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员工入股利弊是什么
员工持股的弊端:
一、股权激励容易产生公司与员工的股权纠纷
股权激励改变了员工单一的雇员身份,成为公司股东。一旦因为员工跳槽或者员工被解聘而引发劳动纠纷,情况就会变得复杂,因为在劳动纠纷之外,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公司与员工之间的股权纠纷。对于上市公司来讲,情况要乐观很多,因为员工只是股票二级市场的一员,但是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就必须要慎重处理。因此,公司在制定员工持股方案时必须将与员工产生劳动纠纷后的退股方案设计完善,否则极易陷入股权纠纷的泥沼之中。
二、股权激励应注意持股数量
持股过多造成的后果就是人人都是百万富翁,千万富翁,那么作为高管和员工就会丧失工作的激情,正如报道的那样,深圳创业板的公司每天都在进行着富翁神话,结果这些公司的老总都去搞其他投资了;持股数量过少,则无法让高管和员工感受到持股的激励作用,同样不会产生凝聚力,因此,对于持股数量的选择致关重要。
三、股权激励应平衡好公司创始员工与新进员工的利益
如果不进行认真策划,股权激励很容易造成老员工坐吃老本,新员工付出很多却无法赶超老员工的情形,因此,如何保障老员工作为创始者的利益,又不降低新员工的工作激情就非常重要,否则容易因为造成分配不公,而产生公司分裂。
所以,进行股权激励时应当分别对创始员工和新进员工进行股权激励设计。
四、防止股权激励造成高管股东对公司控制
股权激励如果不注意控制,极有可能造成公司被经理层控制或者产生董事会股东会僵局的情形,从而影响公司运营,作为公司创始股东来讲,产生这样的情形也是极其悲哀的。黄光裕与陈晓之争应该成为企业家进行股权激励的警钟。股权激励方案中,如何保证原始股东的控制权应当排在整个股权激励方案的首位。
员工持股的好处:
一. 职工入股后即成为公司的股东;
二. 股东的权利通常简称为股权或股东权,是指股东基于其出资在法律上对公司所享有的权利。我国公司法第四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除该条之外,公司法在很多其他条文中都规定了股东的具体权利。
股东权利归纳起来可分为以下十二类:
(1)发给股票或其他股权证明请求权;
(2)股份转让权;
(3)股息红利分配请求权,即资产收益权;
(4)股东会临时召集请求权或自行召集权;
(5)出席股东会并行使表决权,即参与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6)对公司财务和监督检查权和会计财簿的查阅权;
(7)公司章程和股东会、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的查阅权和复制权;
(8)优先认购新股权;
(9)公司剩余财产分配权;
(10)权利损害救济权利和股东代表诉讼权;
(11)公司重整申请权;
(12)对公司经营的建议与质询权。
『贰』 员工增持股票是利好吗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利好有:
1、上市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势必大批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这在短期内能够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2、长远来看,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意义是在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员工积极性。员工持股计划着眼的是公司的长远发展,不应过分强调其对资本市场短期的刺激作用。
总体来讲,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对股市利好提振作用不大。
利好是指刺激股价上涨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好转、银行利率降低、社会资金充足、银行信贷资金放宽、市场繁荣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股价上涨有利的信息。严格的说,利好是指能刺激股价上涨的信息披露。
利空,股市用语。是指能够促使股价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经营业绩恶化、银行紧缩、银行利率调高、经济衰退、通货膨胀、天灾人祸等,以及其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价下跌的不利消息。
『叁』 请问实行员工持股制的优势和劣势
一、职工持股制改革发展状况
企业职工持股是从计划体制下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开始的,在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情况下,依照行政性规定操作,并逐步走向规范。在国企改革不同时期,具体持股形式、做法和政策法规不尽一致。我市实施职工持股企业至今数量不多,其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种类型:企业职工集资入股;股份公司内部职工购股;经营管理层收购。
二、实施职工持股制意义
