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六度出手,许家印离自己的“造车梦”更近一步
长安十二时辰”的大火让我们知道不是拍不出好国产片,而是没有好的导演,文章马伊琍的离婚让我们知道,明星们的生活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世间上一切人们很难想象到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比如,谁能想到恒大如今也来“插足”新能源汽车领域。在这个“金钱至上”的社会流行着一句话,“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近日,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德国hofer动力总成集团签订协议,双方将在德国成立恒大德国hofer合资公司,用于开发应用全球最领先的三合一动力总成核心技术,并在中国打造全球最先进的研发生产基地。
当然对于许家印的“造车梦”最后我们也不能过多过多评价也不好评价,毕竟虽然目前恒大造车所拥有这一切都是买来的,本身对汽车行业并不了解,但是后期造车体系的逐渐完整以及完善,能有什么样的表现我们也不能断定,当然作为“门外汉”,恒大也有可能如同宝能一般,到最后还是难以玩转汽车行业,不过最后结果如何,还需要时间和市场来验证。
2. 机电一体化可以去那些大企业
湖北泰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机电设备招标有限公司
希望能帮助到你
3. 汽车投入超整体营收2.6倍 恒大健康“配得上”改名恒大汽车吗
7月27日,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恒大健康/恒大集团”)对外发布公告,公告内容显示,恒大健康董事会建议公司名称更改为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恒大汽车。董事会表示,建议更改名称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
受集团更名影响,截至7月30日16:00收盘,恒大健康股价为34.45港元,与7月27日最低点相比股价上涨32%。市值达2976.48亿,与今年市值最低407.8亿元时相比,恒大健康市值暴涨2568.68亿元。
相比于2019年年初恒大健康高调进军汽车领域,进入2020年恒大的汽车业务却更显低调,今年5月份传出恒大高管团队生变,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集团董事长、NEVS创始人蒋大龙离职,使得恒大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同时,关于恒大造车的不确定性猜想增多,恒大集团在造车方面的投入多少?落地执行情况如何?此次恒大改名到底能否支撑起恒大造车的业务,这些问题成为外界重点关心所在。
1
恒大新能源投资147亿元占集团营收2.6倍
根据恒大集团官网显示,恒大集团旗下业务主要有地产、新能源汽车、旅游、健康及其他(恒大人寿、恒腾网络)等板块。
在汽车业务板块方面,按照恒大健康发布的更名建议公告显示,恒大健康汽车业务已构建覆盖动力电池、动力总成、先进整车制造、汽车销售及智慧充电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在各关键环节拥有世界顶尖的核心技术,并实施全球一体化研发模式,在中国、瑞典、德国、英国、荷兰、奥地利、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协同研发,力争在3–5年内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汽车预言家通过梳理恒大健康相关信息发现,恒大健康最大的股东是ChinaEvergrande,即中国恒大,持股74.99%,可以发现,恒大造车至此并未引入外资。如今受世界经济大环境因素影响,中国车市经历下行,对于恒大更名一事,外界舆论认为还是让“让子弹飞一会儿”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 恒大员工独家透露:月度淘汰5%属实 今年不会推出汽车产品
3月22日,恒大健康发布2019年盈利预警公告,披露恒大新能源汽车业务净亏损32亿元。就在两日后,有消息传出恒大集团内部部分员工接到调令,调往恒大新成立的公司“恒大宝”。有舆论称,此次人员调动或将涉及到恒大新能源汽车约180名员工,甚至有员工曝出借考核变相裁员的嫌疑。
“恒大宝”是什么?为什么将员工抽调到这一公司?恒大汽车业务目前的发展情况是什么?对此,3月25日,汽车预言家分别联系到恒大内部涉及地产、健康与汽车的相关员工了解情况。
据悉,恒大宝是恒大围绕集团业务设立的线上销售机构。由于恒大2019年业绩出现下滑,因此内部已经大范围推动“全员营销”。包括汽车在内所有业务的中高级负责人都有一定的销售任务,但一位恒大相关业务的底层负责人透露,确实存在月度考核末位淘汰5%的情况,但对网上传出按周淘汰并不知情。对于恒大汽车业务的发展,恒大内部有员工表示,恒大的很多做法和传统汽车有很大不同,但2020年拿不出产品,最早也要到2021年,目前欧洲研发业务在平稳推进。不过对于接下来的发展,很多员工对恒大在汽车领域的投入与产出管理持保守态度。
1
“裁员漩涡”恒大宝是什么?
