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亲们,现在原始股上市后股票什么时候可以解禁税率是多少呀
1、上市公司解禁原始股、通过股权分置改革的日期一般是从上市日起的1~3年内。
2、解禁原始股中的原始股是指对于股权分置后的限售股、在2006年以前上市的股票,这些股票的原来的非流通股东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后,获得了上市流通的权利,但一般都要在该股票股改后的大约三年时间内分段允许上市流通的。对于增发的类别,一般是该股票有非公开增发等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存在一定的限售时间,主要是防止非公开增发对象通过增发的途径等套取利润,用时间来控制这种行为的成本。
3、所谓原始股解禁是指被锁定部分的原始股放开流通了,因为原始股股价非常低大约在一元钱,相比现在的股价已经很高了,应当说是获利丰厚,股票一旦赚不少钱抛售的概率就很大,因此对该股股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大小取决于抛售该股数量的大小。
B. 股票解禁问题
新上市的股票没有我们平时所说的大小非问题,它们有的是大小限问题,那何为大小限?
“大小限”是指上市公司在上市时发起人持有的股份通常要有三年的锁定期,即从上市之日起三年后方可流通.这种流通权限售股票被称作“大限”.但如果在上市前12月内以增资扩股方式认购的股份,则可在公司上市一年后即可流通,锁定期仅为一年,这样的流通权限售股票被称为“小限”.
目前市场上被大家所称的“大小限”是指在2006提5月新老划断后产生的.所谓新老划断是以2006年5月18日为界,在此之后,新上市的公司属于全可流通的公司,已不存在股权分置问题.也就是说,一旦一年或三年的锁定期结束,这些股票不用再通过股改向股民送股,即可自动流出二级市场.投资者在购买此类股票时就应考虑这种风险,但是在新老划断后,我国股市发行的股票,平均的市盈率高达30倍,最高为99倍的中国远洋,居然比股改前发行的股票的市盈率还高.其原因在于相关部门对“新老划断”这一重点并没大张旗鼓的宣传,告诉投资者在2006年5月18日起买的股票已是全流通股票了,必须在购买时就考虑到它一年或三年后将自动流出的风险,不要再以如此高的价格在一级市场申购和二级市场买卖,但这种宣传几乎就没有进行过,很多投资者仍然按股改前的思维高价买进,这也可算是中国股民的一个悲剧呀.
C. 股票解禁意味着什么
通常情况下,股票解禁意味着股票过了限售期,这些股票都可以进行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简单来说,股票解禁的定义是限售股过了限售承诺期,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买卖。
一般情况,解禁当日开始解禁的股票就可以自由交易。股票解禁是对于那些限售股已经超过了限售的承诺期,允许其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自由买卖。
(3)公司股票2个月后有解禁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股票解禁前有拉升的可能性,这是为了方便股票利益方可以在高位减持而导致的。如果在解禁前股价就持续下行,那么到解禁时可以兑现的利润就极为少了,因而利益方多数情况下会在前期维护下股价。当然也存在不拉升的情况,这些变化主要还是看主力资金的想法。
股票市场变化莫测,股票解禁后股价的涨跌和股市行情、个股的盈利能力等有关。另外,还要看解禁股掌握在哪些人手里,如果是大股东、大机构或者国资股,且在股票解禁选择继续持股,那么股价会趋于平稳,甚至上涨,还是要以实际涨跌为准。
D. 上市公司股票解禁问题
新上市的股票没有我们平时所说的大小非问题,它们有的是大小限问题,那何为大小限?
“大小限”是指上市公司在上市时发起人持有的股份通常要有三年的锁定期,即从上市之日起三年后方可流通.这种流通权限售股票被称作“大限”.但如果在上市前12月内以增资扩股方式认购的股份,则可在公司上市一年后即可流通,锁定期仅为一年,这样的流通权限售股票被称为“小限”.