职工持股制作为新型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之一,较受职工的欢迎,从国企现状、未来发展和职工参与的角度看,都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职工持股从根本上转变了职工自身的观念。2、职工持股解决了改制补偿金短缺问题。3、强化了企业内部的监督机制。4、持股职工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三、实施职工持股制局限
1、在企业这样一个内部必须按照严格分工组成等级的体制中,职工持股往往造成决策上的迟缓。2、职工作为“雇员”与作为“老板”的身份重合和固化,对于企业治理转型和日常管理的规范化,都没有好处。3、把一个普通职工的工作岗位和他的储蓄都锁定在同一企业,这显然不符合现代社会分散风险的原则,也不符合现代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的趋向,对于职工自身来说,更是过于冒险的投资。4、企业经营一旦恶化,后患无穷。
四、职工持股制适用对象
国有大企业不宜实施企业职工持股制。职工持股制作为中小企业改制的一种有效形式探索试行,笔者认为至少需具备以下相应的条件和环境。
1、企业经营管理层长期稳定,企业的做大做强不是主要靠自然资源或垄断因素,而是靠职工多年付出的劳动和心血创造的,由于传统的国企分配体制没有恰当考虑职工的贡献,实施职工持股能给予职工一定的经济补偿。
2、健全完善实施职工持股制政策和程序设置。由直接持有该企业国有产权的集团公司或委托中介机构制订国有产权转让方案,并报政府批准方能实施。企业的管理层不得参与购买具体过程,禁止自卖自买国有产权。
3、筹集购买股份的资金,必须符合现行的《货款通则》有关规定,不得向包括本企业在内的国有企业借款,也不得用拟购买的企业资产做抵押进行融资或货款,以免将风险转嫁给金融机构和其它国企。
4、严格进行离任审计和资产价值评估。职工购买本企业股份,必须进入产权交易市场,竟价受让国有产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5、职工购买股份方案必须经企业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妥善解决好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企业其它历史遗留问题,并符合国家产业准入政策相关规定
『肆』 员工持股计划好不好影响买股吗
员工持股!!!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1、从利益上来说,员工持股本来的意思是在公司股票还是原始股的时候,股市低价发售给员工,在公司上市后,股价上升,大家都得利的共赢局面;现在的员工持股计划是,发动员工从股市上购买现在的流通股票,价格自然是市场价格,市场波动大、风险大、特别是前些时候股价大涨,很多股票看起来价格不高,实际上经过公司配股分红,股价水分已经很大了,现在买入并不是员工进入持股的最好时机。
2、利益分配,人都是贪心的,有钱人的贪心比普通人更大,如果现在是增持股票的好机会,他们会发动员工持股吗?不会,他们绝对会自己买入股票,然后发布增持消息,他们现在的行为完全是不看好股票后面趋势,可是为了公司利益,又不能不对自己公司负责,同时还不想损失自己的利益,所以才想出员工持股的办法。
总的来说,员工持股给外界一个公司齐心合力的表象,又把员工哄的开心,自己又不用出钱增持股票,不用自己冒风险,以后股价涨了,员工对公司更有凝聚力,自己也披上了一层爱护员工的外衣,如果跌了,谁倒霉算谁,他早赚翻了,谁爱骂骂去。
『伍』 增持是利好还是利空
1、增持定义:增持:证券业中的一句行话,顾名思义就是增加持有,也可以叫加仓。无论是对股票、期货、基金、其它可以上市交易的证券、商品等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添加买入都可以叫增持。也就是说你原有了一定的仓位,再添加买入就是增持——加仓。
2、增持影响:
(1)股东增持:股东增持对公司股票属于实质性利好,一般会带动股价上涨。其原因是:一、最熟悉公司情况的应属公司大股东,股东增持公司股票,说明对公司未来发展看好,公司一旦有发展前景,将从基本面上保障公司股票价格上扬。二、从市场供求看,股东增持公司股票扩大了对该股票的需求,求大于供,将在市场层面推动股价上升。
(2)机构增持:机构通过二级市场不断增持股份,这说明他们看好股票背后的上市公司,这是好事。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机构增持被认为是牛市行情的重要推动力。
『陆』 员工持股计划是利好吗
员工持股计划,短期来说,对于员工和公司都有激励作用,都是利好的。但是,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股票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提高员工积极性,是偏向消极方面的。不过,也称不上打压股价。因为,股价是否下跌,并不是由员工持股计划来决定的。
员工持股是一种新型股权形式,是指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或者全部股权。