3月22日,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集团2019年度净亏损约49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亏损32亿元。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恒大健康公开表示购买NEVS、柯尼塞格、德国Hova等股权约计23亿元人民币,电动车研发费用约30亿人民币,汽车生产基地土地款、设备投入约150亿元人民币,汽车预言家汇总发现,2019年恒大公开表示汽车投入合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恒大健康财报公开表示2020年还将继续投入150亿元。
不过汽车预言家查阅恒大健康半年报发现,截止到2019年6月,恒大除了在收购相关企业产生的几亿元成本外,其他投入还始终处于规划阶段,是否确实像恒大对外宣布已经投入还有待最终年报披露。另外,汽车预言家查阅恒大健康2019年半年财报数据发现,恒大规划5-18年摊销新能源汽车专利、专有技术与特许权成本;规划2-10年摊销已收购的电脑软件特许使用权;针对研发成本,恒大健康财报显示这笔资金尚未支出,确认支出后将核算摊销时间。从这些数据看,恒大汽车做好了长期投入对公司财务影响的准备。
恒大健康半年报数据
不过汽车预言家查阅恒大健康2019年半年财报数据发现,恒大规划5-18年摊销新能源汽车专利、专有技术与特许权成本;规划2-10年摊销已收购的电脑软件特许使用权;针对研发成本,恒大健康财报显示这笔资金尚未支出,确认支出后将核算摊销时间。以此可以看出,短期内,恒大还是做好了长线投资汽车的心理准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 新能源汽车投入期预亏超60亿元,恒大造车还有多少胜算
恒大要做新能源车,相信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特别是许老板那句“3-5年内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豪言壮语,也一直在我们耳畔回响。最近几天,关于恒大汽车的新闻再次上了热搜。
3月30日,恒大健康发布的2019年全年业绩报显示,公司2019年营业额为56.4亿元,同比增长80.2%;毛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64.3%;净利润亏损49.5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净亏损33.1亿元。相较于2018年14.28亿元的净亏损额,2019年的恒大健康亏损进一步扩大。
从造房到造车,恒大能成功么?现在没人能给出答案,但最起码恒大汽车有恒大集团这个“大靠山”,有着充足的资金支持,这或许会是许家印实现“汽车梦”的一大关键要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 三年投入450亿,现已集结4000人,恒大不差钱,但造车靠谱吗
8月3日,恒大汽车在上海、广州两地同时召开发布会,一口气发布了恒驰系列的6款车型,6款车型覆盖从A级到D级,从轿车、SUV、MPV到跨界车的各大乘用车品类。
他的目标是,用3到5年成为全世界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恒大计划在未来3-5年实现每年产销100万辆的规模。
去年11月,许家印曾在恒大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伙伴合作峰会上表示,计划三年内投资共450亿元用于造车——2019年投资200亿元,2020年投资150亿元,2021年投资100亿元。
450亿的资金砸进去,当然可以造出来车。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已经给出了证明。
借助恒大集团的资本后盾,恒大汽车已经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取生产资质、动力电池技术和销售渠道,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将这些资源打通,生产出车辆即可。
问题在于,恒大造车正以一种不遵循汽车制造规律的节奏在进行,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汽车的车型研发和测试、品牌积淀等都需要多年时间来验证。
特斯拉的品牌认知之所以如此深刻,是历时十多年,从0到1,逐步实现了业界领先的全新的电子电气架构、三电、自动驾驶研发等技术傍身。
蔚来从创立走到今天,能够在高端品牌市场取得月销量三千多台的稳定成绩,也是用了五年时间,以优质的客户服务和扎实的产品力攻占了用户心智。
再看国内的汽车自主品牌,吉利、长城、比亚迪这些车企,无一例外是在经历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的布局,才取得了年销量最高不超过200万台的成绩。
恒大要将这个成长时间缩短到三到五年,让恒大的车像恒大的房一样「人人见、人人哇」,真的会心想事成吗?