目前市场上被大家所称的“大小限”是指在2006提5月新老划断后产生的.所谓新老划断是以2006年5月18日为界,在此之后,新上市的公司属于全可流通的公司,已不存在股权分置问题.也就是说,一旦一年或三年的锁定期结束,这些股票不用再通过股改向股民送股,即可自动流出二级市场.投资者在购买此类股票时就应考虑这种风险,但是在新老划断后,我国股市发行的股票,平均的市盈率高达30倍,最高为99倍的中国远洋,居然比股改前发行的股票的市盈率还高.其原因在于相关部门对“新老划断”这一重点并没大张旗鼓的宣传,告诉投资者在2006年5月18日起买的股票已是全流通股票了,必须在购买时就考虑到它一年或三年后将自动流出的风险,不要再以如此高的价格在一级市场申购和二级市场买卖,但这种宣传几乎就没有进行过,很多投资者仍然按股改前的思维高价买进,这也可算是中国股民的一个悲剧呀.
E. 下个月股票解禁的公司有多少 还有多少公司未解禁
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公司几乎没有一家的股票完全可以上市交易的.虽然股改以经基本完成不过大股东的股票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一般都在三年以上才可以上市交易.
以下网上粘贴的请参考;
第一,高层意图通过改变供求来降温市场。实际上,站在监管层的角度来看,目前希望尽量通过市场化
调控的手段来给市场降温。比如近期加大国企大盘股的发行速度和暂缓基金发行审批等,都表明管理层试图通过改变供求关系来调节市场。这样做一是可以淡化政策市的痕迹,另外一方面则避免激烈的政策导致市场暴跌所带来的社会压力。应该说在十月中旬之前,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加市场供应量改变供求关系,是目前管理层最主要的政策选择之一。在这其中,除加快大盘国企股的发行速度外,适当加快部分非流通股减持速度也是政策的可行选择之一。所以从政策层面上来看,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大非减持有加速的大背景和可能。
第二,大股东也愿意高位减持来保证其利益。第四季度解禁股的数量将达到176.4亿股,解禁市值约为2989.1亿元,其中以10月合计解禁市值约为2003.2亿元。第四季度解禁数量超过1亿股的公司有17家,其中中国石化、民生银行解禁股数量最多,均超过45亿股。这么大量的非流通股解禁,会不会导致实质性的抛售压力呢?我们认为,考虑到目前非流通股解禁的份额越来越多,一方面可能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由于部分大股东减持带动其他大股东减持的连锁反应;另外一方面,目前两市的整体估值已经不便宜,尤其对部分不具备资产注入潜力的上市公司而言,由于资产质量的改善空间有限,大股东的持股和控股意图可能减弱,从而直接导致上市公司大股东有强烈的减持意图。
第三,大非法人股减持安排透漏部分国资委意图。实际上,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即使大非已经超过解禁期但是一般大股东也难以擅自减持,这是和目前中国国有资产控制权的特殊情况密切相关的。即目前的大股东减持,一方面是要过解禁期,另外一方面则是必须要国资委的审批通过。在这样的背景下,国资委实际上控制了大股东非流通股减持的最后一道闸门,是决定大非减持的关键所在。而最近有消息传出,国资委有意安排部分大蓝筹的非流通法人股解禁后的减持。无独有偶的是,市场近期频繁的传出国资委和社保基金理事会达成统一,新发增发国有股强制将减持一成划拨给社保基金,甚至可能授意社保基金高点抛售部分股票。这是完全的空穴来风,还是管理层刻意放出的消息试探市场反映呢?实际上,国资委等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恐怕也乐意在合适的位置高价减持部分国有股。
从目前来看,第四季度解禁数量超过1亿股的公司中,中国石化、民生银行解禁股数量最多,均超过45亿股。而这两只个股近期的走势也普遍较强。从其他解禁数量较大的股票,我们同样可以看出解禁股上涨态势明显,这些解禁数量较多的公司,多数在最近两三个月股价连续攀升,估值已经不低,解禁股中也不乏上市公司交叉持股所持有的股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巧合还是刻意安排。实际上本栏目以前文章也曾提到过,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大股东本身也愿意在一个相对有利的价格上抛售。
