的迅猛发展,银行资金来源急剧减少,随之而来的是银行利差的急剧下降。为了生存,商业银行不得不寻找途径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在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两大业务领域与投资银行开展竞争,规范和划分金融分业的篱笆逐渐的被拆除了。(谢平等《分业经营、混业经营及其监管问题研究》)
1、1979年,中信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家信托投资公司,1980年代,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相继组建,并采取固定分工的方式划定了经营范围,使资金在系统内自上而下分配。这四家银行分别面向农村、外汇、基本建设和城市工商提供金融服务。
1984年,国务院组织金融体制改革研究小组专门研究综合经营的问题,基本上形成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赞同德国模式 ,百货公司式的经营;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严格的分业经营管理模式。中国还是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开始阶段,德国模式在宏观管理上有难度,所以还是决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但后来决定以交行作为试验田,单独搞综合经营试点。
1987年4月1日,作为股份制、综合类、现代商业银行的试验田,交通银行重新组建。它可以经营本外币业务,从事短期和长期贷款业务,也可以经营保险、证券、信托、投资、房地产等各种非银行金融业务,成为新中国第一家综合经营试点银行。交通银行的重组,打破了资金的城乡分割、工商分割、国内与国外分割。
2、1986年建行成立中国投资咨询公司;1987年成立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信托投资公司;1989年,建行与其他境内外机构成立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租赁公司--友联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3、1987年11月开始,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开办保险业务。1991年4月26日,交通银行将保险部独立出来成立了全资附属保险公司--太平洋保险公司,交通银行行长戴相龙任公司董事长,并为太保拟定了著名的广告词--"太平洋保险保太平"。太平洋保险公司成为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之后的第二家全国性、综合性保险公司。1995年3月9日,太平洋保险公司由交行全额投资改制为由交行控股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保险企业。
4、1988年9月,交通银行在其证券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上海海通证券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是新中国最早的证券公司之一。1992年8月,上海海通证券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1994年1月,海通改制为全国性证券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10亿元,为交行控股子公司,交行总部及各分支行一律不再经营证券业务。1994年9月27日,"海通证券有限公司"正式设立,董文标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5、1993年11月,交通银行明确地勾勒出了一个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模式,"坚持综合经营和分业管理,逐步形成两大业务体系,即以交通银行本体经营的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体系和以交通银行附属、控股子公司为主体的非银行金融业务体系。"
6、1995年,建行与摩根斯坦利合资成立了国内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真正的投资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7、1992年下半年开始,金融机构违规经营严重,风险集中涌现,金融秩序混乱。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国有商业银行不得对非金融企业投资","在人、财、物方面要与保险业、信托业和证券业脱钩,实行分业经营。"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保险法》也相继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分业经营的格局确立。
8、1996年中国银行在伦敦注册了一家投资银行,后来迁到香港。1998年,在香港成立了中银国际,这是第一家中资的投资银行,前身是始建于1979年的中国建设财务(香港)有限公司。随后,中银国际和内地五家大型企业合资组建了中银国际证券公司,又投资了中国第一支产业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
9、1999年8月28日,交通银行与上海市政府正式签定转让协议,太平洋保险公司、海通证券公司正式与交通银行"脱钩",划归上海市政府领导,交通银行在两家公司的全部出资额及相关权益也同时转让。
10、2002年3月,建行成为国内首家获得人民银行批准开展财务顾问业务的商业银行。2003,为了推动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建行设立了专门的投资银行部。
11、中信集团从开始创立到现在一直以综合经营为特征,除了金融的综合经营以外,在集团范围,实还涉足许多其他领域。2002年8月8日,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中信控股公司。
12、2004年,中国光大银行向银监会申请在国内第一家开办理财业务。
13、2005年,交通银行被监管部门批准为综合经营试点银行,开始实施管理和发展的战略转型,其战略目标是朝着"国际公众银行、创新型银行、综合性银行、经营集约化银行、管理先进型银行"的目标迈进,努力创办一流现代金融企业。
14、2005年,国内商业银行获准发起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迈出了银行业综合化经营的重要一步。
15、2005年8月,交通银行和国际知名的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国内大型企业中国国际集装箱海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了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三方持股比例分别为65%、30%、5%。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注册资本为2亿元。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的成立,标志着交通银行在综合经营方面取得突破。公司目前已成功发行5个基金产品,管理资产规模达到594.58亿元,客户人数近200万。
16、2007年5月,交通银行以12.2亿元并购重组了湖北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交通银行和湖北省财政厅分别持有85%和15%的股权,并将其更名为"交银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交银国信")。这是境内信托业经历多次整顿后首次引入商业银行作为战略投资者,也是第一家银行系信托公司。
17、2007年,交通银行被监管部门批准发起设立交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并在香港成立了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交银国际亚洲有限公司、交银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交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综合经营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资料收集 吴雨珊)

10. 清朝的股市最后是如何崩溃的

在中国,股票市场出现在现代银行之前,早在1860年代,洋行股票开始在上海问世。之后,在中国洋务运动的驱动下,第一只华商股票——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底开始交易。接下来,江南制造局、开平煤矿等现代工业企业、矿业企业相继发行股票。1881年,外国商人创办了上海自来水公司,其股票供不应求。同年,原本乏人问津的轮船招商局股票价格也开始上涨,100万两的额定资本全部招足,而原本的100两一股也在1882年时达到了260两的高位。
正如1882年9月2日的《申报》所评论的:“今华人之购股票者,则不问该公司之美恶,及可以获利与否,但有一公司新创、纠集股份,则无论如何,竞往附股。”就是说根本也不管你公司是干什么的,是蒸蒸日上还是面临倒闭,总之你敢发我就敢买,还不如今日去欧美扫货的中国土豪,起码认认驴包。
于是大起大落的刺激来了。1883年10月,对矿业股票的过分投机导致中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危机。当时,矿业股票暴跌,形同废纸,其他原本信誉良好的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股票也是一落千丈。于是股市崩盘,股民血本无归,纷纷上天台思考人生。介入股票投机和承做股票抵押的钱庄也纷纷倒闭,一度空前繁荣的股票市场变成了夜晚的菜市场——热闹过后一片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