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公司里谁操作股票
扩展阅读
以交易为目的的股票投资 2025-07-14 01:07:37
中建材水泥股票价格 2025-07-14 01:06:40
上海信阳股票价格是多少 2025-07-14 01:05:57

公司里谁操作股票

发布时间: 2022-02-07 11:15:19

㈠ 上市公司的股票由谁操作

这个要看公司是采取直接发行还是间接发行了。

  1. 直接发行,即发行人直接向投资者推销、出售证券的发行。这种发行方式可以节省向发行中介机构缴纳的手续费,降低发行成本。但如果发行额较大,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发行网点,发行者自身要担负较大的发行风险。这种方式只适用于有既定发行对象或发行人知名度高、发行数量少、风险低的证券。

  2. 间接发行,是由发行公司委托证券公司等证券中介机构代理出售证券的发行。对发行人来说,采用间接发行可在较短时期内筹集到所需资金,发行风险较小;但需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发行成本较高。一般情况下,间接发行是基本的、常见的方式,特别是公募发行,大多采用间接发行;而私募发行则以直接发行为主。

这个上面讲到的发行在金融市场称之为一级市场,这个市场并不为公众所熟知,因为将证券销售给最初购买者的过程并不是公开进行的。投资银行是一级市场上协助证券首次售出的重要金融机构。投资银行的做法是承销证券,即它们确保公司证券能够按照某一价格销售出去,之后再向公众推销这些证券。

㈡ 一个公司股票涨跌是谁在背后操作

庄家,操盘手,用最少的资金让自己公司的股价上升,也就是所谓的套牢散户

㈢ 大公司的股票能人为操作吗

虽然市场有许多规章制度,但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总是会有以身试法者。有时是投机性大于投资性的股票市场。操纵股票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开设多个账户、自卖自买,还有一种基金抱团同一只股票的,实质上形成了控盘。

㈣ 公司上市后操控股票的是什么部门

上市公司的股票是由持股人操作的。在股票交易所完成交易操作。

股票的涨跌是由持股人,买进或卖出决定的。
每天股票的开盘价,是由少数的持股较多的人或机构或基金竞价得出来的。
以前是单边市场,所有持股人只有股票上升才能赚钱。
现在不同了,是双边市场,出现了期指交易,靠买股指上涨或下跌赚钱了。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人有人打压或抬升股价,不让股价上升或下跌。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股价越跌他卖的量越大的原因了。
因为他在股票交易上是亏钱了,但在期指上却赚钱了,两者一抵消,就知道自己赚多少了。

㈤ 股票到底是谁在操控股民赚的钱又是从哪来的

不排除有坐庄的股票,但是股市里不可能每只股票都被庄家控盘。说到底股价的涨跌,就是由股市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大家都看好一只股票都去买,自然就把股价抬上去了,反之也一样,大家都抛售一只股票,自然就促使股价下跌。因此说股市里的游戏就是零和游戏,股民赚的钱是从赔钱的人手里赚来的。
从宏观看,股市是个零和游戏。社会的资金进出股市,进入多,股市涨;退出多,股市跌。但无论涨跌,社会资金或财富总量是不变的,只是股票和资金的持有人通过交易变换一下位置。
那股票是怎么涨跌:
股票的价格是通过交易活动确定的。在一个价位只要发生了交易,这个价位就被确定为所有股票的价格。问题是,一次交易的最低额只要一手即可,也就是说,确定价格的行为只需要极小的交易量就能做到,完全不需要所有的股票都以相同价格跑过来交易一遍。这就造成一种错觉:涨的时候股票的市值增加了,那就要相应的资金在那里“站岗”等着;而跌的时候股票市值减少了,相应的“站岗”的资金也减少了。增加和减少的资金二者一相减,问题来了,一部分资金不见了!于是我们就会一头雾水--这不见的资金去了哪里:
其实是我们的逻辑犯了错误。市值的确定只是经由很小量的交易就“完成”了,而实际上,这时完成的根本不是整个市值的交易,只是完成了一个认可--所有股票对这次交易的认可,真正的交易也就是总市值的交易却尚未发生!在真正的交易尚未发生的情况下,所谓的市值只是一种假设!而作出这个假设的最低成本只是一手股票。
现在引入了假设的成本的概念,市值的假设是需要成本的。这个成本可是真金白银,所以,社会总资金要分出一部分实量到股市来参加市值假设的活动。这个活动进行的时候,理论上所有的股票都承认某种已经被认可的价格。这样就有了一种供需关系,股票代表供给方,资金代表需求方。当社会资金流入股市增大时,强烈的需求刺激股票价格上涨。反过来,资金由股市流出回到社会,需求减少,股票价格下跌。当参加市值假设活动的资金进出平衡,供需关系也趋于平衡时,股市牛皮。由此看来,所有的股票价格涨涨跌跌,都与真金白银的资金进出股市有关,资金多时股票涨,资金少时股票跌。
但是这些资金,
1、它与市值不是一回事,市值只是一种理念上的“值”,因为股市永远不发生总市值的交易;
2、它不创造市值,它只参加市值的假设,换句话说,它只发现市值;
3、它是社会总资金的一部分,而且它也不参与社会总资金的增加和减少。在这里,社会总资金是一个常量,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股市市值的变化不会引起社会总资金的变化,能够引起社会总资金变化的是社会的生产活动,不是股市的市值假设活动。
当然,实际的情况要复杂的多,这个推论过程简化甚至排除了许许多多的细节。

㈥ 股市是由谁操控的

由政府和投资机构及金融机构的投资商操纵的,但是主动权在政府手上,因为我国的股票市场是政策市场,是极不稳定和成熟的市场.因此入市需谨慎.当然,买股票还得看这个企业的业绩,好股票就算由他们操纵,也会有价值的,抗迭性强.