我们认为,近期的非流通股解禁和以前有所不同。近期的解禁公司集中、数量较多,并且部分大蓝筹的大非开始解禁,加上国资委等部门对大股东减持有放行的意图,这意味着很可能开始进入一个非流通股减持的相对高峰时期,并且减持的力度不排除主要集中于大盘蓝筹股上。另外,加上目前指数期货推出等对大蓝筹股的影响因素,无疑导致大蓝筹的波动幅度可能加大。而由于大蓝筹对市场指数的影响力,这可能会成为导致市场大震荡的开始。
责任编辑:张莹 来源:津报网--城市快报
F. 股票解禁可以今天也可以几个月后出货是吗
随时都可以卖,一般都是大盘涨的时候卖的多,低迷的时候,大小非观望的多。所以大盘拉起来只是方便大小非出货,故主力在2000点选择出逃,降息都没用,这个月解禁压力很大。
G. 新股上市后大慨多久会解禁限售股
1、对于一只新股来说,其限售解禁一般会有三次:第一次限售股是自该股票上市挂牌首个交易日算起的三个月后,这次限售解禁是由于IPO网下申购的部分解禁。
2、第二次则是在自该股票上市挂牌首个交易日算起的一年后,这次限售解禁是那些该股票原始股的中小股东的解禁;第三次则是在自该股票上市挂牌首个交易日算起的三年后,这次限售解禁是那些大股东的解禁。
3、次新股的内涵是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应变化的。一般来说一个上市公司在上市后的一年之内如果还没有分红送股,或者股价未被市场主力明显炒作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归纳为次新股板块。
(7)公司股票2个月后有解禁扩展阅读
相关规定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第27条规定,改革后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2、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其中就是针对非流通股股份股改后的“限售”规定。
参考指标:
分析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后,可能存在的风险,推荐参考以下指标:
1、大股东的类型。处于行业垄断地位,属于国家经济命脉的上市公司,国有股股东会对其保持较高的持股比例,不会轻易套现。另外,属于国资委管辖的央企和地方重点国企,套现资金的归属、分配及使用方面有待相关法规完善,如是否上缴社保基金,还是部分上缴等。在相关法规出台前,这些公司的股票还不会形成较大的套现压力。
2、作为发起人的民企投资家大多数会专心从事实业,并非从事买壳、卖壳从事资本运营的投资性公司,限售股解禁后,大规模套现以实现退出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大股东属于非发起人的民企,擅长资本运作,则有套现的可能。
3、业绩状况。业绩优良或尚可的上市公司中,限售股比例偏低,或者大股东持股勉强保持相对控股地位,限售股解禁后的套现需求也不大。业绩不佳、或价值高估的上市公司,持股比例偏低的股东退出意愿较强。
H. 上市公司一般在什么时候解禁原始股
上市公司解禁原始股、通过股权分置改革的日期一般是从上市日起的1~3年内。
社会上出售的所谓“原始股”通常是指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向社会公开募集的股份。股改后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
(8)公司股票2个月后有解禁扩展阅读:
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原始股”一向是赢利和发财的代名词。在中国股市初期,在股票一级市场上以发行价向社会公开发行的企业股票,投资者若购得数百股,日后上市,涨至数十元,可发一笔小财,若购得数千股,可发一笔大财,若是资金实力雄厚,购得数万股,数十万股,日后上市,利润便是数以百万计了。
原始股从总体上可划分为:国有股、法人股与自然人股。
(1)国有股是国家持有股份,目前中国的法律还没有允许上市流通
(2)法人股是企业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经过转让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的;
(3)自然人股是一般个人所持有的股票,一旦该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