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问一个(光学)著名事件详情
泊松亮斑 当光照到不透光的小圆板上时,在光屏的阴影中心出现的亮斑 (在阴影外还有不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圆环)。
1818年,法国科学院提出了征文竞赛题目:一是利用精确的实验确定光线的衍射效应;二是根据实验,用数学归纳法推求出光通过物体附近时的运动情况。在法国物理学家阿拉果与安培的鼓励和支持下,菲涅耳向科学院提交了应征论文。
他用半波带法定量地计算了圆孔、圆板等形状的障碍物产生的衍射花纹。菲涅耳把自己的理论和对于实验的说明提交给评判委员会。参加这个委员会的有:波动理论的热心支持者阿拉果;微粒论的支持者拉普拉斯、泊松和比奥;持中立态度的盖.吕萨克。菲涅耳的波动理论遭到了光的粒子论者的反对。
在委员会的会议上泊松指出,根据菲涅耳的理论,应当能看到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如果在光束的传播路径上,放置一块不透明的圆板,由于光在圆板边缘的衍射,在离圆板一定距离的地方,圆板阴影的中央应当出现一个亮斑,在当时来说,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泊松宣称,他已驳倒了波动理论。菲涅耳和阿拉果接受了这个挑战,立即用实验检验了这个理论预言,非常精彩地证实了这个理论的结论,影子中心的确出现了一个亮斑。
这一成功,为光的波动说增添了不少光辉。 泊松是光的波动说的反对者,泊松根据菲涅耳的计算结果,得出在一个圆片的阴影中心应当出现一个亮点,这是令人难以相信的,过去也从没看到过,因此泊松认为这个计算结果足够证明光的波动说是荒谬的。但是恰巧,菲涅耳和阿拉果在试验中看到了这个亮斑,这样,泊松的计算反而支持了光的波动说。过了不久,菲涅耳又用复杂的的理论计算表明,当这个圆片的半径很小时,这个亮点才比较明显。经过实验验证,果真如此。菲涅耳荣获了这一届的科学奖,而后人却戏剧性地称这个亮点为泊松亮斑。 菲涅耳开创了光学的新阶段。他发展了惠更斯和托马斯·杨的波动理论,成为“物理光学的缔造者”
『贰』 光学,光的衍射,求解
角位置和线位置的换算,x=f*sinθ,代入单缝衍射明纹条件,就能求出级数。
半波带的数目其实就是k级明纹有2k+1个,k级暗纹有2k个,具体计算见图
『叁』 光学题,光的衍射,求解啊
这个题目和刚才那题很像,对于夫琅禾费衍射来说,线宽度就是角宽度乘以凸透镜的焦距。而中央明纹的角宽度则是两个一级暗纹的角间距。具体计算如图:
『肆』 光的衍射的本质
光衍射的本质是波遇到障碍物时偏离原来直线传播的物理现象。
在经典物理学中,波在穿过狭缝、小孔或圆盘之类的障碍物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弯散传播。假设将一个障碍物置放在光源和观察屏之间,则会有光亮区域与阴晦区域出现于观察屏,而且这些区域的边界并不锐利,是一种明暗相间的复杂图样。
除此之外,当光波穿过折射率不均匀的介质时,或当声波穿过声阻抗(acoustic impedance)不均匀的介质时,也会发生类似的效应。
(4)无锡衍射光学公司股票扩展阅读
光衍射的应用:
①衍射用于光谱分析。如衍射光栅光谱仪。
②衍射用于结构分析。衍射图样对精细结构有一种相当敏感的“放大”作用,故而利用图样分析结构,如X射线结构学。
③衍射成像。在相干光成像系统中,引进两次衍射成像概念,由此发展成为空间滤波技术和光学信息处理。光瞳衍射导出成像仪器的分辨本领。
④衍射再现波阵面。这是全息术原理中的重要一步。
⑤X光的衍射可用于测定晶体的结构,这是确定晶体结构的重要方法。
『伍』 什么是衍射光学
所说的衍射,是波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也能发生衍射,衍射光学,属于物理光学范畴,专门研究光发生衍射的条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仅供参考!
『陆』 物理_光学
光的衍射现象就是指光能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的现象。在实验条件下,由于障碍物的尺寸小于或等于光的波长,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发生明显的衍射,光也就不沿直线传播了。
『柒』 物理光学干涉衍射
楼上翻译有小错,应该是“无蓝色颜色(λ=512nm)”翻译全文如下:
薄膜油n=1.25,位于光滑的湿路面上。当对路面垂直观察时,看起来主要是红色(λ=640nm),并且没有蓝色(λ=512nm)。求油膜是多厚?
垂直观察时,红光相长,蓝乐相消,由于上下反射面都有半波损失,因此光程差为
L=2nd
按题意,有
L=k1λ1=(k2+1/2)λ2
其中k1,k2均为整数
从k1=1开始依次尝试,可知k1=2,k2=2时上式成立,且L=1280nm
故油膜厚
d=512nm
『捌』 光学:关于光的衍射
不矛盾啊,在两束光相遇的地方是遵循光的叠加原理的,但当它们分开后就与以前一样了,好象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
『玖』 光学题求助啊!!!
由光栅方程: dsinθ=mλ 得 d=4λ=0.0024mm
有分辨本领 得 R=kN=λ/Δλ 解出N=40000
所以L=dN=144mm
看不见说明为暗纹,由衍射暗纹公式
b sin30 = λ ,解得 b=800nm
正入射
dsinθ=mλ ==>sinθ=mλ/d 又由于 |sinθ|<1 才能观测到,
所以 | mλ/d|<1 解出 m+ < 4.06 m->-4.06
所以为 0, ±1, ±2, ±3, ±4
30度斜入射
思路都一样的,光栅方程换了一下
d(sinθ-sinθ0)=mλ ==> | mλ/d+0.5|<1
m+<2.03 m->-6.10
所以为 -6,-5,-4,-3,±2,±1,0
好久没看大雾了,基本都忘了 o(╯□╰)o
恩,缺级就好算了..
d/b=m/k 第二级缺级所以可以推算出b=1200nm
缺的级次为 m=dk/b 2的倍数
所以 ±2 ±4 还有-6 都缺掉了
光栅方程里那个正负号啊,我们书上给的就是减,理解起来方便,取m为0的时候0级主极大移动θ0角度。想了想应该是因为衍射角可以向上也可以向下,如果规定了正方向,反方向的角度就是负的了,所以sinθ也有个隐含的正负号,这样θ0的方向就也是不定的了。可能比较绕弯。
『拾』 波动光学/光栅衍射/基础题
题目最后的意思没明白
光栅衍射有
决定光栅衍射主极大方向的公式:
dsinθ=±kλ,其中k=0,1,2,…
θ是光偏离原来光线的角度,d是光栅常数,为相邻刻缝间的距离;
带进去算下应该能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