㈦ 上市公司的股票买卖是谁操作

上市公司老板在二级市场买卖,其实已经很普遍。很多老板都会有自己私人的投资团队。以及操盘手等。

㈧ 究竟是谁在操纵中国股市

理论上说股市是没办法人为操纵的,走势是所有参与交易的人的观点、情绪、利益、对消息政策的解读等等碰撞之后得出的结论。个股由于资金的大小,有时候存在一些操纵行为,但是,这些也一并汇合到了大盘的走势当中了。

根据深圳紫金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陈绍霞的统计,截至今年9月30日,A股市场股价涨幅前十的股票中,4家为创业板、1家为中小板、5家为主板股票。“这些股票有4家今年中期业绩亏损,市值小是其共同特征,今年年初总市值都在100亿元以下,其中8家公司年初总市值小于50亿元。”陈绍霞说。分析显示,这些股票大多有重组、并购或高送转题材,表明小盘股的大幅上涨,并不都是基于其盈利能力和成长性,更多是基于各种概念、题材的炒作,其暴涨和高估值,不排除是机构坐庄、操纵股价的结果。

㈨ 股票涨跌到底是谁在操作

能够操纵股票涨跌的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拥有大量资金,能控制大量股票,有很多”专家”,媒体为他服务,并且能左右金融政第走向,那么他就可在资本市场里呼风唤雨了。

㈩ 谁在操纵股市,是不是手里持有多数股的人或公司企业

无论是A股市场,还是H股市场,顽强支撑股市的就是银行股和地产股。

银行股的利润仍在大幅增长。利润的来源主要是实质扩大的息差。这是一种经典的政策性利润。

地产股的利润仍在大幅增长。利润的来源在于实质负利率提供的银行借款溢价。这也是一种经典的政策性利润。

银行赚取政策性利润,银行转移支付给地产行业政策性利润。那麽,谁来买单呢?

首先,是活期存款的存款人。最多的活期存款人竟然是打工仔和打工妹。活期存款高达6万亿元,提供息差5%,仅此一项,提供银行息差收益3000亿元。以工商银行H股市盈率40倍计算,仅此一项就可以创造市值超过12万亿元。就算50%是银行合理收益,剥夺打工仔和打工妹的利息收益,也创造出超过6万亿的市值。实在是高明。太高明了。

其次,是定期存款人。最多的定期存款人就是离退休人员。这部分存款超过10万亿。在实质负利率高达5%的水平时,他们被直接抢走了5000亿元。其中,近一半转移支付给地产行业。以中国地产行业60倍市盈率计算,理论上可以提供15万亿市值。就算50%是合理收益,剥夺离退休人员的养老看病钱,也可以创造7.5万亿市值。实在是高明,太高明了。

现在大家知道股市为什麽可以居高不下了。有政策支持。

现在大家知道为什麽宏观调控没有明显效果了。调控是假的,加息是假的,扩大息差才是真的。

谁是股市的最大庄家?哈哈,原来是人民银行。

中国的事情有点滑稽。由人民银行出来抢钱,由人民银行制造出来一个政策市,再由人民银行调控。

有趣的是,人民银行将政策性疯狂美其名曰流动性泛滥。一会调高准备金率,一会发行国债,一会加息,假装很卖力地调控。但是,就是不压缩息差,就是不压缩实质负利率。当然不会压缩。道理很简单,压缩金融企业的政策性利润,压缩对地产行业的变相补贴,则股市必然下调,经济必然恢复理性,境内外投机者将无法在资本市场兴风作浪,过度资本化将无法持续,对国家和百姓的掠夺难于进行,特殊利益集团的整体利益将会受损。

有趣的是,人民银行的政策获得了西方社会的高度赞扬。是啊,作为中国金融资产的重要股东,西方富有的投资者,正在充分享受由中国打工仔和打工妹以及离退休人员提供的巨额补贴。他们在人民银行的安排下,愉快地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并不有趣的是,近乎可耻的货币政策,极大地压抑了国民消费,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创造价值产业,导致了中国经济结构加速失去平衡。

笔者很惊讶,怎麽那麽多经济学家一起集体撒谎啊?难道真的是很傻吗?

笔者很惊讶,管理层真的不知道事实的真相吗?

如果说,落实以民为本和科学发展观需要一个起点的话,就请从人民银行开始吧。改变这近乎无耻的货币政策。抓住伸进市场的政策性黑手。

驱逐这个最大的庄家。恢复中国经济体系的政策理性。当然,也早就应该让市场恢复起码的公平与正义,让市场健康和有效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