所以,在资本的加持下,恒驰系列的概念车大概率可以进入量产车阶段。但挑战就在于,这些车是否会有用户买单。
这个问题,就要等恒驰系列的更多产品参数和技术的曝光,观察其是否能让市场真正信服。从现有情况看,这种土豪造车的路子恐怕很难征服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 “不差钱”的恒大,造车进展如何了
近期,恒大高管泰特机电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吕超离职,他发文提及恒大的房地产造车与汽车产业发展规律相悖,恒大是“拿真地,造假车”,用造车的相关项目投资换取政府的住宅用地资源,从而引发行业关注,恒大是真的造车?究竟进展到哪一步了?
用“买买买”实现宏伟的“造车梦”
去年的双十一期间,恒大掌门人许家印为恒大新能源造车计划喊出15字方针“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不难理解,恒大在地产领域确实是行业头部,而在造车领域却是一个小白,收购、合作、入股相继成为恒大造车的主旋律。
恒大也不只一次的公开表示,“要在3-5年之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造车集团”,计划在3年投资450亿元,并规划在中国的“一带一路”的相关国家建立10大整车生产基地,未来10-15年实现年产500万辆汽车。用短周期、高效率、高产能、广布局实现恒大的宏伟蓝图,纵观现今自主品牌的头部车企,多年经营也未曾有恒大这般“豪横”。
144.9亿收购广汇集团41%的股权,接着以9.3亿美元收购瑞典的电动车公司NEVS51%的股权,1.5亿欧元入股柯尼塞格;2019年年底与博世、麦格纳、大陆、采埃孚等60家全球头部零部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不仅如此,斥巨资投放恒驰广告,广州恒大足球队的胸前都印上了“恒驰汽车”的字样,并且出现在央视广告中。恒大的诸多动作向汽车市场发出一个讯号:恒大有决心实现造车梦!
没钱万万不能,有钱也不是万能的!
就在恒大用“买买买”大展宏图时,今年3月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2019年财报像是浇了一盆冷水,数据显示2019年公司净亏损49亿元,相较2018年的14.28亿元,亏损上呈倍数增长,在49亿中新能源造车便亏损了33亿元。
尽管恒大健康首席财务官潘大荣表示:“新车还没量产交付,但这种状态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到2021年恒驰全系列产品陆续实现全面量产后,会明显改善。”但是以造车新势力的领航员蔚来为例,造车第一年的2016年净亏损25.73亿元,之后的2017-2019年之间分别亏损50.21亿元、96.39亿元、112.96亿元,当时的李斌也无奈道“你不能指望一个4岁的孩子养家”!相较之下恒大造车年龄更短,现期亏损33亿元就像是开胃菜。
恒大造车的窘境不仅此一项,在收购泰特机电有限公司的前一天,恒大于2018年斥资20亿美元投资贾跃亭的FF,然而FF发布公告,公司将出售内华达州北拉斯维加斯900英亩(约5463亩)土地,报价为4000万美元,贾跃亭的造车已然陷入财务窘境,与恒大产生裂痕;而恒大花5亿收购的泰特机电有限公司也没好过,吕超离职该公司就是导火索,据派到泰特机电有限公司的恒大员工透露,泰特的轮毂电机技术并不成熟,跟多外购件的供应商是国内小作坊,和恒大汽车追求高大上的造车理念落差较大。
综合之下,汽车是一个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没钱一定不行,有钱也不一定好使,纵使恒大是一个总资产达到2.1万亿元、年销售规模超6000亿、世界500强的庞然大物,点点滴滴的“蚕食”也将阻碍造车之路,
不局限“造车”狭义,增强产业联动性
那么恒大遇到挑战是否要知难而退了?现实斐然,恒大在利用“买买买”的结果整合资源,一方面在紧张有序的推进造车,另一方面在4月就开始“招兵买马”,提供了17个岗位类别,共3万个岗位。据悉,恒大在造车业务方面投资已超3000亿元,打造了"生产+技术+销售"的全产业链闭环。恒大上海松江和广东南沙的生产基地将在2020年下半年竣工,于2021年投产,并且首期规划了20万的产能,新车将在2021年底至2020年初实现批量投产。
