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股票 » 公司高管把很多股票卖给机构
扩展阅读
新股上市首日新规 2025-08-17 23:22:03
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股票 2025-08-17 23:08:38
香港地铁股票价格 2025-08-17 22:45:01

公司高管把很多股票卖给机构

发布时间: 2021-05-16 11:54:27

A. 高管买卖本公司股票是否合法

高管买卖本公司股票符合以下规定是合法,否则是不合法的。
高管买卖本公司股票的限制性规定:
一、高管在下列股票限售期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
(一)高管所持本公司股份自公司股票上市交易之日起一年内不得转让。
(二)高管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则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公开发行股票前已发行的股份,自公司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得转让,不得委托被他人管理,也不得由公司回购。但自公司上市之日起1年后,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经高管申请并经交易所同意,可不受36个月的限制:
1、转让双方存在实际控制关系,或均受同一控制人所控制;
2、因上市公司陷入危机或者面临严重财务困难,受让人提出的挽救公司的重组方案获得该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和有关部门批准,且受让人承诺继续遵守上述承诺;
3、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
(三)高管在任期内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所持股份总数的25%,但所持股份总数不足1000股的,可一次全部转让。
(四)高管在离职后半年内不得转让股份。
(五)对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的特别限售规定
1、高管自向深交所申报离任信息之日起6个月内增持的股份也将予以锁定;
2、高管自向深交所申报离任信息之日起6个月后的12个月内,通过深交所挂牌交易出售的股票数量占其所持的股票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50%,但股份余额不足1000股的,可一次全部转让。
(六)高管还应遵守《公司章程》的关于限售期的特别规定以及高管自己所承诺更为严格的限售期。
二、禁止高管从事短线交易
高管不得将所持本公司股票在买入后6个月内(指最后一笔买入时点起算6个月内)卖出,或在卖出后6个月内买入(指最后一笔卖出时点起算6个月内)。
三、禁止高管在禁止股票买卖窗口期买卖本公司股票
上市公司高管在下列“禁止股票买卖窗口期”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
1、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因特殊原因推迟公告日期的,自原公告日前30日起至最终公告日;
2、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
3、自可能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在决策过程中,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
4、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期间。
注: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高管配偶在“禁止股票买卖窗口期”也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
四、禁止高管利用内幕信息买卖本公司股票
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上市公司高管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本公司股票。
高管应当确保其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其控制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发生因获知内幕信息而买卖本公司股票的行为。

B. 一个公司的高管们,大量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呀

说明两个问题: 一是这个公司的估值已经很低,这个价位购买股票物有所值。二是说明市场处于熊市之中,未来还有下跌的空间,高管购买股票,只能是护盘。但也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公司高管们为了公司战略上的需要,必须增持股票。

C. 公司(上市公司)为合理避税,购买一定数量的低价股票,发放给企业高管,请问这个股票在个税中如何

上市公司股票属于有价证券,转移股东权益的时候一样计入收入合并纳税,要避税可以设计为股票期权的形势,即现在给高管的是期权,未交割,那么在现在个税中是无法确认收益的,因此可以不计入,等期权行权的时候再重新计算

D. 公司高管不能买卖自家股票,那为什么他们还持有公司绝大多数股份

公司高管能买卖自家股票。公司是他们自己的,怎能不持有公司绝大多数股份?

E. 公司高管减持股票,减持的股票是流通到市场吗

会流通到二级市场上了,有的在大宗交易上卖给基金券商或机构,有的就跟平时炒股卖股票一样,卖给谁也不知道。
减持,股市与期货市场专用术语。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后,他们就会抛出来套现,叫减持。
股价越高,大小非减持欲望越强。譬如减持压力较大的浦发等银行股遭基金疯狂“空袭”,中小散户应躲进“防空洞”,买入一季报大幅预增的低价股。这类股票业绩刚刚走出低谷,大小非不仅不会抛,可能还会逢低买入,所以有可能走出独立行情

F. 对于公司内部董事大量购买自己本公司股票怎么看

上市公司高管包括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我们简称董监高,这部分人对于公司的实际经营情况较为了解,所以市场上资金较为关注公司高管持股的变动情况,如果高管大量买入本公司股票代表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如果高管出现大幅度卖出股票的情况,可能代表将来的业绩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可以要注意后期的风险。

由于董事属于公司的高管,如果其大量购买股票存在什么意义呢,我们该如何看待。在分析之前我们参考最近市场的一个案例,最近道恩股份接收到管理层监管函,原因是公司独立董事配偶在3月10日买入150多万的股份,买入之后公司股票出现了连续两日跌停,并未出现赚钱的情况,但仍旧受到监管层的监管,具体参考下图事实:

