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司向股东派发股票股利,它是从公司当年形成的净利润中扣除吗
以下回答来自于北京诚力财务代理
(1)2008年度终了时,企业结转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借:本年利润 50 000 00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0 000 000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5 000 0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 500 00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5 000 000
——任意盈余公积 2 500 000
(3)结转“利润分配”的明细科目: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 500 000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5 000 000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 500 000
A公司2008年底“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余额为:
80 000 000+50 000 000-7 500 000=122 500 000(元)
即贷方余额122 500 000元,反映企业的累计未分配利润为122 500 000元。
(4)批准发放现金股利:
100 000 000×0.2=20 000 000(元)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20 000 000
贷:应付股利 20 000 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 000 000
贷: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20 000 000
2009年3月15日,实际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付股利 20 000 000
贷:银行存款 20 000 000
(5)2009年3月15日,发放股票股利:
100 000 000×1×30%=30 000 000(元)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30 000 000
贷:股本 30 000 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 000 000
贷: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30 000 000
A公司2009年3月15日后“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的余额为:
122 500 000-20 000 000-30 000 000=72 500 000(元)
即贷方余额72 500 000元,反映企业的累计未分配利润为72 500 000元,比2008年年初的余额80 000 000元少7 500 000元,说明2009年3月分配的利润不仅仅是2008年的利润还多分配了2008年之前的750万利润。
② 送红股是将公司利润转化为股本,怎么转总股本增大了,同时每股净资产降低了,那么应该是持平,那有什么好处
对公司来说,净资产不变。
对股东来说,分红导致可支配的那部分资金增加了,如果不分红,就留在公司作为未来发展所用。
③ 宣告发放股票股利的会计分录
一、企业股东大会批准现金股利分配方案宣告分派时,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借记“利润分配”科目,因此会减少未分配利润,从而可能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总额。
二、企业向投资者实际发放现金股利时,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付股利
贷:银行存款
三、企业向投资者实际发放股票股利时,需要做账务处理,应编制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股利
贷:股本
扩展文件;《会计资料大全》
④ 发放股票股利的会计分录如何做了
对于发放股票股利的方案,董事会的方案是作为非调整事项是不作帐务处理,对于股东大会决定发放的股票股利则应当是作为当年的事项来进行处理,(宣告股票股利时投资方和被投资方都不进行处理,实际发放股票股利时投资方不需要进行处理‚)实际发放时被投资方的分录是: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股票的面值×股数)
贷:股本(股票的面值×股数)
如果是采取市价发行的则应当是:
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股票的市价×股数)
贷:股本(股票的面值×股数)
资本公积(市价与面值的差额×股数)
应付股利的会计处理
概念
应付股利的概念:
应付股利是指企业经董事会或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确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获得投资收益是出资者对企业进行投资的初衷。企业在宣告给投资者分配股利或利润时,一方面将冲减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另一方面也形成“应付股利”这样一笔负债;随着企业向投资者实际支付利润,该项负债即行消失。
会计处理
应付股利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企业分配的股票股利,不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投资者进行明细核算。
三、企业应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按应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本科目。
实际支付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
四、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不做账务处理,但应在附注中披露。
五、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核算
应付股利的核算:
为了核算应付股利保险公司应设置“应付股利”科目,确认应付投资者股利或利润时: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向投资者支付利润时:
借:应付股利
贷:现金
检查
应付股利的的检查:
企业的应付股利,是指按协议规定应该支付给投资者的利润。由于企业的资金通常有投资者投入,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实现的利润,在依法纳税后,还必须向投资人分配利润。而这些利润在应付未付之前暂时留在企业内,构成了企业的一项负债。
对企业而言,这显然是抵减企业财务成果的经济事项,从负债角度看,它又是企业资产的抵减事项,因此对应付股利进行正确核算,可保障投资人的利益,也可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还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出现账外资金和资金体外循环的舞弊现象。
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分配:
⑴弥补企业以前年度亏损。
⑵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⑶提取公益金。
⑷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一起向投资者分配。
上述利润分配的逻辑关系是:企业以前年度的亏损未补完,不得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在企业未提取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以前,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因此,对应付股利的业务检查应重点检查企业是否按照以上原则和规定顺序进行,分配方法与数额是否与投资协议和经济合同的规定一致,有无弄虚作假、隐瞒或虚增可供分配利润,从而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向投资者转移利润的现象。
⑤ 向投资者发放股票股利不会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变动,为什么!