1、上市公司进行员工持股计划,势必会从二级市场上回购一部分股票,把这一部分股票作为激励奖励,派发给员工,这在短期内能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并不能长期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2、从员工持股的来源上看,员工绝大多数是以低于市场价格获得公司的股票,有些甚至是无偿方式购买该公司的股票,相对于那些以市场价格购买的投资者而言,他们有更多的亏损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股票的健康发展。
3、利好是指刺激股价上涨的信息,投资者在对一只股票进行分析时,不应只对单一的因素进行分析,还需结合其它的因素进行分析。比如,上市公司的业绩、银行利率、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等等。当一家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进行员工持股计划,并不会刺激该公司的股票大幅上升。
拓展资料
员工持股的有利方面:
员工持股一度被认为是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投资者对企业信心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一,由企业员工掏钱,买进公司低价回购的股份,或由上市公司向员工低价定向增发,以确保员工持股计划可以获利。
其二,由上市公司掏钱买进本公司的股票,然后以福利的方式分发给公司员工。不论哪一种方式,能给股市带来的增量资金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就前者来说,要么与上市公司的回购利好构成对冲,要么在带来增量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同步的扩容。
『柒』 员工持股计划的利与弊
利:
1.员工持股计划有利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消除公司利益于己无关的消极想法。
2有利于克服职工劳动者和股东双重身份产生的矛盾。
弊:
1.影响股东对公司进行治理。改制职工股权委托管理后,一方面受托人与经营者结成利益联盟,利用信息不对称控制企业经营,形成内部人控制,损害投资者利益。另一方由于受托人持有非经营者以外一般职工的股份,往往是目标公司的多数股份,容易出现受托人一股独大的外部人控制情况。
2.影响公司法人财产权结构稳定。由于股权投资本身具有时间上的永续性,而委托管理、特别是信托管理到期要实行资产清偿清算,必然会影响公司股权的稳定性,不利于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新编金融法小全书(第五版)》
『捌』 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是利好还是利空
利好。 一、上市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势必大批从二级市场回购股票,这在短期内能够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二、长远来看,员工持股计划的主要意义是在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员工积极性。员工持股计划着眼的是公司的长远发展,不应过分强调其对资本市场短期的刺激作用。
总体来讲,上市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对股市利好提振作用不大。
【拓展资料】
员工持股是一种新型股权形式,是指企业内部员工出资认购本公司部分或者全部股权。上市公司进行员工持股计划,势必会从二级市场上回购一部分股票,把这一部分股票作为激励奖励,派发给员工,这在短期内能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并不能长期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从员工持股的来源上看,员工绝大多数是以低于市场价格获得公司的股票,有些甚至是无偿方式购买该公司的股票,相对于那些以市场价格购买的投资者而言,他们有更多的亏损空间,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股票的健康发展。
利好是指刺激股价上涨的信息,投资者在对一只股票进行分析时,不应只对单一的因素进行分析,还需结合其它的因素进行分析。比如,上市公司的业绩、银行利率、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等等。当一家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进行员工持股计划,并不会刺激该公司的股票大幅上升。
员工持股计划的发布通常是被认为是利好。因为员工对于公司的生产经营最清楚,如果内部的员工 都愿意去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说明对于公司的未来是非常看好的,所以这对于上市公司股价来说也是一个利好消息。至于短期会不会给股价带来一个上涨,还需考虑员工持股的比例、股价和市场环境等因素。
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一般来自公司增发的股票,而且发行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权益和普通股票的是一样的。不过发行的数量较多,因此有限售规定,一般12个月内不能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