通过以上四种情况分析,我们得知高管大量买入自己公司的股票存在很多因素,但我个人觉得大家尽量选择第三种类似,虽然股价长时间下跌后会造成公司股价被低估的状况,但本身长时间的下跌代表该股较弱,虽然你高管愿意大量购买本公司股份,但市场资金普遍不认可目前的位置属于低位,而且高管买入股票后可以持有几年时间,但很多我们投资者根本拿不了那么长的时间。

再次我们也讲到很多高管大量买入股票仅仅可能就是想给股价提振信心,或许并未出现被低估的状态,后期再次下跌的概率较大。但如果个股本身在上涨过程中,公司高管还愿意大量买入公司股票,代表后期公司发展的会越来越好,不然不会选择在上涨过程中买入股票,他们也是真金白银买入股票,也是自己的资金。但很多投资者说为了故意买入发布利好,诱导其他资金买入呢,但我上面也具体解释过,由于目前监管越累越严,此类现象较少,我们目前可以完全忽略。

总结:所以我们在投资过程中对于趋势较好的个股大家可以参考下高管的持股变化情况,特别是短期大量买入的情况,对于个股长时间下跌后出现高管买入的情况,我建议大家尽量不要去碰,本身个股趋势较弱短期很难起来,高管可以持有几年,我们不会。再次个股趋势较弱大概率会存在惯性的下跌,大部分资金被套,短期很难有资金选择抄底给被套的解套。感觉写的好的点个赞呀,欢迎大家关注点评。

G. 公司中的大股东分发给其他几个重要高管股份,比如10%,持有这种股份的高管也算股东吗

算,当然算,只要拥有股份,就算是只有一点点,都算是公司的股东;
股份公司在实行公司决策的时候,各股东是根据持股份额来行使其在公司的权利的,持股份额越高,权利越大,老板持股数占绝对多数,所以他实行的是决策是具有绝对权的,但公司的各项决策的最高实行是通过股东大会决定的;

H. 如何化解上市公司高管辞职卖股套现

投资者质疑,如果上市公司高管都只顾着卖股票,宁可辞职也要套现,那么中小股东的利益谁来负责,上市公司的经营如何延续?有没有什么办法加以防范呢?我以为,允许高管不辞职卖出股票是个好办法。很多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例如把现在6个月的禁售期延长到1年及1年以上,例如增加更多的限制条款等等,但说来说去,这些都是堵的办法,不是疏。说白了,上市公司高管看着自己有价值千万的股票,谁都想变了现买个别墅,换个宝马,这样也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要不光拿着股票不给家里人花,那不是成了葛朗台?还有,股市狂涨,价格超出理性,高管想要卖出股票做个差价,应该是比较合理的要求,如果说在6100点的股市还能保持冷静的投资者,即使不需要内幕消息,也一样有卖出股票做空的需要,那么高管想卖股票,未必是有内幕消息。其实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有不少,比如把是否担任高管和能否卖出股票区别开来,例如董事长可以先行发布公告。例如说目前股价太高,自己准备卖出股票平抑股价,并公布卖出数量和卖出价格,这样投资者也能有所参考。而且结合事前事后的公司公告,也能确定是否存在内幕交易。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变通的办法,那就是尽快增加卖空机制,允许公司高管做空股市,以对冲其因持股带来的股市波动的风险,例如推出股指期货,例如可以融券卖空,这些都能起到让高管避险的作用。换位思考,如果你持有市值上千万的股票,并预期未来股价将会大幅下跌,你不着急吗?换谁,都有卖股的冲动。此外,如果公司高管想买别墅,自然也需要卖出股票,这也好办,如果属于这种情况,公司高管可以向证监会申请卖出足够多的股票用于支付消费金额,并由相关机构把资金直接打入目标商户的账户,例如地产商、汽车销售商。总而言之,必须要满足上市公司高管用钱的欲望,必须要允许公司高管盘活这么一大块资产,股价的波动不仅仅和公司内部信息有关,跟整个市场的走势也联系密切。不能因噎废食,不能说公司高管的所有股票交易都是内幕交易。 股指期货概念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I. 很多公司,将近破产。他的CEO 就开始公司转移资产,然后抛售公司股票。这有什么好处

这只是将损失减到最小的具体反映,没有什么好处或者不好处,毕竟谁也不希望破产。
再说上市公司高管没有决定减少持股的权利,这需要董事会决定的,CEO只是打工的。
在国内,破产造成抛售的例子不多,最坏的结果他们会说是抛售造成的破产。
倒是突然的事件造成的抛售比较多,比如三聚氯胺让伊利股份一段时间内下浮较大。
多数管理层不会做出抛售的举动,他们反而会放出假的利好一步步把股价拉升慢慢出货。
例如宗申动力的幕后交易者曾利用巴菲特持股的消息在某天将股价拉到涨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