股票发放的过程是先宣告在发放,从宣告到实际发放是有时间差的,财务上也是分两步来处理。
在现金股利情况下,是要实际支付现金给投资者的,所以宣告的时候做
借 利润分配
贷 应付股利
是权益减少,负债增加。
在股票股利情况下,企业不需要实际支付资金,只是增加股票数字,实质上是将利润转为了收到的投资,
借 利润分配
贷 股本
权益是一增一减,所以总额不变。
⑥ 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哪个影响留存收益总额
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将会影响留存收益总额。
现金股利是公司以现金财物的方法来付出股利,用白话文来说便是直接给投资者白花花的银子。所以会减少留存收益总额。现金股利的发放致使公司的财产和股东权益削减平等数额,是企业资财的流出,会削减企业的可用财产,是赢利的分配,是真实的股利。
股票股利是把本来归于股东一切的盈利公积转化为股东一切的投人本钱。只不过不能再用来分配股利,实质上是留存赢利的凝固化、本钱化,不是真实意义上的股利。
(6)发放股票股利的本质就是将公司的利润转为扩展阅读
现金股利适用于企业现金较足够,分配股利后企业的资产活动功能到达必定的规范的,并且有有用广泛的筹资途径的,才干发放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只需契合股利分配条件,即企业不论是否实践收到现金,只需账上可以获利,就可以选用股票股利。
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这两种股利,都需要经过宣告发放和实际发放这两个步骤,在各自的这两个步骤中形成的总共四种情况所对应的账务处理以及对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影响是不同的。
⑦ 宣告发放股票股利的怎么做会计分录
被投资方发放股票股利时,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只是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变化。投资方不做会计处理,仅在备查簿中登记股数的增加。
股利优点:
1、节约公司现金
2、降低每股市价,促进股票的交易和流通
3、日后公司要发行新股票时,则可以降低发行价格,有利于吸引投资者
4、传递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良好信息,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5、股票股利在降低每股市价的时候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成为公司的股东,从而使公司股权更为分散,这样就能防止其他公司恶意控制。
(7)发放股票股利的本质就是将公司的利润转为扩展阅读
公司购入股票,如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己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按实际成本(即实际支付的价款减去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
应收股利
贷:银行存款
收到发放的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⑧ 为什么董事会发放股票股利会计不做账务处理
因为董事会宣告发放股票股利,不形成债权债务关系,到实际发放时,才形成股权的变动。发放股票股利,不影响所有者权益的变化。
账务处理设计原则
1、账务处理原则要与本单位的业务性质、规模大小、繁简程度、经营管理的要求和特点等相适应,有利于加强会计核算工作的分工协作,有利于实现会计控制和监督目标。
2、 账务处理程序要能正确、及时、完整的提供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会计核算资料。
3、 账务处理程序要在保证会计核算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力求简化核算手续,节约人力和物力,降低会计信息成本,提高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
(8)发放股票股利的本质就是将公司的利润转为扩展阅读:
账务处理要求
选择科学,合理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是组织会计工作,进行会计核算的前提.虽然在实际工作中有不同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但是它们都应符合以下三个要求:
1、要适合本单位所属行业的特点,即在设计会计账务处理程序时,要考虑自身企业单位组织规模的大小,经济业务性质和简繁程度,同时,还要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分工协作和内部控制。
2、要能够正确,及时和完整地提供本单位的各方面会计信息,在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下,满足本单位各部门,人员和社会各有关相关行业的信息需要。
3、适当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还应当力求简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地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