不仅如此,据恒大官网信息介绍,如果恒大有300-500个楼盘,其中每个楼盘拿出10个车位作为小区共享,业主可以租用恒大新能源汽车,如果用车过程中业主普遍接受,那么汽车与车位可以一同租售给业主,并且售后服务方面也由恒大接盘。恒大正在使汽车产业与房地产产生能联动效应,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省去4S店的环节,增加用户体验。
从恒大的动作上,可以看到恒大也在用实际行动造车,将形成以民生地产为基础,文化旅游、健康养生为两翼,新能源汽车为主力的综合商业集团,那么许家印执着的造车精神能否换来回报,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 新势力2020:一种叫许氏,一种叫其他
许大佬还放话将来的3-5年内要成为世界第一大新能源汽车集团。产能规划上,此前恒大将首期规划定在了100万辆产能,力争10年内达到产能500万辆,与科尼赛克合作年生产100辆超跑。超跑暂且不说,100万辆的产能是个什么概念,前几天特斯拉的第100万台汽车刚刚下线。这个数字,它们整整用了12年。
写到这,我又想到了当时恒大进军矿泉水市场的场景,恒大也是给自己制定了第一年即达100亿,3年达到300亿的“膨胀”目标。为什么说它膨胀,因为在当时,整个矿泉水行业也就300多亿的销售额,恒大却计划在用3年在中高端市场催活超过整个行业大佬们的总量。
这像极了新年伊始给自己立flag的我们,立不立是一个踌躇满志的仪式感,能不能成就另说了。商业市场也一样,过于庞大的flag、扯着裆迈开的步子,必然引发决策上的偏误。
如今,恒大在新能源造车上的调子打得也挺高,但能不能在新能源市场退坡以及新势力竞争激烈、特斯拉又在中国试产站稳脚跟的局面下实现目标,这我不好说。
但我知道,虽说一系列的“合作贴牌”大大降低了恒大造车的技术难度,但汽车毕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年也有不少“外行”企业想涉足却落败,比如三星,比如富力地产。要量产出安全性、可靠性兼高性价比的汽车,需要整车厂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沉淀,这点对于新势力车企来说已经是个不小难度。
而且恒大作为跨界选手,跨界困境也是随之存在的。进入一个新的市场领域,打开突破口、打出知名度和空间往往比高调进击,重要的多。
恒大应该吸取以往做市场的经验教训,纵使砸钱砸出了具备引爆市场的条件,在之后的操作上也切莫太急,太忽略消费者的心理诉求。既然选择了入局,那就要好好尊重那个市场的运行规律和规则。
不然,就算有再厚实的资金储备、再优秀的技术支持,拿不出好作品也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消费者可不会为国能93那样的产品来买单。
2020年,是特殊也是关键的一年。恒大离旗下首款新能源汽车“恒驰1”的量产仅剩1年;离许家印提出的“年产1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只剩1-2年。恒大究竟能不能靠“砸钱”来实现“跳级”?或许,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恒大操作”真有可能。
不要融资,自己开干;有商业套路,有造车天团;有鲜明性格的许家印式的打法,还真是独一无二。纵观新势力造车2020,这种许氏打法不可复制。但这种打法会开创一种新的模式吗?
或许,只有成功了的打法才能叫模式,许氏有这个机会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 湖北泰特机电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湖北泰特机电有限公司是于2016年6月在湖北注册成立的一家设计研发分布式驱动系统的高科技公司,主要生产:轮毂电机及其控制器系统、分布式驱动控制系统PCM、整车能量控制器VEM、整车辅助电机控制器、同时提供产品的集成服务。
法定代表人:吕超
成立时间:2016-06-02
注册资本:47004.74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20882000102951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荆门高新区·掇刀区兴隆大道238号管委会大楼4楼403.404